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女孩可以上族谱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1收藏

现在的女孩可以上族谱吗?,第1张

  在编修宗谱和家谱的,女性入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女性是不能入本姓族谱的,而是记入丈夫姓氏家族谱书上,但是仅仅是作为附庸式的记入,只记名,不记姓,信息量极少,且不体现在世系图中。

一族谱文化的发展历史

  (1)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历史民族大融合中,各个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也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

  (2)追溯最早家谱的产生为口述家谱,资料显示:“瞽蒙主诵诗,并诵世系”之说,家谱最初的功能就是辨析亲疏,凝聚族群,优化生育,即所谓“亲亲以相及”。此后万变不离其“别”与“聚”这两个基本功能,但随时代推移,社会制度不同,其具体内涵和所起作用也不一样。

二中华文化的特点

  (1)文化的悠久性。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历经沧桑的文明古国。从远古的神话时代,到美好的尧舜让贤,从神奇的大禹治水,到夏、商、周朝的昌盛,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秦、汉、隋、唐时期的辉煌,从隋唐五代光辉灿烂的文化直到宋元明清封建帝制的终结,进而从民国到近现代多元化社会的扑面而来。

  (2)文化的厚重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像中华文化一样绵延五千年而长盛不衰,历史愈久生命力愈旺盛。中华文化的不间断性显示了中华文化基本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辉煌、伟大、韧性以及蓬勃的生命智慧。

上古周朝时候,周宣王将自己的母舅申伯封在“谢”这个地方。申伯受封后在那个筑起了谢城,建立了谢国。后来谢国君主的后代就用地名做姓,世代姓谢。另外一支,是唐朝时北方的鲜卑族人谢偃的后代,相延用谢姓。原来黄帝的后代中有一支迁居在东北鲜卑山区,便得名鲜卑族。

谢姓先人还有如:〔谢安〕晋朝将军,文武双全,他善于弹琴,为人沉着冷静。他胸中计谋万千,深知哲学、兵法、天文、地理,指挥作战神出鬼没,战无不胜。他指挥的“淝水之战”是战争史上著名的战例。〔谢灵运〕南北朝时的诗人。那时文人喜欢游山玩水,一边吟咏诗歌,产生了山水诗。谢灵运是做山水诗的好手,当时极受赞扬。

姓氏何来

1、谢姓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后代。相传炎帝居于姜水畔,便以姜为姓。至商代有后裔孤竹君的长子伯夷与叔齐一起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武王伐商,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到首阳山,因不食周栗而死,他们的后裔仍留在商朝。成王继位后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申氏的始祖。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字为宣王,宣王继位后,封母舅申伯于谢国,后来这仪家失去了爵位,公元前668年楚国灭掉申国。其子孙按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姓,称谢氏。望出陈留、会稽,史称谢氏正宗。是为河南谢氏。

2、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后。相传黄帝之子25宗。得其姓者14人,为12姓,其中第7姓为任姓。任姓有10个小车,其中第一为谢国,因周宣王时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亡散,以国为姓。是为河南谢氏。

3、为他姓改谢姓。据《旧唐书不文苑传》,卫州人谢偃之本为鲜卑族人,姓直勒氏,后改为谢氏。亦为河南谢氏。

姓氏分布

1、夏商时期谢国比较弱小,居于姜水流域(今陕西境内)。

2、西周末期,申伯被改封为谢,以加强西周对南方的统治。任姓灭谢国后,国人有一部分留在当地,大部分外逃,但都以国为姓,即谢氏。

3、西周末至春秋时期,谢氏除了大部分分布在今河南外,还有一支迁往山东,一支迁至湖北,还有一支迁至湖南,迁至四川,后又分为三支:一支于三国时迁至蜀郡,至晋代有部分迁至陕西;一支迁至云南永昌,后发展为当地大姓;还有一支迁至四川彭水一带及贵州北部。隋唐时被称为东谢蛮、西谢蛮、南谢蛮,后大多融入布依族、水族和苗族。汉代谢氏的聚居地有增加了会稽郡、江西九江、章陵等处。其中会稽郡的谢氏人丁兴旺,已相当有名望。

4、晋代,成郡谢氏发展成为名门大族,其中最著名的是阳夏谢氏,以及由此迁出的康乐谢氏。西晋末年,黄河流域战乱频繁,中原人大量迁往江南,阳夏人谢衡因避战乱迁望会稽始宁东山,在此繁衍,成为谢氏最重要的一支。谢衡极其后代在东晋至南朝时期多数都很著名。

5、唐朝时,河南固始谢氏入福建泉州,同时入闽的还有一支居于福建宁化县,后有一支自宁化迁至江西,至洪武四年(1371年)移居梅县(广东):还有一支自宁化迁至广东大埔,后移居梅县。

6、至清代,谢氏不仅遍布中原及南方各省,而且还发展到北部及东北的一些省区。

7、谢氏移居海外,始于明代,多数是自闽粤地区先迁至台湾,进而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国。

郡望堂号

堂号:

威怀堂。

安晋堂:因谢安命名。晋朝时的谢安名望很高,朝廷屡次请他做官他都不干,一直到了40岁那年才当了司马。在作官的过程中表现了高风亮节,拜为尚书仆射加后将军。在淝水之战中携其侄谢玄大败苻坚,使晋朝转危为安,得此堂号。

此外还有以"陈留"、"会稽"为堂号。

郡望:

陈留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陈留。相当于今河南东至民权。宁陵,西至开封、尉氏,北至延津,南至杞县。

陈郡。秦始置郡,西汉时改为淮南国,东汉章和二年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献帝时改变郡,隋开皇初废。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所在吴县。西汉相当于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大部及福建全省。顺帝时移至山阴。此支谢氏为陈郡谢氏分支。

冯诩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同名行政区。三国魏在此置郡,治所在临晋。

姓氏家谱

全国:谢氏族谱十卷、谢氏通谱、谢子村后裔谱系卷。

辽宁:谢氏谱册一卷

江苏:镇江润州谢氏九修族谱十卷、江苏当阳西州谢氏族谱十卷、常州谢氏宝树堂创修族谱三卷、常州谢氏族谱二十二卷

浙江:绍兴谢氏族谱不分卷、绍兴状元桥谢氏族谱不分卷、四门谢氏四房谱六卷、盖东谢氏族谱不分卷、绍兴谢氏族谱不分卷、常山陈留谢氏族谱二卷、常山宗谱一卷

安徽:祁门中山谢氏家谱不分卷、怀宁宝树堂谢氏宗谱十八卷

江西:铜鼓谢氏家谱卷首一卷、丰城谢氏家谱、谢氏家乘不分卷

山东:烟台福山谢氏家乘不分卷

河南:太康谢氏迁玉族谱十四卷末一卷

湖北:黄岗吕阳村谢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新州谢氏宗谱三卷

广东:四会谢氏族谱一卷

广西:横县谢氏族谱不分卷

历史名人

谢清高:今广东梅州市人,请代航海旅游家,航海4年返国,后流寓澳门,今存《海录》一书。

谢安: 东晋人,字安石。出生士族。年四十余岁出仕,孝武帝时位至宰相,在淝水至战中打败苻坚,使晋朝转危为安。

谢玄:东晋名奖。字幼度,陈郡阳夏人。谢安为宰相时哦任他为广陵相,组织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谢夷吾:汉代人,曾经极力推荐班固的才华。

谢庄:文学家,陈郡阳夏人、曾官至吏部尚书。

谢赫:南齐著名画家,善于作风俗画、人物画、著有《古画品录》是我国最早的绘画理论书籍。

谢眺:陈郡夏阳人,南齐诗人,曾在朝廷任职,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色,为为李白所推许,是永明体作家中成就最高的诗人。

谢灵运:陈郡阳夏人,南朝著名画家文学家,后移居会稽,谢玄子孙,曾任永嘉太守等职。博览全书,文学称“江左第一”。其诗歌创作开创了新风。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许多佳句为后人所传诵。

谢子远:福建汀州人,清康熙二十八年进士,官至总兵。三十六年携十六姓垦湘

1、传说中源于黄帝部落:“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

传说中源于谢国,任姓,黄帝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至周朝亡国,其地为申伯封邑,申伯后人以国名为姓氏。黄帝之后的谢姓,在“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三代之际微不见)。

2、源于炎帝部落:现代谢氏公认的始祖申伯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裔申伯后裔的封地谢邑,属于以国名为氏。申国王族子孙以地名为姓氏者,称谢氏,是为河南谢氏,史称谢氏正宗。现代谢氏族人绝大多尊奉申伯为得姓始祖。

3、复姓谢丘氏

源于姬姓,出自周宣王封支子的封地谢水,属于以居邑为氏。西周时期,周宣王姬静曾经封支子于洛邑西南的谢水之滨。

3、射、谢:通假字

在史籍《汉书》中,颜师古更认为:谢氏是射氏的一个分支。战国墨家谢子(前331-前288),又作祁射子 ,山西省太原人。

扩展资料

谢姓名人

1、谢娜

谢娜,1981年5月6日出生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电视学院(今四川**电视学院),中国内地主持人、歌手、影视女演员。

1996年,谢娜拍摄了个人第一部**《青年刘伯承》。2002年,因主持湖南卫视嘉宾访谈游戏秀节目《快乐大本营》被观众熟知。2008年,参演古装武侠剧《射雕英雄传》。

2、谢霆锋

谢霆锋(Nicholas Tse),1980年8月29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番禺,歌手、演员、音乐创作人、制作人、主持人、青年企业家、PO朝霆创始人。1987年随父母移居加拿大;1995年留学日本东京修读音乐,15岁创作第一首歌《估计错误》;1996年正式出道。

3、谢军

谢军,1970年9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毕业于安阳师范学院,中国内地男歌手,音乐制作人。 

1995年,谢军发行首张唱片《憨哥哥的歌》而出道,开始走上职业音乐人道路。1996年,谢军发行单曲《乌篷船》。1997年,谢军签约广东省唱片有限公司。2005年, 谢军推出复出歌坛首张个人专辑《那一夜》。

-谢姓

申伯三十五世衡公传至七十世光佐公(讳宜南),国学生。光佐公于宋天德元年间生(1150年),籍居江西广信府上饶县“官仕刑部都给事中”,因直谏,与朝庭对抗,有逆圣旨。在宋淳熙年间(1175年),被贬职,后任福建“京官谪仓大史”。光佐公妣陈氏生子二:古文、古才。自此携家眷徙居福建连城田心焉。长古文公,字良玉,宋绍定辛卯(1231年)庠生,妣彭氏子一,开宣公,字定左,妣席氏子二:茂、盛。长茂公、字启荣,妣陶氏子三:遇春、逢春、连春。

七十四世遇春公兄弟三人所传裔孙,谱显记载绝大部份繁衍生息在粤。十世左右外迁各省诸多,众裔遍及世界各地,梅不胜举。兴宁谢氏历传载说“遇春、逢春”是五世孙也!为开基祖。谨此重申说明“遇春、逢春”是光佐公的五世孙。其繁衍播传在广东开基的第一人。遇春、逢春、连春兄弟三人为梅州地区各市县村开创一世祖为宜。(盼宗亲商榷),即是“春”字辈排列一世始肇基祖为盼。

一世祖遇春公,国学生、生卒葬失稽。公妣朱、李氏生三子:泗、伍、玖。次伍公,名号东五郎妣张氏,夫妻合葬兴宁竹坪山,鹤形,生子法宁,法宁公妣李氏生三子:俊、旻、斌。

今浏览中华谢氏网由四川重庆梁平柏家宗亲遗存留传载原序三篇有感。从三篇原稿序载罗浮谢氏遇春公房系裔孙,开基至迁徙情况记述看。先谈其弟逢春公世系向来各房谱中都已注明无疑是在元朝元至正四年1344迁徙志择广东,同样载明先寄迹于潮州揭阳桃山,分派遣三子各居一处,晚年生一子,志兴留居兴宁水口峭峰,为兴宁二世少祖也,而遇春公孙法宁为兴宁谢氏三世祖。

逢春公在1344年由福建连城田心迁徙志择广东,吾认为其大哥遇春公同时或许比其弟先到广东潮州。也许其三子:泗、伍、玖兄弟才迁徙志择广东,说明此时兄弟叔侄都是在同一时间上志择广东开基,也许会有一些时间上的差距。总之看来都是在元、明朝时间所迁。再从谱序中注明三世祖(申伯七十六世)法宁公在皇明年间,自潮而(1368-1677=276年,具体时间不详)迁图兴宁城东之花螺墩(即现在宁新大岭的大圳村花螺墩),祖妣李孺人生三子:俊、旻 、斌公,法宁公父伍公所谱记载,葬兴宁竹坪山(可能现在永和竹子坪),说明法宁公自潮迁徙于兴宁花螺墩生活繁衍生息了一两代人?晚年卒葬在花螺墩。为何其父伍公又不见记载迁徙呢?其伍公又葬在兴宁竹坪山呢?又为何不见记载遇春公的生卒和葬地?吾带着种种愚域,百思不得其解,暂吾认为遇春公生卒葬地有可能仍在潮州范围,伍公到了晚年与子法宁公始自潮迁徙到了兴宁花螺墩生活了一段时间(或许几十年),故此,伍公逝葬于兴宁竹坪山也最起码称伍公是广东开基祖,惜目前仍未发现遇春公的葬地在何方!(有可能在潮州地区)

申伯七十七世:俊公、旻 公、斌公兄弟三人应按排列为兴宁谢氏四世祖称才对。吾认为他们原生活在广东潮州居住长大,在皇明年间与父法宁公携家眷一起迁徙到兴宁花螺墩生活一段时间(或几十年)法宁公晚年逝葬后,兄弟三人才遂迁罗浮之南澄塘村,而肇基传承世派分焉。为此,法宁公说明生活卒葬于花螺墩,所以法宁公就不是说创基祖,而是广东开基三世祖,具体应是四世兄弟三人才始基于罗浮繁衍生息,承传众裔至现在遍及全国各地。

在一六五三年拜拟谱序中说“硕德厚望,世代不乏人,子姓之众不下千余,迄今传一十六世(此时应传有18世),若不重修家谱而世系莫考,昭穆莫辨……”“不一月矣,予各房细查悉,宜补者补之,续者续之,考订校正,分注世派,面传而谱以成。”惜其谱未见于世,今幸四川重庆梁平柏家宗亲遗存部份,便知一二也。

在清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年,由第十一代裔孙及全族宗贤把法宁公骨骸迁葬在罗浮徐田梅子坪安放银牌纪念(传说法宁公骨骸已失稽)称“梅花落地卧牛形”故墓碑书明为“创始祖”(三世祖)的由来。

综合以上浅谈分析比对,兴宁罗浮谢氏应于申伯七十四世遇春公称为一世祖为宜。法宁公是其孙辈三世祖,法宁公先到潮州,后迁兴宁花螺墩生卒,其实未到罗浮。传十多代后裔孙才把法宁公迁葬在罗浮安放银牌为记,为此,本认为遇春与弟逢春公统称为兴宁开基一世祖也,便于统一世辈尊称和下来排列字辈。

雍正戊申六年一七二八年与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一七五七年相隔三十年。都由十二世(十四世为宜)裔孙家骏宗贤主持续修谨序。一七五七年家骏宗贤写谱序时年岁六十有五,一七二八年时才二十五岁,主持修谱。两篇时至今相距282年、253年。二OO九年一一六五三年=357年(陈对扬拜拟)。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谢氏文化,璀灿夺目,光耀人寰。我们谢氏家族历史悠久,源于炎、黄两帝,乃炎黄优秀子孙之一脉。谢姓于夏朝立姓,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同样久远,即从周宣王封申伯于谢邑(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一带)受姓开族至今,也有二千八百多年的历史,裔孙繁衍百余代。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描述谢邑和谢氏状况的诗句有二十多句,这是全国百家大姓中所罕见的。早在西周末至春秋时期,谢氏除分布于现今的河南许多地方外,有一支迁徙山东,有一支迁至湖北,还有一支迁入湖南。战国时又有一支溯长江三峡西上迁四川,后又分三支,一支迁蜀郡,一支迁云南,一支迁贵州。汉代,谢氏移至江浙、江西、湖南等地,其中由河南陈留郡阳夏南迁浙江会稽郡上虞东山等地的谢氏人丁兴旺、人才济济。晋代,谢氏发展为众所仰望的名望大族。仅东晋到南朝宋二百多年间,谢家见于史传的闻达人氏就有百人之多,且三品以上高官者达33人,文韬武略,官宦相系,代多英才,成为中国历史上名声最显赫、文化修养最深远的姓氏之一。武平谢氏就是这个系脉的后裔。宋理宗时,安公系申伯七十二世孙琚公派任福建邵武知府,因此家族也由浙江钱塘迁入福建邵武黄基堡村,为入闽始祖之一。琚公有五子:九聪、九明、九原、九升、九嶷,后来九聪公子太宝公在长汀做官(宋荣禄大夫),再由邵武迁长汀,后迁武平,为武平始祖之一。太宝公在武平发展数代后,其叔九明公之玄孙百五郎公因与兄弟百九郎公情谊较深,也直接由邵武迁到武平象洞光采村:另一叔九嶷公自邵武黄基堡迁徙汀州宁化,再迁江西石城,后又从石城转移上杭,定居高陂。其曾孙千一郎公(申伯76世)又迁武平民主的林荣均营村。还有几支脉派也在武平发展,成为武平谢氏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安公系文乐公派由宁化迁上杭黄潭百一郎公裔法端公,迁徙武平长居开基;另一是广东兴宁水口安公系逢春公脉翠英公裔迁来武平城关发展;还有一脉为龙岩适中子荣公系的映斗公迁到武平中山,开发其祥。这些谢氏家族全是客家人,具有客家崇文尚武、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是优秀客家民系之一。他们分居在全县的16个乡镇33个村庄。按人口多寡,谢氏在全国百家大姓中居24位,而在本县各姓中居第9位。主要聚居地为:万安乡上镇、下镇、贤溪、捷文、小密(共计2900余人);象洞乡光采(共计1900余人);东留乡黄坊、新联、兰畲、桂坑、背寨、龙溪的象湖、中坊的谢坊和上贵湖(共计1200多人);平川镇城南(共计200多人);城厢乡东云(共计330余人)、长居(共计230多人)、汾水和凹坑(共计300余人);十方镇叶坑、处明、和平、熊新新塘边(共计800余人);岩前镇和安(共计50余人);中山镇城中、新城(共计1200余人);民主乡高书、林荣、坪畲(共计420余人);中赤乡上赤、中赤、平沿(共计400余人);下坝乡224人;大禾乡130人。

梁山钟灵,平川毓秀。在这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武平山城,七百多年来,孕育了二十余代、成千上万的谢氏儿女,现有人口一万多人。他们同饮平川水,共耕一方土,继承谢氏“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的耕读传家文化传统,发扬客家崇文尚武、艰苦创业的精神,历代文风蔚起,名儒踵至,涌现了不少风云人物,有叱咤政坛的荣禄大夫、知府和厅局级领导干部;有博学多才的进士、贡生、博士、硕士;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总经理、企业家。如明、清时代的谢廷耀、谢文富、谢煜、谢和、谢曜、谢翔河,民国时期的谢秉琼、谢伯镕、谢鸣珂、谢肇齐及建国后的教育家知名人士谢成珂;原省新闻出版事业管理局副局长、老红军谢毕真,老革命谢抡瓒、谢启发、谢佑莲(女)、谢廷珂;原上海市地政局长谢祝珂;原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检查室副主任谢泰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外交部驻英国大使谢荣生;主任记者、编辑谢海阳、谢军;教授谢扬光、谢维章、谢总延、谢冠奇及在社会科学诸方面卓有建树的史学博士谢重光;省三建公司总经理谢耀金;省优秀企业家、省劳模谢瑞英等,都是武平谢氏的典型精英人物。象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为民族的振兴发展、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谢氏移居海外,最早是唐宋时期的谢升卿,公元1225年他登上安南国(今越南)国王宝座。但大多数是明代,大部分是由闽、粤沿海地区先迁台湾,进而再播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直接迁海外的。我县迁海外及台湾等地宗亲,大多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去台湾的,有的就学去美国、加拿大等地定居。目前已知旅居台湾的有谢化成、谢兰辉、谢剑平、谢国群、谢国忠、谢进儒、谢生初、谢振南、谢诚美、谢晃炎等共百余人;旅居美国的有谢肇齐子谢行昌、平昌,谢李淑馨儿女谢剑光、绛光、懿光、桐光,化成的令郎谢亮球等。旅居加拿大的有谢抡瓒子女等人。还有的宗亲旅居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国、日本。迁往县外定居的宗亲星罗棋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迁往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四川、河南的太宝公裔孙,据江西荣胜宗亲来信说,现已发展到十多万人。目前在外工作的主要是建国前后因工作关系迁至各省市的。如旅居北京的谢泰万、谢寿光、谢小平;旅居大连的谢有问;旅居上海的谢海阳(祝珂子)、谢维章、谢军;旅居海南的谢祝长、谢杨华;旅居甘肃兰州的谢维垣;旅居江苏苏州的谢罗彬、谢国英;旅居广东深圳的谢明成、谢春华、谢春昌,广州市的谢晋光、谢争光、谢剑光、谢勇东,番禺市的谢明魁,梅州市的谢世龙、谢增祥;旅居江西南昌的谢冠奇、谢文涛、谢英群;旅居湖南长沙的谢世流等等。还有旅居本省福州、厦门、泉州、漳州、三明及本市各县的宗亲约计几百人。

国有正史邑有志,家族有谱人有传。武平于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建县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谢氏最早迁入武平的是太宝公,在宋末元初,约于公元1300年左右。在这七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谢家遗址胜迹遍武平,家乘谱牒村村有,如武平城南的“谢氏家祠”,始建于明代中季,后经几次修复,成了全县的谢家总祠,前后三栋,宽敞无比、巍峨壮观(现已废),现保存了“五马流芳”牌匾一块;原“三官堂”到考棚的路坎上有一“成茂公祠”(原县宾馆址);花岗岩条石建成,威武雄壮,是为念七郎谢成茂所建(现已废);万安乡下镇村有开基始祖“念公祠"(址在大谢屋,即念一郎公祠),十一世祖维达公祠(址在井下窝)、维行公祠(址在大谢屋),十八世祖“偶生公祠”(址在田心里,即芬龄公祠);上镇村“爵一公祠”(址在南门楼);象洞乡光采村开基始祖“百五郎公祠’’;城厢乡长居村的“宝树堂”,十方镇叶坑村的“谢氏家庙”;熊新新塘边的“百九郎公祠”;中山镇新城村的朝阳门谢氏家祠“儒林第”;民主乡林荣村均营的“千一郎公祠”;东留乡中坊村谢坊的“东山世第”……这些是谢氏聚集宗人、祭祀祖宗的场所。典型的祖墓有城厢乡东云村长岗上的太宝公墓(现已重修)、伯五郎公墓;凹坑村谢屋湾飞鹅形的成茂公墓;十方镇熊新村大坪上的百九郎公墓;象洞乡光采村的百五郎公墓;万安的维达公墓。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武平外迁到上杭湖洋、广东差干的宗亲,他们认定是武平太宝公裔孙,由武平高梧迁上畲,再迁上杭湖洋后,迁广东差干的。但他们把太宝公裔成茂公与成竗公(即百九郎公)合二而一,误传了几十年(有专门考证文章)。而我们开基所在地武平于明、清时期的两座坟墓仍存,碑文字迹清楚,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他们是两个祖公,不能混淆,现附录碑文如下:百九郎公碑文是:“元

考百九郎公 大

始祖 谢老 人之墓”,成茂公墓碑文是:”敕封

妣邹氏一娘 孺

中宪大夫 公成茂 大

太祖钜鹿: 谢 之 人墓”。

四品夫人 婆 钟氏 夫

关于谱牒,武平谢氏几乎村村都有,一般都以手抄家谱为主。清朝时,进士谢耀主编的《平川谢氏族谱》算是最大型、最全面的一部,全书共七卷。民国时期谢氏手抄谱本更普及于民间。长居、均营、朝阳门、叶坑等地的谱本逐趋完善,反映也比较全面。改革开放以后,国运昌隆、文化复兴,修谱工作也先后展开,长居明金主编的《谢氏族谱》、中山元昌、炽昌等人编写的朝阳门《谢氏族谱》,万安任珂主编的《万安谢氏简史》,台湾德兴为象洞编写的《谢氏族谱》等等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这是历史前进的里程碑,是祖辈繁衍生息的劳动结晶,是历史的宝贵遗产。武平谢氏于2004年抓住历史发展机遇,万众一心,通力合作,由观光主编了全县的《武平谢氏族谱》。这是一件慎宗追远、敦亲睦族的大喜事、大好事;是一本反映武平谢氏渊源、文化,纵贯古今的谢氏文明史,在谢氏家族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后祝愿:梁山宝树枝繁叶茂,平川芝兰姹紫嫣红。

武平谢氏研究会

一、西平赵氏

北宋庆历年间,陕西赵懿甫官居汝南节度使,后家居汝南城东五里屯。传十世至希贤(号龙华)由汝南迁蔡州。元末至正年间,赵希贤之后赵伊官至盐运使司通判, 由上蔡县白圭庙东徐赵庄迁西平县专探乡赵老庄。赵伊之子赵仲来系明正德年间贡生,为西平赵氏之始祖。

二、指鹿为马

秦始皇驾崩时,宦官赵高和始皇第十八子胡亥串通一气,假传圣旨,逼迫本该继承皇位的大公子扶苏下台,改立胡亥继承帝位。胡亥做了皇帝,即人们所说的秦二世。由于赵高帮助胡亥称帝出了大力,所以胡亥拜赵高为丞相。

赵高做了丞相之后并不满足,还打算篡夺帝位,但是又害怕大臣们反对,于是便想先试一下自己的威信。一天,赵高趁文武百官朝见秦二世的时候,特地叫人牵一只鹿献给秦二世,并当着群臣的面指着鹿说:“这是马。”秦二世笑了笑说:“丞相弄错了,把鹿说成马了。”

赵高没有理他,高声地问大臣:“这到底是马还是鹿?”群臣们有的畏惧赵高而不敢言,有的直言为鹿,有的为了计好赵高就歪曲事实跟着说是马。过后,说实话的人全被赵高杀死了。

扩展资料:

民间传说特征:

传说既不是真实人物的传记,也不是历史事件的记录(其中可能包含着真实历史的某些因素),而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许多传说把比较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通过艺术概括而依托在某一历史人物、事件或某一自然物、人造物之上,达到历史的因素和历史的方式与文学创作的有机融合,使它成为艺术化的历史,或者是历史化的艺术。

-民间传说

明永乐2年,从江西赣县迁到山东德州的谢氏宗谱

  1谢氏宗谱叙

   如此者,谓安危利灾之可翘足而待者,犹得饮和食,德于天地之间也,祖宗之积善累仁,泽未斩而庆有余(之)故也。若更不复改吾尤,安知其所终何如耶凡吾宗祖之人,自今以往如前所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归祖宗之泽,以延后嗣之庆。是则吾祖之厚幸也夫。

  八十岁孙庠生应元手著

  2重叙

  夫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以纪事,谱以序支。其不可偏废明矣。吾家世籍江西赣州府赣县,迁山东济南府德州卫。明永乐二年间,徙海内大姓,置畿辅。始祖谦爷绶爷兄弟者,遂迁于德州之北左所三屯而家焉。递传以后,子孙繁衍,且掇巍科、登生员者,踵相接也。孰非我祖宗一人之身所荫庇,而启佑者耶生齿渐盛,木源渐远,询及支派半谢不知,问其名字叠相重犯,乃谱之不修以至于此。用是(因此)从各支各辈考增人数,以正其尊卑,书其名字,有徙于他乡者,或志(记)其地或记其人以备他日考验。其或无后或借嗣他姓者,名下宜书绝字,恐乱宗也。且使比户各书一册,展卷了然。庶知家之本支如国之世系,伦叙之不可或紊。而又以知百世之繁昌,实(为)一人之遗体,而分疆绝界之,则尤为凉薄而不仁也,孝友之心可以自此而生矣。

  时康熙四十五年岁次丙戍吉辰七世孙擢庠生重叙

  3又叙

  余家自始祖来存有旧谱,惟书讳者书字余阙焉。同源异流者固然已即,高祖以上亦未备载,余自上馆于外,因老告归林泉之暇,多稽庙主,访之于先人,自我高祖坤配故氏,子女姻娅皆详注之,即甥舅之族亦未至视为路人。然支派繁衍不及尽悉,愿吾宗族各录一册,待后稍有力者付之剞劂俾(bǐ使,把)世世子孙展卷了然。则世系永垂不紊矣。余窃望之!

  时康熙五十九年小春望月四日九世孙恪字敬一谨识

  4重修祖谱序

  谢氏旧有族谱,余从祖,考后重修之,先人又从而叙之。逮及于今有数十年矣。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百世子孙未有忘乎祖者。而祖则既往矣,虽曰追远,卒不可得而追矣。然其一气之所传,子孙之继继承承于千万年者皆其一人之身也。故余不忍一人之身,今得至于途人,而有祖谱之作。先考与余,从祖之志,亦余之志也。今数十余年而族人益众,余每观吾族人中有孝悌廉让者,则以为祖宗之仁厚,宜有是子若孙也。而余亦与有荣焉,其或有反乎是者,则以为吾祖宗之仁厚,不宜有是子若孙也。而余亦与有辱焉,故余惧其善不相劝,过不相规,有至于途人之势。复为之取其谱而重修之。余之志盖亦先人与余从祖之志也。至其渊源之所自,与其所以由微而著之始终,先人叙之详矣,故不复赘云。

  时雍正十三年岁次癸丑孟春月十世孙子宝撰

  5修刻祖谱序

  余先世祖籍江西赣州府赣县,远祖年久无考。自始祖讳谦(绶)兄弟者,明永乐二年,迁山东居德州城北左所三屯,以耕以读、克勤克俭,历今三百余年,相传一十四世。其间掇入泮、登士贤、乡饮入贤祠以及中悃中之节孝贞烈者,代有其人,此固盛世之洪仁,亦祖宗之垂荫也。余幼龄时备聆先人遗训,与祖考,以家谱虽修而刊刻未举心常缺然。及余长而诗书略有,学业倍增,簿书弗克,追求先志者,每以刊谱为念。思筑家庙以立主位,犹嘱后世子孙远致斯意于余,余因此益有感焉。余远考先人及宗党,又阅十五年展墓之日,少长咸集,见老少之盛,生齿之繁,信可乐也。但谱牒久未增修内多遗缺,间有迁于他乡者,恐日久变迁,徴考无由,甚至交臂相失视一本如秦越人,诚可虑耳,且以间暇之日手叙成册。余因作馆于外,不得详叙,耿耿于心,当静处家庭之间逐篇翻阅,谱内诸序已详,无复重赘。伏思吾祖宗数百年来忠孝传家、淳朴相尚,是以克昌厥复,余庆攸长。余今退归林泉,将谱牒刊刻成册,携分族众,惟望不时翻阅,咸知支派虽繁,各出于一本,各宜敦睦宗族,共相式好。追思水木根源,恪守先人遗训:“穷则孝悌力田,仕则鞠躬尽瘁。顾礼义廉耻,知尊卑名分,毋荡险无遗,乐名列史册,以光前列。”是则吾之志也,实吾所深望也。本族未尝有出仕者,倘窃食君禄者观此谱,可以知其大概矣,是为序。

  时乾隆六十年岁次乙卯孟春九世孙尚修 谨撰

  6

  夫礼莫大于祀先!春露秋霜谁无怵惕凄怆之心,而世系尤不可不详,而一本,而九族,推而上之始祖为木本水源,尤其所当体念也。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此亦见人心之淳,风俗之隆,端必由乎是也。但世远年淹而世系有不可以尽传者,惟以所得乎先人者,谨薰沐以志之。

  时道光二十一年岁次壬午孟春十二世孙士公重叙

  7

  原籍江西赣州府赣县清小伞谢人明,永乐二年初本运丁、习训典,迁于德州北三十里屯曰第三左所皆谢氏无他姓,遂占籍焉。赣水名在豫章,章贡二水合流立邑于此故名赣。

  且族谱所关亦甚重矣,自道二十一年叙修已经五十余载。至今门户益多,族丁愈众,如不再叙甚至相遇不识,一脉成路人矣。余承先人之志,决意重叙家谱各藏一册,见是谱者如见高曾祖焉,如见子孙名目焉,诚祖宗之功臣,族中之盛事也。如刊刻再叙以待后之富且贵者。

  时光绪二十三年岁在丁酉仲春十四世孙邦林谨识

  祖茔地基阔步:东西横阔一百步,南北长阔一百步。成地四十一亩六分。

  次支的长支,世祖秋元拨坟于老茔地与此支无干。

  8

  且念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慎终追远,此仁子之道也。概因十数载中,颇受形势的动荡,阻碍对祖宗的扫墓和祭祀,诚存不聊生,殁不得安。目前,转危为安,畅通无阻,形势大好。余在德州建筑公司工作,悠久有时。来家时间苍促,操持家务,聊聊无几。八零年孟冬之际,承上关怀,退休还梓。时当形势大好之际,吾奠定百倍信心,将吾谢氏老幼四代在团结的基础上,存有不足之地,进行校正,增强团结,制定的原则和方向:入则孝,出则悌,永持忠厚传家,代代诗书继世,勤俭持家,廉洁奉公,恪守法纪,大礼当先,和睦待人,以光祖宗之遗德,以裕后代之荣誉。余望老幼四代,认真执行,切不可有违也。吾朝思暮想,祖谱失修断叙,相传六代之久,百载有余,使我不得不深虑也。人口发展愈来益盛,门户愈来益多,倘不及时修叙,则形成遐迩不识,交背不语,本一脉相传而视为路人,岂不令人耻笑乎。值渴不及待的情况下,吾承祖宗遗志,不使谢氏宗族发生紊乱,决意即将祖谱重新修叙。以资户户持谱一册,展卷了然,此祖宗之志,亦余之志也。并期后代富有才华者,再详叙之,为吾至望焉。

  公历一九八一年岁次辛酉仲春之月

  十七世孙恭谨叙

  勘察祖谱,原自一四一七年即明朝永乐二年,历往年数是五百七十五年。为响应平坟的基本国策,以利开发土地,故将先人之遗骨深落地下,永保窀穸。水源木本世代相传,现人口众多乃祖宗一脉真传。以慎终追远之风,略表寸诚而立此碑,标志千秋永垂不朽。

  谢氏始祖之墓

  岁次一九九二壬申年之秋为记永垂千古

  1始祖讳寅谦(绶)配 氏,生子一:敬。

  1二世祖讳敬配 氏,生子一:宁。

  1三世祖讳宁配 氏,生子一:宗俊。

  1四世祖讳宗俊配邱氏,生子二:长现、次瑶。

  五世2--3

  1五世祖讳现配马氏,生子一:应元。

  2五世祖讳瑶配俞氏,生子二:长秋元、次经元。

  。。。。。。。

  1始祖讳寅谦(绶)配 氏,生子一:敬。

  1二世祖讳敬配 氏,生子一:宁。

  1三世祖讳宁配 氏,生子一:宗俊。

  1四世祖讳宗俊配邱氏,生子二:长现、次瑶。

  五世2--31五世祖讳现配马氏,生子一:应元。

  2五世祖讳瑶配俞氏,生子二:长秋元、次经元。

  六世3--61六世祖讳应元(庠生)配宋、叶氏,生子四:长擢、次拔、三振、四挺。

  2六世祖讳秋元配王、张、邓氏,生子一:捷。

  3六世祖讳经元配罗氏,生子一:恒。

  七世6--101七世祖讳擢(庠生)配王氏,生子一:嘉禧。

  2七世祖讳拔配张、刘、方氏,生子三:长嘉祯、次遇彬、三遇彰。

  3七世祖讳振配梁氏,生子一:遇知。

  4七世祖讳挺配封氏,生子二:长遇盛、次遇美。

  5七世祖讳捷配俞氏,生子二:长遇泰、次遇春。

  6七世祖讳恒配罗氏,生子一:遇奇。

  八世10--201八世祖讳嘉禧配氏,生子二:长凤、次英。

  2八世祖讳嘉祯配叶氏,生子二:长佩、次瑜。

  3八世祖讳遇彬配李、袁氏,生子三:长亮、次恺、三悌。

  4八世祖讳嘉彰配方、张氏,生子三:长前、次素、三恪。

  5八世祖讳遇知(号来聘庠生)配俞氏,生子二:长曾、次鲁。

  6八世祖讳遇盛配缪氏,无嗣生女二:长适李、次适方。

  7八世祖讳遇美配申氏,生子三:长惠、次德、三荣。

  8八世祖讳遇奇配王氏,生子二:长尚、次宏。

  9八世祖讳遇泰配李、方氏,生子二:长秀、次镇。

  10八世祖讳遇春配杨氏,生子一:瑞。

  九世20--231九世祖讳凤 外出。

  2九世祖讳英 无嗣。

  3九世祖讳佩配王、张氏,嗣朴宝。

  4九世祖讳瑜配夏氏,生子二:长朴宝、次有宝。

  5九世祖讳亮配李氏,生子二:长乃宝、次果宝。

  6九世祖讳恺配刘氏,生子二:长鼎宝、次秀宝。

  7九世祖讳悌配王氏,生子一:银宝。

  8九世祖讳前配刘、冯氏生子一:重宝。

  9九世祖讳素配叶、刘氏,无嗣生一:女适周。

  10九世祖讳恪配祝氏,生子二:长子宝、次彦宝。

  11九世祖讳曾配李、段氏,生子一:维宝。

  12九世祖讳鲁配李、丁氏,嗣孙维宝次子知。

  13九世祖讳惠配氏,生子一:侯。

  14九世祖讳德配氏,无嗣。

  15九世祖讳荣配祝氏,生子二:长俨、次仪。

  16九世祖讳尚配王氏,生子三:长维翰、次维藩、三维城。

  17九世祖讳宏配田氏,生子三:长维屏、次维恒、三维宁。

  18九世祖讳秀配李、杜、纪氏,无嗣。

  19九世祖讳镇配吕氏,生子一:维正。

  20九世祖讳瑞配纪氏,生子二:长维新、次维明。

  十世23--331十世祖讳朴宝配张氏,生子二:长龙、次虎。

  2十世祖讳有宝配氏,生子一:相。

  3十世祖讳乃宝配李氏,生子二:长贵、次荣。

  4十世祖讳果宝配许氏,生子二:长富、次华。

  5十世祖讳鼎宝配氏,生子二:长广、次友。

  6十世祖讳秀宝配胡氏,生子一:熹。

  7十世祖讳银宝配李氏,无嗣生女一:适韦。

  8十世祖讳重宝配牛氏,生子一:勷。

  9十世祖讳子宝配俞、王氏,生子一:勋。

  10十世祖讳彦宝配管氏,嗣孙士瑞。

  11十世祖讳维宝配何氏,生子三:长礼、次智、三信。

  12十世祖讳侯配苏氏。

  13十世祖讳俨配陈氏。

  14十世祖讳仪配王氏。

  15十世祖讳维翰配曾、田氏,生子三:长瑜、次玮、三琏。

  16十世祖讳维藩配王氏,生子四:长瑁、次升、三珩、四璜。

  17十世祖讳维城配崔氏,生子二:长玟、次瓒。

  18十世祖讳维屏配刘氏,生子二:长彦、次官。

  19十世祖讳维恒配王氏,生子二:长珍、次琪。

  20十世祖讳维宁配李氏,生子二:长琮、次琨。

  21十世祖讳维正配李、方氏,生子二:长钦、次钿。

  22十世祖讳维新配 氏无嗣。

  23十世祖讳维明配马、刘氏,生子一:镈(bó古乐器,大钟;古代锄类农具)

  十一世33--231十一世祖讳龙配氏,无嗣。

  2十一世祖讳虎配氏,无嗣。

  3十一世祖讳相配氏,无嗣。

  4十一世祖讳贵配祁氏,

  5十一世祖讳荣配叶氏,

  6十一世祖讳富配陈氏,

  7十一世祖讳华配氏,无嗣。

  8十一世祖讳广配俞氏,生子一:士全。

  9十一世祖讳友配刘氏,无嗣。

  10十一世祖讳熹配刘氏,生子一:士忠。

  11十一世祖讳勷配吕、赵氏,嗣勋长子士哲。

  12十一世祖讳勋配周氏,生子三:长士哲(出嗣)、次士聪、三士瑞(出嗣)

  13十一世祖讳礼配韩氏,生子一:来有。

  14十一世祖讳智配侯氏,生女一:适张庄卢。

  15十一世祖讳信配尹、张氏,生子二:长士周、次士文。

  16十一世祖讳瑜配孙氏,生子一:士友。

  17十一世祖讳玮配苏、罗氏,嗣孙大宝。

  18十一世祖讳琏配朱、杨氏,生子一:士伦。

  19十一世祖讳瑁配杨、李氏,生子二:长士玉、次士来。

  20十一世祖讳升配景氏,生子一:士兰。

  21十一世祖讳珩配王氏,无嗣。

  22十一世祖讳璜配曾、魏氏,生子一:士惠。

  23十一世祖讳玟配李氏,生子一:士曾。

  24十一世祖讳瓒无嗣。

  25十一世祖讳彦配王氏,生子一:士勇。

  26十一世祖讳官配魏氏,生子一:士昌。

  27十一世祖讳珍配 氏,嗣琪之子士魁。

  28十一世祖讳琪配陈氏,生子一:士魁(出嗣)

  29十一世祖讳琮配赵、夏、杨氏,生子一:士德。

  30十一世祖讳琨配刘、杨、封氏,生子二:长士公、次士平。

  31十一世祖讳钦配徐、俞氏,生子一:士珍。

  32十一世祖讳钿配吕氏,生子一:士礼。

  33十一世祖讳镈无嗣。

编辑本段

江苏省谢氏族谱

  江苏镇江·润州谢氏九修族谱十卷 (清)谢大才等纂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木活字本江苏镇江市博

  江苏丹阳·西州谢氏族谱十卷 (清)谢公文等修清宣统二年(1910年)玉树堂活字本

  江苏常州·谢氏宝树堂创修族谱三卷 (清)谢圣池修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活字本 三册吉林大学

  江苏常州·毗陵谢氏宗谱三十六卷 (清)谢顺德 谢楚宝等主修清光绪二年(1877年)木活字本 国图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3、11) 日本 美国

  江苏常州·谢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谢迎梅等续修清光绪六年(1880)宝树堂活字本二十二册 国图 人民大学(存卷1—14) 美国

  江苏常州·谢氏源流一卷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毗陵谢氏瑞云堂刻酌古准今本南京大学 美国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三十六卷 (清)谢光照等纂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宝树堂木活字本二十八册 书名据书名页、版心题 上图:901885—912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三十八卷谢承恩纂修民国六年(1917年)宝树堂木活字本三十二册 书名据书名页、版心题 上图:921786——817

现在的女孩可以上族谱吗?

  在编修宗谱和家谱的,女性入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女性是不能入本姓族谱的,而是记入丈夫姓氏家族谱书上,但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