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为何分"荣”·“宁”二府? "荣”·“宁”二府各住着哪个?
贾府分荣、宁二府是因为贾家当年获得封赏时兄弟两人均获得了爵位,一个为宁国公,一个是荣国公。这其中宁国公贾源是哥,荣国公贾演是弟弟。
照古时候的规矩,住宅要为兄东北西,所以宁国府在荣国府的东面,在小说里有时候宁国府被称为东府里。
宁国府里住着的自然是宁国公的后人,在小说故事开始的时候,袭宁国公爵位的是宁国公的后人贾珍,自然就还有他的妻子尤氏还有儿子贾荣、儿媳可卿。贾珍的妹妹也就是惜春,因为贾母喜欢女孩,住在荣国府。
荣国府里住着的是荣国公的后人,故事里的主角们基本都住在那。贾母,贾政王夫人夫妇,李纨、宝玉、贾琏凤姐夫妇、迎春、探春、惜春姐妹,贾兰、贾环。还有后来到荣国府投亲的黛玉和宝钗等人。
08年公布的何初本108回的后28回梗概:
第81回(避祸念旧凭带为媒承辱怀怨蓄恶结党)话说邢夫人敷衍塞责迎春,宝玉上前为迎春鸣不平,更要去孙绍祖家责问孙绍祖,被王夫人喝止,命其回去读书。宝玉郁闷返回怡红院,却见葵官、豆官、艾官等几个戏子在院里闹嚷嚷的。原来76回王夫人查出诸多丫鬟戏子当初的言行,单独没有查出袭人的错,众戏子甚是愤怒,设法从后角门潜回园中,到怡红院找袭人算账。她们向宝玉哭诉是袭人向王夫人告的密,要向王夫人报告袭人与宝玉的私情。宝玉痛心不已,又怕其他丫鬟遭殃,只好将大观园的许多丫鬟诸如春燕等遣散。宝玉念及袭人旧日之情,决定将她说与蒋玉函为妻。又禀告王夫人说家里日渐穷蹇,放走人可以节省开支,自己从此安心读书,不再与女孩子嬉闹。又说要将袭人放出,王夫人应允了。袭人临走劝宝玉好歹留下麝月服侍,宝玉照办。司棋前回出了园子后,被交与邢夫人。邢夫人面上无光,严厉审罚司棋,并将其遣出贾门。司棋含恨回家,后来与潘又安复合。二人承辱怀怨,因遭逢荒年,外面开始出现流寇。二人加入其中,并发誓回贾家报仇。香菱病入膏肓,临死时父亲托梦告诉她的身世。她望月悲伤而死,香魂返故乡,看见家乡的一切及母亲和封肃。香菱至死始悟己之直心痴呆,故与封氏有自悔之泣。
82回(贾宝玉佯捧万章经,林黛玉闷作十独吟)王夫人和贾政谈及这几日的抄检之事,对贾政说曾经听袭人说过黛玉以前曾和宝玉嘻闹,很不象话。如今宝玉答应要好好读书,丫鬟俱已经放出,而宝黛二人将来成婚,黛玉又不劝宝玉好好读书,怎么办。贾政并不中意黛玉,但也不喜欢宝钗。他说妙玉不错,以前两家也是旧交,且妙玉也出身不凡,人品各方面比黛玉强。王夫人推说以后再考虑。王夫人请黛玉说话,批评她不但不劝宝玉好生读书,还同他一起贪玩,又说家里上下都认定她与宝玉合的来,不可以再如此了。黛玉便劝宝玉收心,宝玉装样重拿书本,读孟子万章经,但是不久还是又被父亲拉进私塾学习。贾赦、贾政让蓉、蔷、环、宝玉进私塾上学,还禁止金荣等人进去。金荣愤而到外头习学,后来学成。蓉、蔷、环在学习时不用功,与奴才结党。妒妇主谋,愚夫听命,恶仆殷勤,*词胎邪,已经露出帮派痞子作风。黛玉无聊无寄,闷作十独吟,以卓文君,李清照、薛涛、崔莺莺、朝云、冯小青、霍小玉、杨太真、杜丽娘、朱淑真十人为题材。
83回(史太君临终念子孙王夫人膏肓托儿女)宝玉所带之玉因见贾家贫穷下去,逃至甄宝玉家欲享富贵,却见甄宝玉家一片萧条。甄宝玉在祭奠死去的红颜知己时发现了通灵玉,在它央求下将其揣入怀里,自己则出家为僧。贾宝玉因为玉的出走而昏迷病倒,吃药无效,家里乱了套,都快急死了。后来已经是和尚的甄宝玉将它送回贾家,告诉他们自己家破人亡,很是凄凉,之后便离去。家人又托僧道给宝玉系了个护身符,以后再丢失也不会昏迷了。贾母年高病亡,贾家隆重置办丧事。谁知几个月后王夫人也一病而亡,出人意料。宝玉年轻丧母,更是伤悲。贾赦买官升迁,家人都兴高采烈,表示庆祝,可鸳鸯却十分不乐。贾母虽死,但贾赦已经无暇顾及鸳鸯,可鸳鸯却诅咒贾家大家族早些毁灭,心生厌恶。贾赦买官升迁,却不知埋下祸根。
84回(薛宝钗弥望雾烟缘史湘云喜得如意郎)过了二三年,孝期已过。贾家又开始关心众**婚事,官媒婆纷纷来提亲。宝钗母女见贾家上下都认定宝黛是一对,施计也无效,只得无功而返。贾家众人出现染病,贾政想起当年有个六安道士多次帮贾府占卜,有一次贾母梦见蜻蜓飞满府内,曾经叫他解过梦,后来才知道其人华而不实,弃之而请妙玉占卜家族未来,妙玉人才出众,摇卦后大惊失色,搪塞而去。史湘云与卫若兰成婚,来贾家游玩。宝玉与卫若兰一见如故。谁知国家连年天灾,又有流寇造反,戎羌民族入侵,举国都是饥民,盗贼蜂起,形势不妙,贾家也越发贫穷。邢岫烟与薛蝌成婚,却是贫贱夫妻百事哀。
85回(痴王孙传信牵奇缘惭妙尼避情乘游槎)贾母王夫人病故后,家里很萧条冷清,黛玉弹琴,妙玉知音,二人首次细谈,都仰慕对方不已。贾政当家,他喜欢妙玉,讨厌黛玉,早有将妙玉配与宝玉之心,强求宝玉娶妙玉为妻(黛玉为妾),还派人向妙玉求亲。宝玉先是竭力反抗,怎奈贾政严令喝斥,最终无可奈何接受。宝玉很敬重妙玉,怕失礼冷落了妙玉,主动向妙玉传信牵奇缘。宝玉怅惘中与妙玉不期而遇,妙玉掉头避而回到庵中。妙玉夹在宝玉与黛玉之间很尴尬,不愿破坏二人婚事,离开贾家,去往别处,乘船云游,去往常熟。
86回(挑正庶风月断佳偶祭祖祠清明泣远嫁)官媒婆纷纷来提亲,引戚建辉公子与探春见面,戚建辉公子看中探春人材出众,喜出望外,两人情投意合,可赵姨娘却透露了探春是她所生,戚建辉因嫌弃她是庶出而回绝婚事,留下遗憾。国之东北三千里外有一岛国(倭寇乎)(何莉莉自解:三春指明朝的三个阶段,探春是明朝中期,倭寇是日本,也是明朝中期事情也,戚建辉影射戚继光也,后来海寇败退,与史实倭寇败退一样)皇家打了败仗,南安太妃认探春为义女,替自己女儿和亲,远嫁海隅。清明时探春穿新娘服装喝个大醉,祭祀祖先时泪如雨下,痛诉一番,在路上又被一群小孩拍手笑话她头上戴花醉薰薰的。探春终坐船远嫁而去。贾家个个心情悲伤,却不敢言出,赵姨娘也伤心泣送。
87回(花柳质命断无情兽绣户女自绝美韶华)孙绍祖家也升迁,地位超过贾家,因见贾家日渐贫穷,更加虐待迎春。迎春终被折磨而死。宝玉在紫菱洲伤心徘徊,见墙上挂着迎春幼年时画像,乃惜春早年为迎春所画,嗟悼迎春不已。官媒婆也为惜春说好人家,可惜春见天下大乱,连年灾荒,贾家贫困不济,皇宫又传来元春的不好消息,终于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逃离贾家出家为尼。
88回(邢夫人执意寻舛错王熙凤聪明误此生)贾家越发贫穷,园中众奴才婆子和赵姨娘、贾环吵闹说月钱被王熙凤克扣,家里经济帐目有问题。贾母王夫人死后,凤姐失势。邢夫人素日对凤姐不满,此时执意挑动贾琏查尤二姐自尽之事。贾琏得知真相后,愤怒报官。督察院押走凤姐,又在人海里找到张华佐证。昔日张金哥案家人打听得王熙凤入狱,也来伸冤状告。王熙凤害死三条人命被查清楚,最终入狱,小红亲到狱中探望。凤姐时乖命蹇,因本来有病,狱中又加一重,病痛难忍,在牢狱里上吊而死。贾琏将平儿扶了正,还操心女儿巧姐的婚事,正在寻找好的人家。
89回(有情人欣遇赏心事不良妾专煞良辰景)春天,贾政当家,开始为宝玉筹备婚事。赵姨娘不怀好,提议将马道婆亲戚的女儿说给宝玉,遭贾政拒绝。宝黛即将成为一对,家里都祝贺二人。宝玉欣喜若狂,到园中看风景。不觉又来到黛玉当年葬桃花的所在,宝玉折了一枝桃花,笑着来到潇湘馆,不顾门前的小丫头劝阻,进去将桃花送给黛玉,向其诉说痴情,喜不自胜。赵姨娘见黛玉讨厌她又小性,自己本来又是个妒妇,想在贾家称王,恨不得宝玉死,大力干涉宝黛婚事无效,怒而离开贾家,暂时不知去向。
90回(林黛玉嬉春待好音贾元春托梦警天伦)春天三月,贾家欢天喜地为宝黛置办婚事,林黛玉做为新娘,暂时回避宝玉,由侍女服侍。林黛玉欣喜嬉春等待佳期的到来。元春忽然托梦给贾政说自己被奸臣陷害,被皇帝处死,要家人赶快抽身逃命。贾政吓出一身汗,通灵玉忽然避祸躲了起来。(元春临刑之喝骂,看之催人泪下。元春冤死,旁观者如同聋哑一般,叹叹!)
91回(锦衣卫查抄荣宁府御林军戒严大观园)元春有功劳却被奸臣陷害被皇帝处死,皇帝抄了贾家家产,又开始找茬。因为贾赦在第83回买官加升,后来被查出,加上鸳鸯偷告诉的贾赦霸占石呆子古扇子一事,贾赦入狱。贾琏国孝一层罪,家孝一层罪,背着父母私娶一层罪,停妻再娶一层罪,以及受凤姐连累的在外重利盘剥诸事,也被押走,后来被处死。锦衣卫查抄荣宁府家产,御林军戒严大观园,各处查抄家产。贾政一房因为没有过错未被抓。贾家全被销掉官职,沦为平民,而四大家族全都连带抄没家产。幸亏薛家获悉消息,提前带家私全部逃到蒋玉菡山庄安家。宝黛置办婚事还没有成功,贾门竟遭此大祸,真是“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92回(山雨近阊阖笼霭晦风云喧末世漫尘烟)抄家之后,贾珍、尤氏被圣上愤怒处死。贾赦、邢德全被发配,一个病亡,一个自杀途中;贾家上下心思大乱,一些刁奴、媳妇婆子乱嚼,被贾政处罚。而贾环、司棋,十二个戏子、蓉蔷都兴冲冲的各自拉帮结派,意图不良。
93回(家宅乱恶子通强梁世道艰道人连流寇)因为家里从此贫穷,林黛玉要振兴贾家,学探春兴利除弊。贾蓉贾蔷开始结党闹乱子抢夺剩余利益。由于时值改朝换代,天下大乱,治安混乱,盗寇横行,连县级官员也一哄而散。赵姨娘、贾环勾结钱槐一伙强盗闯入大观园,又抢又杀。贾环骂贾政对待他不公,杀死父亲,掠走宝玉。柳湘莲与拜把子兄弟薛蟠也和众道士加入冷子兴的强盗队伍中。而周瑞家的是把门的,与外界沟通(她女婿冷子兴也想入侵贾家),放强盗进门。贾门家反宅乱,自杀自灭,黛玉心急如焚。
94回(大厦倾公府逐末路权势败豪门沦草芥)赵姨娘、贾环勾结钱槐一伙强盗多次闯入大观园,又抢又杀。冷子兴和柳湘莲带一伙人也来入侵。贾家子弟死亡甚众,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包括邢夫人)。黛玉与平儿独撑局面,带领众奴才抵抗强盗。众奴才懦弱不敢抵抗强盗。黛玉又刻薄小性,容不了下人,不得人心。司棋、十二个戏子也在贾府造反。冯紫英率领众朋友为就贾家子弟立下功劳而受伤,散去不知去向。
95回(醉金刚风雨行侠义痴丫鬟危难献忠贞)赵姨娘、贾环钱槐一伙强盗掠走宝玉,关在岳神庙。小红、贾芸受黛玉之命,各处寻找宝玉。他们顺着芳官等几个戏子的行迹找到水月庵。蓉蔷一伙和十二个戏子正是屯聚在此。小红贾芸假言投靠,混入庵中探访。贾蔷终究是薄情人,龄官一番痴情守候,却终遭抛弃。她趁贾蔷不备,忿怨的用树枝敲挞贾蔷。其他戏子也来帮忙。小红从众戏子议论之中,终于打听到宝玉下落,立即和贾芸逃离水月庵,并与几个人(有王短腿和瘦子等人)商议救出宝玉,却被卑鄙的卜世仁发觉。由于他泄密,强盗们提前知觉。风雨惊魂夜,醉金刚倪二、茜雪、贾芸拼命在岳神庙与贾环等强盗搏斗,救出宝玉。茜雪(欠血)牺牲。
96回(贾宝玉参无知无识花袭人信有始有终)宝玉恨自己无知无识,后悔当初撵走茜雪。醉金刚倪二将宝玉带至山庄紫檀堡与蒋玉函、袭人、宝钗母女会面,原来是宝钗母女托醉金刚倪二救的宝玉。宝玉十分感激宝钗,更赞叹袭人对他的有始有终。刚离了虎狼窝,宝玉就惦念着黛玉生死未卜,几次急着要回园中找寻。宝钗情急之下,说黛玉已经跳井死了。宝玉顿时昏死过去。众人竭力救醒宝玉。宝钗百般劝慰,终于稳住宝玉。平儿带了巧姐逃走,去找一个姓周的地主托嫁,谁知在路上遇见贾环的队伍。贾环抓走巧姐和平儿在岳神庙。平儿受尽虐待,惨遭杀害,巧姐也危在旦夕。正是巧的很,刘姥姥忽然出现,在路途遇见蓉蔷、王仁的队伍,央求他们将巧姐救出。正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都从这‘巧’字儿来”。蓉蔷、王仁救出巧姐后,刘姥姥把巧姐托付给他们后离去,但这起狠舅奸兄目中只有钱财,将巧姐卖入妓院。
97回(鸳鸯女谮语泄天机绛珠仙泪尽抛全生)百十个家奴携了包裹趁夜要离开贾家逃命。林之孝家的及时发现并报告给黛玉。黛玉急忙前去制止,那些家奴却仍喧哗着要走。小红站出来,终于劝住那些家奴。黛玉见小红人才出众,决定将众家仆都交与她带领。小红想起当初晴雯等嘲笑他好爬高枝,怕自己揽了差事,受众人诟病,仍是推辞不已。怎奈黛玉已起身走了,只得暗自应了。贾蓉、贾蔷与冷子兴、柳湘莲、薛蟠的队伍合为一党,齐来侵犯贾家。小红奋起带众家仆拼死抵御,三番五次都把贼兵击溃。鸳鸯在一个月明之夜准备只身逃离,却在山石旁再次遇见早已埋伏在那的司棋和潘又安。司棋和潘又安早已加入蓉蔷一伙。二人软硬兼施,胁迫鸳鸯诬告小红与蓉蔷等有勾结,所以才能这么顺利击败他们,其实是串通好了的,并把贾蓉的龙禁卫令牌交给她作为诬告证据,并为其精心编好骗局。黛玉本来没有心计,又小性多疑,一番犹疑后,还是相信了鸳鸯,令奴才将小红吊起毒打至死。贾芸激愤埋葬小红后自杀。鸳鸯突然离去,黛玉这才醒悟自己冤枉了小红,中了贼人的反间计。黛玉悔恨已晚,几次要撞墙都被丫鬟们拦住了。赵姨娘、贾环钱槐一伙强盗又闯入,众奴才一哄而散,再没有人肯为黛玉效命。紫鹃在一边唠叨,说这样下去会被强盗侮辱;贾菖贾菱之前因为受了黛玉的刻薄对待,怀恨在心,在为黛玉配的药中加了虎狼药;黛玉已为羁留在外的宝玉流尽眼泪,加之本来肺病不轻,老是咳嗽,吃了药病情更重;见大势已去,又恐被贼人污了清白,最终在柳叶渚边上吊而亡。(自尽前有诗一首,长度和桃花行差不多。)紫鹃找来时已经晚了。紫鹃疯了,哀号不止,口中出血,最终死去。
98回(系新绦嗟慰失意人拾旧帕悲悼寂寞骨)赵姨娘、贾环一伙人终于霸占下园子,在荣禧堂摆开宴席,庆功贺喜。赵姨娘又命人把园里遍地堆的尸骨用车拉往城外白杨村青枫林里去。正在豪饮,蓉蔷一伙又想来霸占园子。两帮人死命拼杀,最终赵姨娘一伙败下阵来,蒙羞而去。宝玉从山庄偷回贾家时候,已经过了一年。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旧手绢,忽然在树洞里发现两个旧手绢,帕上字迹虽然湘江旧迹已模糊,不识香痕渍也无,但仍然认出是当初自己送黛玉的,又见一白骨,便知道是黛玉。宝玉痛哭失声,对景悼黛玉。他在地上插了几根树枝,又找了一根木棍,边哭边念,写下长篇诔文。
99回(林黛玉还魂证前缘贾宝玉展裘触旧情)宝玉刚念完诔文,黛玉魂归,两人依依难舍,伤感诉尽心中情,空忆紫鹃不见,甚是凄凉。黛玉向他证了前缘。多时又归去。天忽然下雨,宝钗终于赶来,找到宝玉。二人收拾起白骨,送往城外贾家祖茔,埋在黄土垄头。宝钗凄凉诉说与黛玉情谊。两人没有立即回山庄,而是再回大观园凭吊一番。宝玉本来失意无依,得到宝钗一番尽心安慰照顾,心中感激不已。第二天晚上,宝钗找来酒菜,宝玉借酒消愁,诉说心中愁怨。宝钗不胜酒力,生出一身汗来,因把外衣脱了,又把袖子挽了,露出一段雪白酥臂。宝玉呆呆的瞅着他的胳膊发怔,不觉浑身燥热,凑近了细看那胳膊。宝钗拿手推他,却被他一把抓住了手。宝钗严词喝醒宝玉,宝玉自打耳光,自责轻薄了宝钗。宝钗劝住宝玉,不忍见他孤身无依,表示他若是真心的,自己愿意以身相许并扶持他。宝玉听了,不容宝钗多说,二人兴起意浓,在怡红院红绡帐里成就鸳鸯。(昨日黄土垄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里卧鸳鸯。)天亮,二人回到山庄。薛姨妈得知二人之事,为他们举办婚礼。蒋玉菡忙里忙外,袭人的几个表妹也来凑兴,包括红衣女。宝钗出嫁时穿的是那件雀金裘,晴雯补裘却枉为他人做嫁衣裳。
100回(邢岫烟魂断大庾岭赵姨娘命丧平安州)天下被新朝占有,又恢复安宁。袭人表妹红衣女勾引宝玉被袭人劝走。冷子兴当了官,和薛蟠、薛蝌、邢岫烟外出做生意,又参与贩卖官盐(邢岫烟并不知道情况,只是跟从)。薛蟠、薛蝌一段石火光阴,悲喜不了。风露草霜,富贵嗜欲,贪婪不了。薛蟠因在旅途调戏美少年,引起口舌,一时冲动又杀了人,被抓。薛蝌为了积累钱财救他,又偷卖私盐,结果被抓,连累邢岫烟一同发配大庾岭。邢岫烟发配途中,于夏天闻腐臭柿子染病,10月在大庾岭看见岭上梅花绽放,更加思念故乡。邢岫烟受奔波之苦,最终病死。薛蟠连及旧时做的孽,被贾雨村判死罪。赵姨娘、贾环被地主武装清剿,匆忙逃命中,在平安州被和地主武装勾结的十二个戏子碰了个正着。赵姨娘、贾环双双丧命。十二个戏子终于一雪前耻。
101回(时艰年荒骨肉漂泊运蹇命薄裙钗流离)薛宝琴和梅翰林的儿子成婚数月,因正逢末世,梅家在宫里被皇上寻了错,阖府被抄。宝琴见机识时,趁人不备,带着幼子逃出梅府,赶来紫檀堡投奔宝钗。宝钗将他安置下来,和自己同住。薛姨妈见宝琴母子孤儿寡母,想把宝琴说给贾蓉为妻。宝琴发誓一生不再嫁,不肯继续淹留山庄,告别薛姨妈宝钗母女四处漂泊,过着“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的生活。宝琴中年亡故,其子亲自将其埋葬,独自承家。小鹊在抄家后逃出贾家,后来流浪南方。在一个月明之夏夜,吃惊看见贾家几个子弟(有个贾萍)在乡间路途与几个逃难的官府子弟道别,哭诉贾家亡散。李纹、李绮被新朝以扫清前朝余党为名抓走,发配东北宁古塔,终身未婚。金桂独居不安,勾引宝玉无效。又暗害宝钗母女,没有得手。史湘云的丈夫一家与梅翰林家相似,史湘云到处流浪。
102回(冷惜春甘伴青灯佛洁妙玉泥陷瓜洲渡)惜春在瓜洲渡口遇见刘姥姥,竟视而不见。妙玉在常熟被当地一个公子陈也俊和许多子弟追求,又躲到瓜洲渡口,结果被一个糟老和尚霸占,关进庙宇,不能自由行动,时时有人看护,几次自杀都被和尚们破坏。此庙宇竟是个变相妓院,可怜妙玉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这都是她的孤僻所致。
103回(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贾巧姐二哭大观园)刘姥姥在旅途中打听贾家一败涂地,万分悲痛。她在烟花巷赎出巧姐。(此时的刘姥姥已经不是当年的穷婆子,因为受凤姐的20两银子和妙玉的杯子发家,已经是富农,赎出巧姐也不是难事。)巧姐要回贾家一探,二人同去,却见家破人亡,一片荒凉,巧姐痛哭不已。后来巧姐嫁给了板儿。
104回(毒中毒薛姨妈添病计上计夏金桂焚身)宝蟾开始欺负金桂,与宝钗母女一心起来。金桂下毒毒宝钗,却毒倒薛姨妈。薛姨妈虽被救活,但已经受害不轻,不久病亡。夏金桂母亲来探望女儿。金桂听从其母意见,假意收敛一阵,却暗自在房中收敛财物,想卷回娘家。宝蟾名如其人,异常狠毒,心如蛇蝎,识破金桂计谋,使出计上计,找准时机放火烧屋子,金桂被焚身。
105回(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宝钗苦心劝宝玉读书,宝玉却认为考取功名也是为戎羌新朝卖命,嘲讽宝钗是国贼禄蠹。宝钗通过写词劝谏宝玉,宝玉仍是无动于衷。宝钗终于心生绝望。王熙凤的魂偷回贾家,却见家破人亡,大哭一场。她穿着戏彩斑衣的乞丐服扮乞丐在雪地里扫雪,发现躲藏的通灵玉。通灵玉向其说了贾家败落的经过,又见新朝很平安,不再躲藏,逃离熙凤,过着自来自去的日子。王熙凤找到鸳鸯报仇,鸳鸯已经当了尼姑,夜里被她吓个半死。她痛骂鸳鸯,鸳鸯上吊自杀。王熙凤明知自己是鬼的命,还强英雄为贾家报仇复兴,终被小鬼带回。
106回(孤倔王孙悬崖撒手凄惶红袖秋千传情)宝玉任性弃宝钗麝月出家为僧。宝钗独居寂寞,红袖楼头夜倚栏,作诗词寄托心中苦闷,还经常坐在青石上吹碧玉萧,苦苦等待宝玉未果。一日,凄惶无比的宝钗身着薄衣服荡秋千,引得墙外正在和贾蓉商议生意的贾雨村注意。后来做了他的妾,娇杏是正妻。宝玉与和尚合不来,终被赶出寺庙。宝玉做乞丐生活穷困潦倒,仍牵挂着宝钗,还曾绿蓑江上秋闻笛,凄凉无比。雨村在雪中见一老年妇女僵卧而不予理睬。
107回(史湘云诉前尘旧梦贾宝玉淡后事今生)老年妇女僵卧雪中,而此时已经年老的宝玉救了她,发现她戴金麒麟,认出她是史湘云。二人晚年于清贫中不期而遇,悲喜交加。湘云诉说过往四处流浪要饭的坎坷遭遇。宝玉早已看破人生,今生已是如此,将来不过一死,也看的淡了。史湘云的丈夫卫若兰在抄家时与官方对抗时被抓,一直没有消息。从此史湘云和宝玉相依为命。
108回(情不情僧遭逢穷途幻中幻境展演情榜)李纨之子贾兰考取功名,李纨老来富贵,却又悠忽死去,枉与他人作笑谈。贾菌也考取功名。雨村获罪被发迹的门子充军东北,宝钗一同被发配。这日终到了冰冷之异疆,宝钗病死,被就地埋在雪中。又不知过去多少年,宝玉湘云一路漂泊流离。展眼又是中秋之夜,两个在街上踱步,见街上家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心中越发感伤,二人各赋吟月诗一首。(脂批第一回所云“以中秋诗起,以中秋诗收”。)史湘云终久死去,宝玉继续向东路漂泊,最终走投无路,投海自尽,却被天神救起,带回天上,而前引者即尤三姐。警幻仙姑展演情榜,有108人在榜,宝玉为情不情,黛玉为情情,宝钗为无情红楼一梦至此告终,全书完。
宁国府和荣国府是《红楼梦》书中的两大份子,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回中得知,宁国公(没名字)居长,所以宁国府是大份子,居东。宁公死后,他的儿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就是当了家)。贾代化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贾傅(贾复),八九岁时夭折。二儿子叫贾敬(嘉靖),成为宁国府第三代接班人。但贾敬到中年后不务正业,与道士炼丹、胡羼。这个想当神仙的爹就把当家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贾珍(假朕)。贾珍的儿子就是贾蓉,是宁国府的第五代接班人。
荣国公(没名字)居次,也就是宁公的弟弟。所以荣国府是二份子,居西。荣公死后他的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当了家);他的夫人就是史老太君(贾宝玉的祖母)。贾代善死后,长子贾赦袭了官,成了荣国府的当家爷。但后来由于皇帝的钦点,也由于贾政自身的才智高于兄长,自然而然他就成了荣国府第三代掌门人了。第四代则是:贾珠、贾宝玉、贾环等。第五代代表就是贾珠(夫人李纨)的儿子贾兰。总之宁荣两府的关系是隐喻中国历史上所有王朝皇家的血缘关系,这个关系涉及到书中提及的“四大家族”(隐喻四大民族),贾家可以是任何一个王朝皇家的抽象化身。
宁荣二府应该是隐喻北京的东城和西城两区。具体地说也就是东单和西单。北京是元、明、清三大王朝的都会。她始建于元朝,明清两朝复建与扩建。在《红楼梦》中所说荣宁两府占据了一整条街,应该就是指现在的东西长安大街。东府是宁国府,当家爷是贾珍。西府是荣国府,当家爷是贾政。从东西 两城的格局看,西城应该是皇城,东城则是王爷府。区划线应该是故宫和天安门的东墙或是墙外护城南北流向的金水河。东单有个王府井大街可以做为王府区的实际考证,而皇城区则可由书中的人名组合为证。贾赦和贾政名字的组合是“赦政”,谐音可变字为“摄政”。摄政王的身份在历史上的地位可以不言而喻了吧? 个人见解,慬供参考!
红楼梦中的美食很多。
第8回:酸笋鸡皮汤,碧粳粥,糟鹅掌,豆腐皮的包子,枫露茶;
第11回:枣泥馅的山药糕;
第16回:火腿炖肘子;
第19回:糖蒸酥酪,梅花香饼儿;
第29回:香蕾饮,解暑汤;
第34回:糖腌的玫瑰卤子,木樨清露,玫瑰清露;

第35回: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面印),莲叶汤;
第37回:红菱鸡头,桂花糖蒸的新栗粉糕;
第38回:菊花叶儿桂花蕊薰的绿豆面子,合欢花浸的酒;
第39回:菱粉糕,鸡油卷儿;
第41回:茄鲞,藕粉桂花糖糕,松瓤鹅油卷,螃蟹小饺儿,乃油炸的各色小面菓子,天安茶,老君眉;
第43回:野鸡崽子汤;
第45回:洁粉梅片雪花洋糖;
第49回:牛肉蒸羊羔,野鸡爪子;
第50回:糟鹌鹑;

第52回:建莲红枣汤,法制紫姜;
第53回:(年初一)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
第54回:鸭子肉粥,枣儿熬的粳米粥;
第58回:火腿鲜笋汤;
第60回:玫瑰露,茯苓霜;
第61回:油盐炒豆芽儿;
第62回:惠泉酒,虾丸鸡皮汤,酒酿清蒸鸭子,腌的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绿畦香稻粳米饭,女儿茶;
第75回:椒油蒪虀酱, 鸡髓笋, 红稻米粥。
何来群芳聚《红楼》
——疑似秦淮河上影
《红楼梦》传世以来,人们一直在追寻它的根源。
追寻的方向大致有三个:
一个是从文字方面,如词人纳兰性德一句“葬天天气 ”便引得多少人去证明:宝玉即是纳兰公子身影,有诸多佳人都与纳兰一生恋情可以对照。
中学时代,父亲给我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说“葬花诗”与一首“白头吟”相关。还记得:“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光禄台前开锦绣,将军楼里画神仙。”可见其文字的来源是多方位的。
一个是从史实上找,如曹雪芹幼时家中被雍正帝抄家,又曾在康熙年间接过驾,所以贾府即是曹家。
另外,就是猜谜式的索隐派,将《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比为当年与纳兰相交往的若干高人逸士,以为作者为避文字狱,故意将他们改变性别,将“先生”全都变成了“**”。此说太牵强,后来无人再拾起。
还有一说,《红楼梦》是顺治帝与董小宛的恋情悲剧。亦早被否决。
我还见过有说《红楼梦》是借易象演义的,所以人名和事件都分属阴阳,按照《易经》上的卦变化承接。看去也竟然演义得通。
前人们对《红楼梦》之探讨种种,扩大了它的影响,将此一本书与无数的背景相勾连,倒也引得我学了些清史,颇有趣。
我在中小学时代,所学教科书上的清史都是卖国条款,令人生气。其实清史的另一面是非常有生机和丰富的。可以说清代是中国文化蕴含量最高,最富有活力的朝代了,五千年文明到了那时,中国是曾经有很多可塑性的。
幼年初入“红楼”世界,听到什么都觉得新奇,也曾津津乐道,做些拾人牙慧之事。待到自己也以写作为业,阅历增加,便另有些想法了。
前人对《红楼梦》的探寻,今天看来仍然有“刻舟求剑”之嫌。
一本书,尤其是一部小说,是写给广大读者看的,不是为了替一部什么历史作索隐的。由于作者文化修养和涵量的精深,它会不由自主地展现各种中国式的美学,史学精华,但这只是“使用”,而非“目的”。目的仍是创意型的。不是谜语式的。作者在他毕生一著的作品里,调动了自己的文化积淀、历史积淀及生活积淀。
从一个小说家的创作来看,《红楼梦》作为一部大书,有它的历史背景,不管它如何变形和虚拟;也有它的人物模特儿,就是鲁迅说的面目如何出现,鼻子眼睛从哪儿拼凑的问题;那些个性的情节与细节,恰是《红楼梦》一部书成就的巅峰。
那么这些个性的情节与细节是从哪里来的呢?
人们都同意,曹家被抄的时候,曹雪芹尚在幼稚之龄。即使曹家真的有那么些出色的女性,演绎过那么多文化含量极其丰富的故事,曹雪芹也不可能记住和描绘得如此充沛。
曹家给留下的只可能是一个大的框架,诸如“接宫”,“谢恩”,诸如“发丧”,“收租”,另外就是“家法笞挞”,“祭宗祠”,“妻妾斗争”等,可以形成《红楼梦》小说的总载体。然而不是灵魂,也不是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
《红楼梦》一开章就说,是为了“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其中大旨谈情。”可见写大家庭兴衰,的确不是作者的目的。目的是写出那些令他赞叹的女性,“亦可使闺阁昭传”。所以《红楼梦》一书又名《金陵十二钗》。
但他亦没有说这些“当日所有之女子”是他家庭中成员,还是亲眷,还是耳闻者,还是相处过。
首先是作品中的“人选”问题。一个封建大家庭是不可能长时期地聚集有这么多这么才貌气质之水平如此整齐的青年女性的。尽管曹雪芹用了各种原因,编造了各种表亲关系,使她们从各处而来,汇集于一个大观园。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大观园”应该是一个长期可以聚集青年出色女性之地。那是一个什么地方呢?
其次是“情节”和细节问题,《红楼梦》中那些极其文化,极其个性,极其消遣的活动,不太可能是一个清代的官宦贵胄之家的女眷们可以组织的,而且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不落旧套。这些文化活动,只能是内行家的精心营造。
其中有:行酒令,品戏文,画庭院,结诗社,唱清曲,掣花名签,冬赏雪,秋吃蟹,高山吹笛,凹处联句,践花节,葬落花,玩古器,编花络,烤鹿肉,卧芍药,尝莲羹,斗芳草,戏彩蝶,摘柳条,编花篮,解污裙,打醋架,盗香粉,遗玉佩,拾春囊,换罗帕,逢侠友,失虾镯,补雀裘……等等情事,有声有色,情理相谐;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内中生活气息极其浓厚,戏剧脉络极其别致,毫无“套路”之嫌,与以往的大家庭事和爱情戏完全无涉,至今仍为独创之硕果。如果没有个性与实在生活的基础,这种创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文化消遣的生活内容绝对地是占据了《红楼梦》主流地位的内容,所营造的氛围之香艳迤逦,情调之委婉情腻,皆是一个封建世袭大家庭不太可能有的自由和放任。
试看离开了这些情事,这种氛围,这个情调,《红楼梦》所写其他内容,俱是虚拟粗线,罗列铺张,无甚神采,或一笔带过了事。诸如上述列举之种种大典俱如此。
并且这些活动频繁,水平几近专业训练,更不是一般深闺中人所能。
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才是一般的深闺情景。
而在《红楼梦》中,却是日日断不了这良辰美景,时时离不了那赏心乐事。不仅千金**及奶奶太太们,就是丫鬟使女,也是精通文艺技能。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逗乐取笑兼作弊,其娴熟风雅,竟是玩家高手。
书中写宝玉晨起后,径自跑到黛玉房中,去替湘云掖被子,而后湘云黛玉起床后,又在一个盆里洗脸,并让湘云为其梳头。等等事,皆不像发生在诗礼人家。更不用说“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回,写宝玉与黛玉同床午睡嬉戏,亦不似大家风光。
那宝玉心态,以为园中女性所有人的眼泪都会为他一个人而洒,让泪河飘起他来。这也不是贵公子对于家中女眷们女佣们的心态。总之大观园中用语虽雅,但掩不住风月消息。仍然是一个男女情爱之园。
大观园中各处所之华美舒适,又有别于老爷夫人老太太住的正宅府弟。内中各人各院的园林构建,室内摆设,器物衣箸,饮食方式,都别致有趣,吻合各人风度。极其个性化,文化化。酷肖名妓风流也。
其实作者是用了一个省亲别墅,装进了明清时代那秦淮河上的诸多景致内涵。
全书中一共两次住所总浏览。一次是大观园初成,贾政带宝玉及清客们察看空园,题额,定名。一次是贾母带着刘姥姥及众人依次游览,院落都有了主人,各谐其风格,一一品味,各有风味。各人所住院名以及配给使用,完全暗合勾栏曲院规则。
且看:宝玉首选怡红院,黛玉挑定潇湘馆,薛宝钗住了蘅芜院,贾迎春住了缀锦楼(紫菱洲),探春往了秋爽斋,惜春往了蓼风轩(藕香榭),李氏住了稻香村。其他一应在所的地名,如暖香坞,绛芸轩,滴翠亭,蜂腰桥,梨香院等等,不仅一应江南风光,而且颇有些红尘世界的气韵。
再说众**的别号:潇湘妃子,又名颦颦;蘅芜君,怡红公子,枕霞旧友,蕉下客,菱洲,藕榭,并同绛珠仙子,神瑛侍者等名号,都极其风流蕴藉,芳香扑人,俱似高等香艳场所之雅玩别号。
作者自称是:“大旨谈情,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能够谈情而又不断发生故事的地方,肯定不是在官僚府第之内,而是在男女都相对自由的交际场所。
开首石头变成美玉时,僧人所许诺他的,将要携带他去那:“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这是实写的,为《红楼梦》之主体。而另外两句“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却倒是虚写的,只是书之框架。
而与其他传统言情小说大相迥异的是,男女比例的极大失调,群芳环绕竟为一公子,亦是风月场景象。
另者人际关系,内中老妈子一律为讨厌之物,贾宝玉所说的,一旦嫁了人,珍珠就变成了鱼眼珠。就根本地忘记了自己曾经是女儿,而变本加厉地监视和迫害,榨取于女孩儿们。这一点,也不太像贵族家。倒有些像鸨母所为,像是青春过去的老妓压迫幼者之诉。
既有“金陵十二钗”之说,书中所写的女性们活动之地应当是在金陵。然而《红楼梦》中又每每有要“回金陵”的说法。一处是贾母因宝玉挨打,大怒于贾政,喊着要带宝玉回金陵去。另处是王熙凤的判词上说:“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可见荣宁二府并大观园其实又不在金陵。
只有犯事的甄家是在金陵。
而书中的青年女性们除了贾氏三春外,从李纨起,尽从金陵而来。那黛玉与香菱,则独为姑苏人氏。可见同类中之异。
若其素材取自京城北地满族官宦家,却十二钗并一干女子,尽为汉名字,汉相貌,汉神气,汉淑女。所塑造之经典系数千年汉文化之粹。若作者真借满家贵戚事,恐不能如是丰神。
这里有一个解释,就是《红楼梦》的这些女性——十二钗们的“人格样本”是来自金陵的,金陵秦淮河上。
那么,“秦淮河”这个特定历史文化的精神风貌是什么?“秦淮河”所以久传不衰的精神元素有哪些?为什么我会将它同《红楼梦》这一部看似封建家族正史的大书联想在一起呢?
它处于南京帝王之都,所谓有“王气”,是文化昌盛之地,集富贵典雅之大全。真正的“温柔富贵之乡”。
史载,当年南京,秦淮河北岸为贡院,由于中国传统的科考制度,文人学子年年必四方赶来,云集于此。
而秦淮南岸,即为名妓们所处的旧院。顺应着读书雅士的品味取向,旧院名妓们装束淡雅,举止谈吐颇类大家,能音乐,善诗词,工绘画,品貌不求艳丽,但求意态娟好。 “名姝”们各有擅长,个性张扬一如名士风范。略举一二:
董小宛,“针神曲圣,食谱茶经,莫不经晓”(《板桥杂记》卷中);
陈圆圆,“容辞闲雅,额秀颐丰,有林下风致”(《觚剩·燕剩》中《圆圆传》);
柳如是,“慧倩,工词翰,在章台日,色艺冠绝一时”(《柳夫人小传》);
李香君,“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李姬传》);
卞赛,即“玉京道人”,“知书,工小楷,善画兰、鼓琴” (《板桥杂记》卷中);
李大娘,“性豪侈,女子也而有须眉丈夫之气”(《板桥杂记》卷中);
王微,另号“草衣道人”,她“长而才情殊众,扁舟载书,往来吴会间,所与游,皆胜流名士”……
当时有“秦淮八艳”之称。可见她们造成的风气之盛。
名士与名妓,二者相互欣赏,彼此激发,造成一幅婚姻之外的爱情、文化与政治的因缘,密如繁星。诸如李香君与候方域;柳如是与陈子龙、钱谦益;董小宛与冒辟疆;葛嫩与孙临;卞赛与吴伟业等。真乃是佳期如梦,佳话千古。
这些风尘女子不乏有重视民族气节之奇侠义女,“桃花得气美人中”,李香君、柳如是、葛嫩、王微等情所寄托的俱是当年的东林党人、复社君子。她们身在红尘,殊重风骨,可谓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为那种嫉恶如仇的斗争风骨所吸引。这些风尘女子,在江山巨变之时的不屈表现,早已超出那些平时为她们仰慕的文人学士,震烁古今。正是“大节从容问女流”。
大节之前,死与不死?名妓中也有另外的表现,如顾媚,在明亡后就不主张其夫殉节,她所主张的“求生”说,与柳如是的“劝死”就大相径庭。顾媚夫君龚鼎孳降清后,以自身权力保护了一些明遗士。故评说不一。
此种弯曲的哲学与活法,倒有点象《红楼梦》中那位伤心却不能全节的袭人。而顾媚筑有眉楼于桃叶渡,亦令人联系到袭人的宿命册子上之桃花。此处不赘述。
明末清初,那最后的“秦淮河”,集明朝亡国的志士烈女之情结, “舍生取义”之光辉映照着昔日的风华柔情,一股“秋气”笼罩诸名流及佳丽的命运。于是使其灵气、傲气、清气,超脱于浮云富贵及庸常脂粉。而秦淮河的文化价值也因此得到升华。
而此后的“吊明”者倒并非一定是明遗士。 秦淮河留下的时代回响,实为千古之叹也。
鲁迅曾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
人们缅怀历史,并不一定要亲身所历。秦淮河上的人物文化史,具有深沉的底蕴,带着悲凉的人生感悟,就在距离满洲贵族定鼎中原十几个春秋后,依然有《秋柳》诗,《桃花扇》传奇等文学作品震撼世间。
到了二十世纪,陈寅恪还以失明之躯,向往和写作着秦淮生活,写出巨著《柳如是别传》。可见“秦淮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人永恒的话题。
这里引一段陈寅恪的话,因为他将“秦淮河”佳丽与蒲松林的《聊斋志异》联在一起,倒非常吻合我现在将“秦淮河”与《红楼梦》联在一起的想象:
“寅恪尝谓河东君及其同时名姝,多善于吟咏,工书画,与吴越党社胜流交游,以男女之情兼师生之谊,记载流传,今古乐道。推原其故,虽由于诸人天资明慧,虚心向学所使然。但亦因其非闺房之闭处,无礼法之拘牵,遂得从容与一时名士往来,受其影响,有以致之也。清初淄川蒲留仙松林《聊斋志异》所纪诸狐女,大都妍质清言,风流放诞,盖留仙以齐鲁之文士,不满其社会环境之限制,遂发睱思,聊托灵怪以写理想中之女性耳。实则自明季吴越胜流观之,此辈狐女,乃真实之人,且为篱隔间物,不待寓意游戏之文,于梦寐中以求之也。”
这段话有三个意思,一是说,如果闺房闭处,则不可能有发展得如此多彩的女性。一说,出色女性,原是人间实有之,不过写作者可以托以鬼狐仙罢了。第三个意思,则说,自古文人所理想的女性,其实尽在明代吴越之地的秦淮河上也。而那种温文尔雅的生活,人性之享受,也实在是中国文化之精华所在。
可以推及《红楼梦》中,诸女子各种完整丰满独立的文化个性,岂能是闺房闭处,礼法拘牵之下而生成造就的?
而曹公又如何不可如蒲留仙之笔,将心目中的女性移花接木于贵家?
有人将明代中叶之后,江南一带名妓的生存状态,比喻为西方雅典的全盛时期。若论起在人类漫长的封建黑夜中,人性迸发的自由闪光和文化之花蕾,尤其是女性难得的自由形态和选择机会,二者倒颇有些可比之处。
陈寅恪在三十年代有“一代文化托命人”之誉称。王国维投水时所托付的人就是他。陈也的确为国学大师,一生以“经史致世”为事业。一直在准备着写一部可堪为当代人提供史鉴的《中国通史》。最后因种种逼迫,只能是以一部《柳如是别传》收场。此为时代之恨事也。可谓是“大材小用”。
但因其“用牛刀杀鸡”,故观点见地之深透,非一般无根底的艳情文人可比。其取材于秦淮河上之历史变迁和秦淮河上名妓之个性命运,可见这“秦淮河”所蕴含的中国近代文化之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盛传“女人祸水”论,而秦淮风气恰恰相反。 一些妓女在国家存亡之秋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操,大大超过了一些作官为宦者与所谓文人墨客,这是她们人格修养和灵魂追求的集中火花迸射。正对应了《红楼梦》第一回上开宗明义的作者自云:“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
后面,石头又与空空道人讲了一番话,意思相同。所谓“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事迹原委,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
这些女子,到底是石头所历,还是作者所历?在此也是含混矛盾的,可能是在流传中有失页和插页所致。
我倾向于此种说法,即:“石头”是回忆者,经历者,而“作者”是悼红轩中的整理披阅者。在《红楼梦》书中是两人。在实际写作中也可能存在着两人。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处处说“金陵”,说得乱了套,却反而一字不提“秦淮”。在很多地方,书中林黛玉作“五美吟”处,又如为《牡丹亭》感动处,其实都可涉及秦淮文化。然而偏不。
其实“金陵”,金陵文化的代表,就是伤春悲秋之地,那“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历史和地域,非秦淮河莫属。可偏偏《红楼梦》中没有“秦淮”字样。
曹雪芹生于南京,自抄家后,雍正六年,迁回北京。回北京后“唯京中住房二所,外城鲜鱼口空房一所;通州典地六百亩,张家湾当铺一所,本银七千两”等。
曹家繁华旧梦属于南京时期。《红楼梦》中园林亦为江南样式。在雪芹密友爱新觉罗·敦敏赠曹的诗中有“燕市狂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之句,诗中提到“秦淮风月”,恐非虚写。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难道就只是写自己家庭覆灭的滋味吗?自叹自艾,恐怕并不算得上“痴”。也并不费解。一定另有真味,才一把辛酸泪。这是历史与人生、人性之泪。既非只为一家,亦非只为一朝。
这首作者自题绝句,我看它是以那《登幽州台歌》为底蕴的。在一座生活阅历极丰厚,精神活动极充沛,文学创造力奔涌的高台上,曹雪芹极目远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他便唱出了地老天荒的歌谣,流下了悲今悼古的泪水。
这四句自题诗,正是一位具有伟大心灵的文学家对中国人“人性”命运处境的关怀与悲悯。
作者以一个世袭贵族家庭的极盛至衰亡为时间流程,以一个大家族的族系涵纳了诸多有文学价值的各色人物。
不排除他也选择了自己家中或贵胄王孙家中的出色女性,诸如王熙凤的当家主妇弄权,属于典型,感受甚深,其人物资源也许来自不止一个当家媳妇;如庶出**贾探春的个性才华,与其生母的关系,以及贾环进言而宝玉遭笞,是对大家族内正庶问题的成功表达。薛宝钗选妃不逞思嫁贾公子,激起姨表亲与姑表亲之斗争,也是大家庭中常见之情。
更多更广泛的人物关系,诸如:邢夫人之纵夫作恶;王夫人之外善内狠;薛蟠之蠢态百出;尤氏姐妹一做偏房至死,一图从良被弃;史湘云之时常客串;戏子琪官妓女云儿等与客人玩耍;则俱可以移至勾栏曲院中,似更合理更为常见。
另外,如史太君,府内人叫老太太,老祖宗,而书中却称她为“贾母”,这完全是作者的叫法,读者的读法。露出了这个人物粘贴上去的痕迹。
“贾母”的称呼较奇怪。这是指着谁的口吻呢?《红楼梦》中谁也未曾张口叫一声“贾母”。其他人的称谓,直呼其名,或指着平辈人来称,如“凤姐”,“环哥儿”,或是从仆人口中称出,如“太太”,“王夫人”。按此规律,应当是统称为“老太太”,可这只是书中人之称,而作者仍称她“贾母”。所以,只有她的称谓,是作者口吻。不过她的确是荣宁二府之母,具有一番母仪,虽然有些偏心。
贾母此人亦是应景而生的人物,且看她没有独外的日子,没有单本的故事,唯有应“众孙女儿的需要”才出现。她最大的作用是“溺爱宝玉”,而宝玉唯其溺爱才能存在。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的故事,可能发生在长干里的平民区,却不太可能发生在这样钟鸣鼎食的世家大族。黛玉一进荣国府,便由老祖宗定夺,与宝玉分别居住于纱厨内外。表面上是表现她对两个孙辈的超级疼爱,其实造就了宝黛情缘的基础和由头。
没有贾母这个人物就没有大观园的整个生活,宝玉也不会混迹于姐妹中。没有她的贾府生活是冷漠无情而真实的。贾母所显示出来的博大优美的母爱,是封建社会之仁最后的余辉。
“老祖宗”委实是一部《红楼梦》千奇百怪事情的由来与保护伞。
没有她,这部小说的许多重要的独特的故事就没法展开。像贾母这样的时常离谱的老祖宗,我以为在真实的曹氏家族中没有,在中国所有的封建大家庭中也没有。这是一位历史人情的祖母,其实为曹雪芹所编撰出。
而真实的贾母,只可能是后面续书所言,呆着脸,为了正统利益拆散宝黛那样的老祖宗。
如无宝玉混迹于众姐妹其间,则无此一部《红楼梦》故事,黛玉宝钗亦无从相思相逆。
其他妻妾下人之情,则一部《金瓶梅》可以述尽。而宝玉混迹的理由,非常不充分,非大家之礼也,完全是贾母老祖宗的养儿育女的溺爱。
但换一个角度,则是一个风流少年混迹于诸多才貌之女中,此种景观与相处,故事与性情,除秦淮河上,则无他可比拟。
如果说《红楼梦》是写家族,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家谱是列出来摆样子的。苍白无力。那些栋梁之才,诸如打天下挣功名的荣宁二公,等于宗祠中的一纸画像,贾政是他们的正统继承者,只有一张“严父孝子”的脸谱,才干懦弱,而生动一点的是他专宠赵姨娘,露出个性。贾敬是作者故意放到寺里去炼丹并很快让他死的。
总之,作者对于正经八百的世袭封建大家庭的主流生活和主要人物,一无兴趣,二无资源的积累。关于“收租”的篇章,也是写得极贫乏,极无味的。而这是一个大家庭生存的主要经济方式。
只有那些不肖子孙,那些荒*子弟是最有戏看,最活跃,最眉目生动和故事曲折的。他们简直整日里就是活跃在*娱之所,与无数的红颜女子厮混。如薛蟠、冯紫英等与妓女云儿场景,生动跃跃。
贾珍、贾琏、贾蓉是无分兄弟父子,你来我往,甚至同席荒*的。贾芹、贾蔷、贾芸亦是各私尼姑,私戏伶,私丫环的。除了异性,还玩弄同性。连贾宝玉亦未能幸免。
从贾珍起,与儿媳可卿的通奸关系就有许多交代不过去的地方。
他的儿子贾蓉,据说也是与可卿情愫甚洽,是“从来没有红过脸”的,而在爱妻夭折后,全府上下无不纳罕,连他的母亲尤氏都气倒装病,他却似乎无察觉,并且后来对其父亦没有半点反应,反而高高兴兴接受了父亲为他买下的龙禁尉。这其实是最微妙最有文学性的关系,作者却没有在这里描摹出这畸形的父子世态,表现出才华。而是仿佛麻木。
贾蓉与贾珍的这种和解,颇有点像是父子聚娼。一位名妓笼络了父与子二人,气坏了家中夫人。当名妓猝死于艳情,而父子皆尽情盛大装殓之。这样,故事才有内在的合理性。
秦可卿为曹雪芹所钟爱,是进入太虚幻境的“正册”人物。给人亦正亦邪之感觉。在仙姑世界中,她是黛玉宝钗二美兼有的化身。在荣宁二府里,她是第一个得意的孙子媳妇,贾母眼中最妥贴的人,凤姐引以为知己。上下无不称颂者。死了之后还托梦给凤姐,交代如何掌握好大家的财运。
然而,正是这个温柔多情的可卿,却为“*之首”,令父子合姘,初逢则即令小叔宝玉失其童贞,可谓是大乱天伦。这样的人,在贾府里是不可能不露端倪的。而秦氏却有端庄之美谓。
解释只能是,可卿作为一位名妓,她性格温柔,外貌美艳,善解人意,处事细腻,因此在风尘天地中颇得钦慕爱惜,从鸨母到达官及至同行姐妹,无不称颂,那么她的善*,也就是属于优点和优势,而无损其人际关系了。
试看书中写可卿将宝玉引入她自己的卧室,“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壁上是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秦观写的对联是“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然后是一系列与古代香艳,床第风流相关的器物摆设。
这种文化氛围,这种生活知识,不是烟花巷里,秦淮河上,一个穷儒人家的女儿,从何而知,如何布置?在贾府中为媳,又焉能如此宣*放荡?
这其实是一个上等名妓的房间。确切些说,可卿屋是作者的集千古风流的想象,而这种想象来自名妓生活。甚至是文字、传说中的名妓生活。
林黛玉的人物来源,有苏小小之嫌,董小宛之疑。书香世家,父母双亡,孤零堕入风尘中,而得遇知音,日日担忧,果成忏语。
宝玉不得娶名妓,必得娶淑女宝钗,亦可能是一种真实故事的来源。
晴雯麝月等俱为秦淮河上二流的可人。正如太虚幻境中的“副册”“又副册”所标明。
其实,什么样的女子才会造册入册?只能是青楼乐妓之类。以册来登记和查证女性,所谓乐籍是也,这也透露出了秦淮河上的那些顺应男子眼光而造出的有形无形的册子。
《红楼梦》第十四回,秦可卿病逝,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这六家与宁荣二家,当日所称“八公”。可见宁荣二府,当日地位之显赫。
“八公”到底指什么?
所谓的当日“八公”是指周穆公巡游天下所驾驭的八骏。穆王驾八骏一般都认为一车驾八马,其实这是误解。古时一车最多用四马,所以有驷马高车这一说法。穆王八骏实际土应分驾两车,即正车(也称主车)与副车(亦称次车),每车各四马。《史记》载张良击秦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即说明帝王出巡乘的车有正、副之分。宁、荣两府在八公之数,将一个贾府分成两府,当时为暗合穆王正副两车这件事。
书中有许多迹象可证明这一点:
一、宁、荣两府隔墙相邻,两府正门相距很近,然而书中屡屡言及两府往来用车而不用轿。例如凤姐协理秦氏丧事时,往来两府之间都是坐车。我们知道车是远行用具,两府相距如此之近而用车,当是暗示两府与车有关。
二、贾府男性诸人,除草字头的人(入清一代的人)和贾宝玉、贾敬有特殊意指者外,“文”字辈和“玉”字辈的人,他们的名字都与车有关的字音。例如贾珍(轸)、贾琏(辇,古时读如边,帝王乘坐的车称辇)、贾政(正车)、贾敷(副车)、贾环(辕)。古时以五辆马车各以绳系人手、足、头颈,加以车裂的死刑)等。
三、荣府的贾琏是贾赦的独生子,应和宁府的贾珍称珍大爷一样,应该称琏大爷才对,然而书中却称其为琏二爷,这是什么用意呢?原来琏二即辇二,它是说贾府有两辆帝王乘坐的车子。
四、贾府有一个与贾琏有密切关系的仆人,名叫鲍二贾琏与其妻通奸,并成为“相契”(第二十一回)。此事曾引起贾府一场不小的风波(见第四十四回),“鲍二”这个名字是暗寓秦始皇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秦始皇出巡,死于途中,其近侍宦官赵高秘而不宣,急奔长安京城。不料中途尸体腐烂发出臭气,赵高乃多买鲍鱼置于皇帝的前、后车中并假传皇帝旨意,命随从人员都携带鲍鱼,以鱼的腥臭盖过尸臭,人们未能发觉皇帝已死。就这样回到长安,才宣布皇帝驾崩。“鲍二”二字应即是暗指装着鲍鱼的秦始皇的正、副两辆车子。贾琏与鲍二的妻子“相契”。曲折地说出“辇二”与“鲍二”其所指相同。
第四十四回贾母因贾琏与鲍二家的通奸这件丑事训斥贾琏说:“腥的臭的,都拉了你屋里去!”这显然是一句语意双关的话,它暗指鲍二是秦始皇那两乘又腥又臭的车子。
六、古人以驷马高车为荣,以乘车为安适,这应是荣宁两字之所取义罢。
由以此各点可知,一个贾府分为荣宁两府,其用意当是暗指周穆王的正、副二车,这与“八公”是暗指周穆王八骏事,可为相互参证。
宁国府
贾敬:最爱求仙问道,家里的事一概不管,最后吞了自己所制丹药,一命呜呼。
贾珍:贾敬之子。世袭之官,不学无术。
贾蓉:和他老爸贾珍差不多,爱管闲事。
尤氏:贾珍的夫人。胆小怕事。
秦可卿:贾蓉的第一任夫人。貌若天仙,品行端庄,治家有方,但年纪轻轻就患病身亡。
不好意思,明天再补充荣国府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贾家为何分"荣”·“宁”二府? "荣”·“宁”二府各住着哪个?
本文2023-11-02 22:44:3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97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