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史的手抄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3收藏

关于家史的手抄报,第1张

  家史是记载家族世系兴衰的史著,包括家传、家谱等,也是家庭的历史,你可以“采访”一下你爷爷奶奶,然后再记录下来,就像古代史官一样秉笔直书,家史和国史一样,一定要真实。

  可以写一下新中国成立60年来,你家的生活变化,希望能帮助你!

  1 指史家一姓父子先后著述之史书。 《隋书·许善心传》:“望都亭而长恸,迁别馆而悬壶,家史旧书,在后焚荡。今只有六十卷在,又并缺落失次。” 2 记载家族世系兴衰的史著,包括家传、家谱等、盛行于六朝。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若 扬雄 《家谍》、 殷敬 《世传》、 孙氏 《谱记》、 陆宗 《系历》,此之谓家史者也。” 3 指一个家庭的历史。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六:“在会上,小猪倌倒着苦水,说起大伙也都知道的他的家史。”中华傅氏族谱历史悠久,文化内函十分丰富,这对于海内外傅氏寻根归宗和弘扬中华傅氏文化,增强傅氏凝聚力、向心力都有着重要意义与特殊价值。因此,世界上几乎所有傅氏传人无一不把自己的姓氏(家族血缘的标志)与族谱(一家一族之史)视为命根,而成为寻根认祖的神圣证物。

  傅姓和其他姓氏一样,有着悠久的修谱传统。最早的傅氏族谱修于何时,因资料湮灭已难于考究。但是,目前上海图书馆已收藏编修时间最早的傅氏族谱是明宣德三年(1428)的湖北沔阳(今仙桃)的《傅氏族谱》(木刻本),至今近600年的历史了。1948年元月,由傅作义、傅瑞华提供赞助,傅汝霖题写书名,印发了全国性质的《傅氏源流世系汇集》(甲集)。目前,此谱书社会存量稀少。

  近年来,海内外各地编修了不少《傅氏族谱》,其中:傅氏名人支系、区域广泛、望族之地和内容丰富的族谱有:由山西省原平市长梁沟镇傅珍主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原总参谋长傅全有支系的《傅氏族谱》于1989年秋印发;由台湾省台北市傅宝琳任总编编修的辽宁省海城市温香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支系的《辽南傅氏宗谱》(一卷)于2000年9月印发;由台湾省桃园县杨梅镇傅任垣主编的涉及江西吉安、福建武荣、广东镇平、台湾高雄、美浓、台中、苗栗、桃园、杨梅等地的《傅氏宗谱全本》(精装两卷计1579页)于1997年春印发;由江西省信丰县傅芳远主修涉及两省14个县市(江西省:龙南县、崇义县、信丰县、全南县、大余县、会昌县;广东省:南雄市、始兴县),完成时间最短(仅8个月)、花费最大(2334万元)、谱书页数最多(计5153页)、谱书最重(2584公斤)的《傅氏七修族谱》(16 开本,13大卷)于1998年9月印发;由闽西傅氏族谱编写组傅瑞主编的中华傅氏通谱第一卷《清河郡闽西傅氏族谱》于2004年秋在福建闽西印发;近几年由四川简阳糖厂厂长傅纯佩负责主持主编或参与编修的《傅氏族谱》(7卷)先后在简阳 (全市傅姓人口4万人左右,是四川傅姓人口大市)印发,且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深受族人好评。

  目前,海内外官家图书馆收藏中国《傅氏族谱》共193种1550册(其中:上海图书馆100种95册),日本、美国10种102册,若加上民间保存的《傅氏族谱》估计总数可达1000种8000册左右。目前,各地民间个人收藏《傅氏族谱》600多册,其中:四川渠县傅昌志400多册;福建上杭傅恩林100多册;湖南长沙何光岳 30多册。这些族谱已成为研究傅氏起源、迁徙分布、寻根问祖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下面,简略介绍一下《傅氏族谱》征集资料和编修方式:

  1、征集资料。⑴傅姓来源:何时(朝代、年号、年份)从何地(省、县、市、区、乡、镇、村、小地名)迁来;始迁祖的名字、号、生卒年月、简历、配偶情况;迁入原因和当时概况;迁入定居地点,先写旧地名,再括注今定居地的简要描述;始迁祖的祖上世系;承传的排行字辈情况。⑵傅姓发展变迁:始迁祖的后代分支、分房情况;在本地的迁移、繁衍情况;向外地以至向港澳台及海外迁移情况;家族的重大事件(如族谱编修、“清明会”、祭祖活动、宗亲联谊等)和重大变化情况。⑶傅姓现状:到目前为止,共繁衍了多少代(最高代和最低代);族人居住分布情况;大约户数,人口数量情况;经济文化状况;其它有必要叙述的情况。⑷傅姓名人情况:内容含姓名、性别、生卒年月、文化程度、民族、出生或居住地点,职务职称、工作生产单位,对家族对社会所作的主要贡献。⑸傅姓庙宇、祠堂、陵墓情况:内容含名称、地点、建于何时、建筑经过、资金来源、规模如何、历次整修情况、是否毁损、现状如何、每年祭祀活动情况;主持人基本情况。⑹傅姓族谱情况:从初修开始,历届修谱情况(时间、地点、组织机构、主持人、主编人、经费来源等):族谱保存情况;新谱续修情况;族谱名称、主要内容、版本格式、页码、发行范围、印刷册数、价位等情况;族谱续修主持人(或主编人)和旧谱保管人员的通讯联络(邮编、地址、姓名、电话号码)情况。

  2、编修方式(只介绍“两统”新编式):

  所谓“两统”,就是统一谱头内容、统一正文格式。

  “统一谱头内容”:所谓“谱头”,就是指家谱的上篇(或上卷、上册)部分,使用统一的傅姓文、图资料。一是内页部分主要有始祖图像、全国(或本地区)傅姓人口分布示意图、傅姓宗亲题词、谱序(自序、客序)、谱例、谱论等;二是正文家族概述部分,主要有傅姓历史来源、傅姓郡望堂号、傅姓播衍迁徙、傅姓历代名人、傅姓家史族谱、傅姓文化遗迹、傅姓宗亲联谊等。

  “统一正文格式”:就是指家谱正文部分统一格式和内容。一是家族源流:主要叙述各个支系的迁徙踪迹、繁衍分布;二是家族世系:主要记录各个支系图、世系谱等;三是家族文化:主要记载字辈派语、家法族规、族谱编修、人物纪略、人物简介、人物名录、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四是家族人物:收录人物传记、人物纪略、人物简介、人物名录等;五是家族旧谱:历届修谱概述、旧谱影印等。此外,附录部分要有编修家谱的公开信、编委会成员简介、捐资赞助名册、修谱始末、家谱发行名册、家谱赠送名册、族人代表通讯录、家族出生人口情况登记表、家族娶嫁人员情况登记表、家族死亡人口情况登记表等。

  “两统”新编式,可采取以下“四法”进行编修:⑴区域编修法:以行政区域进行编修家谱。如:《重庆市垫江县傅氏族谱》等。 ⑵支系编修法:以族系、房系进行编修。如:《渠县青龙乡傅家沟支系谱》等。⑶名人编修法:以某地、某支系的某个有代表性的傅姓名人进行编修。如:《傅斯年家谱》、《傅雷家世》等。⑷字辈编修法:以同一字辈进行编修。如:《梁平县湖广镇川傅氏家谱》等。⑸堂号编修法:以某个堂号进行编修,同时又即总体大通谱的卷本。如:北京华夏傅氏文化研究所主导编修的《闽西清河堂傅氏家谱》等。

客家族人,吃苦耐劳、热情大方、名扬海内外。自东汉末年以来,客家人在不断南下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文化。民居有闻名世界的客家土楼;饮食有自成一系的客家菜,以清淡滋补养生闻名。经过几代勤劳的客家人的努力,丰富多彩的客家菜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客家饮食文化是中原汉人迁徙南方定居下来后,根据南方的气候条件和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的风俗习惯,将原来的风俗习惯与南方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相结合而创造出一种新的饮食文化。饮食是一种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客家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客家文化的历史和内涵,同时对今后客家地区餐饮事业、旅游事业乃至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

一、客家饮食文化的特色

客家人是中原南下的移民,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迁至岭南山区后,完整地保留了中原的语言与饮食习惯;而且,由于客家人居住地区大都是远离海洋,客家菜便以内陆型的油重味浓、咸香软糯为特色。

客家菜的用料大都以家禽和野味为主,追求原汁原味,即“饭有饭香,肉有肉味”。有所谓“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鹅不浓”的讲法。注重火功,以蒸、焗、煲、酿见长,尤以砂锅菜闻名。客家菜讲求四时节气,有“冬羊、夏狗、春鸡、秋鸭”之说。

客家聚居地以闽粤赣边区的大三角为主,这里不但有跨越赣南、闽西的武夷山脉,有横贯赣南的五岭之一的大庾岭和罗霄山脉,还有闽西境内的玳瑁山脉、彩眉山脉、博平岭山脉、松毛山脉以及五岭余脉。粤东境内的尚有项山山脉、阴那山脉、凤凰山脉、释迦山脉等。高峻延绵的山脉和低矮起伏的丘陵地带交结,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盆地。总体来说,客家聚居地以山地为主,夹以河床谷地。客家先民从北方迁到南方,吸取了土著居民长期形成的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应的饮食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新的饮食理念和烹制技法:

1

烹调方法注重炖煮,以原昧香鲜为主,刀功朴实无华客家饮食的烹调方法以炖、煮为主,较少的炸烤。

客家的饮食理念认为,炖、煮能使食物保持原汁原味,而且不易上火。传统的客家名菜如白斩鸡、清蒸鱼、酿豆腐、酿苦瓜、梅菜扣肉、蒸绞骨等,无不采用这种烹调方法。客家菜讲究原味,一般都不会放味精、白酒这些调味品,而是较常的用酒槽、禽兽骨头熬出来的汤等作佐料。因此,客家菜总体上吃起来都是味鲜可口,老少成宜。客家菜在刀工方面却比较粗糙。客家典型的菜色梅菜扣肉中,扣肉切的又大又厚,方方正正的,刀工明显不够细腻。而在一般家庭中的煲汤所选用的材料如骨肉猪肉这些也是大块大块的。

2

食材选择方面以当地土产为主

烹饪生产的劳动对象是烹饪原料,所属地区的烹饪原料直接影响菜肴朝某一方向发展。闺粤赣客家地区绝大部分为典型的南方山区,山区所产的山珍、河鲜、蔬果野菜和畜禽自然就成了客家菜的主要成分。客家名菜如赣南的小炒鱼、酿豆腐、粤东的东江盐煽鸡、梅菜扣肉,闽南的涮九品、香菇焖猪肉等等都是客家人利用上述原料制作而成。

本地多数是山区,小水源,加上水稻耕作,水就成为生存的命脉。

丰顺县一带1943年的早灾,引起了“大饥荒”,死亡了大量人口,一直影响到建国以后的婚配。至今老年人谈起来仍心有余悸。

因为争夺水源而引起的宗族斗争比比皆是。例如上文引述的汤西曾温氏,与邻村的陈姓,就多次因争水引起械斗。

在小水源和当时的技术状况之下,水源地至关紧要,势在必争。而宗族的人口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弱姓在失去水源之后,难于生存。

2、风水

常常被认为是关系宗族命运的资源。丰顺县客家的风水争夺事例非常多,巧取豪夺的手段都有。

例如上文提到的徐姓,被认为是偷了杨姓的风水,人口才发达起来;而得到了黄姓的风水,是宗族强盛的关键;此中真正的真相,恐怕我们现在永远不可能完全清楚。

再如上文提到的曾温,也与宋姓争夺风水。据说,原来的地方是宋姓的,有地名宋龙埔,有宋姓人的风水,后来曾温氏的人把宋姓的风水争了过来,双方相持时,还动用了官府的力量。以后宋姓慢慢衰败,现在附近的地方都找不到宋姓人。

又如曾温,也因为风水与相邻陈姓交恶。据说曾陈本有甥舅关系。曾姓原建有祠堂,陈姓后来,在旁边搭寮,后来慢慢发展起来,引起争端,将曾姓驱出老祠堂,放火烧屋,造成七尸八命。历经官府干涉,最后仍占住了曾姓祠堂。此后两姓世代交恶。直到现在,曾姓的一些老华侨还耿耿于怀。

3、土地、山场

这二者是重要的生存资源。土地山场的占有,常与水源、风水相联系,有时也不尽然。土地是农业族群的主要生存资源,围绕土地占有的斗争非常普遍。为了不失去这种宝贵的资源,各宗族都有非常手段来加以维护,其中,公尝田的办法即是其中最稳妥的手段。而“荒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的口头禅,可以视作田产争夺频繁的一个证据。另外,山场的争夺,也是引起斗争的原因,一些地方的争夺是因为林木,而丰顺县更多的是作为薪樵地的生活资源。争夺山场引起的械斗,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还有出现。

4、其他。例如,赌博和调戏妇女

这一类的事项,引起宗族斗争,往往是原来有宗族矛盾,这些事件只是导火索。

以上种种原因,引起的宗族斗争,有时表现得异常激烈,常常发生械斗,在冷兵器时代,决定宗族强弱胜负的因素往往是人口数量。

因而,我们就可以理解,何以在农业族群的文化取向中,人口增殖有那么重要的意义。笔者在粤北始兴的田野作业中发现,那里的客家人往往将最好的风水留给“葬好了添人口”的祖婆,而不是“葬好了发财”的祖公。在丰顺县的丧葬习俗考察中也发现,客家丧葬仪式,存在丰富的象征体系,以人口增殖为主要的诉求。

同时,我们也就可以理解,农业族群一系列的文化制度,其神明崇拜、宗族制度,其祖先认同,其联宗行为,都是生存的需要。而维系群体生存的集体主义伦理也与其生存需要相联系。其神明崇拜,是维护大人口群的精神手段;宗族,是维护大人口群的组织手段;民居,是维护大人口群的空间手段;伦理,则是维护大人口群的规则手段。只有大群体,才能够生存,而维系大群体就必须舍利取义。于是小家庭的利益就被排在后头。至于个体,在这种文化制度中,没有什么地位就很正常了,除非是能够使宗族的地位提高。比如说,出了个大官,使宗族强盛起来,那么这个人就会被神化,因为他超越了常人。

五、环境、时间、技术:影响进程的因素

在考察丰顺宗族聚落形式成因的时候,我们发现地理环境(空间)、时间长度和技术发达程度有相当大的影响。

就地理环境而言,粤东南方山区的小水源水稻耕作环境,使宗族对水源的独占成为可能和必要,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宗族斗争的激烈性、宗族的分布格局和生存聚落形式。对比北方旱作地区,南方宗族有普遍的单姓村特征,而北方则呈普遍的多姓村形式。这与北方旱作地区的农作对水源的依赖性较小,并且可以通过打井形式解决,因而并不普遍需要大人口群实现对水源的独占,进而不需要强烈的宗族排他性可能有关。对比大水源农作区,水利和水患反而成为社会纽结的因素,也是一个差异。

就时间尺度而言,我们也可以在南北之间作比较来说明。北方的平原地区,每逢战乱,经常造成“一扫而空”的灾难,战乱过后,再慢慢恢复。自南宋以后,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以迄近代和上世纪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乱使不少地方经常出现周期性的人口重建过程,宗族的历史难于长久,因而,可能还停留在“众姓合力共保”的阶段,来不及进行宗族排异。作为反例,我们还可以举深圳宝安龙华、观澜一带的客家村落,此处的人口是康熙25年以后重建的。海禁解除后,大批客家人结伴迁入这个地区。到现在,还有 60%左右的村子是多姓村。而粤东兴梅地区,在时间的尺度上,则大有盈余,来进行宗族的发展与排他过程。据历史的记载,兴梅地区至南宋时,已有相当的人口基数。宋末因为大量宗族响应文天祥的号召起兵勤王,遭到元兵的残酷镇压。自汀江顺流而下,包括梅江以迄韩江出海口的流域,在此次战乱中,人口遭到重大损失。大量家族,都是在明初后由闽西、闽南进入粤东填补空白的。结伴同行的亲友,同居共保形成了多姓村,开始了宗族的发育和斗争。而此后,这块地方,基本上没有发生足以导致人口重建的战事或其他灾难。因而,宗族的发展可以在相对不受外界干扰下按照自己逻辑进行,实现多姓村向单姓村的演变。笔者以为,这种社会保持基本稳定的时段长度,是目前聚居形式形成的重要条件。另外,多姓村向单姓村演变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宗族的人口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长度。

再次,技术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宗族斗争的形式,导致大人口群的需要,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自明初至清末,从军事斗争的技术来看,基本上属于冷兵器时代。大量、频繁的宗族斗争,发展到最高形式就是械斗。而在这种形式的斗争中,有效的人口数量,成为决定宗族存亡的因素。我们在前文中所举的一个揭阳观音山的例子正是这样,除夕之夜,200多人的村子将只有100多人的异姓村全部杀光,夷为平地。在这种血淋淋的事实面前,人口群规模的决定地位就成为共识,大人口群的聚居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群凝聚手段,包括宗教、伦理、宗族等方面的生存策略,以及由之派生的其他观念形态就成为绝对的必要。笔者手头还有一个相当有说服力的例子,我们上文所说的曾温氏,与本来同村的陈姓产生矛盾后,成为世仇,多次械斗。虽经官府多次干预,仍然无法相安无事。在强邻压迫下,不少人口外流,至今还反映于族谱中。后来“温氏”,变成了“曾温氏”,依靠曾姓的助力来寻求生存,但远水不救近火,仍然不断式微。到了民国时期,曾温氏接连出了几位军方人物,有一位做到了军需处长,给族中送回大批枪械,取得了装备优势,一下子就将局势稳定下来,使宗族的人口规模劣势相对缓和,得以在强邻之下生存,成为今天的格局。

六、组织与凝聚:宗族生存的优越性

最后,单姓聚落群何以战胜异姓群?换言之,宗族聚落何以取代非宗族聚落?笔者认为:原因在于凝聚的手段和程度不同。

多姓村的异姓聚合群,其凝聚手段主要有:

1、神明崇拜

这一带的村落盛行“王爷”崇拜。其王爷有三:刘备、关羽、张飞。妇孺有不识字,只呼为大王爷、二王爷,三王爷者。也有把三个“王爷”统称为“三王爷”的。

县城汤坑镇,基本上是围绕着“关爷庙”展开的。这个围绕“关爷庙”展开的市镇,原来就是三汤片众姓共居最早建筑的三个寨之一“金鼎寨”这里的村庄很多叫“寨”。“寨”原本是“营寨”之意,是军事名词。客家民居,常常要考虑其军事功能,而“营寨”本来就是各种姓氏同居共保之处位居市镇中心的关帝庙成为凝聚众姓精神的中心,“聚义”的象征。

三个古寨之一的金瓯寨,至今仍保存完好,依山面水,构筑了又高又厚的寨墙。据说清朝时,“九军”攻陷了潮州、揭阳等地,但在金瓯寨的坚墙下却一筹莫展。金瓯寨在强敌之下不遭沦陷,靠的是寨内众姓同心协力。寨内的高处,赫然耸立着关帝庙,中间供奉夜读《春秋》的“关爷”,西边还供奉着倡导建寨的“义士”杨柳主及各姓头人的牌位。

另外的许多村庄,除了关帝庙以外,还有刘备、张飞的崇拜,有的是三位王爷同一庙,有的各自立庙,这些村庄往往原来都是异姓共居的村庄。

传统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在本地流传极广,影响深远,“桃园结义”的故事人人皆知。建祀这样的神庙,与众姓同居正好是吻合的。在众姓同居的情况下,人们需要一种超宗族的精神凝聚方式,三大王爷的崇拜代表和象征着各姓平等、合力自保的希望和“义”的行为规则,象征着各姓舍弃自己的小利来服从众姓的大义,从而达到精神的凝聚和行为的协调。

2、通婚

这是凝结异姓人群的重要手段。上文我们提到了许多“甥舅故事”,有的关系良好,有的巧取豪夺,有的反目成仇,最后,弱姓的姓氏有的远徒,有的改姓,村子变成了单姓村。这些例子都说明,异姓村共居的众姓,早期普遍有通婚关系,通婚用血缘交换的方式,建立了异姓人群的亲戚关系,从而加强其凝聚力。作为通婚群,在丰顺县历史上激烈的宗族斗争中,常常协同动作,特别是弱小的宗族,更需要依靠有姻亲关系的强大宗族支持,而在一个村子里面,通婚的用意就更明显了。

明初后,本地的人口重建过程中,作客迁来的人们,不少是结伴而行。面临地广人稀的新环境,需要合众姓之力,开辟草莱;而占据生存空间资源,抵抗外敌,防御匪乱,遭遇世变,无一不需要大人口群共保。作客之初,这种生存需要只有合异姓之力才能满足。同侪作客,好友情深,自自然然地成为婚姻宗戚,生存的需要无疑是主因。丰顺县的宗族,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都严峻地践行“同姓不婚”,并且到六十年代同姓结婚还有人指责“扒灰”,可见观念之根深蒂固。而其中缘由,恐怕不仅仅是“古训”所能解释得了。文化人类学对婚姻的社会功能的解释,用在此处,再恰当不过。

3、政治结盟

田野作业获得的资料表明,清朝的“红白旗”斗争,在丰顺县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使本来尖锐的宗族斗争更显复杂化,“红白旗”的陈营划分,凌驾于宗族之上,成为超宗族的结盟形式,有些同姓的宗族,分属于不同的旗下。同一旗帜下的宗族,常协同动作,使斗争显现规模化和地域化,斗争的程度更加剧烈。

然而,比较同姓人口群宗族,我们会发现,它更具有凝聚性,它的组织更加缜密,因而能够最后取代异姓人口群。

宗族,作为血缘认同群,相比之下,它有更多的凝聚手段:

1、祖灵崇拜

丰顺的宗族,和其他客家地区的宗族一样,十分重视开基祖的崇拜。祠堂里,开基祖有极重要的地位,后代的世次都以开基祖展开,表明同一宗族的共同血缘来源。这种有生而来的纽带,有力地链扣着同姓人口群的每一个人,使他们成为同一家庭的成员,人们的关系更加亲密。相比之下,异姓人口群通过婚姻形成的亲戚关系就疏远了许多,“亲戚”相对“亲人”等于“外人”,当利益冲突的时候,“外人”自然就成了排斥的对象。

此处的村落与宗族重合。每一个村庄,都是一个祭祀单位。围屋的建设,其中心是祖厅,以祖牌为中心点,形成多重同心圆结构,这是典型的客家围龙屋结构。还有许多方式的建筑,不管是方是圆,都是围绕祖牌展开的。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宗族,归根溯源,都从一条根来,是一家人。一个村子,从空间设置来说,就是一个大家,作为整体来存在。一个个核心家庭,有时也有一些明显的空间分隔,但经常这些分隔的标志也被剥夺。宗族的取向是多代同居,上层的伦理崇尚大家,维系大家。张姓的百忍家训就是维系大家的一种手段。一个村子里面的人,都是“自家人”,同辈的是“叔伯兄弟”,传统官方文化也在推崇这种文化,大家受到表彰的事例在民间流传甚广。此点常被民间宗族引为行为的依据。

2、宗族组织与族谱

围绕祖灵崇拜,同姓人口群建立了井然有序的宗族组织,组织又有宪章性的文件族谱加以确认,固化从开基祖以下逐代展开的金字塔结构。在至高无上的祖灵之下,有其代言人族长。每一个人在宗族组织中,都有确定的位置。他与上下辈,与同辈长幼的关系和态度都是十分明确的。一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就以祖灵为金字塔尖被建立起来。下辈尊敬上辈,幼弟尊敬兄长,形成了运如指掌的服从关系。这种社会组织及规范的精密和准确,令人叹为观止,对行动的划一,指挥协调,都有极大的优越性,不是异姓人口群可以比拟的。

3、联宗

客家族群采用大人口聚合群的方式生存的趋向,还应将联宗的行为考察在内:

从局部的地域看,一个村子内部,宗族是排他的,最后实现单姓村;从邻近的村子看,往往同姓聚居,其中有从原来的核心村分衍,就近迁移的,也有从别的地方迁来,同姓共居的;还有原为别姓被迫改姓的。这样就形成了大规模的连片聚居,动辄数万人。丰顺县的许多大姓都如此。

从大一点的地区来看,分散的村落,往往以一个地域为单位,建立自己的宗族联盟,这就是普遍的联宗行为。如丰顺县城的各姓祠堂,以“宗祠”为榜的往往属于这一类。由一些有名望的士绅倡导,全县同姓宗族,建立宗祠,并修撰族谱,把宗族联盟及其关系、地位宪章化。发生宗族矛盾之时,往往牵扯到整个县的姓氏集团对抗。分散的宗族遇事都向宗亲寻求支持,同姓的矛盾也有以调解。一些姓氏,为之还设置必要的凝聚方式。其中黄姓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汤坑内岭有山名虎头岽,以黄姓名墓“虎头蜂形”而得名,其墓可以上溯至明代,据统计,所衍子孙已达六万多人,分布在丰顺县、揭阳等地,原揭阳蓝田都各处。每年祭祀,人群都铺山盖野。各地黄姓都自称为虎头岽宁化公之后。然而,据了解,此墓并无骨殖,而墓主也是南宋时之人,只葬了银牌。由此可见,此墓的意义主要在于认同,在于精神上的统合。

与此相仿的情况别处也有。笔者在粤北乐昌老坪石的朱家做田野作业时,一位老人报告,朱家与何家世代有矛盾,双方修谱时都“观迎亲朋好友参加”。同时还透露,写谱的人懂得怎样做可以不露破绽。并且说本村有一个祖墓,大家都会去拜,但其实那墓是假的,里头没有东西。

这种以血缘认同为纽带形成的凝聚规模,是异姓人口群难于望其项背的!

4、孝的信条

在同姓人口群中,还有孝的信条,作为行为规则,起着极重要的作用。这种信条,加上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作为上层意志和主流文化的长期灌输,培养某种服从和责任意识,规范着同姓人口群的行为。

5、墓祭和祠祭的作用

年复一年,不断重复的仪式,强化着一个观念:参加者都是同一家人。墓祭还有另外一种功用:不断提示宗族成员,大家有同一的命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为风水在东南宗族的观念中,影响宗族、人生的命运甚钜,与利益相联。相比起来,王爷的崇拜和祭祀,在这方面的影响,作用就太微薄了。它所固化和强调的“义”,一旦在村落人口过剩,宗族面临自保,自身利益大于异姓人群共保利益时,就只好转化为各自“利”的追求了。

而依靠“义”的崇拜来维系的异姓人口群,在这种情况下,让位给争取宗族利益的单姓人口群,不亦宜乎!

七、原动力:一点认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台湾的李亦园先生与法国远东学院的劳格文博士之间曾经有过一次关于中国传统社会原动力问题的对话。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在传统社会里,究竟是祖灵还是神明对人们的影响力更大?为了验证出一个结论,在李先生的帮助下,劳格文用蒋经国基金在闽西、赣南、粤东、粤北客家地区开展了题为“客家传统社会原动力研究”的田野作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笔者的研究表明:决定文化的最根本因素是人们的生存需要,客家传统社会的原动力是生存斗争。祖灵和神明都是人们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精神统合手段和生存策略。它们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二者的作用有所不同。在社会统合方面,祖灵用于同姓人群宗族,而神明则更多地用于异姓人群,有时还与商业经济发生联系。由于宗族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的基本生存方式,传统社会的文化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滋长、成形,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作为生存策略的一种手段,祖灵是传统社会更为基本的一面,它的影响更为深远,而神明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有时,是阶段性的生存策略。

关于家史的手抄报

  家史是记载家族世系兴衰的史著,包括家传、家谱等,也是家庭的历史,你可以“采访”一下你爷爷奶奶,然后再记录下来,就像古代史官一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