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汉朝到现在有多少后裔了,都散落在哪里 ?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5收藏

刘氏汉朝到现在有多少后裔了,都散落在哪里 ?,第1张

据日本有关资料记载:汉献帝刘协被废黜之后,居于山阳邑(今河南焦作市东),称为“山阳公”。经几代,至其玄孙阿知,正值中国处于西晋王朝统治之时。有一日阿知召集旧臣商议:“我久在此地,恐有覆灭之祸”,闻知日本境内较中国安定,决定率其家族东渡,前往日本避难。阿知于西晋太康十年(公元289 年)率其子都贺、舅舆德及族人刘国鼎等2040人离开中国,飘洋过海,“经几多之艰难”终于到达日本。于日本应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来到日本。阿知王到达日本后,被日本天皇赐号东汉使主,奉命定居于大和国高市郡桧前村。在今天日本的奈良县桧前村和冈山县仓敷市妙见山顶,现在都有"阿知宫",是后人祭祀阿知王的场所。

00上岸后,阿知等最初可能居住于今日本的奈良县,后迁至冈山县。在今日奈良县的桧前村,仍建有“阿知宫”,在冈山县仓敷市妙见山顶,现也存有“阿知宫”,这两座“宫”虽为后人所建,但在郁郁苍苍的丛林之中,显出其古朴风格,反映了对祖先的追忆,如今皆为当地的神社。

00阿知一族在日本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原田家族。原田家族的族名与平定一次日本国内叛乱有关。940年,刘秀第45代孙春实在平叛中立了大功,立功后在九州原田筑城,其后裔便一直生活在这里。1131年,这支刘氏后裔正式以原田为姓,直到今日。原田家族的成员明确宣布自己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的后裔,并一代一代地记人族谱之中。

00原田家族在日本很受人们尊敬,日本史称阿知为 "使主"。或 "东汉使主",称其子都贺为 "都贺王"。原田家族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先,1988年原田先生还特意率其家人专程从日本来中国为其祖先刘邦、刘彻祭陵。

00日本史书上将其尊为“使主”或“东汉使王”称其子都贺为“都贺王”,反映了人们对阿知家族的厚爱。此后,这支家族就在日本生息繁衍,扎根于这块美丽的地方。更有意思的是:日本的原田家族始终未忘记祖先,去年原田先生还特意率其家人专程从日本来到中国,为其先祖汉高祖刘邦和汉武帝刘彻祭陵,以示对祖先的缅怀和表达日、中友好之情。

00据日本史籍记载,刘姓最早到达日本是两汉时期。当时,中国与日本有使节往来,东汉初,日本还派使节到中国朝见,汉朝光武皇帝刘秀就曾赐给日本天皇"汉倭奴国王"的金印。这个时候开始,就有一部分汉朝皇室成员因出使、避难等原因开始渡海来到日本。

00历史上最有名的刘氏开拓日本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桥、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也写作阿智)王,又称阿知使主,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玄孙。

00据记载,当年随阿知王来日本的,还有段姓、郭姓、李氏、多姓、皂姓、朱姓、高姓等7个姓。阿知来日本后,又奏请日本天皇,派遣使都前往高丽、百济、新罗等国,将许多流落在这些地方的同乡族人招来日本。因人多地狭,日本天皇政府又将他们分置各地。

00日本大化《新撰姓氏录》记载,阿知使主的儿子刘贺都,后被日本雄略天皇赐姓为直,子孙因此以直为姓。他的儿子山木直,是兄腹祖也,本名山猪;次志努直(一名成努直),是中腹祖也;次尔波伎直,是弟腹祖也。其中,山木直又是日本民忌坟、桧原宿祢等25个姓氏的共同祖先。尔波伎直则是山口宿祢等8个日本姓氏的共同祖先。志努直的后裔后来也衍生出数十个日本姓氏。

00《新撰姓氏录》还记载有如下出自刘姓的日本姓氏:

文宿弥氏,出自汉高皇帝之后鸾王。

文忌寸氏,与文宿弥氏同祖,是宇乐古首之后。

武生宿弥氏,与文宿弥同祖,是王仁孙阿浪古首之后。

伊吉连氏,出自长安人刘家扬雍。

本津忌寸氏,后汉灵帝3世孙阿智使主之后。

常宗忌寸氏,出自后汉献帝四世孙山阳公。

丹波史氏,后汉灵帝8世孙孝日王之后。

桑原村主氏,出自汉高祖7世孙万德使主。

下村主氏,出自后汉光武帝7世孙慎近王。

坂上大宿弥氏,出自后汉灵帝之子延王。

桧原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是都贺直孙贺提直之后。

内藏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4世孙东人直之后。

册品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4世孙黄直之后。

平田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5世孙色夫直之后。

佐太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3世孙兔子直之后。

谷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4世孙宇志直之后。

亩火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3世孙大父直之后。

樱井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4世孙东人直之后。

高村宿弥氏,出自鲁恭王刘馀之后青州刺史刘琮。

台忌寸氏,为汉孝献帝之子白龙王之后。

桧前村主,出自汉高祖庶长子齐王刘肥。

若江造氏,出自后汉灵帝苗裔奈率张安力。

桑原直氏,与桑原村主同祖,都是汉高祖7世孙万得使主之后。

真神宿弥氏,出自汉福德王。

丰冈连氏,出自汉祖苗裔伊须久牟治使主。

下日佐氏,出自汉高祖庶长子齐王刘肥之后。

火抚直氏,为后汉灵帝4世孙阿知使主之后。

河内忌寸氏,汉孝献帝之子鲁国白龙王之后。

志贺忌寸氏,出自后汉孝献帝之后。

台直氏,出自汉释吉王之后。

八户史氏,出自后汉光武帝孙章帝之后。

高安造氏,与八户氏同祖,为尽达王之后。

春井连氏,与下村主同祖,后汉光武帝7世孙慎近王之后。

河内造氏,与春井连氏同祖,慎近王之后。

武丘史氏,与春井连氏同祖,慎近王之后。

广原忌寸氏,出自孝献帝之子孝德王之后。

池边直氏,阿知王之后。

火抗直氏,阿知王之后。

栗栖直氏,阿知王之后。

凡人中家氏,与山代忌寸氏同祖,白龙王之后。

志贺穴太村主氏,后汉孝献帝之子美波夜王之后。

尾津直氏,汉高祖5世孙大水命之后。

00作为汉朝皇族的刘氏移民日本一事,在日本史书《日本书记》、《古语拾遗》、《续日本纪》上都有记载,因此应属历史事实。(当然,在部分日本史学家中,对此事还存在着较大的怀疑。)这部分刘姓族人拓殖日本后,大都没有继续使用"刘"的姓徽,而是完全融入了日本的大和民族,衍变成新的日本姓氏。他们移民日本,带去了当时中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极大的促进了日本文明的发展。因此,他们以其固有的文化素质,很快成为日本社会中地位尊高的新贵族。如阿知使主的儿子刘都贺就将当时中国的纺织技术传入日本,他因此被称为都贺王。特别是到日本朱雀天皇时代(公元930--946年),阿知王后裔、汉高祖刘邦的第45代孙大藏春实(此据日本原田家谱,而日本高桥家谱则说春实是刘邦第39代孙,两者谁是谁非,尚待考证)官任征西将军,为平定当时日本发生的"天庆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朱雀天皇天庆三年(公元940年)五月初三受到天皇的巨大嘉奖和赏赐,被赏赐锦御旗、皇族纹章、军配。当此之时,这支刘氏皇族后裔"恩宠伟大,威势极盛"。 自从大藏春实之后,大藏家族一直任长门守、太宰大监等显要职务。

00 当年刘阿知归化日本后,被赐姓为"东汉使主"。到仁德天皇六十年(公元372年)四月八日,阿知的后裔被赐姓"坂上",再到雄略天皇十六年(公元471年)十月初一,阿知的后裔又改赐姓为"大藏"。

00 大藏春实因功被封为征西将军后,曾在日本九州原田筑城。此后,他的后裔就世代居住在原田城。到日本天承元年(1131年),这支居住在原田的刘氏后裔正式以原田为姓,形成今天日本社会中的著名姓氏--原田。

00到今天,原田家族已传衍到刘邦的第93代。这支源出中国刘姓的日本原田家族,在日本九州福冈市建立了汉太公庙。他们至今保存着代代相传的族谱,注明自己的刘邦的后裔,而且按照传统的礼节到太公庙对刘邦等刘姓远祖进行定期祭祀。

00 据刘邦第71代孙、日本高桥通泰先生提供的《岛田高桥家系图》记载,这支加入日本大和民族的刘姓后裔,传到大藏春实的第9代孙大藏种直,生有5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别形成5个新的姓氏:太郎大藏赖种,移居高桥城,以高桥为氏,后裔形成今天日本的大藏(姓)高桥氏;次郎大藏幸种,移居江上城,以江上为氏,后裔日本的大藏江上氏;三郎大藏种雄,以秋月为氏,是为大藏秋月之祖;四郎大藏种成,分居原田城,以原田为氏,后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原田氏;五郎大藏种景,以波多江为氏,成为大藏波多江氏的开姓始祖。到今天,由中国刘姓繁衍而成的日本高桥氏,已传到刘邦的第73代。

00 附:日本大藏高桥氏岛田高桥家族世系表:

00汉献帝刘协→石秋王→阿智王(阿知使主)→阿多倍(高尊王)→山本直→高市大领→桧前领主→家主→泉→横佩→岩三→村主→大藏春实→大藏种光→大藏种材→大藏种资→大藏种连→大藏种持→大藏种茂→大藏种忠→大藏种直→高桥赖种→高桥泰种→高桥时种→高桥经种→高桥祐种→高桥光种→高桥义种→高桥持种→高桥教种→高桥政种→高桥长种→高桥鉴种→高桥统种→高桥统昌→高桥义种→高桥义宗→高桥昌行→高桥胜昌→高桥昌德→高桥元治→高桥元胜→高桥富昌→高桥昌治→高桥晃→高桥章仁、高桥正尚、高桥通泰、高桥正刚(生于1932年)。

00日本刘姓成员除上述完全融入大和民族并改为新的日本姓氏都外,还有一部分则继续保持着"刘"这个姓氏血缘徽标,成为真正的日本刘姓。这一部分日本刘姓,主要是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国门打开后因留学、经商、做工、避难等原因移民到日本的华人华侨中的刘姓成员。这些刘姓成员,有的已经加入日本国籍、有的还保留有中国国籍,他们大都还保留有比较浓厚的中国文化传统。

享禄三年(1530年)一月二十一日,越后守护代长尾为景的幼子诞生于春日山城。 因为当年是虎年,孩子被取名为虎千代。 这个孩子成年后称长尾景虎,也就是后来驰骋于战国乱世的上杉谦信。四岁丧母,六岁时改名叫喜平二景虎。

天文五年(1536年)八月,为景进攻越中之前,预计到进程可能不会很顺利,先将家督之位让给了长子长尾晴景。按照室町时代武家的传统习惯,没有继承权的幼子常常被送去出家。于是这一年虎千代受戒于春日山麓的林泉寺(长尾氏的菩提寺)名僧天室光育门下,学习禅与文武之道。十二月,长尾为景在越中旃檀野与一向一揆作战时中计败死(另有1536年病死说、1542年病死说)。

为景一死,本来就不太平的越后国更加动荡,各地豪强占据一方,各自为政,俨然是个“小战国”。敌对势力甚至迫近春日山城。当时虎千代年仅七岁(按为景1542年病故说则为13岁),穿着盔甲送为景下葬,国内的混乱可见一斑。 天文十二年(1543年)8月15日,虎千代元服,取名景虎。9月,景虎受晴景之命,以古志郡司身份从春日山城启行,先到三条城,再到栃尾城。(枥尾是中越后的名城,也是守备春日山城的重要门户),其目的是讨平中郡(なかごおり)的反守护代势力,确保长尾家在越后中部的领地;并压制下越(しもごおり)的扬北众。

越后守护上杉定实没有子嗣,于是决定从陆奥国迎接外曾孙时宗丸到越后,作为养子和继承人。时宗丸乃是陆奥守护伊达稙宗的儿子,伊达稙宗子嗣众多,惯于通过送子出继来控制别国,不过越后乃是大国,时宗丸即便当上越后守护,也终究难以使伊达家的势力深入北陆地区,说不定反而会成为争夺稙宗继承人伊达晴宗一门总领权的强大对手——晴宗本人正是这样想的,他不但坚决反对父亲的决定,还在劝说无效后掀起反旗,这就是席卷整个陆奥地区的大动乱——“天文之乱”。

而就越后国来说,在是否迎立伊达时宗丸为守护继承人的问题上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因为时宗丸的母亲乃是扬北众中条藤资的妹妹,中条藤资大力怂恿,扬北众其余势力怕中条家因此会逐步坐大,威胁到自己的利益,所以一致表示反对。长尾晴景站在反对一方,越后国内战乱又起。

继承越后守护代的长尾晴景,比景虎年长十八岁,从小调皮捣蛋,甚至行为有时比织田信长更过,众人都为之头疼,但为景生前最疼爱。然而,晴景体质虚弱,没有作为武将的统领之才,被国内的其它势力所轻视。以上就是谦信到了栃尾城所处的背景。

一开始,附近的豪族们根本没把这个小毛孩子放在眼里。但景虎到城后,得到母亲家的古志长尾氏和栃尾城代本庄实乃等人的援助,多次击退敌对势力的来犯,并很快将安田长秀、北条高广、小河长资等豪族收伏于帐下。在栃尾城的一系列作战是谦信最初的战争经历。天文十四、十五年(1545~1546年),守护上杉家的老臣黑田秀忠两度占据黑泷城谋反,谦信代兄长晴景率兵平叛,表现神勇,最后依守护上杉定实之命消灭了黑田一族。

景虎的声望日隆,国中渐渐有了改立景虎为守护代的苗头,这是晴景始料未及的。心生不安的长尾晴景着力压制兄弟的功勋。就这样,守护代长尾家一分为二,越后也随之一分为二,正因守护继嗣问题和晴景严重对立的中条藤资趁机拥立长尾景虎为新的守护代,本庄实乃、大熊朝秀、直江实纲、山吉行盛、古志长尾家的长尾景信等也都群起响应。

终于,难以容忍的晴景联合长尾政景(上田长尾氏)、黑川清实等人,打出了讨伐自己弟弟的旗号。内战中,景虎虽然兵少,却以攻其不备之法大败晴景军。为了避免再起战祸,守护上杉定实出面调停,达成和议:晴景引退,景虎作为晴景的养子继承家督和守护代职。天文十七年(1548年)十二月让长尾景虎进驻春日山城,长尾晴景则体面地退往府内,和守护大人一起隐居去了。当时景虎十九岁。

天文十九年(1550)二月二十六日,越后守护上杉定实病死。定实没有儿子,守护家绝了后,越后守护一职也就此空缺。两天后,将军足利义辉承认景虎有白伞袋和毛毡鞍覆的使用权。这样,景虎实质的国主地位得到了认证。 然而,同年12月,一族的坂户城主长尾政景(上田长尾家)不满景虎继承家督,发动叛乱。不满的原因是因景虎变成了越后实际上的国主,推荐了晴景的政景的立场变得痛苦。然后长年与上田长尾家对立的古志长尾家却因一直支持景虎,增加了发言力。

次年天文20年(1551年)1月,景虎攻打政景方的发智长芳(ほっちながよし)的居城板木城,获得胜利。同年8月,包围坂户城,以此镇压了政景方(坂户城之战)。投降的政景因是景虎的姐姐仙桃院的丈夫等被免死,反而成为景虎的重臣。镇压了政景的叛乱后,越后国的内乱暂时平息,年轻的景虎(22岁)统一了越后,越后长尾一族也实现了统一。另一方面,上田长尾家古志长尾家的敌对关系更加深重,后来的御馆之乱中,上田长尾家支持政景的亲生子上杉景胜,古志长尾家袒护了上杉景虎。结果,失败的古志长尾家灭亡。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谦信被授予从五位下弹正少弼的官位。 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武田晴信进攻北信浓,一直杀至川中岛地区,村上、高梨等北信浓七家豪族派使者向越后求救,提出以北信浓高井、水内等四郡,以及村上义清所保有的小块越后领地作为酬谢。长尾景虎遂派猛将柿崎和泉守景家统率本部进入信浓,与武田军对战——是为第一次川中岛合战。

柿崎景家初战取胜,但很快就中了武田军的埋伏,几乎全军覆没,与村上义清等豪族一起凄凄惶惶逃回越后。长尾景虎并未惩罚柿崎景家,而是抓紧时间对武田氏兵法谋略展开广泛、深刻的研究。两年后,即弘治元年(1555年),景虎亲自统领大军,发动了对川中岛地区的攻略。

武田晴信调兵来迎,接受部将春日虎纲“避战”建议,坚守不动。两军对峙竟长达二百余日,最终由于骏河守护今川义元的从中调解,各自罢兵而去——这是第二次川中岛合战。

弘治三年(1557年),爆发了第三次川中岛合战,又是稍一接触、长期对峙、各自撤兵,已经成为模式,乏善可陈。

翻过头来说说川中岛初次合战的前一年,也即天文二十一年(1551年),关东管领上杉宪政被后北条氏所迫,离开居城平井逃往越后。因为山内上杉家本是长尾氏世代主家,因此受到了隆重的欢迎和款待。上杉宪政提出,希望长尾景虎出兵关东,攻灭后北条氏,恢复关东的秩序,并且承诺事成以后即以上杉家名、关东管领之职,以及世传的御旗、文书相赠。

上杉宪政一直在春日山城吃了九年的客饭,直到永禄三年(1560年),长尾景虎才终于得到机会,开始关东攻略。他联络关东各地豪族,围攻后北条氏的主城小田原,但迟迟不能攻克。次年(1561年)闰三月,长尾景虎在镰仓鹤冈八幡宫正式继承关东管领之位,改苗字为上杉,并且拜领上杉宪政的“政”字,更名上杉政虎。当年夏末,上杉政虎回归春日山,随即修书请庄内的大宝寺义增和会津的芦名盛氏协助出兵,秋八月十九日又来到了川中岛。

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上野平井城的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宪政抵挡不住北条氏康的攻势,逃到越后求助于谦信。这成为谦信后来十四次进军关东的起因。次年(1553年),信浓国守护小笠原长时、村上义清、高梨政赖等来越后泣诉,请谦信帮助回复被武田信玄占领的信浓领地。以谦信的性格,自无不允,当年八月就爆发了对武田氏的第一次川中岛合战。是役虽然只是小规模的接触(双方大名均未出战),却介绍了谦信和信玄这对宿敌的相识,对其后整个战国形势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当年九月,谦信进京,为此前接受弹正少弼,从五位下的官位向皇室献礼。后奈良天皇授予谦信天杯、御剑和“讨伐对邻国怀有野心之徒”的敕命。无疑,这等于给了谦信攻击武田、北条的名分。

然而,与进京的成功同时而至的是巨大的花销,围绕着这些费用的征收问题在家臣中出现了争执。敏锐的武田信玄立即抓住了这一机会。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十二月,越后刈羽郡北条城主北条高广在信玄的煽动下自立,但三个月后就失败投降了。北条高广是镰仓幕府的名臣大江广元的后人,越后国人中的实力人物,平日自负武略不逊于谦信,常怀异志。谦信待高广却显得极为宽大,后来还让他去上野厩桥城经略关东。十三年后的永禄十年(1567年),高广受北条氏康支持再度谋反。然而越后和相模同盟(越相同盟)时,谦信又一次饶恕了高广,依旧像从前那样重用他。谦信执政松散的主从关系由此亦可见一斑。

武田信玄几乎没有给谦信喘息的机会。紧接着在弘治元年(1555年)七月,因为缔结了三国同盟而无后顾之忧的信玄大举进兵川中岛,谦信亦驻军于善光寺与之对抗。两雄对峙了一百五十多天,各自滴水不漏,互无建树。最后由今川义元出面调停,议和罢兵。第二次川中岛会战结束了。

收兵回国后谦信面临的是一场内乱,有力家臣间的领土纷争不绝。谦信被各种诉讼纠缠得心灰意冷,于弘治二年(1556)三月在给自己的老师天室光育的信中留下了“功成名就,急流勇退”的话,宣告隐退,欲独自一人前往高野山(或说比睿山)出家。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晴天霹雳般地令家臣们大吃一惊,宇佐美定满和长尾政景二人慌忙召集重臣商议,以“景虎乃越后统合之中心,舍此无人可内服众将,外御强敌”故,说服了中条藤资,驱逐了欲乘乱谋反的大熊长秀(朝秀),极力恳请谦信复出。谦信趁机要求诸将提交联合署名的起誓文书,并向春日山城送出人质。对此当然无人再敢表示异议。这一年谦信二十七岁。

从越后逃亡的大熊长秀到甲斐国投靠了武田信玄,上杉、武田间的和约至此破裂。弘治三年(1557),武田军进逼栃尾城,谦信亲率大军迎战。素来以战法稳健著称的信玄极力避免打硬仗,只是以先锋部队作了试探性的攻击。信玄曾趁夜埋伏下骑兵五十和步兵三百,次日清晨故意放出三匹惊马,意在诱使上杉军夺马而骚乱。谦信任由三马在阵前狂奔了许久,视若无睹。关于第三次川中岛会战的记载很不明确,大体上是没有决战就不了了之了。

同年,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再度逃到越后,将关东管领职、系图、重宝等一起转让给了谦信。为此谦信在永禄二年(1559年)第二次进京,由朝廷和将军正式认许了这一继承。时值正亲町天皇新立,同样赐予谦信天杯和御剑。 永禄四年(1561年)3月,谦信以关东管领的名义,集合了关东诸侯共计十一万五千兵马,讨伐“逆臣”北条。北条氏康的居城小田原城被大军围困了逾一个半月,但丝毫没有要陷落的迹象。同时,谦信在阵中收到了北条的盟友武田趁虚进兵信浓的探报,无奈之下只得放弃攻取小田原的打算,据说在撤军前谦信一人独自走到两军阵前坐在地上视若无人的自斟自饮的喝起酒来,北条军铁炮、弓箭竟射他不中,北条氏康为之震惊不敢出兵追赶。谦信先顺路去了镰仓,在鹤冈八幡宫举行了关东管领的正式就职仪式,接受上杉宪政的“上杉”姓和“政”字改名为上杉政虎(同年十二月又受将军足利义辉赐予一字而称“辉虎”)。从镰仓往越后的归途中还攻取了北条方的武藏国的松山城。

永禄七年(1564),谦信率领八千大军攻向下总臼井城,以支援自第二次国府台之战后败北的房总里见氏。臼井城守将原胤贞、白井胤治坚守不屈,因而谦信不能将臼井城攻克,北条氏政又派遣大和田砦的地方土豪松田康乡前来支援,最终在两股势力的合力抵挡下,谦信战败,返回越后。永禄九年(1566),不甘心失败的谦信再度率领大军攻打臼井城,臼井城守将原胤贞知会主家千叶胤富,千叶胤富亲自率军前来救援,最终令谦信再度败北而去。根据《战国遗文》、《小田原市史》等书的记载,上杉军在这次臼井城之战中战死和受伤人数加起来在千人以上。永禄七年和永禄九年的两次臼井城之战,谦信都惨败而还,输的非常惨烈。

因为臼井城的战败,常陆小田氏、下总结城氏、下野宇都宫氏和小山氏、武藏忍成田氏、上野新田由良氏、下野皆川氏、上野小泉富冈氏、上野馆林长尾氏、下总关宿梁田氏、森屋相马氏、上总土气酒井氏等之前依附于谦信的关东豪族,见风使舵,全部投靠到了北条麾下。不仅如此,上杉家重臣、上野厩桥城主北条高广也倒向了北条。随着永禄九年武田信玄攻落了上野箕轮城,永禄十年(1567)白井长尾、总社长尾的没落,上杉家在关东的势力圈急剧缩水,只剩下了武藏羽生城、桐生佐野氏、下野佐野氏等有限几家,与当初上杉军刚杀入关东的威势是不可同日而语。

在关东反反复复的争纷又持续了好几年,各方都没有什么大进展。永禄十年(1567年),武田信玄开始把矛头转向昔日的盟友今川氏,而三国同盟的另一端北条则站到了今川一边。为了一起对付武田氏,北条氏康甚至与长年敌对的谦信和好并结成短暂的越相同盟。 谦信和武田信玄的决定性大会战,是在永禄四年(1561年)夏的第四次川中岛会战。

谦信驻军妻女山,与海津城的信玄对峙了十日,双方都有些一反常态:谦信虽然兵力只有信玄的三分之二,且已近缺粮,却还是打打小鼓,哼着谣曲《八岛》,悠闲地过着每一天;信玄在优势兵力下采用了军师山本勘助的建议,由高坂昌信、马场信房、真田幸隆等率一万两千人的奇袭队夜袭妻女山,信玄本阵八千人则守候于山前的八幡原(“啄木鸟战法”)。然而,谦信可不是树中的虫。九月九日傍晚,在庆祝了重阳佳节后,谦信照例在山头遥望海津城,发现武田军的炊烟比平时浓密,从而预感到了武田的行动。九月十日天明,决战的时刻到来,原来意图守候伏击的武田本阵遭受了几乎上杉全军的突击。造成武田信繁(信玄之弟)在内的武田家多名重要将领战死。据史书《甲阳军鉴》记载,当时有一位头缠白绢、只露出双眼的越后武士,骑马突入武田中军,挥刀直砍坐在折凳上的指挥者。近侍二十余人前来救主,原虎胤挺枪刺伤越后武士的马屁股,马伤而载着武士逃去。据史书《上杉年谱》中讲述,这位武士是谦信的“影武士”(为迷惑敌人而使用的主将替身)荒川伊豆守,史书《北越军记》中记载遭突袭的也是信玄的影武士,但民间传说依然将其描绘成这是谦信与信玄的单挑。陷于苦战的武田本阵因武田奇袭大军的及时来援而形势急转,上杉军陷入劣势,伤亡惨重,最後往善光寺撤退。 后来丰臣秀吉评说道:“卯时至辰时上杉胜势,辰时至巳时武田胜势”。是役乃少见的恶战,双方均死伤无数,战后双方均一直回避与彼此的正面对决。

三年后的第五次川中岛会战其实并未交锋,双方相持六十余日,武田与上杉在信浓的拉锯就这样结束了。信浓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又没有统一的势力,自然成为武田扩张领地的突破口;而对于上杉来说,撇开道义上的原因,信浓也是越后联络关东的通道之一,更是保护越后安全的屏障。两雄的争夺在所难免。但是,正因为谦信与信玄棋逢对手,难解难分,二人把一生的过多时间耗费在信浓,错过了进取天下的大好时机,从而使织田信长的成功省了不少力。

最后一次的川中岛会战,是在武田信玄进行西上作战前夕的元龟三年(1572)四月。谦信率领八千大军出兵信浓,在长沼城进行纵火后,布阵在川中岛。驻守信浓的武田胜赖部仅有八百余人,闻讯前来迎战。谦信被晚生后辈胜赖的胆识所慑服,心生畏惧,竟不敢与其交战,于是引兵退去。因为匆忙撤退,其殿后部队遭到胜赖部队的追击,死了不少人。元龟三月四月的川中岛之战,是为谦信生平最后一次出阵信浓,以其撤军而宣告终结。 信玄死后,谦信与信长虽然还保持着表面上的友好,但决裂已只是时间问题。信长消灭室町幕府之举使谦信认定信长是天下动乱的祸首,而被驱逐的将军足利义昭也请求谦信进京再兴足利家。从越后进京的道路是顺着北陆道,经越中、能登、加贺、越前至近畿。为此,谦信的军锋首先指向了越中和能登。越中、能登原本都是守护畠山氏的领国,但能登(畠山氏所在)的实权早已旁落入重臣游佐氏、温井氏、长氏、三宅氏等手中,形成所谓重臣合议体制。重臣之间明争暗斗,可是把畠山氏傀儡化却是一致的。永禄九年(1566年),欲夺回权力的畠山义续、畠山义纲父子被群臣逐出了能登;继承守护职的畠山义庆(义纲长子)还只是个娃娃,天正二年(1574年)也不明不白地死于变乱;其弟义隆上台后两年就病死(多半是被谋害);群臣中势力最大的长纲连索性扶立了一个年仅两岁的幼儿为主。能登实际上处于极度混乱的无主状态。至于越中,更早已是豪族与一向宗势力林立,其中不少以武田信玄为后盾。信玄进京的同时,谦信也曾出兵夺取了越中的大部分地区。

天正四年(1576年),谦信平定了越中最后的几个据点,在要求让畠山家送入上杉家的人质畠山义春回国继位失败后,谦信发兵两万人攻打能登。但是谦信在进兵途中,在加贺河北郡中条村·太田村遭到洲崎兵库、龟田隼人、铃木右京、铃木出羽、林新六郎等土寇袭击,不敌而败北,战死一千余人,是为谦信一生当中最惨烈之败战。谦信休养整顿后,重新集结兵力,再度攻向能登,接连攻下熊木城、穴水城、甲山城和正院川尻城、富来城,进而包围七尾城,但因为北条氏政出兵上野而被迫撤军,直到来年才再度出兵包围。七尾城中群臣之首的长纲连与织田素有亲交,一面闭城坚守,一面遣其弟长连龙向信长求援。九月,正在围攻七尾城的谦信接到了探报,以柴田胜家为主帅的四万织田大军正计划从加贺出阵前来支援能登畠山家。而当时七尾城内已发生了传染病,许多士兵因而病死。十五日,倒向上杉方的游佐续光、温井景隆等发动叛乱,诛杀了长续连、长纲连父子及其一族,七尾城在困守四十余日后陷落。根据第一手史料《长家家谱》等书的记载,织田军在布阵加贺水岛时得知七尾城陷落,且长续连父子兵败身亡后,认为继续救援七尾城已经毫无意义,于是撤军而还,没有和上杉军发生交战。而得知织田军撤退的上杉军则嘲笑织田军的懦弱,在斩杀了织田军留守的数十名闲杂人员后,进军到越前丸冈,到民家放火后撤退回越后(江户时代的野史中记载该战为手取川之战,称谦信在加贺手取川大败织田信长本人,斩首一千余级。但其实这是江户时代中晚期以后才出现的稗官野史,并非是正史。存在于事实上的是这场小规模的水岛之战)。 由于卓越的军事才能而被后世称为“军神”或“越后之龙”。主要体现在出兵迅速及退兵的时机把握恰当使得生涯大多数战争多以胜利告终。而在天正4年甲斐的僧侣教贺给长福寺的空陀的信中提到,就算是宿敌的武田信玄也常常评价谦信为“日本无双的名将”。其天才的统率能力可见一斑。

另一宿敌北条 氏康死前对其子氏政言:“晴信、信长之辈,都是说一套,做一套,不足以托赖。然而辉虎殿下不同,受人之请,必忠人之事。我死后,诸国中你可以依靠的,舍此无人。”

同时代的关东武将太田资正也对上杉谦信有如下评语:“谦信公之人品,八分乃贤者,二分为恶人。恣肆怒气,行事怪异,是其'恶';除此而外,勇猛而无欲,清静而无邪,廉直而无私,明敏好察,慈惠待下,喜闻人谏等,是为其善。虽有微瑕,不足掩其辉,实乃绝世罕有之良将。”后世也有人认为这句话是江户时期越后军学者创造出来的虚构溢美之辞,不过没有什么依据。 在几十年前过时的说法中,上杉谦信一般被视为日本战国时代「大义」的化身,一生只为义理而战,绝不为私欲。然参以事实,其一生中对无怨无仇的越中、关东地区多加以侵略,兴无名之师;且多所杀戮,行军所至之处,往往杀掠一空。 有人说了,上杉谦信的「大义」,是指「义气」、「侠义」,不是「仁义」。例如最著名的例子,是赠盐给武田的传说,然事实是否确实如此呢?根据小林计一郎在《武田·上杉军记》一书中的考证,上杉谦信送盐这事有确实史料出处的只有《北越军谈》这本书,即所谓的孤证。而且奇怪的是,按照上杉谦信留存下来的祈请文内容来看,他的心愿是烧掠甲斐、信浓一空,让上杉家的旗帜尽屹立于甲府,根本一点都不怜悯敌国的百姓,而是想让他们统统死光才最好;突然大发慈悲,送盐给武田,这就显得非常的奇怪,有悖初衷。而且上杉谦信对自己家的领民,也不怎么样的好,突然对敌国的领民大发慈悲,又显得有点奇怪。而且话又说回来,在物资流通的当时,就算北条、今川真想禁武田的盐,也禁不了,上杉谦信根本不必多此一举,赠盐给武田。另外《北越军谈》里还有一件轶事,说是在听闻武田信玄死后,当时正在吃饭的上杉谦信伤心得扔掉手中的筷子,哀恸大哭,叹息说我失去了一个好对手。非常感到惋惜。不过这事也被《大日本编年史》的编修者星野恒指摘为是军学者的捏造:「《北越军记》云:北条氏政遣使越后告信玄死,谦信方食,投著而叹曰:失吾好敌手矣。世复有此英雄男子乎?因潸然泪下。辉虎为晴信所困,屡祈于神,冀其死亡。今闻其死,当喜为神助,岂容有此等叹息之言?其出於越人之捏造审矣。今不取」。《北越军谈》两则上杉谦信对武田信玄惺惺相惜的逸话,即送盐和痛哭信玄之死,都被认为是不实的。小林计一郎和星野恒质疑的切入点,都是从上杉谦信的祈请文入手。因为在其祈请文内,都是充满了对武田信玄的诅咒,希望他尽快早死,早死早超生,根本就不希望他好。故而,也根本不可能发生所谓的送盐和痛哭信玄之死。

也有人说了,上杉谦信的「大义」,是指「维持幕府统治秩序」,不是字面意思上的「义」。然事实确实如此吗?永禄八年(1565),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辉为三好三人众所弑杀,三实院义尧随即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了谦信,希望他能尽快发兵入洛讨贼,为死去的将军报仇。朝仓义景的家臣朝仓景连,以及避难在甲贺的足利义昭,还有大觉寺义俊,纷纷与谦信通书信,嘱托他尽快兴兵入洛,诛戮三好三人众,复兴室町幕府。对于这些要求,上杉谦信在口头上都做了承诺(《上杉古文书》)。但最终的结果是,他没有出兵,口头承诺全部没有兑现。而在《北越军记》、《谦信公御年谱》二书中,则推诿说,上杉谦信在该年七月正出阵加贺,攻打一向宗所属的金泽御坊、松任、小松诸城,忙的很,根本没空。对此,星野恒在《大日本编年史》中带有嘲讽得评论道:「二书病辉虎得义昭书而不出兵,遂以他年之事附会之,皆非事实」。编写上杉谦信传记的作者,都为谦信收到信后不出兵感到心虚,所以作了隐晦。类似的事件到天正二年(1574),又发生过一次。这次足利义昭想要寄托谦信解决的对象是织田信长,因此寄信给谦信,好言相劝,希望他与武田、北条能讲和,立点兵马西上,解决信长:「苟与甲相和,提兵西上,诸国皆归公掌中,芳名又流于无穷」(《松平义行所藏文书》),然而,上杉谦信收到信后,依然无动于衷,再次放了足利义昭一回鸽子。永禄八年(1565)和天正二年(1564)的两个例子,上杉谦信受到足利义昭的求援信后,皆无动于衷,不肯为其出兵。两对将军家的死对头,三好三人众和织田信长,祸害室町幕府甚深,全然将其架空,但上杉谦信对此完全没有一点感觉。由此也可证明,上杉谦信心底深处根本不存在什么「维持幕府统治秩序」的理念,更多时候,他只可能会借点「大义」名分办自己的事情。这样才是务实的战国大名。

又有人说了,谦信的「大义」不是「维持幕府统治秩序」,而是他「尊皇」。然事实又真的如此吗?在岩垣松苗著作的《国史略》一书中,就对谦信的仁义多有指摘,甚至尖锐批评他「未尝有勤王济世之志矣」,其原文如下:「然观其(上杉谦信)平生所为,则祝发披缁,不畜妻妾,不茹荤腥,俨然持律僧也。而至行军略地,则杀人盈野,血流为河。未尝有勤王济世之志矣。加之弃祖先之胤,养螟蛉之子,其尸未寒,生祸阋墙,与国破嗣绝者,仅一间也已。智计虽多乎,胆勇虽壮乎,徒足以行强暴于一世已」。则谦信的所谓「尊皇」说,又不攻自破。而且所谓的尊皇说,又是往日本近代的军国主义方向引导。反而让上杉谦信原来的「大义」方向迷失得越来越远。

找资料不容易哦亲

第1号  崇礼门

第2号  圆觉寺地十层石塔

第3号  北汉山新罗真兴王巡狩碑

第4号  高达寺址浮屠

第5号  法住寺双狮子石灯

第6号  中原塔坪里七层石塔

第7号  奉先弘庆寺事迹碣碑

第8号  圣住寺郎慧和尚白月葆光塔碑

第9号  扶余定林寺址五层石塔

第10号  实相寺百丈菴三层石塔

第11号  弥勒寺石塔

第12号  华严寺觉皇殿前石灯

第13号  无为寺极乐殿

第14号  银海寺居祖庵灵山殿

第15号  凤停寺极乐殿

第16号  安东新世洞七层塼塔

第17号  浮石寺无量寿殿前石灯

第18号  浮石寺无量寿殿

第19号  浮石寺祖师堂

第20号  佛国寺多宝塔

第21号  佛国寺释迦塔

第22号  佛国寺莲华桥七宝桥

第23号  佛国寺青云桥白云桥

第24号  石窟庵石窟

第25号  新罗太宗武烈王陵碑

第26号  佛国寺金铜毘卢舍那佛坐像

第27号  佛国寺金铜阿弥陀如来坐像

第28号  栢栗寺金铜药师如来立像

第29号  圣德大王神钟

第30号  芬皇寺石塔

第31号  庆州瞻星台

第32号  海印寺高丽大藏经

第33号  昌宁新罗真兴王拓境碑

第34号  昌宁述亭里东三层石塔

第35号  华严寺四狮子三层石塔

第36号  上院寺铜锺

第37号  庆州九黄里三层石塔

第38号  高仙寺址三层石塔

第39号  月城罗原里五层石塔

第40号  浄惠寺址十三层石塔

第41号  龙头寺址铁幢竿

第42号  木雕三尊佛龕(松广寺)

第43号  高丽高宗制书(松广寺)

第44号  宝林寺三层石塔及石灯

第45号  浮石寺塑造如来坐像

第46号  浮石寺祖师堂壁画

第47号  双磎寺真鉴禅师大空塔碑

第48号  月精寺八角九层石塔

第49号  修德寺大雄殿

第50号  道岬寺解脱门

第51号  江陵客舍门

第52号  海印寺藏经板殿

第53号  燕谷寺东浮屠

第54号  燕谷寺北浮屠

第55号  法住寺宝塔

第56号  松广寺国师殿

第57号  双峰寺澈鉴禅师塔

第58号  长谷寺铁造药师如来坐像附石造台座

第59号  法泉寺智光国师玄妙塔碑

第60号  青瓷狮子钮盖香炉

第61号  青瓷飞龙酒壶

第62号  金山寺弥勒殿

第63号  到彼岸寺铁造毘卢舍那仏坐像

第64号  法住寺石莲池

第65号  青瓷麒麟钮盖香炉

第66号  青瓷象嵌柳竹莲卢鸳鸯文净瓶

第67号  华严寺觉皇殿

第68号  青瓷象嵌云鹤文梅瓶

第69号  开国原从功臣录券

第70号  训民正音

第71号  东国正韵(1卷、6卷)

第72号  金铜癸未铭三尊佛

第73号  金铜三尊佛龕

第74号  青瓷鸭形水滴

第75号  表忠寺青铜含银香垸

第76号  李忠武公乱中日记附书简帖壬辰状草

第77号  义城塔里五层石塔

第78号  金铜弥勒菩萨半跏像

第79号  庆州九黄里金制如来坐像

第80号  庆州九黄里金制如来立像

第81号  甘山寺石造弥勒菩萨立像

第82号  甘山寺石造阿弥陀佛立像

第83号  国宝八十三号金铜弥勒菩萨半跏像

第84号  瑞山磨崖三尊佛像

第85号  金铜辛卯铭三尊佛

第86号  敬天寺十层石塔

第87号  金冠冢金冠

第88号  金冠冢与带及腰佩

第89号  金制铰具

第90号  金制太环耳饰

第91号  骑马人物形土器

第92号  青铜银入丝蒲柳水禽文净瓶

第93号  白瓷铁画葡萄文壶

第94号  青瓷素文瓜形瓶

第95号  青瓷七宝透刻香炉

第96号  青瓷龟形水瓶

第97号  青瓷阴刻莲花唐草文梅瓶

第98号  青瓷象嵌牡丹文缸

第99号  葛项寺三层石塔

第100号  南溪院七层石塔

第101号  法泉寺智光国师玄妙塔

第102号  净土寺弘法国师实相塔

第103号  中兴山城双狮子石灯

第104号  传兴法寺廉居和尚塔

第105号  山清泛鹤里三层石塔

第106号  癸酉铭全氏阿弥陀佛三尊石像

第107号  朝鲜王朝白瓷铁沙葡萄文壶

第108号  癸酉铭三尊千佛碑像

第109号  军威三尊石窟

第110号  益斋影帧

第111号  晦轩影帧

第112号  感恩寺址三层石塔

第113号  画青瓷杨柳文筒形瓶

第114号  青瓷象嵌牡丹菊花文瓜形瓶

第115号  青瓷象嵌唐草文盌

第116号  青瓷象嵌牡丹文瓢形瓶

第117号  宝林寺铁造毘卢舍那佛坐像

第118号  金铜弥勒半跏像

第119号  高句丽金铜如来立像

第120号  龙珠寺梵钟

第121号  河回假面与屏山假面

第122号  陈田寺址三层石塔

第123号  益山王宫里五层石塔内发现遗物

第123号‐1号  纯金金刚经板(附金带二个)

第123号‐2号  琉璃制舍利瓶

第123号‐3号  金制方盒(附盖)

第123号‐4号  青铜如来立像

第123号‐5号  其他遗物

第124号  寒松寺石造菩萨坐像

第125号  绿釉骨壶 (附石制外函)

第126号  佛国寺三层石塔内发现遗物

第126号‐1号  金铜制舍利外函

第126号‐2号  银制舍利外盒

第126号‐3号  银制舍利内盒

第126号‐4号  儒香

第126号‐5号  金铜方形舍利盒

第126号‐6号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第126号‐7号  铜环

第126号‐8号  硬玉制曲玉

第126号‐9号  红玛瑙丸玉

第126号‐10号  水晶切子玉

第126号‐11号  水晶宝珠形玉

第126号‐12号  水晶丸玉

第126号‐13号  绿色琉璃丸玉

第126号‐14号  淡青色琉璃制瓜形玉

第126号‐15号  琉璃制小玉

第126号‐16号  香木片

第126号‐17号  青铜制飞天像

第126号‐18号  铜镜

第126号‐19号  铜制钗子

第126号‐20号  木塔

第126号‐21号  水晶大玉

第126号‐22号  红玛瑙

第126号‐23号  水晶制茄子形玉

第126号‐24号  琉璃制瓜形玉

第126号‐25号  琉璃小玉

第126号‐26号  沈香片

第126号‐27号  纤维残缺

第126号‐28号  墨书纸片

第127号  三阳洞金铜观音菩萨立像

第128号  金铜观音菩萨立像

第129号  金铜菩萨立像

第130号  善山竹杖洞五层石塔

第131号  朝鲜太祖家谱

第132号  惩毖录

第133号  青瓷辰砂莲华文瓢形注子

第134号  金铜菩萨三尊像

第135号  蕙园风俗图

第136号  龙头宝幢

第137号  大邱飞山洞出土铜器类

第137号‐1号  铜剑剑梗和铜鉾附属具

第137号‐2号  广锋铜鉾和剑装

第138号  金冠和附属金具

第139号  群仙图屏

第140号  螺钿团花禽兽纹镜

第141号  多纽细纹镜

第142号  东国正韵一帙

第143号  和顺大谷里出土青铜遗物

第143号‐1号  青铜剑

第143号‐2号  青铜八铃具

第143号‐3号  青铜双铃具

第143号‐4号  青铜削具

第143号‐5号  青铜銎斧

第143号‐6号  青铜细文镜

第144号  月出山磨崖如来坐像

第145号  鬼面青铜炉

第146号  江原道出土一括遗物

第146号‐1号  八手形铜铃

第146号‐2号  铜造铃附柄头

第146号‐3号  铜造环状双头铃

第146号‐4号  铜造铃饰鐎

第147号  蔚州川前里刻石

第148号  十七史纂古今通要

第148号‐1号  卷之十六

第148号‐2号  卷之十七

第149号  东莱先生校正北史详节

第149号-1号  卷之四、卷之五

第149号‐2号  卷之六

第150号  宋朝表牋总类

第151号  《朝鲜王朝实录》

第151号‐1号  鼎足山本

第151号‐2号  太白山本

第151号‐3号  五台山本

第151号‐4号  基他散叶本

第152号  备边司誊录附议政府誊录

第152号‐1号  备边司誊录

第152号-2号  议政府誊录

第153号  日省录

第154号  金制冠饰 (王)

第155号  金制冠饰 (王妃)

第156号  金制心叶形耳饰 (王)

第157号  金制垂饰附耳饰 (王妃)

第158号  金制发饰 (王)(‐뒤꽂이)

第160号  银制腕轮 (王妃)(‐팔찌)

第161号  青铜神兽镜

第161号‐1号  青铜神兽镜

第161号‐2号  宜子孙兽带镜

第162号‐3号  兽带镜

第162号  石兽

第163号  志石

第164号  头枕

第165号  足座(王)

第166号  白瓷鉄画梅竹文大壶

第167号  青瓷人形注子

第168号  白瓷辰砂梅菊文瓶

第169号  青瓷阳刻竹节文瓶

第170号  青华白瓷梅鸟竹文壶

第171号  青铜银入丝宝相唐草凤凰文盒

第172号  晋阳郡令人郑氏墓出土遗物

第172号‐1号  白瓷象嵌草花文扁瓶

第172号‐2号  墓志

第172号‐3号  盏

第173号  青瓷鉄彩堆花点文罗汉坐像

第174号  金铜水晶嵌装烛台

第175号  白瓷象嵌莲唐草文大楪

第176号  青华白瓷松竹文壶 (弘治铭)

第177号  粉青沙器印花文胎壶(内外壶)

第178号  粉青沙器雕花鱼文扁瓶

第179号  粉青沙器剥地莲鱼文扁瓶

第180号  阮堂歳寒图

第181号  张良守及第牌旨

第182号  国宝百八十二号金铜如来立像

第183号  国宝百八十三号金铜菩萨立像

第184号  国宝百八十四号金铜菩萨立像

第185号  妙法莲华经

第186号  杨平金铜如来立像

第187号  凤甘模塼五层石塔

第188号  天马冢金冠

第189号  金帽

第190号  金制銙带和腰佩

第191号  新罗金王冠和垂下饰

第192号  新罗金王冠和腰佩

第193号  凤首式琉璃瓶

第194号  金制颈饰

第195号  土偶装饰长颈壶

第196号  新罗白纸墨书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197号  青龙寺普觉国师定慧圆融塔

第198号  丹阳新罗赤城碑

第199号  断石山神仙寺磨崖佛像群

第200号  国宝二百号金铜菩萨立像

第201号  奉化北枝里磨崖如来坐象

第202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晋本(卷三十七)

第203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周本(卷六)

第204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周本(卷三十六)

第205号  中原高句丽碑

第206号  海印寺高丽刻板

第206号‐1号  妙法莲华经

第206号‐2号  华严经观自在菩萨所说法门别行疏

第206号‐3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第206号‐4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

第206号‐5号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第206号‐6号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第206号‐7号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第206号‐8号  法华经普门品

第206号‐9号  人天宝鉴

第206号‐10号  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第206号‐11号  三十八分功德疏经

第206号‐12号  佛说阿弥陀经

第206号‐13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略神众

第206号‐14号  华严经变相图(周本)

第206号‐15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贞元本

第206号‐16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晋本)

第206号‐17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周本)

第206号‐18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第206号‐19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抄

第206号‐20号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第206号‐21号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第206号‐22号  大觉国师文集

第206号‐23号  大觉国师外集

第206号‐24号  南阳先生诗集

第206号‐25号  白花道场发愿文略解

第206号‐26号  唐贤诗范

第206号‐27号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

第206号‐28号  十门和诤论

第207号  天马图

第208号  金铜六角舍利函

第209号  宝箧印石塔

第210号  绀纸银泥不空羂索绅变真言经(卷十三)

第211号  白纸墨书妙法莲华经(卷一~七)

第212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一、卷十)

第213号  金铜大塔

第214号  兴王寺铭青铜银入丝芸龙文香垸

第215号  绀纸银泥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一)

第216号  仁王霁色图

第217号  金刚全图

第218号  阿弥陀三尊图

第219号  国宝二百十九号青华白瓷梅竹文壶

第220号  青瓷象嵌龙凤牡丹文盖盒

第221号  上院寺木雕文殊童磁坐象

第222号  国宝二百二十二号青华白瓷梅竹文壶

第223号  景福宫勤政殿

第224号  景福宫庆会楼

第225号  昌德宫仁政殿

第226号  昌庆宫明政殿

第227号  宗庙正殿

第228号  天象列次分野之图刻石

第229号  报漏阁自击漏

第230号  浑天时计

第231号  鎔范

第232号  义安伯李和开国功臣录券

第233号  永泰二年铭蜡石制壶

第234号  国宝二百三十四号绀纸银泥妙法莲华经(卷一~卷七)

第235号  绀纸金泥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第236号  月城獐项里寺址西五层石塔

第237号  高山九曲诗画屏

第238号  小苑花开帖

第239号  宋时烈像

第240号  尹斗緖像

第241号  初雕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百四十九)

第242号  蔚珍凤坪新罗碑

第243号  顕扬圣教论(卷十一)

第244号  瑜伽师地论(卷十七)

第245号  新纘一切经源品次录(卷二十)

第246号  大宝积经(卷五十九)

第247号  公州仪堂金铜菩萨立像

第248号  朝鲜方域之图

第249号  东阙图

第250号  国宝二百五十号开国原从功臣录券

第251号  大乘阿毗达磨雑集论(卷十四)

第252号  青瓷阴刻连花文梅瓶

第253号  青瓷阳印刻连唐草·象嵌牡丹文银扣大楪

第254号  青瓷阴刻莲花折枝文梅瓶

第255号  传忠南出土青铜铃一括

第255号‐1号  八珠铃

第255号‐2号  双头铃

第255号‐3号  组合式双头铃

第255号‐4号  竿头铃

第256号  初雕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周本(卷第一)

第257号  初雕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周本(卷第二十九)

第258号  青华白瓷竹文角瓶

第259号  粉青沙器象嵌龙文壶

第260号  粉青沙器剥地牡丹文鉄彩鼈瓶

第261号  白瓷壶

第262号  白瓷大壶

第263号  青华白瓷山水花鸟文大壶

第264号  迎日冷水里新罗碑

第265号  初雕本大广佛华严经周本(卷第十三)

第266号  初雕本大广佛华严经周本(卷第二、卷第七十五)

第267号  初雕本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第十二)

第268号  初雕本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十一、卷第十七)

第269号  初雕本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六)

第270号  青瓷母子猿形砚滴

第271号  初雕本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二)

第272号  初雕本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二)

第273号  初雕本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

第274号  空缺

第275号  骑马人物形土器

第276号  初雕本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三)

第277号  初雕本大广佛华严经周本(卷第三十六)

第278号  太宗十一年李衡原从功臣录券附函

第279号  初雕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周本(卷第七十四)

第280号  圣居山天兴寺铜钟

第281号  白瓷注子

第282号  黑石寺木造阿弥陀佛坐像并腹藏遗物

第282号‐1号  佛像

第282号‐2号  典籍

第282号‐3号  织物类

第282号‐4号  其他腹藏物 五香,七药,五谷,七宝类,舍利函

第283号  通鉴续编

第284号  初雕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六十二、卷第一百七十、卷第四百六十三)

第285号  蔚山大谷里盤龟台岩刻画

第286号  白瓷钵

第287号  百济金铜大香炉

第288号  百济昌王铭石造舍利龕

第289号  益山王宫里五层石塔

第290号  通度寺大雄殿与金刚戒坛

第291号  龙龕手镜

第292号  五台山上院寺重创勧善文

第293号  金铜观世音菩萨立像

第294号  青华白瓷铁砂辰砂菊花文瓶

第295号  百济金铜皇冠

第296号  七长寺五佛会挂佛帧

第297号  安心寺灵山会挂佛帧

第298号  甲寺三身佛挂佛帧

第299号  新元寺卢舍那佛挂佛帧

第300号  长谷寺弥勒佛挂佛帧

第301号  华严寺灵山会挂佛帧

第302号  青谷寺灵山会挂佛帧

第303号  承政院日记

第304号  丽水镇南馆

第305号  统营洗兵馆

第306号  三国遗事(卷第三~五)

第306号‐2号  三国遗事(卷第一~五)

第307号  泰安磨崖三尊佛

第308号  大兴寺北弥勒庵磨崖如来坐像

第309号  国宝三百九号白瓷大壶

第310号  国宝三百十号白瓷大壶

日本常见的20大姓氏如下:

1.佐藤(佐藤,Sato)さとう

2.铃木(铃木,Suzuki)すずき

3.高桥(高桥,Takahashi)たかはし

4.田中(田中,Tanaka)たなか

5.渡边(渡辺,Watanabe)わたなべ

6.伊藤(伊藤,Ito)いとう

7.山本(山本,Yamamoto)やまもと

8.中村(中村,Nakamura)なかむら

9.小林(小林,Kobayashi)こばやし

10.斋藤(斎藤,Saito)さいとう

11.加藤(加藤,Kato)かとう

12.吉田(吉田,Yoshida)よしだ

13.山田(山田,Yamada)やまだ

14.佐佐木(佐々木,Sasaki)ささき

15.山口(山口,Yamaguchi)やまぐち

16.松本(松本,Matsumoto)まつもと

17.井上(井上,Inoue)いのうえ

18.木村(木村,Kimura)きむら

19.林(林,Hayashi)はやし

20.清水(清水,Shimizu)しみず

日本最常见的姓氏有40多个,其中铃木、佐藤、田中、山本、渡边、高桥、小林、中村、伊藤、斋藤十大姓占总人口的10%,有1000多万。3600位后的姓氏是极罕见的姓氏。日本姓氏数量约有14万。

扩展资料:

日本姓氏数目超过十万,一般由一至三个汉字所组成,少数也有四个汉字的。1870年,为了征兵、征税、制作户籍等的需要,明治天皇颁布了《平民苗字容许令》,容许包括以前不准拥有姓氏的平民在内的所有日本人拥有姓氏。但已习惯有名无姓的日本平民对此并不热心,故创立姓氏的工作推行缓慢。因此,于1875年明治天皇又颁布了《平民苗字必称令》,规定所有日本人必须使用姓氏。

日本姓氏的读法十分复杂,即使是日本人自己也不能非常透彻地弄明白。同一个读音可能对应了几十个汉字的写法,而同一组汉字又可能有好几种读法,甚至根本毫无规律可言。这可能间接造成日本社会对于名片非常依赖的现象:大众需要名片上的罗马拼音或振假名才能准确读出对方姓名。

参考资料:

-日本姓氏

应该是错字吧

根据文章的意思

总觉得是[祭祀]不是[继嗣]

祭祀

指祠堂之祭祀、即拜祭祖先或庙寺的祭拜、神明等事。

祭祀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被称为吉礼。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祭把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它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进入文明社会后,物质的丰裕,使祭祀礼节越来越复杂,祭品也越来越讲究,并有了一定的规范。《管子·轻重己》说:"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天子祀于太宗,其盛以麦。……以夏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夏尽而秋始,而黍熟。天子祀于太祖,其盛以黍。……数九十二日,谓之秋至。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太郊,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白,玉笏,带锡监,吹埙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牺牲以彘。……以秋日至始,数九十二日,天子北出九十二里而坛,服黑而黑,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号曰祭辰。"

祭祀习俗:

旧时临泽祭祀习俗主要有祭神、祭祖先、祭孔子等几种。

祭神。每年农历三月“清明节”,蓼泉、沙河、板桥等地举行“城隍爷”出府游行的祭祀活动。其意是城隍出府视察人间善恶,活动由当地会首每年轮流主办,请道士吹打念经,用八抬大轿将庙内的木头城隍(偶像)抬出,前护后拥,鸣锣开道。蓼泉将偶像送城西行宫,沙河送城东门外临时搭设的彩棚;板桥则将木偶城隍送西湾庙、北湾庙祭祀三天,尔后抬回放置原处。据说板桥堡子里的木头城隍爷把鞋也穿烂了,衣服穿破了。实际全是老鼠所为。

原蓼泉县城在每年“立夏”前一日,要举行祭“风神”活动。其仪式放在夜晚举行。活动由县政府主办,地点在西门外草滩。白天请道士念经,傍晚由县长亲自出场主祭,还要由警察带上一个监狱在押的犯人。设堂焚香、叩拜、读祭文后,把犯人带到挖好的坑前,由“刽子手”持刀装模作样子表示砍去犯人头颅,实际以猪头或羊头代替人头,抛入坑内掩埋,然后带犯人回监狱。其用意是以“活人”祭了风神,祈求“立夏”后再不要刮大风,祝愿当年庄稼丰收。祭祖先。三月“清明”、七月十五为纪念祖先的日子(前已记述)。有些名门旺族,在纪念先祖之日,在坟茔里要续族谱、家谱,有的要重立“族规”,如有的后人做了偷牛盗马的事,要在坟茔里进行惩处,有的棍打四十,有的要一在坟茔罚跪儿个时辰,起到警诸后世的作用。

一些出门在外或远离家乡几年、数十年的人,回归故里,无论何时都要到坟上烧纸祭祀,谓之“谈先祭祖”。有些在外赚下钱的富户,为荣光耀祖,显扬父母,不惜花费几百、几千辆银子,重修祖坟,重新安葬祖先,请满堂僧道超度亡灵,还要大宴宾客,其声势显赫,令乡邻羡叹。

农村“起坟”,也叫迁坟。有的农户把祖先埋葬到自己田地旁边,是为了让先人守看自家田园。过几年先人要进祖坟,将尸骨装进红布包到新坟掩埋。有些家庭生不下男孩,或学生读书读不进去,有人说:“财帛出在门里,儿孙出在坟里”。有的农家出了大学生,就说那是坟建到了好地方。发了财就说庄子建到了风水宝地。有的人家信以为实,将先人祖坟迁过来又迁过去,把庄子打到这个地方又搬到那个地方,几经折腾,力也出尽了,债也累下了,也没有出大学生,也没有发财,只好无可奈何作罢。倒是没有“折腾”的人家,有的出了大学生,有的富起来了,有人羡慕不已。

祭孔子。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日,各地学校(主要是中学或乡中心小学),儒绅聚集一起举行纪念活动。蓼泉、沙河在文昌宫或文庙举行,有的在“魁星楼”举行,多数在学校举行。设祭堂,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宣王”牌位,儒绅按长辈、晚辈秩序排列,依

刘氏汉朝到现在有多少后裔了,都散落在哪里 ?

据日本有关资料记载:汉献帝刘协被废黜之后,居于山阳邑(今河南焦作市东),称为“山阳公”。经几代,至其玄孙阿知,正值中国处于西晋王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