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姓家谱中有“长,世,泽,荣,的一支,除了以上的几个还有哪些?
卢
姓氏名称: 卢
拼音: lu[二声]
序号: 0167
介绍
介绍文件
介绍文件
卢姓起源
卢姓起源
上古卢人与卢字
在上古时代,我国西部地区有一支游牧部落。这支部落的人携带一种用柳枝等编织成的、特制的、盛食物用的器皿——卢器,转移各地,过着原始的群体游牧生活。
他们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解饥御寒,在原始的劳动条件下必须寻觅水草地,追逐和饲养利生的动物,以取为衣食之用。同时,他们也必须逃避和抵抗毒蛇猛兽,以便保全自己的生命。他们对于百兽之王——老虎十分崇拜。在初民崇拜图腾的时期,他们选取虎为图腾而顶礼膜拜。在原始人画图造字时,卢字取了虎字的上部。
古人用卢的繁体字(廑)。这个繁体字上面部分是虎字头,下面部分是“皿”。“皿”表示卢人特制的器皿,即前文所讲的卢器。
古代卢人经常在卢水流域和卢山地区活动。因为要追逐水草地进行游牧式劳动生产,所以他们迁徙的范围比较大,包括了我国西北、西南甚至中西部地区,可谓流动性强,而影响面宽。
沈括在他的名著《梦溪笔谈》中指出:“夷人谓黑曰卢。”而黑也往往写作“乌”。今四川省雅砻江古时就称为卢水,岷江上游现在还有叫卢水的河流。其他不少地方的山、河、城乡和社区,直到今日还有许多取名为卢山、卢水、卢河、卢溪、卢沟、卢湾、卢县、卢氏县、卢城、卢园、卢家村、卢龙、卢奴、黑山、黑河、黑水、乌山和乌江的。
自从人类发明与使用火之后,卢人把柳条编制的卢器糊上泥土的浓浆,再反复用火烧烤,成为原始的陶器。这种陶器虽然原始,却可以用来蒸煮食物和贮存生活所需的水及其他东西,这种陶器经受烟薰火燎后,往往残留一种黑色的烟灰,所以古人自然而然把“卢”与“黑”联系在一起。初民造字时考虑到“廑”与“火”结合成“燎”(简体字“炉”),这包含着把糊上泥浆的卢器在炉中经火烧制的意思,也可以说用火把卢器烧制成原始的炉子。要制造炉子,火和卢都不能少。
卢姓来源之要有四:
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
神农炎帝世系
炎帝和黄帝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华夏民族共同的远祖,同称“人文初祖”。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国语·晋语》叙炎帝与黄帝的关系曰:“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二帝用师,以相济也”,“男女相及,以生民也”。神农时代末期(军事民主制后期),部落之间争战不已,以致神农作为部落联盟的酋长也无力平息。黄帝即于此时,继神农而崛起,取得盟主地位。所以人们认为,黄帝与神农(炎帝),都不只是一个人,而是部落的称号(因而也是“朝代”称号),或是部落首领通用的称号。当然,有可能是以最初一任部落酋长的名字(名号)命名部落的。
神农早于黄帝,一般认为,神农即炎帝。炎、黄二帝皆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一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版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说明在神农(炎帝)氏世衰力弱、德能不孚之时,黄帝继起。其最主要原因是,两大部落 (族)为争夺本族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而发生争端,世代争战。黄帝联合四方部落,经过多次战争,才得以打败炎帝神农氏,实现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联合(大统一)。
《帝王世纪》较详细地记述了炎帝的诞生神话:“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今河南淮阳),又徙鲁(今山东曲阜)。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潜夫论·五德志》载:“有神龙,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代伏羲氏。其德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说文》云:“神农居姜水,以为姓。”《竹书纪年》载:炎帝“育于姜水,故姜为姓”,“其起本烈山,号烈山氏”。《三皇本纪》曰:“神农氏、姜姓”,“长于姜水,因以为姓。”
黄帝、炎帝是同出于少典氏之两兄弟(应为少典部落联盟的两个胞族部落),因其分别居于西北黄土高原之姬水、姜水流域,故得姓不同。姜水即岐水,在今陕西省岐山、武功县一带,属渭水支流,源出岐山,南向与横水合流,人雍河。上述炎帝姓姜,是因姜水而得;反之,也可能姜水因有姜姓(炎帝)部族人的长期居处而得名。郑樵说:“姓之为氏,与地之为氏,其初一也。皆因所居而命。得赐者为姓,不得赐者为地”,“姜之得赐,居于姜水故也。故曰因生以赐姓。”“姜”字从羊,与羌同音、义,表明他们是上古时代羌族的一支,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牧羊)民族;“姜”字又从女,作为部族人员的共名,即是部族的姓称,源于共同的始祖母,有着共同的血脉统绪。在神农氏父系氏族社会以前,曾经经历过长期的母系氏族社会。这个时期的重要遗产之一,就是氏族的共同姓氏称号。尽管到了后世,这一部族的许多分支,有许多氏称,但他们的祖姓是统(同)一的,是不会磨灭或被忘却的。周代,许多姜姓氏族(支族)人共同尊奉他们的始祖炎帝;春秋时期即使是已被周人视为“夷狄”的“姜姓诸戎”也不例外。
《礼记·月令》正义引《春秋说》云:“炎帝号大庭氏,下为地皇,作耒耜,播百谷,曰神农。”看来炎帝只是帝号,而神农则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从实质上看,神农氏是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其领袖号称炎帝。古书又载:“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作耒耜,故曰神农。”炎帝神农是一神而具两个功德。·有学者认为,神农氏在黄帝之前,是古代“三皇”之一,炎帝是神农氏的后裔。炎帝即赤帝,是日神之子,即火神。《左传》 “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
《汉书·食货志》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货通。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食与货是生民、养民之本,二者皆肇始于神农炎帝,其功堪称不朽。
陆贾《新语·道基》载:“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白虎通·号》云:“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而化之,故谓之神农也。”《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沃、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他无疑是带领先民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拓荒者和创业者。据《绎史》卷四引《周书》云:“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蕨实。”《易·系辞》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农业的发明的确颇具神话色彩,古人津津乐道,渲染已甚。其中最多的,是把神农的政治思想理想化了,加进后世儒生自己的观点。
《商君书·画策》篇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庄子·盗跖》篇载:“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越绝书》称:“昔者神农氏之治天下,务利之而已矣,不望其极。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表现神农氏的无私、英明与贤能。《纲鉴》载:炎帝“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描绘出炎帝领导下的原始社会生活。
《路史·后记》(宋罗泌著)记述炎帝的政治理论和思想,说他主张“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士丁壮而不耕,则受其饥;女当年而不织,则受其寒”,“耕不强者亡(无)以养其生,织不力者莫以盖其形”。
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耕田为土,凿地为井;正节气,立历日;亲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创制衣裳;日中为市,倡导贸易;削桐结丝,制作乐器;治木为弧矢,创造武器;“教之桑麻”,“耕而作陶”;制灶作具,以利民用。他无疑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开创者,亲手缔造了中华古国的文明。因他“始教天下种谷”,“教耕生谷,以致民利”,故后世尊他为神农。传说他的死也是辉煌而悲壮的:晚年巡视南方,尝百草为民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终因误尝断肠草而不幸身亡。传说他葬于今湖南酃县塘田乡的鹿原陂,后世称其墓为炎帝陵。
由于神农氏的发明和倡导,姜姓戎族开始从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转入定居耕种的农业生活。神农炎帝的确是开天辟地、功勋超卓的伟人。
炎帝族的活动范围遍及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湖北、湖南。炎帝子孙继承农业生产传统,又有新的创造发明。《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烈山氏又叫厉山氏,是炎帝之号;因炎帝起于烈山。烈山在今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
炎帝号为神农,“教民耕稼、蜡祭、医药、交易之事,开万世衣食相生相养之原。”后人称颂神农,“其功如天”,“盛德不孤,万世同仁”。商周之际的大贤人伯夷、叔齐兄弟曾经哀歌:“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东汉张衡作《东京赋》慨称:“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晋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有“羲、农去我久,举世叹复真”的惋惜;他在《感士不遇赋》中更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的怨慨。可知炎帝时代曾令众多士人向往。《尸子》解释神农之神为:“神农氏治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为之神。”
周武王灭殷纣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安徽亳州市)”,代表当时人们对炎帝功业的纪念和褒扬。
炎帝的世系,据《礼记·祭法》疏引《春秋命历序》曰:“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八世所传,《易·系辞》疏引《帝王世系》载:“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纳奔水氏女曰听泼,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轩辕氏。”
《万姓统谱》载称:“炎帝神农氏,姜姓,生于厉山,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氏。继无怀氏位,承太昊木德,以火德王,故曰炎帝。都鲁。在位一百四十年。”
《吕氏春秋·慎势览》称,“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可能比较接近史实。如此,则上述所传八世,可能只是其中较著名而有影响者。
《万姓统谱》所载世系与《帝王世系》同,但注明“已上七代,袭神农氏之号,三百六年,至榆罔失政,诸侯相伐,黄帝征之,天下咸归焉。”
《汉书·律历志》说:神农氏“号炎帝”,“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
神农氏:部族首领称炎帝,姜姓,牛图腾。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蚩尤氏:炎帝之后(一日先仕于炎帝),出自羊水,仕于黄帝。为主金之官,默观神农世衰,潜铸金类,以为利器,举兵逐榆罔(炎帝裔),自号炎帝。后作兵伐黄帝,并曾请风伯雨师助战,终为黄帝击败于涿鹿之野,被杀。他是战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发明乃源自农具和其他生产工具。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后裔。性格暴戾,易于为非。相传因与颛顼争强为帝,曾与东夷族大战,不胜,而怒触不周之山,致使天倾地陷,造成人间大灾难。
烈山氏:又叫厉山氏,其首领为烈山或柱。《国语·鲁语上》云:“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礼记·祭法》则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一般认为烈山氏为炎帝后裔,仍为农神、谷神。烈山,本是烧山垦田之意。
四岳氏:首领为伯夷,姜姓,传为共工之从孙,曾助禹平治水土。后繁衍出齐、吕、申、许四支后裔。
炎帝神农氏,名石年,传说在位140年(约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县塘田乡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长,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轩辕,故让位。轩辕即黄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术嚣,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龙,术嚣子。
第十三世,名垂,勾龙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贤人,佐尧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吕侯,是即吕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吕尚,即其后。
炎帝后裔
神农氏后裔繁衍发展,支族甚多。在商、周时期,分建很多国家(方国)。传说神农姓姜名轨,一名石年。神农之子,有神氏、农氏、列氏、厉氏和柱等。厉氏分衍出丽氏和赖氏。自柱开始称炎帝,其后的世系分衍:
帝柱生庆甲;庆甲生甲氏和帝临;帝临传帝承;帝承传帝魁;帝魁传帝明;帝明传帝直;帝直传帝厘;帝厘传帝居(亦称帝哀);帝居传节茎。节茎之后,有节氏、戏氏、克氏三支。克传帝榆罔(参卢),其后衍生榆氏、露、赤狄和白狄;戏传器和小帝。器的后裔为钜、伯陵、祝庸三支。钜之后有封氏、钜氏、封父、富父氏;伯陵生蜂氏和逢氏,逢生殳氏、延氏和鼓,鼓生灵契,灵契生氐氏;祝庸氏胄胤更加发达:祝庸生术嚣,术嚣生条、勾龙(即后土);勾龙平水土有功,后人纪念,尊为社神;勾龙之后有勾氏、勾龙氏、共工氏、信、垂;共工氏衍生共氏、龚氏;信生夸父;垂生噎鸣(即伯夷)。
伯夷之后为太岳、骀氏、怡氏;太岳即四岳,其后裔于商、周时期受分封,于是有吕、申、隋、淳、向、薄、甘、州、文叔、岳氏、先龙。
炎黄之战
史载炎帝与黄帝本为同族(“兄弟”),皆生活于西北地区,炎帝在姜水流域(宝鸡城),黄帝在姬水流域(即岐山下之岐水)。他们原本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带的游牧民族。《帝王世纪》云:“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女登感于常羊而生炎帝,以姜为姓,这隐约说明炎帝出自羌族(牧羊部落)。
自神农氏发明农业后,开始半定居、半迁徙的农业生活。他们顺着渭水流域东下,来到黄河以南的大平原上,这个地区适于原始农业生产,于是神农氏成为最早定居的农业部落。他们开始建城立邑,初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再迁于鲁,都曲阜。故山东地区也有姜姓部落聚居。周初,武王分封姜子牙一族到山东建立齐国,有其历史原因和社会基础。
炎帝氏族传到帝榆罔时,开始衰落。部落内的蚩尤族为争权而发动战争,打败帝榆罔,夺得帝位,仍称炎帝,居于涿鹿。此时黄帝部落兴起,与榆罔一族联合,大败蚩尤族于涿鹿。黄帝取代炎帝,成了炎、黄部落联盟的共同首领。
帝榆罔族人除了部分合并于黄帝部落,定居北方外,另一部分南迁于江汉之间,仍然袭称神农氏或炎帝族。他们成为南方部落联盟的首领。
《礼记·月令》说:“南方曰炎天,其帝炎帝。”
《后汉书·郡国志》曰:“炎帝神农氏,葬长沙”。
《舆地纪胜》称,葬于茶陵县南,茶乡之尾。
《路史·后纪四》云,炎帝柱之裔炎帝庆甲、来(即厘),“俱兆(葬)茶陵”
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以后,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特派大臣在茶乡白鹿原访寻到炎帝陵,因加修葺,并立庙奉祀。
炎帝姜姓部族沿渭水、.黄河向东迁移,其中一支到山东境内,在黄河下游与淄水之间活动。随后定居下来,逐步派生出许多支氏,
吕尚受封于齐建齐国
吕尚又称姜尚、子牙、太公望、师尚父、齐太公。他在公元前11世纪,奉周武王(姬发)之命统兵征讨商纣王,从而成为灭纣辅周的大功臣。
在商朝末年,纣是一个朝野痛恨的暴虐君主,姬昌曾经受封为西伯,人们称他西伯侯。西伯侯因得罪了纣王,曾经被纣王囚禁在菱里(今河南省汤阴之北)。他获释后率兵灭了周围黎(今山西省长治市西南)、邗(今河南省沁阳西北)、崇(今河南省嵩县之北)等小国。在丰邑 (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建立了他的统治中心。
西伯侯在世时未能完成其推翻商朝黑暗统治的宿愿,到临终时,他便嘱咐次子姬发作好准备,尽早兴兵伐商。姬发在即将亲率兵将征讨商纣时,向吕尚讨教有什么克敌制胜的妙法。吕尚对姬发说:“纣王因其暴虐,残害许多平民百姓,失去了民心,我们必定要与纣王相反,要抚爱百姓,以贤能英明来对付纣王的冥顽无道。倘若我们赢得民众的归心和拥护,一定可以取胜。”这就是吕尚提出的克敌制胜的“文经”谋略。另一方面则是他的“武纬”谋略。利用敌对阵营中的矛盾,使其产生内乱,相互削弱力量,甚至达到完全瓦解的地步。其次则是讲军力的运筹部署和用兵的韬略。
在灭商的过程中,吕尚曾经作为姬发大军的前锋,麾动虎贲、戎车冲人商纣军中。他率兵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西南)与纣王军队进行大决战。在激烈的战斗中,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纷纷起义,并反戈回击。商纣王走投无路,最后登鹿台自焚而死。姬发遂率军顺利占领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宣告了商朝最后灭亡。商灭后,姬发遂建立西周王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号称“宗周”。姬发死后,庙号武王。其子姬诵承袭王位,称为周成王。
周成王鉴于吕尚在辅周灭商中立有大功,遂封吕尚为齐侯。吕尚得到大片封赐的土地——齐。他在齐建立了诸侯国齐国,并选择营丘(今山东省临淄之北)为国都。吕尚封齐建国,“尊贤智,赏有功”遂使齐国,成为西周及春秋战国时代强国。
受姓及创姓始祖——高傒
高傒是姜太公第十一代孙,身历数朝,世袭上卿之职,其妹又是齐襄公夫人,人称“高舅”。高俣为齐国重臣,因拥立齐桓公受封于卢邑,卢氏由此发祥。据记载,齐太公第七代孙是文公吕赤,文公有子名高,公子高的孙子吕(亻奚),“以王父(案祖父)字为氏”,故姓高,称高(亻奚)。高俣字敬仲,号祖望,颇有外交和治国才干。一生历僖、襄、桓、孝公四代。襄、桓时代,正是齐国多事之秋,高俣执政,齐襄公失德无道,骄奢*逸,被臣下连称、管至父所杀,二大夫拥立公孙无知为齐君。无知封连、管二人为正卿、亚卿,诸大夫心中不服,高、国二执政看事不可为,称病不朝,无知也不敢罢黜他。
齐国诸大夫对无知篡位极端不满,大夫雍廪与众大夫共谋除逆,复立先君之子。他们商议认为:“高敬仲,国之世臣,素有才望,为人信服。”策划使高俣置酒,以招连、管二人,二人必然信而赴宴,到时刺杀二贼,必能成功。此计告于高俣,高慨然许诺。高(亻奚)宴客,雍廪先人宫杀了无知,高府预伏的武士也杀了连、管二人。众大夫遂在高府议立新君;齐襄公有二子为公子纠和小白,皆因襄公无道,早已避祸各奔鲁国与莒国。高俣原与公子小白交情甚笃,与同宗国氏大夫商量,要暗中把公子小白从莒国召回。这时,鲁君知道无知已死,也要发兵护送先前逃来母舅家避难的公子纠回国即位;并令公子纠手下人管仲,先带一批军队拦住莒国至齐的通道,与护送小白回国的队伍发生战斗。小白被管仲射中带钩,装死躺下,被人 载在车中,快速驰人齐都。管仲上当,派人报鲁,鲁急送公子纠赴齐。等公子纠一帮人到时,小白早巳到达。因有高(亻奚)等人做内应,小白迅速登位为君,称齐桓公。
桓公即位后,发兵攻鲁,想杀管仲。鲍叔牙劝桓公说:“君将治齐,即高俣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桓公听从鲍叔牙建议,捐弃前嫌,以厚礼聘管仲为大夫,委以政事。《左传》庄公九年(公元前685年)载: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为相,说:“管夷吾治于高俣,使相可也。”高(亻奚)不争功贪位而识大体,忠心辅佐桓公。《国语·齐语》载:管仲向桓公建议,为增强军力,建立三军:桓公帅中军“五乡”(万人),国子、高子皆齐之上卿,各率“五乡”,为左、右军。“有此士也三万人,以方(横)行天下”,大国也莫能当。
桓公得管仲,与鲍叔牙、隰朋、高(亻奚)等,发展渔盐之利,救济贫穷,齐国百姓倾心拥护。齐桓公即位以后,修援立之功,对高、国世卿,皆加赐采邑。他以卢邑赐予高(亻奚)。高氏家族,继续秉持国政,与国氏家族俱为齐国重臣。齐桓公在众臣的辅佐下,国力迅速增强,成为春秋首霸。当时,鲁国因有庄公夫人(哀姜)与庆父(庄公弟)之乱,庄公死后,二人被杀,国绝无人,“旷年无君”。齐桓公派高俣到鲁国,执行“存鲁”之重大使命。《春秋》闵公二年(公元前 660年)载:“齐高子来盟”,即指高俣受齐桓公命,“将南阳之甲”3 000人至鲁,帮助鲁国“立僖公而城鲁”。他与僖公订盟,稳定了鲁国政局;同时,命令甲士帮助鲁人筑鹿门之城,以防邾、莒之变。鲁人以此为美谈,“曰犹望高子也”。世人称赞高(亻奚)“能深执忠臣之义,勉其君于霸”。《左传》僖公十三年 (公元前647年)载,周襄王以齐相管仲有平戎扶周之功,欲”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谦谢曰:齐国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坚决辞让,只受下卿之礼。
《春秋》鲁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98年)载:“郑伯使其弟语来盟。”郑伯派人来齐寻盟,事如鲁隐公三年之盟于石门。鲁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1年),《春秋》载,鲁公“及齐高(亻奚)盟于防”,鲁庄公以国君身份,与齐国上卿(大夫)高(亻奚)订盟于防,
齐惠公卒时(公元前599年),高氏、国氏拥立惠公之子顷公(名无野)即位;恐崔杼(原来有宠于惠公)掌权不利于己,便驱逐崔,崔杼出走卫国。齐灵公时(公元前566年),齐国灭掉莱国,高厚与崔杼一起“定其田”(即划定其田产分配)。齐灵公因宠爱戎姬,更立太子牙,令高厚任牙之师傅。《春秋》鲁成公十七年(公元前574年)载:“齐高无咎出奔莒”。《左传》记述其因:齐灵公听信妇人谗言,“刖鲍牵,而逐高无咎。无咎奔莒。高弱以卢叛。”这是高氏以卢邑为根据地,对齐君不明所表示的第一次抗议。齐侯任用崔杼为大夫,令庆克佐之,“帅师围卢”。不久国佐之师自外回来,也参与围卢,卢邑终于投降。
齐灵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5年),高厚率师伐鲁国国都北边,后又退还。同年冬,鲁君会合十二国之师,进攻齐国。其中晋将赵武、韩起“以上军围卢,弗克”,由此可见卢城之强固。次年(公元前554年),齐灵公去世,崔杼拥立前太子光为庄公,杀掉太子牙,又杀高厚,齐国因此大乱。齐景公元年(公元前547年),崔杼被灭族,庆封、庆舍先后专权,田氏与鲍氏、高氏、栾氏四家联兵击破庆氏。齐景公五年(公元前543年)九月,齐国公孙虿、公孙灶(二人皆高氏之族),“放其大夫高止于北燕”,据称是因为他“好以事自为功,且专”。高竖对此很不满,不久就又“以卢叛”,表示抗议。齐令闾邱婴“帅师围卢”。高竖提出条件说:“苟使高氏有后,请致邑”,即要求保存高氏的后嗣和宗庙祭祀,而后献城投降。得到允诺后,高竖终于将卢邑献出,出奔晋国;晋人建绵城以安置高竖家族。
齐平公元年(公元前480年)又有“高无丕出奔北燕”。可知高氏有一支就在燕地(可能即后之范阳)定居并传衍下来,成为其后兴起的卢氏的先祖。齐景公病重时(公元前490年),命国惠子、高昭子共同拥立荼为太子,而驱逐诸公子;景公死后,吕荼立,是为晏孺子。这时仍由高、国秉政,田乞伪装顺从而事奉高、国,背后却诽谤他们两家。不久,田乞、鲍牧与诸大夫调集武装,进入宫廷,且欲攻击高昭子。昭子闻讯,即与国惠子一起出兵救齐公(晏孺子)。兵败之后,田乞穷追,国惠子投奔莒国,高昭子遇害。田乞另立景公之子阳生,是为悼公。后田常弑悼公 (公元前481年)而立平公,自为齐相,专齐之政。直到齐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5年),田常的曾孙田和代齐而为诸侯,“迁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祠太公以下”(《风俗通义·六国》)。公元前379年康公卒,田氏代齐之后,吕氏绝社稷宗庙之祀,子孙因失国而离散。他们起先多在北方各地迁居,各以其先人所受封邑之名为氏,由姜姓高氏子孙更氏为卢,世代延续下来。
二、改姓和赐姓
西周时代,姜太公吕尚的子孙就有人取姓“卢蒲”,其后代把“蒲”字去掉,姓卢。
春秋时代,齐国国君桓公的后代有一支取“卢蒲”为姓的,后来改成姓卢;还有一支取“葛卢”为姓的,后来也改姓为卢。
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北周之初祖籍河北范阳的雷姓人氏改为卢姓。据《魏唐书·卢祖尚传》所载,卢祖尚的祖先曾经改姓雷为卢。
隋代的章仇太翼,很有才华,备受隋炀帝(杨广)看重,受赐姓“卢”,子孙也就随之归于卢姓。
唐代有姓闾的人,经当朝皇帝特批,改姓为卢。唐高宗曾经
周简王九年(前577年),晋国的属国郑国出兵攻打楚国的属国许国,许国国弱兵疲,不敌郑国,只得向郑国割地求和,这就得罪了一向行事霸道的楚国。周简王十年(前576年),楚共王为了报复郑国攻击自己的属国许国,于是派出大军把郑国一顿暴打,一直打到郑国境内的暴隧(河南原阳)才罢休。紧接着,楚军又讨伐晋国的另一个属国卫国,攻至卫国境内的首止(河南睢县)。楚国如此接连出兵教训郑、卫两国,其实矛头直指他们身后的晋国,意在为小弟许国出头,并向中原各国显示“不要以为投靠了晋国我就不敢打你,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晋国刚刚击败齐、狄、秦三强,好不容易稳定了中原霸业和江湖老大地位,怎么能够容忍楚国这样赤裸裸地挑衅和打脸,于是晋国执政(中军元帅)栾书奏报晋厉公之后就准备立即出兵伐楚、援救属国郑、卫,但是晋国下军将韩厥反对马上出兵,请求晋厉公做好战争准备之后再行发兵也不迟,晋厉公同意了韩厥的意见。
晋国迟迟没有行动,这让楚共王心中十分得意,准备继续挖晋国墙角、打击晋国在中原各国中的威信。当年,楚共王应许灵公的请求,把许国整体搬迁到迁到叶城(河南叶县),而许国的旧地则故意放弃,意图以此地引诱郑国,使其放弃和晋国的盟约,倒向楚国。郑国果然上钩,郑成公在许国搬走后,立即出兵攻占了旧许地,扩展了疆域,并以此自得。
周简王十一年(前575年)初,楚共王亲自从郢都(湖北荆州)来到武城(河南南阳),准备用利益诱使郑国加入自己一方。他派使者去郑国面见郑成公,许诺不会夺回旧许地,还额外向郑国说明如果和楚国结盟的话,那么楚国的汝阴之田(河南郏县、叶县之间的大片良田)也可以划归郑国。郑成公刚刚接受了旧许地,内心要多高兴有多高兴,这一下子又被楚国主动送来这么大一个馅饼,简直不知道如何表达欣喜若狂的心情,于是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楚国结盟的请求。
但是郑成公心里还是担忧盟主晋国得知自己和楚国结盟后会兴师问罪,甚至联合其他中原属国暴打自己(就像前几年暴打秦国一样),那样就麻烦了。可是当郑成公向楚国使者公子成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后,公子成拍着胸脯向郑成公保证,如果晋国敢来攻击郑国,那么楚国绝对不会坐视不顾,楚王将亲自率大军前来救援,并一举击败晋国,保卫郑国这个盟友。于是,得到确切回复的郑成公再无担心,和公子成盟誓,背盟原来的老大晋国,改为和原先的敌人楚国结盟。楚共王得到郑国的投效后,兑现诺言,割汝阴之田予郑国,并将居住其间的百姓也一并划归郑国,这使得郑国大感和楚国结盟利益巨大,回报丰厚,因此更加卖力为楚国效力。
当年春天,自感国力大增的郑国为了向楚国纳“投名状”,由执政子罕亲自率兵,攻击晋国的盟国宋国。宋军不敌来势汹汹的郑国,先败于汋陂(河南商丘、宁陵之间)、再败于汋陵(河南宁陵),最后龟缩进都城朝歌(河南淇县),不敢和郑军交战。原本在韩厥的劝说下,晋厉公准备先把军队休整好、粮秣后勤积蓄好,再出兵伐楚,以救援郑国、卫国这两家盟友。可是自己还在筹备救郑,那边就传来消息说郑国居然被楚国重利引诱、背盟投楚了,还掉头攻击原本的盟友宋国,这一下晋厉公只气得脑袋发昏,“感觉自己简直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堂堂霸主的颜面何存!于是立即召集诸大夫,宣布不用等到明年了,现在、马上、立即,寡人就要伐郑,并连带教训楚王那个不要脸的。
周简王十一年(前575年)五月,晋国紧急动员后出兵伐郑,晋厉公亲自统帅四军出征以维护霸主应有的地位,而晋国其余诸卿中,除下军佐荀罃留守国内安定后方外,执政(中军元帅)栾书、中军佐士燮、上军将郤锜、上军佐荀偃、下军将韩厥、新军将郤犨、新军佐郤至全部出动,率军(包括家族私兵)随晋厉公出兵征讨郑国。晋厉公在出兵前,还派使者前往齐、卫、鲁三国,要求他们也一起出兵,协同作战。郑成公正沉浸在扩张疆域、大胜宋军的捷报中,突然闻讯前老大晋厉公已经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准备教训自己这个反骨仔,顿时慌了手脚,急忙向新老大楚国求救。楚共王也有趁机和晋厉公一决胜负的心思,于是决定遵守和郑国的盟约,自己亲率楚国三军出兵,以司马子反领左军、令尹子重领中军、右尹子革领右军,迅速北上援救郑国。
楚军北上时路过申地,左军主将子反特地去拜访告老后居住在此的申叔,向前辈讨教此次出战的利弊。申叔从德行、道义、礼法、信誉等方面详细加以分析,然后直截了当地对子反指出:我们楚国违反道义,以利诱惑他国背盟,又兴师动众地驱使士兵长驱千里去打这场不义之战,结局恐怕不妙。还忧伤地嘱咐子反:“您好自为之吧,我恐怕不能够再和您相见了。”子反听后,忧心忡忡地返回军营。六月,晋国大军渡过黄河,开赴郑国境内,同时楚国军队也进抵郑国,会合郑军准备和晋军作战,双方在鄢陵(河南鄢陵)遭遇,战争一触即发。
当时晋国诸卿内部矛盾也十分尖锐,各自怀有保存家族实力、以备日后国内争权的心思,所以对和楚国作战态度不一,避战者居多。在遭遇楚军后,晋国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对策,其中中军佐士燮不想耗费更多自身实力和对手死拼,于是提出暂时避战,等待齐鲁卫三国军队到来后再和楚国举行和谈,各自退一步以保持双方利益。但是士燮这种保存实力的做法遭到了一同出兵的新军佐郤至强烈反对,他认为当年晋国在韩原、箕地、邲地几场作战中都是避战而导致失败,这是晋国的奇耻大辱,现在如果再躲避楚军,更是耻上加耻,自己宁愿出战阵亡,也不愿再躲避楚军。士燮辩解说:“只有圣人才能保持内外都没有忧患,我自认不是圣人,诸位大夫估计也没人能达到圣人的境界,所以我们晋国才有这样不停的外患。现在齐、秦、狄都已经屈服我们晋国,大敌只有楚国,如果楚国这个敌人也被打垮,那么我们晋国外部安定后必定会有内忧(指诸卿为争权而内讧),不如留下楚国这个威胁来时刻警醒我们晋国。”
虽然士燮虽然说得很有道理,但是一来晋厉公不愿意就这么放过啪啪打自己脸的郑国和楚国,二来晋国执政栾书心中也有战胜楚国后提升自己威望、日后好以此功绩在晋国内部夺取更大权力的私心,所以士燮的意见没有被采纳,晋国军事会议的结果是出兵打击楚郑联军,维护晋国霸主地位。
而楚国这一边,因为楚共王想趁齐鲁卫三国军队还没到达前迅速击败晋军,所以准备利用早晨的大雾作为掩护,突袭晋军营垒,达到攻其不备的目的。于是,周简王十一年(前575年)六月二十九,楚共王在古时用兵最忌讳的“晦日”(没有月光的月底之日)发布攻击命令,楚三军出动、联合郑国军队,直驱晋国大营,意图一举破敌。
楚军发动攻击时,晋军也不甘示弱,立即动员起来准备反击,但因为晋军大营前都是沼泽地,不利于兵车列阵,所以晋军中军元帅栾书下令固守营垒、严阵以待,以使楚军无机可乘后自动退兵,到时候晋军再尾随进攻,一定可以取胜。而主张出战的郤至观察更仔细,认为楚军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老兵,战斗力不如晋军,楚国的帮凶郑国军队则阵势不整齐、士兵纪律松弛,楚军又选择“晦日”早晨出战,兆头就不好,再加上楚国令尹子重和司马子反长期以来不和,更加导致楚军作战中不能令行禁止、指挥顺畅,这些都是楚国的劣势,我们晋军一定可以打败楚军。于是,晋军统帅晋厉公一锤定音,以郤至的分析鼓舞全军,又采纳士燮之子士匄的计策,把晋国军营的水井和灶台都填平,扩大己方空间,就地排列军阵抵抗楚军,这样既摆脱了不能出营布阵的困境,又让晋军的部署更加隐蔽,使得楚军的突袭计划破产。
楚共王率三军及郑军赶到晋军营垒前时,见到晋军已经严阵以待,于是召唤从晋国叛逃楚国的楚太宰伯州犁随自己登上巢车(瞭望车)观察晋军营垒内部动静,并询问伯州犁晋军各种军阵调度是什么含义,伯州犁一一回答,并向楚共王指明了晋厉公亲兵位置所在(其实就是晋厉公本人的位置),以便加以攻击。
而晋厉公这一边,也在楚国叛逃晋国的旧臣苗贲皇陪伴下,登上营中高台观察楚军,苗贲皇向晋厉公详细介绍楚国军队的分布列阵情况和其中的虚实,告诉晋厉公楚军的精锐全在中军王率(楚共王亲军),晋国可以用一军精兵攻击楚国左右两军,其余三军集中力量攻击楚中军王率,一定能够击败楚军的阵势。此外,苗贲皇也把楚共王在军中的位置告诉了晋厉公,作为晋军重点攻击的对象。晋厉公在开战前占卜,得到大吉的征兆,大喜过望,于是采纳苗贲皇的建议,由中军将栾书、中军佐士燮率部分精锐中军加强左右两翼兵力,迅速出营,绕开营垒前的沼泽地,从两侧向楚军发起进攻,力求击破楚军薄弱的左、右军。而楚共王远远望见晋中军分散了兵力攻击己方左右两翼,晋厉公所在的中军大营防御力量薄弱,也立即发动进攻,亲率中军王率攻打晋厉公所在的晋军中军,企图抢先击败晋中军,夺取胜利。就这样,在春秋晋楚争霸中,继城濮之战、邲之战之后,晋楚两国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主力军队会战——鄢陵之战,拉开了它的序幕。
随着晋厉公和楚共王几乎同时下达的开战命令,晋军和楚军各自列阵,排成紧密队形徐徐向前推进(晋军侧翼迂回军队不在其内),晋厉公亲自出战,以激励晋军士气,栾书、士燮率栾氏和范氏(士燮家族)私兵护佑着晋厉公的车驾前进。当时晋军前沿有泥沼地,晋厉公的座车不小心陷进去了,于是栾书想请晋厉公下车,到自己的车上来,可是为晋厉公车右(保镖)的栾书之子栾金咸(栾针)大声斥责,直呼其父名说:“栾书退下!国家大事是你一人能揽的?侵犯他人的职权是冒犯(指护佑晋厉公是自己的职责);丢弃自己职责是怠慢;离开自己部下是扰乱。这三件罪名你不能违犯!”栾书十分羞愧,继续指挥晋军中军一直向前推进,而栾针则马上下车,以一己之力掀起晋厉公的座车,脱离泥沼后随同大军向前突击。另一边,楚共王和郑成公也各自率军出战,抵抗晋军。
当初开战前,楚军的底细已经被晋军了解清楚,楚共王在中军的位置早就暴露,于是两军逐渐接近并展开车战后,晋国三军便集中优势兵力围攻楚国中军,以求迅速击败楚共王本人,迫使楚军败退。其中晋新军佐郤至率先冲杀,一马当先,三次杀到了楚共王的车驾附近。但是郤至严守军阵礼法,远远看见楚共王本人,一定下车,脱下头盔后快步奔走向楚共王车驾方向行礼,再返回车上,继续作战。楚共王对他的战场礼仪赞叹不已,于是命随驾的楚国工尹屈襄前去晋军阵前,向郤至赠送一把长弓作为慰问之礼。屈襄代表楚共王向郤至致礼:“刚才战斗激烈的时候,是您三次在阵前向寡人行礼吧。您脱了头盔又快步疾走,是不是受伤了啊?”郤至也恭恭敬敬地接过长弓,对代表楚共王的屈襄回礼说:“您的外臣郤至,跟随鄙国寡君征战,托我们寡君的福,得以披上铠甲,所以没有受伤,谨向您报告。现在战事紧急,再一次感谢您赐予我的礼物,并向您的使者致礼。”之后,郤至和屈襄相互三次行礼后才各自退走,继续作战。
接下来晋军继续猛攻楚中军,晋国大将吕錡(出使秦国、与秦绝交的晋大夫吕相之父)驾车驰骋冲杀,逐渐接近楚共王中军王率,已经看见了楚共王本人,于是取弓箭瞄准楚共王放了一箭,正中楚共王面门,并伤了他一只眼睛。楚共王受伤后召唤楚国神射手养由基前来,给了他两支箭,命他为自己复仇。养由基在两军阵前仔细搜索,终于寻找到吕錡的战车,于是用楚共王赐予的箭射向吕錡,一箭就射中吕錡头盔和铠甲之间的空隙,射穿了脖子,吕錡当即毙命。养由基于是拿着剩下的一支箭向楚共王复命,楚共王记录下养由基的功劳,命他火速驰援侧翼楚军。
当晋楚中军激烈作战时,晋国的侧翼精兵也展开对楚左右两军的攻击,晋下军将韩厥率先攻击依附楚军作战的郑国军队,并迅速打败郑军,亲自出战的郑成公狼狈而逃。韩厥紧追败逃的郑军,此时他的车御(驾驶员)杜溷罗看见了郑成公的座驾也在败军之中向后逃窜,于是对韩厥建议赶快追上去俘虏郑成公。韩厥阻止了他的建议,说:“这是国君,不能加以羞辱。”放缓了追击行动,以便让郑成公逃走。郑成公逃跑途中又遇上郤至的军队,郤至也没有阻挡郑成公,放他的车驾过去。郑成公的车右(保镖)唐苟不愿逃跑,拜托车御(驾驶员)石首说:“保护国君撤退我不如您,断后阻挡敌军您不如我,请您带着国君撤退,我来断后。”于是下车独自抵抗尾追而至的晋军,最后壮烈战死。
在郑军逃跑后,晋侧翼军队继续进攻楚军,楚军被阻挡在泥沼边,情势十分危急。这时,养由基奉命前来救援,于是楚右军大夫叔山冉急忙请求养由基射箭击退晋军的围攻。养由基火速开弓,箭无虚发,连连射死晋军中的多名军官,迫使晋军攻势减缓,另外叔山冉也奋力作战,抓起战死的晋军反掷回去,把晋军的战车横木都砸断了,这才勉强使得晋军停止了进攻,但是楚国右军将领公子茷还是被进攻的晋军俘获,带回晋国大营。
此时晋厉公的车驾也赶到战场,直面楚国令尹子重所统领的楚中军。晋厉公的车右栾针之前出使过楚国,知道楚国令尹的旗号颜色,于是向晋厉公指明子重所在位置,并说:“当初下臣出使楚国,曾经和楚国令尹子重会面,子重问下臣晋国的勇武表现在哪里,下臣回答说:‘按部就班、从容不迫。’现在两国开战,楚国不派遣使者,不是按部就班;不讲信用,不是从容不迫。请君上允许派人代替我给子重敬酒(其实是借此讽刺)。”晋厉公同意了,遣使者前赴楚中军,向楚令尹子重敬酒,并传话说:“我们寡君缺乏勇武者的保护,所以栾针大夫只能亲自执矛侍卫他,因此不能前来给您敬酒,只能派我前来代替他送酒给您,晋国的勇武不能展现在您眼前。”子重回答说:“栾大夫使楚时曾经跟我说过‘按部就班、从容不迫’一番话,此次送酒来一定是这个原因,他的记忆力很强啊。”于是接受赠酒,一饮而尽,把晋国使者送出大营后继续击鼓,攻击晋军。
这场大战从清晨开始,直到天边露出星光后都没有结束,晋楚双方伤亡惨重。于是在夜幕降临后,双方罢兵,各自回营休整。楚司马子反下令楚军全军戒备,处理好伤员,整编白天受损失的战车和步兵,饲养好马匹,休整至次日天明鸡鸣之时吃早饭,然后整装待命、继续投入和晋军的作战。
而晋国这一边,除了和楚国一样休整军队、安置伤员、准备车马士卒之外,在投晋的前楚臣苗贲皇献策下,晋厉公还下令把白天俘获的楚国俘虏带着在晋国特意展示的精锐车马附近走过,故意透露这是明天即将对楚国发动总攻的生力军,以扰乱楚国军心,然后假装监管不严,让他们逃回楚营。楚共王得到这个消息后,紧急召见三军统兵大臣商议对策,可是司马子反偏偏在这个时候喝醉了酒,不能前来议事。楚共王无奈地自嘲:“这是上天要让楚国失败,寡人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再加上不愿意把楚国的精锐都葬送在和晋国的血拼中,于是下令连夜撤军,以避晋军的锋芒,至于郑国那边,请他们坚守国都,自求多福吧,寡人还要再回来援救他们的。
于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最后一场野战交锋,随着楚共王主动撤军,就这样落下了帷幕。第二天清晨,当晋军准备出营作战时,愕然发现楚军已经撤退,对面的营垒已经空无一人,执政栾书紧急向刚刚起床的晋厉公汇报这个好消息,晋厉公先是以为这是楚国的疑兵之计,等到确认楚国真的撤军后,欣喜若狂的晋厉公立即下令派出军队占领了楚军大营,随后晋国四军都开往楚营驻扎,把楚军撤退时来不及带走的粮食连吃了三天,欢庆胜利。
在晋国上下一片欢腾之时,晋中军佐士燮还是保持着相当清醒的态度,他规劝喜不自禁的晋厉公说:“国君年幼,下臣们不才,侥幸得到了这个结果(指击退楚军),君上还是要保持警惕之心。《周书》说,‘天命不能常在不变’,有德之人才可以享有天命,希望君上能够常保谦逊之心,勉之戒之。”晋厉公虽然已经处在战胜楚国的飘飘然中,但是老臣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于是借机下坡,宣布撤军,返回国内休整损耗过重的国力和军力。至于伐郑之事,楚国都跑了,郑国还敢尥蹶子么?等寡人明年再来教训这个二五仔也不迟。
楚军撤兵后返回国内,至瑕地时,为了不使犯下大错的司马子反因为愧疚和败战而自杀,楚共王特地派出使者去安慰子反:“当年先大夫(指楚成王的令尹子玉)在城濮之战中让军队覆灭,那是因为国君没有在军中,他作为主帅不得不承担责任。此次出兵受挫,寡人是主帅,你只是副将,不要以为是自己的过错,这都是寡人的过失。”子反哭着叩首说:“国君赐下臣死,即使死了也能不朽,况且下臣的士兵确实败逃了,罪责不可推卸。”这个时候,和子反关系不睦的令尹子重也派人来挖苦他:“当年丧师的人是个什么结局你也听说过,该怎么打算啊。”子反正色回答:“即使没有先大夫(指子玉)当年的事,我也知道该怎么做,令尹的命令,我哪里敢不听从。我损失了国君的军队,岂敢忘死。”立马准备以死谢罪。楚共王听说子反要自杀后急忙再派人来劝阻,可是使者还没有赶到,子反就已经自尽了。
战后,晋厉公携大胜之威,再次将晋国的霸业推向顶峰,威震天下,并先后两次纠集诸国军队伐郑,把郑国打得满头是包,满地找牙,大出当年被郑国打脸之恨。而暂时消除了外患的晋厉公,志得意满之下,准备掉过头来整顿国内,限制削弱那些实力过大的卿族。但晋国诸卿岂能轻易放弃好不容易得到的权力,晋国内部君臣之间矛盾开始显露,并最终发生如士燮所预言的“晋国外部安定后必定会有内忧”内乱,晋国卿士和国君先后遭殃,而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栾(Luán 栾)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是用封邑作为姓氏的。西周的时候,州文王的儿子唐叔虞被封在晋,建立晋国,他的后代有靖侯。晋靖侯的孙子名宾,被封于栾邑(今天的河北省栾城一带),世称栾宾。他的后代于是以封邑地为姓氏,称栾氏。世代为晋国卿士,逐渐成为栾姓望族。 2、春秋的时候,晋国大夫栾书的后代。 3、出自姜姓,为炎帝的后代,是用人的名字作为姓氏的。西周的时候,姜子牙被封于齐,建立齐国。春秋时,齐惠公的儿子名坚,字子栾,他的子孙用他的名字的“栾”作为姓氏,成为栾氏的一支,望族出于西河魏郡。 得姓始祖:孙宾。栾氏是晋靖侯的孙宾食采于栾邑而得姓。望族居于西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离石县。据根据《元和姓纂》上的记载,栾姓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后代,春秋时期晋国的靖侯孙宾食采于栾邑,后代因地命氏,称为栾氏。望族出于西河郡。根据《万姓统谱》的记载,春秋时期栾书的后代为晋国的公卿。而根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上的记载,春秋时期晋靖侯孙宾的食邑是赵州,所在地就在平棘西北十六里古栾城,他的子孙以邑为氏,始有栾氏。故栾氏后人尊孙宾为栾姓的得姓始祖。
分类: 文化/艺术 >> 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
“栾”姓起源
解析:
栾姓出自姬姓。上古周朝时,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有个后代叫宾,是晋国的公子,晋靖候的孙子,他被分封在栾(今河北元氏县东,一说在今河北省城县,亦说今河北栾城)邑,因此被称为栾宾。栾宾的孙子栾枝把邑名作为姓,称为栾氏,世代相传,成为栾姓的起源。另有一支栾姓出自姜太公的后代。姜太公帮助周武王打败纣王以后,因为功绩很高,被分封在齐国做诸侯。他的的后辈中有一位叫作子栾的,子栾的后代中有取一个栾字作为姓的,世代相传。 栾布,西汉初年大臣,梁(今河南商丘)人。他的好友梁王彭越因谋反被汉高祖枭首示众后,他冒着被斩的危险,为彭越收尸哭祭。高祖认为栾布很讲义气,不但不追究他的罪过,还任他为郡尉。
秦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齐国
夏商时期,淄博地区先后出现了夏商王朝的属国爽鸠、季、适伯陵、薄姑等古国。西周建立后,功臣姜尚被封为齐侯,都营丘,建齐国。淄博由此成为齐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经西周、春秋、战国,长达800余年。前221年灭于秦国。中间什么齐桓公呀管仲啊称霸啊什么的略,不废话。
晋国
晋国,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南部。到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
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叔虞子改称晋,后曾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洛邑,杀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携王,为东周的缔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
春秋初,晋国内部出现公室与贵族争夺君位的长期斗争。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缗侯二十八年(前679)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经过六七十年,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武公之子献公(前676-前651在位)大力扩张,曾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并战胜骊戎、赤狄等族。其后因争夺君位,晋国发生短期内乱,但到文公(前636-前628在位)即开创霸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以后象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能长期和晋较量的只有楚,但双方互有胜负,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前580-前573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前572-前558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前531-前526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前511-前475在位)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哀公四年(前453),韩、赵、魏三家又共灭知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九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国废静公,建立近七百年的晋国灭亡。
1 魏国在中国东周春秋时期是诸侯国名,处于现代的中国山西芮城,前661年被晋国灭亡。 东周战国时期,三家分晋以后,在晋国的版图上,建立了新的魏国。
燕国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最终使该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
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
前323年,公孙衍发起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前314年,燕王哙禅让于相国子之,太子平不服,作乱,失败被杀。齐国、中山国趁机伐燕,燕国大败几乎被灭,燕王哙和子之被杀。齐国退兵后,燕人拥立在韩为貭的公子职,是为燕昭王。昭王即位后礼贤下士,筑黄金台,各国士人“争趋燕”。乐毅自赵国来,邹衍自齐国来,剧辛自赵国来。
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又以乐毅为亚卿主持国政,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赵、楚、韩、魏五国伐齐,连下齐国70余城,杀死齐闵王。齐地只剩除莒(今山东日照市莒县)和即墨二城。前278年,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齐国即墨守将田单施反间计,燕惠王中计以骑劫代替乐毅。前279年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国趁势复国。
燕太子丹年轻时在秦国作人质。逃回燕国后太子丹并没有致力振兴燕国,而是寻找到一位叫荆轲的刺客。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前228年,秦国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逼近燕国。前227年,太子丹送荆轲和他的13岁的助手秦舞阳到易水之畔(现河北易县)。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后荆轲刺秦王嬴政未遂。这一事件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前226年,大将王翦率秦军占领了燕国的大半。燕王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前222年燕灭于秦。楚国 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芈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继位后,有图南之意,楚人觉察后,在鬻熊之子熊丽的率领下,举部南迁至睢山与荆山之间,暂时避栖于荒野之地。周成王时,周公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后诉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熊丽之孙熊绎为楚君。荆楚开始跻身于诸侯之列,楚国正式诞生了。 楚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至熊渠时初露峥嵘。熊渠是熊绎第四代孙,是一位既有才识又有进取精神的君主,他整军习武,趁着中原动乱之机,开始了开疆拓土的进程。三苗早已归顺荆楚,熊渠把征伐重点放在西部和东部。在西征中,攻打了庸国(今湖北竹山境内),拉开了拓疆序幕。在东讨中,楚人攻打了位于今湖北中部的扬越,势力推进至江汉平原。接着远征,攻打了位于今湖北鄂州境内的鄂国。
征战既后,楚国逐渐兴盛起来,真正立于诸侯之林,熊渠离经叛道,分封3个儿子为王,镇守长江中游的3个要地:虽然在周王朝的压力之下,熊渠取消了3个儿子的王号,但楚国仍然在江汉平原扎稳了根基。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熊通为楚地之王,继续了熊渠的开篇拓土历程,公元前706年,楚国攻打姬姓诸候国随,并逼周天子晋升其爵位。遭拒绝后,熊通亲率大军再次征讨随国,大获全胜后,熊通自称"楚武王",成为天下诸侯中第一个敢于自己称王的国君。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国的大国声威真正建立起来了。
成王两传至庄王。庄王励精图治,终成霸业。庄王曾率领楚军,浩浩荡荡开赴伊水与洛水之间,对周天子耀武扬威。庄王武功之时,选拔孙叔敖实行文冶,楚国出现了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鼎盛局面。
吴楚大战后,楚国经过8年的休养生息,逐渐恢复了元气。惠王时,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其间,楚国和诸侯列国战战和和,并无大的建树,一直延续到简王、声王。公元前400年,韩、赵、魏合兵数次攻楚,向楚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楚悼王谋求富国强兵之道,任用吴起开始变法,并取得了成效,一时间,楚国兵强马壮,横归中原,初露称雄之势。
威王后期,楚国成了七雄中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国,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安徽北部,幅员空前广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随即开始统-全国的迸程,诸侯国纷纷割地事秦,但仍不能挽救灭亡的命运。在攻灭韩、赵、魏后,秦军于公元前224年大举伐楚,楚国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击之力。公元前223年、秦军席卷淮北淮南,攻陷寿郢,俘获负刍,绵延800的楚国就此灭亡。
鲁国
原为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
公元前1045年,周灭商,大封天下,武王之弟周公姬旦被封于旧奄国地曲阜,周公辅佐天子,其子伯禽代父就封,更名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君,至公元前249年被楚所灭
吴国
吴国是中国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其国境位于今天江苏省南部苏州、无锡、常州一带。吴国的开始不明,传说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和仲雍为了将他们的王位让给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出逃到江南建立吴国。这个传说的准确性无可考证。到春秋时期为止,吴国是中原边上的一个不重要的小国,有可能吴国到春秋时刚刚开始使用从中原引入的君主制度。春秋时期,吴国与中原的诸侯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也开始与其他诸侯国争雄。吴王阖闾在今天的苏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孙武攻破楚国都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阖闾的儿子夫差不顾国家连年征战空虚,与齐国和晋国争霸,令伍子胥自杀,忽视了边界上的越国,被越王勾践趁虚而入。前473年,夫差兵败而逃,被围困在秦馀杭山(今天苏州南阳山),向勾践求和,勾践不准,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越国
越国是以绍兴为核心地域建立的浙江大地上第一个古朝,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后,越国的势力范围曾北抵山东,南入闽台,东濒于海,西达皖南、赣东,雄踞东南,
公元前三一二年正当秦、韩、魏与楚齐对峙、楚调发大军包围秦兵于曲沃和商於的时候,越王派使者以“乘舟”(君王乘坐用以指挥作战的大船)、战船三百艘、箭五万支,送给魏国(《水经•河水注》引《纪年》),支援魏国。这样运送大批水战所需的军用物资到魏都大梁,必须从长江经邗沟,再经淮水和鸿沟,可知
卢姓家谱中有“长,世,泽,荣,的一支,除了以上的几个还有哪些?
本文2023-11-02 11:02: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94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