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姓戴的名人-戴姓起名字-戴姓的起源与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3收藏

戴氏-姓戴的名人-戴姓起名字-戴姓的起源与家谱,第1张

安徽亳县,江苏扬州市,河北清河郡

「戴」源出;一

1.以谥号为氏,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省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2.以国为氏,源于春秋时期之公爵诸侯国--戴国。这一支也是出自子姓,另有一说是出自姬姓。3.出自姬姓。卫有戴公,卫康叔10世孙,姬姓。曹有戴伯,姬姓。鲁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兹,姬姓。宣公十五年,有召戴公,周卿士,姬姓。4.殷氏改戴姓而来。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氏(因商首都在殷,又叫殷国),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5.其他民族改姓而来。如满洲达尔充阿氏、戴佳氏,鄂温克族涂克冬氏改戴姓,另蒙、回、瑶、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6.戴是兵主蚩尤的族称。兵主蚩尤姓戴。

得姓始祖

戴撝。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建立宋国,定都商丘。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七九九-公元前七六六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戴公,其庶子撝以王父谥号为氏,称戴撝。后世亦沿用戴姓,并尊戴撝为戴姓得姓始祖。

戴姓分布

当代戴姓的人口已近430万,为全国第五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自宋朝至今1000年来戴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湖北、江苏三省,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湖南、四川、广东、重庆、浙江、贵州,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6%的戴姓人口。安徽居住了戴姓总人口的12%,为戴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江浙为首,沿长江向西延伸到川贵的戴姓聚集区域。自明朝至今近600年间,戴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西部的回迁和移民是主流,同时,向东北的移民成为新的流动方向。戴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皖苏沪浙、湖北大部、赣湘、云贵川渝、粤闽台大部、鲁豫东南、陕西南段、辽宁大部、吉林南段、黑龙江东端和西北角、内蒙古东南和东北角,戴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46%,居住了大约76%的戴姓人群。北起青海湖以东、南到云南横断山脉以东广大的地区,戴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11%一033%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332%的土地上,居住了大约23%的戴姓人群。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戴叔伦集》,其中羼入宋元及明初人诗颇多。

戴嵩:唐代画家,擅画田家、川原之景,写山泽水牛尤为著名,与韩滉画马齐名,世称“韩马戴牛”。

永嘉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夏、商、周为瓯地。春秋时期属越国,战国时入楚。汉高祖时属闽越,惠帝三年(公元前192)至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属东瓯国,国都在今永嘉县瓯北镇江北,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属会稽郡回浦县,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为章安县东瓯乡,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属会稽郡。三国吴太平二年(257)改属临海郡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置永嘉郡,改属之。 8BuHx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永嘉郡置处州,改永宁县为永嘉县,县沿郡名。“永嘉”作为县名自此始,“永嘉”二字,是“水长而美”的意思。[

©温农校友之家 -- 温农人自己的网上家园 O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恢复永嘉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废永嘉郡置东嘉州,隶括州总管府,析永嘉县之楠溪、西溪两乡置永宁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废东嘉州重隶于括州,永宁并入永嘉县。唐高宗上元元年(674)从括州析永嘉、安固两县置温州,治永嘉。唐武后载初元年(689)析永嘉置乐成县后,永嘉县辖境历五代、宋、元、明、清不变。:!

©温农校友之家 -- 温农人自己的网上家园 U

民国37年(1948),温溪、石染、西岙3乡划给青田县。1949年5月,永嘉县全境解放。以瓯江为界南置温州市,江北县境置双溪县,治岩头镇。9月21日,双溪县复称永嘉县,移治枫林镇,翌年6月迁治罗浮龙桥,12月21日迁治温州市区九山,1950年5月,将原属温州市属的梧埏、永强、三溪、藤桥4个区划归永嘉县。1958年该4个乡重归温州市,永嘉县治迁至上塘镇。1961年,青田县西岙、石染、上横3乡划归永嘉县。2001年,七都镇划入温州市

文物古迹:《永嘉县志》:

石门山古文化遗址在上塘镇屿门村屿门山上。1963年该地出土石锛、石镞及炊器印纹陶片。石器制作比较粗糙,留有明显砍砸痕迹,系新石器晚期器物。

望钟岭古文化遗址在桥下镇下村望钟岭。1983年当地农民造公路时,发现一把石矛,长18厘米,阔18厘米,双面刃,已经过精磨,尖端刃部锋利,背部丰满,后端后把扁长方体形,有捆扎痕迹,系新石器晚期器物。

瓦窑坦文化遗址在岩头镇苍坡村车门前,面积约500亩,1972年当地村民挖瓦泥时,出土7件磨制的石器,器物装在一只方格纹印纹陶缸中,内有双面刃石矛、石斧,还有单面刃的石锛、石凿。系新石器晚期器物。

正门山文化遗址在上塘镇后村正门山北麓,分布面积约8000平方米,先后出土磨制双面钻孔石斧,双面刃石锛、石矛,单面刃石凿、石镞及捏拍制的夹砂红陶、印纹硬陶陶片。系商周前器物。

屿山古文化遗址位于上塘镇屿山西南坡,面积约4000平方米。1962年当地村民开山造田时,发现留有砍磨痕迹的单面刃石锛、石刀,双面刃石矛、石箭头及炊器类的方格纹印纹硬陶陶片。系商周前器物。

坟园山古文化遗址在桥下镇西岸村坟园山脚,面积约2000平方米。1963年8月,当地村民挖渠道时,出土一批青铜器,其中有铜盆2件,铜铲、铜锸、铜耨各一件,铜矛2件,残铜鼎2件,铜鐎数件(残片),残铜器盖1件,铁锸1件等。系周代器物。

廊下村古寨遗址位于花坦乡廊下村。该寨建于南宋祥兴年间(1278~1279),弹石和山块石砌筑,长1500米,高10米,墙脚宽25米,顶端面宽90厘米。墙内壁筑成三级梯形,上级每隔3米设一炮眼,寨墙绕村宅三面。当地《朱氏宗谱》载,幼主赵昺南逃,元兵进入温州时,朱猛善率族人建此寨墙防御。

南崖寨遗址在岩头镇里岙村南面南崖(芙蓉崖)崖顶。顶上平坡,四周峭壁。寨址西北面有生铁液浇的条石踏跺通道。寨址北面留有三口火锅灶痕迹和许多宋代残缺的陶瓷器皿。

凤凰山寨遗址在渠口乡渠口村凤凰山上。三面悬崖陡壁,有一小径可上山寨。寨址分内、外二道城墙。外城墙长达100米,分二级,高325米,南端头有一开三门;内墙长100米,高185米,结构和外墙相似。寨内地广坡陡,至今尚可见到当时居住宅基。

浦石青峰山寨遗址在瓯北镇礁头村青峰山顶。清咸丰四年(1854)有一支太平军南下在此扎营立寨。山寨面积2000平方米,寨墙绕山顶一周,东向设一寨门通小径,西向依山势修建三道寨墙,每道寨墙呈圜形,中门置一狭险的进出口,寨内有了望台,至今尚留有残缺的餐具。

箬岙后背山窑址在东岸乡箬岙村北后背山南面斜坡上。拱顶和窑壁用生坯砖砌成,内壁可见烧结面临(窑汗)。采集标本主要为青瓷。器物有短颈环耳罐、敛口浅腹钵、直口半球形碗以及罍、瓿等。标本烧制时间为东汉。

殿岭山窑址在东岸乡芦田村殿岭山北向山坡,面积约500平方米,现存堆积层厚12~15米。产品有青瓷和褐色瓷两种。器物有罍、罐、钵、碗、洗、瓿等。瓷化程度高,发音清脆。浇制时间为东汉。

坦头窑址在罗溪乡坦头村坦头坟山麓。坐西北朝东南,面积约2000平方米。产品有碗、罐、壶、钵、罇、盆、盂、盏等,以碗、壶为大宗。其胎质细密,厚薄均匀,呈现色白中泛灰。烧制时间为唐至五代。

启灶窑址在罗溪乡启灶村坟山南麓,面积约800平方米。产品有碗、罐、壶、瓶、盘、盏等,以碗、盘为大宗。其胎质细密,胎面平整,呈色较白。烧制时间为唐至五代。

下坟山窑址在岩头镇下村坟山山麓,面积约2000平方米。堆积层厚约2米,内含丰富,以青釉及青釉褐彩为主,辅以少量黑褐色釉。器物有碗、罐、钵、罇、壶、瓶等,胎质坚细,白中泛灰,釉色稳定,釉层较薄。烧制时间为宋代。

瓦窑山窑址在仁溪乡上三房村瓦窑山麓。坐西朝东,分布面积6000平方米,堆积层厚1米。产品有碗、盘、罐、盏等。胎质细密坚硬,呈灰白色。里外施釉,釉色淡青,匀净光亮。制作时间为宋代。

渡头山窑址在港头乡渡头村龟山南麓。分布面积为1000平方米,堆积层厚约2米,未见窑床。产品有碗、盏、罐、瓶、碟。胎质细密坚硬,呈色灰白,釉色有青中泛绿和青中泛黄两种。烧制时间为南宋至元代。

钟山窑址在桥下镇下近村。坐北朝南,分布面积约300平方米,堆积层厚约1米。产品有碗、盘、罐、炉和高足杯等。器物胎质坚硬细腻,白中带灰。釉色有梅子青和豆青两种。该窑址为温州元代外销瓷窑址之一。

眠牛山窑址在桥下镇下近村,与钟山窑址隔溪相望,堆积层长50米,宽30米,厚3米。窑床高18米,宽2米,窑顶拱券用刀形土坯砖侧向横砌。产品有碗、盘、罐、炉、盂、盏、洗、水注、器盖及高足杯等。釉色有粉青、梅子青和豆青三种,外观晶莹如玉。器物胎质坚硬细腻,白中带灰,该窑属元代龙泉窑系。

屿塘山墓葬群在瓯北镇清水埠屿塘山。分布面积约7000平方米。1982年、1992年两次发掘清理东晋、南朝砖室墓7座。墓高19米,长12米,进深4米。出土器物有瓷器、铜镜、滑石猪等。瓷器分青瓷、黑瓷,青瓷有盘口壶、鸡首壶、砚台、罐、虎子、唾壶,黑瓷有鸡首壶。

丁山古墓葬群在瓯北镇礁下村,面积约1800平方米,系晋到南北朝的古墓。1958年发现数座,后在开垦建设时屡有发现,墓室横截面呈拱形,墓砖上刻古币纹饰。出土随葬品有瓯窑生产的晋代瓷狮形烛台、水盂、杯、唾盂、盘口壶、鸡头壶、钵、碗、四系罐。

白沙古墓葬群在桥头镇白沙村西前山坡。1982年当地村民建房挖基时发现墓葬,以后多次发现类似墓葬。属土坑墓,口大底小,墓壁斜状。其中出土的铜境、古币、瓷瓶、碗、瓷器、属五代瓯窑产品。

郑伯熊墓在花坦乡东村证觉寺后山。占地1000平方米,平面为纵椅形,墓穴及墓一、二坦均用花岗岩块石砌成。

郑伯英墓在花坦乡东村证觉寺后山。占地960平方米,平面为长方椅形,进深45米,面宽27米,分墓穴、墓坦、墓院。

戴溪墓在朱涂乡石马岙村。墓呈纵长方形,深375米,宽204米,占地765平方米。墓穴成半圆形,进深72米,前面宽144米。墓院成横长方形,对列石狮、石羊、石马、石俑及石牌坊、石亭、石塔。"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破坏,仅留石马二匹。1987年重修。

朱直清墓在花坦乡廊下村吕公山西面山坪上。有"宋太师朱氏九世祖直清公墓"墓碑。离墓地60米处,建有石碑坊,两面对列石将军、石狮、石羊等。过牌坊,有墓道经"五凤楼"直达墓前。墓占地450平方米。祭台前左右对立石马、石俑,该墓石雕,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别具一格。

戴蒙墓又名进士坟,在溪口乡溪村坪岭头山脚,戴氏宗祠右侧。墓地坐东北朝西南,占地6835平方米,平面成横长方圆圜形,分墓院、墓坦、墓穴三部分。初建于南宋,1975年重修,并立有墓碑。

陈虞之墓在岩头镇里岙村西南鸡头垄山麓,岩下寺洞桥边。墓式简朴,墓门已毁。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重修,立"宋直士秘书省校勘兼国史院云翁陈公暨殉节夫人赵氏之墓"墓碑。

潘希圣墓在路口乡柯斯湾村五雷山麓。建于南宋。墓坐南朝北,椅形,分上下二级墓坛。墓穴用青块石、条阶石垒砌,占地284平方米。墓穴后壁正中竖墓志碑。

兰玉台在鹤盛乡鹤阳村东山一石壁上,阴刻篆书,碗口大小,左侧署刻楷体"至正乙巳闾人谢瑀书"。

临流亭在鹤盛乡鹤阳村"兰玉台"摩崖下水滨,当地画家谢庭循(1377~1452)题书。

砚台岩在瓯北镇罗浮村蛇山南麓。岩高5米,宽2米,自左至右刻"砚台岩"3字篆书,右侧直刻书"万历甲申孟夏潘司理过访华源林大夫游此巴东淇行卫承芳题"。

虎踞岩在乌牛镇山下村东蒙山天然道观前巨岩上。刻于清同治十一年(1885)间,行书,每字高115米,宽285米,天台山桐柏宫方丈闻朴道人题。

虎岩在瓯北镇中村虎岩山麓。面幅高116米,宽285米。温州专员曾养甫书。

云深处在梅岙乡下岙村水口头山攀岩上。民国元年(1912)徐岙生员胡庆熙书,行书,面幅高175米,宽035米。

圣旨碑原在梅岙乡中村徐岙山麓大枫树下,碑高175米,宽087米,厚012米,题盖面阴刻楷书"圣旨"二字,下刻"旌表永嘉徐浚常尚义君"。题盖背面下嵌碑文,记载朱元璋部将率兵攻打温州,兵困屿钟山数年,粮尽,当地徐浚常助粮等情况。该碑已由文化馆收藏。

吕斌墓志铭碑在罗东乡南岙村凤凰山。明弘治十四年(1501)立,坐北朝南。正面题盖凿刻"圣旨"楷书,碑文中有一幅线刻人像。背面题刻"明故承事郎吕斌君墓志铭"篆书,下刻"吕斌以纳谷而得义官,皇帝敕旨立碑"志铭文。题盖文字周围和碑文沿边刻有如意云头花纹。碑宽097米,高23米,厚015米,碑座宽046米,往昔105米,高044米。

渠川宗祠碑记位于渠口乡渠口村叶氏宗祠门口。文记渠川(渠口)始祖自宋代由闽徙入,后来宗祠毁于兵燹。明弘治甲子年(1504)集资重建。碑高181米,宽074米,厚021米,质为青石,碑文周围刻如意云头纹饰图案。

徐氏祠堂碑志位于碧莲镇下村徐氏宗祠内。记述碧莲徐氏源出明伛王后,汉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避乱江苏,居婺州东阳后徙此。祠中分立二碑,左碑题盖嵌"莲川徐氏重建祠堂记"篆书,碑身刻祠堂记文,背面刻田契,立于大明正德十二年子丑(1517)。左碑题盖面刻嵌"莲川徐氏祠堂碑记",碑身刻记文,立于大明正德戊寅年(1518)孟春。碑高210米,宽080米,厚013米,碑身题盖均刻有如意云头纹饰图案。

汪氏小宗祠堂书塾记碑位于桥下镇西岸村汪氏小宗祠中。碑记:"汪氏原居丽水石牛街,始有参府君者,乐荆川山水之秀,乃徙居焉。到五世祖任斌,立祠设塾,以训子孙。嘉靖八年(1529)季春,赐进士出身中顺大夫,广东按察司副使,前翰林院国史修撰,经筵官人端举叶式书而立此碑"。碑长129米,宽075米,厚012米。题盖面刻"汪氏小宗祠堂书塾记"篆书,字周围刻如意云头纹饰。字为楷书体。

陈迪墓志碑位于枫林镇龚埠村。碑高15米,宽08米,厚012米,正面题刻"明故湖东陈先生墓志铭"篆书。碑文边沿细刻如意云头纹饰图案。

肃正墓碑位于罗东乡坦头村坟山。碑高220米,宽099米,厚015米,碑座长014米,高027米,厚037米。正面镌刻"明义官政庵吕公墓"楷书。题盖背面刻"明故义官政庵罗溪吕君墓志铭"篆书。双龙图案纹饰。

林壶峰墓志碑位于瓯北镇花坭岙村永宁山水库后侧。碑高170米,宽097米,厚014米。碑题盖上刻"明寿官壶峰林公墓志铭"篆书,碑身刻楷书体铭文。

东蒙山天然道观在乌牛镇下村后山。初建于晋,重修于清。相传东晋葛洪在此修炼,今尚存炼丹台。三天门、四柱石枋木结构,风格和牌楼相似,平面呈横长方形,中柱镌刻一楹联:"岭行千步神仙府;门上三羽道士家"。明间上挂"三天门"匾额。

普安禅寺在岩头镇大坟垅山东面。据表山村《郑氏宗谱》载:此寺初建于唐代,重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明、清间相继修建,民国初大修。寺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占地1300平方米,前为山门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观音阁。纵轴线两侧前院设轩房,后院为藏经厢轩。寺前附建放生池,4个经幢。建筑气派雄伟、环境清幽。

圣母宫又名圣湖宫,位于渠口乡泰石村卢岙圣湖山麓。建于唐代,宋时遭特大洪水,宫被冲毁后,重新修建。三进四合院木构建筑。占地约2000平方米。宫头门三开间,中门筑戏台,两厢廊楼各5间,廊楼前天井、月台。二进大殿7间,六柱抬梁式。后宫(第三进)楼上楼下四围栏杆,有鼓楼、钟楼。

孝佑宫又名上塘殿,坐落于上塘镇浦东村龙山山脚,始建于唐,重修于清。三进四合院木构建筑。坐东北朝西南,有山门殿、大王殿、孝佑宫、戏台、月台及左右长廊,计41间,占地19945平方米,建筑为清宫造式,梁架为抬梁式。

苍峰宫位于苍山尖南坡的小山湾中。初建于宋,重修于清咸丰十年(1860)。木、砖、石结构,前后二殿均为五开间,组成一座四合院,前殿前建有照壁。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前殿石柱上镌刻对联,穿斗式梁架,硬山屋顶。左右厢房为抬梁式。后殿石柱周身浮雕双龙抢珠和如意云头图案,抬梁式梁架,硬山屋顶。屋面铺小瓦。

真诰寺在大若岩风景区陶公洞内,因南朝道教思想家陶弘景在此撰《真诰》一书,故名"真诰寺"。唐咸通年间(860~873)在洞内建"灵真宫",宋宣和三年(1121)建"三清宫",元成帝赐名"文福灵真宫"。清乾隆年间(1736~1795)在洞外建五楹前殿。前殿明间前檐下悬挂"天下第十二福地"匾额。后殿右侧有一条石梯通"天台"。"天台"上建有胡公殿,"天台"外建有文昌阁。1957年方丈楼失火殃及此阁。1985年重建。

大平岩胡公殿位于沙头镇渔田村岭上悬崖陡壁之间。始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重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占地300多平方米,内造三重檐的胡公殿及陈氏和吕氏娘娘宫。

罗浮双塔在瓯北镇罗浮小东村南端。始建于西晋元康五年(295),重建于宋元丰七年(1084),现存塔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双塔形式和结构大致相同。平面六角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基座用块石铺砌。塔身呈锥形。

进士牌楼在岩头镇上村。明嘉靖乙丑年(1565)金昭进士及第时建造。平面呈横长方形,三间四柱木构建筑,高763米,面宽990米,通进深235米。明间两柱为方石柱,次间两柱为木柱,用材粗壮,并在柱头抹成小斜面。柱脚前后置石抱鼓,柱础为覆盆式。牌楼两外侧立有四角柱,明次间均有阑额、由额、额枋等,各施雀替、丁头拱。正额前后悬匾。头拱粗壮规整,制作精致。屋脊用薄砖砌成清水花脊,脊面刻如意花草。明间屋脊两端饰龙头吻;次间脊端饰凤头吻,两垂脊脊端饰飞凤。属温州牌楼中上乘之作。

宪台牌楼在花坦乡花一村。明弘治乙丑年(1505),温州知府李端为任过四川按察司佥事的朱郎以而建。平面呈长方形,四柱三层木构建筑。牌楼高505米,通面宽628米,通井深505米。明间两柱和外侧四角柱均为方形木柱。龙门枋和额枋正中嵌有"宪台"匾额,额上有"弘治乙丑腊月吉旦"题款。

溪山第一牌楼在花坦乡花一村。"溪山第一"是明皇赐给花坦名士朱道魁(字守慎,号墨癯)的匾额。牌楼系明嘉靖年间(1522~1566)朱氏后裔朱腆建造,六柱一开间木构建筑。攀间额枋上置匾额,上书"溪山第一"四字。

苍坡车门在港头乡苍坡村。系苍坡村九世祖李嵩邀请国师李时日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设计建造。三开间木构建筑,占地34平方米,六柱三架二步梁。屋面重檐悬山顶,铺小青瓦。

节孝牌坊在巽宅镇小溪村。青石仿木结构,四柱三开间,面宽32米,高4米。每柱前后均置抱鼓,柱间下设地栿,上设额枋2条,明间额枋间嵌匾额,南面刻"节孝"两字,字大尺许,款为"董围虑妻汤氏,道光丁亥年(1827)三春谷旦立",北面刻"流芳百世"四字。

贞义牌坊在下嵊下山霞村山下垅。青石仿木结构。二望柱一开间,望柱前后置抱鼓,柱头置石狮子,正面刻一联:"言行可为方表,精诚亦贯古今"。攀间置二额枋,中置一匾额,刻"贞义流芳"楷书。牌坊上置直石匾,正中阴刻"圣旨"二字,背面刻"大清光绪拾叁年岁次丁未春月谷旦立"。坊后有一贞节墓志铭牌。

永嘉郡祠原名刘氏宗祠,在碧莲镇上村。始建于元至正丁未年(1367),明洪武元年(1368)敕封刘基上三代为永嘉郡公后,取名永嘉郡公祠。明中期重建,坐北朝南,占地2000平方米。祠为二进二厢四合院式木构建筑。前为门厅,通面宽2040米,通井深2080米。后为正殿,通面宽2280米,通井深1886米。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悬山屋顶。中有戏台,平面呈方形,四柱,歇山顶,施八角重拱复斗式藻井。祠内悬有名人楹联多帧。明洪武三年(1370)御史宋濂题:"为帝者师,为王者令,亘古中山第一;如日之光,如月之明,于今碧水无双"。诚意伯刘基题:"青田与碧莲,支分通脉络,后汉承前汉,吾宗即彼宗;礼乐光兄德,诗书迈古风,参商居两地,谱牒万年同。"还藏有刘基著《诸葛攻守》六种兵书14本,颇具文物价值。全祠布局典范,用材粗壮,是明代典型的木构宇建筑。

孝思祠在花坦乡廊下村,始建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坐西朝东,占地1200平方米,由山门、西厢、戏台、正厅及影壁组成合院,通面宽2782米,进深374米。山门开三组双扇大门,由基座开槽作为通道。戏台居中,单间亭阁式,顶棚设藻井,井口八角,施五重斗拱。正厅大殿梁柱用材粗壮,柱础多为木质,明、次间12根金柱柱头齐平,俗称"十二平",为其它建筑所罕见。该祠规模宏大,制作精细,为当地明代典型建筑。

花亭又名接官亭、评理亭,位于岩头镇下村,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花亭因建于荷花池畔而得名。为一座平面呈方形的重檐攒顶木构建筑。柱分内四柱,外四柱。中用五层斗拱叠成八角藻井,隐喻五行八卦。重檐屋面八条脊背,分别立有"张果老骑白驴"塑像,脊端雕塑"刘海献线"图案,结构严密,外观朴实。

赤水亭在白泉乡水云村,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以陶公祠的赤水井而得名。平面呈凸形,分前后二台。前台正方形,面为一开间,后台长方形,面为五开间,四周围以朱栏,中隔天壁。后台梁架结构为抬梁式,屋面铺阴阳瓦,作歇山顶式。前台与后台结构大致相似。亭中有柱24根,柱上书写"观鱼槛外桃花浪,系马阶前柳叶风"、"洞天隔绝三千界,涧水清涵十二峰"等楹联。

白云亭在白泉乡水云村,建于民国14年(1925),因陶弘景诗中"岭上多白云"而得名。平面呈方形,抬梁式梁架,左右两侧设朱栏,供人憩息。

永庆桥在岩头镇长蛇坑十八垄山麓,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桥为梁式石桥,全长1265米,宽36米,高4米。桥底两端用块石垒砌成码头,中间两桥墩各由四根石柱组成,上横条石,承托桥面。桥面分三段,每段由8根条石并排铺设而成。中段左右两侧刻有题记,左为"大宗庆元三年丁巳四月十七日庚申",右为"雪庵施长财建此永庆桥,僧即则于置"。永庆桥简朴稳固,未见修缮痕迹,对桥梁建筑的研究,颇具借鉴价值。

丽水桥在岩头镇下村,建于明嘉戊午年(1558)。三孔拱券式石板桥,由48根条石构成,暗含地属"四十八都"。桥长123米,宽38米,桥面分三估,每段9条石板,下由石柱磴支撑,凡条石14根。两侧石条上分别刻有"丽水桥"、"明嘉靖戊午仲秋吉旦建"等字。

东皋碇步桥在东皋乡东皋村前溪中,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宣统三年(1911)毁于洪水,后由村民集资重建。石碇216步,每隔8~9步,旁边另设一石碇,以便行人交会。桥为南北走向,全长1268米,每碇两侧用抱石斜撑,周围河滩用块石和木桩平筑加固。

乌府在花坦乡花二村。原名永思堂,明正统年间(1436~1449)朱良暹建,嘉靖元年(1522)裔孙朱腆重修,改其额为"敦睦",称敦睦祠。平面成纵长方形,前为五朝门,左右侧为厢房。五朝门成横长方形三重檐,面为五开间,明间有一甬道直通府内。两厢为纵长方形,面为三开间加外厢头。永思堂面为七开间,屋顶硬山顶。五朝门内侧天井中建一座歇山顶戏台。

御史祠位于枫林镇大门台。民国24年(1935),为纪念京畿道监察御史徐定超(1845~1918)而建。祠坐北朝南,占地2000多平方米,平面成横长方形,立面成"纱帽冠"形,面为五开间,二层。明间4间10柱,次间、梢间各为3间8柱。祠前方开一阙洞门,祠后建有三间餐房,现已毁。

双尖宫在溪口乡横路村,建于清末。砖石木混合结构,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坐落于深山密林中。浙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在此召开第一次会议。

黄皮寺原名广福禅寺,在溪下乡黄一村,始建于北宋年间(960~1127),现存建筑属晚清。民国19年(1930)3月9日,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在此成立。

胡氏四分宗祠在五�村隔岸降山头山东麓,初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占地面积1467平方米。为口字形的木构建筑,二进两廊,中央天井是一方形水池,两廊外侧又各有一个长14米、宽7米的水池。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建立后军部设于此处。

地堡位于桥下镇洋湾村后背山,地势险要。山上建有碉堡四座,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为抵抗日军侵略的军事设施。

沙头烈士墓在沙头镇高浦村岩龙头山。墓建于1955年12月,后经多次重修。占地约2600平方米,分墓区、墓院两部分。有纪念碑、纪念馆等建筑。为县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

金贯真烈士墓在岩头镇屿山背,1973年初建,1985年重修。墓坐北朝南,长158米,宽127米。墓前山麓北侧有74级石阶通往墓陵。

县文化馆文物仓库收藏有文物1097件,其中一级品16件,二级品2件,三级品16件,其他1063件。

石器31件。渠口乡石头岸村梅山脚,上塘正门山、屿山遗址等出土的石锛、石矛,属新石器中、晚期;其它地方出土的石矛、石锛、石箭、石磨、石斧属商、周时期;砚台、碑、碣、石香炉,属宋、明、清时期。

铜器466件,有铜佛像、铜镜、铜马、铜香炉、铜盏、铜印、铜钟、铜剑及古钱币,属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其中含金的铜印为三级文物。

银器,下嵊乡山霞村出土。有兽面纹银碗1件,高4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9厘米,重745克;鎏金银钗,十式28件,均由钗杆和横枝组成,横枝上嵌置花纹精致的镂空银饰件,有的顶端镶葵花、秋菊等花形;鎏金银簪,八式16件;双箍面银钏2件;麒麟形鎏金银饰1件;蝴蝶形鎏金银饰3件,蝶的双翼阴刻短线纹和细珠纹,作飞舞状,长2厘米、宽35厘米;花形鎏金银饰1件,横枝上排列6朵葵花,长85厘米。

古字画33件。系清代的山水、花鸟、水墨画,书帖。

古书籍有明初大臣刘基(字伯温)的兵书、药书,计144册。

革命文物有红十三军战士用过的枪、**以及红军挺进师标语、农会标语(1925年)和烈士手稿等,共143件。

出自商王朝时期的大戴氏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少典氏第十五代、黄帝轩辕氏第四代帝喾高辛氏的次妃有娀氏,生契为尧司徒,封于商,成为商王朝之祖,赐姓子氏。从契到汤共传了十四代,恰好与夏相始终。商经过五百年而强大,最后经鸣条之战灭掉了夏王朝。契,又名阏伯,曾辅佐大禹治水,因有功封于商丘火正,为中国天文历法创始祖,死后葬于商丘,即阏伯台。阏伯又称火神台、火星台、台形如墓,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西南三里的王坟乡,墓(台)根基长约二百七十米,高三十五米,全为夯土筑成,台上有祭阏伯庙、大殿拜厅、东西禅台门、配房、钟鼓楼等,台下盖有花戏楼,属元朝大德年间(公元1135~1138年)所建,明、清两朝均有修缮,现代又修葺一新,每年农历1月7日成太古庙会,四面八方群众前来朝台,热闹非凡。商汤之后,由太甲到太龙,是商王朝巩固和发展时期。汤的孙子太甲在位时还发生过伊尹放太甲的故事,此后商王朝的统治很稳固。盘庚在位时曾几次迁都,最后定都在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商王朝也叫做殷朝,迁都促进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商王朝共传十七代,三十五王,存在了约六百年。

周武王灭了殷商王朝之后,有不少殷商的遗族以国为氏,称殷氏,其大戴氏国的后人本就为殷氏,但为了纪念故国,后来就有改殷氏为戴氏者,再后有简笔写作“代”者。该支代氏出自河南,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渊源2

源于子姓,出自商汤的后裔微子启,属于以谥号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在西周初期,周公旦在平定了“管蔡之乱”后,赐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于商王朝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子启后来建立了宋国。传岛宋国的第十一代君主名子撝,于周宣王姬静(姬靖)二十九年(公元前799年)即位,至周平王姬宜臼五年(公元前766年)逝世,后被周宣王赐谥号为“戴”,史称宋戴公。自此,中华大地又有了一支代(戴)氏。宋戴公的后裔有戴(代)、宋、武、宣、穆、萧、庄、乐、石、华、皇、皇甫、东乡、桓、向、钟、宗、目夷、目、鱼、墨台、墨、司城、右师、舍、老、朔、祝其、仲、荡、边、锡、司马、司寇、司徒、司、鳞等等一百多个姓氏。

宋戴公逝世后,宋国君位传给子司空,即宋武公(公元前765~前748年在位),其庶子一支子孙遂以宋戴公的谥号“戴”为氏,世代相传至今,人丁兴旺,史称正宗的河南代氏,后有简笔写作“代”者。子姓代氏族人大多尊奉宋戴公为一世祖。

渊源3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戴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料载,春秋时期有一古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大封宗族子弟和异姓功臣,并追封五帝时名君、名臣之后为诸侯。到了周成王姬诵即位之后,辅佐成王的周公在东征后,又分封了一批诸侯,戴国大约就是周朝初年由周王室子弟受封后建立的。这在史籍《世本》中记载:“戴氏,古戴子国,姬姓之后。”关于古戴国的地望,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阐述:“戴,故国在陈留”。史籍《春秋》中记载:“戴国,今陈留外黄县东南有戴城。”而史籍《汉书》中记载:“梁国甾县,故戴国。”应劭曰:“章帝改曰考城。”自东汉章帝刘炟改甾县为考城,迄1954年考城、兰封两县合并为兰考,其间经历了长达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虽然北魏、北齐和五代梁时几度易名,时间均极短暂。原考城县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一带。戴国灭亡后,戴国王族子孙以及一些国民为表示对故国的怀念,即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戴氏,后有简笔写作“代”者。该支代氏也是出自河南。

姬姓代氏族人皆尊奉戴于隐公为得姓始祖。

渊源4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

⑴蒙古族巴逊氏,亦称把孙氏、博斯沁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su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卜氏、孙氏等,其戴氏今有简笔写作“代”者。

⑵蒙古族戴卜罗氏,亦称岱簸罗氏,源出蒙古新巴尔虎部,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aibolo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戴氏,今有简笔写作“代”者。

⑶蒙古族岱齐特氏,亦称戴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aic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今有简笔写作“代”者。

⑷蒙古族塔塔儿氏,亦称塔塔喇氏,源出元朝时期成吉思汗世仇塔塔儿部,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at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谭氏等,其戴氏今有简笔写作“代”者。

另外,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陈蒙古八旗的一支部族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派驻辽宁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的影壁山附近,其后人取汉字“戴”为姓氏,称戴氏,今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今有简笔写作“代”

戴氏字辈:“维应学文楚正光明兴志中启富跺龙庭泽元道德向世传伦”。

善邑黄泥塘戴氏焦国堂字辈:“仕洪国正天心顺上达民兴世泽良光宗耀祖承先绪盛德殿邦声远扬”。

湖南资阳戴氏字辈:豫章旧序:“燕翼遐兴炽鸿图世业彝”,续序:“时祥金玉贵南北极星中禀正添资敏淑气焕人文”,新序:“先工贻万代宗德立家邦流源松析茂远荫后嗣昌”。

湖南湘潭鹤岭戴氏紫薇堂字辈:“宗德显扬光辅盛朝金紫万年受兹介福敦崇孝义勤以力田念厥本原泽衍来裔”。

戴氏-姓戴的名人-戴姓起名字-戴姓的起源与家谱

安徽亳县,江苏扬州市,河北清河郡 「戴」源出;一 1.以谥号为氏,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