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新郑有轩辕故里,有谁知道这段历史吗?
轩辕丘是轩辕黄帝的诞生地。关于黄帝生于河南新郑轩辕丘,历代史书多有记载,战国《竹书纪年》曰:黄帝轩辕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汉代《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集解》引:皇甫谧曰:(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宋代《太平御览》、《册府元龟》、《通鉴外纪》等皆云黄帝居有熊国轩辕之丘。明代《大明一统志》、《河南通志》说:轩辕丘在亲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清代《大清一统志》、《开封府志》、《新郑县志》、蒋廷锡《(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刘充勋等编著的《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皆记述:轩辕黄帝氏,少典之子,母曰附宝,见电光绕斗感而有孕,生帝于轩辕之丘(在今河南开封府新郑县),故曰轩辕氏……。国于有熊(即新郑)。民国年间《辞源》、《中国人名大辞典》、台湾《中文大辞典》、《最新世界名人大辞典》等也都记述黄帝生于河南新郑是轩辕丘。199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确认河南新郑是轩辕黄帝故里、故都。关于轩辕丘的确切位置,史书、碑刻也多有记载:晋代《天下名胜志》说:新郑县城内有轩辕丘。清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大殿碑记》说:古传,郑邑为轩辕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址,乃当年故址。清嘉庆二十八年和民国十九年《密县志》记载:密县大隗镇南3里许,有七圣庙,新郑轩辕丘距此四十余里。轩辕黄帝的诞生,新郑地区广泛流传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轩辕黄帝是天上的玉皇大帝,一日他拨开彩云往下界观看,只见山河壮丽,大地锦绣,可是人们却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生活十分凄苦。玉皇大帝起了怜悯之心,不顾天神们的劝阻,化为一条黄龙,飞向人间。这时,正巧附宝的轩辕丘旁挖菜采果,突然见天昏地暗,乌云滚滚,一条黄龙围绕北斗七星旋转,呵嚓一声炸雷,那条黄龙向她扑来。她吓晕倒地,醒来时云开日出,觉得怀了身孕,经过二十四个月,产下一子,他就是轩辕黄帝。黄帝是天帝下凡因不可信,但是它却表明人们对轩辕黄帝的无比崇敬!后人为纪念轩辕黄帝功德于汉代永平年间,在轩辕丘前建轩辕故里祠,清代康熙五十四年,新郑县令许朝柱立轩辕故里碑,以后这里便成了炎黄子孙朝拜圣地!
新郑是黄帝故里的依据:
战国,《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舆地志》云: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也。大抵征战所至都涿鹿,即位乃都有熊。”
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史记·集解》:“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卷一)
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第四》:“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闳夭之徒患之,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史记·正义》:“《括地志》云:‘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卷四)
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
汉,焦延寿《焦氏易林》:“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即今河南新郑是也。”
东汉,班固《白虎通·号篇》:“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二》曰:“洧水又东迳新郑县故城中。……皇甫士安《帝王世纪》云:‘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河南道四》:“新郑县,紧,东北至州(禹州)九十里。本有熊氏之墟。又为祝融之墟,于周为郑武公之国都。”(注:新郑县在禹州东北九十里)
唐,李泰《括地志》:“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史记·周本纪》:‘有熊九驷’正义引。”(卷三)
唐,僧一行《大衍历》:“三台分系九州,轩辕星对中台,二星下为有熊墟,县正有熊氏故都。”
后晋,刘昫《旧唐书·天文志》:“新郑为轩辕、祝融之墟,其中东鄙则入寿星。”
宋,罗泌《国名记》:“有熊帝之开国,今郑之新郑。”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君少典之次子也。伏羲生少典,少典生神农及黄帝,袭帝位,居有熊之封焉……始学于大颠,长于姬水。帝年十五,心虑无所不通,乃受国于有熊,袭封君之地。在郑州新郑县。”
宋,刘恕《通鉴外纪·卷一》:“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原注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蟜氏之女,孕轩辕二十四月而生。《晋语》曰:‘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此《史记·五帝本纪》文无有熊国君四字,名下有曰字。《集解》引徐广曰:‘号有熊。’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索隐》曰:‘注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都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明,天顺五年李贤《大明一统志·沿革》:“新郑县,上古有熊国,在州城东北九十里,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名曰新郑。”(第5页)
注:州城即禹州城,时新郑属禹州。
明正德十二年《重修太清观志》:“河南路新郑,古有熊氏之国也。县治西南迤廿里许有观,名太清,开基于汉永平之末,号天寿宫,毁于唐广德间。”(此碑现存新郑市博物馆)
明,嘉靖三十四年《河南通志·沿革》:“新郑县,上古有熊国,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名曰新郑。”(卷二十)
明,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奉敕撰《历代通鉴纂要》:“黄帝轩辕氏,姓公孙,改姓姬,名轩辕,有熊(今新郑县)国君少典之子,以土德王。神农氏衰,诸侯相侵伐,轩辕修德治兵,擒杀蚩尤于涿鹿(今涿州),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正德二年本,卷一)
清,顺治十六年《新郑县志·新郑县土俗民情图说明》:“新郑史称东里,古轩辕有熊氏之国也,东马陵、南陉山、西大隗、北豹山。溱洧襟带于前,梅泰环拱于后,风藏气聚,世多君子,……。”(卷一,图说十八)
清,康熙三十二年《新郑县志·封建》:“有熊氏,皇甫谧曰:‘有熊国,今河南新郑是也。’”(第55页)
清,康熙三十四年管竭忠《开封府志·建置沿革》:“新郑县,古有熊国,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春秋,郑武公从平王东迁国焉,名曰新郑。”(卷之二,第7页)
清雍正三年,蒋廷锡《(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6年6月出版):“新郑,汉旧县,春秋时郑国,至韩哀侯灭郑,自平阳徙都之,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也,本郐国之地。”
清雍正三年,蒋廷锡《(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三百七十一卷,开封府部:“新郑县,上古有熊国,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鄫国,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名曰新郑。秦属颍川郡,汉始置新郑县,属河南郡,东汉因之,晋省,南北朝刘宋复置,属荥阳郡,后魏省,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豫州荥阳郡,唐属郑州荥阳郡,宋属郑州,金元俱属钧州,明初属钧州,后改属开封府。”
清,雍正九年《河南通志·沿革》:“新郑县,上古有熊国,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
清,乾隆三十二年刻本、光绪二十八年田文镜补刻本《续河南通志·舆地志》:“新郑,有熊氏之墟”。又《沿革下》:“新郑县,上古有熊国。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名曰新郑。”(卷之四,第15页)
清,王漠《汉唐地理书钞》:“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
清,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新郑,古有熊氏之墟,郑桓公子武公国,韩自平阳迁徙都之。”(卷之二十)
1929年版,刘景向《河南新志·沿革表》:“新郑县,古有熊国。周初为郐,春秋为郑国,战国韩亦都之,秦置新郑县,又置苑陵县。”(卷之一,第63页)
1930年,蒙文通《古史甄微》:“《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此明黄帝以下,自另一族,黄帝号有熊氏。皇甫谧言:‘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盖起于河、洛之间,是西北民族也。”
1931年,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有熊,黄帝之都,即今河南新郑县。《通典》:‘新郑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也。’故黄帝曰有熊氏。”(第319页)
1947年,方毅、傅运森等《辞源》(正续编合订本):“有熊,古地名,即今河南新郑县。《通典》:‘新郑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地。’故黄帝亦曰有熊氏。”(第723页)
1955年版,历史学家陈稚常著、顾颉刚校订《中华上古史演义》:“那时神农氏一位有名的首领,姓姜,在曲阜(现在山东曲阜县)地方建都,后人称他为炎帝。还有一位有熊氏(现在河南省新郑县)首领姓姬,后人称他为黄帝。这两位是那时杰出的强大首领,据说还是一祖传下的同族兄弟,他们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祖先……”(第45页)
1980年,《辞源》(修订本):“有熊,古国名。相传黄帝轩辕氏本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故号有熊。故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参阅《史记·五帝纪·集解》引徐广、谯周、皇甫谧说。”(第二册,第1477页)
1982年版,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商》:新郑县为有熊氏居地。
1982年,杨国勇《黄炎华夏考》:“关于黄帝所都,……《世本·帝系》:‘黄帝’。宋衷注:‘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亦号轩辕氏’。《水经注·洧水》:‘皇甫士安《帝王世纪》:或言(新郑)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通鉴外纪》卷一上注又引皇甫谧云:‘新郑,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括地志》云:‘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从这些说法里可知,有熊和轩辕丘均在新郑县境。”(1982年,《山西大学学报》,第四期)
1983年版,《辞海》:“有熊,古国名,相传黄帝轩辕氏本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故号有熊,故地在今河南省新郑县。”(第1477页)
1983年,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黄帝姓公孙,名轩辕,为少典氏之子,初期立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县一带地),盖为夏族集团内之一个氏族领袖。彼鉴于黎族之入侵,为夏族生死存亡之所关,乃毅然奋起号召夏族各氏族团结为御外之战争。传说上说其征师诸侯,大概所指就是此一事实。”其“注八:《史记·卷十五·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集解》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1983年,教之忠《禹县名胜古迹·禹县历史系列表》:“据传黄帝建都于‘有熊’。有熊是现在的新郑县境,禹县的北部紧临新郑,当属黄帝之故墟。”《庄子·再宥篇》说,黄帝十九年问道于广成子。这件事发生在今浅井公社,马沟村北的嵖峒山上,后又在此山南侧建有道观一座,名叫大仙观,又因为建于逍遥河之滨,也叫逍遥观。”
1985年版,日本泷川资言、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黄帝者,少典之子,……。《集解》:‘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姓公孙,名曰轩辕。《考证》:‘《大戴礼·帝系编》:少典产轩辕,是为黄帝。’”(第1页)
1986年版,罗竹风《汉语大词典》:“有熊,①黄帝的国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汉班固《白虎通·号》:‘黄帝有天下,号有熊。有熊者,独宏大道德也。’清张逸少《北征凯旋》诗:‘战伐夷头曼,威名俪有熊。’②古地名。传说黄帝所建之都。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县。《通典·州郡七》:‘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也。’” (第六卷1162页)
1987年版,台湾史学家柏杨《中国人史纲》:“纪元前二十七世纪时,仅黄河中游跟汾水下游一带,就有一万个以上的大小部落。其中以三个部落最为强大,一个是正在没落中的神农部落,根据地在陈丘(河南淮阳),酋长姜榆罔,是五氏之一的神农氏的后裔。一个是强悍善战的九黎部落,根据地在涿鹿(山西解县),酋长蚩尤;他有九个儿子,都是万夫莫当的勇士,附近部落都臣服在他的控制之下。另一个是文化水准似乎较高的新兴起的有熊部落(这个部落显然的用熊作为图腾,再不然他们一定养有熊罴),根据地在有熊(河南新郑),酋长姬轩辕;他有很大的智慧和很大的能力,集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和魔法家于一身。”(第62—63页)
1990年版,陕西柏明、李颖科《黄帝传》:“有熊,在河南新郑县。《帝王世纪》主此说:‘黄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郑县是也。’”(第117页)
1991年版,王万邦《姓氏词典》:“有熊,以地名为姓氏。黄帝开国于有熊,因氏,据《姓源韵谱》。有熊,相传为黄帝之都,即今河南新郑。黄帝号有熊氏,有熊氏系黄帝少典之族,据《古史考》。”(第458页)
1991年,金岳《北方五帝文化考》:“黄帝初封有熊,因称有熊氏,相传地在河南新郑,然而有熊氏当因熊尔(耳)山得名,熊耳山在河南洛水中游。《尚书·禹贡》:道洛至熊耳……,如是,有熊氏故地包括熊耳山北,这里是仰韶文化的中心区域,有熊氏乃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氏族。”(见《辽海文物学刊》)
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贵民《轩辕文化在中州的史迹》:“所谓黄帝‘受国于有熊’,有熊之墟历来都说是新郑,在文献上,颛顼之墟在今濮阳,祝融八姓在郑、韩、虢、郐一带,楚国始祖高阳氏是黄帝的一支,也从这一带向南方发展。这些黄帝族的分支,都活动在有熊氏之墟及其附近地方。”
1991年阎海清《取名查典》:“熊,据传说,一支熊氏是黄帝之后,其原因是黄帝建都于熊(今河南省新郑县),在熊一带居民有一支以熊为氏。”
1992年版,著名史学家何光岳《炎黄源流史》:“今新郑县西北有个轩辕丘,此皆黄帝居此之证。……《水经注》:‘黄水出太山南黄泉,东南流,经华城西至郑城东北与黄沟合,注洧水。’钱穆说:‘疑黄帝之名与黄水、黄沟有关。太山即自然山,在新郑县西,黄水所源,疑自然乃有熊字讹。然则古代黄帝部落之居地,应在河南新郑断无疑矣。’”(第517页)
1993年版,罗竹风《汉语大词典》:“黄帝,古帝名,传说中各族的共同祖先。少典之子,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第十二卷)
1994年,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论轩辕黄帝的出生及其历史内涵》:“黄帝之宫本在昆仑,但他在新郑县具茨山下凡投胎,所以新郑又成为他的故乡,后来又成为都城。唐代李泰《括地志》曰:‘黄帝征战蚩尤,初都涿鹿,即位乃都有熊’。宋代罗谧《路史》:‘黄帝开国于有熊,今郑之新郑。’新郑为黄帝的地上之都,亦天地之中心所在。新郑为黄帝故里,不仅许多古代文献中有记载,而且在口头文学中也代代相传。如湖北神农架的山歌《黑暗传》史诗即唱道:“(轩辕黄帝)新郑县里长成人。”(1994年,总卷(3)《中国文化研究》)
1994年,谢均祥《中原寻根·源于河南千家姓》:“常先、常仪是常姓的始祖之一,他们是黄帝的臣子,而黄帝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居轩辕之丘,国于有熊,其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因黄帝族的活动地域主要在中原地区,所以常姓的先人得姓必与河南有关,常先、常仪的居地也应在今河南新郑一带。”
1995年,张宝树等《说古到今话姓名》:“相传黄帝建都于熊(今河南新郑县),又称有熊氏,后代称为有熊氏。”
1996年,王大良《赵钱孙李》:“熊姓的来源与黄帝有关。相传黄帝在世的时候,曾在古有熊(今河南新郑一带)建立国家,史称他有熊氏,他的后代中,便有人以这一地名为姓氏,姓熊。夏朝初年,著名武士后羿的手下,有位名人熊髡,其先就出自黄帝之后。”
1996年,谢钧祥《中国百家大姓源流》:“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说:‘少典之子,姓公孙。’长居姬水,故改姓姬,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
1996年,王大良《姓氏探源与取名艺术》:“熊姓,相传黄帝在世的时候,曾在有熊(今河南新郑一带)建立国家,史称他有熊氏。他的后代中以这一地名为姓氏,姓熊。”
1998年,曹桂岑《中国古代早期城址初探》:“黄帝的都城名,据《竹书纪年》说,黄帝‘居有熊’,《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丘’,《史记·五帝本纪》:‘邑于涿鹿之阿’。关于有熊、轩辕丘、涿鹿的地望,一些文献也有记述,《广舆记》说:‘轩辕丘新郑,古有熊氏之国,黄帝生此因名’。《帝王世纪》:‘新郑,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又云:‘(新郑)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已明确指出,‘有熊’、‘轩辕丘’在新郑。”又“黄帝最早建都于熊(即居轩辕丘)可谓是天下第一都,其都在新郑又无异议,对五帝时代的研究意义重大。”
1998年8月,台湾著名考古学家、金石学家张光远《从考古展现黄帝时代的中国文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晚期,在黄帝都邑有熊(新郑)附近的黄河中游地区,有洛阳的王湾二期文化,所见彩陶为大口曲腹小底的碗钵与盆,又有罐、瓮等;……。”(见1998年台湾《故宫文物月刊》第十六卷第五期)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世本·卷一 帝系篇》:‘少典生轩辕,是为黄帝。注: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都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焦氏易林·卷一》:‘〔萃〕黄帝所生,宓羲之宇,兵刃不至,利以居止。宓羲都于陈。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即今河南新郑是也。’”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帝王世纪·自皇古至五帝第一》:‘伏羲都陈,神农亦都陈,又营曲阜。黄帝都涿鹿,或曰都有熊。原注:涿鹿,今幽州界;有熊,今郑州界新郑县。少昊都穷桑。颛顼都高阳。原注:高阳,在周为卫地。……或谓之卫丘,今濮阳县。帝喾都亳,一曰都高辛。原注:今偃师也。(《初学记》卷二四引)’”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帝王世纪》:‘〔黄帝〕有圣德,授国于有熊,郑也。(《路史·后纪》五注引《世纪》)古有郑国,黄帝之所都。(《续汉书·郡国志》一注引皇甫谧云)新郑,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通鉴外纪》卷一上注引皇甫谧云)或言〔新郑〕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水经注》卷二二引)’”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金楼子·卷一 兴王篇》:‘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感女登,生炎帝,人身牛首。有圣德,以火承木,都陈,迁鲁。嘉禾生,醴泉出,在位百二十年。黄帝有熊氏,号轩辕,亦曰帝鸿。少典之子,姬姓也。又姓公孙。少典娶有蟜女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附宝孕二十月,生黄帝。龙颜,有圣德。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乃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屈轶草生庭,佞人入,则指之。又有景星麟凤之瑞。乃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置左右大监以治人。得宝鼎,兴封禅。帝坐于元扈之上,太一来下,有大蝼如羊,帝曰:土气胜,故以土德王。在位一百年。有四妃,生二十五子。’”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云笈七签·卷一百 轩辕本纪》:‘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君少典之次子也。……帝年十五,心虑无所不通,乃受国于有熊,袭封君之地。在郑州新郑县。’”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通志·卷一 三皇纪第一·黄帝》:‘黄帝轩辕氏,亦曰地皇,亦曰有熊氏,亦曰帝鸿氏,亦曰归藏氏。或言有土德之瑞,故曰黄帝;有轩冕之服,故曰轩辕;作都于有熊,故曰有熊。’”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路史·卷二十四 国名纪·黄帝后姬姓国》:‘少典 有熊 帝之开国,今郑之新郑。《舆地广记》云:古有熊国,黄帝所都。’”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括地志·卷六》:‘郑州 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史记·周本纪》正义)’”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元和郡县志·卷九》:‘新郑县 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又为祝融之墟。’”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太平环寰记·卷九》:‘河南道九·郑州·新郑县 昔黄帝都于有熊即此,其地又为祝融之墟。’”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舆地广记·卷九》:‘京西北路 新郑县,古有熊国,黄帝所都也。亦为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明一统志·卷二十六》:‘河南布政司·新郑县·襄城县 新郑县,周封黄帝后于此。首山,在襄城县南五里。《史记》申公曰:天下名山八,而三在夷狄,五在中国,皆黄帝所尝游,首山其一也。具茨山,在新郑县西南四十里,又名大隗山。《水经注》云:黄帝登此山,升于洪堤,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今其山有轩辕避暑洞。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
2004年,马世之《郑州市域夏商周诸侯国国都探索》:“有熊,夏商姬姓国。《路史·国名纪一》将有熊列为‘黄帝后姬姓国’。早在远古时期,‘有熊’便是中原地区一个著名的方国。相传少典与黄帝都做过有熊的国君。史称黄帝号‘有熊’,司马贞《史记索隐》云:‘〔黄帝〕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裴骃《史记集解》引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有熊国在今河南省新郑双洎河滨。皇甫谧《帝王世纪》载:‘新郑,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受国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又说:‘或言〔新郑〕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王嘉《拾遗记》谓:‘轩辕黄帝出自有熊之国。’轩辕丘为古熊国的国都,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境。原新郑县城北关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轩辕故里碑’。又清道光二年(1822年)碑记:‘新郑为轩辕黄帝故都,文明肇启有自来矣。’黄帝之世,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新郑市境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甚多,主要有唐户、大朱庄、南李庄、王垌、洪府、高坡岩、岳庄、古城村、人和西南场等,均属有熊的物质文化遗存。
夏商时期,黄帝后裔在有熊氏之墟立国,仍称‘有熊’。《史记·周本纪》载:‘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正义》引《括地志》云:‘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史记》提到的‘有莘’、‘骊戎’指为方国,与之并列的‘有熊’亦应为方国。有熊国约于商末周初被灭,其地归入郐之版图。有熊虽系区区小国,却因黄帝之故而久负盛名。”(见郑州古都学会《古都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2004年9月)
因内容太多,只粘贴了一部分
黄帝轩辕的本姓是公孙。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黄帝诞辰相传是农历三月初三,黄帝即位据说是在公元前2698年,即位时20岁,据此推算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相传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
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汉代在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建有轩辕故里祠。
扩展资料
黄帝被尊奉为“华夏始祖”。柳翼谋评论黄帝时代是洪水以前最盛之时代:自燧人以迄唐、虞洪水之时,其历年虽无确数,以意度之,最少当亦不下数千年。故合而观其制作,则惊古圣之多;分而按其时期,则见初民之陋。牺、农之时,虽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诸物,其生活之单简可想。
至黄帝时,诸圣勃兴,而宫室、衣裳、舟车、弓矢、文书、图画、律历、算数始并作焉。故洪水以前,实以黄帝时为最盛之时。黄帝和炎帝时期逐渐形成华夏族,因而他们都视为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故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每年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祭祀活动,在河南新郑有拜祖活动。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由国务院、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的在河南省郑州市下辖新郑市祭拜先祖黄帝的仪式。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中国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等各界优秀的炎黄子孙出席历届大典。在“首届全球根亲(客家)文化盛事颁奖大典”被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
新郑是黄帝故里建都地,人文始祖黄帝在新郑建立,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新郑就有三月三风后顶拜轩辕的习俗。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华夏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据史书记载,轩辕黄帝故里在河南新郑。春秋时代的历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新郑具茨山(俗称“始祖山”)朝拜黄帝的记载,由民间自办,一直绵延至今。
-黄帝 (华夏部落首领)
http://wwwzj60com/web/NewsInfoaspFirstKind=MT_00002_100011924&KindID=MT_00002_100011927&ID=MT_B0001_100017566
全球华人的梦想孤身一老的努力 寻根
来源:东方今报 作者:姜柯安 赵建中 时间:2005-11-22
黄帝故里在哪里?即使到现在,还会有不同的说法,包括陕西黄陵、山东曲阜等。但越来越多的华人,渐渐认可了黄帝故里就在新郑的说法。而引起这种改变的,正是因为一个人的努力——74岁的赵国鼎。
20多年来,他上北京、下山东、到陕西,查阅历史资料,进行实地考察,提出了黄帝出生、建都在新郑的说法,并取得广泛认同。
11月20日上午,精神矍铄的赵国鼎老人,在参加黄帝故里的规划方案专家评审会的间隙,给记者讲述了自己对黄帝故里考证的来龙去脉。
起因 寻根寻来一场尴尬
赵国鼎1931年生在新郑市具茨山主峰旁边的自然山下。他小时候在自然山寺小学读书的时候,经常听老师和村里的老人说起,中华始祖黄帝就生在具茨山附近,那里是他战斗建都和发明指南车的地方。古老的传说,让赵国鼎从小就相信:黄帝就是在新郑出生,建国定都。
但真正让他去考证黄帝故里就在新郑的原因,还要从海南老乡来新郑寻根,结果寻来一场尴尬说起。
1983年,当时在新郑市城关经济联合社工作的赵国鼎到海南考察。三亚市相关部门的一位黄秘书是河南老乡。他告诉赵国鼎,在三亚市有个河南村,5000多名村民都姓黄。村里老人说,他们是黄帝的后裔,南宋时期从汴京(开封)南迁的。村里人都很想回河南寻根,但不知道去哪里合适。
一听这,赵国鼎来劲了:“去新郑啊,我们那里有黄帝故里,轩辕祠,全世界华人的根都在我们那儿呢。”一个月后,在黄秘书的带领下,几十个海南客人真的找到了赵国鼎,要去祭祀黄帝陵墓。
但当赵国鼎领着他们去轩辕祠时,连赵国鼎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轩辕祠现在变成了兽医院的一个仓库,庙房、山顶都扒光了,清代立的碑也找不着了。
海南的客人感到很扫兴。他们告诉赵国鼎,不管黄帝在新郑的传说是真是假,如果放在海南,他们会修葺所有的遗迹,建设很大的祠堂,来祭祀黄帝。毕竟,这是中华始祖。
赵国鼎感觉面子上很过不去。一来,好像自己说了瞎话;二来,黄帝故里到底在不在新郑,他也开始有些怀疑了。
决定 一步改变他的一生
生性耿直的赵国鼎开始迈出了他求证的第一步。
他先找到新郑文管所、县志办、文化馆,但得到的答复让他有些泄气:以前这里有一块清代立的轩辕故里碑,但世事变迁,这块碑现在也找不着了。
更让赵国鼎气馁的是《史记》的汉代注释。《史记》中记载:“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而其注释更详细地指出“生于寿丘”,且在鲁东门外(今山东曲阜县东北约六里)。更深入地找寻下去,黄帝故里还有甘肃天水说,河北逐鹿说。
黄帝故里到底在哪里?赵国鼎决定刨根问底。
找寻 三下山东实地求证
《史记》注释言之凿凿,黄帝生在山东寿丘,赵国鼎要去实地看一下当地有没有实证。1984年春天,他第一次来到曲阜,但没有看到任何有关黄帝故里的遗迹,也没有听到任何有关传说。他只在少昊陵,看到一块复制《史记》注释内容的碑。
当时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已经小有名气,许多海外华人祭祖都去那里。黄帝陵的根据是个神话传说:“黄帝乘龙升天,帽子埋在陕西,靴袜葬在荆山(今灵宝境内)。”
接着,赵国鼎又去了陕西黄陵。在那里,陕西人承认,他们这里是黄帝的衣冠冢,连陵墓碑上也是按《史记》注释的说法:黄帝生于山东寿丘。
这一年,赵国鼎在工作之余,光山东就跑了3次。让他感觉迷惑的是,寿丘虽然有《史记》注释佐证,但根据好像并不存在。因为在新郑,不仅关于黄帝的传说众多,就是黄帝遗迹,也有好几个。他决定要从历史记载中,查找黄帝故里的真正所在。
转机 古籍之中求得结果
赵国鼎想到了北京,那里专家很多,古籍完备,也许可以找出个所以然来。1985年,赵国鼎十多次往返新郑与北京,来到北京,他就一头扎进黄帝故里的考证中。他先来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这里的研究员周争恰好也是新郑人。他给了赵国鼎一套《水经注》,上面有一句十分关键的话“新郑城内有黄帝遗祠”。
在中华书局,赵国鼎又碰巧找到了另一个新郑人,档案管理员高流水。这次,高流水给了赵国鼎更多的支持:提供了《山海经》、《国语》、《左传》等大量古籍。赵国鼎慢慢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在《国语》中有这样的记载:“黄帝炎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国,今郑也”。赵国鼎兴奋了,“郑”说的就是现在的郑州地区,新郑自然包括在里面。
在西晋皇甫谧著的《帝王世纪》中有这样一句话“黄帝生于轩辕之丘,轩辕都曰有熊,有熊,今河南新郑”。郦道元的《水经注》也引用了这句话。
一切都逐渐明朗,赵国鼎又来到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和国家文物局。这里的专家说,从新郑发现的仰韶文化和裴李岗文化来看,可以证明这一带确实有我们祖先的存在。历史研究所的一位专家更是告诉赵国鼎,以当时的地理条件,新郑更符合黄帝故里特征,因为山东在当时属于东夷,而不是有熊国。
疑问 《史记》是否记载有误
考证的结果令赵国鼎十分满意,但《史记》的注释是怎么回事?
北京师范大学一位姓陈的教授,给赵国鼎解开了这个谜团。根据他的考证结果,这个《史记》注释是汉代人孔安国所为。孔安国是孔子的17代世孙,在当时的社会,大家都对孔子十分崇拜,孔安国就在《史记》的注释里加上了寿丘的具体地点。
后来在一些出土文物中,也验证了这个注释是后人所加。同时,文物考古部门也证实,在已知道的11处黄帝遗址中,新郑有6处。
欣慰 成果终被逐渐认可
1990年,赵国鼎的第一本论述黄帝故里的专著《中华文明始祖黄帝》出版。1991年,第二本专著《黄炎二帝考略》出版。
为了让更多的专家认可新郑就是黄帝故里的所在,新郑市有关方面和赵国鼎利用各种机会,召开专家论证会。1990年7月,在郑州召开的一次论证会上,专家基本上认同了“黄帝生于轩辕,建都有熊,有熊,今河南新郑”的说法。
1992年,在北京召开的“华夏文化与中原文明”国际文化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各地的100多名华人专家,也基本上认同了这一观点。
1992年,新郑开始举办“炎黄文化艺术节”,到今年已经举办了11届。
与此同时,新郑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对黄帝故里进行开发与建设。1991年,修葺一新的轩辕故里对外开放,随后的几年,新郑黄帝故里的其他各个遗址都经过修缮,向游人开放。
愿望 妥善保护祖先痕迹
2005年10月,新郑市政府对外宣布,要用100万元重金,在全球范围内征集黄帝故里的规划方案。已经74岁高龄的赵国鼎老人,成为专家评审组的一员。
2005年11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17届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大会上,赵国鼎应邀参加,因为对黄帝故里的考证成果被广泛认可,他被授予了荣誉奖。赵国鼎在大会上发言,再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黄帝出生、建都在新郑;从黄帝建国立都到现在,历史已经越过了5002年。
对于刚刚揭晓的黄帝故里规划方案,作为专家评委的他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管如何进行规划,不能漏掉对黄帝遗址的保护,更不能有所破坏。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痕迹,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
http://wwwggdjcomcn/wsdx/fyrw/200512/2715html
人文始祖黄帝
作者:-- 网上党校文章来源:--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05-12-23
黄帝,是少典的次子,生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故称轩辕氏。黄帝幼时聪明异常,既长见识渊博,才干出众,遂继承父亲少典被拥立为有熊部落首领,故又称为有熊氏。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变的前期,社会变革十分激烈,因此史书中留下了一些关于他南征北战的生动记载。
相传炎帝扰乱各部落,黄帝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后与炎帝大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之野,并取得胜利。此后又讨伐蚩尤部落,统一了中原华夏地区。黄帝时代,发明创造繁多,成就辉煌,遂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因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
http://freedns2008cn/bbs/ccb/topic_viewcgiforum=2&article_id=0202051002145840&publishtime_id=0202051011153140&t=0&class=2&page=30
少典——轩辕-
xuebai
发表时间 2005-10-11 15:31
栏目版主
积 分:34140
货 币:15348
总数第:1777 贴
来 自:吉林 少典——轩辕-
摘自 万胜网络 xuebai 2005-10-11 15:31
http://freedns2008cn/bbs/ccb/indexcgi
少典——轩辕- -
少典——轩辕
(黄帝)—少昊——乔极——喾——弃——不窟——鞠—— 公刘——庆节——
朴——差弗——毁喻——公非——高圉——亚圉—— 祖类
是卫国公族,清人陈厚耀《春秋世族谱》和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等书,根据左传杜注等资料,都对卫国石氏传承关系有所介绍,据此可以列出卫国石氏的大致世系:
┌—○—石骀仲—石祈子
│
卫康叔(姬封)—康伯—考伯—嗣伯—疌伯—靖伯—○—┴石碏—石厚——○—┐
│
┌——————————————————————————————————┘
└—石稷—石买—┬—石恶—()石曼姑——石魋
│
└—○—石圃
在目前已经掌握的资料中,这个世系应该说是比较可信的。
宋人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说:"石,出自卫大夫石碏,其先以王父字为氏。碏生石厚。碏孙骀仲,生祁子及庶子五人。骀仲孙曰成子稷。稷生共子买,买生悼子恶。恶生曼姑,曼姑生魋。又有石圃、石乞。"
邓的说法有二点值得注意:(1)肯定石骀仲为石碏之孙;(2)石稷为石骀仲之孙,据此石稷则为石碏五世孙。
宋人石介在《石氏墓表》一文中对卫国石氏早期世系又有另一种不同的表述:"石氏之先出于卫康叔之后。按《本纪》云:卫,静伯生公叔,公叔生显伯,显伯孙挚生何为石氏。"(《徂徕石先生文集》)
据此可列出以下世系:
卫静伯——公叔——显伯——○——挚——石何
石介所引《本纪》不详何书。所涉人名均不见史传,姓氏资料和石氏宗谱亦未见提到。静伯疑即靖伯。录此姑存一说。
在一些石氏宗谱中,也涉及卫国石氏的世系。我所见到的民国丁丑修《南明石氏宗谱》(以下简称南明谱)中,有《石氏受姓源流世系》,列出从卫靖伯到石奋共18代的世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买
┌厚 ┌恶 ┌楚 ├署
靖伯—还清—材—元燮(卫武公)—石碏—┴积—骀仲—┼惠—┴制—┴蜀(即作蜀,孔子弟子)
└圃
┌章
蜀┬桢生 ┌敬 ├美 ┌建
└祺生—┬韬—┼忠—┼耀 ┌英 ┌无党 ┌毅 ├甲
└淑 └信 ├辉—┼俊—┴无偏—┬兴序—┴奋—┼乙
└光 └彦 └兴庠 └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上面的第11世以后的人名不见史籍记载,无从查考,但第5世至第10世的人名大多见于《左传》等史籍。根据《左传》杜注等资料,这个世系是大有问题的。
(一)先说石碏。石碏为卫靖伯之后,许多资料是一致的。但石碏是靖伯的第几代子孙,有不同的说法。杜预《春秋释例·世族谱》云:"石碏,靖伯孙。"这一说法为今天的姓氏学者所采用。 而这里说石碏为卫武公之子,靖伯的五世孙,与传统说法不同。
(二)石碏有子石厚,这在《左传》中有记载,但另一子石积不见史籍。骀仲是石碏之孙,这与宋邓名世的说法一致。但《礼记》郑注说石骀仲是石碏之族,陈厚耀《春秋世族谱》说石骀仲是石厚从弟,均与此不同。
(三)这里记石骀仲有三子:石恶、石惠、石圃,这肯定是不对的。《礼记》:"石骀仲卒,无适子,有庶子六人,卜所以为后者,石祈子兆 "据此,石骀仲有六个庶子,其中一个叫石祈子,继石骀仲为卫大夫,见于《左传》,但《南明谱》却说是三个儿子,而且无石祈子。《左传·襄二十八年》:"石恶出奔晋,卫人立其从子圃,以守石氏之祀,礼也。"可见石圃为石恶从子,而不是石恶之弟。此外据杜注:石恶为石买子,而不是石骀仲之子。石惠史籍无记载。
(四)记石楚、石制为石惠之子,石骀仲之孙,这也是有问题的。一般认为,石楚、石制为郑公孙段(字子石)之后,并非属于卫国石氏之族。另据左传杜注,石买为石稷子,石恶之父,而不是石恶之孙。
总之,南明谱关于卫国石氏世系的记载,核之史籍,多有出入,不太可信。那么其它石氏宗谱又如何呢?
前年,《人民日报》曾报道南京发现一部记载历史长达2700年的《武威石氏蚺城宗谱》,这部家谱是著名书法篆刻家石学鸿老人保存下来的,从公元750年石姓始祖石碏开始记载,石碏以后历代子孙均有名录,历时2700多年。我没有见过这套宗谱,不知道在这套宗谱中,石碏以下的世系是如何记载的。
2004年9月8日,广东兴宁的石卓欣告诉我他手里有一部2000年修的《广西玉林市兴业县沙塘石氏族谱》,其中有《轩辕黄帝至卫武公、石碏公世系表》和《石氏历代先祖名人简介》二篇资料,并把这二篇资料用电脑传送给我。
在《轩辕黄帝至卫武公、石碏公世系表》中,列有从康叔至石碏的世系如下:
康叔(武王弟,建卫国)—牟伯(又名康伯)—孝伯—嗣伯—总伯—仁(又名靖伯)—贞伯—顾侯—┬武公
└石碏(武公弟)
这里说石碏为卫武公之弟,卫靖伯四世孙,也与传统说法不同。另外有些人名不见于《史记·卫康叔世家》,不知何本。
在《石氏历代先祖名人简介》中,有石碏(1世)、石骀仲(2世)、石稷(4世)、石恶(6世)、石作蜀(6世)、石圃(7世)和石奋(17世)及其四子,并标明世序。
这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世系表,但其列出的世序应该是有所根据的。从沙塘谱中得知,石学鸿先生曾在1997年5月赠给广西容县石荫塘《武威石氏蚺城宗谱(摘录)》一册,广西《沙塘石氏族谱》的编修者应该也看到过这本摘录本。故猜测这本《沙塘石氏族谱》中的先祖资料很可能是从《武威石氏蚺城宗谱》摘录下来的,而在《武威石氏蚺城宗谱》中应该有从石碏到石奋更完整的世系表。
既然《武威石氏蚺城宗谱》中完整的世系表不可得,因此我根据《沙塘石氏族谱》中的有关资料,拟定一个从石碏到石奋的粗略的世系表:
1 2 4 6 7 17 18
石碏—(?)石骀仲—○—石稷—○—┬石恶(其后裔居赵邯郸)——石奋—┬石建
├石作蜀(?) ├石仁
└○(?)———石圃 ├石衍
└石庆
这个世系表显然是十分粗略的,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
(一)以石碏为第一世,石骀仲为第二世。这有二种可能:(1)石骀仲为石碏之子。(2)石骀仲为石碏从子。如果第一种,那很可能是错误的。而第二种与陈厚耀《春秋世族谱》说法是一致的,而且与《礼记》郑注以石骀仲为"石碏之族"的说法相合。
(二)以石稷为第四世、石恶为第六世,这与《左传》杜注:"成子石稷,石碏四世孙"、"(石买,)石稷子"、"买之子石恶"的说法都是一致的。
(三)以石圃为石恶的侄子,也与《左传》记载相符。
(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史记·石奋传》记石奋的四个儿子为石建、石甲、石乙、石庆,其中石甲、石乙应该不是真名,而这里列出的石奋四子,除石建、石庆外,还列出另外二个儿子叫石仁、石衍,应该是真名了,可以补史记之缺。
由上述来看,沙塘谱记载的卫国石氏世次与《左传》及杜注等资料基本上是一致的,并可推测《武威石氏蚺城宗谱》的有关记载可信度应该比较高。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这本《武威石氏蚺城宗谱》。也希望石氏宗亲能够提供这方面的资料,一起研究。
20049
附卫国君侯世系年表(据淇县石同勋《卫国国君世系政要纪年初考》一文附表)
康叔:武王同母弟,名封。公元前1042年在朝歌建立卫国。卫国始祖。
康伯:康叔之子,二世君。
考伯:康伯之子,三世君。
嗣伯:考伯之子,四世君。
疌伯:嗣伯之子,五世君。
靖伯:疌伯之子,六世君。
贞伯:靖伯之子,七世君。
顷侯:贞伯之子,(公元前867——前855)八世君。
厘侯:顷侯之子,(公元前855——前813)九世君。
武公:厘侯之子,名和(公元前813——前758)十世君。
庄公:武公之子,名扬(公元前758——前735)十一世君。
桓公:庄公之子,名完(公元前735——前719)十二世君。
州吁:庄公之子,(公元前719——前717)十二世十三位君。
宣公:桓公之弟,名晋(公元前717——前699)十二世十四位君。
惠公:宣公之子,名朔(公元前699——前695)十三世十五位君。
(公元前687——前668)
黔牟:宣公之子,(公元前695——前687)十三世十六位君。
懿公:惠公之子,名赤(公元前668——前659)十四世十七君。
以上都朝歌。
戴公:昭伯之子名申, (公元前659——前658)十四世十八位君。
以上都漕邑。
文公:昭伯之子,名毁 (公元前658——前633)十四世十九位君。
成公:文公之子,名郑(公元前633——前630)十五世二十位君。
(公元前628——前598)
公子瑕(公元前630——前628)十五世二十一位君。
以上都楚丘。
穆公:成公之子,遬名(公元前598——前587)十六世二十二位君。
定公:穆公之子,名臧(前587——前575)十七世二十三位君。
献公:定公之子,名衎(公元前575——前557)十八世二十四位君。
(公元前547——前542)
殇公:定公之弟黑肩之子,名剽(公元前557——前545)十八世二十五位君。
襄公:献公之子,名恶(公元前542——前533)十九世二十六位君。
灵公:襄公之子,名完(公元前533——前491)二十世二十七位君。
出公:灵公之孙,蒯聩之子、名辄(公元前491——前479)二十二世二十八位君。
(公元前479——前466)
庄公:灵公之子,出公之父,名蒯聩(公元前479——前476)二十一世二十九位君。
公子班师: (公元前476——前475)二十二世三十位君。
公子起: (公元前475——前474)二十二世三十一位君 。
悼公:出公之弟,名黔(公元前466——前461)二十二世三十二位君。
敬公:悼公之子,名弗(公元前461——前442)二十三世三十三位君。
昭公:敬公之子,名纠(公元前442——前436)二十四世三十四位君。
怀公:亹名(公元前436——前425)二十四世三十五位君。
慎公:敬公之孙,名颓(公元前425——前383)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
声公:慎公之子,名训(公元前383——前372)二十六世三十七位君。
成侯:声公之子,名遬(公元前372——前327)二十七 世三十八位君。
平侯:成侯之子(公元前327——前319)二十八世三十九位君。
嗣君:平侯之子(公元前319——前277)二十九世四十位君。
怀君:嗣君之子(公元前277——前246)三十世四十一位君。
以上都帝丘
元君:嗣君之弟(公元前246——前221)二十九世四十二位君。
君角:元君之子(公元前221——前200)三十世四十三位君。
以上都野王。
- 作者: 飘庙认生 2005年02月25日, 星期五 03:19 加入博采
--------------------------------------------------------------------------------------------------
http://zhangsheducomcn/zszp/zssq/yandi/shaodianhtm
http://wwwbaiducom/sct=0&ie=gb2312&bs=%BB%C6%B5%DB%B5%C4%B8%B8%C7%D7%CA%C7%CB%AD&sr=&z=&cl=3&f=8&wd=%C9%D9%B5%E4
http://wwwzzwbcomcn/lvyou/2005-10/11/content_288260htm
仍然是轩辕或者简化为轩,具体如下:
1、简介:
轩辕(xuānyuán)复姓为黄帝嫡孙,出自有熊氏,亦称为帝鸿氏。黄帝曾居于轩辕之丘,故而得姓轩辕,黄帝的后代子孙遂称轩辕氏。一说黄帝作轩冕之服,教民做衣服,故谓轩辕。又据古代传说,轩辕即天鼋,天鼋变为龙,龙为轩辕部落的图腾,因以得氏。
2、迁徙传播:
轩辕氏复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四百三十一位门阀,如今人口约两万八千三百余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17%左右。始祖汝君、汝臣、汝义于河北永平府玉田县迁居关东,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分布地:奉天府暖池塘、承德府朝阳县根德、新民府广宁县黑山。
永平府:商孤竹国,春秋山戎肥子二国地明置永平府,清属直隶省,民国废。治所为今河北省卢龙县。
玉田县:春秋时为大卤之区,汉为右北平郡无终县地,隋末改无终县为渔阳县,唐分渔阳虽置无终县,改曰玉田,清属直隶省遵化州,民初属河北省津海道。
在辽宁省锦西县北二十五里,东滨女儿河,西隔柳条边界热河朝阳县。
朝阳县:明初为营州卫地,后废入泰宁卫,清初内属,乾隆初隶塔子沟厅,寻析置三座塔厅,又改设朝阳县,属承德府,光绪间升为朝阳府,民国仍改县,属热河特别区域热河道,县治即古龙城,地滨大凌河,当承德入奉天之道,亦要区也,锦朝铁路以此为终点。
黑山县:向为辽宁省广宁县分管地,清光绪间析置镇安县,属辽宁省新民府,民国改今名,属辽宁辽沈道,县治附近有小黑山,故名,京奉铁路经之。
今河南省的新乡市、郑州市上街区、商丘市睢县、许昌市、新郑市、西华县、鹿邑县、太康县、扶沟县,广东省的江门市,山东省的临沭县、聊城市冠县、济宁市嘉祥县、郓城县、东平市,辽宁省的葫芦岛市龙港区、朝阳市,安徽省的长丰、亳州市、寿州市,天津市的静海区,河北省的玉田县,江苏省的宿迁市泗洪县,陕西省的咸阳市兴平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奥地利等地,均有轩辕氏族人分布。
3、轩辕氏名人:
古代
轩辕:(公元前2717-前2599年)上古帝王。即黄帝轩辕氏,少典与附宝之子。轩辕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曾战胜炎帝于阪泉,战胜蚩尤于涿鹿,诸侯尊为天子,后人以之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轩_:(公元~1464年待考),字惟行,一字惟衡;河南鹿邑人。著名明朝大臣。明朝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进士,授行人司副。明宣德六年用荐改御使,明正统五年晋升为浙江按察使。
轩万春:(生卒年待考),字彦绩;辽西人氏,祖籍京东玉田。著名晚清秀才、书法家。师承皇象、钟繇,工真、草、隶、行,其笔法朴质古情,沉着痛快,文而不华,质而不野。其书法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
轩辕集:生于陕西轩家桥。集,会昌时人。武宗好神仙,集以山人进。宣宗即位,流岭南,居罗浮山。大中十一年复徵至长安,召问长生术。寻归罗浮。
轩世荣:(生卒年待考),字_;辽西人氏,祖籍京东玉田。著名民国文人、书法家。其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其楷书作品虽然留存不多,却亦见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其书法笔势坚劲,能够兼融飘逸与沉着婀娜与刚健的不同艺术特点,做到质、妍的统一。轩氏的用笔特点是:点画之内给人以丰满圆转,轻重映带,变化无穷的直观印象。擅治印,其篆法严谨,刀法坚实挺拔,章法工稳停匀而富有变化。他的印章刀法稳重而灵动,加之其章法上分间布白,严整茂密,十分精到,在精严之下,汰去雕饰之气,给人以自然、恬静、茂丰的艺术感染力。不拘于法,妙趣横生,风格飘逸,疏密有致,自然得势。
现代
轩辕轲:1926年8月生,字敏毅,毕业于河南大学河南省睢县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审、教育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著有《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纂要》、《中国教育思想通史》龚自珍、魏源的教育思想一章,《中国教育魂》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两章。发表有《顾炎武的社会教化思想》、《颜元的社会教化思想》等有关教育思想的论文十余篇;《文心雕龙创作论的若干心理学考察》、《文心雕龙杂摭》等有关古代文论研究的论文数篇。担任《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思想》、《南宋事功学派及其教育思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时期的教育》、《基础心理学》等多种获奖学术著作的责任编辑、终审。
轩锡明:(公元1949~今),笔名:轩西明;河南桂颖人。著名当代小说作家。1968年毕业于青海省贵德县中学,现为青海省贵德县文化馆创作员,国家二级作家(副高职称)。青海省作家协会理事,青海省海南州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德县文学爱好者协会主席。
轩静渊:(公元1936~今),女,河北定县人。著名西南农业大学教授。1957年7月毕业于西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1982~1984年在日本东京农工大学植物防疫学科学习。现任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教授,昆虫教研室主任。主讲《植物化学保护》、《农业昆虫学》、《植物抗虫原理及应用》、《储藏物昆虫学》等课程。参加“水稻三化螟预测及防治”研究,获重庆市重木科技四等奖。
轩玉亭:(公元1947~今),河南临颍人。河南省豫剧二团,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66年毕业于河南省戏曲学校主攻生丑行,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学会会员,河南省戏曲学会会员,河南省第二次文代会代表。
轩鸿瑞:(生卒年待考),号墨子,轩_之后;河南鄢陵人。著名书法家。工真、草、隶、行,尤擅草。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其状惊世骇俗。而笔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鸿瑞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轩鸿瑞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以几十年集古字的浑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
黄帝轩辕氏简介 黄帝,有熊国君少典的次子,姓公孙,名轩辕。也有人说姓姬。生于河南省新郑市的轩辕丘,在今河南以新郑为中心,新密、荥阳、登封、禹州等地建立了有熊国。也有一说,生于天水、《史记》说生于寿丘。现在专家研究表明,寿丘要首先排除掉,《史记》原书没有明确的注释,而孔安国强加上去,汉代人孔安国[山东人]是孔子的17代世孙,在当时的社会,大家都对孔子十分崇拜,孔安国也就是给《史记》加注释冒充原书之手笔!当然有不少正确的,但把“黄帝居于轩辕之丘。”注释指出“生于寿丘”,且在鲁东门外(今山东曲阜县东北约六里)是个不小的错误!一直让后人疑惑了好一阵子,后来在一些出土文物中,也验证了这个注释是所加错误!因当时的寿丘根本没有很早的文明出现,而其他的书籍《帝王世纪》、《水经注》、《国语》、《括地志》都注名了轩辕之丘即新郑也! 立宫建殿于河南省新密市云岩宫,新郑与禹州之间的始祖山[又叫具茨山]也是其经常活动的地方,葬身一说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一说河南省灵宝市。其母亲为有 姣 氏之女,名附宝。相传,她闭着眼睛看见巨大的闪电围绕着北斗七星中的天枢星,照亮了郊野。附宝因此怀孕,后生黄帝。黄
河南的新郑有轩辕故里,有谁知道这段历史吗?
本文2023-11-02 04:04:1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91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