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一家最后的晚餐,周皇后吃完哭了:皇上,咱在南京还有一个家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2收藏

崇祯一家最后的晚餐,周皇后吃完哭了:皇上,咱在南京还有一个家,第1张

崇祯皇帝我国历史上具有争议性的一位皇帝。有人说崇祯昏君、有人说崇祯皇帝生性多疑、也有人说崇祯皇帝固执。我说,崇祯是皇帝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好皇帝、也是一位勇敢的好男儿,不愧是朱家的好儿郎!

天启七年,也就是公元1627年宠信宦官魏忠贤的天启皇帝意外驾崩。天启皇帝英年早逝,也没有皇子可以继承大统。当时,信王朱由检是天启皇帝的皇弟。朱由检意外就捡了一个皇帝来当。崇祯登基以后,迅速扑灭魏忠贤等宦官势力,勤政爱民,减轻赋税,一时间被人们称为明君。

朱由检登基以后,也就是崇祯元年1627年陕北发生了饥民闹事导致民变的事情。最为著名的王二起义就是在那时发生。明朝从万历晚年开始,就忙着对付东北的女真人,努尔哈赤、皇太极的风头正劲。这期陕地又有民变。正是把大明朝的皇帝搞得焦头烂额。

崇祯皇帝娶了一位贤惠妻子叫做周氏,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皇后。周皇后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十分贤惠,母仪天下,在朝廷困难的时期,周皇后带头穿补丁衣服。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最爱的就是周皇后。

愍周皇后,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的正宫皇后。在崇祯帝执掌明朝的一段时间里,掌管后宫,在国破之时,自尽殉国。

虽然崇祯帝此人,在历史上的评价个有不同。有人说他是明末难得一见的刚烈之君,有人说他是一个生性多疑,不适合执掌权柄的皇帝。但他的妻子愍周皇后,风评却很好,得到后世许多的赞誉。

观史书,查史料,我们首先能知道的是,周氏是一个极为漂亮的女人,代表就是皮肤细腻 。《旧京遗事》:烈皇后圣质端凝,皇后玉体,从容而定。初无金张四性之心,及进谒至尊之前,神人佑助,国色朝酣,见者识其有凤翥之贵矣。《崇祯宫词》则说:皇后颜如玉,不事涂泽。在古代的时候,女子妆容是有很高的要求的。贵族女子,很少有不抹胭脂水粉的。而《崇祯宫词》,先是赞周氏容颜如玉,后面又强调不抹脂粉,这就给了人们一个具体的点。

另外,周氏是一个很称职的妻子,不仅仅是在照顾崇祯方面,也在于帮自己的丈夫分忧方面。明熹宗死后,因为没有留下子嗣,因此当时还是信王的崇祯,被推上了皇位。皇帝不是你想当就能当,当然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崇祯登基的时候,阉党横行,以奸人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在朝廷肆意横行。不仅大加残害忠将良臣,甚至势力之大影响到了皇权。时人称魏忠贤为九千岁,一些想要当官的小人,走走魏忠贤的路子,就能当官发财的人不在少数。阉党的祸害,远不止于此。

崇祯帝在住进皇宫之前,他的皇嫂,也就是明熹宗的皇后,不止一次的告诫他,千万小心。进入皇宫之后,不要吃宫里的食物,最好吃自己带的。就是因为魏忠贤爪牙遍布,怕被其陷害。

只这一点,就可以看见崇祯登基初期的艰难处境。而当时周氏,与崇祯一起入宫,吃食洗衣皆又她亲手操办。这个亲手操办,可不是电视剧演的那样,动动嘴皮子就可以了,而是事事亲力亲为。正是因为周氏的操劳,崇祯帝才能度过这艰难的蛰伏期,最后抓住时机,一举消灭阉党。

周氏还是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皇后。明末崇祯年间,内忧外患不断,阶级矛盾严重,崇祯帝四处发兵,然而国库空虚,军费紧张。周氏带头在宫里行节俭之风,并将自己的私财献给崇祯。《旧京遗事》:中宫周娘娘质厚少文,以恭俭起关雎之化,宫中翕然从风。

另一方面,在崇祯帝于心国事,无心吃饭的时候,周氏亲做羹汤劝帝食之。《彤史拾遗》:上念寇祸,茹蔬断庖割,后见上体瘁,具酒肴,为上解。

周氏还是一个贞烈的皇后,在国破之时,选择了自杀殉国。她的死亡,还在崇祯帝之前。后来清军入关,为了收复汉心,对这对自杀殉国的帝后,都给与了很高的尊重。

《明史·列传第二》:帝令后自裁。后入室阖户,宫人出奏,犹云皇后领旨。后遂先帝崩。也就是说,在听见城破的消息之后,崇祯帝命周氏自裁,以免受辱。周氏入了内室,自尽而亡,死后让一宫人回禀,已经领旨。可悲可叹,这位皇后实际上比崇祯还应受人尊敬。在崇祯帝大举兴兵的时候,她曾多次劝诫要善待子民。可惜崇祯始终认为自己被天下人所负,最后民心大失。

《崇祯宫词》:后本大度,然以田贵威固宠,欲裁之以礼,岁时朝贺,翟车止庑下,良久方进。后御正座受其拜,拜已遽下,矜重无他言。《明史列传》所载:田贵妃有宠而骄,后裁之以礼。岁元日,寒甚,田妃来朝,翟车止庑下。后良久方御坐,受其拜,拜已遽下,无他言。而袁贵妃之朝也,相见甚欢,语移时。田妃闻而大恨,向帝泣。

走这儿还是能看见,周氏还是一个有脾气的人。田贵妃因为得宠,因此素来张狂。周氏于是便借朝贺之事,让田氏在外面孤单我受冷风吹。并且对后来的袁贵妃优待异常,借此敲打,十足有趣。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起义军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就攻下了北京。这样一来,紫禁城犹如一张薄翼,在风雨中飘摇。

面对眼前局面,崇祯皇帝站在奉天殿上仰天长叹,追悔莫及。但为了帝国的尊严,他知道该把真相告诉后宫了。

而此时,距帝国毁灭已不到24小时。

崇祯皇后周氏和往常一样,一捧清水洁面,略施粉黛后,再次取出了那件压在箱底的薄衫。

这件薄衫是她的心爱之物,质地柔软、洁白无瑕,穿在身上若晨曦里的仙子盈盈婀娜。

崇祯皇帝每次看见她这样的装束,都会送来迷醉的眼神,让周皇后心旌荡漾。之后,田贵妃、袁妃等纷纷效访,不觉间竟变成了一种 时尚 。每每这时,周皇后又把薄衫束之高阁,众人随之收敛,不敢僭越。

只因她知道,夫君废寝忘食,忙于家国天下事,后宫应恪守本分,不必让他分心走神,徒增烦恼。

而今天之所以要把薄衫取出来,周皇后自有她的道理一一一虽近在咫尺,但夫君已近半旬没来坤宁宫了;之所以没来,还是因为那恼人的战事和各地的峰烟。

不久前,周家人来报,“李匪”已占领陕甘,自立为王,当了什么大顺皇帝,据说还渡过黄河,人马朝北京开来了。

期间,她曾亲自熬过莲子羹端去奉天殿,却遭侍卫婉拒;后又得知田妃煮下夜宵去求见,被夫君大声喝斥。一切明摆着,家国局势危险,已不可逆转。

所以,她想再次披上薄衫去奉天殿看看。

可是,一切都晚了。

没过多久,城外战马嘶鸣,炮声隆隆,正阳门上空火光四溅,杀声震天。难道贼军这么快就来了北京?周皇后深感不祥。

果然,内务府着人来报,说贼军已破城,大军涌入,不断在城里烧杀抢掠。而帝国只剩下紫禁城这块遮羞布了。

周皇后伫立当场,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脸色苍白得可怕,随之褪去薄衫,还是想去奉天殿向丈夫问个究竟,帝国到底是怎么了?

第一眼看见丈夫,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他神形憔悴,胡子拉茬,眼里布满了血丝,远没了往日的眉清目秀;短短数日,白发突然长满两鬓,仿佛苍老了十年。勿庸置疑,这就是答案。周皇后心生酸楚,眼眶尽湿。

这还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信王吗?

十八年前,宫里宣下圣旨,让夫君去奉天殿继位,皇嫂张嫣千叮万嘱:小心客、魏朋党,陷害新皇。

所以周皇后半夜起身,自己和着麦面,加上少许红糖,待一个个蒸熟后,又担心麦饼沾衣,于是生下文火将其烤焦,然后用小布袋包好,藏在夫君的袖中,只为过躲过宦党的毒杀。

微微晨光中,丈夫登上辇车之时,投来深情一瞥,那目光多么温暖,英武之余和今天全然不一样。

四目对视,周皇后读懂了丈夫的苍桑,读懂了眼下的时局,也读懂了大明的河山破碎。

她还是有些抱怨的。因为丈夫刚愎自用,喜怒无常,曾肆意诛杀过不少忠臣良将。

她不敢劝阻,因为“后宫不得干政”那道严旨就挂在宫墙上;因为丈夫自诩为国为家呕心历血、殚尽竭虑,引领着帝国没出过丝毫偏差。可文臣武将们战战兢兢、人人自危那又是为了什么?

其实,作为旁观者,周皇后看得一清二楚,为不拂龙麟,她多次旁敲侧击,希望点醒丈夫的迷惘。

有一次她说:“我在南方还有一个家”。意在指点崇祯,穷途末路之时,可以迁都去南京,暂避义军锋芒,待来日重振旗鼓,匡复河山。

崇祯会听吗?显然不会。没到山穷水尽时,他终究放不下尊严,只因“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即使暂避也是不行的,周皇后的提议自然会遭至暴喝。

但今天,她分明看见了丈夫脸上写着“悔恨”二字。

内宫的宦官们出城作战,死的死、逃的逃,有的作鸟兽散,周围已所剩无己。所谓大难临头,各分东西也无可厚非。

而她,今天还是朱家的皇后,既然母仪天下,就得做些份内的事。

她命婉秋着人通知各宫下人,前来坤宁宫,她要主动与他们告别。一时间,来自景仁宫、永寿宫、慈宁宫、永和宫等的宫人齐聚坤宁宫。

此时,她收起眼泪,告诉了他们家国的真相。

她拿出最后的积蓄,一点点分发,并叮嘱他们好生逃亡:男子尽量躲过贼军的刀剑,女子需更加小心,一旦被俘断不可失了尊严。

逃出去后,尽量往南方走,因为那里目前还没有战事;尽量掩藏身份,置三分薄田,或搭一间梁棚,保住性命要紧。

坤宁宫前呜咽四起,宫人们纷纷伏地叩拜。一位宫女眼泪纵横,把碎银放在石级上,说普天之下她早没了家,皇后就是她唯一的依仗,决定誓死相随。

当周皇后准备取下头上的那枚发簪时,婉秋挡住了她的手。她早就想好了,不管是生是死,不管前路是光明还是黑暗,她一定会紧依在皇后身边,不离不弃。

……

是时候准备晚餐了。

不管明天后前路如何,都必须得准备好这顿最后的家宴。

时间过得好快,当晚餐准备完毕,奉天侧殿早燃起了烛火,黑暗已悄然来临。周皇后思绪万千。其实她更想时光凝滞,永远地呆在御膳间,为夫君和儿女们准备菜肴,看着一家人围在席桌上,去倾听他们之间的故事。

三个儿子来了,他们分别是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照。一个个蟒袍玉带,衣着光鲜打算向父亲行大礼。

他们分明知道些什么,也许是城外的炮火,也许是难解的困局。但他们依然高枕无忧,相信普天之下没有父亲解决不了的事。

可今天真的不同,崇祯第一次让他们取消了繁缛的礼节,向三个孩子投去深情的目光。最后把手停在朱慈烺的肩膀上。

“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穿成这样……以后出得宫去,万事需小心,见了老者要叫老翁,象朕这般的叫叔叔和伯伯就可以了……你们过惯了锦衣玉食,不知宫外凶险,所以千万不要张扬,说你们是朱家后人,那样会遭来杀生之祸……听见了吗?”

家宴看来是落空了,最后竟变成了凄凉的告别。

周皇后一把揽过朱慈烺,抚摸着他的脸颊,说完又拥过朱慈炯,母子三人紧紧相拥,泪满衣襟。

是夜,三个孩子被送出宫外,分别去了周奎、田弘遇家,开始了各自的苦难。

紫禁城的夜深了,崇祯皇帝持着宝剑。

第一个对准的自然是母仪天下的周皇后,不过他并没有用剑,而是对她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你要做给天下人看,不需要朕动手吧!”。

周皇后淡定自若,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天精心的准备就等着这个时刻的到来。可在临别之际,她有几句话必须要对丈夫讲,而且不吐不快:“臣妾服侍陛下已经十八年了,这些年来臣妾曾劝戒过陛下,但陛下不听,才会才今日啊!”。

说完,擦掉眼泪,用早已准备好的绫罗,悬梁而尽。

看着最心爱的人自缢当场,崇祯皇帝放声痛哭,但依然没放下他那可怜的自尊心,开始了疯狂的屠杀。

接下来,袁贵妃悬梁自尽,绫带断裂,崇祯一剑刺下去,随即倒在血泊中。其他嫔妃死的死、逃的逃,奉天殿已血流成河。

长平公主吓傻了眼,潜意识用手挡过一剑,崇祯刺伤了她的左肩,然后又向右肩狂刺,长平公主晕死当场,崇祯泪流满面,对她说:“儿啊!你何苦生在帝王家?”。

年仅6岁的昭仁公主,被崇祯一剑刺向心脏,没了气息。

……人间惨剧,天地呜咽,国破家亡,岂有宁日!

1644年3月19日,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的那棵歪脖子树上,明朝就此大幕落下。

3月21日,起义军掘地三尺,终于找到了他的尸体。并把周皇后的尸棺移出宫禁,一起在东华门外示众。顺治十六年十一月,清廷以“兴朝谥前代之君,礼不称,数不称宗”为由,去崇祯庙号,改谥庄烈愍皇帝,改谥周皇后庄烈愍皇后。

这一年,周皇后三十四岁(1611年一1644年)。

参考资料:

《明史》 樊树志《崇祯传》

周皇后(1611年—1644年),崇祯帝皇后。甲申国变,于坤宁宫自尽殉国,与崇祯帝合葬于思陵。

影响:1节俭,节约开支。

2,谋杀魏忠贤,除大逆。

3捐助,捐助财物,辅助战事。

明朝末帝思宗崇祯与周皇后应该算得上是模范夫妻,生时恩爱,去时双双殉国,这种感情非常难得。

周皇后不止貌美,还很贤惠,并且识大体,做事有原则,也懂得适当妥协和退让。崇祯还有一个宠妃叫田贵妃,从周皇后对待田贵妃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崇祯非常敬重她。

《明史》为她作传说,“妃生而纤妍,性寡言,多才艺”,从崇祯帝还是信王的时候田贵妃就在信邸。因为“精音律、善丹青”,大概是投了崇祯帝所好,所以田贵妃非常得宠。崇祯元年田氏被封为“礼妃”,仅仅四个月后就升迁为“贵妃”。

明末诗人吴梅村写过一首叙事的《永和宫词》,其中描绘田贵妃“雅步纤腰初召入,钿合金钗定情日。丰容盛鬋固无双,蹴鞠谈棋复第一。上林花鸟写生绡,禁本钟王点素毫。杨柳风微春试马,梧桐露冷暮吹箫。”在吴梅村的笔下,田贵妃不但气质娴雅、仪态万方,而且非常多才多艺:能蹴鞠,能手谈,能画花鸟,能写钟王,春郊试马,冷暮吹箫,实在是一位时动时静、尽能合宜的难得的女子。

如果田贵妃其人真如此,得到崇祯的格外宠爱也是必然之中。但宫闱中也可能就因此风波不断,关于明末宫闱中后妃不和的事情非常多。当时有个叫李逊之的人写纪闻,说到宫闱事。

崇祯皇帝很喜欢田贵妃弹琴,据说田贵妃琴技卓绝,每每一奏让崇祯沉醉其中。有一次崇祯帝与周皇后一起听田贵妃弹琴,崇祯帝听得忘乎所以,圣心大悦,就说了不该说的话,问周皇后,“后独不能此乎?”人家田贵妃弹琴弹得这么好,你怎么一点也不会?这说得过去吗?周皇后不愧是中宫,神色端正地回答说,“妾本儒家,惟知蚕绩。”这话说得非常厉害。儒家是正道,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治国之道,而不尚声色犬马。在周代,春天时天子行耕籍礼,表示重农劝桑之意。王后行亲蚕礼,表示勤于纺织。等到新谷成熟,缫丝织布,就用天子亲耕过的田地出产的新谷作为祭品,天子穿上王后养蚕、缫丝、织布做成的祭服去祭祀先祖。周皇后说的话非常符合她母仪天下的身份,所以崇祯帝也无可驳回。

周皇后很不喜欢田贵妃,曾经在她元旦朝贺来拜见时给她难堪。天寒地冻的时候让田贵妃在宫外久候,既让田贵妃没面子,又身受苦寒。反倒是后来的袁淑妃得到了周皇后礼遇。崇祯帝因此而问责周皇后,周皇后怒而绝食,最后崇祯帝不得不贬谪田妃,令迁居启祥宫。前面提到吴梅村写的《永和宫词》正是讲这场风波之后,崇祯帝与周皇后在永和门赏花,周后令请田妃,崇祯帝下令,田妃乘车而来,帝后妃三人算是和解了。

史料记载,朝廷为当时尚为信王的崇祯皇帝选妻之时,明熹宗的张皇后并不看好周氏,因为她年级最小,体质也弱。但当时祖母辈的宣懿太妃刘氏(明神宗的昭妃)以忠厚谨慎著称,掌管着皇太后印玺,对选立后妃有极大的发言权,她却唯独在三位应选的淑女里看中了周氏,对张皇后说:“周氏现在虽弱小,以后必然要长大的”,于是周氏被选中,册为信王妃。

后来的事实证明,周皇后果然没有辜负当初选她为信王正妃的刘太妃的希望。

崇祯一家最后的晚餐,周皇后吃完哭了:皇上,咱在南京还有一个家

崇祯皇帝我国历史上具有争议性的一位皇帝。有人说崇祯昏君、有人说崇祯皇帝生性多疑、也有人说崇祯皇帝固执。我说,崇祯是皇帝是一位顶天...
点击下载
上一篇:求助黄姓家谱?下一篇:清朝的佟家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