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是怎样?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2收藏

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是怎样?,第1张

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反叛清王朝,相信曾国藩的结局如同太平天国一样以失败告终。

1864年,湘军攻克南京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就曾建议曾国藩称帝,占据江南和清朝隔江而治,历史上确有其事,此外,曾国藩的众多部下也在攻克南京后也趁机劝曾国藩称帝,趁机起兵推翻清朝。但这些建议都被曾国藩数次拒绝了。

手握几十万大军的曾国藩完全有实力可以趁机起兵反叛清王朝,但曾国藩都给拒绝了,因为曾国藩十分心中十分清楚,一旦起兵失败,那么他以及他全族和参与反叛部下下场和太平天国洪秀全他们下场一样。

曾国藩虽然拥有强大的兵力,但他十分明白自己始终是清朝最为忌惮的人

清朝后期,由于清朝腐败的生活,导致各地起义不断,此时清朝八旗子弟过着堕落的生活,整日不是提笼架鸟就是看戏,曾经让清朝发家的虎狼之师八旗军早已经没有了战斗力。

八旗军打仗指望不上,为了平叛,清朝就只要依靠绿营兵和允许部分地方官员组建地方军队,以帮助清朝平反叛乱。也是在这种背景下,曾国藩在湖南组建地方湘军,帮助清朝平叛太平天国。

虽然清朝允许曾国藩组建地方军队,但其实清朝从曾国藩组建湘军后就始终对曾国藩以及湘军保持防备之心,一方面是清朝要用曾国藩手中的湘军替他们平定太平天国的叛乱;另外一方面,作为清朝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慈禧太后,对于曾国藩手中的湘军也十分忌惮。

这一点,曾国藩心中也十分明白,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慈禧太后的监视当中,毕竟在组建湘军的时候,朝廷对于自己这种地方官员组建军队就保持戒备之心,现在湘军已经攻克南京,要知道此时的曾国藩拥有三十万兵马比太平天国的力量还要强大,而且这数十万湘军都是久经沙场、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军队,一旦曾国藩带领他们谋反,那么对于清朝来讲,将会是比太平天国起义带来的灾难后果还要严重。

因此,此时的曾国藩成为慈禧太后眼中十分忌惮的人,慈禧太后从咸丰皇帝的兰贵人到此时大清朝的掌门人,在后宫中历经了十余年的磨练,对于慈禧太后的政治手段有多狠,曾国藩心中十分明白。

在湘军攻克南京后,曾经参与叛乱的太平天国人员被捕后不是被凌迟处死就是挫骨扬飞,株连的家人更是不计其数。

虽说此时清朝历经太平天国十多年的叛乱,此时清朝国力远远大不如从前,但瘦死骆驼比马大,清朝依旧控制全国众多地方人口、土地和财政收入,而相对来讲,曾国藩虽然手下掌控数十万兵马,但曾国藩自己也十分清楚,自己手下的这数十万兵马并不是完全受自己控制,曾国藩实际可以掌控的军队数量是有限的,清朝对于驻守外地将领调兵从清朝建国之初就有着严格的规定,武将和军队是完全分开的,并且针对武将也有专门官员监视武将。

本来就一直处于慈禧太后忌惮,一旦曾国藩有任何行动,也许还未等到曾国藩有行动,他的人头就已经被砍了。

在曾国藩攻克南京后,慈禧太后派人给曾国藩送去一块匾,在这块匾,慈禧太后亲手写着“勋高柱石”四个大字。

曾国藩在接到圣旨谢恩后,没过多久,曾国藩就地解散湘军,乖乖的交出兵权。

那么慈禧太后的这四个字有什么含义?

慈禧这四个字明面上是在赞扬曾国藩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此时他是大清的功勋人物,但暗中是告诫曾国藩,如果他要造反话,那么他不仅会成为大清的叛徒,最终下场如何,曾国藩心中也十分明白。

曾国藩湘军在攻克南京后进行屠城,失去了民心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曾国藩能否得到天下,除了天时地利这些条件很重要,民心更重要。

但是很显然,曾国藩的湘军失去了民心。1964年,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攻克天京城后,进行了持续多日的屠城。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后,此时的天京已经陷入湘军的合围之中,洪秀全病逝后,李秀成辅带领军队继续守城,此时的湘军已经发起了对天京城的进攻,7月19日,湘军通过埋设炸药将城墙轰倒,湘军随后从各处缺口蜂拥而至攻入天京城内,其后,湘军和太平军展开每条街的血战。

湘军冲入天京后,随即展开了一场疯狂的屠城

“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致令“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湘军攻入天京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屠城,首先是针对天京城内仍然抵抗的太平天国战士,其次是老百姓。

当时天京城内的太平天国战士规模已经不是很多,也就区区数千人,他们其中一部分在巷战中就牺牲了,一部分趁乱逃出了天京城,因此天京城内很多被屠杀都是平民百姓。

湘军在破城后,对天京城内进行连续10多日的屠杀,至于被屠杀的平民百姓有多少,曾国藩心腹幕僚赵烈文有过这样的记载:

城破5日之后,仍然是“尸骸塞路,臭不可闻”;又说“计破城后,精壮长毛除抗拒时被斩杀外,其余死者寥寥。大半为兵勇扛抬什物出城,或引各勇挖窖,得后即行纵敌。城上四面缢不老广贼匪不知若干。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情杀死。沿街死者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伤,或十余刀,数十九,哀号之声达于四远。其乱如此,可为发指。

经过湘军烧杀、掠、*的天京城,已经变成一个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的都城。

要知道,天京城只是湘军进攻中屠戮的一个城市,湘军类似屠城还有九江等屠城。

毕竟得民心者得天下,湘军屠城必然和曾国藩有关,尽管此时曾国藩手中掌控大军,但此时曾国藩掌控湘军已经失去了江南地区百姓的支持和信任,对于一直没有百姓支持的湘军,曾国藩即使造反了,他也会料想到自己下场就好不到哪里去。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著名大臣,他一手创办的湘军,对日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李秀成,则是太平天国后期,支撑起衰弱的太平天国的将领之一。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历史上,占有的分量非常之大。在太平天国衰弱之时,仍然能带领太平军获得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正是有李秀成这样的将领在。因为天京事变而元气大伤的太平天国,才没有那么快的走向衰亡,而是又延续了好几年。

李秀成被太平天国封为忠王,同时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的他,在清朝黑名单上所占的地位绝对不低。像他这样地位出众的“反贼”,照理来说,应该是要押解进京,进行具体的审问之后,再斩首示众的。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在李秀成写下自供之后不久,不能押解进京,曾国藩就提前将他杀了。对于这样一件事情,后世人保持有很多疑问。对于曾国藩有这样的一个做法,也做出了许多的猜测。民间流传着一个说法,说的是李秀成在被俘之后,曾经向曾国藩投降。表示敬佩曾国藩,希望能够投靠曾国藩。看《李秀成自述》,里面的确存在有对曾国藩极具奉承的言语。如:“久悉中堂恩深量广,切救世人之心,玉驾出临瑶。”,“我见老中堂大义恩深,实大鸿才,心悔莫及。”

如果只有这样,也没什么。关键是在曾国藩家族中流传有一个说法,说的是李秀成在投降之后,曾经便是愿意拥戴曾国藩自立为王。“李秀成劝文正公做皇帝,文正公不敢。”曾国藩那个时候的处境,的确非常的尴尬。曾国藩开办团练,创办湘军,是清王朝在面对内外压力之下,无法从容应对之时,特别开的特例。地方开办团练,虽然是清朝统治者自己放宽的限制,但是等局势差不多稳定之时,统治者又会怎么想呢?曾国藩所创办的湘军,是最早办团练的那一波。而且势力非常强大,后来李鸿章创办淮军,也是在曾国藩分了一批湘军过去,才能迅速的办成的。对于地方团练,是个人都知道清朝统治者的思想。想要依靠这支力量,安定江山,镇压内部反叛,抵抗外国侵略。但是这笔力量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又始终是不放心的。曾国藩手中掌控着这支力量,自然受到朝廷的忌惮。

在攻陷武昌后,曾国藩短时间内收到过两封圣旨,一是封曾为湖北巡抚,二是下令撤封。湖北巡抚的位置还没有坐热呢,就被撤封了。要说曾国藩不知道朝廷在忌惮他,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曾国藩是傻子。但是曾国藩是吗?显然不是!所以如果李秀成真说过辅助曾国藩当皇帝的话,那么曾国藩急急忙忙将他处决也就说的过去了。

曾国藩最后杀李秀成,也要讲一下。当时李秀成在天京被俘后,并没有被押解到北京去,曾国藩在没有得到朝廷命令的情况下,直接在天京就把李秀成处死了。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李秀成写的太平天国历史,因为李秀成在里面描述了很多太平天国打的胜仗,这些胜仗其实在当年曾国藩给皇上谎报军情时都被说成是他打赢的。如果李秀成写的太平天国史被皇上看到,那曾国藩当年所描述的胜仗就全都露馅了,所以这样的东西坚决不能呈送到朝廷去。活人李秀成也绝不能押解到北京去,因为皇上一旦与他当面对质就会发现曾国藩曾经谎报过很多次军情,假传过很多次莫须有的捷报。曾国藩在前期经常被打得想要投河自尽、狼狈逃跑。

曾国藩管这叫“屡败屡战”,其实是“屡战屡败”。但是他上书皇上的时候却说我是屡败屡战,大家一下子就觉得这个人好忠诚好坚强。所以会用词很重要,尤其当别人臣子的时候,要学会怎么遣词造句。曾国藩怕之前的事情露馅,最后就在没有朝廷指示的情况下,在天京直接把李秀成给处死了。李秀成自白书的原件后来一直就藏在曾国藩家里,真正呈上去给皇上的并不是原本,而是大家现在看到的经过曾国藩删减的东西,他把李秀成自白书里的很多东西删减以后才呈给了皇上。所以今天大家看到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原本,原本藏在了曾国藩家里。

曾国荃是谁?

曾国荃

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九弟。跟着老哥一起打太平军、捻军,也是晚清名将,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

1875年后历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 1884)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

巧合的是,曾国藩和曾国荃两兄弟都曾担任两江总督,而且都是去世在两江总督任上,清廷追赠这兄弟俩的官职也都是太傅。

曾国荃善战但脾气倔

曾国荃的倔脾气上来了,就像一头牛,谁都拉不住,就连他哥哥曾国藩有时都要让他三分。

举个例子,攻打南京的时候,曾国荃不肯撤军,拼命要猛攻。

打南京的时候,最初曾国藩想派曾国荃去救援上海,但他这个倔强的弟弟紧盯南京要建奇功,曾国藩只好就派门生李鸿章带着才组建的淮勇于救援上海,这也是淮军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李秀成

攻打南京的时候,最初曾国荃率军一路势如破竹,太平军相继失守当涂、芜湖、板桥、秣陵关、大胜关、三汊河、江心洲等。但是打到南京城下之后,就很难了。

此时正是南京最热的时候,“暑雨失时,疾疫大作,各路军营多染疾病”。酷热加上战场尸体腐烂无法处理,很多士兵将领得病,甚至病死,曾国荃手下就有1万多士兵感染病不能作战。此外李秀成此时带领20万太平军救南京,和南京城内太平军配合,猛攻曾国荃部。

太平军

和太平军连番血战厮杀中,湘军也伤亡惨重,加上病者众多,兵员急剧减少。而且打仗用的火药也供应不上。曾国藩忧心如焚,写信让弟弟撤军,但是曾国荃的牛脾气上来了,谁劝也不听,就是要在这死磕,用湖南话说就是霸蛮。

李秀成接连打了46天,没打下来,最后不得不放弃救援撤退。而这也成为太平天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

这之后不久,曾国藩最小的弟弟曾国葆(1827-1862)病死南京城外军营中。

曾国藩再次写信要曾国荃退兵。曾国荃依然不听,不但不听还要求增兵围城。最终在曾国荃的霸蛮之下,湘军终于在1864 年攻陷了南京。而曾国荃终于拿到了攻陷南京的首功,也就此建立了重要的功绩。清廷在曾国荃去世后说平定太平天国,曾国荃“厥功最伟”。

曾国藩

还有一个细节,其实在南京打得最激烈的时候,清廷下令驻扎在苏州、上海一带的李鸿章淮军也去帮忙曾国荃。但是曾国荃坚决不同意,在他眼里攻下南京的首功只能是他,只属于他曾国荃,外人不能染指。为了夺得攻打天京城的头功、全功,他甚至准备好了,如果淮军和洋枪队来的话,他的部队就先打淮军、洋枪队。可见曾国荃的贪功以及天不怕地不怕的牛脾气之大。

姓氏源流莫(Mò)姓源出有八:

1、出自高阳氏,是颛顼之后。据《三郡记》和《姓氏考略》所载,上古帝颛顼造“[莫阝]阳城”,其支庶子孙有定居[莫阝]阳城者,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莫阝]阳城故地在今河北省任丘县、平乡县,古钜鹿郡地)。

2、出自芈姓,以官名为姓。据《广韵》所载,春秋时,楚国有莫敖(官名)之职,其后世子孙以官职命氏,称莫姓。古诗人屈原的家族便世居此官职,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屈氏的分支改姓。而芈姓为祝融八姓之一,亦出自颛顼。

3、据《通志·氏族略》文,莫即幕省文,望出钜鹿、江陵,乃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的后代。也就是说,莫和幕同源,莫只是幕的省略书写文字。此说法可能是1和2说法的综合。

4、广西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第十一章《分姓》记叙:远古之时,壮族人无名无姓,彼此相称十分不便。布洛陀请卜黄为众人分姓,卜黄为此而累病。部族里的人关心卜黄,纷纷送礼物给他,卜黄由此便生出安姓的办法来。凡送李子的,就安他姓李”;牵牛来探病的,就安他姓“莫”(壮语黄牛叫莫);送篮子的,就安他姓“蓝”……。从此,壮族人也就有“莫”等姓氏。广西忻城县有莫土司衙署,占地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被誉为“壮乡故宫”。莫姓土司官职世袭,统治该地区近五百年,**《刘三姐》中的“莫老爷”就是这种世袭之土司。

5、唐五代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顼人,也有姓莫氏者。

6、北魏时蠕蠕族有莫姓。

7、西南少数民族布依族、侗族、瑶族也有以莫为姓者。如贵州独山人莫与俦、莫友芝、莫庭芝三父子,皆为布依族人,此莫氏建立的“影山文化学派”对西南地区影响深远(莫友芝一族之族源有争议,莫友芝等自称为江南 ,然现代专家考证,莫友芝居地为传统莫姓布依族的居地,莫可能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才自称为 。本人较支持莫友芝为 ,因清代为少数民族政权,随汉姓并无多大优势,且西南少数民族不得参加科举只是清初雍正年间之事,而莫却是清末同治年间人,并无虚报必要。另,莫友芝为“西南巨儒”,精研经学,旁及金石文字书画,虚报有损其道德操守,今暂从专家之说)。专家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是上古三苗族的后裔,也就是上古蚩尤部族的后裔,如此则西南少数民族原居中原,与中原各大姓氏实是同根。

8、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

① 南北朝时期,北魏少数民族邢莫氏、莫那娄氏改姓莫。

② 北方满族人那莫氏,其汉姓也有改单姓莫为姓的。

得姓始祖:颛顼。昌意子,黄帝孙,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之一。号高阳氏,下分八个民族。活动据点在帝丘(今河南省濮阳西南),曾在夺权斗争中击败共工氏。他重视人事治理,努力发展农业,曾命南正重、火正黎“绝天地通”,实行人神分职,标志着原始宗教向神权的过渡。后世莫姓主源均出自颛顼,于是莫姓子孙便奉颛顼为莫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莫姓主源两支,一支发源于今河北省任丘,一支发源于古时的楚国。两汉以前莫姓仅有两名入载史册,他们是春秋时的吴国人莫邪和汉代学者莫元珍。但多数莫姓在此际继续繁衍于其发祥地,并缓慢地向周边播迁。魏晋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几支来华定居的外族也改为莫姓,使北方莫姓家族日益庞大起来,原本在河间郡、巨鹿郡就已很是兴旺的莫姓家族得此新鲜血液的注入,自然兴盛为莫姓河间郡望、巨鹿郡望。另外,南方的江陵郡古为楚国腹地,一直以来为莫姓世居之地,在此际愈加昌盛。隋唐时期,莫姓分布之地渐广,有资料表明,在今河南、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均有莫姓人定居,并且已有莫姓徙居广东。黄巢起义后,有北方之莫姓避居四川。五代十国至两宋,莫姓在江南各地愈加壮大起来,而北方的莫姓却由于夷族的入侵而沉寂下去。此际始有莫姓入迁福建,而莫俦因罪被流放今广东潮州。宋末元初,蒙古铁骑南下,兴盛于今浙江、江苏等地的莫姓为避兵火,大批涌入今广东、广西。明初,山西莫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锐减。清初,清 移两湖之百姓入川,史称湖广填四川,两湖之莫姓亦由此入居今四川、重庆。清中叶之后,沿海之莫姓有渡海赴台,扬帆南洋者。如今,莫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四川、广东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莫姓约占全国汉族莫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莫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97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九四。

历史名人 莫 邪:春秋时期吴国人。吴王命令干将铸剑,铁汁不下,于是妻子莫邪问:“铁汁不下,怎么办?”干将回答说:“ 古时候的铸剑大师欧冶铸剑,铁汁不下,于是让女人担任炉神,很快就成功了。”莫邪听到这,立即窜入火中,铁汁流出,于是铸成两把利剑。雄的叫干将,雌的叫莫邪。后人经常用干将、莫邪来比喻锋利精美的剑。

莫 含:东汉左将军,穆帝很赏识他的才能,经常让他参与讨论军事机密、国家大事。后来被封为关中侯。

莫 云:莫含孙,北魏大臣。兄莫云好学善射,道武帝时,赐爵关内侯。太武帝时以功进爵安定公,迁镇西大将军。

莫 题:莫含孙,莫云弟,道武帝时以功赐爵东宛侯。因侍宴不敬获罪,黜为济阳太守。后令其监造平城。因久而懈怠,赐死。

莫 琮:宋代的官吏,字叔方。仁和人。历经明、福两州官。他的品行相当高尚,并且教子有方。他有五个儿子元忠、若晦、似之、若拙、若冲俱登科。当时人们把他们比作是“燕山五宝”。

莫 蒙:湖州人,宋代官吏、学者。在太学读书时,以文鸣京师。就特科出仕,由县丞累官至通化军知府。工诗,词尤婉丽。有《卧驼集》。

莫 胜:松江府华亭(今属上海)人,明代书画家。曾任虎贲左卫经历。工书画,善绘鱼。

莫 藏:浙江海盐人,字用行,号素轩,明代学者、书画家。其博涉经史,能诗,工书画。有《素轩稿》、《五音字书辨讹》等。

莫 骏:广西省平乐人,明代官吏。举人出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做官二十余年,人称廉洁。

莫 矜:广西省融水永乐人。1938年加入中国 ,后来任 融县支部书记,融县特支副书记,抗日挺进队政治指导员, 桂黔边区工委书记,桂黔边区人民保卫团政委兼司令员,中国人民 柳北总队政委兼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柳州专署副专员、自治区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冶金局副局长等职务。

莫修符:唐朝文人。光化二年任融州刺使。他所写的《桂林风土记》,很有文化价值,文才也很好。世传的佳作。

莫宣卿:字仲节,号片玉。广东省封开人。广东的第一个状元。幼年时他的生父病逝,遂与母亲随继父生活。由于继父的家境较富裕,他得以入学堂读书。相传莫七岁时已学会吟诗写对联,12岁时即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被乡人称誉为“神童”。唐大中五年(851年),17岁的莫宣卿赴京城参加廷试获中制科状元,从而成为广东历史上科举考试的第一个状元,并是始隋唐以科举取士以来年龄最小的状元。莫宣卿考取状元后,被任为翰林书院修撰 。其后他还乡省亲,因母亲不愿随其北上定居,莫遂上书朝廷请求改委他在南方任职以奉养母亲。唐文宗允准,改委他浙江台州别驾(刺史的副职)。他即奉母携眷往台州上任,但未到台州却病逝于途中。莫宣卿的生平业迹不显,存世的诗作也仅三首半,但由于是广东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他的传奇式事迹及影响仍在岭南文化史上占有不容忽略的地位,为后人所尊崇。

莫君陈:湖州归安(今浙江省湖州)人,北宋官吏。仁宗时进士。神宗熙宁年间新置科,中首选,为王安石所倚重。有《月河所闻集》。

莫伯镕:湖州归安(今浙江省湖州)人,少有超乎世俗之志,年五十即归休,请名师教诲其子。子三人皆登科,时号“三莫”。长子莫济后又中博学鸿词科,居官给事中时,因反对外戚张说被罢职,后仕至司农少卿。次子莫汲曾为国子监正,因得罪秦桧被贬化州知府。三子莫冲亦曾中博学鸿词科,官任明州长史,以循良称。

莫如忠:松江府华亭人,明代官吏、学者。嘉靖年间进士,累官浙江布政使。善草书、诗文有体要。有《崇兰馆集》。

莫如足:广州府新会人,明代大臣。嘉靖年间进士。由庶吉士擢御史,曾经弹劾仇鸾,有直声。官至大理左丞,数伸冤狱。

莫友之:清朝时期道光举人,独山人。少年时期就很喜欢读书精通苍雅故训六艺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录家言。工于诗,他的书法也很好,在当时与遵义的郑珍齐名,当时号称“郑莫”。著作有:《声韵考略》、《遵义府制》、《过庭碎》、《唐本说文木部芊异》。

莫是龙:明代画家,字云卿,华亭人。后来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十岁就能写诗作对。擅长于书画,著有《石秀斋集》、《画说》等。

莫我愚:湖南省善化(今长沙)人,清代书画家。工诗,不喜为时文。于真、行、草书、指头书、筋头书,皆不学而能。工法山水,尤善写照,所绘莫不神态毕肖。

莫与俦:贵州省独山人,清代官吏、学者。嘉庆四年进士,曾任盐源知县,后改遵义府学教授。有《贞定先生遗集》。

莫仕睽:清朝广西平南人。参加太平军,清咸丰六年为刑部尚书。咸丰十一年升迁为开朝王宗殿前忠诚伍天将,任藩镇统官。曾处理外交事务,后来封为补王。同治三年发觉李秀成的妻舅宋永祺在天京阴谋叛乱,与浙江的巡抚曾国荃暗中勾结,于是他当面指责李秀成,并带领军队将宋永祺从忠王府中抓获逮捕。天京陷落以后,他回家乡平南。逝世的时候有70岁。

莫荣新:字日初,广西省桂平人,莫宣卿之孙莫平米后裔,行伍出身。早年跟从陆荣廷坐镇梧州,担任广西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民国四年(1915年)担任桂平镇守使。民国五年参加护国战争,升为第三军军长。后来转任广东省广惠镇守使。民国六年任广东督军。后参加护法战争,曾经担任护法军 代理总裁兼陆军部长。民国九年被陈炯亮所逐,败回广西。

郡望堂号 1、郡望

钜鹿郡:秦始皇置郡于钜鹿。在今天的河北省平乡、任县以北至晋县一带的地区。

江陵郡:汉代的时候设置了县,南齐的时候改置了江陵郡。在今天的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

河间郡:汉高帝的时候置郡,因为地处黄河与永定河之间而得名。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中部河间县一带。

2、堂号

钜鹿堂:最早的莫姓堂号。

敦本堂:钜鹿堂的分支。

德荫堂:敦本堂的分支。

威远堂:宋朝莫蒙,两次法科考试都是第一。

此外,莫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思济堂”、“河间堂”、“安定堂”等。

===========================================================

莫姓宗祠通用对联

〖莫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钩河适雒;

奉魁承杓。

——清·莫友之撰莫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书法家、道光举人莫友芝书题联。莫友芝,字子偲,贵州独山人。目录学家兼书法家。

瑞梅志异;

猛虎敛踪。

——佚名撰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归安人莫伯虚,曾守温州,后知常州,有政声,曾见瑞梅甘露、秀麦嘉禾以示祥瑞。晚年退居学佛,隔绝世故,撰有《修行净土法门》、《华严经意》等。下联典指南宋仁和人莫若晦,字子明,曾守宜春,又到严州,所到之处,多有惠政。在严州时,有虎危害百姓,他向百姓示以恩德、信义,虎竟因此而远去。后官至湖广南庾提举。

庆衍金缕;

铸出炉神。

——佚名撰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莫宣卿,大中间对策第一,授台州别驾,以母老乞归养,诏赐其乡名锦衣。家居金缕村,有莫状元读书室。下联典指春秋·莫邪干将铸剑事典。

荣分丹紫;

庆衍金缕。

——佚名撰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后魏·莫云,好学善射,道武时尝典选曹,迁执金吾,参军国谋议,累进爵安定公。下联典指唐·莫宣卿事典。

状元世泽;

剌史家声。

——佚名撰题广东省东莞市莫氏宗祠“德荫堂”祠门联(1)

全联典指唐·莫宣卿事典。

-----------------------------------------------------------------

〖莫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登科称五宝;

对策第一名。

——佚名撰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官吏莫琮,字叔方,仁和人。历明、福二州幕官,行已俱有可观。子五人:元忠、若晦、似之、若拙、若冲俱登科。时比“燕山五宝。”下联典指唐代台州别驾莫宣卿,字仲节,封川人。大中间对策第一,授台州别驾,以母老乞归养,诏赐其乡名锦衣。

三莫皆进士;

六艺俱行家。

——佚名撰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名士莫伯容,字器之,有高志,三子济、汲、冲皆攉进士第。时号“三莫”。下联典指清道光举人莫友芝,字子偲,独山人。少喜聚忆,通苍雅故训六艺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录家言。治诗尤精,又工真、行、隶、篆书,与遵义郑珍齐名,时称“郑莫”。有《黔诗纪略》,《遵义府志》、《声韵考略》、《唐本说文木部笺异》、《过庭碎录》、《郘亭诗钞》竺。

雄雌墨阳剑;

衍源钜鹿堂。

——佚名撰莫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莫氏宗祠“钜鹿堂”联。

-----------------------------------------------------------------

〖莫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笑把湖山当孤注;

饱餐风月不知愁。

——李淡若撰莫氏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节录李淡若题江苏省南京市莫愁湖胜棋楼联语。

若使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管尽开花。

——明·莫是龙撰莫氏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书画家莫是龙口占诗句联。莫是龙,字云卿,华亭人。后以字行,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十岁能文,善书画,有《石秀斋集》及《画说》。有一回,他到袁福征家,看桌上有张帖子,写着“琵琶四斤”四字,两人一起大笑起来。随即口占两句七言诗,诗曰:“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人们到处夸他有才华。

竹影松涛传道趣;

花香鸟语透神机。

——佚名题广东省东莞市莫氏宗祠“德荫堂”祠门联(2)

该祠先祖莫怀湖曾在明代为道教正一派掌教,因此族人笃信道学,连宗祠联也充满道家的风味。莫怀湖之后,该族二十七世祖莫金儒、二十八世祖莫振宗都担任道教的候选道纪司。道家五术中的星术,在明清时代的 机构设立司天监和阴阳学训术等职。阴阳学训术是县级署员,掌天文、历算、数学等事,需定期到司天监轮任供职,平时则在道教上清宫等地办公。本族自二十二世祖莫真一以下,共有6人担任阴阳学训术一职,可谓家学渊源。而道家五术中的医术,则有三十世祖鸾翲公、冠群公等继承。或许莫家在这一时期出现太多修真者的缘故,族人笃信道学,故人丁发展不大。在广东省封开县渔涝镇文德乡都尚村莫氏宗祠亦有此联(下同)。

-----------------------------------------------------------------

〖莫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五伦之中自有乐趣;

六经以外别无文章

——佚名题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镇建国南路莫氏庄园“春晖堂”联(1)

名剑莫邪,威震天下;

爵侯关中,誉满神州。

——佚名题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造剑名人莫邪,相传为吴王阖庐时人,干将之妻。吴王使干将铸剑,铁汁久久不下,干将知欧冶子炼剑,曾遇民样困难。后以女人配炉神,炉乃出铁。她受干将示意,乃断发剪爪,投入炉中,果得雌雄二剑。一说莫邪即墨阳,越人,男性,仕吴为大夫,善造宝剑,与干将齐名。下联典指东汉左将军莫含,繁畴人。穆帝爱其才,甚为帝所重,常参军国大谋,卒于左将军。封关中侯。

衔其山川,拾其香草;

蒸以灵芝,润以醴泉。

——陆润庠题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镇建国南路莫氏庄园“春晖堂”联(2)

志行勤修,敬抑传为世德;

人伦瞻仰。勋爵命于王廷。

——佚名题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镇建国南路莫氏庄园“春晖堂”联(3)

下里锦衣,寿母邀荣阙下;

南山彩凤,神童发迹岭南。

——佚名题莫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代岭南状元莫宣卿的事典。莫宣卿,字仲节,封川(今属广东省)人。授台州别驾,以母乞归养。诏赐其乡名“锦衣”。

祖德仰当年,秀拔香绵延世泽;

神恩垂此日,灵钟道显荫家风。

——佚名题广东省东莞市莫氏宗祠“德荫堂”中堂联(3)

--------------------------------------------------------------------------------

中国人民 莫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莫文骅中将

莫文骅(1910-2000),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1930年转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七军参谋,第十九师辎重队队长、连长、连政治委员,红七军直属政治处主任,上犹、崇义游击队指挥部临时总指挥,湘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央苏区军委会总司令部直属政治处主任,红5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13师政治部主任,红8军团宣传部部长,红军干部团政治处主任,红军大学上级干部队政治委员,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南下支队副政治委员,沈阳警备司令部副政治委员,辽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1军政治委员,第14、13兵团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兼南宁市市长,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 政治学院副院长、院长,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 装甲兵政治委员。是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 第七、八、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5月3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莫春和少将

莫春和(1916-2002),四川省阆中县(今市)朱镇乡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前敌指挥部战士、译电员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机要科(处)和中央机要处译电员、组长、股长、科长, 中央机要处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东北局、东北野战军司令部机要处副处长、处长第四野战军司令部机要处处长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 中央中南局机要处处长兼中南军区机要处处长,中国人民 总参谋部机要局副局长、局长,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2年6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一,曾国藩给一个“大蛋糕”,九弟曾国荃却不稀罕。

伴随着湘军的节节胜利,如今的曾国藩威名大震、声名远播。从咸丰十年(1860年)后,曾国藩先后被委以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并节制江、浙、皖、赣四省军务。

在曾国藩的率领下,如今的这支湘军,俨然已经成为了大清最强的力量,是支撑这个危局的砥柱栋梁。因此,在上海危在旦夕之时,上海的官绅们自然就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安庆,投向了曾国藩。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户部主事钱鼎铭作为上海方面的说客,携带乞求出兵的书信来到了安庆。

为了成功借到救兵,这次来访的时候,钱鼎铭仿效春秋时代楚国大夫申包胥“哭请秦国出兵抗吴”的故事,在湘军大营内磕头乞师、痛哭流涕。虽然他的这些举动,包含了很多作秀的成分,但念其“情词哀切”,还有利有实,曾国藩也不免动了心。

上海真是有钱呀!在当时的每个月,上海都有60万左右的赋税!

这么一块巨大的肥肉,任谁也会动心的。曾国藩二话不说,立刻答应了钱鼎铭的请求。但是问题来了,派谁去担此重任呢?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样从天而降的馅饼,理应先给自己人。

在曾国藩最早的安排中,他打算让自己的九弟曾国荃率领一万湘军救援上海。

但是命令下达了,花絮也出现了——曾国荃拒不领命。

在援助上海的问题上,曾国荃根本不愿意去,他更愿意率领湘军进攻天京,夺取天京的首功。

说实话,曾国荃的这个借口,当然是一种推辞。要知道,太平天国的财富,那些天王们搜刮的民脂民膏,要比上海多得多。守着这么一座无穷无尽的“财富之城”,傻子才去那个什么上海。

除了嫌钱少以外,曾国荃还有另外一个顾忌,毕竟援助上海的风险太大。虽然在西面,太平军势单力薄,但是在东面,太平军的实力依旧强大。

如今在李秀成的率领下,这些太平军已经攻陷了江苏、浙江的大部分地区。此时的这个上海,它根本就是一个“孤岛”!让我去救援这么一块根本守不住的“飞地”,这不是耍我吗?

看见自己的九弟拒不领命,曾国藩只能选择其他的战将。放眼整个湘军,能够担当此重任的,只有“楚军”的老将左宗棠和“霆军”的指挥官鲍超。可前者要顾及浙江战事,后者要策应曾国荃夺取南京,他们都无法抽身。

除了他们两个人以外,曾国藩惊讶地发现,自己手下居然没人了。这让我派谁去呀?

李鸿章

二,李鸿章勇敢接过“大蛋糕”,开始人生的发家史

就在这个时候,这个机遇终于眷顾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后来独当国事数十年,拥有最复杂、最多面性格特征的晚清核心政治人物——李鸿章。

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的家乡在哪里?

在今天合肥城东30华里的地方,有一个极其普通的小村庄磨店。这里就是号称大清“第一相国”的中堂大人李鸿章的故乡。

李鸿章,生于道光三年正月初五,即1823年2月15日。这一天,是民间传说迎财神的日子,李家二公子的降生,更是让李家喜上添喜。

事实证明,李鸿章确实是大清的财神,只不过,是另一个“方面的”,他是一个不能生钱,却极能“省钱”的“财神”。

跟曾国藩的祖上一样,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那是一个号称“五十年不进城”的乡下读书人。虽然自己科场屡次失意,无法飞黄腾达,但是李殿华心气很高,他一定要让自己的后世读书做官,为此李殿华不惜花费巨资,聘请高手来当家庭教师,帮助自己的儿子们攻克科举考试。

在李殿华的全力培育下,他的小儿子李文安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在江南乡试一举中第,并且四年后又考中了进士。从此,李家开始过上了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日子。

有了这么一个牛的老爹做后盾,不敢说李鸿章是含着金勺长大的富二代,但他的仕途之路绝对比别人的平坦很多。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24岁的李鸿章考中二甲第13名,顺利成为一名庶吉士,并且进入了翰林院。

除此之外,在父亲李文安的引荐下,李鸿章结识了对他一生影响巨大的恩师——曾国藩。

考进了翰林院,又有这么一个超级牛的老师,此时此刻,呈现在李鸿章面前的,就是这一条阳关大道,一条前途无量的仕途之路。

但是,伴随着太平天国的动乱,李鸿章最终偏离了这条路,并且走上了一条完全相反的道路。

看见太平天国运动愈演愈烈,李鸿章跟曾国藩一样,他也渴望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为了这个目的,李鸿章鼓动自己的同乡、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劝他上疏办团练,以表示自己的忠心。

工部侍郎,按照现在的定义,就是一个包工头。作为一个包工头,吕贤基怎么可能会打仗!但是李鸿章不管这个,他直接连夜操笔,代吕贤基写了一篇请求办团练的奏折。

按照吕贤基的想法,他只想表示表示自己的忠心,而不是真的想办团练。但是李鸿章代笔的那篇奏折,那是文采飞扬、激情四射呀,咸丰皇帝被感动得龙颜落泪,他立刻委派吕贤基回乡组织团练。

面对这个结果,吕贤基气得直拿脑袋撞墙。

据史料记载,当晚吕大人的府上,举家大小全着素装,哭成一片。面对这种局面,吕贤基被气得语无伦次,他觉得自己就是自讨苦吃,吃饱了没事找事!

到了最后,愤怒无比的吕贤基,对李鸿章说道:“君祸我,我亦祸君。”就是说:“都是你出的这个馊主意,没事让我上前线,我也要把你绑上,咱们一同回家乡。”

就这样,当曾国藩在湖南办团练的时候,李鸿章也随吕贤基回到了安徽合肥,也干起了团练。

也许是应验了吕贤基的话,同年年末,吕贤基被太平军打死了。

而李鸿章虽然有曾国藩的一腔热血,为了自己的团练辗转奔波、费尽全力,但是他一直没有获得与曾国藩一样的办团练的成就。

面对太平军的主力部队,李鸿章粗心鲁莽、毫无胜算。他曾有过被太平军一天之内,一连攻破十八个营寨的惊人纪录,真可谓兵败如山倒。幸亏安徽巡抚福济救援及时,李鸿章这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李鸿章府邸

三,李鸿章立刻意识到:自己等待的机会,它终于来了。

据说,虽然李鸿章死里逃生,但是生性倔傲的他,还是希望挽回一点面子,他就对福济恭恭敬敬地说道:“声威大震,当以军门之最。”面对这番话,福济不怀好意地回应道:“畏葸溃逃,当以阁下为先。”

这番对话,不仅成为李鸿章一生的污点,至今也是安徽人茶余饭后的笑谈。

虽然被福济恶损了一番,但是李鸿章还是让其成了自己的第二个靠山。有了这么一个满洲大官当自己的后台,李鸿章这下子该不愁吃喝了吧,可惜造化能人,没过多久,福济就因为镇压农民军起义不力被免职。

一个靠山被打死,一个靠山被革职,李鸿章真是不幸呀!可是他的倒霉事还是没完。

咸丰八年(1858年),李秀成率军攻陷了合肥(庐州),李鸿章的家人被杀了一个干干净净。

面对被太平军摧毁的家乡,抚摸着亲人冰冷的尸体,李鸿章真是痛不欲绝、欲哭无泪呀。如今在安徽,已经没有李鸿章一丝的立足之地了。

就在李鸿章走投无路的时候,他的哥哥李瀚章给他来了一封信,希望他能来为湘军服务。

面对这个邀请,李鸿章没有一丝的犹豫,他直接投奔到了曾国藩的麾下,也开启了这对师生为期十几年的“黄金搭档”。

此后的四年里,从政务到军务,在曾国藩的调教下,李鸿章获益匪浅。而曾国藩也看出了李鸿章是一个好苗子,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主。除此之外,在决策方面,李鸿章的独特见解更是让曾国藩赏识。以至于到了最后,当曾国藩遇到一些重大事件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就会跟李鸿章商量一下,往往能够“速有立决”。

如此师生,一文一武,一快一慢,一急一缓,真可谓相得益彰、珠联璧合。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

要知道,湘军指挥官大多是湖南人,他们的老乡情谊非常地深,而李鸿章是一个安徽人,即使他得到了曾国藩的赏识重用,他也无法得到军权,他更会引起湖南帮的嫉妒和不满。毫不夸张地说,在湘军军营的日子里,李鸿章举步维艰,步步惊心。

据史料记载,效力于曾国藩期间,李鸿章不仅与左宗棠关系不好,与胡林翼也关系不好,还和彭玉麟玩过“摔跤”。这种天天不愉快的经历,让李鸿章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他郁闷地写道:

昨梦封侯今已非,四海无家行路难。

戈马飘零为何过,青山沦落十几年。

所以当上海官绅们来哭请救兵的时候,敏感的李鸿章立刻意识到——自己等待的机会,它终于来了。

淮军

四,淮军诞生,李鸿章据此铸就了自己的人生辉煌。

虽然李鸿章很希望得到这个机会,但他没冲动,在静观局势、耐心等待后,在曾国藩的所有将领拒不领命后,李鸿章才立刻主动请缨。他要返乡招募一支军队,自己去救援上海。

面对李鸿章的这个要求,曾国藩认为还不错。要知道,自湘军出省作战以来,由于连年征战,三湘地区的兵源已经枯竭。如果能利用两淮将领组建新军,在某些方面辅佐或者代替湘军作战,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决定。

但是问题来了,招兵的事情岂能儿戏。我费尽千辛万苦才招募了这支湘军,你李鸿章上哪里招兵呢?

而面对这个问题,李鸿章自有妙计。

再说一遍,李鸿章的老家,是现在的安徽。

中国的省份安徽,自古就是一块神奇的地方。这个以道路、山脉和放射性河流组成的地方,连接着中国的北部、中部和东部,所以地理位置重要无比。无论中国是南北对峙、东西争雄,还是问鼎中原、统一天下,安徽都是这些英雄豪杰决一胜负,成王败寇之地!

这么一块神奇的土地,注定要出现无数传奇的人物。

更神奇的是,这块土地,居然还培养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皖南与皖北,那根本就是两种人。

皖南多出商人和文人,如精明世故的胡雪岩,温文尔雅的胡适;而皖北多出军事人才,说白了就是大兵和悍匪,如骁勇善战的刘铭传,等等。

为什么有这种差别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耕地少。即使有耕地,也比较贫瘠。要知道在中国的古代,田少地贫,可是非常致命的。

土里种不出吃的,在当时旅游业还没有发达的年代,就只能外出找出路,外出也只有两种选择:打工或者当兵。也许是民风温和与彪悍的关系吧,在这个选择上,皖南人多选择前者,而皖北人多选择后者。

最后再说一句,无论哪种选择,在艰难环境中长大的人们,都会更加珍惜生命。

李鸿章最初团练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合肥。

在这个擅长出文人的地方,他的团练部队几乎被全歼。但是在皖北的西乡,当地的团练却办得风生水起。他们不仅消灭了附近的众多土匪,还令太平军彻底胆寒。

在李鸿章的眼里,合肥西乡这个地方,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当地民风彪悍,个个争勇好斗。有点什么风吹草动,这些人就能打起来,何况还是太平军这么大的火药桶。

合肥西乡人好战、好打、好劫之性,令人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太平军只要敢来,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太平军一走,他们则为了争夺战利品再次开战。即所谓“寇来则相助,寇走则互攻,视为故常”。

对比曾国藩费尽心思挑选不到合适的兵,合肥西乡的民众就是天生的武器。更可怕的是,他们居然还有自己的武装组织。

当地的周公山、大潜山、紫蓬山上,各有一个团练的队伍,那都是身经百战,以一当十,极其凶猛的主。

周公山上的张树声、张树珊兄弟,哥哥善谋,弟弟善战,兄弟二人配合默契,无往而不利;

紫蓬山下的周盛波、周盛传兄弟,经历过大小二百多次恶战,六个兄弟直接战死了四人,手下死伤过千;

紫蓬山

而大潜山的刘铭传,更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此人好色爱酒,骁勇善战。他贩私盐,杀大户,抢豪门,天天干着“杀富济贫”的事情。

虽然有这些丰功伟绩,但刘铭传没有去投靠太平天国,反而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最终他成为了台湾首任巡抚,被称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这些山大王,就是淮军得天独厚的资源宝库;而这些凶猛无比的将领,他们也注定会成为淮军的主要将领,成为李鸿章的左膀右臂。

三个月后,当曾国藩站在安庆北门外阅兵时,他不禁大吃一惊!李鸿章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下子变出十三营六千多名两淮官兵。虽然这些士兵衣衫不整,身体精瘦,但其目光凶悍,一看就不是什么善类。

这支部队,在历史上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一支不输给湘军、甚至完全取代湘军的名字,他们叫作——淮军。

未来的他们,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地方武装,他们将演绎出后来的淮系集团,将影响晚清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

1862年3月4日,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这一天,淮军正式成立。

李鸿章以后就是凭借者这支淮军武装,剿灭了太平天国、捻军武装,创办

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是怎样?

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反叛清王朝,相信曾国藩的结局如同太平天国一样以失败告终。1864年,湘军攻克南京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