清明节祭祖有什么讲究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清明节祭祖讲究早清明,晚寒食,在祭祖时要摆放贡品和燃烧纸钱,穿着也不能大红大紫要庄严一点,在祭祖完成之后可以折几根绿色的树枝带回家,有辟邪之意。下文是关于“清明节祭祖有什么讲究”的具体内容介绍。
清明节祭祖的规矩1、早清明晚寒食:早清明,晚寒食的意思是清明节祭扫习俗可以提前,而寒食节祭祖则可以推后几日,在清明祭祖之后要吃寒食。
2、祭扫规矩:在祭祖的时候,人们都习惯摆放一些贡品,有水果、肉类、酒菜等等,并且在祭祖时会烧纸钱。
3、穿着:清明节祭祖切忌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应该庄重着装,保持整齐,这是对先人的尊重。
4、折绿色树枝:在完成了祭祖之后,可以在路上折下几根绿色的枝条带回家,有趋吉避凶之意。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清明节是阳历的4月4号或者4月5号,农历是春分后的15天。通过上面的文章,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清明节祭祖有什么讲究”这个问题的答案。总的来说,清明节的祭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习俗,需要我们传承下去。
清明节祭祖始于人类始祖伏羲女娲,他们分封天下之后,为了让后代记住自己祖先,所以提出了过年、清明祭祖的要求,后来历代帝王都开始祭祖,意义是追思感恩、供奉祖先、请求保佑。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作为中国的重要节日之一,是一个充满着敬祖思亲之情的日子。据传,清明节得名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这一天是冬至后第108天,也是清明节气的开始,整个清明节气共有15天。
祭祖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家祭,即在家里设供或在祠堂太庙祭祖。另一种为墓祭,则是到坟地上去扫墓、献花、烧纸钱等。人们会认真地打扫墓地,摆放鲜花,烧香烛,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清明节扫墓的时间
有些地方在清明当天上坟,因为清明这天嫁出去的女子要回来给父母上坟,她兄弟就要招待她。“早清明,晚十一”的意思是,清明上坟在12点以前,上了坟才回来吃饭,十一上坟在吃了中午饭后。也有人说,清明上坟,一般都在清明之前,或者在清明当天烧纸,传说那时烧纸一百顶二百。
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清明这天阴曹地府收鬼,到夏历十月一才给鬼放假。因此清明后上坟,或十月一前上坟,故者的鬼魂还没有放假,无法出来收给它烧的纸钱。因此要“早清明,晚十一”。有学者认为,“早清明,晚十一”实际上是从活人角度考虑确定的。
祭献流程包括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献嘏辞(福辞)、焚祝文、辞神叩拜等。
祭祀先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每当除夕到来时,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家规、遗像、神牌灵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还有的地方还叩拜玉皇大帝(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最高神)。供品有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俗称"天地供"。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列祖列宗、诸神拜年。
扩展资料: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
1、拜祖先日期: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合称五大节日。习俗上拜祖先是拜中午,只有除夕日是下午4点左右开始拜。
2、应备供品:饭一锅、汤一锅、菜十项〈荤、素皆可〉、米酒一瓶。
3、其他物品:碗7个、筷子7双、小酒杯7个、饭匙一支、汤杓一支、亦可再备一小酒壶,将米酒倒入小酒壶中比较好斟酒。
4、应备金纸:刈金6支〈或6只〉。除夕日加倍用12支〈或12只〉。《环保金纸一小叠用红纸困住算一只》金纸请购买,贴真正锡箔纸做成的刈金,才算真钱,祖先才能使用
5、另安神位当天、入宅安祖先牌位时也须要用汤圆拜祖先。(共须买二斤汤圆)。
6、又冬至早上只拜一锅清汤圆即可(一斤汤圆),不须准备饭菜,亦不必烧金纸。(因为一般习俗冬至当天会搓汤圆,故一并祭祖。而冬至当天神明也要拜三碗汤圆(约一斤汤圆)。)(故共须买二斤汤圆)。
7、神桌的下桌是拜神明专用的。拜祖先,须另外准备一张桌子拜祖先。
参考资料:
祭祖(习俗)
清明节祭祖有什么讲究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本文2023-11-03 01:29:3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98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