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元领袖张士诚简介 张士诚是怎么死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1收藏

抗元领袖张士诚简介 张士诚是怎么死的?,第1张

张士诚是元末抗元的起义领袖之一,后与朱元璋、陈友谅三分天下,最后被朱元璋打败。

 元英宗至治元年,张士诚在东台白驹场的一个贫苦“亭民”(义亭附近的居民)家庭出生,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分别是张士义、张士德和张士信。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收入入不敷出。为了满足 开销,弥补国家财政空缺,统治者大量增发盐引,不断提高盐价,盐业成为国家财政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张士诚所在的地区,是一个著名的盐产区。尽管盐价不断飙升,但是像他们这样的普通百姓,生活依然十分贫苦,甚至衣食无着。

 张士诚为了贴补家用,十岁的时候就开始跟随乡亲一起到白驹场的官盐船上“操舟运盐”,依靠卖苦力换取微薄收入。张士诚虽然年轻,却时常扶助乡亲,渐渐的受到盐民的信任和拥护。

 依靠苦力换取钱财,既辛苦又收入微薄,成年后的张士诚渐渐的起了别的心思。他与几个同乡之人,做起了贩卖私盐的生意。在为官府运盐的同时,悄悄夹带一些私盐,等到了地方卖给当地的富户。

 心善的富户会给一点辛苦钱给张士诚他们,若是心狠之人则以举报官府为要挟,不仅不给张士诚盐钱,而且对他们是非打即骂。张士诚因为身份低微,而且贩卖私盐是要掉脑袋的行当,只能忍气吞声。这还不算,白驹场当地有个叫邱义的盐警,对手下盐民十分苛刻。不仅克扣工钱,而且还要求盐民们每月给他上贡。

 一系列的事情叠加起来,使得盐民们的生活十分绝望。张士诚既然敢贩卖私盐,自然也是个胆大的。后来实在不满现状,最后便于元顺帝至正十三年与十七名胆大的盐民,积极筹备武装暴动。

 他们趁着天黑,悄悄摸进邱义的家中,将人打死。随后十多人又冲进富户家中,打开仓库,将粮食和钱财分发给当地的老百姓,接着一把火把房屋烧了个干净。

 张士诚后来被众人推举为首领,攻下泰州、兴化,并且在兴化集结了一万多人。虽然期间多次被招降,但是后来都又反逃出去。就是凭借这些手段,张士诚拿下高邮,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

 元至正十四年,树大招风的张士诚,引来大元朝的丞相脱脱率百万大军来攻。百万大军将高邮团团围住,眼看张士诚就要没命了,却不料老天爷竟然放了他一命。还没有等攻下高邮,脱脱就被奸臣陷害。元顺帝一纸诏书把他就地解职押往吐蕃,半路毒酒赐死。趁着百万大军群龙无首,张士诚当即率一对士兵,逃出高邮。

 元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再次起势,攻下平江、湖州、松江及常州等路。当时朱元璋攻下集庆,两方势力比邻。朱元璋给张士诚送去书信,表示同为起义军,不要受小人谗言,挑起边境之争。哪知道张士诚收了信之后,毫无反应,还将朱元璋派去的使者扣押。最后两方发生争斗,张士诚一部大败。这个时候他才写信给朱元璋议和,表示将每年送给明军粮食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后来张士诚受到元朝招安,势力达到顶峰,越发骄横,而这也是他走向末路的前奏。

 元至正二十三年九月,张士诚又自立为吴王,尊他的母亲曹氏为王太妃。占据吴州之后,张士诚犯了许多人都会犯的错误。他从此沉迷于奢侈的生活中,喜好歌功颂德,最终失去了进取之心。当陈友谅写来书信,表示希望两人结盟,共同应对越发强大的朱元璋一部之时。张士诚表面答应了陈友谅的请求,实际上却在陈友谅被明军围攻之时,袖手旁观。

 陈友谅一部被灭,明军腾出手来,迅速对张士诚一部进行进攻。在强大的明军面前,张士诚一部大败。张士诚后来被俘虏,押解明朝都城应天府,斩首示众,享年47岁。  

朱元璋杀了自己的很多功臣,这一点很多人也都知道,但其实,朱元璋杀掉的人远远不只这些。还有一个跟朱元璋一样,都是元朝末期的一位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人物,张士诚。张士诚和阻朱元璋拥有同样的一个身份,只不过最终是朱元璋成功了,正所谓成王败寇,也就没有张士诚后续的事情了。但是,为什么朱元璋一定要杀了张士诚呢

元末的时候,群雄割据,许多原本是一介平民的人都加入了造反大军中,比如说朱元璋,他是个贫下中农,一无所有的他为了活下去只能去造反。

但也有虽然例外的人,比如说张士诚。他不仅不穷张士诚简介,而且还挺富有的。因为他是个私盐贩子。不论在哪朝哪代,贩卖私盐都是暴利,所以很多人不顾法律的严惩,即使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也要赌一赌。

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不满元朝的统治,想要推翻元朝,刚开始估计也不一定是奔着当皇帝去的。但随着他们势力的越来越大,有些事情就由不得他们了。张士诚不同于朱元璋,他是一个具有小国安民思想的人。只要自己有吃有喝的,没有人威胁到自己张士诚简介,他一般是不会主动惹麻烦的。

所以,在朱元璋慢慢崛起,最终发展到能够和陈友谅在鄱阳湖上决战的时候,张士诚依旧优哉游哉地在他的平江那儿,坐看陈友谅和朱元璋的博弈。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张士诚不仅没有逐鹿中原的野心,甚至就连长远的目光也没有。他没有想到,无论是他们两个谁赢了,下一个目标都会是他张士诚。

张士诚的灾难来了,在朱元璋解决了陈友谅之后,朱元璋就攻击了张士诚。张士诚好像早有预感,所以他把平江修建的像铜墙铁壁一般。但几十万大军,每天都围着一个小小的平江,就算是困,也会把张士诚给困死在城中。更何况这几十万大军每天也不闲着,用尽了各种办法攻城。

终于,耗时八个多月,朱元璋终于把这座城市给拿下了。张士诚倒是有几分骨气,坚持抵抗到底。到最后一刻也不逃跑,最后被朱元璋俘虏了。不论是李善长的劝降还是朱元璋的劝说,张士诚就是不愿意屈服。就连朱元璋本人也拿他没有办法,面对这样一个刺头儿,朱元璋只能杀掉他,并且还把他挫骨扬灰。

张士诚的失败是注定的,不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团队的战斗力,他都不是朱元璋的对手。他只是刚好起先参加了反抗,才获得这昙花一现的辉煌。

充分备战的张士诚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城破的命运,张士诚知道天下注定是朱元璋的了,而作为枭雄的他不甘心被俘受辱,决定要和平江共存亡。就在听到城破的那一刻起,张士诚就决定与王后一块自杀殉国,作为一个王者即使死也要有自己的尊严。当徐达攻入吴王宫后就立即寻找张士诚的下落以免其逃跑,大家四处寻找终于在房梁撒花上发现张士诚悬挂在房梁上,于是急忙让人放下施救,死而复活的张士诚成为了徐达的俘虏。由于张士诚的名声和地位徐达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要将其送到应天交给朱元璋处理,刚被押解到应天没多久就被朱元璋命人乱棍打死,朱元璋为何如此急着杀张士诚呢

一、朱元璋知道张士诚肯定不会归降自己

作为和自己一样的元末三大枭雄之一,彼此都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尊严,张士诚即使没有鹿逐天下的野心,自少也有独霸一方的志愿。对于王者来说他们从来不会向任何敌人投降的,成王败寇反而是最好的归宿。如果不能继续保持王者的身份,苟延残喘反而不如死去更自在,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投降二字。朱元璋深知无论自己用什么办法都不可能让张士诚投降的,让他向自己称臣比杀了他都困难,可留着一个不投降的敌人对自己一统天下肯定是个麻烦,想想当初陈友谅的诈降险些给自己带来大的麻烦,既然如此还不如早些杀了比较好。

二、张士诚在江浙的影响力比较大

张士诚为人豪爽仗义,在经营浙东时又广施仁政深受浙东百姓的喜爱,平江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久和老百姓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当城破被俘后很多百姓都默默为其送行,大家都感恩张士诚这些年让他们丰衣足食,免受战乱的恩情。朱元璋深知得民心者打天下,张士诚在浙东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一日不除自己就无法取得浙东百姓的支持,而浙东历来是朝廷的赋税重地,日后自己开国建朝后也是需要浙东人士的支持和归顺的,只有杀了张士诚才能让百姓快速归心。

三、多年的攻伐让彼此二人仇深似海

张士诚与朱元璋互为邻居,为了争夺地盘二人相互攻伐了多年,都有将士死于对方之手,早已结下了不可调和的仇恨。当听说张士诚被俘后不但朱元璋高兴万分,就连手下的将士们也欢声雀跃,纷纷上书要严惩张士诚的滔天大罪,尤其是那些有家人和亲属死在张士诚手下的将士更是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朱元璋又何尝不是,尤其是自己多为将领的叛逃归顺张士诚,连自己视如己出的侄子朱文正也叛逃张士诚更是让其痛心离手,当时就恨不得立即攻下张士诚让其自杀谢罪。如今张士诚被活捉了,不仅要为自己出气,也要安抚军心,尽快杀了张士诚才是上策。

四、张士诚对其已经没有任何价值

张士诚本来是想自杀没有成功才被俘的,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又不愿意过多受辱,还不如早死的利索,因此被俘后不吃不喝又一言不发。送到应天朱元璋问话后突然对朱元璋破口大骂其忘恩负义、阴险毒辣等,朱元璋听后怒不可泄,本想审问下张士诚后再杀,盛怒之下直接命令武士们将其乱棍打死,就这样一代枭雄在继位壮汉的棍下没有坚持多久就断了气息。加之朱元璋在消灭陈友谅后张士诚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其地盘也基本被占领,留着再也不能为自己带来利益了索性杀了利索。

 1张士诚:元末泰州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西南白驹)人,小名九四,出身盐贩,汉族人。至正十三年(1353年),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率盐丁起兵反元,攻占泰州、兴化、高邮等地。次年正月,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大周,改元天。高邮曾一度被元大军包围,后因主帅丞相脱脱临阵遭贬,元军自乱,他乘势出击获胜。十五年,由通州(今江苏南通)渡江南攻。次年初,攻占常熟、平江(今江苏苏州)、松江、常州等地,并定都平江。随后,与朱元璋军交兵。十七年,败于朱元璋军,他投降元朝,被封为太尉。此后成为割据浙西一大势力,曾多次运粮接济大都。二十三年,派兵进攻安丰(今安徽寿县),逼走刘福通和韩林儿,自称吴王。二十七年,平江被朱元璋军攻破,被俘至应天(今江苏南京),被朱元璋俘虏后,自缢而死。2陈友谅:陈友谅(1320~1363),中国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参加徐寿辉、邹普胜、倪文俊等人领导的天完红巾军,以功升元帅。元至正十七年(1357),陈友谅袭杀倪文俊。十九年,杀害天完将领赵普胜,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建国号大汉,改元大义。此后,一面继续进行反元战争,一面把军事重心放在对邻境朱元璋部的战争上。大汉将士多数是天完旧属,对陈友谅的篡权夺位深为不满,在战争中相继倒戈降朱,使陈友谅接连败北。二十三年八月,陈友谅在鄱阳湖中流矢身亡。

张士诚是元末明初群雄之一。

张士诚(1321年8月23日—1367年10月9日),小名九四,字确卿,泰州白驹场(今江苏大丰西南白驹)人,中国元末割据江浙一带的武装首领。张士诚出身盐户,以操舟运盐为业。至正十三年(1353年),张士诚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人杀富户,招集盐丁,起兵反元,攻克泰州,连克兴化、高邮。

次年正月,据高邮,称诚王,建国大周,改元天祐。至正十六年(1356年),取平江、松江、常州诸路,改平江为隆平府,据以为都。时朱元璋已克集庆,张士诚、朱元璋两军开战,张士诚连败,势穷力屈,投降元朝,封为太尉。此后继续与朱元璋争夺地盘,互有胜负。

张士诚早期经历介绍:

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七月三十日,张士诚出生于泰州白驹场(今江苏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 [20])的一个穷苦的“亭民”之家。随后,他的三个弟弟张士义、张士德和张士信也相继降生。兄弟四人都以撑船运盐为生。

元朝末年,朝政腐败,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统治者为了填补不断扩大的政府开销和军费支出,大量增发盐引,不断提高盐价,盐业成为国家财政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虽然盐价不断提高,但东南沿海的盐民依然生活无着。泰州地处东南沿海,每到盛夏,都会遭遇台风侵袭,海潮倒灌。

海水退去,原本千顷良田都变成盐碱地,当地农民苦不堪言。为了养家糊口,张士诚从十岁开始就跟乡亲们一起,在白驹场的官盐船上“操舟运盐”,依靠卖苦力赚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

少年时的张士诚“少有膂力,负气任侠”,不仅身体健壮,而且为人仗义疏财,虽然自己家里经常穷得揭不开锅,可是每当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渐渐地,张士诚在当地盐民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

张士诚是元末著名起义领袖之一,他领导的农民军驰骋富庶的江浙大地,自立为王,切断了元朝的漕粮补给和财政收入,在经济上重创了元朝统治阶级。那么,张士诚是怎么起家的?最后为何被朱元璋打败?本文将一一介绍。

张士诚是怎么起家的

张士诚出生的地方--泰州白驹场是个世代产盐的地方,他在十岁的时候就跟着老乡“操舟运盐”,业务熟练,仗义疏财,在同行中积累了一定的威望。由于运盐的收入非常低,加上朝廷赋税严重,迫于生计,张士诚大胆地组织同行贩卖私盐给当地的富人。这些富户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主,不但不给钱,而且派人打骂张士诚他们。一个名叫邱义的盐警更是仗势欺人,搜刮民膏,蛮横无理。恰逢元朝已乱,以张士诚为首的十八位盐民于1353年发动武装暴动,先是杀了邱义,后又杀入富豪家,放火烧宅。张士诚他们本来只是出于泄愤,没想到获得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并推他为主。随着暴动队伍的壮大,他们演变成一支起义军,随后攻下泰州,夺取兴化,并占领重镇高邮。张士诚自封“诚王”,定国号“大周”,年号“天佑”,地方政权形成。

张士诚雕像图

然而第二年,在元朝诱降张士诚未果的情况下,宰相脱脱亲率大军镇压,不料他中途遭奸臣陷害,被元顺帝以毒酒赐死。大军顿时群龙无首,张士诚率部趁机突围高邮。随着元朝大势已去,张士诚迅速东山再起,相继占领了常熟、平江(今苏州)这两个江南最富裕的重镇,随后势力又逐渐扩大到江浙大部分地区,南到绍兴,北至徐州。1363年,张士诚再度自封为吴王,修建府第,全盛的王朝生涯自此开启。

张士诚为何被朱元璋打败

张士诚鼎盛时期,曾率军围困红巾军领袖韩林儿的驻地安丰,朱元璋早年投靠红巾军,即便是后有追兵陈友谅的情况下仍然出兵救驾,不愿背负背信弃义的骂名。虽然最后朱元璋救下了韩林儿,但安丰的失守让他很气恼,但成大事之人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1365年,朱元璋反攻张士诚,此时的张士诚虽坐拥江浙大地,但其稳定后的政权自上而下一味贪图享乐,民心尽失。半年不到,朱元璋的大军就拿下了张的大片土地,最后生擒了张,将其押往应天府,关于张的死众说纷纭,有自杀也有斩首,但肯定不是善终。

朱元璋曾评价张士诚器量小,成不了大事。张士诚失败的最大根源是其政权内部的极度腐败。张士诚自立为王后专心享乐,政事基本上托付给了弟弟张士信。哪知有其兄必有其弟,他弟弟虽为丞相却对公事不闻不问,推给 夫、蔡彦文和叶德新这三个一介书生。张士诚政权由上而下贪腐成风,不思进取,败给朱元璋有其历史必然性。

找来找去没找到你说的张士诚追杀问题,只找到这个。

吕布的后代子孙中有以祖上爵位“温侯”为姓氏者,称温氏。其后裔赣州石城人温革(公元1006~1076年),为北宋时期的教育家、图书收藏家,也是客家地区私家办学之先驱。由于他所办学校规模大,藏书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所教学生人才辈出,名震朝野,被当朝宋仁宗下旨入京面圣,并赐为“进士”,敕封为“大儒”。温革的后代在南宋末期撰有《海上仙方》一书,借外讽今,得罪了当朝权贵贾似道,全族被抄,有逃亡者改以谐音字“问”为姓氏,以避其难,世代相传至今。

抗元领袖张士诚简介 张士诚是怎么死的?

张士诚是元末抗元的起义领袖之一,后与朱元璋、陈友谅三分天下,最后被朱元璋打败。  元英宗至治元年,张士诚在东台白驹场的一个贫苦“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