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王氏族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1收藏

宿州王氏族谱,第1张

王姓的来源很复杂(1)出自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3)出自子姓,为商朝王子比干之后;(4)历史上的外族姓氏,如王氏高丽(今朝鲜)的开国君主王建,西魏王频氏之祖王雄,钳耳氏之祖王季等。(5)王者之子孙多号王氏,常以为姓。(6)赐姓,如汉代燕王丹的玄孙嘉,王莽时被赐姓王;(7)冒姓,如隋代王世充本姓支氏,五代 王保义、原名刘去非,皆冒姓王氏,(8)历史原因,为避仇、逃命而改姓王氏等等。

将近一亿人口的王氏除了著名的琅玡氏,山西太原王氏,名相辈出的三槐王氏,还有山东昌乐的北海王氏、山东郡城的东海王氏、山东巨野的高平王氏,陕西的京兆王氏、甘肃天水的天水王氏、山东东平的东平王氏,山东滕州的山阳王氏,河南新蔡的新蔡王氏、河北省定县的中山王氏、河北省行唐县章武王氏,山东掖县的东莱王氏,四川的广汉王氏,陕西的金城王氏、山西的河东王氏、湖南的长沙王氏以及江苏的六合王氏,河南的南郡王氏等等亦是名望家族。有的书籍记录,王氏著名望族全国多达三十八望,比二十一望多出十七望来,可见王氏在全国分布之广,家族之兴盛。

那你看看和上面哪个最亲就应该是哪个家族了吧~~~王是大姓不好找!!!

出自姬姓,分为三支:

其一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据《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毕公高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至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公元前225年魏国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遂姓王。

其二源于太子晋。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字荣,世以字行,故称王荣)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遂有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

其三为周平王太孙姬赤之后。周平王死后,太孙赤继位,但不久即被推翻,不得已出奔晋国。其子孙也因是王族,改姓王,是为山西王氏。 出自妫姓,齐王田和后代。

公元前404年,田和废齐自立国君,将姜姓齐国改为田姓齐国,后来齐国被秦国所灭,国灭后齐王建居共(今河南辉县),生有三子:田升、田桓、田珍(一作田轸)。田升生田安,田安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济北王,西楚灭亡后,田安失去王位。其子孙为纪念这一时辉煌,改姓王,是为河南王氏。 出自子姓,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殷商王子比干(商纣王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北)附近,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并改王为氏以纪念。。 他族改姓或赐姓。

公元8年12月,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投奔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后唐建立,高季兴表示归顺,刘去非因曾与李存勖作对,为保护自己改姓王,名保义。北朝时,西域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不久即死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支收又嫁给北周王粲,支收改姓王,儿子即隋朝末年一度称帝的王世充。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长汀)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姓孙,都改姓王。 少数民族改姓王氏。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为王氏。隋唐之际羌族钳耳宗、钳耳干兄弟,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营州地区高句丽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屡见不鲜。如《周书》卷二十《王盟传》记载:“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旧唐书》卷一百一十《王思礼传》记载:“王思礼,营州城傍高句丽人也”。同书卷一百六《王毛仲传》载,霍国公王毛仲“本高句丽人也”。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设立安东都护府,所辖回纥人中有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到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帐下,被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在与汉族交往中也有不少把姓氏改成王姓。契丹人建立辽国,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另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在长期与汉人接触过程中也有许多改姓王氏。

一世:周邕(前231-前169)。自周平王姬宜臼建立东周,至其20世孙周赧王姬延即位,共历25主。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于巩县,周赧王父子被贬为庶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即位,周平王少子姬烈19世孙、世袭汝坟侯姬邕,年仅十一岁,更姓为周,离开家乡卷县,流落沛县,在沛县织莆为生,成为汝南周氏始祖。周邕,又名周勃,为西汉开国功臣,官至太尉,封绛侯。周邕生三子:周胜之、周亚夫,周叔坚。

二世:周秀(前208-前150)。周胜之前妻为馆陶公主刘嫖,袭周勃绛侯。后周胜之逃婚在外,更名周秀,隐居于山东任城,被揭发、处斩。周秀生五子:仁、义、礼、智、信。

三世:周仁(前195-前138),字季房。因为医术高明而被皇上召见。景帝为太子时,他为舍人,积功升为太中大夫。景帝刚刚即位时,拜周仁为郎中令。

周仁为人深沉稳重,不泄露别人的秘事。他平时穿补缀肮脏的衣裤,故意外示不清洁,因此得到宠幸,进入皇宫卧室。皇帝和后宫妃子们嬉戏,周仁常在旁边,但始终不说话。皇上有时问人的长短,周仁说:“皇上自己可观察到。”周仁虽知别人的缺点,但也不在皇上面前诋毁,如此而已。景帝两次亲自到他家。他家迁到阳陵居住。皇上赏赐得很多,然而他常推让,不敢接受。诸侯君臣的贿赂他也不接受。武帝即位后,他作为先帝的大臣得到敬重。周仁因病免职,带着二千石俸禄回家养老,他的子孙都作到了高官。

汉景帝模仿三代封圣王或先朝后裔,因为周仁为周平王22世孙,复封为汝坟侯,赐正公。周仁迁居汝南安城,共生十子:球、琱 、瑍、珏、莹 、璈、璐、璋、 璘、 琅 。

四世:周球(前173-前115)。西汉执金吾,督察京师治安。袭汝坟侯,周球生一子:周应。

五世:周应(前152-前98)。汉武帝时平陵县令,随卫青进军匈奴,后因封禅案受贬。周应生一子:周道。 六世:周道(前131-前72)。汉武帝时郎中。周道生二子:周询、周约。

七世:周约(前109-前55)。汉宣帝初年五官中郎将。周约生一子:周燕。

八世:周燕(前85-前51),字少卿。汉宣帝汝南郡决曹掾。因郡太守误判罪犯,周燕冒名顶罪。后受庵割之刑,自杀身亡。周燕生五子:兴、羽、良、仲、明。

九世:周仲(前58-11)。初居汝南郡宜唐里,王莽初年官至兖州刺史。周仲生二子:周颉、周嘉。

十世:周嘉(前20-42),字惠文。王莽年间于乱军中保护郡太守而闻名,光武帝刘秀称帝后欲嫁公主,周嘉拒之,后为零陵太守。周嘉生二子周畅、周扬。

十一世:周扬(5-56)。光武帝时以行善为名。周扬生一子:周防。周扬兄周畅生子周荣,周荣子周兴,周兴子周景,周景子周忠,景、忠皆汉太尉。

十二世:周防(28-105),字伟公。陈留太守。周防生三子:周觉、周堂、周举。

十三世:周举(73-149),字宣光。汉安帝时光禄勋。周举生一子,周勰。

十四世:周勰(110-159),字巨胜。从兄周景事梁骥,周勰闭门不出。及梁骥受诛,方出门待客,旋即病故。周勰生二子,周灵、周异。

十五世:周异(144-189)。东汉灵帝时洛阳令。后与从子周晖、长子周玢等被董卓派兵截杀。周异生二子:周玢、周瑜。

十六世:周瑜(175-210)。汉献帝时偏将军,南郡太守,东吴大都督。与孙策共平江东,后事孙权,讨黄祖,破曹操于赤壁,走曹仁于荆州。周瑜兄周玢子周竣,周竣弟周鲂,周鲂子周处,周处子周琦。处、琦皆两晋时期著名大将。周瑜生二子:周循、周胤。

十七世:周胤(200-239)。孙权称帝,周胤为兴业都尉,封都乡侯。后因罪迁庐陵,成为庐陵周氏始祖。周胤生三子:周纂、周豫、周泰。

十八世:周纂(219-272)。255年,周纂被任命为威远将军,随丁奉参与高亭交战。周纂为前锋,跨马持矛,冲入敌军阵中,斩首数百,缴获大量军器。战后周纂被封为庐陵侯。周纂生三子:周敏、周政、周徽。

十九世:周敏(240-297)。西晋左中郎将,与从父周处赴西北平叛,同死军中。周敏生四子:周访、周谌、周记、周谵。

二十世:周访(260-320),字士达。东晋中兴名将,寻阳侯。以八千人大破杜曾数万。王敦图谋东晋,因惧周访,不敢动弹。周访念念不忘北伐中原,亦闻王敦有不臣之心,未敢轻举妄动。周访生二子:周抚、周光。

二十一世:周抚(292-365),字道和。东晋南中郎将。石勒遣军来攻,周抚中循环洗马计,逃奔武昌。后举兵破蜀国李雄及其余部。从桓温北伐,进军洛阳。后因桓温谋宫而返蜀,封建城公。周抚生二子:周楚、周梦。

二十二世:周楚(311-371),字元孙。益州刺史,建城定公,曾随父亲平定蜀国,晚年平灭成都李金银等数起地方叛乱。周楚生二子:周琼、周璃。

二十三世:周琼(333-393),历任数郡,平定地方叛乱,任梁州刺史。周琼生二子:周虓、周彪。

二十四世:周虓(354-384),字孟威。梓潼太守,西夷校尉,前秦苻坚攻东晋,周虓因母亲被擒,降秦,被任命为尚书郎。淝水之战,苻坚大败,遣周虓太原。周虓生二子:周兴、周誉。

二十五世:周兴(380-435)。燕兰陵太守,刘裕北伐,周兴降刘裕,仍为兰陵太守。周兴生二子:周疆、周强。

二十六世:周强(415-493),字盘龙,以字行世。刘宋宫廷内乱中,有军功封县伯。南齐时任大司马,曾经与长子周奉叔双骑破数万北魏军队,名震北虏,晚年任南齐太子舍人,讲武京师。周强生三子:周奉叔、周世雄、周灵起。

二十七世:周灵起(468-529),梁朝通直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梁城郡忠壮公。周灵起生二子:周表、周炅。周表子才卿,才卿子怀义,怀义子周基,周基子允元,周允元为武则天时宰相。

二十八世:周炅(515-578),字文昭。陈朝大都督,平侯景之乱,击斩田龙升,封武昌郡公。周炅生三子:周法僧、周法明、周法尚。

二十九世:周法尚(555-614),字德迈。隋武卫大将军,隋军总管。征讨高丽,平定江南,后平定杨玄感叛乱。谯国公。周法尚生六子:周绍基、周绍司、周绍德,周绍崇、周绍业、周绍范。

三十世:周绍范(588-633),字归仁,号猛仁将军。秦王李世民库旦车骑,左屯卫大将军,殿中大监,襄阳刺史,息国公。周绍范兄周绍司裔孙周廷,周廷子周霈,周沛子周墀,周墀为唐武宗时宰相。周绍范生五子:贵珠、贵琼、贵瑛、贵瑰、贵璋 。

三十一世:周贵珠(614-679),字道务,以字行世。因四世四公,娶唐太宗李世民临川公主,任营州都督,骁卫将军。周贵珠生二子:周伯瑜(文宝)、周励言(文颖)。

三十二世:周励言(632-699),字文颖。唐高宗少府少监,汝南太守。周励言在世时,从父周允元深得武则天赏识,为宰相。周励言生二子:周先义(安时)、周先孝(安世)。

三十三世:周先义(652-717),字安时,任判史,武则天左金吾将军。周先义生二子:周如锡,周如鍉。

三十四世: 周如锡(673-757)字:彦德唐垂拱年进士。左金吾大将军.授征南大元帅。平定广西、横、廉、白、贵等六州。唐太宗即位,任左骑常侍。贞观元年(627)因事贬营道散参军,于是兄弟卜居宁远大阳洞江口。葬望岗金鸡插翅形”,墓在宁远县天堂镇大陂岭村后,2003年8月被列为永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如锡生十八子:宏谦、宏量、宏德、宏度、宏休、宏顺、宏章、宏慎、宏正、宏让、宏道、宏亮、宏颂、宏交、宏本、宏明、宏初、宏立。

三十五世:周宏谦(716-779),字:待选。唐天宝元年进士.朝议大夫;周宏谦生二子:崇昌、光济。周光济子周怀义,周怀义子周宝,周宝为唐末宰相,封汝南郡王。

三十六世:周崇昌(744-810)字:雨轵永泰元年进士, 廉、白二州刺史.由宁远迁湖南道州;

三十七世:周 寓(784-846)字:丞夏唐永贞元年进士. 颂州太守

三十八世:周惟简(808-875)字:居正唐长庆初年进士 .嘉鱼县令 。

三十九世:周 镶(827-892)字:怀玉。唐会昌初年进士.翰林学士。从兄周宝为宰相,封汝南郡王。周镶生二子:周彦朴、周彦托。周彦托子周本,周本子周邺,周邺子周行逢,周行逢子周保权。周本为西平王,周行逢、周保权为汝南郡王。

四十世:周彦朴(858-928),字幼真。唐大中末年进士.延安太守。周彦朴从弟周本为南唐平西王,曾经徒手格杀猛虎。由于屡建奇功,在杨行密进入杨州受封为淮南节度使时,遂授淮南马步使之职,协助掌管兵权。907年,吴帝嘉其能,升本为信州刺史。923年,唐庄宗封本为雄武将军、德胜节度使、安西大将军,西平王。

四十一世:虞宾(894-963)字:光国唐天复初年进士,光州刺史.光禄大夫.周虞宾生十二子:宁远、从远、超从、从连、连芳、芳辉、芳荣、荣聚、聚松、清儒、汝元、启元 。

四十二世:周从远(913-983),字:仲长宋建隆年武进士,马步指挥史.生子二∶智 强、智衡。从兄周行逢为武清军节度使,显德三年,周行逢控制了整个湖南,建立起五代史上的“周行逢政权”,常德一时成为湖南的政治中心,北宋封周行逢为汝南郡王。

四十三世:周智强(944-1007)字:健行宋处士.仁孝有义、教子有方.隐居月山之严田.诗书自娱、颐养天年.葬营道安心寨。周智强生五子: 周识、周铎、周正、辅成、伯高。周智强从弟周保权为周行逢子。周行逢去世前,周保权兄周兴权已经去世。乾德五年(967)迁右羽林统军。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出知并州(今山西榆次)。

四十四世:周辅成(977-1022)字:孟匡(即辅成)宋大中祥符进士。周辅成生四子: 敦砺、敦颐、敦文。

四十五世: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先生;周辅成第二子,为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生二子:周寿、周焘。

四十六世:周焘(1059-1121)宋元佑三年(1088)进士。初为黄池令,累迁至两浙转运使,成都知府,朝议大夫,官终宝文阁待制,随父徙居南康莲花峰下。善作诗,在浙江时与苏轼唱酬甚多。著有《爱莲堂集》传世。周焘生三子:周演、周絪、周缊。

四十七世:周絪(1080-1041)绍圣四年进士,仕致礼部侍郎,出知河南祥符县,遂家于祥符东关镇。周絪生一子:周靖。

四十八世:周靖(1102-1163)宣和间进士,中江主薄转彬州录事,为国子监博士,以太常博士随宋高宗宗南渡,有感于岳飞遇害,中原收复无望,初寓于杭,至绍兴十一年,由杭迁诸暨之紫岩盛原里。周靖生一子:周亥。

四十九世:周亥(1129-1181)仕致大理评事。周亥生三子:周勤、周谨、周和。

五十世:周谨(1158-1214)。周亥次子,为节度行军司马。周谨生三子:周治、周訚、周恪。

五十一世:周恪(1187-1238)仕致翰林学士,承旨居诸暨之南门。周恪生四子:文奇、文惠、文原、文城。

五十二世:周文惠(1209-1266)周文惠生二子:周莘、周茂。

五十三世:周茂(1234-1289),字元泊。进士,左丞相,特进,紫金光禄大夫,封沂国公,赠太师。

五十四世:周澳(1263-1323)。为行省令史,元贞间赘于山阴周桥温渎村俞氏,为“山阴始祖”。 周澳生四子:长子周德,次子周林,周楦、。

五十五世:周林(1288-1353),字仕德。周仕德生三子:万和、万奇、万璋。

五十六世:周景和(1309-1374),字万和。奉明太祖征永州封孱陵侯。周景和生二子:周宇、周寅(字寿虎)。

五十七世:周宇(1329-1382),字寿龙,弟寿虎留居永州,周宇镇守江西永新,为大将军。

五十八世:周庆(1350-1398),字德芳。山西道监察御史,赠文林郎。周庆生四子:叔庄,叔超,叔广、叔颐。

1,山西太原:自绍玉昆诚经纬雄才具安邦定国荣文光昭盛治懿瑞振家声敦本前谟显修伦世道平休仁知绪永敏学兴时行以上培原裕方来受命旌

2,山西太原:有章汝焕式德聊昌修礼立义守本安常兴家成业锡庆致祥功昭道显声远名扬

3,浙江义乌:宣振常充仁义礼让文行忠信善积庆远学勤业隆晋萃理贯通乾坤道圆净爱竹风节高植槐枝秀挺芝兰生庭阶裘图争辉映地久并天长似续斯与并

4,四川夹江:国正成可守 斯启文长梦 方明升大有 贵和锡万春 立志宜希古 为人必合宗 行善多积德 永世复原红

5,四川古蔺:元德开宗正 兴朝启盛昌 文明光国远 万世庆槐堂

6,安徽绩溪:玉大元祥兆安邦维义诚宏开能绍业积德庆长春俊杰辉光显家声永茂庭骅骝驹骥马骕龙凤鹿孝麒麟卜吉谦恒益希贤智勇仁俭勤忠信让均正适时平

7,安徽芜湖:学必启泰国之儒宗元裕继昌兆德厚志承贤景运开定邦强

8,湖北汉川:松有本新 玉发奇光 培以英哲 锡尔嘉祥 学士叶广 贤臣名扬 崇道必显 敦善启昌 安邦鼎志 立纪振纲 诗书传子 永远贻芳

9,湖南浏阳:裔荣笃本先德显扬绍修世泽远继廷芳;南华案山支派序:家德泽新克念显扬绍修正学远继廷芳

10,湖南长沙:守元寅汝世必斗翁崇友佐添应子国正学文洪开式哲启兆万年显承谟烈忠厚傅家光昭祖泽绵延永绍祥钟俊杰

-王姓

王姓由来和起源如下:

1、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2、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荒*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

3、源出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

4、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

  上古时代

  1、炎帝 神农氏 2、黄帝 轩辕氏

  3、少昊 金天氏 4、颛顼 高阳氏

  5、帝喾 高辛氏 6、帝挚 高辛氏

  7、唐尧 放勋 8、虞舜 重华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发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l0、厉王胡 37年 -共和时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战国:

  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2、惠帝盈 7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3 中国历代皇帝表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 渊 6年 2、刘 和 l年 3、刘 聪 8年 4、刘l 杰 l年 5、刘 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l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4 中国历代皇帝表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5 中国历代皇帝表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 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一、马 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l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l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继冲 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

  一、刘 隐 12年。

  二、刘 32年。

  6 中国历代皇帝表

  三、刘 玢 1年。

  四、刘 晟 l6年。

  五、刘 鋹 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 鏐 41年。

  二、钱元瓘 lO年。

  三、钱 佐 6年。

  四、钱 倧 l年。

  五、钱 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 崇 4年。

  二、刘 钧 l4年。

  三、刘继恩 l年。

  四、刘继元 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顺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Z}(n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刘邦后代关系图有:

西汉:

惠帝刘盈,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昭帝刘弗陵,废帝刘贺,

宣帝刘病已,元帝刘奭,哀帝刘欣,平帝刘衎。

东汉:

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婴帝刘懿,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灵帝刘宏,少帝刘辩,献帝刘协。

《史记 高祖本纪》中说:高帝八男:长庶齐悼惠王肥;次孝惠,吕后子;次戚夫人子赵隐王如意;次代王恒,已立为孝文帝,薄太后子;次梁王恢,吕太后时徙为赵共王;次淮阳王友,吕太后时徙为赵幽王;次淮南厉王长;次燕王建。 

刘邦死后,孝惠帝刘盈即位。 所以,刘邦是有后代的。现在姓刘的人很多,其中有一部分应该是刘邦的后代。 可以粗略统计一下,汉朝皇族生育后代很多,以至于汉末大部分刘姓出自皇族,而刘姓大规模改姓不是很厉害,所以现在应该大部分刘姓是其后代。

而且如果算上母系遗传的话,许多李姓也是刘邦之后,因为唐高祖李渊的外祖父是刘邦后代独孤信,所以刘邦后代非常多,甚至可以这么说,谁家祖上没个姓刘姓李的祖先。

扩展资料:

刘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第1任 汉高祖 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

第2任 汉惠帝 刘盈(前211年-前188年)。

第3任 汉少帝 刘恭(--前184年)。

第4任汉少帝 刘弘(--前180年)。

第5任 汉文帝 刘恒(前202--前157)。

第6任 汉景帝 刘启(公元前188-公元前141)。

第7任 汉武帝 刘彻(前157年-前87年)。

第8任 汉昭帝 刘弗陵(前94-前74年)。

第9任 汉少帝 刘贺(-前59年)。

第10任 汉宣帝 刘询(公元前91--前49年)。

第11任 汉元帝 刘奭(公元前74年-公元前33年)。

第12任 汉成帝 刘骜(公元前51--前7年)。

第13任 汉哀帝 刘欣(公元前25年-公元前1年)。

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从一界草民,成就乱世基业,开创了一统天下的西汉皇朝,而他之后,都是其子孙也。但是王莽政变之后,西汉就已衰落,而东汉的皇帝刘秀,也是西汉皇朝的皇孙,打着匡扶汉皇的名义,建立了东汉政权。基至包抱后蜀的刘备,都是是东汉皇孙自居,建立蜀国,自立为帝的。所以这些其实都算是刘邦的后代。

参考资料:

-汉高祖

宿州王氏族谱

王姓的来源很复杂(1)出自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3)出自子姓,为商朝王子比干之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