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族谱字辈
游姓的由来一、寻根溯祖出自姬姓,以祖上之字命姓。周历王姬胡的儿子姬友,被其兄周宣王姬静封于郑,建立郑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叫偃,字子游,他的孙子游皈以祖父之字命姓,其后皆以"游"命姓,称游姓。游姓最早的先祖是黄帝。 黄 帝 陵 外景 黄 帝陵 2004年公祭黄帝陵典礼:煌煌祭祖典 拳拳赤子情周族的后稷(姬弃)也是游姓的先祖。周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部落。周以经营农业而著称,其祖先弃,任尧的农官,因善种五谷号称后稷。后来弃与夏禹、商契一起成为舜的属官,并协助大禹治水。 后稷(姬弃) 周文王(姬昌)也是游姓的先祖。传说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文王(姬昌) 周武王(姬发)也是游姓的先祖。前1027年,武王伐纣,开创了数百年周朝的基业和历史。 周武王(姬发) 周成王(姬诵)也是游姓的先祖。西周初的成王、康王时期是周王朝的盛时期,史称“成康之治”。 周成王(姬诵) 周康王(姬钊)也是游姓的先祖。 周康王(姬钊) 二、郡望堂号 "美秀堂":春秋时,有游吉(游皈的二儿子)貌美才秀,举止文雅,熟于典故。他继名相子产之后任郑国宰相,为政宽和。 "仁和堂":北魏游明根任大鸿胪,处身仁和,接物礼让。故游氏又称"仁和堂"。 广平郡:汉景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冯翊郡:汉武帝时置左冯翊,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冯翊郡。相当于现在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三、历史名人 游酢:宋代学者。师从程姬,刻苦读书,学问渊博。元封年间中进士,再为太学博士。他与杨时初次拜见程姬姓时,程姬闭目而坐,二人站在门外而不离去。等发觉时,门外已雪深三尺。,此即"立雪程门"成语典故的由来。游寿:他愤恨清廷腐败,立志革命,素为孙中山所赏识。宣统三年(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时,随黄兴攻两广督署牺牲,年仅17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72烈士之一。游日章:明代廉州知府。嘉靖进士,在临川任了五年知县,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后任廉州知府。著有《骈语雕龙》。 游芳:明代学者。通五经,精博物理,隐居授徒。著有《皇明正音》。东晋十六国时赵有车骑大将军游子远,北魏有雍州刺史游雅,隋代有治书侍御史游元,宋代有丞相游似,明代有按察佥事游明。 四:游姓族谱资料 11034清溪游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 (清)游永 游曾本重修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叙伦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浙江图 11035游家族馋不分卷 (清)游连江编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钞本 一册 台湾 11036游氏族谱不分卷清嘉庆十七年(1812)钞本 一册 台湾 11037游氏族谱一卷 (清)游万发纂修 清宣统钞本 一册 四川图 11038游氏族谱不分卷 (清)游卯生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钞本 台湾 11039诏安龙潭游氏族谱不分卷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钞本 一册 台湾 11040广平游氏族谱八卷 清宣统元年(1909)刊本 台湾 11041带湖游氏六修族谱十二卷 (清)游鲲运 游士棠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活字本 十二册 四川重庆市图注:游敬庵初修於清康熙三十二年。 11042游氏续修族谱二十八卷首一卷 (清)游纯洁纂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十五册 湖南图 11043游氏六修族谱前编三卷正编十七 卷外编不分卷 (民国)游裔蒸等修民国三十八年(1949)新化县南宗祠铅印本 北图(二部)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河北 大学 福建师大 湖南图 11044简阳游氏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游文董总修 民国十三年(1924)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11045涪州游氏家谱八卷 (清)游子元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刻本 四川长寿县双龙乡黄坡村钞本 四川长寿县湖渔场 11046游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游槐庭 游边楷等纂 民国二十年(1931)石印本 四川重庆市图(存十一册)客家游氏源流 游氏本源出自姬姓。春秋时,郑国的郑穆公生13子,第八子偃,字子游,生于公元前632年,郑国宰相,其后子孙以祖父字“游”为氏,故在春秋时就开始有游氏。游氏春秋时期发祥地在原河南广平郡(今河北省鸡泽县东二十里)故堂号曰“广平堂”。古书《交际大全》载有广平郡望,其中有“声实俱茂(雅),秀美而文(吉),
福建游氏出人才是从唐末建安(今建瓯)进士游恭开始的,他的儿子游简言更官居南唐宰相。
游恭
游恭(生卒年月不详),唐末福建建安(今建瓯县)人。登唐进士第。博学能文辞,有名于世。初为鄂州杜洪掌书记。杜洪死,归吴,署馆驿巡官。吴武义元年(919年),迁驾部员外郎、知制诰。吴主杨渥卒,游恭奉命撰写的墓志铭,词极体要,时称之。著作有《小东里集》三卷、《广东里集》四卷。[1]
本名
游恭
所处时代
唐代
主要作品
《小东里集》三卷
主要成就
进士
http://namenetorcom/id=311一、寻根溯祖 出自姬姓,以祖上之字命姓。周历王姬胡的儿子姬友,被其兄周宣王姬静封于郑,建立郑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叫偃,字子游,他的孙子游皈以祖父之字命姓,其后皆以"游"命姓,称游姓。 游姓最早的先祖是黄帝。 黄 帝 陵 外 景 黄 帝 陵 2004年公祭黄帝陵典礼:煌煌祭祖典 拳拳赤子情 周族的后稷(姬弃)也是游姓的先祖。周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部落。周以经营农业而著称,其祖先弃,任尧的农官,因善种五谷号称后稷。后来弃与夏禹、商契一起成为舜的属官,并协助大禹治水。 后稷(姬弃) 周文王(姬昌)也是游姓的先祖。传说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文王(姬昌) 周武王(姬发)也是游姓的先祖。前1027年,武王伐纣,开创了数百年周朝的基业和历史。 周武王(姬发) 周成王(姬诵)也是游姓的先祖。西周初的成王、康王时期是周王朝的盛时期,史称“成康之治”。 周成王(姬诵) 周康王(姬钊)也是游姓的先祖。 周康王(姬钊) 二、郡望堂号 堂号 "美秀堂":春秋时,有游吉(游皈的二儿子)貌美才秀,举止文雅,熟于典故。他继名相子产之后任郑国宰相,为政宽和。 "仁和堂":北魏游明根任大鸿胪,处身仁和,接物礼让。故游氏又称"仁和堂"。 郡望 广平郡:汉景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 冯翊郡:汉武帝时置左冯翊,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冯翊郡。相当于现在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三、历史名人 游 酢:宋代学者。师从程姬,刻苦读书,学问渊博。元封年间中进士,再为太学博士。他与杨时初次拜见程姬姓时,程姬闭目而坐,二人站在门外而不离去。等发觉时,门外已雪深三尺。,此即"立雪程门"成语典故的由来。 游 寿:他愤恨清廷腐败,立志革命,素为孙中山所赏识。宣统三年(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时,随黄兴攻两广督署牺牲,年仅17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72烈士之一。 游日章:明代廉州知府。嘉靖进士,在临川任了五年知县,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后任廉州知府。著有《骈语雕龙》。 游 芳:明代学者。通五经,精博物理,隐居授徒。著有《皇明正音》。 东晋十六国时赵有车骑大将军游子远,北魏有雍州刺史游雅,隋代有治书侍御史游元,宋代有丞相游似,明代有按察佥事游明。 四:游姓族谱资料 11034浙江金华清溪游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 (清)游永 游曾本重修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叙伦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浙江图 11035福建宁化游家族馋不分卷 (清)游连江编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钞本 一册 台湾 11036福建漳州游氏族谱不分卷 清嘉庆十七年(1812)钞本 一册 台湾 11037福建漳州游氏族谱一卷 (清)游万发纂修 清宣统钞本 一册 四川图 11038福建诏安游氏族谱不分卷 (清)游卯生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钞本 台湾 11039福建诏安龙潭游氏族谱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钞本 一册 台湾 11040福建诏安广平游氏族谱八卷 清宣统元年(1909)刊本 台湾 11041江西临川带湖游氏六修族谱十二卷 (清)游鲲运 游士棠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活字本 十二册 四川重庆市图 注:游敬庵初修於清康熙三十二年。 11042湖南新化游氏续修族谱二十八卷首一卷 (清)游纯洁纂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 十五册 湖南图 11043湖南新化游氏六修族谱前编三卷正编十七 卷外编不分卷 (民国)游裔蒸等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新化县南宗祠铅印本 北图(二部)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河北 大学 福建师大 湖南图 11044四川简阳游氏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游文董总修 民国十三年(1924)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11045四川涪陵涪州游氏家谱八卷 (清)游子元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刻本 四川长寿县双龙乡黄坡村钞本 四川长寿县湖渔场 11046四川邻水游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游槐庭 游边楷等纂 民国二十年(1931)石印本 四川重庆市图(存十一册)
客家游氏源流
游氏本源出自姬姓。春秋时,郑国的郑穆公生13子,第八子偃,字子游,生于公元前632年,郑国宰相,其后子孙以祖父字“游”为氏,故在春秋时就开始有游氏。
游氏春秋时期发祥地在原河南广平郡(今河北省鸡泽县东二十里)故堂号曰“广平堂”。古书《交际大全》载有广平郡望,其中有“声实俱茂(雅),秀美而文(吉),清德重名(酢),善诗卓识(诚之),独步六朝之伯始(肇),并膺三辟于高闾(明根)”的佳句。括号内是历代游氏先贤名,内涵深刻。�
游氏所用堂联很多,通用的有:“郑国家声远;建阳世泽长”、“程门新世第;立雪旧家风”、“九言教晋卿郑相声名周代震;三尺尊程子豸山著作宋朝芳”、“绍定夫之徵读圣贤书方不愧建阳门第;继太叔之美行忠孝事乃克振郑国家声”、“派衍椷林自建阳而庐陵椒盛瓜绵;基开阔滩分坝头九大房星罗棋布。”�
二三郎入杭和“九子游”裔孙播迁�
自子游传至游道保,讳匹,号五丈,当李唐世乱之时,道保南迁南闽剑州建阳禾坪村(今长坪村),建家立业,子孙蕃衍,分布江西之赣州、于都、会昌、瑞金、兴国、庐陵等地。到南宋时,因兵荒马乱,游氏68世祖,字文珀,号二三郎(约生于1131年)于1175年从江西庐陵林息坑迁来汀州上杭县胜运里阔滩坝头(今稔田镇化厚村上游屋老屋子里)开基立业。�
始祖文珀,妣钟氏,生二子,四一郎,四二郎(四二郎外迁失考)。四一郎妣陈氏、范氏,生九子,称“九子游”,裔孙分布海内外,外迁裔孙比家乡多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瓜瓞绵绵,前贤后秀,英才辈出。“九子游”分发概况如下:�
长子五十郎,妣林、谢二氏,世居上杭胜运里阔滩坝头,裔孙迁徙外地甚多,海外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大陆有重庆市,江西的赣州、遂川、黎川、龙南、定南、崇义,广东的河源,浙江的遂昌,福建的永定、三明、龙岩、武平、漳埔、宁化、明溪等县市。本县的歧坑、宫子前、灌子坑、沙子凹、石牌岗等乡村。�
五一郎,妣廖、赖二氏,迁上杭古田,后裔一部份迁邻乡步云上福村,另有一部分又迁往漳州绿竹园和长汀等地。又有一部分迁广东的始兴、南雄等地。�
五二郎、五三郎:迁江西抚州临川大路下。�
五四郎,妣谢氏,迁上杭县梅溪寨,分支蕃衍上杭尧埔、同康、洋乾等乡村及福建省将乐县、广东省广州、浙江省等地。�
五六郎迁上杭县蓝溪黄潭、曹田村,后分支迁南靖县游坑村,该处建有“广平堂”祠宇。�
五七郎,妣孔氏,迁永定县金丰月流夏圳背建基立业,生二男,长子乐水(三十郎)元配王三娘,继配李氏,迁漳州市尾。次子乐山(四十郎),妣邹、赖、江三氏,生四子:五九郎,六三郎、念四郎、念季郎。五九郎迁永定大溪乡开基创业,裔孙外迁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甚多,广东、江西、浙江等省也不少;六三郎,妣余三娘,迁平和县秀峰乡,裔孙又迁广东车岭、下樟创业;念四郎妣曾、杜氏,迁诏安县秀篆乡,后裔孙分支迁广东及台湾彰化、台北、宜兰、桃园等地;念季郎(又名存化),妣余氏,迁永定大排、洪源,裔孙繁衍于龙岩、漳平、南靖,台湾之基隆、台北等地。纵观五七郎之裔孙枝繁叶茂,人口达数十万之众,是客家游氏的一大脉系。�
五八郎迁居广东省之揭阳、汤田等地。�
五九郎迁居广东之三饶、洽山、始兴等地。��
二三郎裔孙寻根问祖芳言��
入杭始祖二三郎,生赣庐陵林息坑。�
广平游氏谱记载,六十八世二三郎。�
南宋年间迁福建,上杭胜运坝头乡。�
落地生根开基业,懿德流芳钟太娘。�
生下四一、二世祖,陈、范太婆发九房。�
五一移居上福住,号名叫他千一郎。�
五二、五三两兄弟,迁回赣地建宗祊。�
五四移居梅溪寨,五六迁发黄潭乡。�
五七迁到永定县,金峰大溪南山坊。�
五八入粤揭阳住,五九移居三饶、洽山乡。�
兄弟蕃衍各地住,长房五十守故乡。�
祖祠·祖墓�
上杭坝头游氏,于元末(1366年前后)在塘背山建有“立雪堂”书院一座,占地300多平方米,为游氏子弟求学之所。历代在此培育出不少英才。堂内有“立雪堂”金字匾额及“广地落成裨小学,平基增筑育英才”对联,至今仍按原样保留。1996年由海内外宗亲捐资改建为“游氏家庙”,亦称“立雪堂”,比原貌更加宏伟壮丽。�
“立雪堂”原于“程门立雪”,典出宋代学者游酢、杨时向儒学家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游酢(游氏66世祖),字定夫,号豸山,与学友杨时都已是40来岁的进士了,还要继续求学,从福建到河南洛阳拜著名儒学家程颐为师。游、杨来到程家,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蒙眬中知有二人来却不动声色,二人恭恭敬敬肃然侍立,一声不吭,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梦初醒,见是游、杨二人,装作一惊道:“啊!贤辈犹在此呼”那天正是严冬最冷的一天,门外已积雪三尺。“程门立雪”传为佳话,流传千古。�
游酢望子孙刻苦学习,留有诲子诗曰:�
三十年前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
门前獬豸公裳在,只恐儿孙不读书。
还有九子游诗:
九子分支出异乡,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长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则故乡。
晓夜没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但原苍天重庇佑,广平男儿总炽昌。�
上杭县游氏于元末明初在上杭城南门(现为临江路蓝巷),建有300多平方米总祠一座。20世纪70年代改建为上杭县老干局。�
二三郎葬于上杭县稔田镇九曲里,游秀窝之“观音座莲”山形,妣钟氏葬于稔田的磜角里之“张天海螺”形。有入闽杭始祖吉地卜赞云:�
始祖二三、四一郎,坟葬上杭稔田乡。�
山名称为九曲里,观音坐莲朝巽方。�
名山胜地万龙汇,代代儿孙有书香。�
祖太钟、陈、范太娘,亦葬上杭稔田乡。�
小地名山磜角里,张天海螺好地方。�
一藤九瓜龙脉旺,椒盛瓜绵万代昌。
麴姓
麴(Qū)本是酿酒的主要原料,西周时成为掌管酿酒业的官名,世袭此职的人便以麴为姓。另外,汉代鞠谭的儿子因避难改姓麴,他的后世子孙亦称麴氏。历代名人之中晋代有麴允,官居右仆射,与游氏世代为豪门大族。隋朝时高昌国(在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国王麴伯稚,本为榆中人,与隋华容公主和亲,促进了中原 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团结。
历史:麴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麴姓出自姬姓,由鞠姓演变而来。相传姬姓祖先后稷有个孙子生下来时手上的掌纹很像古代的“鞠”字,于是就给他起名叫鞠,鞠的后代就以他的名作为姓氏,世代相传。再后来,鞠姓中有一支改为麴姓,成为今天麴姓的一个起源。关于麴姓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是麴姓源于周朝时一种叫作麴人的官职。麴人士专门司职酿酒的官员,那时候,酒是社会生活中很重要的事物。关系宫廷的日常生活,也关系到祭祀,赏罚,宴庆等等的活动,因此麴人是相当重要的官职。在麴人的后人中,有以官名为姓氏的,就成了今天麴姓的另一个来源。鞠姓的后人中有一支为了避难,从原住地逃走,并且改姓麴。在古代,麴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吴兴。
一、寻根溯祖
1、以职官名命姓。麴,是酿酒的主要原料。西周时,有官职名为麴人,即负责酿制酒类的官员,其后代子孙,以祖上职官为姓,称麴姓。
2、东汉时有鞠谭,其子鞠闷为避难改姓麴,其后遂以麴为姓,称麴姓。
3、为春秋时鲁国贵族的后代,命姓原因不详。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惠政堂:惠政意思是爱民的政治。唐朝时有望江令麴信陵,他关心百姓福利,有惠政。大旱时祈雨即应,百姓为他建了生祠。诗人白居易作《秦中哙》歌颂他。
2、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上蔡(今河南省中部上蔡县)。相当于现在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将[将,读音作jiāng(ㄐㄧㄤ)]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公族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分衍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
将梁,亦单称梁,即今河南省汝州地区,在西周初期为西戎之地。
据传,嬴姓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非子的人,非常善于养马,于是周孝王便让他负责养马,结果养马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周孝王很高兴,就封秦邑给他,被称为秦嬴。非子的曾孙秦仲,是周宣王时期的大夫,奉命征讨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杀。后秦仲的五个儿子率兵继续攻打西戎,他们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终于打败西戎,收复了将梁之地。秦仲的小儿子被封在将梁,他建立了梁国,史称梁康伯。
梁康伯以后的君主称梁伯,他十分喜欢建造华丽的宫殿,时常大兴土木,人民不堪其苦,纷纷外逃。后来秦穆公干脆就灭了梁国,改称其国之地为少梁。
亡国后,梁国子孙中的大部分逃到了晋国,他们大多以原来的国名为姓,就是梁氏,亦有以“将梁”为姓氏者,称将梁氏,意为复国。
将梁氏族人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将氏者,这在史籍《姓苑》中有记载:“石赵常山太守将容”,即出将梁氏之后。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灵公裔孙姬弥牟,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据典籍《礼记·檀弓疏》引《世本》记载:“灵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文子生简子瑕,瑕生卫将军文氏。”在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中也引《世本》记载“郢生文子弥牟,为将军氏。”
姬弥牟时为卫国大将军,世人称之为将军氏,其后裔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将军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将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之子偃子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汉朝学者王符在史籍《潜夫论·志氏姓》中记载:“郑穆公之子,各以其字为姓,有丰将氏。”据史籍《左传》记载:“郑穆公子偃子游,其后为游氏。”
公子偃,字子游。在春秋时期,“游”与“将”二字通假,因此公子偃又称子将。子将的后裔有分封在丰邑(今江苏沛县)者,遂把邑名合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丰将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将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毋将氏,属于以君理名言为氏。
史籍《公羊传》中记载:“君亲无将,将而必诛”。就是后来的“人臣无将,将而必诛焉”,也就是“人臣无将,将即反,罪死无赦”。
在古代,“将”字,就是“逆乱”之义,含有凶妄之意。“人臣无将,将而必诛焉”,就是说为人臣子者,不得叛乱谋反,若要逆乱,就是无赦死罪,必得诛杀。
例如,在历代朝廷对庭下以及外驻军队首领的诏令之中都有这样一条极令:“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若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人臣之罪,莫大欺君;如奏报尽欺罔,杀降人难民冒功,二当斩!人臣无将,将则必诛!”
“毋将”,就是“无将”,即告戒不要背叛朝廷。
毋将氏,就是取“人臣无将,将则必诛”这句警世名言而为姓氏,多为军旅首脑之后裔,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将氏者。
二历史名人:
将慰孙:(公元1926~今),上海人。著名过程控制学专家。
九三社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市第八届人大代表、第七届政协常委。1989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
现任华东理工大学自动化研究所名誉所长,是我国过程控制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其主持的过程动态数学模型、过程智能控制与调度等项目,先后获国家和部委科技进步奖十余次。
发表论文四百余篇,著作十余种,其中《过程控制工程》获全国优秀教材奖。
将 葵:(公元1933~今),安徽霍山人。著名地方集邮爱好者。
高经济师,任职于潜山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
系县集邮协会常务理事。主集邮票邮品,专题有奥运会、名人、古典文学邮票,藏品颇丰。1989年,参加《北方集邮》征文获三等奖。
将道正:(公元1937~今),四川巴中人。
中国当代文学函大毕业。在四川省商业学校龙泉分部任中学校长二十余年,中国城市诗歌艺术研究所高级创研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等多家特约研究员。
有较强的管理、教学、研究、写作能力。任职期,学校整体、分项工作多次获地、县、区、党政、业务部门表奖。
个人教学工作多名列全市前茅,成功地探索了歌诀数学、科学记忆、多向思维训练、写实作文教学等新经。总结的经验论文获中央、省、市奖励。
出版有《心灵跃动的音符》、《格言联点评》、《教学歌诀》等专著。撰区志十五万字,参编理论巨著《课程导学与思维训练研究成果集锦》九十八卷。发表理论、文学作品二百余多篇,楹联二百多副。
作品被选入三十多部集子,在中央、省、市级获奖五十多次,十余篇文章被转载、在京展出、国家级学术会上交流、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
论文入国家级的理论巨著有《“民族英雄”说》、《素质教育需全面彻底转变观念》、《史先生之结论亦非金科玉律》入《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智力杂组》入《中国知识经济文选》;《用左手画开发右脑利弊谈》入《世界学术文库》;《评史铁出的一个文学例题~~兼论作家的机遇》入《中国世纪发展议论大系》;《智力摭谈》;《论当前儿少作文之通病》入《中华新论》;《精要读书法浅解》等入《万向新世纪的中国》。另有多篇论文入选大学、省级巨著中。
传略已入中外二十多部专家、学者、名人大典、光盘、国内和全球华人专家网络系统。
将庆玲:(公元1939~今),女;河北唐山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华岩园社会体育指导站站长,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她热爱体育事业,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处处起模范带头作。
1996年用自己积攒的两千多元退休金组织了“庆玲健身操舞邀请赛”,连外区爱好者也赶来参加。她平时自己省吃俭用。为全队制作服装五十四米布料,却不舍得花五元钱“打的”,六十岁的她走一段,歇一段,扛回家。她自己裁剪、制作,有时要忙到深夜一两点钟。
1998年,她又拿出六千多元钱,请人作曲、编舞、排演了具有唐山地方特色的皮影舞“俏夕阳”,率全队自费去石家庄参赛,获省一等奖,并受到省领导接见,还推荐她们参加12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比赛。因此,她被评为唐山市路北区老年体育先进工作者。
将矢林:(公元1950~今),河北邱县人。著名地方公安干警。
河北省邱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长,党支部书记。
在部队服役时,年年受到部队的表扬、奖励,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任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长后,对工作兢兢业业,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加大交警工作改革力度,推出“五个一交通安全”工程,对驾驶员推行“十对星级管理”新机制。使邱县交警大队连续五年分别被县、市授予先进标兵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红旗大队、安全文明单位、治理公路三乱先进单位、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功勋单位称号。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开拓进取、团结务实,成绩突出,被县委、县 、市委、市 授予先进个人、模范干部、形象工程先进个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优秀人民警察、先进党务工作者等称号。1998年被邯郸市委、市 评为十佳军队转业干部,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层转业退伍军人。
将菊细英:(公元1957~今),女;江苏南京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江苏省南京市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她自任校长以后,先后攻读了《教育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书籍,她还抽空参加了全国刊授中心学习,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使教学秩序步入正轨。在此基础上,她开始搞教研课题,搞教改实践。在国家教委《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胶未颁发之前,西郊中心小学已红红火火地井展了“教师、学生、家长行为规范”、“落实行为规范,培养一代新人”等课题的研究,成立了家庭、社区教育委员会,将小学教育与家庭、社会沟通,走出了一条使小学生明理一立标一示范一训练一反馈的教育模式。
开展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的课题,充分发挥少年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养成教育中培养健康的人格、学校出现了蓬勃向上的新气象,学生在课内课外一个样,校内校外一个样,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的这一课题被列为省级课题,其经验先后在江苏省中心小学政治思想研讨会、全国少先队劳动劳拉操作现场会、全国高等院校政治思想研讨会上介绍。学校也成了观摩现场,香港、广东、内蒙古等上万名教育界人士和中宣部、国家教委有关领导来校参观、视察。
1991年,国家教委委托中国广播电视师范大学拍摄的西郊中心小学的道德教育专题片,通过卫星向亚太地区作了转播。1995年国家教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委托省教委拍摄《严格要求,培养一代新人》的电视录像片成为我国远距离教育目标实施项目之一。
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德育教育先进学校、省模范小学,她本人也于1989~1992年连续被评为无锡市、江阴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她撰写的《加强规范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等十多篇论文分别在省级以上的教育杂志上发表,并先后两次获省级论文三等奖。
将红军:(公元1963~今),吉林公主岭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吉林省通化煤矿技工学校校长助理。
在教学工作中,深化技工教育改革,突出学生技能水平,开创性地工作,推动了全校实习教学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以严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严格的制度管理相结合,使所带的班级连年被评为先进班级。
他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1993年撰写的《实行专业课与生产实习一体化教学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形式》一文,在全省技工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作为经验材料交流。1996年撰写的《产教结合在煤炭技工教育中的思考》被评为吉林省煤炭技校系统论文一等奖,同年撰写的《浅谈生产实习中的课堂化教学》被评为全国煤炭技校系统论文一等奖。
在担任校长助理以后,注意理顺和协调好实习教学与实习工厂生产间的关系,狠抓实习基地的基础建设,为发展生产、促进教学作了大量的工作。
1993年被吉林省人民 授予省优秀教师称号,1995年被通化矿务局评为“八五”期间先进科技工作者,1997年8月被国家劳动部命名为“全国技工学校优秀教师”。
将力生:(公元1963~今),江西人。著名中医古籍专家。
副教授,硕士导师。现任江西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江西中医学院医古文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全国医古文研究会理事及全国中医文献学研究会理事、江西省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领导小组成员、江西省语言学会理事、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医古籍文献整理、中医文化及道教医学研究。
十七岁开始学《易》,始得《易经旁训》本,后得读《四库》及《道藏》所收《易》书。发表论文有《 “卦时”学说是六经辩证的理论渊源》等数篇,论著有《周易纲要》,主编有《中国养生文献全书》、《中国历代名食辞典》、《中国道教经典丛书》及《中国道教医药丛书》等,并著有《中国道教医学概论》、《中国道教房中术》。主持及独自校理的古籍有《医学入门校注》、《云笈七签校注》、《道框校注》等数十种。
一、寻根溯祖出自姬姓,以祖上之字命姓。周历王姬胡的儿子姬友,被其兄周宣王姬静封于郑,建立郑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叫偃,字子游,他的孙子游皈以祖父之字命姓,其后皆以"游"命姓,称游姓。游姓最早的先祖是黄帝。 黄 帝 陵 外景 黄 帝陵 2004年公祭黄帝陵典礼:煌煌祭祖典 拳拳赤子情周族的后稷(姬弃)也是游姓的先祖。周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部落。周以经营农业而著称,其祖先弃,任尧的农官,因善种五谷号称后稷。后来弃与夏禹、商契一起成为舜的属官,并协助大禹治水。 后稷(姬弃) 周文王(姬昌)也是游姓的先祖。传说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文王(姬昌) 周武王(姬发)也是游姓的先祖。前1027年,武王伐纣,开创了数百年周朝的基业和历史。 周武王(姬发) 周成王(姬诵)也是游姓的先祖。西周初的成王、康王时期是周王朝的盛时期,史称“成康之治”。 周成王(姬诵) 周康王(姬钊)也是游姓的先祖。 周康王(姬钊) 二、郡望堂号堂号 "美秀堂":春秋时,有游吉(游皈的二儿子)貌美才秀,举止文雅,熟于典故。他继名相子产之后任郑国宰相,为政宽和。 "仁和堂":北魏游明根任大鸿胪,处身仁和,接物礼让。故游氏又称"仁和堂"。 郡望广平郡:汉景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冯翊郡:汉武帝时置左冯翊,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冯翊郡。相当于现在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三、历史名人 游酢:宋代学者。师从程姬,刻苦读书,学问渊博。元封年间中进士,再为太学博士。他与杨时初次拜见程姬姓时,程姬闭目而坐,二人站在门外而不离去。等发觉时,门外已雪深三尺。,此即"立雪程门"成语典故的由来。游寿:他愤恨清廷腐败,立志革命,素为孙中山所赏识。宣统三年(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时,随黄兴攻两广督署牺牲,年仅17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72烈士之一。游日章:明代廉州知府。嘉靖进士,在临川任了五年知县,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后任廉州知府。著有《骈语雕龙》。 游芳:明代学者。通五经,精博物理,隐居授徒。著有《皇明正音》。东晋十六国时赵有车骑大将军游子远,北魏有雍州刺史游雅,隋代有治书侍御史游元,宋代有丞相游似,明代有按察佥事游明。 四:游姓族谱资料 11034浙江金华清溪游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 (清)游永 游曾本重修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叙伦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浙江图 11035福建宁化游家族馋不分卷 (清)游连江编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钞本 一册 台湾 11036福建漳州游氏族谱不分卷清嘉庆十七年(1812)钞本 一册 台湾 11037福建漳州游氏族谱一卷 (清)游万发纂修 清宣统钞本 一册 四川图 11038福建诏安游氏族谱不分卷 (清)游卯生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钞本 台湾 11039福建诏安龙潭游氏族谱不分卷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钞本 一册 台湾 11040福建诏安广平游氏族谱八卷 清宣统元年(1909)刊本 台湾 11041江西临川带湖游氏六修族谱十二卷 (清)游鲲运 游士棠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活字本 十二册 四川重庆市图注:游敬庵初修於清康熙三十二年。 11042湖南新化游氏续修族谱二十八卷首一卷 (清)游纯洁纂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十五册 湖南图 11043湖南新化游氏六修族谱前编三卷正编十七 卷外编不分卷 (民国)游裔蒸等修民国三十八年(1949)新化县南宗祠铅印本 北图(二部)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河北 大学 福建师大 湖南图 11044四川简阳游氏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游文董总修 民国十三年(1924)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11045四川涪陵涪州游氏家谱八卷 (清)游子元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刻本 四川长寿县双龙乡黄坡村钞本 四川长寿县湖渔场 11046四川邻水游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游槐庭 游边楷等纂 民国二十年(1931)石印本 四川重庆市图(存十一册)
客家游氏源流
游氏本源出自姬姓。春秋时,郑国的郑穆公生13子,第八子偃,字子游,生于公元前632年,郑国宰相,其后子孙以祖父字“游”为氏,故在春秋时就开始有游氏。
游氏春秋时期发祥地在原河南广平郡(今河北省鸡泽县东二十里)故堂号曰“广平堂”。古书《交际大全》载有广平郡望,其中有“声实俱茂(雅),秀美而文(吉),清德重名(酢),善诗卓识(诚之),独步六朝之伯始(肇),并膺三辟于高闾(明根)”的佳句。括号内是历代游氏先贤名,内涵深刻。�
游氏所用堂联很多,通用的有:“郑国家声远;建阳世泽长”、“程门新世第;立雪旧家风”、“九言教晋卿郑相声名周代震;三尺尊程子豸山著作宋朝芳”、“绍定夫之徵读圣贤书方不愧建阳门第;继太叔之美行忠孝事乃克振郑国家声”、“派衍椷林自建阳而庐陵椒盛瓜绵;基开阔滩分坝头九大房星罗棋布。”�
二三郎入杭和“九子游”裔孙播迁�
自子游传至游道保,讳匹,号五丈,当李唐世乱之时,道保南迁南闽剑州建阳禾坪村(今长坪村),建家立业,子孙蕃衍,分布江西之赣州、于都、会昌、瑞金、兴国、庐陵等地。到南宋时,因兵荒马乱,游氏68世祖,字文珀,号二三郎(约生于1131年)于1175年从江西庐陵林息坑迁来汀州上杭县胜运里阔滩坝头(今稔田镇化厚村上游屋老屋子里)开基立业。�
始祖文珀,妣钟氏,生二子,四一郎,四二郎(四二郎外迁失考)。四一郎妣陈氏、范氏,生九子,称“九子游”,裔孙分布海内外,外迁裔孙比家乡多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瓜瓞绵绵,前贤后秀,英才辈出。“九子游”分发概况如下:�
长子五十郎,妣林、谢二氏,世居上杭胜运里阔滩坝头,裔孙迁徙外地甚多,海外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大陆有重庆市,江西的赣州、遂川、黎川、龙南、定南、崇义,广东的河源,浙江的遂昌,福建的永定、三明、龙岩、武平、漳埔、宁化、明溪等县市。本县的歧坑、宫子前、灌子坑、沙子凹、石牌岗等乡村。�
五一郎,妣廖、赖二氏,迁上杭古田,后裔一部份迁邻乡步云上福村,另有一部分又迁往漳州绿竹园和长汀等地。又有一部分迁广东的始兴、南雄等地。�
五二郎、五三郎:迁江西抚州临川大路下。�
五四郎,妣谢氏,迁上杭县梅溪寨,分支蕃衍上杭尧埔、同康、洋乾等乡村及福建省将乐县、广东省广州、浙江省等地。�
五六郎迁上杭县蓝溪黄潭、曹田村,后分支迁南靖县游坑村,该处建有“广平堂”祠宇。�
五七郎,妣孔氏,迁永定县金丰月流夏圳背建基立业,生二男,长子乐水(三十郎)元配王三娘,继配李氏,迁漳州市尾。次子乐山(四十郎),妣邹、赖、江三氏,生四子:五九郎,六三郎、念四郎、念季郎。五九郎迁永定大溪乡开基创业,裔孙外迁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甚多,广东、江西、浙江等省也不少;六三郎,妣余三娘,迁平和县秀峰乡,裔孙又迁广东车岭、下樟创业;念四郎妣曾、杜氏,迁诏安县秀篆乡,后裔孙分支迁广东及台湾彰化、台北、宜兰、桃园等地;念季郎(又名存化),妣余氏,迁永定大排、洪源,裔孙繁衍于龙岩、漳平、南靖,台湾之基隆、台北等地。纵观五七郎之裔孙枝繁叶茂,人口达数十万之众,是客家游氏的一大脉系。�
五八郎迁居广东省之揭阳、汤田等地。�
五九郎迁居广东之三饶、洽山、始兴等地。��
二三郎裔孙寻根问祖芳言��
入杭始祖二三郎,生赣庐陵林息坑。�
广平游氏谱记载,六十八世二三郎。�
南宋年间迁福建,上杭胜运坝头乡。�
落地生根开基业,懿德流芳钟太娘。�
生下四一、二世祖,陈、范太婆发九房。�
五一移居上福住,号名叫他千一郎。�
五二、五三两兄弟,迁回赣地建宗祊。�
五四移居梅溪寨,五六迁发黄潭乡。�
五七迁到永定县,金峰大溪南山坊。�
五八入粤揭阳住,五九移居三饶、洽山乡。�
兄弟蕃衍各地住,长房五十守故乡。�
祖祠·祖墓�
上杭坝头游氏,于元末(1366年前后)在塘背山建有“立雪堂”书院一座,占地300多平方米,为游氏子弟求学之所。历代在此培育出不少英才。堂内有“立雪堂”金字匾额及“广地落成裨小学,平基增筑育英才”对联,至今仍按原样保留。1996年由海内外宗亲捐资改建为“游氏家庙”,亦称“立雪堂”,比原貌更加宏伟壮丽。�
“立雪堂”原于“程门立雪”,典出宋代学者游酢、杨时向儒学家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游酢(游氏66世祖),字定夫,号豸山,与学友杨时都已是40来岁的进士了,还要继续求学,从福建到河南洛阳拜著名儒学家程颐为师。游、杨来到程家,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蒙眬中知有二人来却不动声色,二人恭恭敬敬肃然侍立,一声不吭,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梦初醒,见是游、杨二人,装作一惊道:“啊!贤辈犹在此呼”那天正是严冬最冷的一天,门外已积雪三尺。“程门立雪”传为佳话,流传千古。�
游酢望子孙刻苦学习,留有诲子诗曰:�
三十年前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
门前獬豸公裳在,只恐儿孙不读书。
还有九子游诗:
九子分支出异乡,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长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则故乡。
晓夜没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但原苍天重庇佑,广平男儿总炽昌。�
上杭县游氏于元末明初在上杭城南门(现为临江路蓝巷),建有300多平方米总祠一座。20世纪70年代改建为上杭县老干局。�
二三郎葬于上杭县稔田镇九曲里,游秀窝之“观音座莲”山形,妣钟氏葬于稔田的磜角里之“张天海螺”形。有入闽杭始祖吉地卜赞云:�
始祖二三、四一郎,坟葬上杭稔田乡。�
山名称为九曲里,观音坐莲朝巽方。�
名山胜地万龙汇,代代儿孙有书香。�
祖太钟、陈、范太娘,亦葬上杭稔田乡。�
小地名山磜角里,张天海螺好地方。�
一藤九瓜龙脉旺,椒盛瓜绵万代昌
广平郡:汉景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
冯翊郡:汉武帝时置左冯翊,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冯翊郡。相当于现在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游」源出
游(Yóu游)源流单纯,源出有一:出自姬姓,以祖上之字命姓。春秋时期,周历王姬胡的儿子姬友,被其兄周宣王姬静封于郑,建立郑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叫偃,字子游,他的孙子游皈以祖父之字命姓,其后皆以“游”命姓,称游姓。
得姓始祖
从《元和姓纂》一书考证,游氏起源于春秋时代的郑国,是郑穆公之子公子偃的后裔。由于公子偃字子游,所以他的子孙才有“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游。春秋时代的郑国,是周宣王的弟弟姬友所传,后世的游氏家族,既然是传自郑国的公族,则诚然是圣君周文王姬姓的后裔。古代的郑国在今河南省中部黄河以南的地带,国都设于新郑。故子游就是游姓的始祖。
迁徙分布
游姓在大陆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台湾排名三十六位。源出于姬姓。春秋时期,郑穆公有个儿子名为公子偃,字子游。子游的孙子皈为纪念他的祖父,就取祖父的字中一字“游”为姓氏,称为游氏。游皈的二子游吉号子大叔,继著名宰相子产后执掌郑国国政,游氏的`声名也随之大张,传播更为广泛了。春秋时候,晋桓庄之族中也有游氏。另据部份族谱记载:由王氏改姓游,明朝永乐年间王先益为游家养子,其后以游为姓。游氏堂号有:冯翊、广平、立雪、东兴。自子游传至游道保,讳匹,号五丈,当李唐世乱之时,道保南迁南闽剑州建阳禾坪村(今长坪村),建家立业,子孙蕃衍,分布江西之赣州、于都、会昌、瑞金、兴国、庐陵等地。到南宋时,因兵荒马乱,游氏68世祖,字文珀,号二三郎(约生于1131年)于1175年从江西庐陵林息坑迁来汀州上杭县胜运里阔滩坝头(今稔田镇化厚村上游屋老屋子里)开基立业。游氏从唐末五代开始,游姓在今我国南方的福建地区,就已兴盛起来。由此可见,福建的游姓,是由河南而江西、再浙江、然后逐步播迁到南方的。游氏族人迁徙外地甚多,海外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大陆有重庆市,江西的赣州、遂川、黎川、龙南、定南、崇义,广东的河源,浙江的遂昌,福建的永定、三明、龙岩、武平、漳埔、宁化、明溪等县市。本县的歧坑、宫子前、灌子坑、沙子凹、石牌岗等乡村。台湾游姓以福建诏安移居者为多,现在分布较多的县市,有台北县、市,宜兰县,桃园县,彰化县等(余略)。
堂号
广平堂:游氏春秋时期发祥地在原河南广平郡(今河北省鸡泽县东二十里)故堂号曰“广平堂”。古书《交际大全》载有广平郡望,其中有“声实俱茂(雅),秀美而文(吉),清德重名(酢),善诗卓识(诚之),独步六朝之伯始(肇),并膺三辟于高闾(明根)”的佳句。括号内是历代游氏先贤名,内涵深刻。美秀堂:春秋时,有游吉(游皈的二儿子)貌美才秀,举止文雅,熟于典故。他继名相子产之后任郑国宰相,为政宽和。
仁和堂:北魏游明根任大鸿胪,处身仁和,接物礼让。故游氏又称“仁和堂”。立雪堂:原于“程门立雪”,典出宋代学者游酢、杨时向儒学家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游酢(游氏66世祖),字定夫,号豸山,与学友杨时都已是40来岁的进士了,还要继续求学,从福建到河南洛阳拜著名儒学家程颐为师。游、杨来到程家,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蒙眬中知有二人来却不动声色,二人恭恭敬敬肃然侍立,一声不吭,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梦初醒,见是游、杨二人,装作一惊道:“啊!贤辈犹在此呼”那天正是严冬最冷的一天,门外已积雪三尺。“程门立雪”传为佳话,流传千古。
此外,游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冯翊堂”、“广平堂”、“追思堂”、“东兴堂”、“聚辉堂”、“聚顺堂”等。
游姓宗祠通用对联
〖游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声实俱茂;秀美而文。——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北魏·游雅,累官雍州刺史,甚有惠政。下联典指春秋郑国大夫游吉,美秀而文,熟于典故。
尚书世第;鸿胪名高。——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广平任人游明根,字志远,博学经史,孝文帝时官仪部尚书、大鸿胪卿,封新泰侯。做官五十余年,以仁和处世,以礼让接物。
〖游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郑国家声远;建阳世泽长。——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游姓的起源于春秋时郑国。下联典指北宋游氏名人、哲学家游酢,建州建阳人。程门新世第;立雪旧家风。——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游氏宗祠“立雪堂”通用堂联。
〖游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大鸿胪仁和有礼;贤卿士美秀而文。——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广平任人游明根,字志远,博学经史,孝文帝时官仪部尚书、大鸿胪卿,封新泰侯。做官五十余年,以仁和处世,以礼让接物。下联典指春秋时郑国正卿游吉,即子太叔,美秀而文雅,熟悉典故,继子产执政。独步六朝之伯始;并膺三辟于高闾。上联典指后魏·游肇,字伯始,孝文初为内秘书侍御中散,外宽内刚,耽好经传。下联典指北魏·游明根。
〖游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九言教晋卿,郑相声名周代震;三尺尊程子,豸山著作宋朝芳。——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春秋时郑国正卿游吉。下联典指北宋哲学家游酢。
基开阔滩,分坝头九大房,星罗棋布;派衍椷林,自建阳而庐陵,椒盛瓜绵。——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游氏宗祠“立雪堂”通用堂联。
绍定夫之徵,读圣贤书,方不愧建阳门第;继太叔之美,行忠孝事,乃克振郑国家声。——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北宋哲学家游酢。下联典指春秋时郑国正卿游吉。
附录:游姓典故、趣事
〖求字〗游宗谦去探望书法家王百谷,王百谷当时正在写字,没来得及与游宗谦寒暄。游宗谦不由大怒,便指着王百谷的字大骂道:“你以为你写的字很好吗?哼!在我们莆中一带都把它看得如粪便一般。”后来游宗谦将离开王家,想求王百谷一幅字,碍于面子,不便索取,便令侍儿范鹿去求。王百谷也不答话,提笔便写。写完,对范鹿说:“把字拿好了。见了你家相公,对他说:又担了几石粪便来家了。”——明·姚旅《露书》
余氏族谱字辈
本文2023-11-02 15:12:3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9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