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汉人的来源
村庄史是村庄的一部完整的历史回顾和写照,其中溶入村民各自独特的经验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丰台沟村土族村民居多,村庄史的历史笔墨对其偏多。关于当地土族村民的来源,有多种多样的演绎版本。
祁姓是本村的大族,是村里最早的住户。
李姓土族是外来户,迁来的时间约三代人左右。李家是在清末从临近的互助五峰乡迁来,据说是家境贫困,投靠在丰台沟的阿舅家,后来素性定居下来。
王姓土族现有四户,也是外来投靠亲友,后来定居下来,至今已有三代人。
姜家是从互助沙棠川迁移而来,根子上是汉族,从叙述者(姜二爷, 70多岁)记事起曾听老人说过此事。姜氏还在三代之前确属汉族,后因家境贫困,兄弟二人流徙之此地,其父娶土族妇女为妻,生有四子,解放后改为土族。后代通婚都与土族结亲,精通土语。据说,丰台沟村的姜家还有家谱,与沙棠川姜家基本能衔接上。
比较有意思的是,同样根子上是汉族外来户的叶姓,虽与土族杂居,可是始终没有改变民族身份叶家在丰台沟上、下庄分布居住,有十几户,是村里的大族,仅次于祁姓。关于叶姓的来源,民间有如下传说:
据叶家老爷爷(八十多岁)讲,很久以前,有叶家兄弟二人从双树儿(今互助县双树乡)迁到班家湾。后来因为生计的缘故,兄弟之一到山后(今互助北山)谋生,娶妻藏族女子,家境从此逐渐好转,后在班家湾繁衍发展。
在青海地区的土族中有很大比例的汉族融入的现象。在他们的家族谱中记载着从哪里迁移而来的一些史事,很多是从南京、山西等地迁来。南京迁来的这些汉族大部分均为发配或流放、屯田驻戍;从山西迁来的部分移民是明清两代官方移民实边政策的后果,也有部分山西的客商来西北地区甘、青一带经商,后来与当地妇女通婚结亲而定居,其嗣后逐渐转为土族。因为汉族历来有修纂家谱的习惯,他们迁移到一个全新的区域后,也会续修家族谱以绵延家族历史,抑或凭着家族老人口述史的传承,由后人们重构本家族的渊源或记述族人迁徙的历史。
青海汉族来源传说中,较为普遍的是“南京珠玑巷”说。
传说在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年的元宵节灯会,一户人家在灯笼上画了骑着马的大脚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大西瓜,让路人猜测灯谜的意思。朱元璋一看不禁大为恼火,认为灯谜有意侮辱马皇后,一气之下拟了一道圣旨,将全巷子的居民发配到了地处边塞的青海。
元宵玩社火,因涉嫌讥讽马皇后而迁民到河湟的传说,是否确有其事人们认识不一。据查,《纲鉴总论·广注明朝篇·杀京民条》有注说:“帝(太祖,即朱元璋)以元宵节谜,画一夫人,手怀西瓜乘马,而马后脚甚大。上曰:彼以皇后为戏谑。盖言淮西妇马后脚大也。乃大杀京民之不守本分者。”又据余继登《典故纪闻》载,镇南卫造官船,擅伐民间树木,被控。朱元祖命斩为首者,其余被杖,“谪戍甘肃”云云。[3]据芈一之先生考证,朱元璋正妻马皇后,乃宿州人氏,非淮西妇女也。而且据史记载,马皇后未闻貌丑脚大,而且在传说发生之前的洪武十五年即已去世。鉴此,此说属无稽之谈。关于河湟地区一部汉族的先祖源自南京结论的形成,是有一定的原因:
明朝初年经过多年的战争和变乱,特别是在西北地区人死的比较多,可谓十室九空,反映在经济上则较为萧条,于是大量向边疆地区移民屯垦或实边。当时的主要移民就是驻军,其来源之一就是珠玑巷。珠玑巷这一地点与明初的移民现象有关,当时在各地设有移民点,珠玑巷便是其中之一。很多人出去历经几代后不记得当初的祖源地,只记得当初派遣出发时的移民点,所以便有青海汉族祖源“南京珠玑巷”之说,此与许多山东人都记得祖源来自“山西洪桐县大槐树”的版本一样。
实际上,青海汉族移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早。秦汉时期,尤其是汉代,由中原向西北大规模的移民开始。汉武帝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大将霍去病出征河西走廊,有大量汉人徙居河湟流域。自西汉大臣赵充国湟中屯田以来,大量汉人进入河湟地区屯垦戍边。及至明王朝,从南方大量汉人移民到青海,到清代仍有汉人源源不断从中原、南方迁徙而来。青海、甘肃地区汉人徙居的历史和年代久远,他们在这一地区长期与当地的世居民族和频繁变动、流徙的各族体间不断接触、融合,使民族总体分布格局形成了杂糅相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这种格局极有利于族际交流和有效接触,使得民族之间的文化互渗和文化影响得以发生。各民族文化间发生文化因子的相互采借、吸纳的过程,也是文化认同逐渐发生转向的过程,族群融合和文化融合也不断得以发生。
青海曹氏不是曹操的后代。
根据资料,曹操后人是指曹操(汉末魏王、曹魏奠基人)的后代,现在通过家谱和DNA双证明的曹操后裔是辽宁丹东东港市曹祖义和山东乳山河南村曹家,他们家谱范字“九锡龙宗延”是中国曹姓第一家这样起名排辈分,因此是最正宗的曹操后裔。还有江苏盐城建湖县恒济镇建中村曹家舍有家谱证明是曹植后裔。
青海的著名作家有龙仁青、梅卓、井石、曹有云、马光星等。
1、龙仁青
龙仁青,男,当代青年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这里也是中华对角羚(普氏原羚)的家园)。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系青海作家协会理事。
1992年前后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锅庄》、长篇纪实文学《藏域春秋》(合作)、长篇纪实文学《仓央嘉措秘史》、小说《锅庄》、小说《情歌》、小说《鸟瞰孤独》、小说《奥运消息》、小说《光荣的草原》等。
2、梅卓
梅卓,女,1966年7月10日生,青海化隆人,藏族代表女作家、诗人,中共党员,青海民族大学中文系毕业。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任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席。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部落》《月亮营地》,散文诗集《梅卓散文诗选》《土伯特香草》,中篇小说《佛子》、《青稞地》、《庄园》、《极地》、《月亮下的铜扣腰刀》等。小说集《人在高处》《麝香之爱》,散文集《藏地芬芳》《吉祥玉树》等。
3、井石
原名孙胜年,号煮字坊主。1953年9月出生于青海省湟源县一个叫纳隆的山沟里。1973年毕业于青海省卫生学校。2001年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著有长篇小说《麻尼台》、《金梦劫》,散文集《花海采风录》(合集),散文随笔《煮字坊笔记1》, 《煮字坊笔记2》, 中篇小说集《湟水谣》,《古堡的主人们》等,长篇纪实文学《故乡故事》等。
4、曹有云
曹有云,1972年生于青海。诗歌作品在《十月》、《诗刊》、《诗选刊》、《作家》、《星星》诗刊、《绿风》诗刊、《扬子江》诗刊、《作家》、《青年文学》等刊发表,并入选多种诗歌选本。诗集《时间之花》入选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9年度卷,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诗歌曾获首届青海文学奖(青海省最高文学奖),首届《青海湖》文学奖,第三、四届青海青年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委员、青海省诗歌学会常务理事、青海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五届高级研讨班学员。
5、马光星
马光星,1953年11月11日出生于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土族。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学创作研究室主任。主要作品有《塔尔寺的传说》(合著)、《中国各民族宗教神话大词典》、《果洛·朝霞如火》、《青海风俗简志》、《小白兔智斗百兽王》、《土族文学史》、《西海文探》等。
-龙仁青
-梅卓
-井石
-曹有云
-马光星
青海的汉族,包括河湟的汉族,早在西汉时期就开始从内地迁入,与当地少数民族(当时主要是羌人)共同开发河湟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汉武帝宣帝元年,将军赵充国进入河湟谷地,屯田,开田二千顷。当时,大量中原士兵及其家眷、仆人和商人迁移到青海。为了躲避西晋八王之乱,不少汉人迁居西部河湟地区。当杨迪将青海完全纳入国家统治版图后,中原开始大规模向青海移民。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青海汉族人大量减少。明清王朝建立后,为了填补西部边防,从中原到青海的移民开始不断迁徙。特别是到了清朝,为了开垦青海的不毛之地,大部分汉人都迁到了这里。
寻根问祖,落叶归根,是中华民族永远抹不去的一种故乡情结。南京竹子巷,是青海汉族人做梦的地方。
青海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青海汉族是从“南京竹巷”迁来的。故事的大致情节是这样的:明朝洪武年间的正月十五,“南京斋藤优子巷”的人们在表演社火的时候,绑了一只大脚马猴。一个大臣认为这侮辱了马皇后(指马皇后的脚又大又丑,当时的女人脚小才好看),朱元璋就把这些人都下西洋了。
从南京迁到青海高原的汉族后裔,现在遍布青海东部各县。此外,还有来自陕西、河南、安徽、山东、湖南的移民。
(2)回族
在中国封建社会,经过国内外众多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民族数百年的迁徙、定居、繁衍和融合,回族正式形成于元末明初。
目前全省约有70万人,主要分布在省东部和东北部。西宁、门源、化隆、大同、民和、循化、湟中、平安、贵德、祁连、乌兰、尖扎较为集中,其他市县也有分布。他们和兄弟民族一起,艰苦奋斗,为青海的开发建设和维护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3)蒙古族
青海蒙古族,又称“德都蒙古族”,一般为和硕特蒙古族,但也有来自哈尔卡、土默特、鄂尔多斯的部落。1320年进入青海,成吉思汗率军攻占夏、金领地,“周游吐蕃”,青海开始向蒙古文化渗透。蒙古人虽然在元代就已进入青海,但在明代他们才大规模进入青海。据记载,其祖先是古代和硕特蒙古人。15世纪(明郑德初年),大批东蒙古人,即鞑靼部落,迁移到以青海湖为中心的青海草原。蒙古族的祖先,无论是来自漠北的卡尔卡、东蒙古还是鄂尔多斯,都是从青海湖和黄河南北开始生活的。
目前,青海有蒙古族9万多人,主要分布在海西的德令哈、格尔木、都兰、乌兰县,黄南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北的祁连、海盐县、门源县,海南的西宁、海东、大同及部分地区。民族自治地方包括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多分布在海西州和河南县。
(4)藏族
藏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青藏高原。青海是仅次于西藏的中国最大藏区,信仰藏传佛教的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青海省有6个藏族自治州,分别是黄南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语言方面,除玉树藏族自治州属于藏语康巴方言外,其余均为安多方言。
省会西宁之前是五代十果的国度。那时候这里就有人,也是那时候的城市,现在你所看到决大部分青海人都是移民过去的,陕西,河南,山东,湖南,江苏,东北(东北主要是工人大哥为主,这些都是建设大西北时候过来的)
保姓起源
1.《中华一家人》
(1)路史: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保氏。
(2)姓谱:周礼有保章氏,因官以为氏。
(3)千家姓:山阳族。
2.《南通历史札记》
《内蒙古新闻网》扩廓帖木儿(?-1375),元末沈丘(今安徽临泉西北)人,本名王保保。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甥、养子。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儿遇刺后,代领其军,破益都城,杀田丰、王士诚,复与元将孛罗帖木儿争夺晋冀。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他拥皇太子讨伐孛罗帖木儿,入京为左丞相,封河南王,总统天下兵马。随后进兵关中,与军阀李思齐交兵。后明军北伐,二十八年(1368年)元都陷落,他败走甘肃,成为明朝西北边患。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沈儿峪被明将徐达击败,逃往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逾年,大败徐达,斩明军数万。后病死于哈剌那海。
《南通历史札记》扩廓死,妻毛氏从亡,另一妾携幼子泛海居崇川(南通古称)。后裔取保姓。
南通部分保氏是根据家谱定的,这样南通就出现蒙古族的保氏和汉族的保氏。然而家谱作假严重,而清代攀附现象最为严重。《崇川保氏宗谱》是清代写入扩括帖木尔史迹,然而云南保氏记录与历史接近,而南通保氏问题很大。《明实录》记载扩括帖木尔之妹为朱元璋之子秦王
3.昭通《保氏族谱》
云南回族中的保姓,出自赛典赤;赡思丁家族,即“回族十三姓之一”。但昭通《保氏族谱》称:“吾族原于蒙古,初以特穆尔为氏,元之右族也。自库库台特穆尔尊号保保,而入滇始祖以阿保名,于是改姓保氏。”(《滇南丛话》)对于此话,白寿彝先生指出:“予于《族谱》所记第十三世以后,颇为相信。十三世之前,予乃不能无疑。其真实之程度如何,固不难据史籍以断。”(《滇南丛话》)对于昭通保氏“原于蒙古”究竟是指“蒙古国”还是“蒙古族”,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4《公安部网》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缅甸境内的英国人想把云南班老乡境内一座资源丰富的矿山据为已有,十几个佤族部落王共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英斗争。当时的保家先人(原姓李)也是部落王之一。政府为了表彰保家兄弟三人在这场斗争的显赫战功,就赐姓为“保”,老大叫保卫国,老二叫保卫厂,老三叫保卫民。现在立在班洪乡政府附近的抗英纪念碑就是那场斗争的明证。老大保卫国的传人叫保洪忠。保洪忠先后担任过云南省人大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保洪忠的大儿子保明良现在仍住在上班老村,如今他身兼两职,于公,他是副乡长,于私,他又是佤族部落的“王子”。
5古兰圣训《源远流长的广州回族》
保姓,辽宁省沈阳县、新疆省,《保氏效和堂族谱》谓:“来自阿拉伯”。
6《沈阳晚报》
距沈阳市区东南约20公里的东陵区李相镇尾巴沟(原名苇芭沟)村,居住着9户极为稀少的“保氏”人家。经过查看“保氏家谱”,史学家佟悦认定,“保氏”为“随名姓”,其家族应为满族的“蓝旗”。
7《全唐文》卷四百二十二
○安州刺史杜公神道碑
受正性者德之元,纂重侯者业之盛,君子体仁以合德,积厚以感通。著于神
明,光於祚允者,其惟杜公乎!公讳鹏举,字某,其先京兆人也。七代祖讳模,
後魏为濮阳守,卫人宜之。子孙世居东郡,故今为濮阳人。夏有豢龙之官,周封
唐杜之国,世载侯伯,勋藏晋鲁。周公锡命,元旗火龙;拯三代之衰,参五霸之
业,斯保姓之始也。
青海汉人的来源
本文2023-11-02 11:29:1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9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