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皇后历史(这才是真实的独孤皇后)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2收藏

独孤皇后历史(这才是真实的独孤皇后),第1张

这才是真实的独孤皇后:杀帝妃废太子贬宰相,却能赢得一生真爱。《独孤皇后》的女主真可称千古贤后吗?别再被电视剧的美化骗了

说到女人的妒忌,往往有人会用一个“爱”字为其辩护。确实,恰到好处的醋意,是能润滑夫妻情感,但是,一旦过了,就会令人生厌。唐朝宰相房玄龄家就有个著名的“醋坛子”卢氏,那是宁死也不愿老房纳妾的。而将妒忌心发挥到极致的女人还不是卢氏,而是她的前辈、当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独孤皇后》的女主角——隋文帝杨坚的老婆独孤伽罗。

其实,史上真实的独孤伽罗并不如电视剧中美化的那样贤淑,而是一个控制欲与妒忌心超强,且心狠手辣的女人,为了控制老公, 她杀 帝妃、废太子、贬宰相,还将堂堂的大隋朝皇帝逼得离家出走。独孤伽罗之所以被后世“美化”,是与其出身与朋友圈有关。

独孤伽罗出生于河南洛阳,汉化鲜卑人,系名门之后,祖辈为依附拓跋鲜卑政权的代北匈奴贵族,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父亲独孤信为两朝重臣,西魏时名列八柱国、位居大司马,北周时位居太保、爵封卫国公,母亲是中国古代十大名门望族之一的清河崔氏。

独孤伽罗14岁(公元557年)时,父亲为她选了婿——自己老友柱国大将军、随国公杨忠的嫡长子杨坚。杨坚时年17岁,相有奇表、气质非凡,小名“那罗延”,意为金刚力士。这不仅仅是一桩门当户对的贵族亲缘联姻。

“文献独狐皇后,河南洛阳人,周大司马、河内公信之女也。信见高祖有奇表,故以后妻焉,时年十四(《隋书》)。”

独孤伽罗生长的年代,华夏之邦正处于分裂期:东魏、西魏和南朝,诸政权之间战争频繁爆发,社会长期不得安定。她的父亲独孤信虽然两朝为臣、功勋卓著,但是,最终仍难逃被创优摆布的命运,就在独孤伽罗出嫁一个月后,被逼迫自尽,年55岁。

“孝闵帝践阼,迁太保、大宗伯,进封卫国公,邑万户。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周书》)。”

独孤信与北周权臣宇文护政斗失败被逼自尽后,势力流散,妻儿也受牵连流放到蜀地多年,独孤家族从此退出权力中心,家道中衰 。令人欣慰的是,两人婚后感情甚笃,杨坚深受着独孤,发誓两人相守一生一世, 誓无异生之子,决不移情他人。因为和杨坚的婚姻关系,才使得独孤伽罗保留了贵族身份,免遭流放之罪。

因杨家不肯依附宇文护,再加上与独孤信一家的联姻关系,杨坚也不幸遭到池鱼之殃,他备受宇文护等人的猜忌,连续八年原地踏步不得升职,甚至还有性命之忧。

独孤伽罗虽是汉化鲜卑人,但是,由于深受其母崔氏的影响,中原的优秀文化教养在伽罗身上也有相当程度的体现,史载文献皇后“雅好读书、识达今古”,是位是知书达理、为人谦和的好媳妇。杨坚夫妇相继诞育有五子五女,携手走过了近五十年人生风雨。

“高祖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后初亦柔顺恭孝,不失妇道(《隋书》)。”

“邺下风俗,专由妇人主持门户,诉讼争曲直,请托工逢迎,坐着车子满街走,带着礼物送官府, 代儿子 求官,替丈夫叫屈,此乃鲜卑遗风(《颜氏家训·治家篇》)。”

周武帝宇文邕突铲除权臣宇文护后,杨坚夫妇才迎来了人生的春天。周武帝因为杨忠为北周元勋、杨氏父子俩又不曾依附宇文护,特意礼聘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其皇太子宇文赟之太子妃。周武帝掌控实权不久,就因病而逝,其子宇文赟即位,是为周宣帝,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成为皇后。

周宣帝宇文赟上台后,杨坚得以辅政。但是,杨坚的这位女婿实在凶狠残暴,他收拾了一批宗室、大臣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岳父。宇文赟一反成制相继册立四个皇后,与元配皇后杨丽华并匹 ;旋而,又欲赐杨后自尽。好在计划没能实行,周宣帝就因为不健康的后宫生活而暴亡,杨家这才转危为安。

“高祖位望益隆,帝颇以为忌。帝有四幸姬,并为皇后,诸家争宠,数相毁谮。帝每忿怒,谓后曰:‘必族灭尔家!’因召高祖,命左右曰:‘若色动,即杀之。’高祖既至,容色自若,乃止(《隋书》)。”

周宣帝的暴死给了杨坚出人头地的好机会,他几费周折控制了朝廷的权力中枢。此时,是辅助幼主,还是取而代之,杨坚犹豫不决。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独孤伽罗派心腹入宫向丈夫进言:“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 杨坚虽为一时才俊,但是,对于独孤却是言听计从。独孤的一句话让杨坚顿下决心:开基立隋。

隋开皇元年二月十四日(公元581年),杨坚即皇帝位,建立隋朝,三天后即册独孤伽罗为皇后。

“及周宣帝崩,高祖居禁中,总百揆,后使人谓高祖曰:"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高祖受禅,立为皇后(《隋书》)。”

隋朝立国后,独孤皇后深度参与朝政,终身对隋文帝保持了强烈影响力。每次隋文帝上朝,她必与之同辇而行,至殿阁而止,派宦官往来联络,摇控隋皇,“政有所失,随则匡正,多有弘益”。待到杨坚下朝,她早已在等候,夫妻“相顾欣然”一起回宫,同起同居形影不离。“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隋书》)。”史称,隋文帝对这位爱妻是既宠爱又信服,几乎是言听计从,宫中同尊帝后为“二圣” 。

“后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隋书》)。“

独孤皇后虽然一个强势的女人,便是,她也有一颗柔软的女儿心。因为经历了父母早亡的痛苦,所以她特别羡慕那些父母健在的家庭。尤其是对于大臣们的父母,更是心怀敬重,常致问候。 “后早失二亲,常怀感慕,见公卿有父母者,每为致礼焉(《北史》)。” 另外,《隋书》还说,“后颇仁爱,每闻大理决囚,未尝不流涕”。由此看来,独孤皇后不仅爱自己的丈夫,也能兼爱他人,是个很正常的女人无疑。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有思想、有作为、有爱心的女人,在对待他人的男女之事上,却表现得相当残酷。从下面的几件事,就可以看出独孤的内心也有偏狭与险恶。

首先是对杨坚的管控,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独孤之所以对杨坚步步相随,名为难舍,实为监督。但是,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就算是装个二十四小时监控,也有内存饱和的时候。开皇二十年秋天,独孤皇后因病卧在宫中静养,获得自由的隋文帝到皇家花园散步,在仁寿宫遇到了原北周柱国大将军、相州总管尉迟迥的孙女。

尉迟迥是杨坚在北周时的原同事,也是后来他称帝立隋时的政敌。原来,当年周宣帝死后,杨坚矫诏辅政,立马引发了三总管起兵,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尉迟迥。尉迟迥兵败后,他的孙女沦为宫女,长大后颇有美色。面对敌人之后,性趣勃发的隋文帝便以充满征服者的豪情临幸了她。这件事被独孤皇后发觉后,她的自尊心遭受了重大打击,不顾重病在身,带领一大帮宫女直接将这个不顾死活的“小三”给灭了——而且,用的还是乱棍,再美的脸旦,也毁了。

杨坚得知消息后,痛苦的感觉一浪一浪的,想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竟然保护不了一个自己“心爱”的女人,这样的日子没法过了。杨坚这回是真生气了,他不敢拿独孤出气,怕拿独孤出气后自己就孤独了。知道他的选择了吧?对,置家国天下于不顾,离家出走了。杨坚策马狂奔,一气出城三十里。可朝不可一日无君啊,皇上跑了,这可怎么行,结果驾不住左右仆射高熲、杨素的苦劝,高熲说:“陛下贵为天子,何必跟妇人一般见识呢?”杨坚这才不情愿拔马回宫。

“然性尤妒忌,后宫莫敢进御。尉迟迥女孙有美色,先在宫中。上于仁寿宫见而悦之,因此得幸。后伺上听朝,阴杀之。上由是大怒,单骑从苑中而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高颎、杨素等追及上,扣马苦谏。上太息曰:"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高颎曰:"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上意少解,驻马良久,中夜方始还宫(《隋书》)。“

后来,高熲称她为“妇人”的话传到独孤的耳朵里,这让独孤很生气。独孤一生气,后果就很严重,于是,她找了个借口把高熲给灭了。高颎是隋朝的开国功臣,与独孤家还是旧交,起初与独孤皇后相处得还算和谐,但是,他的直言却为自己埋下祸根。事发于高颎夫人的去世,独孤皇后就劝杨坚重为高颎娶妻。但是高颎却以老年体衰、不力房事为由拒绝了。

可是,不久后,高颎的爱妾却又为他生了个男孩,杨坚听说后十分高兴。但是,独孤皇后却不高兴了,这种言不由衷的花心老男人,天天呆在自己老公身边,还不把皇帝给带坏了?

于是,独孤对于老高晚年生子一事,对杨坚进行了洗脑:“陛下还应该信任高颎吗?开始,陛下想为高颎娶妻,高颎心存爱妾,当面欺骗陛下。现在他的欺诈已显现,陛下怎能再信任他?”杨坚因此慢慢疏远了高颎,最后被罢职回家养老。

“闻颎谓己为一妇人,因此衔恨。又以颎夫人死,其妾生男,益不善之,渐加谮毁,上亦每事唯后言是用。后见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劝上斥之(《隋书》)。“

不仅是对朝廷重臣,就连自己的儿子,独孤氏也难放心,尤其是太子杨勇。杨勇是杨坚与独孤伽罗的长子,娶元孝矩之女为妻。但杨勇却并不喜欢元氏,而是宠爱偏妃云昭训。后来元氏病死,独孤伽罗得到消息后,非常愤怒,多次指责杨勇。

并且,她还在杨坚面前贬抑杨勇。有一次,独孤伽罗甚至对杨坚说:“我为伊(指杨勇)索得元家女,望隆基业,竟不闻作夫妻,专宠阿云,使有如许豚犬。前新妇本无病痛,忽尔暴亡,遣人投药,致此夭逝。”此后在独孤伽罗枕边风的为断吹拂下,杨坚也开始对杨勇失望。此后“云昭训专擅内政,后弥不平”。而晋王杨广则表现的非常好,“皇后由是薄勇,愈称晋王德行”。最终杨勇的太子被废,独孤氏喜欢的次子晋王杨广这才上位。

“时皇太子多内宠,妃元氏暴薨,后意太子爱妾云氏害之。由是讽上黜高颎,竟废太子,立晋王广,皆后之谋也。(《隋书》)”

由独孤氏主导的罢黜宰相、废易太子之举,曾引发史学界的评价争议。清末民初的历史学家蔡东藩就曾说过:“ 试观尉迟女之一经召幸,即被独孤后殴死,妒悍如此,尚能知大体乎?

独孤伽罗到底是一代贤后,还是心胸狭窄之辈,如今已不太重要了,隋文帝杨坚为文献独狐皇后六宫常年虚设,对其迷恋终生、言听计从,可谓一生幸福。当她去世后,杨坚不到两年也随之离开人世,可谓是生死相依。世上最美丽的爱情莫过于此,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用他们的一生相信,创造了中国古代帝王后宫生活的奇迹,这才是应该被人们羡慕的。

(来自网络)

隋文帝,隋文帝,一向对独孤皇后言听计从,所以独孤这种近乎病态的“一夫一妻制”观念,给隋朝的未来带来了不可预知的灾难。

启功尚左书仆射高炯,文武双全,以谋略和对天下事务的了解著称,受到隋文帝的信任和重用。他执掌朝政二十年,以天下为己任,朝野力推,所以不反对。皇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称为真宰相。当初因为高炯是独孤皇后的父亲杜家的常客,所以独孤皇后和他的关系相当亲密客气。

但自从魏池女儿被害后,高炯劝隋文帝“陛下要以一女轻天下”的话传入独孤皇后耳中,皇后怀恨在心。当时,杨勇王子已经失去了皇帝和皇后的宠爱,他们俩都有了再立一个王子的想法。皇帝试探高炯说:“有一个神告诉晋公主,晋王一定会拥有世界。你怎么看?”高炯跪在地上说:“老幼有序。他们能被抛弃吗?”隋文帝沉默不语,不再提这件事。独孤皇后知道高炯的想法很难改变,于是暗中计划除掉他。

然而,当高炯的妻子去世后,独孤皇后对隋文帝说:“高普——她老了,可惜失去了配偶。陛下应该为他娶第二个妻子。”文帝把皇后说的话告诉了高炯,高炯含泪感谢。“我现在老了,退了庭以后,只好在家里学佛经。陛下虽有慈悲,至于纳妾,非吾所愿。”文帝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但不久,高炯的妃子生了一个男人,文帝听了很高兴。一个人之后,我已经很在意了。今天高炯的嫔妃又生了个儿子,更让我不开心。所以在文帝面前说:“陛下要娶他的时候,想到了爱妾,所以当着陛下的面撒谎。如今他的诡计已被揭穿,陛下如何再信任他?”隋文帝对独孤的话总是言听计从,从此高炯被隋文帝疏远。

当时我们在讨论征讨辽东的时候,高炯认为不可能出兵。隋文帝不听劝告,任命高炯为统帅,随汉王杨亮远征辽东。因为军队遭受风雨,战败而归。杜氏趁机污蔑道:“高炯当初不赞成出兵,是陛下不愿意派。妾已知其归无益。”出发前,文帝隋炀帝因为年轻,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高炯。高炯认为自己责任重大,应该对大隋朝尽职尽责,完全不顾别人的怀疑。远征中,汉王杨亮的大部分意见都没有被高炯采纳,杨亮非常不满。回京后,杨亮向独孤皇后哭诉道:“幸好孩子没有被高炯杀死。”当皇后和皇帝听到这件事时,他们都很愤怒。不久,高炯受他人牵连,被人诬告,被人杀害。所有的大臣都试图证明高炯的清白,隋文帝越生气,他的朝臣就越不敢说话。最后因为杨戬觉得当时杀的英雄太多了,高炯不得不免于一死,所以免去了他的一切职务,只以齐桓公的身份回家养老。由于杜谷对妻妾关系的偏执,在大臣中起了作用,国家失去了一个支柱。

由于独孤皇后为了维持一夫一妻制的生活,对妃嫔宠爱有加的偏执,在废除皇太子的问题上被利用。杨勇是隋文帝的长子。隋文帝称帝后,被立为太子。起初,文帝隋要求太子参与所有军政事务的决策和对罪犯的审查;太子经常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提出意见,隋文帝也乐于采纳。太子非常好学,擅长辞赋。他的气质大方宜人,从不自命不凡。但是,太子东宫的宠物很多。其中,他对云氏尤为幸运,对云氏的礼遇无异于一位太子妃。而独孤家选定的太子妃元氏郡主却被冷落,这无疑犯了皇后不喜欢被妾宠的大忌。一天,袁菲患了心脏病,不到两天就突然去世了。独孤皇后被怀疑是荀的牺牲品,因此备受指责。偏偏不久云的儿子又出生了,这让本来就对袁菲之死耿耿于怀的独孤皇后更加不满,甚至有了换掉太子的想法。所以她经常派人观察王子的言行,寻找他的缺点。

独孤皇后的这些举动,让在宫中安插眼线的晋王杨光找到了夺取太子之位的机会。从此,杨光利用各种机会,内外勾结,终于赢得了独孤皇后的极度信任。汉武帝在位二十年十月,太子杨勇被废。一个月后,在独孤皇后的敦促下,晋王杨光的次子被立为皇太子。

仁寿二年八月,独孤皇后在永安宫病逝,享年五十岁。其原因无史料记载,大概与她在一夫一妻制之战中精神受挫抑郁有关。这位致力于实践和维护一夫一妻制生活的女强人,一定万万没有想到,她“捍卫一夫一妻制婚姻”的最后结局是:她死后不久,垂暮之年的文帝隋炀帝一反常态,堕入花丛,扩充后宫,恣意享乐,宠爱宣化夫人和荣华夫人。两年后,她病倒了,并在地下遇到了她密谋中的杨光王子。更让她惊讶的是,她原本选定的“*荡而平淡”的理想接班人杨光,是一个比前朝太子杨勇更*荡、更放荡的双面人;在她的灵前,杨光当众抱着棺材,嚎啕大哭,痛苦万分;人们在背后喝酒吃肉,像往常一样谈笑风生;又过了两年,为了提前登上皇帝的宝座,杨光又上演了杀父杀兄的悲剧。当杨光最终不光彩地成为皇帝时,他抛弃了所有的伪装,沉溺于奢侈和放荡,无视民生,建造了大规模的建筑。只用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就埋葬了一个前途光明的大隋朝。

  文献皇后独孤氏,名伽罗(公元543——602年),隋朝云中(今大同)人,周大司马独孤信之七女。独孤信见杨坚相貌奇伟,器宇轩昂,故将伽罗女许配为婚,时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后,封为文献皇后。

  文献皇后柔顺恭孝,谦卑自守,很受隋文帝宠爱。文帝上朝时,她与帝同辇而进,至阁乃止。候其退朝之后又一起回宫,同吃同乐同寝,相顾欢欣。平日生活俭朴,不好华丽,专喜读书,识达古今。文帝治政稍有不妥之处,她就忠心苦劝,于是做了很多有益之事。当时突厥与隋贸易,有明珠一盒,价值八百万,幽州总管殷寿让她买下,她婉言谢绝地说:“如今戎狄屡次侵犯,将士征战疲劳,不如将八百万奖赏有功之士为佳。”此举立刻朝野传闻,受到百官称赞;大都督崔长仁是文献皇后表兄,触犯国家王法,按律当处以斩刑,隋文帝看在皇后情面,有意赦免其罪。皇后进谏说:“国家之事岂可顾私。”遂将崔长仁处死;皇后异母兄弟独孤陀因滋酒逞凶残害百姓,曾受过皇后指责,故而怀恨在心,常以猫鬼诅咒皇后,按律当斩。皇后虽然气得三天没有进食,但最后还是请求文帝赦免其罪,皇后说:“如果独孤陀蠹政害民,妾不敢为其说情。但如今独孤陀是因为诅咒我而犯罪,所以我敢请求赦免他。”于是陀被免死。

  文献皇后很有政治才能,每当与隋文帝议论国家大事,看法往往不谋而合,十分一致,故而宫中称为二圣。但她却在确立隋王朝的继承人上犯了错误,对废掉忠厚的长子杨勇,改立比较善于伪装的次子杨广为太子负有一定责任。仁寿二年八月,文献皇后病逝永安宫中,终年59岁,葬于太陵。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案”,既使平民百姓家中的内务都难以了断,那么人员宠杂的皇家后宫之事就更是纠缠不清了。自古以来,朝朝后宫多是非,有后妃争宠明抢暗夺,有诸王子争位骨肉相残,这种事谁也难以管下来。到隋朝时,偏偏出了这么一位皇后,她施展奇才大略严治后宫,确实卓有成效,皇帝都不得不惧她七分,这就是隋代开国之主杨坚的皇后独孤氏。

  独孤氏的父亲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独孤信育有两女,长女儿嫁与北周明帝作皇后,二女儿便嫁给了杨坚。当时的杨坚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他的先祖杨震曾作过东汉太尉,父亲杨忠是北周的柱国大司空,杨坚生就一副与众不同的身材,上身长下身短,比例严重失调,而且面有威严之态,王侯们见了他,常不由自主地感到手足无措,北周太祖曾预言:“此儿风骨,不似世间人。”因此,杨坚虽然受到先辈荫庇而少年出仕,却常常遭皇室猜忌,为避嫌疑,他处处收藏锋芒,韬光养晦,轻易不与人争斗”。这样一个怪人,却被独孤家二**慧眼看中,通过媒妁撮合,不满二十岁就嫁进了杨家。

  二十年过去了,杨坚虽然极力谦让,但因功勋卓著而被封为北周上柱国,掌握全国兵马,在朝中威望日重。独孤氏为杨坚生有一女五子,他们的女儿长大后作了宣帝的皇后,杨坚成了国老,然而皇室对他的猜忌仍未因之减轻,宣帝曾经多次对皇后示言:“你父若惹火了我,必定诛杀你全家!”

  杨家似乎一直生活在皇室的压力之下,但却并不因此而减弱杨坚发展的势头,这时他已重兵在握,羽毛丰满,若动起真格的,恐怕皇帝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哩!

  不久,正值华年的宣帝因病崩逝,由年幼势弱的静帝继位。杨坚以静帝年幼需辅为名,入朝总揽一切国政,虽不称帝,实已掌握了国家的大权。为此,相州总管尉迟回不服气,举兵反叛,倡言讨伐杨坚,不料是拿着鸡蛋碰石头,不几天时间就被杨坚全部剿灭。杨坚风闻尉迟回起兵与宇文氏诸王的怂恿有关,剿灭叛军后,他立即软禁了宇文氏诸王,从此杨坚便独霸朝政,无人敢于过问了。

  静帝迫于形势,封杨坚为隋王,并为他破了不少朝廷礼节,允许他带剑上殿,入朝不趋,备九锡之礼,待遇均在其他侯王之上;后来,在杨坚的要求下,又赐给他原本只有皇帝才能戴的十二旒王冕和天子旌旗,超过了臣子所能享受的最高礼节极限;最后,年幼的静帝自知不是杨坚的对手,自动让位给他,号称隋文帝。顺理成章,王妃独孤氏成了皇后,长子杨勇立为太子,并尽杀了宇文氏诸王,以绝后患。

  这时隋文帝是四十岁,母仪天下的独孤皇后也已三十七岁,而她的女儿早已先于她做过一朝皇后了。建立隋朝后,隋文帝认清了前朝没落的原因在于浮夸不实,卓具远见的他力图改革官仪,整顿朝纲,一心建立一个圣明朝代。独孤皇后也不是一个目光短浅、囿于家事的女性,在杨坚取得王位的过程中,她就曾相帮着出谋划策,极为周旋;当了皇后之后,她也决不愿闲坐下来享受荣华富贵,她早已在心中酝酿了一个严治后官的宠大计划。

  “小怜玉体横陈夜,忽报周师入晋阳”,前朝亡国的故事,独孤皇后记忆犹新,南朝的张丽华秀发轻拂,搅得陈氏王朝天翻地覆,自古红颜多祸国,独孤皇后为了保住杨家朝廷的长治久安,首先想到的就是帮助皇夫杜绝后宫内讧。她从皇夫那里要来大权,整饬了宫内体制,废除三妃六嫔之惯例,提倡简朴,禁止宫中女子浓妆华服,并对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允许嫔妃随意亲近皇帝。整个后宫在独孤皇后的把持之下,形成一片静谧肃穆的气氛,因为独孤皇后至高的地位和强硬的手腕,后宫中众嫔妃虽然心中不满,表面上也不得不服从。

  除管理好嫔妃外,独孤皇后还十分注意保持与皇大的感情,她深知必须以自己的柔情和体贴笼住皇夫,才能使他不致于被其他女人所迷惑。每当黎明钟鸣之际,独孤皇后小心翼翼地侍候皇夫洗漱穿戴,然后与他同坐一辇,把他一直送到朝阁,皇帝上朝,自己则在殿下静静地等候,待散朝之后,又同辇返回内宫,这样的行动,她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坚持着,使杨坚从不敢怠慢上早朝。在内宫,她对皇夫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皇帝每餐的食谱,每日的装束等事她都亲自过问,妥善安置,让文帝能毫不分心地专理朝政。每至深夜同寝的时候,她常在文帝耳旁回忆往事的情谊,细述夫妻的恩爱,用柔情蜜意来牵系住文帝的心。

  好在隋文帝正在致力于国家大事,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在后宫脂粉堆中取乐;而贤慧干练的妻子所推行的种种措施,正是与他的朝政改革可以密切配合,他自然是极力支持的。

  一次,独孤皇后与隋文帝约定:“此生永矢相爱,海枯石烂,贞情不移,誓不愿有异生之子。”想到妻子与自己患难与共数十年,总是一心一意辅助自己,惠心可嘉,文帝心中一热,当即答应了皇后誓约。事后,文帝还颇为自豪地对大臣夸耀道;“朕旁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也!岂若前代,多诸内宠。”其实,独孤皇后之所以限制文帝有同父异母之子,也是出于提防异母之子夺位争权的考虑。

  独孤皇后不只是管住皇夫不近二色,为了国家利益,她还强力干涉儿子和大臣们的感情生活。独孤皇后为太子杨勇选定了元氏之女为太子妃,按照仪制另立云氏之女为昭训。元妃生性温婉贤淑,端庄有礼,独孤皇后认为她十分适合将来母仪天下,因而对她颇为器重;云昭训却是一个活泼乖巧的女子,相貌俏丽,楚楚动人,相比之下,独孤皇后嫌她失于轻优,立她为昭训本有些勉强,按她的意思是让太子尽量少接近云氏。然而,太子的情感与母亲的心意不同,他对元妃更多的是敬重,而对云昭训却十分宠爱,因此,平时多半是与云氏缠绵一处。对此,独孤皇后听到风声后,心中大为不悦。

  这里,杨勇的弟弟晋王杨广正好乘虚而入,他故意装出一副节俭仁孝、不好声色的样子,广泛结交大臣,处处讨好母后。独孤皇后见杨广努力按自己的要求行事,心中自然十分喜欢,她对隋文帝说:“广儿大孝,每听到我们派遣的使节到他的守地,他必定出城恭迎;每次谈到远离朝廷、父母,他都悲泣伤感;他的新婚王妃也可怜得很,广儿忙于政务根本无暇顾及她,我派使婢前在探视。王妃萧氏常常只能和她们同寝共食,哪里象勇儿与云氏,终日设宴取乐。勇儿真是亲近了小人啊!”由于杨广的有意图谋和独孤皇后的评价,杨勇的太子地位变得岌岌可危了。

  事情不凑巧,由于太子处境困窘,心存大志的元妃为他担心焦虑,偏偏太子自己却不把这事放在心上,终于导致元氏悒郁成疾,抱憾离开了人世。昭训云氏是一个不甚操心政事的女子,她醉心于儿女之情,这种性格很讨杨勇的欢心,两人卿卿我我,形影不离,就在元妃死后不久,云昭训生下了他们爱情的结晶——小王子。本来元妃的死就让独孤皇后耿耿于怀,如今太子又违反了她所订下的规矩——“后庭有之,皆不育之,示无私宠”。因此,偏妃生子成了太子杨勇的罪孽,使皇后对他大为不满。

  这时,正好晋王杨广由他的守地杨州入京晋见母后。心怀叵测的他在独孤皇后面前暗暗挑拨道:“太子对儿存有异心,屡次派人刺杀为儿,让儿十分惊恐。”独孤皇后本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稍微理智些就不可能轻信杨广的惑言,但因为她已对杨勇产生了很深的成见,所以不加思索地就听信了杨广的一面之辞。怜爱和气愤的情绪一齐涌上她的心头,于是坦白地对杨广说明了她的心意:“勇儿已不成器,抛开正室,专宠云氏,有我在他尚且敢欺负你们兄弟,倘若他成天子之后,太子竞是庶出,你们兄弟还得向云氏俯首称臣,讨得生路啊!”

  事情到了这种田地,废除太子一事已毋庸置疑了,因此,在开皇二十年十月,隋文帝在独孤皇后主张下,以太子“情溺宠爱,失于至理,仁孝无闻,呢近小人”的罪名而将他废为庶人。一个月后,在独孤皇后的授意下,晋王杨广被立为太子。

  管了儿子,独孤皇后还要管大臣。高颎是隋国的开国元老,而且与独孤皇后娘家有深厚的交情,本是德高望重,皇后的制度仍然也要对他生效。高颎的原配夫人去世之后,身为相国的高颎心伤欲碎,曾忧伤地对独孤皇后说:“瑟弦骤断,唯斋居诵经而已。”此言曾深受皇后的赞叹。谁知不久之后,相国府中锣鼓喧天,传出相国庆祝爱妾生子的消息。隋文帝尚祝贺相国晚年得子,独孤皇后却火冒三丈,认为高颎表里不一,表面上痛念亡妻,暗地里却宠爱小妾,竟致小妾生子。于是独孤皇后天天在枕边向文帝絮叨高颎的不是,文帝终于架不住皇后软硬兼施的请求,将当政二十年,功绩显赫的相国高颎以“表里不一,不堪信任”之名,罢免了丞相之职,让他回乡养老去了。

  过于严厉的压抑就容易造成逆反心理,虽然文帝出于国政之需的考虑,对独孤皇后严治内宫的种种制度表示认可和服从,但从他内心感受来说,对于这些清规戒律他早已苦恼和厌烦了。开皇二十一年秋天,独孤皇后偶染微疾,卧病中宫,隋文帝带了一个小太监散步来到宫中后花园纳凉。绕过鸩鹊楼,穿过临芳殿,信步走到了仁寿宫,忽然听到长廊的尽头响起了清脆的歌声,歌声唱道:“金井落梧桐,茱萸烧殿红;君王爱秋色,徘徊仁寿宫。”歌词分明是即兴创作的,有景有事,既符合眼前的情形,“君王爱秋色”一句又暗含文帝专意于已近秋岁之年的独孤皇后,无复他顾之意。文帝听了很来兴致,循声寻去,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美貌少女,着一身鲜艳秋装,斜依在廊边边唱边随意地卷弄珠帘,好一副闲雅生趣的秋艳图啊!这个少女是旧时叛官尉迟回的孙女,尉迟回叛乱被镇压之后,他家的女眷被收在后宫作宫女。文帝一下子被她的灵秀活泼吸引住了,长年埋头于枯燥繁重的国事中,身边又时时守着一位严谨的妻子,文帝多少有些乏味,这里猛一见到活泼可人的尉迟氏,他久已混灭的春心不禁开始复苏,当天夜里就留宿在仁寿宫,与尉迟氏颠鸾倒凤,度过了一个醉人的良宵。第二天清晨,隋文帝猛然惊醒,发觉天已大亮,超过了平时上朝的时间,他不忘自己的责任,匆匆起身赶往朝阁。

  尉迟氏这里还沉浸在昨夜的幸福之中,斜靠在床头细细回味,也不起身梳妆。那边宫中的独孤皇后见皇夫整夜未归,心生疑窦,派了心腹侍女探明了究竟,一早便抱病带着一群宫女蜂拥而至仁寿宫。仁寿宫宫女谁也不敢阻拦,任皇后和众宫女风一般地卷入内室,皇后命手下宫女一把拖起衣衫不整的尉迟氏,丢在自己的脚下,大声叱责:“小妖精施展孤媚伎俩,胆敢蛊惑君心,乱我宫中雅化,绝不能容你偷生!”于是一声令下,纤弱的尉迟氏霎时丧命于乱棍之下。

  武德殿上的隋文帝正在回味昨夜的快活滋味,突然传来仁寿宫中的噩耗,他顿觉伤心失意之极,心想:“这皇后管得太宽,我堂堂一朝天子竟然就保护不了一个心爱的女子,真太窝囊了!”于是他拂袖而起,骑上一匹骏马,负气出走,跑到深山中一所寺庙中躲了起来。众大臣闻讯急忙寻到寺中,恳请文帝回宫,隋文帝感叹地说:“朕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国不能一日无君,文帝无奈地随大臣返回宫中。

  隋文帝盛怒之下,本想下诏废斥独孤皇后,但念及夫妻患难之情,又想妻子之举也是为了辅助自己治国,也就不了了之。而心高气盛的独孤皇后,因病中气恼又加上皇帝出走而受惊,小疾酿成了大病,数月之后,快快而卒。

  独孤皇后一死,隋文帝虽然感到失去了一条得力的臂膀,但也觉得是解脱了一种束缚,功成名就,贵拥天下的他,开始尽情享受声色之娱。这时他封了两个宠妃,封陈氏为“宣华夫人”,蔡氏为“容华夫人”。“宣华夫人”是南朝陈宫留下的美女,丰姿华容,肌肤润腻,温柔可人;“容华夫人”来自北方,风流娇媚,善解人意。两位夫人各具风韵,迷得文帝神魂颠倒,日日欢宴,夜夜春宵,欣快地对人夸道:“朕老矣!情无所适,今得二卿,足为晚景之娱。”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伤身利斧”,隋文帝毕竟已是六十开外的人了,哪里经得起这种极情纵欲的煎熬,不久他就患上了重病,身体虚弱,难以医治。躺在床榻上,他感慨万千地对左右道:“假使皇后在,吾不及此!”有感念,有懊悔,更有辛酸,到这里他才真正领悟了贤明的独孤皇后的一片苦心。

  独孤皇后铁腕严治后宫之事,被后世广为传颂,独孤皇后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妻管严”。虽然有人评说她的制度和手段太过于严厉,有伤他人感情,简直是一个冷血女人。然而,处于她那种位子,她苦不使出些手段,哪能治理出一个秩序谨严的后宫,从而让文帝专心致力于朝政呢!当然,独孤皇后也有她的失误,像她所选中的太子杨广,文帝死后即位成了隋炀帝,乃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庸好色之君。但独孤皇后推举他时用心并不坏,纯粹出于朝廷利益的考虑,只是杨广使出的迷惑手段把她骗住了而已。

孤独皇后云氏的后果是下落不明。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电视剧《孤独皇后》中云氏是指云若霞,该剧大结局李勇在被杨坚废了太子之位后,就被贬成了平民,但是身边也只能看到高灵儿,至于云若霞则下落不明,该剧是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女性古装励志剧,由张孝正执导,陈乔恩、陈晓、戚迹、海陆、瑛子、宋欣佳怡联袂主演。

  《独孤皇后》中杨坚登基为帝,杨勇被立为太子,但是在为杨勇选择太子妃时杨勇的表现让杨坚很失望。杨勇迷恋云若霞而遭到了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厌弃,看到这里的观众也在好奇云若霞是历史上的谁?有没有原型?她和杨勇结局如何?

 在杨勇的心中云若霞是一位善解人意,特别会安慰人的知心人,实际上云若霞是一位心机很深的女儿,她出身不高,但心比天高,她的出现最大的作用就是魅惑杨勇,让他逐渐失去杨坚和独孤伽罗的信任。

 云若霞是有历史原型的,据了解她的原型是杨勇的云昭训。记载中杨勇身边有很多女人,但云昭训却是他最喜欢的一位。云氏虽然只是昭训,但杨勇对她很上心,以至于后来为了宠幸云昭训而冷落了太子妃元氏。有了杨勇的宠爱,云昭训在后宫的地位竟然可以和太子妃平起平坐。后来因为杨勇对太子妃元氏的冷落,元氏生了心病很快离世。此事让杨坚和独孤皇后知道之后,认为是杨勇和云昭训合谋害死了太子妃,因为元氏生病毫无征兆,死的过于蹊跷。

 杨坚和独孤皇后对杨勇很失望,杨勇和云昭训在宫殿内夜夜笙歌,而杨广则在藩地奋发进取,将当地治理的井井有条,得到了杨坚的赏识,这让杨坚和独孤皇后对杨广更加喜爱,相反对杨勇更加厌恶,后来杨勇被废为庶人,这和他一味的宠爱云昭训有很大的关系。记载中云昭训是为杨勇生育孩子最多的姬妾,前后生下儿子杨俨、杨裕、杨筠。

 杨勇被废之后改立杨广为太子,杨广登基之后将已经是庶人的杨勇赐死,而因为杨广对云昭训的厌恶,导致废除昭训这个级别,而良娣成为除了太子妃之外级别最高的皇帝姬妾。

独孤氏,这个连名字都未留下的女人,却是隋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重要,不仅因为她是隋文帝的正妻,关键在于她凭藉先前特殊的社会背景,以及后来国母的地位,直接和间接影响了杨氏社稷的兴亡。

若不是她及她的家庭,用婚姻为杨坚和北周皇帝之间架起政治桥梁,杨坚不可能成为北周的辅政大臣,更不可能皇袍加身。说得不客气点,杨氏的江山,一半得力于独孤氏。

《隋书·文献独孤皇后传》引用的谱牒,称她是洛阳人,这种说法,很令人怀疑。她的父亲独孤信是鲜卑族,祖籍当是鲜卑的发祥地。鲜卑本是东胡族的一支,在秦汉之际,游牧于今内蒙古西喇木伦河与洮儿河一带。后因部落的兴衰多次发生迁移。

到北魏初期,鲜卑有三十六部,独孤信的祖先伏留屯为其中一部的大人,祖父俟尼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去镇守武川(今属内蒙古)。故而《周书·独孤信传》称传主为云中人。以独孤氏为洛阳人的说法,究其实,是鲜卑族创立的北魏、北周定都于洛阳,从而鲜卑贵族以洛阳为籍贯。

许多历史学家在谈到北朝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时,常站在汉族的立场,大讲鲜卑的汉化。这是事实,然这是片面的事实,全面地看,不仅鲜卑在汉化,而且北方汉族也有鲜卑化的倾向。杨坚的父亲等一些汉族大官僚,被赐鲜卑之姓,取鲜卑之名,便是一个有力的实例。惟有两族的互相渗透,才能造成民族大融合,否则,很难长期共处一地。双方的融合点,不止在文化,且在习俗。独孤氏与杨坚的婚姻,应视为汉化的鲜卑人与鲜卑化的汉人的结合。

出身鲜卑贵族的独孤氏,为何嫁给不是鲜卑族的杨坚,是善于识人的独孤信看中杨坚长有一副奇表贵相:龙颜,目光精射,身长腿短(和刘备相似,刘备身长腿短,方能“两手过膝”),断定他前途不可限量。独孤氏出嫁那年,仅十四岁,可她已相当懂事,柔顺恭孝,恪守妇道。夫妇俩在花烛下立了誓,他们的誓言不是海枯石烂心不变的俗套,而是他们的子女不能是其他女人所生。言外之意,是杨坚不能娶妾纳小。

在婚后的岁月中,独孤氏被人最看好的一点是,尽管出身大贵族,姐姐为皇后,女儿为皇后,但无一丝骄横的气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她不但是贤妇,且是哲妇,有过人的见识,在杨坚被推为辅弼大臣后,她仔细分析了丈夫的处境与政治形势,派人传话给丈夫说:“大势已趋,骑虎难下,当自勉!”自勉,就是要丈夫不顾后瞻前,向更高的政治目标努力。杨坚得了妻子的鼓励与支持,更坚定了信心。

杨坚成了皇帝,夫贵妻荣,独孤氏当了皇后。地位速变,然独孤氏的秉性未变。她贤德依旧,只是从家庭扩大到国家。突厥与隋朝互市,有明珠一箱,索价八百万,幽州总管阴寿上奏独孤皇后,请她购下。可她的回答是:“这不是我所需要的东西。当今边境屡屡告急,将士疲劳不堪,不若用八百万分赏有功者。”

她父母早亡,见了公卿大臣的父母,常常给予礼问。她对公主们说:“周家公主,多无妇德,失礼于公婆,间离夫家骨肉之情。这些不顺的事情,你们当引以为戒。”她的表兄弟大都督崔长仁犯法当诛,隋文帝看在她的份上,准备赦免。她反对说:“国家之事,岂可顾私情!”每遇司法部门处置囚犯,她都流涕呜咽,以示怜悯。

独孤皇后的德,与隋文帝的德相得益彰,在男女两界树立了典范。与她的德未变一样,她关心政治的爱好也一如既往。她令宦官打听隋文帝的举动,若获悉朝政有得失,便及时匡谏,从而纠正了隋文帝不少的过失。她明说不可开妇人与政的先例,实际上却一直注视着朝政。为表示她也有管理国家的权力,每次隋文帝上朝,都同辇伴去,到殿门方止;待隋文帝退朝,又前往相接,一同返宫。他们夫妇间的话题,主要是朝政,彼此谈得很是投机,常所见略同。

独孤皇后的政治操作,深深地影响了隋文帝,影响了朝政的走向,影响了高级官员的人选。鉴于她和隋文帝有着不相上下的政治影响力,宫中把她和隋文帝并称为“二圣”。人们常以为“二圣”只是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合称,殊不知,这是独孤皇后开的头。

与独孤皇后对人谦和相映成趣的,是她对隋文帝在女人问题上的专横。只要君主愿意,国内每一个女性都可以成为他的配偶或情欲宣泄的对象,出于限制君主对女性过度占有的考虑,历朝制定了相应的后妃制度,确定不同级别嫔妃的人数。民间形象的说法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在独孤皇后的干预下,隋文帝的嫔妃被减低到历朝内宫的最低数,除皇后之外,嫔三人,世妇九人,女御三十八人。如此做,独孤皇后并非没有道理,她与隋文帝是有约在先的,为了照顾到丈夫做皇帝的面子,她已经做了让步。后宫虽说有几十粉黛,但独孤皇后牢牢把着关,除了她和宣华夫人陈氏外,对其他嫔妃,隋文帝实际上难得见上一面。

独孤皇后还瞪大着眼,严密控制隋文帝与嫔妃以外的女人交往。有约在先,隋文帝对独孤皇后的约束听之任之。

尽管隋文帝不是好色之徒,但他毕竟有七情六欲,有次巡幸仁寿宫,还是被一个长得楚楚动人的宫女尉迟氏给迷住了,于是发生了男欢女爱的事情。

独孤皇后随即获悉了此事,表面装作不知,趁隋文帝上朝之际,找了个借口将尉迟氏杖杀了。

隋文帝闻报大怒,又不敢向独孤皇后发作,觉得了无生趣,一人策马出了宫,径入二十多里深的山谷。大臣高颎、杨素怕出意外,紧追不舍,拦住隋文帝的马头,苦劝他回宫。隋文帝叹息道:‘我贵为天子,竟然不得自由!”高颎劝慰道:“陛下岂能以一妇人而轻天下!”折腾到半夜,隋文帝方被劝回宫。独孤皇后流泪谢罪,经高颎、杨素调解,夫妻重归于好。

经过此事,独孤皇后不敢再像以前那样管丈夫,但自我的压抑使她心理变了态,将怨气发泄到其他男人身上。她见不得诸王与朝臣的小妾怀孕,尤其见不得生男孩,凡获悉这类事,必百般诋毁,让隋文帝罢他们的官。最倒霉的是高颎,他原是独孤信的家客,和独孤皇后的关系很是亲近,但随口的劝语“一妇人”,被独孤皇后理解为是轻视她,由此被百般中伤,直弄到丢了官。

促使隋文帝将太子由杨勇换成杨广,独孤皇后起了莫大的作用。原因不是其他什么事情,也在于女人的问题。她不准丈夫多内宠,并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儿子,也许她的本意不错,要丈夫、儿子把精力放在国家大事上,不要被儿女情长所误。然她的做法有些偏激,偏激得模糊了自己的眼光。

杨勇是个情种,他最爱的是情投意合的昭训云氏,还宠了不少嫔妃,独不喜欢母亲为他所娶的太子妃元氏。元氏心疾发作,仅两日就一命归西。独孤皇后怀疑是云氏所害,又怀疑是杨勇的怂恿,遂派人对他们进行暗察。暗察没有结果,可她对杨勇的感情却一落千丈。

极有心机的杨广,窥破母亲的感觉,趁机将自己伪装成一个不近女色的正人君子,冷落所有的嫔妃,只与王妃萧氏共处。两子相较,独孤皇后把感情的砝码放到了杨广身上。由此,杨广萌发了代太子而立的想法,在母亲的帮助下,终于把想法变成了事实。

独孤皇后死在隋文帝前两年,时为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没了正妻的约束,隋文帝开始同姿貌艳丽的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打得火热,从未纵过欲的他失去节制,以致纵欲过度,一病不起。在临终之前,他丢下了这样一句话:“假若皇后还在,我必不致如此。”

独孤伽罗作为大隋开国皇帝杨坚的唯一皇后,是一夫一妻制的坚定捍卫者。

她视不忠于这个制度者如仇敌,其嫉妒程度历史上是少有匹敌的。

单从情妒上讲,足以堪称千古第一妒妇。

她最著名的嫉妒故事,就是妒杀尉迟迥的孙女(杨坚宠爱的女人)。

杨坚不能光明正大地册封自己喜欢的女人为妃嫔。煌煌一国之君,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还要偷偷摸摸,想来都叫人憋不住笑。

独孤皇后知道杨坚背着自己还搞这一套后,立马杀了这个因为被爱无辜丧命的可怜女子尉迟氏。

杨坚勃然大怒,皇后给了杨坚一个强词夺理的杀人理由:“尉迟氏和宇文皇族是至亲,她在你身边是巨大的隐患,所以我帮你拔了这隐患。”

满心愤怒的杨坚真是欲哭无泪啊,堂堂皇帝竟连一个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

心中的滋味,想必男同胞都可想象出杨坚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和表情。

但杨坚却做出了所有皇帝都没做出的举动——离家出走。

这可是被逼无奈情况下的离家出走,和明武宗朱厚照主动离家出走找乐子去玩,是两个概念。

杨坚孤身一人打马扬鞭,冲出皇宫,一直飞奔到三十里外的深山里。

作皇帝的尊严被独孤皇后扯下来踩在地上,碾了个粉粉碎。

直到朝中分量最重的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高颖和杨素,联手去请,杨坚才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中勉强回到皇宫。

可见杨坚自己也觉得真是到了没脸见人的地步。

独孤皇后的嫉妒心,可不仅限于对杨坚一个人。

她对其他人纳妾另娶,同样是充满了与生俱来的仇恨感。

曾经的太子杨勇可是她亲生的儿子,就因为宠爱侍妾云氏,冷落了正妻,导致正妻悲愤而死。

独孤皇后非要理解为是杨勇和妾侍云氏,合谋害死了正妻。

最终导致了杨勇被废掉了,废太子的下场和死没有什么区别。

独孤皇后近乎洁癖的婚姻观,几乎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

儿子要管,大臣同样也要插上一手。

高颖除了对杨坚忠心耿耿,和独孤家族关系都非常紧密。

但高颖正妻死后,高首辅想要把小妾扶到正位,生怕这位爱情洁癖患者知道,低调再低调。

但独孤皇后还是知道了,就给杨坚吹耳旁风,一直怂恿到杨坚罢黜了高颖的宰辅官职为止。

苛求自己也就罢了,还要强加给别人,嫉妒就是变态的了。

独孤伽罗之所以成为著名的悍妇妒女,有这几个关键原因。

1、先天的位分缺失,她要找一个心理弥补。

她是父亲独孤信的妾崔氏所生,而非正妻。这在嫡长宗亲制度下,很让她心里受伤自卑。

于是,杨坚一辈子所有的5个儿子5个女儿,全部是 独孤伽罗一个人生的。

其中发生了什么,可以想象什么叫“霸床”这个词。

2、不可否认,杨坚和独孤伽罗的感情是真挚深刻的。

爱情的排他自私性不仅是人类,动物也这样为了争夺配偶打得你死我活。

只不过伽罗女士在皇权时代,做得太过火了。

才被扣上“第一妒”的帽子。

3、她是非常有政治头脑的女人,辅佐杨坚当皇帝稳固江山,可谓霸道地有资本有底气。

杨坚登上皇帝宝位下的决心,和杀掉北周宇文氏皇族稳定政权,都有独孤伽罗在幕后支持和智慧贡献。可谓大隋的家业,有一半是这位皇后的功劳。

当时人就称两人为“二圣”。

所以,人家嚣张地妒忌也是有资本的。

古代的一夫多妻制,仅限于王公贵族和富贵士族阶级。

不是大家理解的所有人都是家里好几个妻妾。占农业人口最多的普通工人农民,能娶一个就很不错了。

一句话,娶多了养得起吗?

延续了数千年的一夫多妻制度,伴随的是王权至上的封建宗法制。

古时人均寿命很短,遇到疾病、饥荒、天灾、战乱等等因素,中途夭折死亡的概率很高。

只能用多生育来弥补。

战火连天的岁月,参战的男人死伤大半,男女比例失调,也是导致一夫多妻的重要因素。

因为统治者要有人口来支撑国家各种需要,就鼓励生育。

而担负生育、抚养任务主体的女性,只能遵从一夫一妻多妾的现实。

男的多半死光了,不这样就当大龄剩女,一个人过了。

这个制度在古代寿命短、死亡率高、男性少的社会里,

是保证人口不下滑不灭绝的妥协办法。

如今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人类社会逐步走向文明。

这个制度不符合历史发展要求,自然被淘汰了。

独孤皇后历史(这才是真实的独孤皇后)

这才是真实的独孤皇后:杀帝妃废太子贬宰相,却能赢得一生真爱。《独孤皇后》的女主真可称千古贤后吗?别再被电视剧的美化骗了 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