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历代君王表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楚国历代君王表,第1张

楚国君主是指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21年楚国的国君,共47位。

鬻熊,熊绎,熊渠,熊挚红,熊仪,熊通,熊赀,熊艰,熊恽,熊商臣,熊侣,熊审,熊昭,熊员,熊虔,熊弃疾,熊壬,熊章,熊中,熊当,熊疑,熊臧,熊良夫,熊商,熊槐,熊完,熊悍,熊犹,熊负刍,熊绎,熊通,熊绎,熊延,熊通,熊恽,熊商臣,熊虔,熊弃疾,熊当,熊槐,熊负刍。

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

1楚熊勇 熊勇 (前847年--前838年) 10年

2楚熊严 熊严 (前837年--前828年) 10年

3楚熊霜 熊霜 (前827年--前822年) 6年

4楚熊徇 熊徇 (前821年--前800年) 22年

5楚熊咢 熊咢 (前799年--前791年) 9年

6楚若敖 熊仪 (前790年--前764年) 27年

7楚霄敖 熊坎 (前763年--前758年) 6年

8楚蚡冒 熊眴 (前757年--前741年) 17年

9楚武王 熊通 (前740年--前690年) 51年

10楚文王 熊赀 (前689年--前675年) 15年

11楚堵敖 熊艰 (前674年--前672年) 3年

12楚成王 熊恽 (前671年--前626年) 46年

13楚穆王 熊商臣 (前625年--前614年) 12年

14楚庄王 熊侣 (前613年--前591年) 23年 春秋五霸之一

15楚共王 熊审 (前590年--前560年) 31年

16楚康王 熊招 (前559年--前545年) 15年

17楚郏敖 熊员 (前544年--前541年) 4年

18楚灵王 熊围 (前540年--前529年) 12年

19楚平王 熊居 (前528年--前516年) 13年

20楚昭王 熊珍 (前515年--前489年) 27年

21楚惠王 熊章 (前488年--前432年) 57年

22楚简王 熊中 (前431年--前408年) 24年

23楚声王 熊当 (前407年--前402年) 6年

24楚悼王 熊疑 (前401年--前381年) 21年

25楚肃王 熊臧 (前380年--前370年) 11年

26楚宣王 熊良夫 (前369年--前340年) 30年

27楚威王 熊商 (前339年--前329年) 11年

28楚怀王 熊槐 (前328年--前296年) 33年

29楚顷襄王 熊横 (前298年--前263年) 36年

30楚考烈王 熊元 (前262年--前238年) 26年

31楚幽王 熊悍 (前237年--前229年) 9年

32楚哀王 熊犹 (前228年--前228年) 2月

33楚王负刍 熊负刍 (前228年--前223年) 6年

楚文王(?―公元前677年),芈姓,熊氏,名赀,楚武王之子,母邓曼,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89年―公元前677年在位。

公元前690年,楚武王死于伐随途中。次年,熊赀继位为,是为楚文王。楚文王早年受过严格教育,他的师傅是从申国请来的,史称“保申”。因楚武王在位长达51年,所以楚文王继位时已人到中年,其性格是锋芒毕露的。《楚史》记载:“楚文王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于郢(今宜城楚皇城),也许这是楚武王的遗命而由楚文王付诸实施的。”《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称:“或正式都郢乃在此时(楚文王元年),而事实的迁郢则在十年前(武王晚期,公元前703至前699年)”。

基本介绍 本名 :熊赀 别称 :楚文王 所处时代 :东周春秋前期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时间 :不详 去世时间 :公元前677年 主要成就 :征服权、罗、邓、绞、申等国,迁都于郢 前任国君 :楚武王熊通 继任国君 :楚成王熊恽 英文名 :King Wu of Chu 人物生平,为政举措,创立县制,领路之人,迁都于郢,趣闻轶事,和氏璧,受鞭刑,獬豸冠,史籍记载,家庭成员,父母,妻子,儿子, 人物生平 楚武王五十一年(鲁庄公四年,公元前690年),熊赀的父亲楚武王去世,熊赀继位,是为楚文王。楚文王继位后,开始从丹阳迁都郢都。 楚文王二年(鲁庄公六年,公元前688年)冬天,楚文王举兵北上讨伐申国(故址在今河南南阳)。楚、申之间有邓国(在今湖北襄樊一带),楚伐申,必须假道于邓。邓与楚为姻亲,当时的邓国国君邓祁侯是楚文王之舅。楚文王虽有伐邓之意,一时尚无口实。楚文王引兵过邓时,邓祁侯说:“楚文王是我的外甥”,于是让他停在邓国,设宴款待他。骓甥、聃甥和养甥请求邓祁侯杀掉楚王,邓祁侯不许,于是三人说:“亡邓国者,必是此人。等到他灭了申国,再来灭邓国,就好像咬噬您的肚脐一样,再也来不及图谋应付了。要杀他,只有乘这个时候。”邓祁侯不听按正规的礼仪接待楚文王后,楚文王继续北上,攻灭了申国,除掉周朝南土最大的一个异姓国,将申变成楚国的一个大县。此时,邓虽幸存,但已危若釜底游鱼。次年春天,楚师在自申返楚的途中伐邓。 楚文王六年(公元前684年),楚文王派兵攻打蔡国(今河南上蔡县)。从郢都到蔡国,全程约400公里,楚伐蔡必须向一些小国假道,不像在江汉平原上来往那么自由自在。论战略,楚武王用兵如波浪式推进,楚文王用兵则跳跃式突进。自从楚武王扬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只过22年,其子楚文王就开始逐鹿中原。 楚文王此次伐蔡,意在拔除中原南部最大的一个姬姓封国。楚文王伐蔡的缘由,从表面上说,是应息侯之请,去惩罚无无礼的蔡侯。息是蔡的南邻,故址在今河南息县。蔡夫人和息夫人是姐妹,都出身于陈国公室。蔡侯先娶,息侯后娶。息夫人美貌,自陈过蔡,将赴息,蔡侯以姐夫名义阻留求见,有轻浮的言谈举止。 息侯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于是派人对楚国国君楚文王说:“请您假装进攻我国,我向蔡国求援,蔡哀侯一定会派军队来,楚国再乘机攻击蔡国,可以建立战功。”楚文王听从息侯的计策立即整军出征。九月,楚师与蔡师在莘地(今河南汝南境内)相遇,楚师勇锐,蔡师一触即溃,蔡哀侯被楚师俘获并被带回郢都。 蔡哀侯由于在莘地战役遭俘,因此怨恨息侯。为了报复,蔡哀侯便故意向楚文王渲染息夫人的美貌。楚文王听到蔡哀侯之言,贪恋息夫人的美貌,于是以巡游为名来到息国。息侯款待楚文王,楚文王见息夫人果然容貌极美。次日,楚文王设宴招待息侯,乘机以武力俘虏息侯,灭亡息国。楚文王将息夫人带回楚国,纳娶息夫人为妃,并让息侯担任守卫城门的士兵。息夫人闻讯后,想投井自杀,但遭斗丹劝阻作罢。息夫人为保全息侯的性命,无奈嫁给楚文王。息夫人进入楚宫三年,为楚文王生下两个儿子:楚堵敖和楚成王。息夫人在楚文王面前少言寡语,几乎从不先开口。一次,楚文王询问息夫人何以如此不欢,息夫人回答说:“我一个女人,伺候两个丈夫,即使不能死,又能说什么?”楚文王认为是蔡哀侯的缘故才灭亡息国,于是再度派兵攻打蔡国,同年七月,楚军进入蔡国。并继续扣留蔡哀侯,蔡哀侯在楚国被软禁9年后去世。 楚文王十一年(公元前679年),齐、宋、陈、卫、郑五国国君会盟于鄄邑。齐,成为五国中的霸主。楚文王为逐鹿而深入中原腹地,向正在成为霸主的齐国示威,于五国会盟的次年,举兵伐郑。史称“郑居天下之中”。郑都的故址在今河南新郑。 文王即位到灭邓,伐郑为止,在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位合格的君主。但他的性格又是矛盾的。《楚史》称他,“强硬如挟雷带电,诡谲如翻云覆雨。”除了七分雄鸷,还有三分昏庸。但若顺其天性,遂其所欲,又可能是三分鸷,七分昏庸。由于受着楚国政治体制的约束,才使他不至于沦落为昏君庸王。 先王的训诫,师傅的教育,加上自己的阅历,使文王渐渐学会分辩直臣和佞臣。同时,注意选贤举能,甚至可以不分民族,不分等级,破格提拔,充分信任,使之有用武之地《左传·哀公十七年》说文王以俘获的申人彭仲爽为令尹,彭仲爽不负所望,战胜攻取,使楚国的边界达到中原的汝水流域。 鲁庄公十八年秋,巴师袭击楚国权县的那处。楚国君臣轻视巴人,疏于防范,终至于酿成大祸。事出突然,权尹阎敖因无备而弃守,只身泅水逃命以致巴师长驱北上,一度进逼郢都的南门。文王大怒,处死阎敖,他的族人作乱竟与巴国同谋反叛。次年春,文王在津地(今湖北江陵县或枝江县)被巴军打得大败。文王率楚师回到郢都,司官门守卫之责的大臣鬻拳拒不迎纳。文王无奈,为了以功补过,就转而进攻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黄国是淮河上游的一个小国,公族为嬴姓,西北与息县为邻。文王接受因轻敌而致的教训,调将用兵又像先前那样得心应手,在踖陵打败了黄国的军队,文王迅即撤兵,到达湫地时得了病。 夏季,六月十五日,在一个名为渊的地方,楚文王暴病而死。鬻拳把他安葬在绖,然后自己也自杀身亡,葬在地宫的宫门内。 为政举措 创立县制 背景 楚国是中国最早创立县制的诸侯国家。它突破商周以来的分封制的成规,开秦以后郡县制的先河。 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君主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灭商后,大规模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及上古帝王后裔,诸侯在其封国内有世袭的统治权,对天子有服从命令、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的责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的疏远,联系的减少,西周后期至东周初叶,诸侯与周王朝的关系已经发生变化,诸侯的威权日重,周王的权力被逐渐架空,诸侯们尾大不掉,藐视王室,如申伯联络犬戎,攻打周幽王。郑庄公向周天子动武,射伤周桓王。而南方诸侯楚国,连最廉价的贡品苞茅草也长期不按规定进贡。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分封制阻碍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楚人在向江汉发展中,征服了一些小国。因此,是继续让这些被征服的小国统治者继续统治,成为楚国的国中之国,还是将原来的统治者(贵族)迁出,由楚王派人进行管理,成为楚国的一级地方政权呢?楚人吸取周朝分封制的教训,改间接统治为直接管理。首见于史籍的是楚武王灭权(今湖北荆门市)之后,设权为县,并派大夫斗缗为县公(长),出现县制的雏形。公元前687年,楚文王伐申(今河南南阳),申国的国君原是周宣王的大舅。服申之后,楚文王曾想复申之国,使之与楚结盟。但令尹彭仲爽从分封制的历史教训与申的地理位置考虑,建议楚文王灭申而设县。之后灭掉息国(今河南省息县)而设县。楚国的县制由此真正开始。 申、息北接中原,东连淮夷,正是楚国的北疆门户,是悬于楚国门之外的边防要塞和楚国挥师北进中原的桥头堡。 楚文王以后,楚国在被灭的国家设县的,有史可稽的有20处,其地点大多是在楚长城方城以外。楚庄王县沈(今河南平舆)。楚灵王县陈(今河南淮阳)、蔡(今河南上蔡)、东不羹(今河南襄城)、西不羹(今河南舞阳)。楚平王县城父(今河南宝丰)。楚惠王县叶(今河南叶县)。这些县都在淮北,在从西向东的一条线上,构成一道中原防线。 措施 一是建立大城。楚灵王大城陈、蔡、不羹,一个县的田赋,能有兵车千乘,可见其人口之众多,生产力之发展。在这些大城周围,还筑有许多卫星城以作拱卫。明代周圣楷《楚宝》记载:“楚方城之外,别有万城,是时楚争霸中,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他又引楚唐勒的话:“我是楚也,世霸南土,勿越以至叶垂(叶县),宏境万里,故号万城是也。” 二是选拔优秀官员,担任县公县尹。楚共王时,派德才兼备的钟仪为郧公。楚灵王选派曾经用剑追赶过他,且直言不讳,性格刚强的穿封戍为陈公。楚平王选派公忠不私的奋扬为城父司马。楚惠王选派名臣沈诸梁为叶公。战国时期,楚悼王派吴起为宛守,楚考烈王派荀卿为兰陵令。这些地方官长,除了致力治理县政外,还对楚国的稳定与发展作了重要的贡献。 三是规范县、郡的权力范围与工作职能。战国时,楚国还设过郡,郡设在边境。郡是在边事紧急的情况下临时设定的,如改处于秦楚边境的新城县为郡,如改封春申君,因原封地“淮北十二县边齐,其事急”。联十二县为郡。郡的权力与职能和县有所区别。县尹的权力有限定,必须听命于代表楚王行使中央 权力的令尹。如《淮南子》:“子发为上蔡令,民有罪当刑,狱断论定,决于令尹前。”楚国的县邑之狱,令尹亲断;邑官之责,令尹亲察。可见楚国的中央地方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行政管理机构与管理措施。 四是加强郢都与各县城的水陆交通建设。楚国志在中原,为了便于车马行进,在文王县申、息后,就修建了从郢至申的驲道,到楚灵王时,郢都已有驿道通到豫皖交界处,即楚国在淮北一带的中原防线,陆路贯串了各大城邑。楚怀王时,鄂君启节的商船,也溯流达河南、安徽境。 五是将灭国之民向县邑大城迁移。楚灵王灭赖,迁赖于鄢,迁许于赖。其间公子弃疾迁许于城父。灵王又迁许、胡、沈、房、道、申于荆。楚昭王时,申公寿余、叶公诸梁迁蔡于负函,迁方城外之人于缯关。在迁人的同时,还进行益田,如许人迁城父后,还“益以州来之田”。楚人对各县迁人益田的目的,是要解决从郢都到前线兵站线太长的困难。以就地解决组建大兵团的兵源和就地解决粮秣供应,使中原防线更为巩固。这种措施,可能对后来的“屯田”、“戍边”政策有所启示。它既可以免除师旅长途跋涉之苦,又减少了辎重前后转运之劳。且能对边警作快速反应,使县真正成为悬于国门之外的军事基地。 正由于楚国重视县制的建设,就成功地实现了中央的统一与集权,使这个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的泱泱南方大国,没有出现象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三桓主鲁的分裂局面。楚国不仅统一了南国山河,更融合了东夷、南越、百濮、三苗等数十个部族,为华夏的大一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特点 楚王对县公、县尹有任命与调遣的权力。它不是世袭之官。如楚文王首先派彭宇为第一任申公。其后申公,屡易其姓。 楚王可以直接从县邑征集军队。如城濮之战,楚帅子玉被晋打败,楚成王对他说:“申、息子弟都从你而战死,你有何面目见其父老?”可见此役的兵员,是楚王直接从申、息调出的。这是一支直属于楚王的正规军。 申、息之师是一支强悍的部队,楚成王三十七年,调它去戍守商密;楚共王六年,调它去援救蔡国,抵御晋军。楚王对它可谓如臂使指。 楚王可以直接从县邑征集赋税。设县之后,土地占有形式,赋税制度都发生了变化。楚共王七年,大臣子重请求将申、息作为赏田,申公巫臣说:“不可,申、息之所以设县,是为了收取赋税,抵御北方,要是作为大臣的赏田,楚国中央 就等于失去了这两个县邑。”可见,县邑是楚王的直属辖地,也是征收赋税的基地。 由此可见,楚国创立县制,是把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都集中到国君的手中。为全国的政令统一与中央集权开创了历史的先例。 领路之人 楚武王非常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为他专门请来洋家教:申国人葆申。申国在今陕西一带,早些年也是少数民族部落,后来与周王室通婚,从而摆脱二等公民的境地。因此,申国虽然是一个小国家,但其受中原文化薰陶已久,在楚武王眼里,也算是先进性文化的代表。 葆申性格谨慎,兢兢业业地教导楚文王,不在话下。后面这位学富五车的学者还会有出彩的表演。 楚文王接班时,已经是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应该说,父亲武王留给他的是一份丰厚的遗产:一套精明能干的领导班子,一支能征善战的威武之师。这让楚文王做起事来,显得称心如意。比如,为了更好的“观政中国”,楚文王一上任就进行迁都,把首都迁到了郢(今宜城楚皇城),这件庞大的工程就完成得相当顺利。比如,楚文王相当长时间都亲自率部在外面南征北战,家里的事情被一班文臣们治理得井井有条。 与治理国家相比,楚文王指挥军队冲锋陷阵的兴趣似乎更大一些。楚文王二年(鲁庄公六年,公元前688年)冬天,楚文王举兵北上讨伐申国(故址在今河南南阳)。楚、申之间有邓国(在今湖北襄樊一带),楚伐申,必须假道于邓。邓与楚为姻亲,当时的邓国国君邓祁侯是楚文王之舅。楚文王虽有伐邓之意,一时尚无口实。楚文王引兵过邓时,邓祁侯说:“楚文王是我的外甥”,于是让他停在邓国,设宴款待他。骓甥、聃甥和养甥请求邓祁侯杀掉楚王,邓祁侯不许,于是三人说:“亡邓国者,必是此人。等到他灭了申国,再来灭邓国,就好像咬噬您的肚脐一样,再也来不及图谋应付了。要杀他,只有乘这个时候。”邓祁侯不听按正规的礼仪接待楚文王后,楚文王继续北上,攻灭了申国,除掉周朝南土最大的一个异姓国,将申变成楚国的一个大县。此时,邓虽幸存,但已危若釜底游鱼。次年春天,楚师在自申返楚的途中伐邓。 此事还衍生一个历史典故“噬脐莫及”。自己的肚脐怎么能咬得到呢?由此比喻做某些糗事,后悔也来不及。唐代诗人胡曾有诗言道:“邓侯城垒汉江乾,自谓根深百世安。不用三甥谋楚计,临危方觉噬脐难。” 迁都于郢 楚文王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为奠定楚国的根基,他即位后采取的第一大战略行动就是把都城定在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关于“始都郢”的时间,《世本·居》说是“武王徙郢”;而《史记》的《楚世家》和《十二诸侯年表》都说是楚文王时期,后者说得更加具体:“楚文王熊赀元年,始都郢。”另据《后汉书·地理志-江陵注》:“故楚郢都,楚文王自丹阳徙此。”更明确地指出在楚文王继位后,由原都丹阳迁入新都的。楚武王慑服汉东诸国,楚国势力已伸入江汉地区腹地,故楚文王即位后即迁都于郢,实际上是对楚武王战略行动的承袭与发展。 至于始都郢的地址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家意见不一致。自杜注为湖北江陵北纪南城起,一直成为流行的说法,也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近人根据史籍与考古发掘材料,进一步考证郢都的地址问题,提出很有价值的见解。 石泉认为:春秋、战国的楚郢都及秦汉江陵城应在当时的沮漳二水间(今蛮河流域下游)、汉水以西不远处。今楚皇城遗址(指今湖北宜城西。笔者注)应即楚郢都及其后继城市秦汉江陵城故址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1988年10月第一版)。 张正明认为郢都先后有好几个,楚文王始都郢,在今宜城境。公元前506年,吴师入郢,楚昭王出逃,后虽回郢,但楚吴战争未息,公元前504年,楚王迁都于[若阝],而仍称郢。几年后,楚昭王又迁都于江陵,即纪南城,也仍称郢。故楚国以纪南城为都,长达220年左右(张正明《楚文化史》)。王光镐认为,“如果抛弃一切先入为主的偏见,实实在在地面对纪南城遗址的地层、遗址、遗物材料,它之绝非楚郢都当毋庸置疑”。所谓郢都,无疑是一座相当都城建制的城,……这是一座楚宣王至楚顷襄王元年前后的楚陪都,称“[艹/乔戈]郢”。“真正的楚郢都应在汉水西部的今宜城楚皇城遗址(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 此外,还有其他不同说法,此不一一列举。我们这里采取的是传统说法,即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始都郢(纪南城)起,至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取郢都、楚徙都陈,一直定都在此,前后长达411年之久(其中楚昭王时曾有短时迁徙)。 郢都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兼有水陆之便,东接云梦,西扼巫巴,北连中原通衢,南临长江天险,不仅自然条件优越,而且战略地位重要,从此成为楚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楚国的发展与强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楚文王定都郢后,表明楚国已牢固地控制江汉地区。为承继楚武王“欲观中国之政”的意愿,立即全力北进。当时汉东道路已被打通,楚文王的主攻方向是在汉北,以直接叩开北通中原的大门。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二年),楚文王领兵攻申。申,姜姓国,周宣王所封,是原西周王朝控制荆楚的重镇。攻申必经邓。邓在今湖北襄樊市北,是楚文王的母舅之国(楚武王夫人邓曼是邓人。)但它与楚近邻,当时征服邓更有直接意义。邓人对此是有警觉的,如骓甥、聃甥、养甥等三位大臣就力主乘机杀掉楚文王,说:“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邓侯不听。楚文王经邓攻打申后,回归时果然又攻打邓国。楚文王这次虽未灭申、邓,但楚国势力实际上已伸入南阳盆地。 楚文王在北伐取得初步成果后,又图谋东向,以扩大北上的通道。恰在此时,地处汝水之蔡(今河南新蔡西南)和地处淮水之息为息侯夫人息妫发生矛盾,给楚文王出兵蔡、息提供机会。据《左传·庄公十年》载,蔡侯娶陈(今河南淮阳)女为妻,息侯亦娶陈女息妫,当息妫出嫁息侯经过蔡时,蔡侯无礼,息侯恼怒,遣使至楚要楚文王攻打息国,息向蔡求救,楚可借口攻蔡。楚文王依计行事,于公元前684年(楚文王六年)秋,出兵攻蔡,在蔡之莘地大败蔡国,并虏蔡侯归,接着把他释放。这件事影响很大,《史记·楚世家》说:“楚强,陵江汉小国,小国皆畏之。”杜预《春秋》注说:“楚辟陋在夷,于此始通上国。”“上国”指中原华夏之国,一向被华夏诸国视为蛮夷小国的楚,现以强有力的面貌出现在中原的舞台上,为诸夏所侧目。过四年,楚文王又灭息以为县,虏息妫,并长驱直入蔡国,占领其地。 正当楚文王东拓北进节节胜利时,齐国经一段时间内乱后,公元前685年(楚文王五年),齐桓公立,以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开始强大起来。公元前679年(楚文王十一年),齐桓公盟宋、陈、郑诸国,开始称霸。楚文王也不示弱,公元前678年(楚文王十二年),为彻底打通北入中原的通道,与齐桓公抗衡,出兵攻邓,一举灭掉邓国。史籍虽无楚灭申的具体时间记载,但从前述“伐申过邓”来看,灭申与灭邓时间大体是一致的。至此,北通中原的大门业已洞开。同年,楚文王以郑厉公复位“缓告于楚”为由,发兵讨伐郑国,直抵栋(今河南禹县)而还。郑是姬姓国,又是春秋初期大国,楚文王竟借口惩罚,足见楚国已挺进中原与齐国争霸。楚文王和齐桓公几乎是同时步入春秋大国争霸的历史舞台。楚国经过武、文王两代的不断奋战,“欲观中国之政”的愿望已经实现。清人顾栎高说:“楚横行南服,由丹阳迁郢,取荆州以立根基。武王取罗、鄀,以鄢郢之地,定襄阳以为门户,至灭申,遂北向以抗衡中夏。”。楚文王的定都郢与北进,为后来楚国北上争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趣闻轶事 和氏璧 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中得到一块璞玉,捧著进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让玉匠(治玉的匠人)鉴定,玉匠说:“这是块石头。”楚厉王认为卞和欺骗自己,于是砍掉他的左脚。 卞和献玉 等到楚厉王去世,楚武王继位后,卞和又捧著那块璞玉进献给楚武王。楚武王让玉匠鉴定,玉匠又说:“这是块石头。”楚武王也认为卞和欺骗自己,于是砍掉他的右脚。 等到楚武王去世,楚文王继位后,卞和就抱着那块璞玉在楚山下哭泣,卞和整整哭泣三天三夜,眼泪哭干直到流出血来。楚文王听说后,便派人去询问卞和哭泣的原因,说:“天下受断足之刑的人那么多,为何独独你哭得这么悲伤呢?”卞和说:“我不是悲伤脚被砍掉,而是悲伤把宝玉称作石头,把忠贞的人称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楚文王就让玉匠加工这块玉璞,发现真是一块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受鞭刑 楚文王得到茹黄之狗和宛路之箭,就用它们到云梦泽打猎,三个月不回来。得到丹地的美女,纵情女色,整整一年不上朝听政。大臣葆申说:“先王占卜让我做太葆,卦象吉利。如今您得到茹黄之狗和宛路之箭,前去打猎,三个月不回来。得到丹地的美女,纵情女色,一年不上朝听政。您的罪应该施以鞭刑。”楚文王说:“我从离开襁褓就列位于诸侯,请您换一种刑法,不要鞭打我。”葆申说;“我敬受先王之命,不敢废弃。您不接受鞭刑,这是让我废弃先王之命。我宁可获罪于您,也不能获罪于先王。”楚文王说:“遵命。”于是葆申拉过席子,楚文王伏在上面。葆申把五十根细荆条捆在一起,跪着放在楚文王的背上,再拿起来。这样反复做了两次,对楚文王说:“请您起来吧!”楚文王说:“同样是有受鞭刑的名声,索性真的打我一顿吧!”葆申说:“我听说,对于君子,要使他心里感到羞耻,对于小人,要让他皮内觉得疼痛。如果让他感到羞耻仍不能改正,那么让他觉得疼痛又有什么用处?”葆申说完,快步离开朝廷,自行流放到澡渊边上,请求楚文王治自己死罪。楚文王说;“这是我的过错,葆申有什么罪?”于是改弦更张,召回葆申,杀死茹黄之狗,折断宛路之箭,打发走丹地美女,将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上,数年时间兼并三十九个国家,扩大楚国的疆土,使楚国日益强盛。 《吕氏春秋·贵直论第三·直谏》:王曰:“有笞之名一也,遂致之!”申曰:“臣闻君子耻之,小人痛之。耻之不变,痛之何益?”葆申趣出,自流于渊,请死罪。文王曰:“此不谷之过也,葆申何罪?”王乃变更,召葆申,杀茹黄之狗,析宛路之矰,放丹之姬。后荆国兼国三十九。令荆国广大至于此者,葆申之力也,极言之功也。 獬豸冠 相传,楚文王曾猎获一头獬豸(獬豸是有着羊的身体、麒麟外观的瑞兽,拥有分辨正与不正能力),并用它的皮毛做成一顶帽子,成为“獬豸冠”。楚文王喜好戴獬豸冠,因此楚国人争相仿效。到汉代时,獬豸冠竟成为执法者的礼帽。 史籍记载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楚武王(熊通) 母亲:邓曼 妻子 息夫人(亦称息妫) 儿子 楚堵敖(熊艰),母息夫人 楚成王(熊恽),母息夫人

  国君世系  (属于熊氏家族,除项羽外)  次序 习惯称法 中文名 在位时间 年数 备注

  1 楚熊蚤 芈蚤

  原名鬻熊,始以熊为氏

  2 楚熊丽 芈熊丽

  3 楚熊狂 芈熊狂

  4 楚熊绎 芈熊绎 前1042年—前1006年 37 被周武王册封为诸侯,子爵

  5 楚熊艾 芈熊艾 前1005年—前981年 25

  6 楚熊黵 芈熊黵? 前980年—前970年 11

  7 楚熊胜 芈熊胜 前969年—前946年 24

  8 楚熊杨 芈熊杨 前945年—前887年 59 又作熊锡、熊炀

  9 楚熊渠 芈熊渠 前886年—前877年 10

  10 楚熊挚 芈熊挚 前876年 1 又作熊挚红

  11 楚熊延 芈熊延 前875年—前847年 29

  12 楚熊勇 芈熊勇 前846年—前838年 9

  13 楚熊严 芈熊严 前837年—前828年 10

  14 楚熊霜 芈熊霜 前827年—前822年 6

  15 楚熊徇 芈熊徇 前821年—前800年 22

  16 楚熊咢 芈熊咢 前799年—前791年 9

  17 楚若敖 芈熊仪 前790年—前764年 27

  18 楚霄敖 芈熊坎 前763年—前758年 6

  19 楚厉王 芈熊眴 前757年—前741年 17 又作楚蚡冒

  20 楚武王 芈熊通 前740年—前690年 51 前704年,自立为武王,楚开始称王

  21 楚文王 芈熊赀 前689年—前677年 13

  22 楚杜敖 芈熊艰 前676年—前672年 5 又作堵敖

  23 楚成王 芈熊恽 前671年—前626年 46

  24 楚穆王 芈商臣 前625年—前614年 12

  25 楚庄王 熊侣 前613年—前591年 23 一名旅,春秋五霸之一

  26 楚共王 芈熊审 前590年—前560年 31 出土楚国文献写作龚王

  27 楚康王 芈昭 前559年—前545年 15

  28 楚郏敖 芈员 前544年—前541年 4 即芈熊员

  29 楚灵王 芈熊虔 前541年—前529年 12 原名围,即位后改名虔

  30 楚王比 芈比 前529年 1

  31 楚平王 芈居 前528年—前516年 13 原名弃疾,即位后改名熊居

  32 楚昭王 芈轸 前516年—前489年 27 出土楚国文献写作卲王

  33 楚惠王 芈章 前488年—前432年 57 又作献惠王

  34 楚简王 芈中 前431年—前408年 24 又作柬大王

  35 楚声王 芈当 前407年—前402年 6 又作声桓王

  36 楚悼王 芈熊疑 前401年—前381年 21

  37 楚肃王 芈臧 前380年—前370年 11

  38 楚宣王 芈良夫 前369年—前340年 30

  39 楚威王 芈商 前339年—前329年 11

  40 楚前怀王 芈熊槐 前328年—前299年 30 前299年被秦扣押,3年后死在秦国

  41 楚顷襄王 芈横 前298年—前263年 36

  42 楚考烈王 芈完 前262年—前238年 25

  43 楚幽王 芈悍 前237年—前228年 10

  44 楚哀王 芈犹 前228年 1

  45 楚王负刍 芈负刍 前227年—前223年 5 前223年,秦灭楚;昌平君被拥为楚王

  46 楚昌平君 芈启 前223年 1 兵败身死,秦灭楚

  47 (秦治12 年) ----- 前223---前208 16

  48 楚后怀王 芈心 前208——前205 4 又称作熊心,楚义帝 , 前205年为项羽所弑

  49 西楚霸王 项籍 前206——前202 5 字羽,前205年弑君,前202年自刎于乌江

  望采纳,给分谢谢

楚国历代君王表

楚国君主是指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21年楚国的国君,共47位。鬻熊,熊绎,熊渠,熊挚红,熊仪,熊通,熊赀,熊艰,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