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贡进士 - - 草稿
十多年前,笔者在郑州市′古旧书摊购得一册1999年版《郑州市文物志》,在阅读《坊、碑、桥》之文魁坊(P276)一节时见有巩义市蔡庄村“万历丁酉科选贡御赐进士赵景星“的记述,因其与家乡有关,于是翻阅《巩县志》,未找到“进士赵景星”的记载。后曾数次赴蔡庄村进行考察,目睹“文魁坊“石刻。其刻文是“万历丁酉选贡庚子科郷贡进士赵景星”,此与上述《文物志》记载有异。2008年巩义介绍当地历史文化的某书中,对赵景星的记述与《郑州市文物志》全同。2012年慈云寺住持释延超主编《慈云寺志》亦如是说。这就是人产生疑问,′文物就在身边,为什么不按文物如实记载?何谓乡贡,何谓选贡,何谓乡贡进士?乡进士、乡贡进士、御赐进士三者有无区别?本文拟从学校、科举入手,将加以探析。
一、唐、宋、金、元之乡贡、乡贡进士与进士
大凡掌国之人,无不须要贤臣良相等治理人才来辅佐。而所谓的人才,就存在于广泛而坚实地人材储备库中。如何识别并将他们选取出来,为己所用,则是历代王朝所相当重视地问题了。
自夏、商、周三代,统治天下的首领们,都是按照与自己血统关系的远近,从亲属中选取分封守土所须人才。这一办法被后人称之谓“世袭分封′′制,来行使对国家的管理。战国时有“养门客"和从“战功”中来获取所须人才的办法,汉代则由皇帝直接徵召及由地方官吏察举推荐的办法。魏文帝曹丕开始采用“九品中正“制(即在各州、县选取有见识、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为中正,令其察访本州、郡、县人才,将之分为上、中、下三品的九个级别,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到隋文帝杨坚时开始采用公开选拔的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唐代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制度。自此而后直至清末废止科举,这种实行千余年主要靠科举来取人材的制度,才退岀历史舞台而宣告终结。
唐朝科举的应试者,主要是从官学(即国子监、太学和府、州、县学)中肄业期满、成绩优秀者中选拔岀来的人员,称生徒。唐朝立国之初,就遍设学校,以育人才。如唐高祖武德元年(618)五月,就在京都设立国子学,定额72员,取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又置太学,定员140人,取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再置四门学,定员130人,取七品以上官员子孙就学;同年十一月又于秘书省设立小学,教授皇族及功臣子弟,并在全国州、县遍设学校,以培养大量可供选拔的生员,但是到了武德五年(622)首开科举时,应试生员仍显不足。於是,又允许民间私学、家庭传授或自学人员,经所在县考选、州府考核,成绩合格者取解礼部,以应科举考试。这些人员,因其来自乡野民间,被称之谓乡贡。这就是说,科举应试人员有生徒(官学生员)和乡贡两种来源。被后人称之谓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其入仕就属於乡贡。据载,韩愈(768一824)生而丧母,三岁丧父,由其胞兄韩会夫妇抚育成长。其兄因“元载案“被贬为韶州(今广东韶关)刺史,卒于任所,韩愈随寡嫂郑氏避居宣州(今安徽宣城)郑家。贞元三年(787)取得乡贡资格,赴京兆尚书省(礼部)参加进士科考试。他在《上宰相书》(见《全唐文》卷551)中说“四举礼部乃一得”,即贞元八年(792)陆贽知贡举时,韩愈才考中进士。次年参试吏部选官,韩愈与之无缘。由于唐代进士仍不能作官,只有再经吏部选官考试,中式方可步入官场。在“三选于吏部卒无成“,在参选三次失利后的贞元十一年(795)正月二十七日起,在三个月内三上宰相书求职( 二上、三上书文见于《古文观之》)而无果,只好先后至汴州节度使董晋、徐州节度使张建树处作幕员。直到贞元十七年(801)才通过吏部考试,次年获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正七品上)。韩愈在上宰相书中三次均称自己是前“乡贡进士”,当下的进士及第是多年努力,经四次省试才获取得的。上书求职,表明他自己有报效朝廷的决心和信心,又冀以荣誉来报答哥嫂对自己的抚育之恩。唐代由乡贡成为进土是少之又少。据《中国古代科举》一书介绍:唐高宗咸亨五年(674)由吏部考功员外郎知贡举,参试11人中仅有乡贡张守节1人;开耀二年(682),刘思力为考官时,所取51人中有雍思泰1人为乡贡;永 淳二年(683),刘廷奇为考官取55人中有元求仁1人为乡贡;光宅元年(684)刘廷奇主重试,取16人唯有康廷芝1人为乡贡;长安四年(704)崔湜为考官取41人中,仅有李温玉称苏州乡贡。尽管由乡贡入仕者微乎其微,但毕竟这是参乡野之士步入官场的一种途径。其背后尚有一群由乡贡未能进士及第的落榜者一一乡贡进士。
现摘取乡贡进士的实例
1 唐代诗人孟郊(751一814)于贞元七年(791)冬,四十一岁,在故乡湖州(今浙江德清县)举乡贡,当年以诗《湖州取解述情》表达其赴京兆参加次春省试的信心。但初试不利,虽未中式,却结识了韩愈。贞元十二(796)年,第三次省试方才进士及第。
2,《大唐故米府君墓志铭》(大唐左神策军、故散副将、游骑将军守左武卫大将军同正、兼试太常卿、上柱国京兆米府君墓志铭),由乡贡进士翟运撰文并书。文云:公讳继芬。其先,西域米国人也。永贞元年(825)九月二十一日,终于礼泉里之私第,春秋九十二。以其年十二月十九日安厝于长安县龙门乡龙首原,礼也。该志石于1955年出土,后经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总编辑教授葛承雍,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据原墓志石重录,校订部分缺误,重新发表。(该墓志拓片图版载于《西安碑林全集》中,述说内容,来自米进卯撰《米继芬墓志解读》,网搜2018一7一10)。由此信息可知,志文撰书者翟运为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时人,自称乡贡进士。
3、《旧唐书》列传卷104(《唐文拾遗 文宗二》“贬熊望漳州司户诏“)云:文宗即位。…前乡贡进士熊望,因缘薄伎,偷冀亵幸……,可漳州司户。《熊望传》知事在唐文宗即位之年敬宗宝利二年十二月或次年大和元年(827),贬进士熊望。
4 现今发现福建泉州唐会昌四年(844)《摩崖木龙石刻》,其残留碑文中有“郡人球人泽、(徐)永明、嘏锡文、戴德积、大(方)、景子明、乡贡进士欧阳偃“。另有今藏福建泉州开元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其书写、镌字落款“泉郡乡贡进士欧阳偃、沙门文中共书”,时为唐大中八年(854)秋。再有为唐歙州婺源县令撰墓志铭(《故奉义郎歙州婺源县令陈公墓志铭并序》原载《厦门日报》2007一8一17)署名亦为乡贡进士欧阳偃。文云:有唐大中九年(855)岁在乙亥四月二十四日,颍川陈公终于泉州清源郡嘉禾里之私第,年七十有五。公讳元通,清源同安人也。明年秋八月一日,卜葬于所居之里,祔其先茔,礼也。(见陈元《欧阳脩祖父欧阳偃身世辨疑》遵义师范学院学报,第15卷第2期)。由以上三则引述可知,乡贡进士欧阳偃,唐代福建泉州人,应生活在唐文宗至唐懿宗间,称乡贡进士,而不称进士,可知是以乡贡身份参加省试,落第而自称。
5 宋王谠撰《唐语林企羡》卷四载:“宣宗爱进士,每对朝臣,问:‘登第否?′。有以科名对者,必有喜。便问所赋诗赋题,并主司姓名。或有人优而不中第者必叹息久之。尝于禁中(柱上)题‘乡贡进士李道龙‘(道龙即唐宣宗,公元847一859年在位)。”
6 民国《巩县志金石一》八九年印本(p310)载《唐故兴元府南郑县丞马府君墓志铭》纂文乡贡进士萧鼎祚。文云:公讳攸,字化居。大中八年(854)正月廿八日卒,大中十一年(857)二月葬于河南府巩县孝义乡北訾村东原上。以上诸例说明,从初唐至晚唐,乡贡作为科举应试生源是一直存在的。虽未中式,但也是获得乡荐,是乡野士子中的姣姣者,以乡贡进士自许。
宋承唐制,开科取士又不断完善和发展。宋太祖开宝六年(968)李昉知贡举,取士完毕,三月辛酉,新及第进士十人及诸科二十八人上殿谢恩,太祖以进士武济川、三传刘濬、林质最陋黜去。又有进士告发李昉用情,取舍不当。於是太祖令贡院籍终场下第者姓名,得三百六十人,择其一百九十五人,各赐纸札别试诗赋,重命考官重试。两天后,太祖亲阅,得进士26人,五经4人,开元礼38人,三传26人,三史3人,学究18人,明法5人,皆赐及第。这就是说,从李昉知贡举落第360名人员中选出195人,经过重试,取中127人。原知贡举翰林学士李昉及考官等人皆被追责。自此殿试成为常式。据《宋史》“选举一”及“仁宗纪三”载:庆历四年,范仲淹参知政事,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仁宗于其年三月乙亥,诏告天下:州县立学,更定科举法。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试三场:策、论、诗赋。这就是说,宋朝科举开始把唐朝以来的礼部试、吏部选官试的二级选考,逐步改成了州试、省试、殿试的三级考选制度。乡(州)试仅作为选取参加省试的手段,但对所选出参加省试者并无新称谓,仍称乡贡。
宋、元乡贡进士的实例
1 太平兴国二年(977)刻印的《金刚经》,书末署名“大宋太平兴国二年岁次丁丑,十月戊午朔八日乙卯,乡贡进士赵安仁书”(安仁雍熙二年<985>进士)。又绍兴九年(1139)绍兴府覆刻本《毛诗正义》卷末不仅镌刻雕造官衔名,还覆刻前版淳化三年(992)校勘官衔名讳。校勘官名前还列有四位书手者衔名,即“广文馆进士臣韦宿书,乡贡进士臣陈元吉,承奉郎守大理评事臣张致用,承奉郎守光禄寺丞臣赵安仁"。(见网:络:刘元堂《论北宋版刻楷书及其书手、刻工》)
2《宋会要辑稿崇儒五献书升秩》载: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八月,以乡贡进士孟瑜为光州固氏县主簿。孟瑜长沙人,尝著《野史》三十卷。石熙载在湖南时,孟瑜尝出入门下,颇见厚,至是来献,熙载以言,而有是命。
3 民国《巩县志金石三》八九年印本(P338)《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乡贡进士李□道书赞语,时为宋景德二年(1005)九月。
4 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2载:仁宗天圣二年(1024)三月壬子,赐乡贡进士张瓖进士及第,仍附春榜。可说明乡贡进士在宋代仍是省试落第者,否则就不会再赐进士及第了。
5民国《巩县志》新版(p595)《重修启母少姨庙碑记》平阳乡贡进土乔翥撰文,时大中嘉祐六年(1061)九月。
6钱选(1239一1301),字舜举,号玉潭,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景定三年(1262)乡贡进士,入元不仕。工诗,善书画。有《杨贵妃上马图》《梨花图》《桃枝松树》等名画。他与赵孟頫等人被称为吴兴八俊(网络:王吕、慧莹《不管六朝兴废事,一樽且问画图开》内蒙古时代画院)。
7民国《巩县志金石三》(P606)元吴澄撰《唐汾阳王庙记》署款:乡贡进士天党张琢书丹,维大金岁次癸未元光二年(1223)二月十有五日中京金昌府芝田县漫流村。
8元吴澄撰《送乡贡进士董方达赴吏部选序》云:董天衢,字方达,泰定甲子(1304)会试下第后,被特恩龙兴路宗廉书院山长(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7册《吴文正集》P253)。可见元代仍是会试下第者的称谓。
9现存山东肥城湖屯镇吕仙村残碑《重兴天王万岁寺记》文称“寺在济宁肥城之北申里,面原而背岗,左右俱山,岚气朝暮可掬,实古者方外遁世脱俗之地也”。元至正三年(1343)前乡贡进士,宁晋伯颜撰。(见网“天下泰安”2017一01一02)。据查:伯颜(1295一1358),一名师圣,字宗道,隶蒙古万户府军籍,世居开州濮阳县。早年丧父,幼就学。稍长以宋建宁进士黄坦学。黄师称其“颖悟过人,非诸生可比“。黄坦取颜为姓,师圣为名赠之。不久黄语其:“余不能为尔师,群经有朱子说具在,归尔求之,可也。”从此,辞师居家,潜心研读,学业大进。从其学者渐增,四方求教之人云集门下。至正四年(1344),元顺帝征诏进京,授官翰林待制(五品)参修《金史》,书成,辞归。十八年(1358)避兵磁州,后为反元军所杀(参《新元史》卷233)。可见此,伯颜系自学成才者,进京受官之前称前乡贡进士,也不是进士。
10今人沈仁国在研究清钱大昕《元进士考》时指出:“王宗道,垣曲人,曾中至正间乡举,会试不利,授高平教谕。至正十四年(1354)登本科进士,官至翰林编修。钱氏漏记。但嘉靖《河间府志》载:吕及民,本科(元至正十四年甲午科<1354>进士,却说他在登第后授嘉兴路教授。沈按:元代下第进士,才授教授。所以,如果没有其它因素,仅从其初授官来看,吕及民应是乡贡进士“。(见沈仁国《钱大昕〈元进士考〉中至正甲午科进士续考》《学海》2003年第2期)。《元史选举志》卷81载:“路,散府,上中州均设教授,县设教谕,下第举人任教官,会试不中者从延祐起授以地方学官之职(延祐为元仁宗年号)”。笔者以为沈仁国的考证是可信的。
从以上所录诸条资料可知,宋代开始科举三级考试,但对乡试的中选者,仅作为入京参试人员的资格,相当于唐代乡贡,尚无专称。礼部(省)试下第人员称谓乡贡进士。特殊情况下,乡贡进士有授进士及第者。元代规定,乡贡进士可授学官,如山长、教授等,但无品级,此项规定已优于唐代。
二明代选贡与乡贡进士
明太祖朱元璋,起初来自底层,在与元朝的多年征战中逐渐认识到: 治国之要,在于教化;教化之道,学校为本。在明朝立国之前的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就在其域内的应天府(今江苏南京)设立国子学,次年一又宣布将“举行文武科取士"的法令:使有司劝谕民间秀才及智勇之人,以时勉学,侔开举之岁,充贡都城。明代洪武元年(1368)命令有司“聘礼致贤、征天下贤才至京师,授以守令”。二年,设科举,并颁发科举程式,对於取士的时间、科目、选拔、管理、任用等都作出规定。又指岀:天下初定,各行省连试三年以选取人才。其后又对国子生采用“征用、荐荐“方式加以使用,来强化对民众的教化作用。洪武八年(1375),谕御史台“致政在于善俗,善俗在于教化。教化行,虽阎闾可使为君子;教化废,中材可坠为小人。今北方丧乱之余,民鲜知学,欲求多闻之士,甚不易得。令太学诸生,年长德优,即宜选用,俾之选教北方庶人,使知务学,人才可兴"。於是选国子生366人,分教各郡,使穷乡僻野,莫不有学。这样一来,既可教化民众,又可发挥国子生在治国理政中的参与作用。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征天下秀士至京师,由吏部选其优劣,授之以职。又置天下各府、州、县按察分司佥事,以儒士王存中等531人,人按县二。凡官吏贤否、军民利病,皆得廉问纠举。十九年(1386)又令国子监祭酒、司业择监生千余人送吏部,授以知州、知县等职。洪武二十四年(1391),令监生清查全国户籍,且选送监生有练达政体者639人命行御史事,稽核天下百司案牍。这一职事后被称之“国子监生历事“,以其在监年月先后送吏部选用。其功效,使这些被选用者旣监察各级官吏,又锻练了理政能力。这是明初选官用人的特殊举措。明代科举选士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在省城举行,中式者称中乙榜。从此乡试中式者有了专称举人这一头衔。会试由各行省举人参加,在礼部举行,中式者参加殿试,登甲榜
,赐进士及第或出身。科举不断举行,加之监生历事行使有年,导致国子监生员不足。弘治八年(1495),国子监祭酒章懋以监生不敷历事之需为由,建议“迄於常贡之外,令提学行选贡之法,不分廪膳生员、增广生员,通行考选,务求学行兼优、年富力强、屡试优等者充贡。通计天下之广,约取五六百人。以后三、五年一行,则人才可渐及往矣。“这又是明代的一项创新。选贡的实行,国学生员短缺现象有所缓解。明代入国学者可以作官,这与唐代的进士不能为官已是较大的优惠了。
现择取选贡及举人实例如下:
1 成化元年(1465)岁次乙酉,温州知府邵铜等为温州府乡贡进士(杜整)立牌坊。成化十四年(1478)《登科录》载:“杜整,浙江省温州府平阳籍,国子生。字思齐,行一,年三十七,正月十三日生。浙江省乡试第七十七名,会试第一百七十一名,殿试三甲一百八十七名进士“(网光明人家2017一11一1)。又成化三年(1647)岁次丁亥,温州知府在《温州乡贡进士题名碑》中云:以人才之岀,彬彬济济,魁廷试则周旋(正统元年丙辰科进士第一),魁浙榜(有三人,名略)、经魁(有四人),可为盛矣。隆庆二年(1568),穆宗帝(隆庆)为册立太子,诏各地选拔诸生入太学。浙江省在二千多名诸生选出九十名,而蔡立身(平阳县城南郭仕巷人,字师曾,号凤池)名列第一。后于万历元年(1573),参加应天府乡试,因非该府户籍,其名次由第一名降为第六名。之后数次赴春闱,终不第(见新平阳报2016年元月11日《不幸的解元,有为的县令》)。以上资料说明,选贡生可参加乡试,中式者被称为乡贡进士(这与唐代的乡贡进士同名,但用法上不同了,他是乡贡身份参加乡试的胜利者,是会试的参加者),会试中式,同举人中式者同样参加殿试成为进士。
2弘治拾壹年(1498)五月立于巩县普安寺《重修普安禅寺塑粧罗汉碑记》文后署名"河南府巩县前乡贡进士山东章邱刘澍,前乡贡进士山东郓城孙学”。(明《巩县志》载:刘澍山东章邱人,弘治十三年〈1500〉任。碑上用大写“拾壹”来表示,看来作“十三年任‘’明显误记了。孙学,郓城举人,弘治三年〈1490〉任),此可说明,乡贡进士即同举人。
3 正德十二年(1517),巩县孝义《创建三田孝义祠记》碑文后署名“乡进士邑人后学崔遇书”。(明《巩县志》载,崔遇弘治辛酉科〈1501〉举人。任审理,性聪敏,长于举业,三试春闱,名魁乙榜,膺疾而任前职。有甲科之材,而命止于是。)可见崔遇中举后十多年仍称自己为乡进士。曾三次参加会试,虽有进士的才能,因体貌不佳,只能屈居乙榜为举人,任审理。这表明他是由乡贡成为举人,其身份有别于其它生员中式的举人。可以看出这里说的乡进士即乡贡进士的简称。
4嘉靖二十三年(1553)三月,巩县新中《玉仙圣母奏事显灵碑》文后署名“乡进士文林郎知钜野县事成皋郑雍撰,乡进士文林郎知巩县事章邱谢九叙阅“。《汜水县志》卷2载:郑雍,嘉靖乙酉科(1525)举人。明《巩县志》载:谢九叙,山东章邱举人,嘉靖二十一年(1542)知巩县事。此二人皆为举人,在任职后立碑时仍以乡进士自称。
5民国《巩县志》新版(P284)载明嘉靖年间巩县知县陶承祖为天长选贡、知县蔡宇为夷陵选贡。(P286)县丞王之道光化选贡、景六阳云梦选贡、孟时正汝州选贡、李士训苏州选贡。这说明,明朝的选贡可充任低级官员(七、八品),其待遇已优厚于唐、宋、元了。
6陕西户县《明故中宪大夫按察司副使秦麓李公墓志铭》文前题名“乡贡进士奉议大夫湖广襄阳府同知邑人王昕书。乡贡进士文林郎直隶永宁县知县邑人眷生赵尔守篆”。文云:李公,讳聘,字叔征,别名秦麓。生于嘉靖十四年(1535),卒于万历十六年(1588)。嘉靖四十年(1560)举人,四十二年壬戌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卒于直隶永平任邸,次年冬柩归里舍陕西户县,葬于祖茔。
7明崇祯年间,巩县芝田修文魁坊,题名“皇明文魁坊,万历丁酉选贡庚子科乡进士赵景星,勅赠文林郎直隶河间府献县知县赵登第孺人蘇氏,勅封文林郎献县知县山西岚县知县赵景星孺人李氏”。《献县志》载:赵景星崇祯年间知献县。由题名知:赵景星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选入太学,三年肄业即应庚子科(1600)乡试为举人。其后,知献县,得以其官赠已故父亲赵登第,后又知山西岚县。牌坊当立于岚县任内或其后。《郑州市文物志》称其为御赐进士,明显误读。
所引资料表明:选贡是明朝在常贡之外,特设从地方为增补国子生员的一种举措。这些生员肆业期满,遇大比之年,可参与乡试,中式者则称乡贡进士(或乡进士),即所谓登乙榜。进而赴春闱,中式则应殿试成为名符其实的御赐进士(登甲榜)。
三清代时的拔贡与选贡
王朝更替,满清入主中原。新的执政者也感到人才的缺乏,沿用明制,从基层选取所需要的知识儒人,参与国家治理。
摘取实例如下:
1嘉庆十二年南阳知府孔传金纂修的《南阳府志职官》卷12载:顺治二年(1647),渭南选贡辛丙翰任南阳知府。顺治十二年(1655)绍兴选贡史应选任南阳知府(见《中国地方志集成》第56集)。这说明,清朝初年似乎仍有选贡进行,得中者已获得重用。
2民国《巩县志名宦》新版(P313)载“教谕侯鹏,字南溟,杞县选贡生,嘉庆二十二年任“。而杞县乾隆五十三年修纂《杞县志卷首题名》载“丁酉科(四十二年1777)拔贡,候选训导侯鹏校阅“。其于嘉庆年间在任巩县教谕时,巩县生员刘潜(号草窗)为之所作《学师侯南溟先生寿诗序》云:“岁在丁丑阳月庚寅,乃南溟先生六十七揽月之辰,於是先生司铎东周盖七年矣“(见《刘草窗先生诗集》)。这就是说,嘉庆二十二年岁次丁丑(1817)阳月(十月)庚寅(二十)日是南溟先生六十七寿旦,任巩县教谕已经七年“。可见《巩县志》记”侯师二十二年任巩”为误。因六十七寿时任巩县教谕已经七年,其当为嘉庆十六年任。民国《巩县志》称其为选贡生,他本人乾隆时自称“拔贡“。可以认为清朝的拔贡就是明朝的选贡。
3台北成文岀版《清代朱卷集成》第260卷,收录同治癸酉科(1873)徐国钜乡试朱卷,第397卷收录本科拔贡朱卷。其中载:取第一名拔贡,乡试中式(第)八十名举人。乡试卷载徐国钜,严州府遂安县学本科拔贡生,民籍。同考官秀水县知县阅批’荐‘。大主考翰林院侍讲文渊阁校理国史馆协修宗室宝批‘取’。大主考月讲居注官翰林院侍读本衙门撰文国史馆总纂奏办院事功臣馆提调教习庶吉士徐批‘中‘。孙泂(原名锦江),字漱泉。咸丰丙辰(1859)九月十一日吉时生。光绪戊子科(1888)备取优生第十一名,乡试中式第九十八名,会试中式第二百八十八名,殿试三甲第一百二十二名。朝考第一等第一十七名。钦点,即用知县,签分“。本条所引皆为其人试卷履历部分内容抄录。由资料可知:徐国钜以当年拔贡参加癸酉科乡试,中式为举人。孙泂以光绪十四年戊子科备取优贡,参加当年乡试,次年会试、殿试,连续通过,又参加朝考(通选官考试),被选中。钦点:即用知县,签分。这说明,清代优贡、拔贡遇科举之年即能参加乡、会试,并可授官步入仕途。者也感到人才的缺乏,沿用明制,从基层选取所需要的知识儒人,参与国家治理。
摘取实例如下:
1嘉庆十二年南阳知府孔传金纂修的《南阳府志职官》卷12载:顺治二年(1647),渭南选贡辛丙翰任南阳知府。顺治十二年(1655)绍兴选贡史应选任南阳知府(见《中国地方志集成》第56集)。这说明,清朝初年似乎仍有选贡进行,得中者已获得重用。
2民国《巩县志名宦》新版(P313)载“教谕侯鹏,字南溟,杞县选贡生,嘉庆二十二年任“。而杞县乾隆五十三年修纂《杞县志卷首题名》载“丁酉科(四十二年1777)拔贡,候选训导侯鹏校阅“。其于嘉庆年间在任巩县教谕时,巩县生员刘潜(号草窗)为之所作《学师侯南溟先生寿诗序》云:“岁在丁丑阳月庚寅,乃南溟先生六十七揽月之辰,於是先生司铎东周盖七年矣“(见《刘草窗先生诗集》)。这就是说,嘉庆二十二年岁次丁丑(1817)阳月(十月)庚寅(二十)日是南溟先生六十七寿旦,任巩县教谕已经七年“。可见《巩县志》记”侯师二十二年任巩”为误。因六十七寿时任巩县教谕已经七年,其当为嘉庆十六年任。民国《巩县志》称其为选贡生,他本人乾隆时自称“拔贡“。可以认为清朝的拔贡就是明朝的选贡。
3台北成文岀版《清代朱卷集成》第260卷,收录同治癸酉科(1873)徐国钜乡试朱卷,第397卷收录本科拔贡朱卷。其中载:取第一名拔贡,乡试中式(第)八十名举人。乡试卷载徐国钜,严州府遂安县学本科
拔贡生,民籍。同考官秀水县知县阅批’荐‘。大主考翰林院侍讲文渊阁校理国史馆协修宗室宝批‘取’。大主考月讲居注官翰林院侍读本衙门撰文国史馆总纂奏办院事功臣馆提调教习庶吉士徐批‘中‘。孙泂(原名锦江),字漱泉。咸丰丙辰(1859)九月十一日吉时生。光绪戊子科(1888)备取优生第十一名,乡试中式第九十八名,会试中式第二百八十八名,殿试三甲第一百二十二名。朝考第一等第一十七名。钦点,即用知县,签分“。本条所引皆为其人试卷履历部分内容抄录。由资料可知:徐国钜以当年拔贡参加癸酉科乡试,中式为举人。孙泂以光绪十四年戊子科备取优贡,参加当年乡试,次年会试、殿试,连续通过,又参加朝考(通选官考试),被选中。钦点:即用知县,签分。这说明,清代优贡、拔贡遇科举之年即能参加乡、会试,并可授官步入仕途。
从目前流传的古氏族谱来看,其基本内容与结构,大致包括谱名、谱序、凡例、谱论、世系谱、迁徙图、源流考、人物传、恩荣录、艺文志、遗像、坟茔祠庙图、五服图、族产、契约、字辈谱、族规、家训、卷次、领谱字号等,尤以世系谱和人物传为主要核心。
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谱名、谱序、艺文。
1、谱名
随着人口的增多,居域渐广,同是记载古氏家族的谱牒,冠名方式不一。如清代江西《宁都横塘古氏六修族谱》,有地名、姓氏、几修;广东五华《新安堂古氏族谱》,标明堂号、姓氏;《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璧山县天池古氏谱》,有地名、姓氏;《古氏二拾五府君派谱》,有姓氏、始祖;《新安古氏八修谱》,有郡望、姓氏、几修。由此可见,谱名一般是由姓氏、郡望、堂号、地名、几修、始祖等组成。
2、谱序
古氏肇姓已有数千年,唐代以前的谱序已失记。在南方以唐末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古云应为南迁始祖的族谱中,要数江西省宁都县、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和五华县的《古氏族谱》记载较为完整、全面。从五华县《古氏族谱》序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古姓第一次修谱时间是在宋仁宗皇祐至嘉祐七年间(1049—1062),由时任殿中丞、勋都骑尉的古宗悦所修,但这次修谱时的序文已失。到了宋代绍兴十四年(1144),古革、古堇、古巩在梅州分了家后,各自修谱、各撰序文,是次以后的序文方见谱传。
谱序一般延请那些取得一定功名或有很高誉望的本族士子、或外姓社会贤达撰写,从而提高氏族声望,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如明代洪武年间,广东梅州在第三次修谱时,请原任五军都督府参议、后任程乡县知县的樊思明和洪武五年壬子科解元、任职程乡县儒学训导的刘德海分别撰写《古氏宗谱引》和《新安古氏家乘记》。到了万历年间第五次续修时,则请广东省潮阳县人林大春撰序。林大春是一名进士,两奉敕谕总理两浙学政、参与预修《世宗皇帝实录》、任职浙江等处按察司副使,他撰的序文,议人叙事,文笔精炼,深受世人好评。与福建省长汀县毗邻的江西省瑞金县古姓,虽在明初拓基,却以忠厚传家,耕读为本,至清代康熙四十一年(1702)续修族谱时,因族中没有显赫人物,只得硬着头皮请县中望姓杨氏家族的杨以兼撰写序文。杨以兼在县中是知名学者,进士出身,还担任过康熙庚午科河南同考官,更主要的一点是因为他系古家亲戚,不请他写哪有更好人选?
不管在哪个时期写的谱序,其内容都谈及姓氏来源、家族人文状况、迁徙路线、倡修者谁及修谱的经过,昭示后人应引起重视,“家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功用与国史相提并论。
3、艺文
艺文在古氏族谱中较为普遍,通常将家族源流考、人物传、恩荣录、像赞、族产、契约、字派、族规、家训等编辑一册,在卷中署“艺文”字样。
艺文类多见于刊本,如广东河源、重庆梁平、江西兴国、湖南浏阳等地古氏族谱,最为突出,且对族规、家训之类,不惜篇幅地记载,从这里可以看出旧社会时族权统治之深刻。
当然家规族约是先祖对后辈的训诲,教导该如何去做人。“每年于清明会中,或于家常往来之际,详细宣讲,俾我族人人恪守礼让,不犯国法。”
其他
古氏族谱编修的年限,刊本一般都是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手抄本则表现在每年或每几年陆续誊录完成。
而族谱的版本有木活字、石印、手抄、铅印、影印等刊本,也有大幅的挂谱(如山东莘县古氏挂谱)。
木活字和石印本多出现在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和四川诸省。如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编的《新安堂古氏族谱》、光绪十九年(1893)古耀金主编江西龙泉《古氏续修族谱》。
手抄谱在全国各省均普遍存有。如清代乾隆年间手稿后裔历次手抄增续的广西贺县《古氏族谱》、咸丰四年(1854)广东南海人古硕元修撰的《西村古氏家乘》、同治十二年(1873年)陕西宜川人古丽中编、后裔历次续录的《古氏渊源纪实》。
随着影印机的问世,影印谱牒应运而生,图书馆和个人收藏者比比皆是。如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收藏的《绘图古氏宗谱历代书》、《新安堂古氏宗谱》。
至于铅印本,在民国15年(1926)就刊印有广东梅州《古氏族谱》、1956年刊印有台湾美浓《古氏简谱》。当代刊印的族谱,铅印本是最为常见的。
江源进士第:位于湖北省通山县洪港镇西南三面环山的江源自然村南侧迪德堂,全村160余户、800余人口,为王氏的世居之地。自106国道杨林段始修筑村级公路沿南岭口通至该地。进士第王氏老屋建于清代晚期,为该村进士王迪吉与富甲一方的大地主王迪光王迪德兄弟所建,由东西并联的正屋与横屋组成,面阔共8间,深四进,占地面积2300余平方,建筑面积140436平方米,砖木混构,穿斗与抬梁木构架,正屋面墙呈八字门楼式,硬山顶一字式山墙,小青瓦盖顶,外檐饰墀头和砖瓦质翼角,各进明间分设槽门、中门,前进天井二侧饰镂孔花砖看墙,各进前后檐饰卷棚和望板,正脊饰斗拱,浮雕龙状挑尖梁。横屋二、三进之间以影壁式镂孔花墙隔断。整个建筑高大庄重,具有一定的气势,外貌与装修上不泛建筑科学艺术价值。
站在村中的石拱桥上看迪德堂,屋后古树参天,青松翠竹。屋前田间碧野,禾苗茁壮,犹如一幅极具诗意的山水风光画卷,仿佛进入一个桃源仙境,梦里乡村。(有待保护开发) 进士第在新竹市的北门街,为一座闽南式的官宅,大门上方书有“进士第”三个大字,是这开台第一进士郑用锡的住宅,距今已140多年历史,是新竹著名古迹之一。
据载,1823年(清道光三年),郑用锡赴京殿试及第,成为开台第一个进士。十几年后他告假还乡,建了这座进士第,具有闽南官宅之传统,为清代中期台湾官宅代表。原为五部分,现存四部分。进士第为三落式建筑,规模宏大,其中的石雕、墙上花砖、斗拱木雕等都具有独特的风格,非常精美。古宅大门除一般横闩外,政治家垂直式的立闩,以增强防御效果。 进士第坐落在宁波北仑小港街道新权村,前后三进,坐西朝东,约建于清早期的进士第,是区内现存历史最久的建筑之一。
进士第建筑风格简洁大方,整齐典雅,木窗棂雕刻细腻。据了解,新权村主要是夏姓居民,原叫夏度岙村,解放初才改名。
夏姓来自绍兴,后迁至舟山;新权村的夏姓是从绍兴直接过来的,还是先到舟山再到北仑的,说法不一。家谱上原是有记录的,可惜在文革中被毁掉。
既有进士第,那么这个进士是谁呢?村里上了年纪的人也说不上来,只知道这进士第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进士第的后人、今年68岁的夏善卓老人告诉记者,小时候过年时,堂前要祭祖,只记得祖宗的牌位很多,但具体是谁,他也不知道。
进士第门口还有两块长条石,上有孔,以前是插旗杆的,也叫旗杆石,所以进士第也被称作“旗杆墙门”。74岁的村民夏德瑞说,以前这里有七对旗杆。
张海鹰 明永乐二年(1404年),「 ”海丰吴氏”始祖吴士安携妻带子从直隶省永平府迁安县(今河北迁安)南门里千里迢迢来到山东省海丰县(今无棣)东南关定居,以文教兴家、以科举入仕,自清康熙三年(1664年)至同治四年(1865年)二百年间,其家族先后出了吴自肃、吴象宽、吴坛、吴熙曾、吴侍曾、吴式敏、吴式群、吴式芬、吴峋等9名进士,有「 ”进士世家”之美誉。 近日,代表着「 ”海丰吴氏”家族荣誉的清朝皇帝御赐进士题名碑拓片在无棣古城吴式芬故居父子进士厅内展示。九块进士题名碑拓片,记载有吴氏家族九位进士名录。可见,吴氏家乘宝典钤「 ”祖孙父子叔侄兄弟进士之家”印宝可谓名副其实。 现珍藏于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198通元明清进士题名碑,记录了51624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录取名次,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无棣县古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专业技术、专业设备,已可实现全部198块进士题名碑拓片的高清复制需求。进士题名碑高清拓片的复制,意义重大,历史影响深远,对人们研究元明清时期进士文化,对各省市县研究当地历史名人将提供最原始、最直接的史料文献参考。吴式芬故居展示的九块进士题名碑拓片记载有2285位进士名录,其中有吴氏家族共计9人,康熙朝1人、雍正朝1人、乾隆朝1人、嘉庆朝3人、道光朝2人、同治朝1人,第二甲赐进士出身8人、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1人。 吴自肃,清康熙三年(1664年)赐进士出身,第二甲第35名 吴自肃(1630-1712),海丰吴氏第十一世,字克庵,号在公,仕至山西河东道布政使司参议加一级,爱民礼士,崇尚教化,文治武功,忠贞善政,公正廉明,忠勇有谋,「 ”真乃忠臣良将也!”(康熙语),诰授朝议大夫,晋赠荣禄大夫,崇祀江西、云南、山西三省名宦,县志有传,著有《万行草》《我堂存稿》《作文家法》留世。被称为「 ”东鲁名儒”「 ”海岱儒宗”的吴自肃为吴氏家族崛起的奠基者,他不但是吴家第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而且广布德政,著作斐然,既为后人树立了忠义、仁厚的道德典范,又不断激励着吴氏后人在科场与仕途上积极进取,使吴氏家族很快涌现出了一大批人才,声名显赫。 吴象宽,清雍正元年(1723年)赐同进士出身,第三甲第85名 吴象宽(1680-1742),海丰吴氏第十二世,字居之,号芝园,吴自肃第三子,自幼聪颖绝伦,读书目十行,八岁即通经史,远近有神童誉,最终修成吴氏家族第二名进士,初任湖北黄安县知县时,值岁歉,带头捐俸赈灾,劝富民出米,得粟千余斛,全活灾民无数。迁湖北咸宁,督修旧堤以阻水患,时称「 ”吴公堤”。调任湖北黄梅县知县,慈祥恺恻,政绩卓著,政通人和,时有「 ”吴公作被,闭门夜睡”之谣,「 ”去官,邑人讴思,喻化鹄有记。”(《黄梅县志》),敕授文林郎,貤赠通奉大大,县志有传,著有《内讼篇》《宁远书钞》《芝园诗集》等。清雍正年间,军机大臣张廷玉曾为吴氏宅第题写「 ”父子进士”金匾,赞誉吴自肃、吴象宽父子俩。 吴坛,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赐进士出身,第二甲第23名 吴坛(1724-1780),海丰吴氏第十四世,字紫庭,吴自肃曾孙,仕至刑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江苏巡抚加二级,诰授光禄大夫,国史有传。吴坛「 ”明晰律令,处事条理分明、理智得体”(乾隆语),任《大清律例》纂修官时,纂修《纲目》三卷,并著有清朝法制史「 ”杠鼎”之作《大清律例通考》三十九卷,资料丰富,内容广博,考证精确,不仅对清朝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现在的司法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吴坛与其父吴绍诗、兄吴垣,明敏司寇,乾隆肱骨,为「 ”海丰吴氏重心人物”,迎来了吴家号称「 ”尚书门第”「 ”贤宦世家”的鼎盛时代。吴坛父子以同朝三巡抚、三侍郎称著华夏,举世罕有,「 ”父子相代,尤异数”。清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于敏中为吴宅题写的「 ”尚书第”额匾就是褒扬他们父子仨的。 吴熙曾,清嘉庆六年(1801年)赐进士出身,第二甲第33名 吴熙曾(1775-1807),海丰吴氏第十六世,字缉文,号穆斋,吴坛胞兄吴垣嫡孙,仕至翰林院编修加三级,充实录馆、国史馆、武英殿纂修官,诰授奉直大夫,县志有传,著有《少颐诗稿》。吴熙曾生而颖异,天性过人,十岁背诵五经。弱冠应童试,时任山东学政阮元拔冠其曹,益刻励。每为文,师或勒帛,辄呕血。诸兄曰:「 ”塾课犹至是,脱试不中,则奈何?”曰:「 ”死矣!”吴熙曾26岁联捷成进士,入翰苑,益谦谨,文益工,名益噪,乃益勤于学,诗文刻至切深,归于自然,不喜声气。惜英年早逝,33岁殒职于任所。吴熙曾与吴式敏、吴式芬以海丰吴氏叔侄「 ”三翰林”并誉齐鲁人文。 吴侍曾,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赐进士出身,第二甲第50名 吴侍曾(1772-1836),海丰吴氏第十六世,字泰孙,号竹泉,吴熙曾胞兄,仕至吏部文选司主事加二级,诰授奉政大夫,晋赠中宪大夫。县志有传,著有《竹泉诗钞》《人海丛谈》《垂荫接叶轩诗集》等。吴侍曾因公罢官后,因长子吴式敏在翰林院为官,遂就养京城,与当时贤士大夫交游,文䜩无虚日,拈须长吟,语皆清新俊逸。擅长诗歌,诗笔清新流丽,无饭颗牢愁态,清代著名古钱币学家、鉴赏家、金石学家、收藏家、诗人利津李佐贤选《武定诗续抄》亟赏之,登入甚伙。 吴式敏,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赐进士出身,第二甲第13名 吴式敏(1790-1850),海丰吴氏第十七世,字逊甫,号平山,吴侍曾长子,性敏慧,笔墨异凡,尤工楷法,进士及第后,授翰林院编修,分校顺天乡试,典山西乡试,所得多知名士。改御史,晋给事中,授湖北施南府知府。大吏知其才,委署武昌府,百务纷集,处之裕如。升甘肃巩秦阶道,调湖北安襄郧荆道,诰授中宪大夫,县志有传,著有《求可知斋诗草》《南安书院记》等。吴式敏甫逾服政之年,遽以疾殁,论者惜之,谓未尽其抱负也。 吴式群,清道光三年(1823年)赐进士出身,第二甲第102名 吴式群(1792-1836),海丰吴氏第十七世,字羽宾,号季文,吴式敏堂弟,仕至户部主事加二级,诰授奉政大夫,县志有传,著有《家训》《纪闻》《雁舟诗草》等。吴式群成进士后,以主事观政户曹,精榷算,有声望,受职于王定九相国。擢云南司主稿,以尝办军需报销,严剔弊窦。在八旗现审处,慎于听断,并著卓异云。吴式群自幼聪颖绝伦,讨论古典,别有神悟。为文章,探索理窟,根柢六经,每一艺出,士林传诵。书法效香光(明书画家董其昌),尤善鼓琴。 吴式芬,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赐进士出身,第二甲第37名 吴式芬(1796-1856),海丰吴氏第十七世,字子苾,号诵孙,吴式群堂弟,仕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加三级,诰授光禄大夫,赏戴花翎,著名金石学家,有「 ”无字不通,无艺不精,一代硕学通儒”美誉,国史有传,著有《捃古录》《捃古录金文》《封泥考略》《双虞壶斋印存》《陶嘉书屋诗赋》等。堪称「 ”海丰吴氏文化宗师”的吴式芬,做官「 ”忠君爱民、清正廉明”,有「 ”贤官”之称;做学问,「 ”艺苑鸿才、禁林硕望”,有「 ”硕学通儒”之誉。激励子孙读书仕进,道德传世是海丰吴氏家族成为「 ”名门望族”「 ”科举望族”,乃至「 ”官宦世家”独有的法宝。吴式芬继承并发扬了吴氏家族「 ”崇孺重文,耕读而仕”的传统,引领着吴氏家族一步一步走向了最后的辉煌。 吴峋,清同治四年(1865年)赐进士出身,第二甲第65名 吴峋(1837-1892),海丰吴氏第十九世,字庾生,号绣峰,吴式芬长孙,22岁乡试中魁榜,25岁殿试中式,成为吴氏家族中第九名进士,也是最后一名进士,仕至礼部郎中,掌湖广道监察御史加二级,诰授中宪大夫,县志有传,著《奏稿》二卷。吴峋才华横溢,亢直敢言,爱国爱家堪称一代楷模。光绪间,其冒死上书《治河疏》,直谏治黄利害,改变了上谕「 ”开徒骇、马颊河,以分水势”的错误定见,挽狂澜于既倒,一时震动朝野。吴峋归里后,凡地方要政无不悉心相助。殁后,邑人思其德,公议谥曰「 ”贞惠”。
明清时期,腾冲进士共有六人,分别是明代的陈彝典、胡琏、胡璇,清代的许尔超、江鲈、寸开泰。
1、陈彝典。腾冲明代进士第一人。明穆宗隆庆四年庚午科举人,次年辛未(公元1571年)科进士。考中进士后,留京任户部六品主事,后升任五品员外郎。清乾隆《腾越州志卷之六科贡》:“腾进士在明则有三人,陈彝典,隆庆辛未1571年科张元状榜)也。”清光绪《腾越厅志卷之十二乡贤》:“陈彝典,有:进士,官员外郎,唇雅渊博,致士归,不履城民国有:隆庆辛未科进士,户部主事,升户部员外郎。纯市,士林呈羡焉。”《腾冲县志稿》:“陈彝典,雅渊博,为文姿肆磅礴,有典有则,尤明舆地之学。所著诗文集久佚,《徐霞客游记》《腾越文昌唯载阁记》一篇存焉。”陈彝典后裔现主要集居于观音堂陈家巷。大清二十三年《陈姓宗祠碑记》“彝典公中隆庆庚午 有1570年科乡荐,辛未连科进士第,官员外郎,实开腾阳科甲。经与志书核对无误。”陈彝典是位博学多才,能诗擅文,惯悉地理玄奥的人。近人李根源在其所纂《永昌府文征》中说:“陈进士彝典、胡进士琏,俱具风骨,有政声,能文章,竞无一字留人间,可慨已!”史载陈彝典曾著有诗文集,然早已散佚,今天能见到的,仅有其所撰《文星阁记》一文片断,保存于《徐霞客游记》中(见《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陈彝典作“陈都典”)。《腾越厅志》将他列入“侧身修行,不求闻知,而卓卓可纪”的人物中,说他“致仕归,不履城市,士林称羡焉”。可知这位进士性喜淡泊,厌弃烦扰,辞官回乡后,即隐居乡村,志趣高雅,而为士民所尊敬。
2、兄弟进士胡琏、胡璇
胡琏,腾冲明代进士第二人,崇祯元年戊辰(1628年)进士,初任山东曹州令,升任工部都水司五品员外郎。英年早逝,墓葬小西里仁村接引寺后。《胡氏家谱》、《胡公璇墓志铭》等记载可知,胡琏、胡璇祖籍为江西饶州府馀干县富云乡宦家巷。
3、胡璇,腾冲明代最后一位进士,乃胡琏之弟,初名胡璋,字大器,又字宝树,别号二峰,明崇祯七年甲戌(1634年)进士,官至吏部验封司主事郎,南明时加封太仆寺卿兼工部侍郎。墓葬北海干峨山麓邵家营田旁。
《胡氏家谱》记载:“胡二峰先生传:胡璇,字大器,又字宝树,别号二峰,腾越人。崇祯甲戌进士,授吏部验封司主事郎中,迁太仆侍卿。……根源按:二峰先生原籍江西饶州府馀干县富云乡宦家巷,父荣字阳山,以武职来腾,遂著籍腾越。家于西街,长子胡琏。”
《胡公璇墓志铭》记载:“先生名璇,字大器,又字宝树,别号二峰。原籍江西饶州府馀干县富云乡宦家巷。万历二十六年生于腾越,崇祯三年庚午年,三十三岁中云南乡试三名举人。崇祯甲戌会试,御敕进士及第,授吏部验封司主事郎中,迁太仆侍卿。”
胡琏、胡璇著述颇丰,尤以胡璇居多。王灿在《胡二峰先生传》中云:“著有《二峰文集》、《诗集》、《南疆纪事》诸书,今皆佚失,惜已散失。”胡璇还撰有《重修宝峰寺佛殿碑记》、《天应寺碑记》、《重修华严寺碑记》、《金轮寺佛殿碑记》、《护珠寺碑记》、《关帝庙碑记》等,今尚存。
4、许尔超
腾冲在清代第一位进士,为嘉庆三年戊午(公元1798年)科举人,嘉庆六年辛酉(公元1801年)科进土。官五品翰林加检讨衔,职掌国史编修。其详细生平已不可见,惟李根源在其所著《滇西兵要界务图注》卷一中云:“古永,旧设古勇县……有许尔超,嘉庆辛酉钦赐翰林检讨……为练之特着人物”,可知其为古永人(亦有为绮罗人之说)。
事迹不甚详细,文字上只留有其题云南通海秀山逋翁亭对联石刻:“清樽共一亭醉翁之意在山水,往事论千载贤者所怀无古今”
5、清代第二位进士名江舻,字济占,号仁斋,镇夷关人(今属清水乡)。自幼敏慧勤奋,“少负文名”。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考取拔贡,六年辛酉科(公元1801年)中举,二十二年丁丑(公元1817年)中进士。历官山西怀仁县、绦县知县。他居官清正廉明,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有“江青天”之颂,后病卒于绛县任所。由于他生前两袖清风,宦囊萧然,以致死后其子无力运柩还乡。幸得当地士民感念他的恩德,集资相助,其遗骸才得以归葬故乡。近人李学诗有《镇彝关怀江仁斋先生》诗云:“村外桃花春色满,桥头杨柳午阴清。当年廉吏今何在三晋曾闻有颂声。”
江舻不仅政绩斐然,官声卓著,且文采超群,书作俱佳。曾著有《半个山斋诗文集》,惜已散佚。其家原存其八股文《为政以德》一篇,乃其亲笔,书法挺健秀莹,兼具褚遂良及钱南园之丰神。李根源纂《永昌府文征》收其诗作九首。
6、腾冲的最后一位进士寸开泰,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公元1895年)中进士。留京任刑部六品主事,签分山东司行走。庚子变起,联军犯阙,慈禧、光绪偕百官西逃,同官劝其南行,寸开泰不为避难全身,坚留京城。待和议成,朝廷为表彰其忠节,以刑部主事加五级,授予正四品中宪大夫衔。他学养深邃,热心公益,辞官后,为腾冲的社会进步和文化教育发展做出诸多有益的贡献。他精经史,工骈文,善画梅,擅书法,曾参与编修《腾越厅志》,主编《腾越乡土志》、《龙陵县志》、《寸氏家谱》等。传世著作有《八十一株梅花馆诗文稿》多卷。他一生迭遭妻死子殇之痛,晚年落拓困厄,殁于民国14年(公元1925年),享61寿。
叶赫那拉氏
摘要:叶赫那拉氏族谱与所有满族族谱一样,均渗透着汉族传统的儒家影响,它既是官职承袭的重要凭证,亦为表明身份地位的证明;叶赫那拉氏族谱的收藏以辽宁省为最多,吉林省次之,还有一些善本族谱收藏于北京等地图书馆中,现存大约十几部。研究叶赫那拉氏族谱对研究清初历史及开发叶赫满族地区旅游资源都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叶赫那拉氏;族谱;满族
中图分类号:K820 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65X(2001)04-0052-05
叶赫那拉氏,亦称叶赫纳喇氏或叶赫纳兰氏,为清代满族“八大姓”之一,原系明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的王族。
追溯历史,叶赫那拉氏及金朝贵族姓氏,原在今吉林省叶赫河、伊通河流域。明朝初年居住在松花江大折弯地区的蒙古人星根达尔汉吞并原居住在扈伦地区(今黑龙江省呼兰河与松花江合流地区)的纳喇氏部落后,改姓纳喇氏,使用女真语,并逐渐融合于当地女真人风俗之中。16世纪初,南迁开原北,后又移叶赫河,故称叶赫部,视星根达尔汉为叶赫纳喇氏始祖,即叶赫那拉氏。其后代分布甚广。清朝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纳喇氏“为满洲著姓,其氏族散处于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及各地方,虽系一姓,各自为族”。其各地方包括尼马察、张、科尔沁、长白山、伊巴丹、伊兰费尔塔哈、布尔哈图、伊哈里、扎库木。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指明末居住在叶赫部的纳喇氏,在努尔哈赤征服与招抚下迁居到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境内)。以后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征占四方,为满族的形成和清朝的建立创造了必备条件。顺治元年(1644年)纳喇氏大部分入关,定居北京并派遣到各地驻防。而叶赫那拉氏一族在清朝身居要职,地位显赫的人甚多,包拉明珠、苏克萨哈以及慈禧太后等,计其人口在满族中也是较多的一姓,因此被称为八大姓之一。
现在散居世界各地均有叶赫那拉氏的子孙,所以研究及探讨叶赫那拉氏族谱对研究清史,开发叶赫满族地区旅游事业都有很大意义。下面笔者对叶赫那拉氏族谱的有关情况做一简要论述,不确之处,请方家指教。
一、叶赫那拉氏族谱概况
1.修谱缘由
纵观满族宗谱,其序言中都有“追本溯源,光宗耀祖,以谕后人;正人伦,明孝悌”的内容,这与汉族编纂谱书的缘由是相同的。叶赫那拉氏族谱也不例外,如:《叶赫纳兰氏族谱》辑谱人常安在族谱原序中说:“念一族之中,人以远近而分,情以亲疏而别。丁繁户众,有见面不识其支派,不辨其名字者,不为谱以记之,必致喜不以相应,威无以相关,迟之又久,不流为陌路者几希矣。将何以笃周亲而敦伦纪哉j既如生男命名之际,恐干犯名讳,请问族中老人,有知者,亦有不知者。有不待问即命名,将来代远年湮,必致茫然莫辨。干犯者在所不免。则纂辑族谱,其事顾不容己”。又如《那氏族谱》叙言中说:“深虑代远年湮,所有祖宗遗留之规矩礼法渐至失传,淹没无闻,乃发起修谱。宗弟应铎等实赞成之,乃追溯羊山公以下世系表、坟墓图以及冠婚丧祭名仪注叙述一编,虽不能成为信史,而使后人知其来由,自以继往古,而来开也,亦不过礼失而求诸野。”《叶赫那拉氏羊公墓表》亦写道:“饮水思源,受恩图报,而况始迁之祖,其坟墓所在,虽代远年湮鞠为茂草,而报本追远之思岂有既哉!吾乡那氏为叶赫嫡派,本姓那拉……”。这些都渗透着汉族传统的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推移,汉族的影响愈来愈重,直至清朝灭亡之后,八旗制度解体,满族并未终止纂修谱书。
另外,叶赫族谱的编纂与其它满族族谱一样,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因即:第一,在清朝的八旗制度中,宗谱是官职承袭的重要凭证;第二,满族宗谱是表明人丁身份、地位的主要证明;第三,清朝皇帝倡导修谱。乾隆皇帝敕谕编纂《通谱》,助长了满族修谱之风。①
2.叶赫那拉氏族谱主要收藏地及修谱时间
叶赫那拉氏族以辽宁省为最多,吉林省次之,再者北京一些图书部门亦存有许多善本族谱。目前笔者所能查到与听到的叶赫那拉氏族谱大约有十几部,现在就其收藏地及修谱时间等情况列一简表说明:
叶赫那拉氏族谱收藏情况一览表
二、几部重要的叶赫那拉氏族谱简介
叶赫那拉氏族谱主要是指世居叶赫地方,后来随清入关流散于各地的叶赫那拉氏族人的宗谱,分官修与私人修撰两种,其基本内容都有谱序和世系,但详略不一,有的仅千余字,有的则数万字,谱序叙述本族的来源、迁徙、修谱过程及地位显赫者。世系按辈份排列族人,大多数宗谱仅记男人,亦有略述简历于名下。有的谱书中还记有传记、诗文、仕宦、碑记、皇帝题谱、奏章、呈状、上谕、诰命、敕书、祭祀规矩、祭文、族规等。宗谱有木刻本、排印本,印数多在一百部上下;还有大量手抄本,每次抄写不过数十部。修谱资金由族人募捐。宗谱中还有只记录一族或一支世系的名单,称为谱单。谱单有一纸一单,有数纸拼为一单,或折子等多种形式。下面介绍分析几部重要的叶赫那拉氏族谱。
(一)《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叶赫纳喇地方人氏》
此谱收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之中,属于官修谱书,官修叶赫那拉氏族谱仅此一部,清朝满族修谱虽属私家之事,但清朝皇帝出于政治目的,是积极提倡的。乾隆皇帝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二月敕谕清朝大臣弘昼、鄂尔泰、福敏、徐元梦等人编纂《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根据当时的档案和当时八旗满洲名门望族所保存的宗谱,于乾隆九年(1744年)编纂成书。
《通谱·叶赫地方纳喇氏》(卷22)共收录叶赫地方纳喇氏著名人物76个,自金台石、布扬古、苏纳等支族记起,即起自明末,叶赫灭亡前后,截止于通谱成书的乾隆年问,每支族记其姓氏命名、归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时间、原籍何地、官阶及勋绩。每姓氏中勋绩卓著者立传;事迹不显者也作简记,称为附载。记载世系少则七、八代,多则十几代,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在后金建立前后叶赫族人的活动及对清初统一与政权巩固的历史作用,是所有叶赫族谱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因已印刷成书,故又是极易找到的一部,是治叶赫族谱研究之人首要的材料之一。此书版本有:武英殿刻本,已被辽沈书社据其影印本整理出版,有1989年版。
(二)《叶赫纳兰氏八旗族谱》
《叶赫纳兰氏八旗族谱》,辑于清道光三年四月,为叶赫纳兰氏第十四代玄孙额腾额编撰。谱首为额腾额所作谱序,次为世系表,尾记道光初年叶赫纳兰氏后裔分布地方。世表自始祖星根达喇汉至额腾额族侄铭敦,共辑十五代,1522人。其中自褚孔革至叶赫东城贝勒金台石之孙南褚,凡六代,其人名、官职、支派、世系等多与明人冯瑗《开原图说》卷下《海西夷北关支派图》所记相符。自南楮之后,凡七代,所记人名,官职、支派世系及旗属等多与《清史稿》诸臣封爵世表和《八旗通志》旗分志满洲八旗佐领世系相符。故可谓是信史,是治叶赫部史的珍贵材料。
据族谱记载,褚孑L革兄弟三人,褚孔革居其长,次日哲铿额,季日哲赫纳。褚孔革之父为齐尔哈纳,亦称“齐尔哈尼”。②族谱记褚孔革有子三人:长日太杵,次日台坦柱,季日尼雅尼雅喀。太杵有子六人:长曰鄂岱,其五世孙桑格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次日硬色(无嗣)。三日萨布禄(无嗣)。四日图礼,五日图美,六日额曾特伊;太杵二弟台坦柱有子三人:长日齐纳赤,次日清佳努,为叶赫西城贝勒。三日杨吉努,为叶赫东城贝勒,其小女适努尔哈赤为孝慈高皇后,称“孟古姐姐”,系清太宗皇太极的生母;太杵三弟尼雅尼喀有子四人:长日延桂,亦称烟州。其五子扈什布任满洲镶兰旗都统;次日阿尔卜,其孙苏纳“尚努尔哈赤第六女为额附”。③苏纳子苏克萨哈,顺治朝任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顺治十八年授辅政大臣;三日雅林布,其长子固三泰尚公主,封固伦额附,四日雅巴兰,其第七子阿什达尔汉,任理藩院尚书,天聪六年太宗文皇帝赐号“达雅奇国舅”。④清佳努有子四人:长日布寨,亦称布斋,继其父为叶赫西城贝勒;次日兀辽孛罗,明万历十一年十二月与其父清佳努同时在开原遇难;三日阿巴亥,亦称阿巴海;四日阿拜,其次子诺穆图为多罗额附,诺穆图子国斯海任兵部尚书。杨吉努有子七人:长日喀尔喀玛,亦称哈尔哈麻。明万历十一年十二月与其父杨吉努同时在开原遇难;次日纳林孛罗,亦称纳林布禄。继其父为叶赫东城贝勒,明万历三十六年在叶赫病故(无嗣);三日金台石,继其兄纳林布禄为叶赫东城贝勒。其子德尔格勒降清隶满洲正黄旗,授三等副将世职。其孙明珠在康熙朝任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明珠长子性德为一等侍卫,是清代著名满族词人。
(三)《世管佐领恩惠家谱》
《世管佐领恩惠家谱》,原名为《布斋世系表》,辑者不详。谱本封面贴有黄签,上书:“此佐领原系恩惠之胞伯高祖布尔杭武,太祖高皇帝承运时编为二个佐领,由此续编之佐领”。谱内布尔杭武条下注:“此佐领原系太祖高皇帝辛未年取叶赫时以布尔杭武作为三等男爵与敬文王姊联姻。将叶赫壮丁编为二个佐领,由佐领下诺英欢、武巴海各承管一佐领。至太宗文皇帝八年,分别论记起初各官功绩,布尔杭武之子格巴库虽然无功,念系异国贝勒之后,与定鼎功臣相等。免去壮丁为优异佐领。雍正九年,众大臣会议佐领时,此二个佐领虽系优异,但实录并无圈点,册籍上无拴参等处,故作为世管佐领,将此二佐领撤回,著布尔杭武之子格巴库、布尔杭武之孙萌图(曾任吉林乌拉将军)各承一佐领”。从谱面黄签和谱内布尔杭武条下注文得知,此谱为叶赫西城主布斋(亦称布寨)之后裔。
《世管佐领恩惠家谱》自布寨记至麟武(辑谱时三岁),凡十四代,共188人。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此谱可与《叶赫纳兰氏八旗族谱》连用,即可连接使用。《叶赫那兰氏八旗族谱》记布寨一支,自布寨向前溯至始祖星根达喇汉,凡七代。自布寨向后记至双全,又四代,计十一代。《世管佐领恩惠家谱》自布寨至双全,凡四代,自双全至麟武又十代,记十四代,二谱在布寨五世孙双全一代搭接重合。如即星根达喇汉生席尔克明噶吐,席尔克明噶吐生齐尔哈纳,齐尔哈纳生褚孔革,褚孔革生台坦柱,台坦柱生清佳努,清佳努生布寨,布寨生布尔杭武,布尔杭武生武巴海,武巴海生富拉塔,富拉塔生开泰,开泰生富森布,富森布生皂王保,皂王保生庆昌,庆昌生平瑞,平瑞生广庆,广庆生桂林,桂林生文惠,文惠生福海,福海生麟武。如将二谱连用,不但记述世系辈数增加,在时间上可自明中叶(成化年间)至清末,顺延四百余年。这样,将是目前所掌握的有关叶赫纳兰氏世系脉络最清楚、延续时间最长、记述内容最具体的一部珍贵史料。
(四)《叶赫纳兰氏族谱》
《叶赫纳兰氏族谱》,为清乾隆三十九年常英辑,后经其曾孙兴泰,玄孙祥安多次修编。谱首为乾隆三十九年常英原序,嘉庆十七年兴泰初修序,道光二年兴泰二修序,道光十七年兴泰三修序和道光二十九年祥安四修序。次为世系图、齿序图和始祖檗吉、四世祖常安、四世叔祖六十三、六世叔沮柏年等墓位图及墓志。尾为世系年表。此谱自始祖檗吉至末代那桐凡九代,共76人。辑谱人常安为祭吉四世孙。
《叶赫纳兰氏族谱》自辑谱人常英曾祖紧吉记起,檗吉有子五人:长日嘎尔萨,次日阿尔萨,三日法尔萨,四日黑塞(亦称墨色或黑子,应是乳名),五日老格(亦称老哥,即老么,是最小的一个)。嘎尔萨一子日佛鼎(无嗣)。阿尔萨一子日和让(亦称和尚,应是乳名)。有二子,长日五十三,次日六十三,均系以生此儿时取父母年龄相加之数为名。法尔萨有子二人,第日照柱,亦有二子,长日常泰,次日常福。法尔萨次子日五达子(无嗣):墨塞一子日
关于乡贡进士 - - 草稿
本文2023-11-02 09:47:2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93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