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富顺县衡川的主大门在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1收藏

四川富顺县衡川的主大门在哪里,第1张

富顺文庙坐落于富顺县城的大南门。临街高耸着一道红色宫墙,上题“数仞宫墙”四个金**的欧体榜书大字。这是富顺文庙正大门的位置,也是富顺文庙的第一道大门。令人费解的是,富顺文庙竟无大门,只有旁门左道即两道偏门,且门洞狭小,名曰圣域和贤关,与富顺文庙的恢弘气势相较,极为不协调。至于富顺文庙大门不开的缘由,其答案在泮池和大成门上。泮池在棂星门和宫墙之间,呈半圆形,其水半之,意为提振学业。富顺文庙的泮池有所不同在于泮池中央有一座精巧别致的石桥,石桥上镌刻着九条形态各异的滚龙,并被一条一条沉重而粗大的铁链紧锁。据说,这座桥是特意为富顺状元修建的,名曰滚龙状元桥。然而,滚龙状元桥自唐宋以来,富顺一地不曾出过一名状元,故而,滚龙状元桥的铁链也不曾被解开过。大成门在大成殿和棂星门之间,左右为名宦祠和乡贤祠,大成门正门有两重,侧门有两道。我的记忆中,我们进大成殿,都是从大成门的侧门进去的。而大成门的正门又从来没有开完整过,只开前面的一重。里面的一重似乎从来没有开过,故而,大成门的正门事实上就成了一间偌大的屋,习惯上则成了举办各种书画展览的活动场所。大成门实为状元门,是为大成者而开的。大成门紧闭,和滚龙状元桥紧锁,和富顺文庙大门不开,竟和富顺没有出现过状元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尽管如此,并不妨碍富顺一地享受“富顺多才子”和“才子甲西蜀”的礼遇和盛名。富顺自宋仁宗景祐三年朝廷选派太常博士名学者周延俊来富顺任知监培养出了第一个进士李冕开始,文风大开,人才辈出,截止清代,出进士二百三十八人,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四川历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宋育仁成为富顺才子的翘楚。

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闭关锁国,着实演绎了一部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十九世纪末,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清军惨败,迫于日本的军事压力,清政府和日本议和,签订了耻辱的《马关条约》,向日本割地赔款。使得日本的侵略深入到中国领土,中华民族陷入到了一个生死存亡之际。 其实,甲午战争刚开始时,中日两国的国力几乎是持平的,许多爱国人士为救国救民,纷纷出谋划策,想给日本以沉重打击,甚至,想直接消灭这个国家。其中,清朝官员宋育仁曾上书朝廷:「 ”日本是个小国,其兵力和财力不足以支撑日本打持久战,清廷要是能坚持战斗,必定会战退日本。” 并且,在得到清军黄海海战遭到惨败的消息后,宋育仁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那就是:出奇兵攻打日本,以扭转清军战败的局面。甲午战争期间,外交官宋育仁虽身在海外,却时刻在关注着中日战局,他设计了一个以奇兵偷袭日本本土的计划,如果,他的计划能够得到清政府的支持并偷袭成功,那么,就会大大震慑到日本人,战争的结局也许就会是另一说… … 宋育仁(1858-1931),中国近代维新思想家,1886年中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其思想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曾著《时务论》,极力主张维新变法。1894年,宋育仁出使欧洲,他认真考察和研究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制度,拜访上层人士,出入英国的议会、学校、工商各界,撰写《采风录》,介绍西方的政教习俗,阐述自己的维新思想观点。 中日甲午战争开战时,宋育仁作为中国驻欧洲代理公使正身处英国伦敦,当时,公使龚照瑗正回国述职。甲午海战惨败的消息传来后,宋育仁十分愤慨,在他认为:要想挽回战局,必须奇袭日本国土。日本为打这场战争已经倾尽全力,国家空虚,要是直接进攻日本本土,必然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威慑,日本为加强本土防御肯定会全面撤回。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计划,宋育仁在欧洲开始了他的行动。 他先是想办法把英国卖给阿根廷、智利两国的两艘军舰和十艘鱼雷快艇买了回来,紧接着,又招募了两千名澳大利亚水兵,假扮成澳大利亚商团,借保护商队的名义,准备从菲律宾北上,直攻日本的重要城市长崎和东京。当然,这些都是要花巨资的。这一看似不靠谱的计划,其实,也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因为,澳大利亚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按照西方的规定,商会有招募水师保护商队的权力,再说中日展开海战,澳洲商会为安全起见组建水师保护商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后,再以英国的殖民地为借口,悬挂上英国国旗,这样就不会引起外界怀疑,最后,乘日本南线防备薄弱,攻它个猝不及防。 一切准备就绪,宋育仁很快把这个计划上报给朝廷,同时,又联系刘坤一、张之洞等主战派人士,希望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不想,他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赞同这个计划,通过张之洞的周旋,向英国银行借款300万英镑,以支付兵船购买费用。 经过一番努力,船舰和枪支弹药都购置齐全,战斗人员也准备充分, 一支强有力的海军组建而成,准备交给前北洋水师提督琅威里率领。就在计划将付诸行动时,已经返职的龚照瑗获悉了此事,认为:宋育仁是无事生非并立即上奏朝廷。 当时的清廷还不清楚宋育仁在欧洲的一切活动,接到报告后,李鸿章和慈禧也是大为恼火,极力反对,因为,清廷已经打算和日本谈和,慈禧认为:在这节骨眼上宋育仁的做法只会挑起事端,遂命令他终止一切行动,速速回国。 1895年3月,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丧失主权的《马关条约》,奇袭日本的计划就此失败,宋育仁为此气愤伤心了好长时间,在回国的途中,他写成了《借筹记》,把这件事情的经过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同时,也表达了空怀抱负的伤感。 宋育仁回国后,清廷想对他做进一步的处理,但是,这一计划行动牵连的人太多,有朝廷重要官员,还有外国人士,处理起来不太好办,朝廷只好对宋育仁做了降职惩处,不再深究。晚年他隐居成都东郊狮子山「 ”东山草堂”内一心修志著书,不问世事,编撰完成了《四川通志》初稿与《富顺县志》。 那么,宋育仁的偷袭日本的计划可行吗? 对于这件事,笔者当然希望能够成功,但其实不一定能够成功。购买舰队并不是买米,买油这么简单,日本一直盯着中国,买舰队难道日本能够不知道?其次,2000余人去攻打日本本土,无论成功与否,日军肯定会调查出这支舰队的由来,而且,你以保护澳大利亚商船为由,那你也需要与商船进行联络,这中间消息难免会泄露。虽然设想很好,但是,各个环节如果有一个出现差错,计划直接就失败了。 现今,这场战争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但这件事却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只能从宋育仁《借筹记》里来了解当时所有计划行动的始末,并从中感受宋育仁强烈的爱国情怀。

参考资料:

《中日甲午战争》、《借筹记》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宋育仁正在伦敦,任中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因公使龚照瑗回国述职,宋育仁暂时代其职务。宋育仁上书清廷,指出“倭兵少财乏,持久足以困之”。在获悉清军平壤溃败,黄海海战失利后,宋育仁情急之下产生了一个大胆设想,希望能出奇兵反败为胜。当下,他立即与使馆参议杨宜治、翻译王丰镐等密谋,购买英国卖与阿根廷、智利两国的兵舰五艘,鱼雷快艇十艘,招募澳大利亚水兵两千人,组成水师一旅,托名澳大利亚商团,以保护商队为名,自菲律宾北上直攻日本长崎和东京。此打算看似异想天开,可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可行性。因为“澳大利亚为英国的属地,西例商会本有自募水师保护商旅之权,中倭战起,澳洲距南洋最近,颇为震动,商会发议,举办属地水师一旅,以资保护,(英国候补议绅)庵洁华特暗联议院同党主行其议,而以此谋所购一旅驾名(假名)于澳洲商会所为,仍挂英旗出口,则局外无嫌,而踪迹不露”(引自《借筹记》)。

谋既定之时,宋育仁等一面报请朝廷批准,一面又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张之洞等人联系,以取得这些封疆大吏的支持。同时,宋育仁与美国退役海军少将夹甫士、英国康敌克特银行经理格林密尔等商定:由中国与康敌克特银行立约借款二百万英镑、另战款一百万英镑,以支付兵船购买费用。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其所购舰只,备齐了枪弹武器,各级战斗人员,也已经募集妥善,组成了一支有力的海军,准备交由前北洋水师提督琅威里率领。

这事眼看就要成功了,当时已是“炮械毕集”,整装待发了。因时间紧,清廷还未通过正式渠道获得他在欧洲的活动,而此时,公使龚照瑗已经返职。龚照瑗查知此事,遂以妄为生事电告清廷。因为清廷已打定和日本媾和的主意,李鸿章坚决反对宋育仁等人的做法,而慈禧也认为宋育仁“妄生事端”,立即下旨将购船募兵等事,一概作废,同时电召宋育仁速速回国。1895年3月,清廷与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以海外募集水师奇袭日本的计划胎死腹中。宋育仁因“潜师谋废”,败局已定,只能“抚赝私泣,望洋而叹”,着实伤心了很久。在回国途中,他写成了《借筹记》,详详细细地记了这事的经过,以表壮志未酬之情。

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成功及后来的国是所归,对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的宋育仁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历史演变。血与火,不是他向往的未来。血洒京城的“戊戌六君子”中,四川人杨锐、刘光第是他的同道和好友,后者还是他的富顺同乡。他的悲痛难与人道。他逐渐退出政治舞台,成为成都颇有名望的“五老七贤”之一。1914年,宋育仁赴京任国史馆纂修并主持馆务;1917年,任四川国学学校校长;1920年,任四川国学会会长;1921年,任四川通志局总纂。晚年他隐居成都东郊狮子山“东山草堂”内一心修志著书,不问世事,编撰完成了《四川通志》初稿与《富顺县志》。

宋育仁逝世于1931年12月5日,葬于“东山草堂”对面竹林之中。此前他自印《借筹记》若干,临终时嘱托将此书赠前来吊唁之人。2006年,三圣乡政府在今“幸福梅林”一带择地重修“东山草堂”,并立宋育仁石刻像,为这个著名休闲之处增添了历史文化氛围。2008年9月,“东山草堂”毁于雷击引起的大火,所幸宋育仁墓亭无恙。

四川富顺县衡川的主大门在哪里

富顺文庙坐落于富顺县城的大南门。临街高耸着一道红色宫墙,上题“数仞宫墙”四个金**的欧体榜书大字。这是富顺文庙正大门的位置,也是富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