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氏家谱有人知道么??
一、 姓氏源流
谭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2、 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3、 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广西大部分地区。
二、 迁徙分布 谭氏起源于山东。汉代巴南(今川东、鄂西南部)少数民族中也有谭姓。巴南谭氏有可能是谭国遗民逃到巴南,融入当地民族形成的。谭氏早期主要在山东省境内繁衍发展,后因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离开故土,向各地迁徙。汉代时,谭氏已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南北朝时谭氏开始迁入广东,唐末时迁入江西。五代时,福建泉州人谭峭在嵩山从事辟谷养气炼丹之术。他提出要“均其食”,幻想一种“无亲、无疏、无爱、无恶”的“太和”社会。从宋代起,谭姓人物渐多见于史册,分布地更广,集中于江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及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约从清代开始,闽、粤谭氏部分族人迁徙至东南亚,侨民于新加坡等国。
三、 郡望堂号
堂号 “善断堂”:唐宪宗时候,谭忠为燕的牙将,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这时朝廷派大军越过魏国去伐赵。魏牧田季安要兴兵,谭忠说:“不可!如果兴兵,就是对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纳了他的话,按兵不动。谭忠又说服燕牧刘济出兵帮朝廷伐赵,连克赵城饶阳、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谭忠善断。另外还有“济南”、“弘农”等堂号。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洛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齐郡:西汉时改临淄郡置郡,治所在临淄(今属淄博市)。相当于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
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郡。置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相当于今河南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四、 家乘谱牒
江苏:武进毗陵缸巷谭氏宗谱
浙江:萧山萧邑谭氏宗谱十二卷、嘉兴谭氏宗谱十卷、嘉兴谭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湖北:新洲谭氏宗谱四卷
江西:南丰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
湖南:长沙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宁乡谭氏族谱十卷、宁乡谭氏家谱二十五卷、攸县泽田谭氏七修族谱二十二部、茶陵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湘西谭氏六升堂支谱十六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一卷首一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五卷、湘潭中湘段西塘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谭氏家谱十六卷、湘潭涧子塘谭氏七修族谱十六卷、湘潭中湘谭氏续修族谱七卷、湘潭青山谭氏五修族谱三十二卷、湘乡湘西七星桥谭氏族谱七卷首四卷、湘潭湘西谭氏四修族谱十卷、湘乡田乐堂谭氏族谱(卷数不清)
地区不明:望仙谭氏宗谱(卷数不清)、谭氏族谱不分卷、仁源谭氏续修支谱不分卷、富溪谭氏族谱残不分卷、天河谭万庄长房系谱不分卷
五、 历史名人
谭嗣同(1865-1898):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其父为巡抚。他曾游历西北、东南各省。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堪,在浏阳倡立学社。1896年入资为候初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学》成稿。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八月以徐致靖荐,被征入京,任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九月政变发生,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著作编入《谭嗣同全集》。
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广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英勇善战,1860年因破江南大营和攻克苏杭有功,被封为慕王。1862年率军围攻上海,打败英法联军、华尔洋枪队,后又转战太仓、昆山,屡创敌军。1863年在苏州被叛徒刺死。
谭纶:明代抗倭名将,江西宜黄人,嘉靖进士,初任台州(今浙江临海)制服,练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抚福建,率戚继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内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总督蓟辽,与戚继光训练部队,加强北方防务。他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余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
谭元春:文学家,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论文强调性灵,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主有《谭有夏合集》。
谭夫吾:战国时期人物,曾以无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张
一、张姓来源
来源有三: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二、迁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 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三、郡望堂号
堂号"百忍堂": 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 张姓堂号还有"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等。 郡望清河郡:汉时置郡。此支张氏,世居武城,其开基始祖为汉留侯张良裔孙张歆。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张伟。 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御史大夫张汤。
四、家乘谱牒
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南皮张氏族谱、南皮张氏西门家谱、张氏族谱不分卷、南皮张氏四门弟十八支家谱。 山西: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宗阳张氏家谱四卷、定阳张氏家谱四卷。 辽宁: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 上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云间张氏家谱一卷、云间张氏家谱续卷一卷、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江苏:张氏宗谱十卷、铜山张氏家传、张氏族谱二卷、张氏家谱六卷、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浙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甬上张氏宗谱、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
五、主要张姓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张姓六十三宰相
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王时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后入魏为相。
张苍(?-前152),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有功,封为北平侯。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
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
张邯(?-23),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张湛 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张纯(?-56),平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
张T(?-104),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罢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卒于相位。
张奋(?-102)。张纯之子。东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于家。
张禹(?-113)。东汉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农拜为宰相,为政节俭,重农垦水利。
张敏(?-112),东汉河涧馍(今河北雄县东南)人。建初二年(77)举孝廉,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纪,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
张皓(49-132),东汉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顺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
张歆,东汉河内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
张颢,东汉常山(今河北元氏)人。灵帝光和元年(178)拜相。
偶/b>,东汉汝南细阳人,灵帝光和二年(178)拜相。
张温(?-191),东汉南阳穰(今河南邓县)人。灵帝中平元年(184)拜相,献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杀死。
张延(?-186),东汉河内人,汉桓帝相张歆之子。灵帝中平二年(185)拜相,后被宦官下狱至死。
张喜,东汉汝南细阳人,献帝初平四年(193)拜相,在位四年。
张悌(?-286),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末帝天三年(279)以军师兼任丞相,翌年,率三万大军抗击晋军,力战而死。
张华(232-300)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书令,力排众议,制订灭吴计划。咸宁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书。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书监加侍中光禄大夫,在位六年,“尽忠匡辅,海内晏然”,封为壮武郡公。
张行成(587-653),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O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机务。高宗即位,以顾命大臣辅政,封北平县公。历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少傅,监修国史。
张文,(605-678),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乾封二年(667)任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拜为宰相。在位十二年,为政勤俭,办案公正,执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
张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仪凤二年(667)拜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受到章怀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罢相,贬为普州刺史,终于横州司马任上。
张光辅(?-689)唐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武则天垂拱三年(687),以讨平越王李贞之功拜相,永昌元年(689)改任讷言,迁内史令。同年,以不满武则天专权,坐心怀两端之罪被诛杀。
张锡,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高宗宰相张文的侄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任宰相。次年以泄露宫中机密流放循州。唐隆元年(710)韦后杀中宗立少帝,命为宰相,仅十余天,韦后被杀,他亦被贬。
张柬之,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武则天长安四年(704),拜为宰相,次年发动政变,入宫杀张昌宗,张易之,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复辟,以功升天宫尚书、中书令等职,仍居相位。
张仁愿(?-714)华州下圭(今山西富平东)人,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拜为宰相 ,封韩国公。是整个唐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宰相。
张嘉福(?-710),籍贯不详。唐睿宗景云元年(710)拜为宰相。同年被诛杀。
张说(667-730),洛阳(今属河南)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拜为宰相,监修国史。同年免相,改任尚书左丞。玄宗开元元年(713),第二次拜相,封为燕国公。不久免相,贬为相州刺史,唐玄宗开元九年第三次拜相,在位五年。开元十四年,为奸臣李林甫弹劾免相。
张嘉贞(666-729),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南)人。开元八年(720)拜相。开元十一年免相,封河东候。子延赏、孙弘靖分任德宗、宪宗朝宰相,史称“三相张家”。
张九龄(673-740)。唐韶州曲江(今广东)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拜相。三年后受李林甫排挤,罢相。
张镐(?-764?),唐博州(今山东平西)人。肃宗至德二年(757)拜相,主持平定安史之乱。
张镒,苏州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拜相,次年罢相,谪凤翔右节度使,后为叛将所杀。
张延赏(727-787)德宗贞元元年(785)拜相,旋罢。三年,再次拜相,同年卒于相位。
张弘靖(760-824),唐德宗宰相张延赏之子。肃宗元和九年(814)拜相,在位三年。
张浚(?-902),河间(今属河北)人。唐僖宗光启三年(887)拜相,在位五年。昭宗大顺二年(891)免相,贬为武昌军节度使。后被朱温杀害。
张文蔚(?-908),河间(今属河北)人,唐昭宗天复四年(904)初拜相。天佑四年(907),朱全忠灭唐,任后梁宰相。
张策(?-912),敦煌人。后梁开平二年(908)拜相,兼刑部侍O。同年以病辞相。
张延朗(?-936),开封人。后梁清泰元年(934)拜相。后被石敬塘杀害。
张孝杰,辽永霸(今辽宁朝阳)人。咸雍八年(1072),封陈国公、北府宰相,赐国姓耶律氏。
张琳(?-1122),沈州(今沈阳)人。辽乾同四年(1104)为南府宰相。
张齐贤(943-1014),北宋曹州人。淳化二年(991)拜相,四年罢。咸平元年(998)再拜相,三年罢相。
张知白(?-1028),北宋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仁宗天圣三年(1025),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三年后卒于相位。
张士逊(964-1049),北宋阴城(今湖北光化)人。天圣六年(1028)拜相,次年罢相;明道元年(1032),再次拜相,次年罢相,宝元元年(1038)三拜相,朝廷机务悉由裁夺。
张商英(1043-1121),北宋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大观四年(1110)拜相,大革蔡京弊 政。
张邦昌(1081-1127),宋东光(今属河北)人,靖康元年(1126)拜相。金兵入侵力主议和。次年金灭北宋立他为楚帝。南宋初被处死于潭洲。
张浚(1097-1164),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绍兴五年(1135)拜相,督师抗金。忧郁而死。
张浩(?-1163)。金代辽阳(今属辽宁)人。本姓高,改姓张。大定二年(1102)拜相。
张璁(1475-1539),明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嘉靖八年,为内阁首辅。在位六年,从政刚明果敢,痛惩贪官。
张璧(?-1545)明石首(今属湖北)人。嘉靖二十五年(1544)拜相,不久病逝。
张治(?-1550),明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拜相,不久病逝。
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江陵(今属湖北)人。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死后他代为首辅,主持国政十年,大力改革弊政。
张四维(1526-1585),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遂代为内阁首辅,力反居正改革措施,次年,以父丧离职。
张位,明新建(今属江西)人。隆庆十九年(1591)入阁,参预机务,为相果敢善断。
张瑞图(1576-1641),明晋江(今属福建)人,天启六年(1626)入阁,累升中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崇祯元年(1628)被罢相。
张至发(?-1642)明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天启十年(1631)代温体仁为内阁首辅大学士。无大作为。次年,罢相归家。
张四知,明费县(今山东费县)人。崇祯十二年(1639)入阁,参预机务,累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后降清。
张瑞,山东掖县人。顺治十年(1653)拜相,任国史院大学士。次年卒于相位。
张玉书(1642-1711),清江南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康熙二十年(1681)累官刑、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职,颇得康熙信任
张英(1637-1708),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拜相,颇受康熙器重。四十年以疾辞职,七年后逝世。
张鹏翮(1649-1725),清四川遂宁人。雍正元年(1723)拜相,三年卒于相位。
张廷玉(1672-1755),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雍正八年(1730),首任军机大臣,备受雍正、乾隆帝倚重。
张之万(1811-1897),清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光绪十年(1884)任军机大臣,十五年加体仁阁大学士,转东阁大学士。为相十年。
张之洞(1837-1909),清末洋务派首领。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历任内阁学士、两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
--- ---
张 良:西汉谋臣。(?—前186),汉初大臣,城父(今安徽亳县)人,刘邦的重要谋士。和萧何、韩信等人辅佐刘邦创建了西汉王朝,封留侯。 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 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道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 飞:字冀德,燕人,三国时名将。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被后世所传诵。
张 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 张 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择端 北宋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张居正:明末著名政治家。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
张德成:清末,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首领。
张秀眉:清末,贵州台拱人士,清末苗民抗清领袖。
张天师:道家重要人物。
张大千:著名画家。
张自忠:著名爱国将领。(1890-1940)字荩忱,山东省临清市唐元村人
张学良,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字汉卿,号毅庵,生于1901年农历4月17日凌晨(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奉天(今辽宁)海城人。
张澜,爱国民主人士。(1872-1955),四川南充人。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创始人和***,著名爱国人士和教育家。1949年9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先后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爱玲,著名作家。(1920-1995)原名张瑛,上海人。著有《传奇》《金锁记》《倾城之恋》 等。中国近代四大才女之一。
第一代太祖朱元璋
第二代惠帝朱允炆,乃朱元璋长孙
第三代太宗(成祖)朱棣,乃朱元璋四子(庶出),朱允炆之叔
第四代仁宗朱高炽,乃朱棣长子
第五代宣宗朱瞻基,乃朱高炽长子
第六代英宗朱祁镇,乃朱瞻基长子
第七代代宗朱祁钰,乃朱瞻基次子(庶出),朱祁镇之弟(后英宗复位,代宗被废)
第八代宪宗朱见深,乃朱祁镇长子(庶出),朱祁钰从子
第九代孝宗朱祐樘,乃朱见深三子(庶出)
第十代武宗朱厚照,乃朱祐樘长子(武宗无嗣,乃由旁支皇室选择朱厚熜入继大统)
第十一代世宗朱厚熜,乃朱见深四子兴献王朱祐杬(庶出)之嫡长子,朱祐樘从子,朱厚照从弟
第十二代穆宗朱载垕,乃朱厚熜三子(庶出)
第十三代神宗朱翊钧,乃朱载垕三子(庶出)
第十四代光宗朱常洛,乃朱翊钧长子
第十五代熹宗朱由校,乃朱常洛长子(庶出)(熹宗死后无嗣,乃诏令五弟信王朱由检入继大统)
第十六代毅宗(思宗)朱由检,乃朱常洛五子(庶出)(毅宗死后,明朝覆灭,宗室乃于南方割据)
第十七代安宗(质宗)朱由崧,乃朱翊钧三子福恭王朱常洵(庶出)嫡子,朱由校从弟,朱由检从兄(安宗被清军所俘,群臣乃先后拥立鲁王朱以海,韩王朱本铉监国,郑芝龙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
第十八代绍宗朱聿键,乃朱元璋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庶出)八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长孙,朱由检族叔(绍宗死后,福建群臣拥立朱聿鐭,然而一月就被清军灭亡,乃拥立桂王朱由榔)
第十九代昭宗朱由榔,乃朱翊钧七子桂端王朱常瀛(庶出)四子(昭宗死后,明朝再无皇帝,1684年康熙攻占台湾后,最后一个监国投海自尽,明朝遂彻底灭亡)
yunjiapu-8495-查氏-毘陵查氏宗谱二十卷-毘陵查氏宗谱二十卷,二十卷,(清)查氏族人,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江苏常州,清容堂,,
yunjiapu-8496-查氏-毘陵查氏续修宗谱二十四卷-毘陵查氏续修宗谱二十四卷,二十四卷,(民国)查师春等,民国三年(1914),活字本,江苏常州,清容堂,,
yunjiapu-8501-查氏-海宁查氏族谱十六卷世系五卷末一卷-海宁查氏族谱十六卷世系五卷末一卷,十六卷世系五卷末一卷,(清)查燕绪等,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浙江海宁,,,
yunjiapu-8502-查氏-泾上查氏宗谱五卷-泾上查氏宗谱五卷,五卷,(明)查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木刻本,安徽泾县,,,
yunjiapu-8506-查氏-黟北查氏族谱二卷-黟北查氏族谱二卷,二卷,(民国)查必达,民国九年(1920),铅印本,安徽黟县,,,
yunjiapu-8508-查氏-婺源查氏十一修族谱八卷首二卷末十二卷-婺源查氏十一修族谱八卷首二卷末十二卷,十一修族谱八卷首二卷末十二卷,(清)查庆曾,清光绪十八年(1892),活字本,江西婺源,,,
yunjiapu-22225-查氏-海宁查氏族谱二十卷-海宁查氏族谱二十卷,二十卷,(清)查元偁,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浙江海宁,,,
yunjiapu-14316-察氏-讷音富察氏家乘-讷音富察氏家乘,,(清)恒敬,清嘉庆十二年(1807),钞本,辽宁沈阳,,,
yunjiapu-11791-常氏-延令常氏宗谱八卷-延令常氏宗谱八卷,八卷,(民国)常羡之等,民国三年(1914),活字本,中国,三省堂,,
yunjiapu-2-陈氏-陈氏族谱四卷-陈氏族谱四卷,四卷,(民国)陈万豫,民国六年(1917),刻本,广东南海,贻燕堂,,
yunjiapu-10293-陈氏-陈氏宗谱-陈氏宗谱,,(清)陈嘉谟,清嘉庆十一年(1806),钞本,河北阜平,,,
yunjiapu-10309-陈氏-潍邑陈氏族谱十二卷-潍邑陈氏族谱十二卷,十二卷,(清)陈翮,清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江苏扬州,祠堂,,
yunjiapu-10312-陈氏-陈氏家谱-陈氏家谱,,(民国)陈延禩,民国十六年(1927),铅印本,江苏扬州,北京和济印刷局,,
yunjiapu-10313-陈氏-维扬江都陈氏重修族谱八卷-维扬江都陈氏重修族谱八卷,八卷,(民国)陈世炆等,民国十六年(1927),活字本,江苏扬州,德星堂,,
yunjiapu-10324-陈氏-京口朱方陈氏续修族谱八卷-京口朱方陈氏续修族谱八卷,八卷,(清)陈昌焕,清嘉庆十六年(1811),活字本,江苏镇江,,,
yunjiapu-10330-陈氏-澜东圌南陈氏重修族谱二卷-澜东圌南陈氏重修族谱二卷,二卷,,清道光十一年(1831),木活字本,江苏镇江,,,
yunjiapu-10332-陈氏-京江陈氏族谱六卷-京江陈氏族谱六卷,六卷,(清)陈善之,清光绪十九年(1893),活字本,江苏镇江,,,
yunjiapu-10334-陈氏-陈氏宗谱七卷-陈氏宗谱七卷,七卷,(民国)陈联第,民国八年(1919),铅印本,江苏镇江,,,
yunjiapu-10352-陈氏-毗陵陈氏续修宗谱三十二卷-毗陵陈氏续修宗谱三十二卷,三十二卷,(清)陈耀宗,清光绪三十年(1904),活字本,江苏武进,映山堂,,
yunjiapu-10358-陈氏-毗陵小南门陈氏宗谱十二卷-毗陵小南门陈氏宗谱十二卷,十二卷,(民国)陈宜仁,民国五年(1916),活字本,江苏武进,德星堂,,
yunjiapu-10368-陈氏-毗陵陈氏宗谱八卷-毗陵陈氏宗谱八卷,八卷,(民国)陈礼宾等,民国十七年(1928),刊本,江苏武进,忠节堂,,
yunjiapu-10373-陈氏-续修陈氏君实公支谱首编三卷前编七卷今编二十三卷-续修陈氏君实公支谱首编三卷前编七卷今编二十三卷,首[编]三卷前[编]七卷今[编]二十三卷,(清)陈云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活字本,江苏无锡,报本堂,,
yunjiapu-10374-陈氏-锡山陈氏家乘十八卷-锡山陈氏家乘十八卷,十八卷,(清)陈省三,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活字本,江苏无锡,如在堂,,
yunjiapu-10376-陈氏-锡山陈氏宗谱十二卷-锡山陈氏宗谱十二卷,十二卷,(民国)陈兰轩,民国三十七年(1948),活字本,江苏无锡,序伦堂,,
yunjiapu-10383-陈氏-陈桥陈氏宗谱十卷末一卷-陈桥陈氏宗谱十卷末一卷,十卷末一卷,(民国)陈世球,民国三十七年(1948),活字本,江苏宜兴,光裕堂,,
yunjiapu-10385-陈氏-陈氏家乘十卷首一卷-陈氏家乘十卷首一卷,十卷首一卷,(清)陈星涵,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江苏常熟,西安佐暑,,
yunjiapu-10387-陈氏-官礼陈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官礼陈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十二卷首一卷,(清)陈攀贵等,清光绪十年(1884),活字本,江苏吴县,叙伦堂,,
yunjiapu-10388-陈氏-陈氏世谱四卷首一卷-陈氏世谱四卷首一卷,四卷首一卷,(清)陈宗浩,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江苏吴县,家祠,,
yunjiapu-10396-陈氏-蚬江陈氏家谱八卷-蚬江陈氏家谱八卷,八卷,(民国)陈去病,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江苏吴江,松陵陈明善堂,,
yunjiapu-10406-陈氏-儒桥陈氏宗谱六卷-儒桥陈氏宗谱六卷,六卷,(清)陈楫总局,清光绪十六年(1890),活字本,浙江建德,衍庆堂,,
yunjiapu-10407-陈氏-涝湖陈氏宗谱十卷-涝湖陈氏宗谱十卷,十卷,(清)陈士朝,清道光六年(1826),木活字本,浙江萧山,推己堂,,
yunjiapu-10409-陈氏-唐里陈氏宗谱-唐里陈氏宗谱,,(清)陈粲等,清道光十六年(1836),活字本,浙江江山,六望堂,,
yunjiapu-10410-陈氏-唐里陈氏宗谱不分卷-唐里陈氏宗谱不分卷,不分卷,(清)陈应元等,清同治八年(1869),活字本,浙江萧山,六望堂,,
yunjiapu-10412-陈氏-萧山长浜陈氏宗谱八卷-萧山长浜陈氏宗谱八卷,八卷,(清)陈锡钧,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浙江萧山,敬睦堂,,
yunjiapu-10417-陈氏-遂安陈氏宗谱十六卷-遂安陈氏宗谱十六卷,十六卷,(民国)陈锡森等,民国八年(1919),活字本,浙江淳安,世德堂,,
yunjiapu-10424-陈氏-姚江四堡陈氏宗谱六卷首一卷-姚江四堡陈氏宗谱六卷首一卷,六卷首一卷,(清)陈仁标,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活字本,浙江余姚,地心堂,,
yunjiapu-10430-陈氏-生姜漕陈氏宗谱七卷首一卷-生姜漕陈氏宗谱七卷首一卷,七卷首一卷,(清)陈富教,清光绪三十年(1904),活字本,浙江鄞县,崇本堂,,
yunjiapu-10456-陈氏-乡贤陈氏族谱不分卷-乡贤陈氏族谱不分卷,不分卷,(民国)陈世泽,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浙江平阳,,,
yunjiapu-10464-陈氏-海宁渤海陈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终一卷-海宁渤海陈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终一卷,二十八卷首一卷终一卷,(民国)陈赓笙,民国二年至七年(1913—1918),刻本,浙江海宁,陈氏义庄,,
yunjiapu-10466-陈氏-温陵陈氏分支海盐宗谱一卷-温陵陈氏分支海盐宗谱一卷,一卷,(清)陈教远,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浙江海盐,文圃堂苏州,,
yunjiapu-10484-陈氏-东浦陈氏怀十房宗谱十二卷首一卷-东浦陈氏怀十房宗谱十二卷首一卷,十二卷首一卷,(民国)陈燮枢,民国五年(1916),铅印本,浙江绍兴,,,
yunjiapu-10486-陈氏-下方桥陈氏宗谱二十卷-下方桥陈氏宗谱二十卷,二十卷,(民国)陈星衍,民国十五年(l926),铅印本,浙江绍兴,顾予堂,,
yunjiapu-10491-陈氏-暨阳陈氏宗谱十六卷-暨阳陈氏宗谱十六卷,十六卷,(清)陈传经等,清光绪三十年(1904),活字本,浙江诸暨,聚星堂,,
yunjiapu-10494-陈氏-暨阳陈氏宗谱四卷-暨阳陈氏宗谱四卷,四卷,(民国)陈长生等,民国五年(1916),活字本,浙江诸暨,存义堂,,
yunjiapu-10498-陈氏-义门陈氏宗谱一百卷-义门陈氏宗谱一百卷,一百卷,(民国)陈复生,民国三十八年(1949),活字本,浙江诸暨,聚原堂,,
yunjiapu-10500-陈氏-古虞梁湖陈氏宗谱-古虞梁湖陈氏宗谱,,(清)陈永言等,清嘉庆十八年(1813),木活字本,浙江上虞,陈氏庆余堂,,
yunjiapu-10503-陈氏-古虞义门刘陈世谱十二卷首一卷-古虞义门刘陈世谱十二卷首一卷,十二卷首一卷,(清)陈松泉等,清同治八年(1869),活字本,浙江上虞,旌义堂,,
yunjiapu-10508-陈氏-虞邑郭渎陈氏宗谱四卷首一卷-虞邑郭渎陈氏宗谱四卷首一卷,四卷首一卷,(清)陈钟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活字本,浙江上虞,怀德堂,,
yunjiapu-10509-陈氏-横山陈氏宗谱七卷首一卷-横山陈氏宗谱七卷首一卷,七卷首一卷,(清)陈锡圭,清宣统三年(1911),活字本,浙江上虞,仁趾堂,,
yunjiapu-10541-陈氏-倍磊陈氏宗谱前集十四卷-倍磊陈氏宗谱前集十四卷,十四卷,(民国)陈氏族人,民国元年(1912),活字本,浙江义乌,,,
yunjiapu-10570-陈氏-镇海蛟河陈氏宗谱十卷首一卷-镇海蛟河陈氏宗谱十卷首一卷,十卷首一卷,(民国)陈行钧,民国十一年(1922),活字本,浙江宁波,光裕堂,,
yunjiapu-10599-陈氏-文堂陈氏宗谱六卷-文堂陈氏宗谱六卷,六卷,(清)陈淦,清道光八年(1828),活字本,安徽祁门,,,
yunjiapu-10600-陈氏-文堂陈氏家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文堂陈氏家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陈德郊,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安徽祁门,培德堂,,
yunjiapu-10601-陈氏-祁西桃源陈氏通公家谱四卷-祁西桃源陈氏通公家谱四卷,四卷,(清)陈正森等,清同治元年(1862),活字本,安徽祁门,崇正堂,,
yunjiapu-10613-陈氏-螺江陈氏家谱不分卷-螺江陈氏家谱不分卷,不分卷,(清)陈若霖,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福建福州,,,
yunjiapu-10614-陈氏-螺江陈氏家谱不分卷-螺江陈氏家谱不分卷,不分卷,(民国)陈宝琛,民国二十一年(1932),铅印本,福建福州,,,
yunjiapu-10616-陈氏-颍川陈氏族谱十卷-颍川陈氏族谱十卷,十卷,(民国)陈尔履,民国六年(1917),铅印本,福建福州,,,
yunjiapu-10637-陈氏-莆田浮山东洋陈氏族谱十六卷卷首一卷-莆田浮山东洋陈氏族谱十六卷卷首一卷,十六卷卷首一卷,(清)陈云章等,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刻本,福建莆田,,,
yunjiapu-10650-陈氏-浦城陈氏家谱四卷-浦城陈氏家谱四卷,四卷,(民国)陈模,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福建浦城,集贤堂,,
yunjiapu-10660-陈氏-七闽陈氏世系不分卷-七闽陈氏世系不分卷,不分卷,(民国)陈登澥,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福建,七闽陈氏,,
yunjiapu-10663-陈氏-陈文正公家乘四卷首一卷-陈文正公家乘四卷首一卷,四卷首一卷,(清)陈文典,道光三年(1823),活字本,江西弋阳,,,
yunjiapu-10671-陈氏-新城颍川陈氏支谱-新城颍川陈氏支谱,,,,钞本,江西黎川,,,
yunjiapu-10680-陈氏-陈氏家乘-陈氏家乘,,(民国)陈明侯等,民国三年(1914),铅印本,山东昌邑,山东印刷公司,,
yunjiapu-10684-陈氏-仙源百樾山陈氏族谱四卷-仙源百樾山陈氏族谱四卷,四卷,(民国)陈家务,民国十五年(1926),活字本,安徽黄山,渐庆堂,,
yunjiapu-10691-陈氏-西平县权寨镇陈氏家乘六卷续编二卷风土志一卷-西平县权寨镇陈氏家乘六卷续编二卷风土志一卷,六卷[续编]二卷风土志一卷,(民国)陈铭鉴,民国九年(1920),铅印本,河南西平,,,
yunjiapu-10692-陈氏-正阳陈家楼陈氏宗谱四卷-正阳陈家楼陈氏宗谱四卷,四卷,(民国)陈守谦,民国二十七年(1938),铅印,河南,上海国光印书局,,
yunjiapu-10744-陈氏-中湘白汑陈氏六修族谱二十卷-中湘白汑陈氏六修族谱二十卷,二十卷,(清)陈煜,清光绪二十年(1894),活字本,湖南湘潭,德星堂,,
yunjiapu-10749-陈氏-陈氏泉塘富房支谱十五卷首一卷-陈氏泉塘富房支谱十五卷首一卷,十五卷首一卷,(清)陈崇篮等,清同治元年(1862),活字本,湖南湘潭,聚星堂,,
yunjiapu-10750-陈氏-陈氏泉塘伦房续修支谱十六卷首一卷-陈氏泉塘伦房续修支谱十六卷首一卷,十六卷首一卷,(清)陈宣祚,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刻本,湖南湘潭,德星堂,,
yunjiapu-10755-陈氏-陈氏族谱八卷-陈氏族谱八卷,八卷,(清)陈天阳,清光绪十九年(1893),活字本,湖南湘潭,颍川堂,,
yunjiapu-10758-陈氏-陈氏八修持族谱二十八卷-陈氏八修持族谱二十八卷,二十八卷,(民国)陈鉴庭,民国十五年(1926),木刻本,湖南湘潭,绍德堂,,
yunjiapu-10759-陈氏-中湘陈氏族谱八卷-中湘陈氏族谱八卷,八卷,(清)陈才夫等,清道光十年(1830),活字本,湖南湘潭,务本堂,,
yunjiapu-10761-陈氏-湘潭长丰陈氏三修族谱八卷-湘潭长丰陈氏三修族谱八卷,八卷,(民国)陈秀藻,民国二十一年(1932),刻本,湖南湘潭,务本堂,,
yunjiapu-10763-陈氏-中湘陈氏族谱三十二卷-中湘陈氏族谱三十二卷,三十二卷,(民国)陈伯巍,民国九年(1920),木活字,湖南湘潭,敦本堂,,
yunjiapu-10809-陈氏-陈氏族谱不分卷-陈氏族谱不分卷,不分卷,(清)陈起孝,清同治三年(1864),活字本,湖南郴州,德星堂,,
yunjiapu-10811-陈氏-陈氏族谱-陈氏族谱,,(清)建业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木刻本,广东广州,建业堂,,
yunjiapu-10867-陈氏-绣川陈氏宗谱四十三卷-绣川陈氏宗谱四十三卷,四十三卷,(民国)陈锵,民国二年(1913),活字本,中国,,,
yunjiapu-10899-陈氏-甘陈氏家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甘陈氏家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陈倜,清,木活字印本,甘肃张掖,,,
yunjiapu-10912-陈氏-陈氏族谱不分卷-陈氏族谱不分卷,十二卷,(清)陈启汉等,清咸丰元年(1851),活字本,中国,,,
yunjiapu-10913-陈氏-宅埠陈氏宗谱二十八卷-宅埠陈氏宗谱二十八卷,二十八卷,(清)陈志域等,清同治五年(1866),活字本,中国,萃渔堂,,
yunjiapu-10914-陈氏-河西陈氏家乘-河西陈氏家乘,,(清)陈锡祺,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中国,青田署斋,,
yunjiapu-10915-陈氏-陈氏族谱四卷-陈氏族谱四卷,四卷,(清)卞金城,清光绪二年(1876),活字本,中国,,,
yunjiapu-10918-陈氏-陈氏族谱不分卷-陈氏族谱不分卷,十六卷,(清)陈荣琮等,清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本,中国,德星堂,,
yunjiapu-10919-陈氏-陈氏族谱六卷-陈氏族谱六卷,六卷,(清)陈召南,清光绪十五年(1889),活字本,中国,德星堂,,
yunjiapu-10923-陈氏-南北陈氏宗谱十四卷-南北陈氏宗谱十四卷,十四卷,(清)陈增淼等,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活字本,中国,光远堂,,
yunjiapu-10925-陈氏-颍川支谱二十卷首一卷-颍川支谱二十卷首一卷,二十卷首一卷,(清)陈焘,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活字本,中国,,,
yunjiapu-10926-陈氏-陈氏宗谱四卷-陈氏宗谱四卷,四卷,(清)陈宏裕等,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活字本,中国,绳德堂,,
yunjiapu-10929-陈氏-陈氏宗谱八卷-陈氏宗谱八卷,八卷,(清)陈藩,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活字本,中国,崇德堂,,
yunjiapu-10934-陈氏-皁湖陈氏宗谱六卷-皁湖陈氏宗谱六卷,六卷,(民国)陈敬文等,民国二年(1913),活字本,中国,一本堂,,
yunjiapu-10935-陈氏-陈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末二卷-陈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末二卷,十七卷首一卷末二卷,(民国)陈济等,民国四年(1915),活字本,中国,德星堂,,
yunjiapu-10936-陈氏-义门陈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义门陈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陈晓山,民国四年(1915),活字本,中国,树德堂,,
yunjiapu-10937-陈氏-儒慕陈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儒慕陈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陈金根等,民国七年(1918),活字本,中国,崇本堂,,
yunjiapu-10939-陈氏-陈氏六修族谱三十一卷末一卷-陈氏六修族谱三十一卷末一卷,三十一卷末一卷,(民国)陈咸韵等,民国十年(1921),活字本,中国,双桂堂,,
yunjiapu-10943-陈氏-陈氏宗谱六卷-陈氏宗谱六卷,六卷,(民国)陈盘庆等,民国十一年(1922),活字本,中国,庆余堂,,
yunjiapu-10944-陈氏-陈氏续修宗谱二十卷-陈氏续修宗谱二十卷,二十卷,(民国)陈绳祖,民国十三年(1924),活字本,中国,三义堂,,
yunjiapu-10945-陈氏-陈氏族谱-陈氏族谱,,(民国)陈昌远,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中国,,,
yunjiapu-10946-陈氏-陈氏家乘-陈氏家乘,,(民国)陈志喆,民国十三年(1924),活字本,中国,德星堂,,
yunjiapu-10948-陈氏-陈氏族谱十八卷-陈氏族谱十八卷,十八卷,(民国)陈贞祥等,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中国,,,
yunjiapu-10956-陈氏-陈氏宗谱四卷-陈氏宗谱四卷,四卷,(民国)陈盛海,民国二十九年(1940),活字本,中国,聚星堂,,
yunjiapu-10957-陈氏-陈氏宗谱八卷-陈氏宗谱八卷,八卷,(民国)陈献瑞等,民国二十九年(1940),活字本,中国,德星堂,,
yunjiapu-10958-陈氏-东城陈氏宗谱十卷-东城陈氏宗谱十卷,十卷,(民国)陈巨江,民国三十年(1941),活字本,中国,光裕堂,,
yunjiapu-23824-陈氏-陈氏宗谱十卷-陈氏宗谱十卷,十卷,陈广渊,民国六年(1917),木活字本,江苏江都,,,
yunjiapu-24110-陈氏-湘乡陈氏三修支谱五卷-湘乡陈氏三修支谱五卷,五卷,(清)陈启藩,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木活字本,湖南湘乡,义门堂,,(明)天祥
yunjiapu-24161-陈氏-四明仓基陈氏家谱二卷-四明仓基陈氏家谱二卷,二卷,陈祖确,民国二十三年(1934),木活字本,浙江鄞县,遗忠堂,矜,
yunjiapu-29795-陈氏-义门陈氏大同宗谱-义门陈氏大同宗谱,十六卷,陈雪涛纂修,2001,影印本,江西九江,,,
yunjiapu-29796-陈氏-义门陈氏大同宗谱彝陵分谱-义门陈氏大同宗谱彝陵分谱,十二卷,陈雪涛纂修,2001,影印本,江西九江,,,
yunjiapu-29818-陈氏-天台妙山陈氏宗谱-天台妙山陈氏宗谱,六十九卷,陈恩蓉纂修,2001,影印本,浙江天台,,,
yunjiapu-29842-陈氏-越城江桥陈氏宗谱-越城江桥陈氏宗谱,四卷,陈壬一修,2001,影印本,浙江绍兴,,,
yunjiapu-30583-陈氏-颖川陈氏近谱-颖川陈氏近谱,,(清)陈阶琛等,清嘉庆七年(1802),刻本,江苏吴江,,,
yunjiapu-30597-陈氏-蓬莱陈氏大忠祠考-蓬莱陈氏大忠祠考,,(清)陈礼门,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山东蓬莱,,,
yunjiapu-30610-陈氏-陈氏大成宗谱三十三卷-陈氏大成宗谱三十三卷,三十三卷,(清)陈子席等,清光绪十四年(1888),木活字本,河南许昌,德星堂,,
yunjiapu-30622-陈氏-金华陈氏续纂族谱五卷卷首一卷-金华陈氏续纂族谱五卷卷首一卷,五卷卷首一卷,陈培庆,清宣统二年(1910),铅印本,浙江金华,,,
yunjiapu-30631-陈氏-陈氏宗谱-陈氏宗谱,十卷,(清)陈德旺等修,清光绪13年[1887],木活字,江苏扬州,九鼎堂,,
yunjiapu-30633-陈氏-陈氏清芬录-陈氏清芬录,二卷,(清)陈文騄辑,清光绪16年[1890],刻本,湖南祁阳,素园,,
yunjiapu-30634-陈氏-石埭陈氏先德录-石埭陈氏先德录,,陈澹然等撰,民国间[1912-1949],石印本,中国,,,
yunjiapu-30657-陈氏-义门陈氏大成宗谱-义门陈氏大成宗谱,二十卷卷首三卷,陈出新等纂修,民国10年[1921],木活字,江西铜鼓,江西铜鼓陈氏聚星堂,,
yunjiapu-30679-陈氏-陈氏四修族谱-陈氏四修族谱,二十二卷卷首三卷,陈宜乾隆等纂修,民国32年[1943],木活字,湖南邵阳,德星堂,,
yunjiapu-30680-陈氏-衡西陈氏四修族谱-衡西陈氏四修族谱,十卷,陈沅浦等修,民国20年[1931],木活字,湖南衡州,聚星堂,,
yunjiapu-30681-陈氏-陈氏五修支谱-陈氏五修支谱,二十卷,陈忠安等修,民国35年[1946],木活字,湖南益阳,惇裕堂,,
yunjiapu-30682-陈氏-益阳义门陈氏五修族谱-益阳义门陈氏五修族谱,十三卷卷末一卷,陈泽宣修,民国26年[1937],木活字,湖南益阳,遵义堂,,
yunjiapu-30683-陈氏-花田陈氏三修族谱-花田陈氏三修族谱,十四卷卷首一卷,陈崇琛纂修,民国19年(1930),木活字,湖南攸县,敦睦堂,,
yunjiapu-30684-陈氏-泉塘三蕡陈氏族谱-泉塘三蕡陈氏族谱,六卷,陈惟壁等修,民国25年(1936),石印本,湖南长沙,颍川堂,,
yunjiapu-30685-陈氏-陈氏四修族谱-陈氏四修族谱,二十二卷卷首一卷,陈和坤等修,民国37年[1948],木活字,湖南沅江,德星堂,,
yunjiapu-30686-陈氏-陈氏四修族谱-陈氏四修族谱,三十八卷卷首三卷,陈昌澍等修,民国33年[1944],木活字,湖南湘乡,德星堂,,
yunjiapu-30687-陈氏-上湘陈氏三修族谱-上湘陈氏三修族谱,八卷卷首三卷,陈鉴菊等修,民国19年(1930),木活字,湖南湘潭,颍川堂,,
yunjiapu-30689-陈氏-邵东陈氏四修房谱-邵东陈氏四修房谱,不分卷,陈经等修,民国38年[1949],木活字,湖南邵阳,陈氏星聚堂,,
yunjiapu-30690-陈氏-湘南陈氏四修族谱-湘南陈氏四修族谱,四十九卷卷首一卷附卷一卷,陈道江等修,民国21年[1932],木活字,湖南湘乡,尚义堂,,
yunjiapu-30733-陈氏-筠川陈氏宗谱-筠川陈氏宗谱,四卷,陈丙喜等纂修,民国24年[1935],木活字,浙江缙云,,,
yunjiapu-30777-陈氏-海宁渤海陈氏宗谱-海宁渤海陈氏宗谱,二十八卷卷首一卷卷终一卷,(清)陈敬懋纂修,清光绪8-22年[1882-1896],刻本,浙江海宁,海宁陈氏宗祠,,
yunjiapu-30778-陈氏-乍浦东陈族谱稿补遗-乍浦东陈族谱稿补遗,四卷,陈振麟辑,陈甸抄,1978,抄本,浙江乍浦,,,
yunjiapu-30779-陈氏-颍川陈氏族谱-颍川陈氏族谱,十卷卷首一卷,陈尔履纂修,民国6年[1917],铅印本,河南迁福建候官,,,
yunjiapu-30780-陈氏-陈氏三修族谱-陈氏三修族谱,二十一卷卷首一卷,陈诗涛等纂修,民国7年(1918),木活字,湖南邵阳,陈氏德寿堂,,
yunjiapu-30838-陈氏-陈氏族谱-陈氏族谱,十六卷,陈良心等,民国四年(1915),木活字本,湖南澧阳,颖川堂,,
yunjiapu-30839-陈氏-陈氏源公九修族谱-陈氏源公九修族谱,八卷卷首二卷,陈翼星等,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湖南新化,颍川堂,,
yunjiapu-30840-陈氏-搏上陈氏六修族谱-搏上陈氏六修族谱,,陈起述等,民国四年(1915),木活字本,湖南茶陵,敦本堂,,
yunjiapu-30841-陈氏-宝庆墨溪陈氏四修族谱-宝庆墨溪陈氏四修族谱,二十八卷卷首一卷,陈代溢等,民国十一年(1922),木活字本,湖南宝庆,,,
yunjiapu-30842-陈氏-陈氏续修家谱-陈氏续修家谱,七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陈远翎等,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湖南新化,,,
yunjiapu-30843-陈氏-石岭陈氏族谱-石岭陈氏族谱,七十卷,陈声镇等,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湖南长沙,雍睦堂,,
yunjiapu-30844-陈氏-扶槎陈氏四修族谱-扶槎陈氏四修族谱,三十五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陈声琳等,民国二年(1913),木活字本,湖南湘乡,敦伦堂,,
云家谱中心,
一个您分享家族文化, 寻根问源,认祖归宗的地方。整理 百家姓氏家谱族谱资料!
如果您想分享您的家族故事,欢迎在留言区评论交流或者直接对话五更
1、中湘栗塘陈氏颖川堂字辈:“俊英祖锡显达扬宗培元树德本立道生贤哲继起孝友克敦长延世泽永振家声”。
2、义门陈氏傅义堂字辈:“兆正文章时发光昌祖功吉庆世泽悠长”。
3、中湘陈氏聚星堂字辈:“邦家之光惟明克永孝友恢先承恩立本”。
4、濡须陈氏大邱堂字辈:“祖居绍兴祥世代傅贤良德业原来茂豫知庆泽长书田耕有禄义利积盈仓孝友家能正宽仁国以昌”。
5、阳城(今山东滕州市)“意翠玉风泰生震官林”。
6、陈氏八修绍德堂字辈:“兆自清时立一经祖德傅诗书延世泽忠孝绍前贤”。
7、全椒陈氏字辈:“德大开宏业家荣其俊英”。
8、光州(今河南信阳市)固始县陈氏字辈:“元相福贵长明登万事华贤良安定国忠厚争传家”。
扩展资料
陈姓名人:
1、陈数
陈数,1977年3月9日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中国影视女演员。2001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旅人的故事》。2002年,出演刑侦剧《危险进程》。
2、陈钰琪
陈钰琪,1992年7月29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毕业于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艺术系表演专业。2015年,与唐嫣结缘并成为唐嫣工作室首位签约艺人。2016年,因出演古装剧《锦绣未央》中娇俏可爱的九公主拓跋迪而崭露头角。
-陈姓
刘墉没有嫡系后代,但是有一个侄子——刘镮之,刘镮之父刘堪早卒,自幼由伯父刘墉抚育成人。
刘墉(1720年-1805年1月24日/25日),字崇如,号石庵,出生于山东高密。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刘墉享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扩展资料:
刘墉家族成员
曾祖父刘必显:清顺治朝进士,曾任户部广西司员外郎。
祖父刘棨:清康熙朝进士,历任陕西羌州知州、四川布政使等职。
父亲刘统勋:清雍正朝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军机大臣等职,乾隆年间宰相。
弟弟刘堪:刘统勋次子,刘墉之弟。
-刘墉
[龙姓源流]
在中华民族的各种传说中以龙的传说历史最悠久,龙的形象在中华民族的心中根植最深。早在6000年前,龙的形象已经诞生,这从河南濮阳发现的6000年前用蚌壳摆塑的龙图案可以证实。龙在远古受到华夏先民的尊崇,中华民族以炎黄为始祖是五千年历史的共识,他们的氏族就以龙为图腾。作为姓氏的龙姓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统计龙姓在当今中国100大姓中名列第85位。龙姓的起源大致有如下几处:
(1)黄帝大臣龙行的后裔。据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及《竹书纪年》中记载:“黄帝臣有龙行。”据各种史籍记载,黄帝居住在有熊,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作为皇帝重要大臣之一的龙性行自然也应居住在有熊,因此这一支龙姓出自河南省新郑市。
(2)舜时纳言龙的后裔。据《通志氏族略》、《广韵》和《元和姓纂》等书记载,舜有个大臣叫龙,任纳言(《书·尧典》中说纳言是负责宣达帝命的官员,相当于后世的尚书令)之职,《书经》《舜典》中说:“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指的就是龙任纳言之事。他的后裔就以龙为姓氏,舜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在晋南地区,因此这一支支龙姓应出自今天的山西省境内。
(3)出自己姓,豢龙氏的后裔。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董父曾经为帝舜驯养龙,因此被赐姓董,任为豢龙氏。他的后代中有有一支就以龙为氏。董父是黄帝的后裔,黄帝为己姓,所以说皇帝出自己姓。相传今天河南省临颖县境内的豢龙城就是董父的封邑,另一种说法是董父的封邑位于今天山东定陶县西北。
(4)御龙氏的后裔。《姓氏考略》引《姓氏急就篇》所载,龙姓出自御龙氏,望出武陵、天水。尧帝的后裔刘累曾经跟豢龙氏学过驯养龙的技术,因此被夏朝第13代后孔甲赐为御龙氏,负责驯化孔甲的几条龙,此事见于《史记·夏本纪》。刘累的后裔中的一支以龙为氏。《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中的记载:“刘累故城在洛州缑氏县南五十五里。” 洛州缑氏县位于今天河南省偃师县南,因此这一支龙姓也出自河南。
(5)西汉时爿羊 柯大姓。据东晋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中记载,爿羊 柯大姓中有龙氏。爿羊 柯郡,西汉时设置,治所今天贵州省凯里县西北。
(6)西域古国且弥(今天新疆鄯善县)、焉耆(今天新疆焉耆西南四十里)王族的后裔。据唐朝李延寿所著的《北史》中记载:“且弥王、焉耆国王均龙姓。”焉耆西汉时西域的一个王国,龙会为其王时,国势甚胜,在葱岭以东地区声名远播。后来,他的儿子龙熙继位,自龙熙之后,这支龙姓渐渐融入中原文化圈中,成为龙姓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7)宋元时期位于今天贵州省惠水一带少数民族中的龙番的酋长都姓龙,明清时期其后裔融入汉、布依、水、苗等民族。
(8)彝族卢丝普氏族汉化而来的龙姓,卢丝普的汉语意思为龙氏族,后来该氏族的人就以龙为姓。此外,龙姓还是回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重要姓氏。
从龙姓的起源可知,龙姓最早的活动地区应在河南、山西一带,以后由于各种原因,龙姓人开始不断的向外迁徒,约在夏代,有一支龙氏向东迁移到今天山东省钜野县西南的龙涸集。春秋时期,在今天泰安市西南曾存在过一个叫龙邑的小诸侯国。汉代之前,龙姓人已开始迁入蜀中,之后由蜀中南迁至贵州。到了汉代,很多地方已经有龙姓人活动了,这一时期龙姓人主要活动在今天的甘肃、湖北、湖南、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区。魏晋南北朝时,历史的变迁使龙氏家族吸纳入了许多新的支派,一些少数民族加入了龙姓大家庭,龙姓人的活动区域更加广泛。与此同时,居住在中原地区的龙姓为避战乱而大举南迁,南方龙姓人数有了急剧增长。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原籍福建莆田的龙海清奉命授封为琼州总镇,率兵数千入驻海南,他们在在文昌县会文镇冠南墟附近的下洋登陆,龙海清的后代便落籍文昌,龙海清成为龙姓进入海南的始祖。之后江西永新的一支龙姓迁至湖南茶陵东山。明洪武初年又从自东山迁至攸县。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原籍江西吉水县的龙秀三,带领兄弟迁到湖南。清朝康熙年间太湖洞庭山的龙又宏迁至松江。19世纪末期,许多龙姓人为寻找生计,乘船到南洋,分别驻足于新加坡、马来亚、印尼及菲律宾等地,新加坡的龙姓先祖南来后在寻找生计之馀,于1903年在狮城成立了一个“龙氏祠”,以便让来到南洋的老乡们能聚集在一起共同祭祀祖先并促进各龙姓者之间的感情和互助精神。“龙氏祠”后来发展为“琼崖龙氏公会”之后又发展为“新加坡龙氏公会”,从从龙姓第21世开始,新加坡龙姓的派序排列如下:武陵发其源,莆田仕籍登,官声著南粤,英杰垂继承。据此排序来看,新加坡龙姓很有可能是北宋时迁入海南的龙海清或其所率官兵中龙姓人的后裔。
龙姓在家族在历史上出过很多杰出人物,龙氏历史上出过许多有作为的人物,如《孟子》中提到的龙子,《列子》中提到的龙叔,魏国大将龙贾,项羽的大将龙旦。东汉时的龙述曾任零陵太守。北宋有著名诗人龙太初。明朝的龙华民精通天文历法,万历年间与徐光启等人在北京同撰《新法算术》。清朝有著名传奇作家龙燮,他所著的《琼华梦》、《英蓉城》等,为时人所称颂;龙汝言曾任内阁中书,著有《赐砚斋集》……,这些龙姓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龙
一、姓氏源流
龙(Lóng 龙)姓的来源因多涉及神话,故不可详考,源出有七:
1、出自黄帝之臣龙行。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所载,黄帝臣有龙行,黄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郑)。是为河南龙氏。
2、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以官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所谓纳言,是当时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子孙以官职名龙为氏。因舜的活动地域在晋南地区,故此支龙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为山西龙氏。传两千多年至汉代,有龙勉,因仕从河北钜鹿诏迁扶风京兆,传四代有龙述,字伯高,龙伯高初任山都县令,汉光武帝时升零陵太守,官于楚,家武陵为武陵始祖
3、出自古代神话传说,御龙氏之后。据《姓氏考略》所载,龙姓出自御龙氏,望出天水。如夏朝御龙氏刘累(尧之后,因有驯化龙的本领,深得夏帝孔甲的赏识,被封赐为“御龙氏”)的后裔中,就有以龙为氏的。刘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县南,是为河南龙氏。
4、出自古代神话传说,豢龙氏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资料所载,相传董父,已姓,精于饲龙,以畜养龙而被舜赐姓“豢龙氏”。其后代有以龙为氏的,是为湖北龙氏。
5、出自西汉牂牁地区有龙姓。据《华阳国志》所载,西汉时的牂牁大姓中有龙氏。牂牁郡,治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
6、出自地名,以采食地为氏。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龙(今山东省泰安西南之龙乡),其子孙有以龙为氏者。
7、出自其他源流和小数民族有龙姓:
① 据《北史》所载,焉耆国(今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西南)、西域且弥(今新疆昌吉、玛纳斯二县),其君王皆为龙氏。
② 小数民族中有龙姓。在我国苗、普米、哈尼、彝、侗、瑶、水等民族均有龙姓。
二、迁徙分布
传说时代的龙姓发源地为河南、山西、湖北。由于龙姓支派较多,故而分布较广,这一特点使得龙姓迅速地向四周地域扩展繁衍开来。约在汉代,甘肃和湖北、湖南省境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间地已是龙姓繁衍的三大中心。此期,蜀中(今属四川)有龙姓迁入者,后又南迁至贵州,形成四大姓氏(龙、傅、尹、董)之一。魏晋南北朝时,中原龙姓为避战乱而南迁,促使了南方龙姓人口数量的增长,这次迁徙也为后来江南龙姓发展势头盛于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北史》所载:“且弥王、焉耆国王皆龙姓。”焉耆国为西域小国,龙会当政时,曾击败龟兹王,一时葱岭以东,皆率服,其子龙熙在位时,投降后凉,遣子入侍,渐与汉族相融。唐宋时期,八番中的龙番,酋长皆龙姓,后分为大龙番、小龙番安抚司,养龙坑、谷龙、上龙长官司,安龙土千户。宋元时期,龙姓出现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南迁,促使南方龙姓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明清时期,上述“龙番”各分支发展成为“龙家”,渐与汉、布依、水、苗各族相融。从龙姓历史演进过程来看,这一过程,即体现着北方龙姓与南方各族相融,又体现着少数民族龙姓与汉及其他各族相融。就在这一步步的相融中,龙姓完成了遍布华夏的历史旅程。今日龙姓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等省为多,最近调查表明,四省龙姓均属武陵郡江西龙庚支派,约占全国汉族龙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他们迁徙原因是宦游,与五胡乱华无关,龙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四。
三、历史名人
龙 子:最早见于史籍的龙姓名人,据说,这位贤人又被称为龙叔,由于主张“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而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因而青史垂名。
龙 且:秦末名将,官拜先锋,后封大司马。
龙 勉:生于西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0年),祖藉河北钜鹿,汉时官于秦,子孙定居扶风京兆。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任程邑学长。
龙 述:字伯高,扶风京兆人,生西 汉元寿(公元前1年)2月15日 ,东汉时,初任山 都长,建武(公元49年)为零陵太守,家武陵,龙氏因以武陵郡名。
龙 庚:字西仲,生唐元和(807年),开成(838年)举人,自道州出任江西庐陵吉水丞,时芝巢义举,道梗难归,父子孙曾避居永新莲塘,为永新肇基一世祖。
龙 况:字景荀,生咸通(860年),龙纪元年(889年)任大理事十五评事。卒天佑13年(916年),葬盐堆岭,有诗云:“富贵千百世,居分亿万家,子孙流出外,永远有声华”。生5子,皆显贵。
龙 琰:字太初,北宋元符(1099年)举人,任安远尉。宋代诗人。
龙近天: 字飞,生于(1135年),终于(1223年),南宋孝宗淳熙四年进士,初任福建莆田知县,后升南雄路剌史,为官清廉,为民办实事,政绩彪炳,为世所颂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亲领南雄珠玑巷九十七家居民迁徙粤中
龙 镯:宋代人,乾德年间州太守,有惠政,深得民心,当地百姓绘《来鹤图》颂其德。
龙 燮:清代著名戏剧家,望江(今属安徽省)人。著有《琼华梦》、《芙蓉城》等,颇称于时。
龙 云:云南昭通人,原在军阀唐继尧部下任军长,后归附国民党,1949年发表声明,表示拥护中国***领导。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谭氏家谱有人知道么??
本文2023-09-22 06:53: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9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