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谱,怎么来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1收藏

什么是家谱,怎么来的?,第1张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

  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方言与中国文化》(周振鹤、游汝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

《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体国经野之道》(百家文库),香港:中华书局,1990年9月。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11月;商务印书馆,1998年11月。

《中华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方言与中国文化》(周振鹤、游汝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 先秦卷》(周振鹤、李晓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体国经野之道》,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3月。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中国读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1月。 《周振鹤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学腊一十九》,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长水声闻》(三十年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随无涯之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11月。

《逸言殊语》,浙江摄影出版社,1998年6月。

《中人白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知者不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7月。

《逸言殊语》(增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余事若觉》,中华书局,2012年3月。 《王士性地理书三种》,周振鹤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4月。

《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周振鹤撰集、顾美华点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3月。

《汉书地理志汇释》,周振鹤编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明)王士性撰:《五岳游草·广志绎》,中华书局,2006年7月。 《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

此外还主编有《上海历史地图集》、《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传记丛书》。 1汉武帝朝鲜四郡考,历史地理第四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象郡考,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3期

3方言地理与历史行政地理的关系,复旦学报,1984年第3期(合作)

4湖南省方言区划及其历史地理背景,方言,1985年第4期(合作)

5秦汉宗教地理略说,中国文化第3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6西汉县城特殊职能探讨,历史地理研究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1

7唐代安史之乱与北方人民的南迁,中华文史论丛,1987年2-3期

8从北到南与自东徂西——中国文化地理差异的考察,复旦学报,1988年第6期

9中国历代移民大势与汉语方言地理关系,国外人文地理,1988第1期

10秦一代为四十八郡说,历史地理第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1现代汉语方言地理的历史背景,历史地理第9辑,1990

12行政区划改革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民政,1990年第4期

13方志所见16-19世纪上海方言,顾颉刚纪念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

14新闻史上未被发现与利用的一份重要资料——评介范约翰的《中文报刊目录》,复旦学报,1992年1期

15王士性地理学思想及其影响, 地理学报,1992年第1期

16明代卫所屯田的典型实例,中华文史论从,第51辑,1993

17一九一三年俄人波列伏依的中文报刊目录,出版史料,1993年第3期

18汉郡再考,文史集林,第1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19地戏起源臆测,道儒佛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0日本外务省对中国近现代报刊的调查资料,复旦学报,1994年第6期

21假如齐国统一天下,二十一世纪,1995年第2期

22新旧汉简所见县名和里名,历史地理,第1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3历史上行政区划的等第变迁,中国方域,1995年第2期

24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中国历史代地方政府层级变迁的分析,复旦学报,1995年3-4期

25别琴竹枝词百首笺释——洋泾浜英语研究之一,上海文化,1995年第3期

26从汉代“部”的概今来理解县乡亭里制度,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27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纪念徐继畲诞辰二百周年,中国研究,1996年第1期

28客家源流异说,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

29秦汉风俗区划浅议,历史地理,第1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0“存史”应是评判方志质量的主要标准,上海修志向导,1996年第4期

31 中国古代划分行政区划边界的两大原则,中国方域,1996年5-6期

32十九二十世纪之际中日欧语言接触研究——以历史、经济、封建三译语为说,传统与现代化1996年6期

33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变化,中国方域,1997年1-2期

34日本文化的幸与不幸,复旦学报,1997年第3期

35从“九州异俗”到“六合同风”——两汉风俗地理区划的变迁,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4期

36 县制起源三阶段说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上,后收入1999年出版的《周振鹤自选集》

37官绅新一轮契约——论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的社会文化背景,复旦学报,1998年第4期

38同时代的人对容闳的看法,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39晚清上海书院西学与儒学教育的进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40《遐尔贯珍》中的一些过渡性的地理学术语,词库建设通讯(香港)第19辑,1999年3月

41澳门与MACAO得名缘由,辞海新知,第2辑,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6月

42建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设想,历史地理,15辑,1999年10月

43家谱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国牒谱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

44《六合丛谈》综述,中华文史论丛,第6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45行政区划史研究的基本概念与学术用语刍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46早稻田大学所藏《西域水道记》修订本,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1期

47行政区划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48历史学:在人文与科学之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49《二年律令·秩律》的历史地理意义,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

50中国洋泾浜英语最早的语词集,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51从明人文集看晚明旅游风气及其与地理学的关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2秦代洞庭、苍梧两郡悬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53持渡书在中日书籍史上的意义——以《戌番外船持渡书大意书》为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4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周振鹤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5“脱亚入欧”的虚与实——对日本前近代社会的断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56中国印刷出版史上的近代文献述略,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第2期

57和刻本汉籍与准汉籍的文化史意义,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年第1期

谱牒学·家谱的收集与研究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已知中国大陆公藏的家谱约有一万余种,收藏单位主要是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物管理委员会、文化馆以及科研院所等。藏谱量较多的单位有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等。

北京图书馆的家谱收藏是世界中国家谱总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民国十七年 (1928年)致函各界,征求家谱,至今馆藏家谱已达三千余种。八十年代中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家谱整理工作,内容包括集中存书、编目、印制软片目录、编写《北京图书馆藏家谱提要》等。1990年4月,该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正式成立,中心在家谱方面的主要职能是整理并收集家谱和家谱学著作; 开设阅览室,为广大读者提供阅览和咨询服务;编辑出版有关家谱的二次文献、资料丛编;开展家谱学的研究工作等。关于北京图书馆收藏及整理家谱的详况,可参见张志清《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家谱综述》(《谱牒学研究》 第3辑)。

自八十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学术新风,谱牒学研究风气渐浓。首先是有关研究文章的大量发表;继之出现了一批专门的学术团体,如中国谱牒学研究会以及山西、福建、河南、上海等地方性谱牒学研究会; 同时各家谱收藏单位的整理工作亦提上日程。中国谱牒学研究会召开过几次年会,并编辑出版了学术性论丛《谱牒学研究》,现已出版四辑,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此外,一些学术性刊物,如北京图书馆主办的《文献》杂志等,还设立“谱牒学研究”专栏,登载有关研究论文。

在台湾,八十年代以前,著名图书馆收藏旧家谱的数量极少,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馆仅藏有十余种,中央图书馆也仅有二三十种大陆人家的旧谱书。从1981年起,联合报文化基金会成立国学文献馆,致力于收集海外珍贵中国书籍、档案,供社会与学界使用,家谱资料为其主要项目之一。该机构除向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复制缩微胶片以外,还从日本、英国、香港等地购置,到八十年代末,收藏量已达六十种,成为台湾地区收藏家谱量丰富的机关。在台北还有中国文化大学与摩门教族谱服务单位收藏有家谱资料,也供读者查阅。

1家谱是指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 2字辈是指名字表示家族辈份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其意均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古代一种特别“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由于各种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后,世人对字辈谱变得陌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更是明显。一般情况下,字辈的形式、内容、涵义等都比较单一,内容讲的要么是修身、治国、平天下,要么就是后世子孙对祖宗前辈的尊敬、赞美与歌颂,要么就是祖宗前辈对后世子孙的鼓励、期望与祝福。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谱牒、宗谱等,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作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可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家谱。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什么是家谱,怎么来的?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