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的原理
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22对44条为常染色体,另外一对为性染色体,XY组合的为男性,XX组合的为女性。Y染色体只能父子相传,所以研究Y染色体,可以发现人群在父系关系上的迁徙和发展。
上面的人类Y染色体谱系树是根据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的不同把全部现代智人分为18个类型,用从A到R的十八个字母作为索引。谱系树中的父节点代表的对应基因突变是所有子节点共有的,但反之不然。
(1)** ** F1的基因型是MmYy
(2)绿色 **和绿色 3:1
(3)绿色和** 3:1
分析:首先你要清楚,豆荚是由雌蕊子房壁发育而来的,与受精卵无关,因此,母本植株上当代所结豆荚性状取决于母本基因型。而子叶不同,它属于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母本植株上当代所结种子的子叶的性状取决于子代的基因型。也就是说,子叶性状的F2性状分离现象在F1植株上就能表现出来,而豆荚性状的F2性状分离现象要在F2植株上才能表现出来。
希望你能看懂。
在人类基因学里,某一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群通过Y染色体遗传变异特性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一门科学,主要用于研究人类的“非洲起源论”及以后的种群分布的遗传学证据。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22对44条为常染色体,另外一对为性染色体,XY组合的为男性,XX组合的为女性。Y染色体只能父子相传,所以研究Y染色体,可以发现人群在父系关系上的迁徙和发展。上面的人类Y染色体谱系树是根据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的不同把全部现代智人分为18个类型,用从A到R的十八个字母作为索引。谱系树中的父节点代表的对应基因突变是所有子节点共有的,但反之不然。研究者们则把理论上存在的所有男性始祖称为Y染色体亚当。不同的研究推测的Y染色体亚当的时代也不同。人类Y染色体DNA(Y-DNA)单倍型类群用大写字母A至T标记,以下还有更细的分类则用数字和小写字母标记。Y染色体单倍群命名是由美国Y染色体协会建立的。
见右图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图,按此谱系树,现今所有人类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的根都能在非洲找到。A=M91和B=M60也是非洲居民的特征。而出走到非洲以外的居民后裔,包括棕色人种、蒙古人种(**人种)和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其Y染色体上都带有M168的突变点。
此后在M168突变的基础上,又分别产生了C=M130、DE=YAP和F=M89三个子类型,其中DE=YAP分为D=M174和E=M96两种;DE=YAP又被称为小黑矮人(Pigmy Negroid)基因,和C=M130几乎同时走出非洲。现在DE=YAP主要分布在印度安达曼群岛的安达曼人(达100%)、藏族(58%)、土家族、彝族、瑶族、日本(347%)、朝鲜、满族、缅甸人、克钦人。在汉族人中,D=YAP出现的频率小于1%。F=M89则是所有其他人群共有的,现今大概全世界80%以上的人都有这个变异点。
在F=M89的基础上,又产生G=M201、H=M52、I=M170、J=M304和K=M9=K几个子类型,其中K=M9是最重要的一个子类型,亚欧大陆上除西亚和西伯利亚地区,其绝大部分民族都共有这个变异点,现今中国汉族中,96%的人都是K=M9类型。
在K=M9的基础上,又产生了K1=M177、K2=M70、K3=M147、K4=M230、L=M11、M=M4、NO=M214、P=M45=P几个子类型,其中NO=M214又分为N=M231和O=M175两个子类,N=M231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两侧、北欧北部、东欧北部和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而O=M175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北亚东部、部分太平洋岛屿,现今中国汉族的主要类型就是O=M175。
在P=M45的基础上,又产生了Q=P36和R=M207两个子类,其中R=M207分为R1a=M17和R1b=M173两个子类。Q=P36包括美洲土著印地安人;R1a=M17包括西亚的伊朗、南亚的印度;而整个R=M173类型被认为古雅利安人的基因,分布在欧洲大部和西亚、南亚。
∴主要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以及突变发生的地理位置,有以下:
缺少突变M168
●单倍群A(M91)[非洲]
●单倍群B(M60)[非洲]
具有突变M168
●单倍群C(M130)[澳大利亚及周边地区,西伯利亚,日本,北美土著]
●单倍群DE(M1,M145,M203)
···●单倍群D(M174)[西藏,日本,安达曼群岛]
···●单倍群E(M96)
······●单倍群E1b1a(M2)[非洲]
······●单倍群E1b1b(M35)[东非、北非、中东、地中海沿岸、巴尔干]
具有突变M89
●单倍群F(P14,M213)[南印度,斯里南卡,朝鲜]
●单倍群G(M201)[高加索、伊朗高原、小亚细亚、欧洲、北意大利、北西班牙、波西米亚]
●单倍群H(M52)[印度、斯里兰卡]
●单倍群IJ(S2, S22)
···●单倍群I(M170,P19,M258)
···●单倍群J(M304)
具有突变M9
●单倍群K[新几内亚、澳大利亚]
●单倍群L(M20)
●单倍群M(P256)
●单倍群NO(M214)
●单倍群P(M45,92R7,M4)
●单倍群S(M230,P202,P204)
●单倍群T(M70,M184,M193,M272)
具有突变M214
●单倍群NO(M214)
···●单倍群NO
···●单倍群N(LLY22g)
···●单倍群O(M175)[东亚、东南亚、南太平洋、南亚、中亚]
·······●单倍群O1(MSY22)
·······●单倍群O2(P31,M268)
·······●单倍群O3(M122)
具有突变M45
●单倍群P(M45,92R7,M74/N12)
···●单倍群Q(MEH2,M242,P36)
···●单倍群R(M207)
······●单倍群R1(M173)
·········●单倍群R1a(M17)[中亚,南亚,中欧,北欧,东欧]
·········●单倍群R1b(M343)[西欧、南欧、北欧,高加索]
······●单倍群R2(M124)[南亚,高加索,中亚]
具有突变M230
●单倍群S(新几内亚)
具有突变M70
●单倍群T(北非,西南亚、地中海、南亚)
你好,染色体的形态、结构、遗传组成基本相同和在减数分裂中彼此联会的一对染色体,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一般在同源染色体上有相同的基因座位,因此是二倍体细胞中的基因都有两份。 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看到的长度和着丝点位置相同的两个染色体,或减数分裂时看到的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一个来自父体,一个来自母体;他们的形状、大小和结构相同。由于每种生物染色体的树木是一定的,所以他们的同源染色体对数也是一定的。例如:豌豆有14条染色体,77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常含有不同的等位基因,减数分裂时并进行交换并随即地分配到不同的性细胞中去,这对于遗传重组具有重要意义。
伴性遗传可归纳为下列规律:
1 当同配性别的性染色体(如哺乳类等为XX为雌性,鸟类ZZ为雄性)传递纯合显性基因时,F1雌、雄个体都为显性性状。F2性状的分离呈3显性:1隐性;性别的分离呈1雌:1雄。其中隐性个体的性别与祖代隐性体一样,即1/2的外孙与其外祖父具有相同的表型特征。
2当同配性别的性染色体传递纯合体隐性基因时,F1表现为交叉遗传,即母亲的性状传递给儿子,父亲的性状传递给女儿,F2中,性状与性别的比例均表现为1:1。
3存在于Y染色体差别区段上的基因(特指人类或哺乳类)所决定的性状,或由W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所决定的性状,仅仅由父亲(或母禽、母鸟)传递给其儿子(或雌禽、母鸟)。表现为特殊的Y连锁(或W连锁)遗传。 请采纳!
生命的延续是所有生物都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这也是物种能够生生不息在地球上存在这么多年的秘诀。
而生物繁殖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另一类是无性繁殖。有性繁殖需要有两种性别参与。无性繁殖则不需要两种性别参与,单独的个体便可以完成,你可以理解为雌雄同体。
在自然界中,灯塔水母这样的动物就是以自身分裂来完成繁殖的,它也属于无性繁殖的一种。
对于人类而言性别的存在至关重要,而性别的产生和人类的染色体有关。女性身上有两个X染色体,男性身上则存在X与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是直接决定了个体的雄性特征。
不过根据研究发现,从基因数量上看,Y染色体从1600万年前的1500个基因缩减到了如今的50个基因。假如照此发展下去,那么是不是在未来Y染色体会消失,男性将不复存在呢?
科学家从出土的史前人残骸当中研究了其外染色体当中基因的数量, 发现1,600万年前的男人Y染色体中的基因多达1500个。 直接的表现就是繁育出的下一代男性体征非常明显,比方说有 浓密的毛发粗壮的手臂 等。
这也是当时的环境进化选择出来的结果,在那个以狩猎为生的年代男性需要有更大的力量才能与猎物搏斗,拥有这样的基因有助于猎食以及提高生存。
不过后来随着 社会 的发展以及 科技 的进步,人类的生活习性大大改变,很多高 科技 的发明大大减少了我们某些功能的使用率,站在基因的角度来看,最明显的变化也就是数量也从原来的1500个逐渐减少。到如今的男人当中Y染色体的基因只有50个,还不足史前人的一个零头。
照此看来,如果男性的基因按照这个规律继续进行下去,会不会让Y染色体上的基因缩减到与X基因完全重叠,或者是消失的地步呢?
Y染色体基因数量的减少,引起了部分科学家的担忧。要知道人类是靠有性繁殖的,而控制性别的因素就是这一对性染色体。假如照这个速度Y染色体的基因逐渐减少,直至消失,那么未来生下来的孩子性别只能是女性,人类未来应该采取怎样的繁殖方式呢?我们还能延续下一代吗?
当然这种想法在科学面前是站不稳脚跟的,很容易就能得到解答。
在生物界进化这种东西是随机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的方向是随机的,我们并不知道未来可能会产生新的基因,它的存在是否能够顺应这个环境,对生物本身是否有益处,因此进化的方向也总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的被淘汰以及选择。
近1,600万年来,这个Y染色体基因数量确实在不断减少。但这也是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所做出的调整,也就是说,那些消失的基因只是因为在后来的环境中,用不上了,或者对于人类繁衍以及生活起不到什么促进作用,甚至还在帮倒忙,才会一点一点被淘汰。
换句话说,这些消失的基因都是没用的,或者是有害处的基因,这一点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讲也是说得通的,要知道生物进化的原则就是不断完善自己,以强大未来的种群。进化的目的是要延续自己,并非终结自己。
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有哪一种生物是因为进化而灭绝的,人类自身同样如此,在未来这个Y染色体的基因数量也许还会减少,但也许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基因。
我们人类进化出了高智慧的大脑和发达的四肢,自认为是大自然中进化的佼佼者,但人类的进化并非完美也存在不少缺陷。
比方说每个人身上都长有智齿,智齿在以前的作用是帮助人类咀嚼一些树皮草根。如今进入了文明时代,若是没有饥荒谁会去主动吃树皮呢?就这样当初有用的智齿现在显得有些多余,不但对我们的进食没有帮助反而容易引起蛀牙。
人体还有一种没用的部位,那就是阑尾。原本它的作用是提高淋巴细胞的产生以及分裂,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史前人常常生食各种食物,经常会将病毒细菌一同吃到肚子里导致生病,这时候阑尾就派上用处了。
如今人类的食物质量提高,还学会了烹饪加工,食物不仅便的更加美味,还更加干净安全,大大减少了寄生虫等的出现,阑尾的作用倒是发挥不上了。
不仅如此,它甚至还成为了我们身体的一种包袱,有时候还会引发疼痛疾病。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多余的“部件”也会慢慢消失不见。
事实上包括人类世间生物其进化都是随机性的,它们会按照外部的环境改变自己的进化路线。在冰河时代很多动物为了抵御严寒进化出了长长的毛发,猛犸象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如今气候变暖,动物们再也不需要厚厚的毛发所以很少看到猛犸象那样的动物了。
由此可见,大部分消失的性状对环境不利的基因,而Y染色体上可控制性别的基因对于人类的繁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进化论的思路来看,Y染色体也是不会消失的。因此人类不会因为自身的进化终结,而是会随着进化迈向新的台阶。
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的原理
本文2023-11-02 17:31:0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96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