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姓氏由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2收藏

散文姓氏由来,第1张

我们为什么姓火?

火姓是怎么来的?

我们的祖先究竟在哪里?

有一段时间,我常常被这样一些问题所困扰,以至心心系念,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确定感。

小的时候,因为村子里的人大都姓火,所以自己并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走出自己生活了多年的村子。

上大学时,代我写作课的宁夏大学教授张海滨先生,一次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这样一段评语:“语言流畅,表达清楚明白,只是下次要注意,课堂上的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尽量不要用笔名。”那篇作文被张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进行了朗读、点评。那篇作文当然很快被人们遗忘了。人们记住的,似乎只是作文后面的那句特别评语:“注意,以后不要用笔名。”

大二时,教我古代文学的是杜桂林教授。杜先生一直在北京某中学教书,调入宁大后,其教学方式仍沿袭着中学时期的习惯,每教完一篇课文或一个知识点,他总要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这往往是我们最不情愿也最忌惮的。他提问时,常常会把眼镜摘下来,挪开一点,然后手指顺着花名册往下滑,滑到谁,就叫谁。他点名的学生往往是名字有些特点的,如“马应驰”“马笑”等。一次他的指头就滑到了我的名字,似乎是停顿了一下。“火会亮,废话。”他这么一嘀咕,我们班里的同学就哄一声笑了。他认为我的名字太直白,不够含蓄。这个笑话被我的大学同学一直“传颂”至今。

慢慢地我感觉到,自己的这个姓氏确实有些特别,但究竟怎样特别、特别在哪儿,自己还是不甚了了。

但自己因此招徕的格外关注却是明显的、确切的。

比如办什么证件,或在外住宿,需要登记姓名,我说我叫某某某,登记的人便抬起头,问:“是哪个huo?贺龙的贺,还是霍元甲的霍?”我说:“火柴的火,火光冲天的火。”登记的人便停住手,目光有些异样地看我一看,同时指头在空中划上几划:“是这个火吗?”我点点头。登记的人便笑了,边笑边写我的名字:“真是怪,世上还有姓这个的。”同时也不忘追问一句:“什么民族?是回族吗?”我说是汉族。登记的人将信将疑,边看我的身份证边自言自语:“还真是汉族。”似乎我的姓名存在着某种疑点似的。

大学毕业后,我先在一所乡下中学教书,后调入报社当编辑。因为名字常常被挂在报纸的一角,注意的人便渐渐多起来。

后来一位本地学者告诉我说,据他考证,姓我们这个姓的,祖上应该是蒙古人。

“你们的祖上应该是一位将军,他随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一路南下,攻城掠地,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功成名就,回到内蒙古草原,得到一块封地。封地叫火,你们的姓氏自然也就是火了。”

这位将军的名字叫火力虎达。

那么我们为什么流落到了现在的宁夏西吉县呢?

他讲起了我们那个村子的来历――

他说,很早以前,我们的村子并没有人住,是一片放马的草场,到了宋代,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袭扰,朝廷下令在这里运土筑寨,以作兵营。城筑好后,最早的名字叫羊牧隆,后来改叫隆德寨,都是希望这里发达昌盛的意思。后来这里真就打了一仗,是西夏人和宋朝人打的,那场战事史书有载,叫好水川之战。这场战争非常惨烈,西夏人赢了,宋朝人连兵带将死了一万余人,尸横遍野,哭声震天。李元昊占了土城后,曾和他的丞相张元到城中巡游,路过土城脚下的土地庙时,诗兴大发,为贺大捷,曾于庙前照壁题反讽诗一首: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辈,犹自说兵机。夏竦和韩琦是当时驻防固原的两员大将,与他们共事的正是威名赫赫的一代名宿范仲淹。到了南宋,金人又攻占了寨子,并以此为据点,与宋兵对峙。据传,《岳飞传》中“牧羊城盗图”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到了元朝,成吉思汗率军攻伐西夏,在占领了宁夏的大部分地区后,不久就攻克了当时金人把守的隆德寨,并以此为据点,继续向南进攻平凉。蒙古人掌权后,隆德寨周边已住满了人,当时北方业已统一,忽必烈认为,“隆德”已无险可守,无敌可防,而六盘山附近正当其紧,遂颁诏迁城――这就是现在隆德县城的前身。

“我想,你们的先人原来就是在古城当兵吃粮的,时间一长,娶妻生子,落地生根。迁城以后,大约他们也不愿再四处奔波,于是就定居在这里,成了第二故乡。老城虽迁,但边贸集市犹在,久而久之,这里就改叫火家集了。”

“这就是你们先人的来历。”

听学者说完,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古城中那些至今犹用的名字:大衙门、二衙门、大教场、小教场、杀人圈、马圈、马豁口……这些名字狼烟滚滚,杀气腾腾,似乎在无声地描摹着我家先人早年间的生活图景。

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生活在大草原上?

我们当真就是蒙古人的后裔吗?

我想起了我们村子里一些人的独特相貌:细眼、高颧骨、锣槌鼻子、骨架粗大的身材……尽管彼此融合了许多代,但细究起来,蒙古人的影子还在他们身上依稀可辨。

没有家谱,没有史志,也没有祖上流传下来的金辔银蹬。

我曾经问过村子里最年老的老人。

老人充满迷茫地说:“咱们的先人嘛,听说都是从大槐树那边过来的。”

和张王李赵家的说法几近相同。

我的叔父也一直在做着这样的考证。他早年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风雨隆德寨》,写的是他对古城历史的梳理与追溯。后来还写过一篇文章,叫《阿拉善联宗》,写他与内蒙古左旗一家火姓人家的奇特交谊,只可惜那家人的祖上不是内蒙古,而是山东。那家人照样对他们的来历充满迷惑。他们几乎逢“火”必问。他们不但通过某报社联系到了我叔父,还用通信的方式联系到了好几个“火”姓名人。如他们曾去信问过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厅长的火华,此人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词作家、书法家,河北大学毕业,祖籍北京怀柔,后来回信道:“我不姓火,本名郑桂富,火华只是我的笔名。”还问过当红歌星火风,知情的人告诉他,那也是个艺名,人家姓霍,名叫霍风。看来,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姓火的与另一个姓火的相认,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后来碰到在固原**院工作的火耀学兄,他说,他家在彭阳新集大火,住在他们那个村子的人,十有八九都姓火,而且他们的名字和我们村里人的名字,几乎出奇地一样。

这大约就是我至今知道的火姓人家最多的另一个地方了。

查互联网“百度”,在“火姓”辞条下有这样的解释:

火姓之说有七种起源,第一说源于燧人氏,出自远古时期发明火的三皇之首燧人氏,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第二说源于口传历史,出自远古时期人类朴素自然的辩证思维,属于以五行中的火字为氏;第三说源于苗族,出自东汉末期罗匐(即南蛮)人的首领火济,亦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第四说源于姬姓;第五说源于回族;第六说源于蒙古族;第七说源于锡伯族。

这七种说法每条下面都有详尽的解释。

我又查找到第六说中的“源于蒙古族”。这种说法称火姓出自蒙古族郭尔罗斯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

这种说法又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原为蒙古族郭尔罗斯氏,亦称郭洛罗斯氏,族中人多为执法官或执政官,世居察哈尔及科尔沁。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世居沾河。后改汉字单姓为火氏、郭氏。

第二种,在今上海市浦东闵行区、南汇区,有火氏一族的聚居村。据火氏后人称,他们原不属汉族,属蒙古族,姓也不是火,是蒙古氏,他们的祖上即为开国元勋蒙古直脱儿。蒙古直脱儿因其父蒙古阿察儿征战有功,被封为博尔赤(掌管御膳的官),故以赤为姓氏。赤脱儿在元曾历四朝,立有大功,后被封为昭毅大将军、镇国上将军淮东宣慰使,后又在南方任过嘉议大夫行御史台中丞、资善大夫福建行省左丞、江淮行省左丞等职,最后卒于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任上。由于其后来在江浙行省做官,因而其后裔中不少人定居江南。元朝末年,义军纷起,蒙古后裔受到较大冲击,赤氏一族因此被逼上流亡之路,其中一个支系流亡到了现在的上海南汇。据称,当时他们一路隐姓埋名,朝行暮宿,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盘诘。一天,义军又来查问,不过他们这次不问大人,而问少不更事的小孩。他们问一个正帮母亲在灶下烧火的小孩:“你姓啥?”孩子当时有些发懵,不知如何回答,此时突然灶中火起,小孩便边添柴边大声地说:“火、火、火”。因此顺利躲过盘查。后来他们便改蒙古赤氏为火姓,定居于百曲村,即今上海南汇区金汇镇百曲港一带。火氏定居后,渐渐融合于汉族,至清乾嘉年间已成为该地区重要姓氏之一。该支火氏中最早成名的是火观若和火始然父子,他们同为上海南汇区秀才,学识渊博,且善诗赋,对冯金伯辑成《海曲诗抄》颇多贡献。自火始然后,其弟火锦纹、火金涛、火光大,及火光大之子火文焕等亦为南汇知名人士,喜作文,好诗赋,其中火文焕在清咸丰年间曾继冯金伯之后编《海曲诗抄续集》,名气颇大。

那么,我们流落到宁夏的这一支火姓,究竟属于哪一种情况呢?

关于家族

听老一辈人说,我们这个家族曾经有过一个家谱,但不是书,不是写在纸上,而是用毛笔在一面绸缎上写了,像锦旗一样高高地挂在某一家的神案上,供后人祭奠、瞻仰。家谱就等于我们这个家族的神牌。过年过节,或是谁家有红白喜事,便要将这面锦旗请到家里,供全村子的人去烧香,去祭奠。家谱虽然简单,但也一目了然,谁谁家是哪一支、哪一派,锦缎上标注得一清二楚。当然,一旦名字出现在这面旗上,就说明这个人已经故去,已不在人世了。一般来说,往这一面锦旗上写字的,肯定是家族里最有文化也最具威望的老者了。比如谁谁家的人故去,首先要报告给这一位老者,得到大家的肯定与确认,再由老者将名字书写于后,这位故去的人才算真正登堂入室,成为这个大家族中的正式一员。

老一辈人说,这个家谱存在了数百年之久,上面的名字写得密密麻麻。后来“破四旧”,家谱被当作“封建迷信”一把火烧掉,于是我们这个家族从此犹如断线的风筝,再也找不到自己的根了。

但我们村里的人却很聪明,他们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划分族系的方法,就是用居住位置来代替族系分支,如住在庙台子下面的,就叫“庙底下”;住在古城原先饭馆一带的,就叫“馆子呢(里)”;住在城墙下面高台上的,就叫“台台子上”;依次还有“火家堡子”“湾儿呢(里)”……等等。我家先人原先可能在村子的北边住着,所以他们便称我们这一门人为“北头子”。

北头子老大――这是村里人对我爷爷生前的称谓。

我太爷是一位老实本份的农民,勤俭持家,平顺度日,他一生最为人称道的豪举就是一连生了四个虎头虎脑的儿子。我爷爷是老大,其次还有二爷爷、三爷爷、四爷爷。四个爷爷长大成人后,赤条条四条汉子,村里谁家也得高看一眼,于是我太爷便成为村里少有的受人尊抬的人。他老人家治家大约也是有一些办法的,因为在他不幸谢世后,他的四个儿子并没有因此打得头破血流,而是仍奉先祖遗训,率领着各自的谱系分支,在一个香案上焚香升表,祭奠先人,至今也没有分开。如此算来,我们这个家族的人,从我太爷开始,到我爷爷这一辈、父亲这一辈、我们这一辈、我们的下一辈、我们的下下一辈,总数已超过了一百余口。

我小的时候,我的四个爷爷都还健在,他们一律戴瓜皮小帽,留修剪得很讲究的三绺长须,对门襟褂子,大裆裤。

我爷爷生于清朝末年,他的脑后至死都留着向后梳的剪发,这大约是某个民间帮派的某种特殊标记吧。

记得最热闹的时候是大年初一,我的四个爷爷都在各自的家里坐了,然后由我的伯父叔父们带领着,一家挨一家地去拜年。一大股子人忽隆隆走在路上,地上的雪也被踩踏得扬起了粉尘。我的四个爷爷坐在自家的炕上,看着一大群儿孙忽啦啦趴倒在地,整齐划一地磕头、作揖,脸上不禁微微笑了。之后便从炕橱里取出香烟、核桃、枣儿,边给大家散边说:“上炕上炕,先暖和暖和嘛。”

但谁也不会真去上炕。

得了核桃枣儿,大家又袖着手,急急忙忙赶往下一家。

我的爷爷们去世后,我的伯父们看上去明显地老了。

我父亲弟兄、家门兄弟共十一人,他们按照年龄的大小都进行了长幼排序,我父亲排行老五。叔父火仲舫排行老八,他是我二爷爷的次子。不管是伯父还是叔父,我们一律称大大,再在前面冠以他们各自的排位序号。如大伯父,我们叫他爹爹,二伯父叫二大大,三伯父叫三大大,四伯父叫四大大……依此类推。

我的最小的十一大大只比我大一岁。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这个家族真正过得有些样子的时候,还是在包产到户之后。那时家家都解决了温饱问题,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红火起来。不知怎么的,家族里就兴起了吃年饭。吃年饭是轮着来的,一年一次,一次一家。吃年饭的这一天,往往就是杀年猪的时候或大年初一。这一天,准备年饭的人家是最忙碌的,他们往往会在几天前就做一些准备工作,如买烟、买酒、买配菜用的粉条和大料,猪杀倒以后,大人们在门前拔毛洗下水,孩子们则已经开始奉命去各家各户请叔叔伯伯。人到齐后,年饭很快就端上来了,是猪肉片子炒粉条。肉片子足有一■厚,白花花地苫在粉条上,看一眼都让人馋涎欲滴。吃完肉,自然要喝酒,这时候主人便要像吃席那样一盅一盅给大家倒。酒是很便宜的本地烧酒,酒盅只有拇指盖大小,倒过两三轮,已经有人捂着酒盅嚷叫“醉了醉了”,便不再喝。那时候,一瓶酒就可以把一炕人喝得很高兴,下了炕个个脸红脖子粗。

年饭吃了十年左右,后来不知怎么又不吃了。

1985年,我们家族在村里出了一次大名。那一年,包括我在内,我的两个叔叔和一个堂兄,我们四人一起上了大学。虽不是什么名牌,但由于是同一年的同一时间入学,于是在村里很是掀起了一些波澜,被人们戏称为“一门四进士”。

由于这种好风气的带动,后来上大学的人就更多了,到我这一辈,和我们的下一辈,读大学的人少说也有十多个。

我这一辈亲堂弟兄共二十一人。由于年龄的差别和人数过多,其亲密程度已大不如前,说到下一辈,有些甚至连名字也叫不出来。只是在谁家有了丧事出门牌告示(即讣告,是阴阳写在一张大纸上以晓喻亲朋好友的,它往往张贴在一块卸了的门板上,内容为亡人的生平及子嗣情况)时,大家才一一对号,这时大家不免有些伤感,边对号边自言自语:“噢,这是谁谁家的老二么,这娃都长了这么大了么……”

之后长长叹息一声。

云南伙姓蒙古族2008-10-03 20:11云南境内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地区是通海、西畴、麻栗坡、马关、现山、文山和安宁等县。姓氏分别为“火”、 “伙”、“余”、“马”和其他。其中伙姓计101户,约700人,集中居住在西畴的西洒,麻栗坡的铁厂和八布,马关的都龙,文山县城及其附近。解放前,由于统治当局实行民族压迫政策,云南境内的蒙古族人民也备受欺凌,历尽艰辛,甚至不敢如实表达自己的民族成份,只好改称汉族。解放后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普照祖国大地,全国各少数民族都享有民族平等权,国家尊重少数民族成员正确表达本人民族成份的自由。云南境内的蒙古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终于恢复了自己的民族成份,伙姓蒙古人,自然也不例外。

滇南的伙姓,是蒙古族中的一姓。1984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恢复州内l01户伙性由汉族改为蒙古人的民族成份。消息传来,男女老少,无不欢天喜地,额手称庆。

根据文山州西瞬县和砚山县许多伙姓蒙古人墓碑碑文和这两县县志上的记载,伙性蒙古人的祖先不是随忽必烈和几良合台大军来到云南的。他们进入云南的时间要晚得多,已经是在朱元璋灭亡元朗之底即距离忽必烈和冗良合台征服云南之后一百多年了。

1279 年,即在蒙古兵平定云南之后整整二十六年,忽必烈才灭亡了南宋,建立了元朝,并称帝即位,是为元世祖。当年随忽必烈南征的武将中,有武威郡的虎姓成员,他们原籍蒙古塔滩里(在今青海省)。元朝末电虎姓将领的后裔中,有一个唤虎都松木儿的人,宫至元朝政府中央枢密烷金头居住在南京水西门珠子巷。1368年,朱元璋灭元建立明朝政权后,对元朝旧部大肆清洗,对蒙古族人民则实行报复主义和大汉族主义的压迫政策。虎都帖木儿及其家属幸因其外祖父安某在明朗中央政府做官经他大力保购拾得幸免于祸。虎都帖木儿虽末澄清洗和镇压,甚至还被明朝中央政府留用,但因明朝统治者封建迷信思想作祟,认为虎会吃猪。 “猪”同“朱”同音,重用虎都帖木儿对大明江山不礼,故他在政治上仍受歧视和打面实难以继续在朝中为官。洪武九年(1376年),虎都帖木儿被迫与神保太尉率领大小头目三百系人离开南京,到山西大同周都指挥此任大同前卫总旗及同卫屯种。但他和他的家属,仍然逃脱不了备受歧视和打击的厄运。其后,经安某向皇上多次说情,明廷才下令继续重用虎都帖木儿,但前提是:一、必须效忠朝廷,不得参与元荣残余势力的反朗活办二、从此举家改换姓氏,不得再姓“虎”。虎都帖木儿喜出望儿对大明天子感恩戴德,无论什么前程,都欣然接受了。说到效忠明廷,那么从虎都帖木儿本人到他的后他对朱氏王朝确实是忠心耿耿,尽心尽力。至于改换姓氏,更无问题,经全家反复商议,将“虎”姓改换为“火”姓。虎都粘木儿为了报答外祖父安某多次营救之恩,称全家除姓“火”之外,还姓“安”。这便是今日云南境内伙胜蒙古人也姓安的来由。

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军进军云南。当时滇中统洽者为梁王。出师之前,考虑到交战对方主要是蒙古军。明军不通晓蒙语和不了解蒙古人的习俗,因而考虑重用那些已经真心实意归顺过来的元蒙旧将,让他们充分的发挥招降纳叛、瓦解元军的作用。火都帖木儿正是明廷最理想的人选。是年,朱元琼派傅有德、蓝玉和称英三位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入良并任命火都帖水儿随军到云南。这便是火都帖木儿入该的历史背景。达段史实,文山州麻栗坡等五县伙姓蒙占人的墓碑上,均有极明确的文字记载。另据五县伙姓豢人家涝上载,平定云南之后,明廷鉴于火都帕木儿助讨有功,特任命他为滇南临安卫摄守,其后不久又调往通海任守御,举家便定居通海。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廷恢复了火都帖木儿的世袭百户职事。洪武二十三年(140 5年),升授世袭昭信校尉管军千户。永乐六年(1409年),病故于通海任上,伙姓墓碑和家谱上的记乳在西踌和砚山两县的县志上亦有记载。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在火都帖木儿入滇之前有火姓蒙古人到过云南因此,说火都帖木儿是云南境内伙姓蒙古人的一世祖,是言之成理的。

此后,火姓蒙古人世代都有人在明朝的云南地方政府中做官,官职均世袭。他们都效忠明廷,为明朝统治云南出了大力,其中八世祖火凋鼎于祟帧九年(1636年)战死沙场,得到明廷褒纪遗属受到明廷的从优抚恤。但是到164d年明亡之后,入主中国的清朝统治者,对世代效忠明廷的火姓蒙古人自无好感,火姓蒙古人也不愿仕清。因此,在整个清朝统治二百多年问,火姓蒙古人在政治上再也没有得到过他们在明朝统治时期所得到过的那种殊遇,基本上以务农为业。这从炊姓的家措上,看得很清楚。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第十三世祖火天衙谐弟火成南从通海迁居砚山探柯,将火”字加上人旁,正式变“火”为“伙”。据家语上解称这是为了使自己的姓氏,变得较为文雅。 “伙”姓沿用至今。在变“火”姓为“伙”姓的同时,还为子孙后代排了字辈:“斗、世、文、田、朝.万、心、辅、国、安、邦、定、太、平。”现在的伙姓成员,多为辅、国、安字辈。通海那些没行随火天畅、火成南兄弟徒居砚山的火姓成员,吐代仍住通海火家营一地直至今天。他们一直保留着原来的姓氏“火”,没有改变为“伙”。据了胀现在在南京市也居住着几户火姓蒙古人,当系火都帖木儿的后裔。与通海的火姓蒙古人相文山州的伙姓蒙古人,应是一家。

清光绪末年,十五世祖伙世明率亲人从砚山探柯迁居麻栗坡铁厂和八布一带。其后,他的子孙中的一些人又从这一带徒居西畴西洒。民国年间,一些伙姓成员又从上述地方分别迁居马关的都龙和文山县城。这就是今日文山州的五个县内都用伙姓蒙古人的原因。这些史实在伙姓家谱中,记载详细。

http://hibaiducom/%B3%C9%BC%AA%CB%BC%BA%B9%B5%C4%BA%F3%D2%E1/blog/item/55401386e0d5f22cc75cc324html

词语:五姓

注音:wǔ xìng

释义:1旧时术士按宫、商、角、徵、羽将姓氏加以分类,称为“五姓”。《论衡·诘术》:“水胜火,火贼金,五行之气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门有宜向。向得其宜,富贵吉昌。”《旧唐书·吕才传》:“至于近代师巫,更加五姓之说。言五姓者,谓宫、商、角、徵、羽等,天下万物,悉配属之,行事吉凶,依此为法……又检《春秋》,以 陈 卫 及 秦 并同水姓, 齐 郑 及 宋 皆为火姓。或承所出之祖,或系所属之星,或取所居之地,亦非宫、商、角、徵,共相管摄。此则事不稽古,义理乖僻者也。”《金史·海陵纪》:“有司图上 燕 城宫室制度,营建阴阳五姓所宜。”

2指 梁 、唐 、晋 、汉 、周 五代。《新唐书·逆臣传下赞》:“天将去 唐 ,诸盗并出,历五姓,兵未尝少解,至 宋 然后天下复安。”《宋史·仪卫志二》:“国朝承五姓荒残之弊,事从简略。”

3犹言百姓。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三折:“你引诱嫦娥,辄入五姓之家,缠搅良家子弟。”

散文姓氏由来

我们为什么姓火? 火姓是怎么来的? 我们的祖先究竟在哪里? 有一段时间,我常常被这样一些问题所困扰,以至心心系念,有一种莫名其妙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