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是滁州定远人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2收藏

戚继光是滁州定远人吗?,第1张

不是,戚继光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幼年时风流倜傥,很有个性。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儒经、史籍。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1、出自姬姓,为春秋时卫国大夫孙林父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姓谱》、《万姓统谱》、《世本·氏姓篇》、《古今姓氏书辨证》、《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戚姓源于姬姓孙氏,起源于春秋时期,戚姓的始祖是卫国大夫孙林父。春秋时卫武公有个儿子叫公子惠孙,惠孙的子孙称为孙氏。惠孙的七世孙孙林父在卫献公时任上卿。孙林父因在国内失宠,先后出奔晋国和齐国,卫殇公时归国,受封于戚邑(今河南省濮阳市戚城)。当时,戚邑是晋、郑、吴、楚各国交通要塞 ,濒临黄河,有险可据,平原沃野,堪称乐土。孙林父的支庶子孙恋居戚城,遂以封邑名命姓,形成戚氏。因此,戚姓的姓源只有一个,即孙氏的戚邑。后卫国灭亡,戚姓族人逃往东海,形成望族。

  戚姓迁徙分布:

  戚姓在大陆和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公元前205年,楚汉相争,彭城(徐州)一战,刘邦战败,西逃至定陶,夜宿戚家寨(在戚姬庙东,今无)戚员外家。戚员外见刘邦相貌堂堂,将来必富贵,就把其女儿戚姬许配给他。戚姬姿容艳丽,袅袅婷婷,刘邦一见倾心,遂当晚拜堂成亲。戚姬后来生有一子名如意。

  公元前 202年2月,刘邦在定陶称帝,建都洛阳,后迁长安,接戚姬及其子入宫。如意聪明伶俐,刘邦说他酷肖自己,甚为宠爱。如意10岁时,封为赵王。刘邦晚年,疏吕后而宠戚姬,当时,戚夫人常随刘邦外出打仗,而令吕后守候宫中。刘邦以太子刘盈性软弱,欲废之而改立赵王,因大臣固争,而未能如愿,由是吕后嫉恨戚姬及赵王。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吕后为皇太后,大权独揽。她下令将戚姬囚禁。剪去她的头发,颈上再给她戴上铁锁,穿上罪人衣服,罚她舂米。戚姬儿子虽封为赵王,但远在河北不得相见。她常常一边舂米,一边悲歌:“子为王兮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吕后为绝后患,遣使召回赵王,欲杀之。惠帝知母后意,乃亲自迎赵王入宫,同起居共饮食吕后未得其便。

  一日惠帝晨起出射,赵王年幼,不能早起。吕后闻其独居,使人携毒酒强迫赵王饮下而毒杀之。接着以酷刑加戚姬,断其手足,挖其双眼,又熏聋双耳,药哑喉咙,扔到猪圈里,称之为“人彘”。惠帝知是戚姬,悲痛欲绝,病年余不能起,使人对母后说:“这不是人做得出来的事。我为太后之子太后所为如此,我将何以治天下。”从此纵情酒色,不问政事。戚姬被害,戚家被剿,为避族灭之祸,戚姓人曾改姓齐,迁徙别居。

  汉文帝刘恒即位,为戚姬昭雪,并在戚家寨修庙宇,超度亡魂,戚家人才复原姓。

  当今戚姓的人口不多,在大陆和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春秋时候,卫国大夫孙林父受封于戚城(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其支系子孙就世代以封地名“戚”为姓。戚亡国以后,其子孙后代逃到山东省东海郡,并且逐步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因此,戚姓世称东海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省郯城北)。

  戚继光老婆是谁只能叫戚王氏,古代女子很多没有名或没有字,即使有名字史书家谱等也没有记载。资料 http://wwwzh5000com/ZHJD/ctwh/2008-01-09/2104057002html 戚继光配偶及子女 《年谱》记载,戚继光 13 岁定亲, 18 岁娶妻“万户南溪王将军栋女”王氏,后因王氏不育,又分别于36 岁、37岁、48岁娶妾沈氏、陈氏、杨氏,先后生祚国、安国、昌国、报国、兴国五子。其晚年所作《孝思祠祝文》明确地说:“今有五子一侄,率承烝尝。”综合分析清版《蓬莱县志》、《登州府志》、汪道昆《孟诸戚公墓志铭》、黄县《戚氏族谱·序·附录·蓬莱戚氏先代世次谱》等著所记,戚继光离世前,有“五子一侄”:祚国、安国、昌国、报国、兴国、金。其中祚国、安国、报国为陈氏所生,昌国为沈氏所生,兴国为杨氏所生,金为戚继光二弟继明之子。 据清版《蓬莱县志》、《登州府志》、黄县《戚氏族谱·序·附录·蓬莱戚氏先代世次谱》,戚继光子嗣情况如下:戚祚国: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升济南府掌印都司;戚安国:荫“锦衣卫指挥”,早夭;戚昌国:字文明,中乙未武举;荫“锦衣卫指挥、都督府都督同知”;赠“骠骑将军”,赠蟒玉佩绣春刀,生三子:盘宗、显宗、振宗;戚报国:廪生,荫“锦衣卫百户”,赠“骠骑将军”;戚兴国:庠生,荫“锦衣卫指挥佥事”,赠“昭勇将军”。 据《孟诸戚公墓志铭》、《戚大将军孟诸公小传》,戚继光还有一子名寿国。两文都称之为“胄子”,可见是受了封荫的儿子,而《年谱》中无载,可能是在王氏不育的情况下,从王氏娘家过继的养子,也即民间所说的“螟蛉子”。因他与戚氏并无真正的血缘关系,故戚继光向列祖祷告时没有提及,作为戚继光子嗣的《年谱》编者们也有足够的理由对他采取不著录的态度。 《孟诸戚公墓志铭》载,戚继光第三妾杨氏生一子名辅国,《年谱》说杨氏生一子名兴国。从兴国是《年谱》编者之一的情况推断,似乎辅国之说难以成立。 戚继光子嗣降生顺序,《年谱》作祚、安、昌、报、兴,与黄县《戚氏族谱·序·附录·蓬莱戚氏先代世次谱》所载相同;而汪道昆《孟诸戚公墓志铭》作“阴纳陈姬举祚国、安国、报国,沈姬举昌国,杨姬举辅国(疑为‘兴国’之误”。 各方面资料显示,戚继光侄子只有一位,即戚金。据黄县《戚氏族谱·序·附录·蓬莱戚氏先代世次谱》载:戚继光二弟戚继明有一子名金,“号少塘,少从少保戎,屡建战功,由百户历升守备、游击、参将。万历初,从总兵刘延征关西,先诸将登高丽城,叙首功升副总兵。转江南吴松总兵。因疾辞职,回籍定远。神宗末,适边庭多事,自请出关,率兵深入被围,于浑河桥北失尽援,遂陷殁。奉旨褒恤,赠都督同知,荫子,拟谥‘武烈’。生三子,元功、元辅、元弼。世居定远,为定远派。”清道光十九年版《蓬莱县志·选举》“戚继明”名下,有“以子金贵,赠总兵左都督”之注。 从《年谱》记载的资料看,戚继光原配王氏是位贤慧而且通情达理的人。戚继光袭职之初,家中生活困难,她曾经卖掉自己的首饰来备办招待客人的酒菜;曾买回一条鱼,全家吃鱼头和鱼尾,把鱼身留给丈夫。戚继光在浙江抗倭初期,王氏跟随左右,台州战前,有倭大举来犯,人心惶惶之际,王氏毅然决定不离险地,帮助戚继光稳定军心。台州战时,王氏与“戚家军”亲属居新河所城,守军很少,遇有大批倭寇来犯,情势危急,王氏说服守城官兵,动员城中妇孺,穿上“戚家军”服装列于城上,使了一回空城计。但是据汪道昆《孟诸戚公墓志铭》说:戚继光原配王氏蛮横而嚣张,曾因戚继光纳三姬、举五子之事,“日操白刃,愿得少保而甘心”。后来虽冰释前嫌,过继安国为子,可惜安国早夭,到头来还是“囊括其所蓄,辇而归诸王”,与戚继光弄到一拍两散的地步。这段家族秘史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因此《年谱》中没有述及。

戚继光的妻子是戚王氏王月娇。

据《戚少保年谱耆编》记载,王月娇为万户南溪王将军栋女,18岁嫁给戚继光。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女英雄。

扩展资料:

曾在戚继光率部抗击日本倭寇时,台州一战,王氏与“戚家军”的家眷亲属居新河所城,守军很少,大批日军远程突袭,包围了新河城,城内人人万分惊恐,情势危急之下,王氏说服守城官兵,动员城中女人孩子,统统穿上“戚家军”的军服,大大方方地列于城上。

城外日军,抬头一看,见城墙之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中国军人。倭寇匪首以为戚家军的主力部队在城中,立刻吓得扭头后撤,王氏上演了一部现实版的“空城计”,活生生地吓退了日本人。实乃大将之才也!

后因无子,戚继光背着她纳了三个小妾并有五子,走漏了风声。戚王氏知道后,想起自己夭折的孩子,嚎啕大哭,从小妾的孩子里过继了一个孩子抚养。继子夭折后,带着财物离开了戚继光,回到了王家,此后她的生活,正史野史均无记载。

戚继光老婆是谁 只能叫戚王氏,古代女子很多没有名或没有字,即使有名字史书家谱等也没有记载。 资料 http://wwwzh5000com/ZHJD/ctwh/2008-01-09/2104057002html 戚继光配偶及子女 《年谱》记载,戚继光 13 岁定亲, 18 岁娶妻“万户南溪王将军栋女”王氏,后因王氏不育,又分别于36 岁、37岁、48岁娶妾沈氏、陈氏、杨氏,先后生祚国、安国、昌国、报国、兴国五子。其晚年所作《孝思祠祝文》明确地说:“今有五子一侄,率承烝尝。” 综合分析清版《蓬莱县志》、《登州府志》、汪道昆《孟诸戚公墓志铭》、黄县《戚氏族谱·序·附录·蓬莱戚氏先代世次谱》等著所记,戚继光离世前,有“五子一侄”:祚国、安国、昌国、报国、兴国、金。其中祚国、安国、报国为陈氏所生,昌国为沈氏所生,兴国为杨氏所生,金为戚继光二弟继明之子。 据清版《蓬莱县志》、《登州府志》、黄县《戚氏族谱·序·附录·蓬莱戚氏先代世次谱》,戚继光子嗣情况如下:戚祚国: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升济南府掌印都司;戚安国:荫“锦衣卫指挥”,早夭;戚昌国:字文明,中乙未武举;荫“锦衣卫指挥、都督府都督同知”;赠“骠骑将军”,赠蟒玉佩绣春刀,生三子:盘宗、显宗、振宗;戚报国:廪生,荫“锦衣卫百户”,赠“骠骑将军”;戚兴国:庠生,荫“锦衣卫指挥佥事”,赠“昭勇将军”。据《孟诸戚公墓志铭》、《戚大将军孟诸公小传》,戚继光还有一子名寿国。两文都称之为“胄子”,可见是受了封荫的儿子,而《年谱》中无载,可能是在王氏不育的情况下,从王氏娘家过继的养子,也即民间所说的“螟蛉子”。因他与戚氏并无真正的血缘关系,故戚继光向列祖祷告时没有提及,作为戚继光子嗣的《年谱》编者们也有足够的理由对他采取不著录的态度。 《孟诸戚公墓志铭》载,戚继光第三妾杨氏生一子名辅国,《年谱》说杨氏生一子名兴国。从兴国是《年谱》编者之一的情况推断,似乎辅国之说难以成立。 戚继光子嗣降生顺序,《年谱》作祚、安、昌、报、兴,与黄县《戚氏族谱·序·附录·蓬莱戚氏先代世次谱》所载相同;而汪道昆《孟诸戚公墓志铭》作“阴纳陈姬举祚国、安国、报国,沈姬举昌国,杨姬举辅国(疑为‘兴国’之误”。 各方面资料显示,戚继光侄子只有一位,即戚金。据黄县《戚氏族谱·序·附录·蓬莱戚氏先代世次谱》载:戚继光二弟戚继明有一子名金,“号少塘,少从少保戎,屡建战功,由百户历升守备、游击、参将。万历初,从总兵刘延征关西,先诸将登高丽城,叙首功升副总兵。转江南吴松总兵。因疾辞职,回籍定远。神宗末,适边庭多事,自请出关,率兵深入被围,于浑河桥北失尽援,遂陷殁。奉旨褒恤,赠都督同知,荫子,拟谥‘武烈’。生三子,元功、元辅、元弼。世居定远,为定远派。”清道光十九年版《蓬莱县志·选举》“戚继明”名下,有“以子金贵,赠总兵左都督”之注。 从《年谱》记载的资料看,戚继光原配王氏是位贤慧而且通情达理的人。戚继光袭职之初,家中生活困难,她曾经卖掉自己的首饰来备办招待客人的酒菜;曾买回一条鱼,全家吃鱼头和鱼尾,把鱼身留给丈夫。戚继光在浙江抗倭初期,王氏跟随左右,台州战前,有倭大举来犯,人心惶惶之际,王氏毅然决定不离险地,帮助戚继光稳定军心。台州战时,王氏与“戚家军”亲属居新河所城,守军很少,遇有大批倭寇来犯,情势危急,王氏说服守城官兵,动员城中妇孺,穿上“戚家军”服装列于城上,使了一回空城计。 但是据汪道昆《孟诸戚公墓志铭》说:戚继光原配王氏蛮横而嚣张,曾因戚继光纳三姬、举五子之事,“日操白刃,愿得少保而甘心”。后来虽冰释前嫌,过继安国为子,可惜安国早夭,到头来还是“囊括其所蓄,辇而归诸王”,与戚继光弄到一拍两散的地步。这段家族秘史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因此《年谱》中没有述及。

参考资料:

http://wwwzh5000com/ZHJD/ctwh/2008-01-09/2104057002html

戚继光是滁州定远人吗?

不是,戚继光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