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卫卫山小学历史
1观海卫镇的历史沿革
观海卫镇位于东经121°20′28″~121°30′37″,北纬30°03′52″~30°14′52″。
地处慈溪市中部偏东,东、东南与掌起镇毗邻,南连余姚市三七市镇,西与匡堰镇、桥头镇连接,北接附海镇,东北临杭州湾。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62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043千米,总面积14958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13907平方千米,水域1051平方千米。 2011年农业总产值1015亿元,比2010年增长01%,农业增加值69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89%。
2011年生产粮食23279吨,其中水稻83772吨,玉米15905吨,豆类94091吨。棉花种植面积5103亩,产量366吨。
蔬菜种植面积42411亩,产量71787吨。2011年生猪饲养量77万头。
海涂养殖470公顷,产量1521吨;淡水渔塘养殖36667公顷,产量1484吨。渔业总产值2603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565%。
农民人均纯收入14061元。 观海卫镇初步形成了以家用电器、低压插座、五金工具、电子元件等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2011年工业总产值24003亿元,比2010年增长159%,工业增加值439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564%。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6家,职工278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08亿元,比2010年增长80%。
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26家,10亿元以上的2家。 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486个,职工7026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亿元,比2010年增长8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086亿元,比2010年增长161%。2011年进出口总额725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87%。
其中出口698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75%,主要产品有电源连接器、家用电器等。 2011年末有文化艺术团体6个,影剧院2个,座位1728个,年放映3682场次,观众达163280人次;文化站1个,村文化宫4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个;图书馆42个,藏书1056万册。
越窑青瓷制作工艺、承古轩古乐、调灯、高抬阁、红铜炉、烙画等列入宁波市、慈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末有幼儿园29所,在园幼儿4809人,专任教师419人;小学5所,在校生9037人,专任教师37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5所,在校生3504人,专任教师25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有普通高中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另有民工子女学校2所。2011年教育经费达111亿元,比2010年增长12%;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97亿元,比2010年增长1763%,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333%。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2户,人数132人,支出5196万元,比2010年增长93%,月人均32803元,比2010年增长13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17户,人数1421人,支出4533万元,比2010年增长154%,月人均26583元,比2010年增长87%。
医疗救助360人次,共支出36807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03人。
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1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696万元。敬老院福利院2所,床位457张。
2011年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549人,参保率84%。户籍人员养老保障覆盖率达83%。
交通沈海(G15)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11千米,双向六车道,有观海卫1个出口,通往附海镇、掌起镇;329国道过境,境内长8千米,通往桥头镇、掌起镇;县乡(镇)级公路6条,总长149千米。 镇区道路2011年末镇区道路总长度85千米,道路铺装面积102平方千米。
镇区桥梁119座,总长度238千米。 公共交通2011年末镇区公交汽车线路6条,运营总里程达90千米,年客运量438万人次。
2011年末有邮政网点3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50千米,乡村通邮率100%。业务收入2000万元。
电信企业1个,服务网点8个。固定电话用户42万户,移动电用户1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23万户。
全年电信业务收入4508万元。 杜湖作为慈溪市的第一大湖,它的面积有3700多亩。
2观海卫镇卫山公园一年四季写景的作文早就听说龙山新公园是个风景优美,绿树成荫的休闲胜地,今天终于可以去目睹龙山新公园的英姿,领略它的风采! 站在龙山索桥上,向着龙山新公园放眼望去。
那条大道十分明亮。一排排霓虹灯璀璨夺目,就像一朵朵七色的花朵,在朝着我欢笑;又像一个个绚丽的音符,弹奏出一首首美妙的曲子。
仿佛在赞叹着龙山新公园的奇丽景观。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顺昌古城图。
看着古城图,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顺昌古代人民的生活——也许他们也在这里欢乐安详和谐的生活过呢!古城图的旁边有几排鹅卵石,行人们常常把鞋子脱掉,在鹅卵石上走来走去。 接下来,我要去参观文化墙了!文化墙上最令我喜爱的非石雕画和百龙图莫属了。
石雕画上记载了顺昌的历史人物廖刚,侯玉珠等人和我们的顺昌。百龙图上有一百种龙字的书法风采。
它们各显出自己的书法魅力。有的“草”龙在与我嬉戏,有的“楷”龙坐在那儿向我挥手,有的“行”龙摇摆着它金灿灿的尾巴,好像它是一个国际大明星。
文化墙旁有12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有一只猴子。有的向远处眺望,有的摆出一副三打白骨精的样子……每当秋天时,树上的叶子像一只蝴蝶,飞到石柱上。
旁边的富金湖在夜晚可是“王者”。被霓虹灯衬托时的美景,像戴了一顶十分精致的七彩王冠。
围在富金湖旁的栏杆黑漆红杆,给富金湖系上一条柔美的腰带,也给龙山增添了一种高雅的气质。 美丽的龙山新公园啊!你吸引了我,你让我对你流连忘返,让我到现在还一直沉浸在其中。
虽然我的脚步离开了龙山,但我的心始终留在了龙山新公园。
3观海卫名字的由来观海卫 这是一座古镇,1200多年的建镇史和600多年的建卫史,使这里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这是一座新镇,2001年10月,随着原观城、师桥、鸣鹤三镇的合并,她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杭州湾的南翼,沉寂已久的土地开始新的繁华。 浙东名镇——观海卫,位于东海之滨,东接北仑港,北倚杭州湾,是全国“四大名卫”之一。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让观海卫这片古老土地散发出浓郁的现代气息,成为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杭州湾大桥经济圈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预计2004年全镇将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5亿元,同比增长107%,财政总收入28亿元。
如今,观海卫镇党委、 正携手16万观海卫人民,昂首阔步,创造着新的辉煌与奇迹。
4关于慈溪近二十年历史慈溪位于东海之滨,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环杭州湾地区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随着2008年5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给慈溪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这座比旧金山金门跨海大桥长15倍的双塔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将横跨广袤而汹涌的杭州湾海域,从此慈溪将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宁波两大都市的“黄金节点”,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这将极大提升慈溪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战略地位。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154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积652万亩 户籍总人口10103万人,辖15个镇、5个街道,共297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28个社区,市 驻地浒山街道。
慈溪历史悠久。春秋时属越,秦代设县,古称“句章”,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称慈溪,县治在今之慈城。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传说而得名。1954年行政区域调整,现市境为原慈溪、余姚、镇海三县的北部组成(俗称“三北”),1988年10月撤县设市。
慈溪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常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市境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区,林木果品繁多;中西部为辽阔平原,土壤肥沃,特产丰富,盛产果蔬等农特产品;北部为杭州湾,拥有长达77公里的海岸线,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海涂资源,近期可围垦开发的海涂近10余万亩,是全省土地后备资源最丰足的地区之一。
慈溪拥有三大传统的区域特色文化:青瓷文化、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在晋唐时期,慈溪上林湖青瓷远销海外,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慈溪又有“唐涂宋地”之称,悠久的海涂围垦历史,塑造了慈溪人开拓进取的性格,慈溪的移民文化源远流长。慈溪更有对外交流合作的传统,早在秦代,名士徐福在慈溪达蓬山启航,东渡日本,拉开了对外交流的序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三大文化已交织融汇在一起,善于兼容并蓄,注重务实开拓,崇尚合作共赢,讲求开放、诚信,不排他、重吸收,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已成为慈溪新时期无可比拟的人文竞争力。
详情在
5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校史是什么简介 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创办于光绪20年(1894年),始称安定学校。
一年级5班,二年级5班,三年级4班,四年级4班,五年级4班,六年级4班,合计26个班级。1200多名学生,68名教师,校园占地面积24679平方米,建筑面积88989平方米,各类设施配备均达到省示范小学和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标准。
荣誉 “课堂为中心,教科为依托,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是学校长期坚持的办学思想。五年来,有6项研究课题获宁波市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其中《大面积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质量的研究》获国家基础教育课题成果二等奖,学校是浙江省课程改革先进学校,被省教委誉为“披荆斩棘,开路先锋”。
扎实的教科实验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涌现出全国、省级先进个人11人次,宁波市、慈溪市级先进个人52人次,省、宁波市级教坛新秀6人,慈溪市级教坛新秀24人,学校的青年教师培养事迹被评为宁波市教育系统十件新事之一。特色学校是慈溪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拥有铜管乐队、锣鼓队、民乐队、古筝队、舞蹈队、合唱队、书画组、剪纸组等近十支群体艺术队伍。
举办了读书节、数学节、英语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普节等课内外丰富的活动。2001年3月成功承办了宁波市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场会,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赞扬。
在2010年旱灾期间,全校师生共募捐202288元,并将所得款项全数捐赠给贵州省岑巩县龙田镇中心小学,以帮助这所学校的师生们渡过旱灾。为旱灾奉献出了一片真情和爱心,体现了学生和老师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崇高精神,也折射出学校慷慨无私、乐善好施的优秀品质。
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地处浙东名镇观海卫,创办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前身为胡氏尚义堂经塾,光绪二十年(1894年),改名为安定学校,民国元年(1912年)更名为慈溪县私立安定学校,1940年改名为观海卫国民学校,解放后为观城镇中心小学,1950年建立中国少年先锋队,曾写信给 主席,得到政务院办公室回信。1983年为观城区中心小学,率先成为全县花园式学校,1987年改名为观城区辅导学校和慈溪市锦堂师范附属小学,承担辅导全区各乡镇中小学和锦堂师范学生见、实习的双重任务,1992年正式定为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1999年异地新建搬迁至环城东路180号,是省内为数不多的位于农村的县市级实验小学。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22980平方米,建筑面积11796平方米,绿化面积5266平方米,建有4栋主教学楼,有30个规范化教室,每个教室都配备了最先进的电子白板教学系统,另有融篮球场、剧院、车库等功能于一体的体艺馆、1500座两层餐厅、6环道200米塑胶田径场、室外篮球场、室外排球场、室外足球场、300座阶梯教室、100座中型会议室、128座计算机房、60座探究性实验室。1999年命名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研究成果获浙江省专项课题成果评比三等奖,2009年再次被确定为浙江省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级,1363名学生,教职工97人,专任教师72人,其中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名(王从容)、浙江省优秀中青年教师(王从容)、浙江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1名(冯幼玲)、浙江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名(陈宗杰)、宁波市优秀教师2名(王从容、叶海峰)、中学高级教师5名,慈溪市中青年骨干教师4名、慈溪市级以上教坛新秀31名,占专任教师人数的43%,达本科学历的教师46名,占专任教师人数的64%, 党员36名,占专任教师人数的50%。“民主治校、科研兴校,师资强校、质量立校”是学校长期坚持的品牌发展方针,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亮点工作。
1991年,学校作为浙江省观城实验区的龙头学校,承担浙江省编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试教实验工作,通过六年时间,成长了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1996年的浙江省第四届教坛新秀比赛,获得了浙江省级教坛新秀2名、宁波市级教坛新秀5名和慈溪市级教坛新秀8名的优异成绩,1997年被评为宁波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十件新事之一,同时《大面积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质量的探索》实验成果获得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题成果二等奖,6项课题成果获宁波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学校被省教委誉为“披荆斩刺,开路先锋”和“课程改革的先行者”。近十年,学校向上级教研部门和城区学校输送了14名优秀骨干教师,被系统内同行赞为慈溪教育的“黄埔军校”。
艺术教育是学校的办学特色,1988年就提出艺术特色教育总目标,要求“班班有乐队,人人会乐器,个个会演奏;每一个毕业生必须掌握两种以上乐器的演奏技能;校级艺术社团必须达到市级一流水平,班级乐队随时能上台表演。”经过20多年的坚持与发展,学校现拥有铜管乐、锣鼓、鼓号、民乐、古筝、舞蹈、声乐、书法、美术、剪纸、田径、足球、箭模、航模、车模、表演、游泳、围棋、中国象棋等近二十个校园社团,每年定期开展读书节、数学节、英语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劳动节等校园大型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构筑了校园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学校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
1997年。
6慈溪观城镇为什么改名慈溪市辖5个街道、15个镇,即:浒山街道、古塘街道、白沙路街道、宗汉街道、坎墩街道、龙山镇、掌起镇、观海卫镇、附海镇、桥头镇、匡堰镇、逍林镇、新浦镇、胜山镇、横河镇、崇寿镇、庵东镇、天元镇、长河镇、周巷镇。共有48个社区、27个居委会、297个村委会。
观城、鸣鹤、师桥三镇合并成为观海卫镇,这个名字涉及范围更广、历史更悠久,同时也最有名气。
“卫”,明代的军事实行卫所制度,当时全国共设立了36卫,观海卫就是其中之一。根据嘉靖年间的《观海卫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信国公汤和亲自督造卫城,筑城凿地,按八卦四正四偶的原理,构成一个用兵的阵图。而砌城墙所需的石材就取自卫城前三里的石孔山,留下了一个七、八亩大的深潭,就是乐园石孔潭。同时,观海卫也属于“全国四大名卫”,在当年36卫中名列前茅。观海卫也是当年戚继光抗倭的重要战场,至今在镇北的卫山上还留有古炮台、烽火台、以及戚家军的练兵场遗迹。卫山“日举旗夜点火”,守护着卫城的安宁,而勇猛的戚家军更令入侵者闻风丧胆。
7慈溪人文历史地理相关知慈溪位于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
慈溪历史悠久。春秋时属越,秦代设县,古称“句章”,至唐开元二十六年 慈溪市风光(20张)(公元738年)始称慈溪,县治在今江北区之慈城。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传说而得名。1954年行政区域调整,现市境为原慈溪、余姚、镇海三县的北部组成(俗称“三北”),1988年10月撤县设市。
虞世南(公元558-638),今观海卫镇人,唐代著名书法家,世称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虞世南编著的《北堂书钞》160卷是目前所存的我了最早的一部类书,另有《虞秘监集》行世。
陈之佛(公元1896-1962),出生于浒山,是卓越的工艺美术家、工笔花鸟画家和艺术教育家。陈之佛所作工笔花鸟画,继承我了民族传统技法,造型优美,形象逼真,章法谨严,风格清新典雅,独树一帜,对我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继承与发展,有杰出项献。
8有人知道慈溪市观城中学吗地理环境
学校位于观海卫镇新规划的教育区内,远离喧嚣的闹市区,西傍卫山公园,南连环城北路。校园周围静谧开阔,校园内绿地如毯,鸟语花香,四季如春。学校是宁波市一级园林单位。
办学效益
观城中学是一所成绩卓著,享誉社会的市属普高,三十年坚持质量立校,质量兴校意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曾培养出市理科状元,两名省三好学生。
有两名学生升入清华大学深造。1999-2003年高考上线率从8803%,9185%跃居到9682%,且本科以上上线率为5135%,5259%,5632%,5809%,6481%。2003年市教研室对市属普高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我校位居全市第一。
学校先后被评为慈溪市文明学校,市文明单位,市先进集体,市先进党组织,市先进基层工会,市首批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宁波市首届高师实习先进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宁波市“九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宁波市现代化大纲学校,省级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a级普高,省三级重点中学,省二级重点中学等。
办学目标
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突破口,树立让学生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以“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名牌学校”为办学目标,使教育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全市前列,跻身于全省有影响力的现代化示范性重点中学。
办学条件
观城中学校园于2000年9月竣工,2003年4月继续开始扩建,现校园占地110亩,校园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校园建筑造型别致,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教学区设有闭路电视系统,有线广播系统,微机网络专用教室,电脑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劳音美教室,教室内配有彩电,投影仪等先进教学设备,运动区有400米标准天径场,可同时容纳四个班级教学的体艺场,篮球场,排球,羽毛球场。生活区建有标准学生公寓,水卫齐全,并有生活指导教师。学校最高可达36班编制。
创新班就没有听说过了,不好意思,我爱莫能助。
9慈溪的风俗习惯慈溪市位于中国浙江省东部,慈溪湾南岸,隶属宁波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开放区之一。全市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辖22个镇1个乡,人口9863万人。慈溪历史悠久,秦属句章县地,唐开元二十六年置县。1998年撤县设市。市人民 设在浒山镇。慈溪市树为樟树,市花为月季花。
慈溪自然环境优越,既有宽广的三北平原,又有山海之利。改革开放以来,慈溪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浙江省经济发达县(市)之一。
慈溪农业主产棉花,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农村多种经营蓬勃发展,其中蜂产品、淡水鱼、瓜果蔬菜、花卉、药材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在省内外具有重要地位。慈溪杨梅、黄花梨、慈溪西瓜、三北泥螺久负盛名。
慈溪工业发达,主要行业有棉纺针织、塑料制品、轻工机械、家用电器、食品、化工、服装等。慈溪商业兴盛,内外贸易活跃。外贸出口产品系列成群,各种专业商品市场幅射全国。
慈溪交通方便,329 国道横贯市境。新近建成的余慈铁路与沪甬铁路衔接。内河航道可与北仑港相通。慈溪至上海气垫船客运航线只需4个小时。慈溪通信便捷。万门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和光缆通信可直拨世界各地。
慈溪文物古迹众多。童家岙遗址属河姆渡文化;上林湖越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磊寺是浙江名刹之一;杜湖和白洋湖,被誉为姐妹湖,是唐初大书法家虞世南的故里。大蓬山和栲栳山,景物幽胜,其中大蓬山存有摩崖石刻多处。观城卫山还有戚继光抗倭炮台遗址。
10浙江慈溪新增的文物保护单位有哪些名 称 时 代 地 点 保护级别 公布时间 上林湖越窑遗址 东汉-宋 桥头镇上林湖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1 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 近现代 龙山镇山下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6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现代 观海卫镇昌明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6 杨贤江故居 近代 长河镇贤江村 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78 锦堂师范旧址 近代 观海卫镇西房村 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53 慈溪市鸣鹤 唐-近代 观海卫镇鸣鹤 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 20002 小姑岭青瓷窑址 南朝 匡堰镇妙山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25 石马弄青瓷窑址 唐—宋 观海卫镇白洋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25 栗子山青瓷窑址 唐—宋 观海卫镇西埠头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25 开刀山青瓷窑址 宋 匡堰镇乾炳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25 下梅林庙 清 龙山镇王家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25 古卧床桥 清 掌起镇黄家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25 灵龙宫 清 掌起镇任佳溪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25 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 现代 崇寿镇晏清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4 石公馆 现代 观海卫镇昌明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4 童家岙遗址 新石器时代 横河镇童家岙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金鸡岙青瓷窑址 晋 匡堰镇妙山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枫树湾青瓷窑址 唐—宋 观海卫镇里杜湖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虞世南故里 唐 观海卫镇解家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瓦片滩青瓷窑址 五代—宋 匡堰镇昌隆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袁韶墓 宋 观海卫镇解家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洞山寺宋代石塔 宋 掌起镇任佳溪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达蓬山摩崖石刻 宋—清 达蓬山林场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卫山烽火台 明 观海卫镇卫山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龙山所城 明 龙山镇龙山所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桑家大厅 明 匡堰镇樟东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它山古迹 清 观海卫镇它山岭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孙家境祠堂 清 横河镇孙家境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七星桥 清 横河镇南街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吴锦堂故居 近代 观海卫镇西房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马宗汉故居 近代 宗汉街道宗汉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陈之佛故居 近代 浒山街道晓记南弄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慈溪市革命烈士陵园 现代 观海卫镇湖口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吴锦堂墓 现代 观海卫镇湖口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8 慈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碑 现代 浒山街道英雄路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75 五磊寺及那罗延尊者塔 三国 观海卫镇五磊山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12 双河堰 唐 桥头镇烟墩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12 伏龙山摩崖石刻 宋 龙山镇伏龙山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12 三山所北城门 明 浒山街道北城路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12 石塘山烽火台 明 龙山镇邱王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12 达蓬桥 清 三北镇达蓬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12 沙湖庙 清 掌起镇任佳溪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12 吴耕民旧居 近代 周巷镇二塘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12 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筹建处 近代 坎墩街道费家弄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12 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旧址 现代 观海卫镇金仙寺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12 批示纪念碑 现代 观海卫镇五洞闸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12 河头村 明-近代 范市镇河头村 慈溪市历史文化保护区 200312 羊埠墩石室墓 战国 掌起镇洪魏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陈山古墓葬群 汉 横河镇陈山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严子陵墓 东汉 横河镇石堰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牧羊山青瓷窑址 唐 匡堰镇昌隆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栲栳山石谷亭题刻 北宋 桥头镇上林湖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宋代沉船遗址 宋 浒山街道下周塘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童家狮子门头 清 浒山街道天东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普惠寺 清 观海卫镇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资西寺 清 观海卫镇塘下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天妃宫 清 观海卫镇五里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潘余祠堂 清 浒山街道潘余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沈永丰老店 清 观海卫镇师桥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金锁桥 清 掌起镇洪魏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沙滩桥 清 观海卫镇鸣鹤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运河桥 清 观海卫镇鸣鹤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陡塘桥 清 观海卫镇鸣鹤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洞山寺 清 掌起镇任佳溪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梅梁山“寿”字题刻 横河镇梅湖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林汉达故居 近代 龙山镇龙头场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三北码头 近代 龙山镇山下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凤湖中学校址 近代 龙山镇龙山所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阳觉殿日寇侵华暴行遗址 现代 三北镇大霖山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19867 董孝子墓 东汉 范市镇黄杨岙村 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200312 莫子纯。
一 姓氏源流 经姓的来源有三: 1 来自春秋时的魏国。据有关史料记载,春秋魏国的时候有侯叫经的。后来的经氏就是他的后代。 2 出自东汉。是光武帝刘氏的族父,他的字为经孙,他的后人于是便以经孙作为他们的复姓,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简化为经姓。 3 出自京姓,春秋时期郑武公的小儿子共段叔被封于京,简称京叔段,他的后裔便以被封的邑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有了京氏。到了汉代的时候,有一个音乐家叫做京房,元帝的时候被捉,投入监狱,后在监狱中死去。他的后代为了避免仇杀,于是将京姓改为经姓。 二 迁徙分布 经姓望族居住在荥阳(即今天的河南省荥阳县)、平阳(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三 郡望堂号郡望 1 荥阳郡:三国时期魏国将当时的河南郡的一部分划出来设置了荥阳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郑州地区。 2 平阳郡:三国时期魏国将当时的河东郡的一部分设置成平阳郡,相当于今天的山西省临汾一带。堂号 1 赐宴堂: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叫经济的人是乡中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而且是乡中年纪最大的人。明太祖因为这个专门请他吃饭,并且勉励他:“教训子孙孝敬父亲。尊敬长上,友爱兄弟,勤于生产,节约开支。” 四 历史名人 1 经承辅:子兰谷,明朝江都人。品格高尚,孝行很好,他在小的时候父亲死了,他于是在家中孝顺母亲,抚养弟弟长大成人。隐居于山中,栽梅花、种竹子,成天在田中耕作,除了耕田外就是教育孩子。与世隔绝。年纪达到七十七岁的时候因年高而逝世。 2 经元善:号莲珊。清朝时期人。家中很富裕,性情善良,喜欢施舍别人。光绪八、九年的时候,直隶发生水灾。他从上海来到天津从事救济活动,募款达几百万。先后获得清朝奖励十几次。胜宣怀督班电报的时候,他加入30万两股。不久就被任命为上海电报局总办。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在上海首先创办了女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月,慈禧太后想废黜光绪帝,遭到各地地方巡抚的反对。经元善以侯选知府的身份联合维新人士蔡元培、黄炎培等人,一共1231人签名上书总理衙门,要求清朝放弃这种打算。清朝廷于是按以“叛逆”的罪名,下令将其逮捕。他逃亡澳门,请政府于是向澳门总督交涉,要求引渡。葡萄牙总督于是将他软禁于澳门大炮台。因为各方的反对而罢休。义和团失败后,他返回上海,存世的著作有《居易初集》。 3 经亨颐(1877-1938): 浙江上虞人,经元善之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金石家。创办春晖中学并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参加国民革命,为国民党左派元老,著有《经颐渊金石诗书画合集》。
江苏江都市麾村镇苏庄村,该村现聚居的经姓人很多,排辈为:长、文、春、志、秀、凤,现在该村最长的为春字辈
先给你讲讲虞姓氏的起源。
起源主要有四:①出自虞舜。据《元和姓纂》所载,舜有天下,号曰虞,即远古部落名,舜为其首领,居于蒲阪(故城在今山西永济附近),其后有以部落名为氏者。另据《通志·氏族略》、《广韵》、《辞源》、《姓氏考略》所载,禹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城(故城在今河南虞城西南三里)为诸侯,后世国绝,子孙以国为氏。②出自姬姓。周太王之子太(一作泰)伯之弟仲雍,是为虞仲,嗣太伯之后于句武。武王克商,封舜之后胡公满于陈,封虞仲之庶孙于虞城(故城在今山西平陆东北六十里),春秋时灭于晋,子孙以国为氏。③出自他姓。隋时京兆栎阳(今陕西临潼)人虞庆则、虞孝仁父子,其先本为鱼姓,后改为虞姓。④出自他族。清满洲八旗姓虞佳氏后改为虞姓。
始祖:虞舜。
迁徙:
虞姓在春秋时已分布于今晋南与豫东一带,晋献公十九年(前658),姬姓虞国被晋所灭亡,子孙有离开祖居地而徙奔他乡者。战国时齐有虞姬,表明已有虞姓播迁于山东。秦汉之际,虞姓之主源繁衍于济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东北)、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除此以外,在今陕西西安、河南洛阳、河南鹿邑、山东巨野、山东淄博一带也有了虞姓人家。据《后汉书·冯鲂传》所载,东汉时,今河南唐河一带虞姓已成为当地大姓。虞姓南迁甚早,据《尚友录》所载,两汉之交,有节臣虞俊,其为会稽无锡(今属江苏)人,可见虞姓落籍会稽郡之早。东汉之际,虞姓以陈留郡最为著名;三国以后,虞姓以会稽郡最为著名;东晋时,以济阳郡最为著名。济阳郡的著名缘于虞豫女虞孟母适司马睿之故,而其它郡望则由于其名家辈出,官宦众多而驰名。两晋间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加之司马睿迁都今江苏南京,使得虞姓南迁者甚多,虞姓除南迁于今安徽、江苏、浙江外,还有南迁于今湖南长沙者。当然虞姓在此际因避难等原因已有迁居于今山西者。南北朝至隋唐间,虞姓在会稽郡的发展势头很猛,其不但名人辈出,而且族大人众,子广孙多。唐末五代时,虞姓以会稽为中心,逐渐散居于今江西、湖北,并有入居四川者。宋元间,宋丞相虞允文之玄孙汲由四川仁寿侨居今江西崇仁。亦有虞姓入居福建者,宁化《虞氏族谱》载有:虞族受封豫章金斗窠籍。后因贸易移居邵武禾坪,时有九郎、八郎、七郎、三兄弟各寓其所。八郎,因厌居集市而择居于邑西大南河林头之塘边。传八世孙友纲,纲生子二:本祖、本宽,兄弟二人于明万历间迁居宁化龙上下里陈坑。尔后,本宽及本祖次子广贵先后转迁兴国永丰。明初时,山西虞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陕西、东北等地。明中叶以后,沿海虞姓有入居台湾者。如今,虞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浙江为多。目前虞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六十八位。
郡望:
会稽郡 秦置,治所在吴(即今江苏吴县),东汉移治山阴(即今浙江绍兴)。
陈留郡 汉置,治所在陈留(故城在今河南开封东南)。
济阳郡 晋分陈留置,治所在济阳(故城在今河南兰考东北)。
堂号:
五绝堂 唐太宋曾经夸赞虞世南:“德行绝好,忠直绝好,博学绝好,文词绝好,书翰绝好。”一时传为美谈。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会稽、陈留、济阳。②自立堂号:尊白等。
字辈:
某支虞氏字辈:元明天子昌,文诗必安邦。
浙江温州乐清虞氏字辈:大孟廷邦友,朝思可崇久,熙世洪儒茂,学隆经典明,荣登文翰序,万载贤泽声。
湖北洪湖、仙桃虞氏字辈:必一铭鼎声,大振万国士,朝臣邦家之,光祖功忠德。
四川合江虞氏字辈:思绍世应学,万代永留传,祖宗德泽远,富贵金满堂。
卿姓起源: 在中国上古时代,有一位庶民,无姓无氏,自幼聪明过人,长大后多才多艺的人,能平叶协风,以成乐而生物,且善于制乐器,引凤凰翔集,以此功德,黄帝就封此人于虞(今山西虞乡县),从此,此人以国为姓,故叫虞幕,又称有虞氏,虞幕是有虞氏虞姓部落的始祖,距今约五千余年。这个部落以貘为图腾,貘又名驺虞,古书上说驺虞为仁兽,到汉代时已绝迹。虞幕的七世孙虞舜,[阴历8月12 ]生于诸冯姚墟(山西恒曲县东),迁于负复,耕种于历山,继帝位于蒲板,被古今尊为三皇五帝中之一帝。
舜的少年时代充满苦难。艰辛坎坷,但他却毫不动摇地以仁爱与诚信对待这个世界。相传他在位的三十九年间,中华民族过着国富民强,歌舞升平的美好生活,这就是备受后世推崇的虞舜盛世。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九嶷山),葬于山阴,湖南九嶷山舜帝零陵墓,也因此而历代祭祀,香火不绝。
盛德之祀,必及百世。虞卿当报王之五十六年,为赵国上卿。赵欲割六城以平秦,说之不从,解组之。梁谒信陵之不合,遂奋志归里,著史十二篇以传世子孙。世称《虞氏春秋》。其后嗣于河南内黄县,分别以虞与卿为姓氏,开启卿氏之源。
历史记载:《风俗通·卿姓》虞卿之后,谨按今所传风俗通义,有虞卿一篇。《无子孙改姓明文考》。
《钦点四库全书·目录·子部·杂家类·风俗通义·十卷·附录一》卷注:其姓氏一篇,自宋已佚然。散见于永乐大典中,今裒为一篇附于宋。然则四库书内之《风俗通义》当自有卿姓,改姓明文然则卒,不可得见矣。
《史记》并《风俗通虞·卿传》:一见赵成王赐黄金百镒、白壁一双。再见拜为上卿,故号为虞卿,子孙则殆以官职为姓氏。
郡望堂号:渤海郡著书堂:出自卿氏受姓始祖虞卿的事典。虞卿,战国时人,虞氏,名失传。善游说,因进说赵孝成王,被任为上卿,号虞卿。后离赵入魏,不得意而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著《节义》等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称《虞氏春秋》。后人遂用"著书"为堂号,以示其氏始自虞卿。
邵陵堂、本音堂、孝思堂、著书堂……
迁徙:
湖北天门、湖南南县的卿氏后裔:明初由江西吉安府太和县迁宝庆府(今邵阳市)邵陵县卿家巷,以仲文为迁邵始祖。至第七世天崇,世居湖广宝庆府武冈州龙管乡。明英宗时举人,钦加同知衔,候选河南道,官授楚北景陵县(今天门市)正堂。解组后卜居是邑东南乡茅湖口杨林湾。生四子,长子用显生永华、永肇、永臬、永峰四子,派开四房。大房永华公裔孙宏炳等人先后迁湖南南洲厅孔家垸、保合垸、华阁镇、复兴港等地。
湖南东安县卿氏后裔:始祖乙四公原生江西吉安府卢陵县之卿氏,于元纪末陈友谅血洗南楚,人民伤残,田土荒芜,寓民鲜少,于明洪武初,始祖弟兄四人徙居湖南永州府东安地名石溪站下住,于邑中遍处开荒,择其田肥地美五行稍便者,打标为计。后弟兄议曰,长乙一公住石溪站,次乙二公迁居石板铺,三乙三公迁居台板市,惟余祖乙四公迁居于此。始祖亦立有牒谱以志宗派,于清顺治癸巳冬,国朝稍变,屋宇回炉,而族谱因之灰烬,迄今久远,故吴西之发迹宗派难于稽考矣。若姓氏之源,前人股肱天朝每宣卿家后之因宣而立姓,故曰卿,流传于今。千万世之年,其中勋爵事业、人才豪杰者不必具论第,余始祖以来三百余年,子孙繁盛,屡代兴隆,一乡颇称巨族。始祖居于此生四子,长丙一,次丙二,三丙三,四丙四。惟长丙一早丧。于明永乐时各立户籍,次丙二公户名海清,税纳一甲,三丙三公户名才富,税纳七甲,四丙四公户名五保,税纳二甲。自此分支经今十三世矣。次丙二公之裔往川矣。夫三丙三传流三四世已杜,仅谢氏曰卿谢相则三祖之裔矣。惟余丙四公生五子,长壬五,次壬六,三壬七,四壬八,五壬十一。长次二公徙居太平乡苏家冲住,三四五三公居于此源塘河之东西,与太平乡之族悉二世丙四公之后裔也;
观海卫卫山小学历史
本文2023-11-02 19:56:4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9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