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我国各民族的资料
大小凉山中绚丽多彩的彝族文化
在彝族古老深邃的文化中,有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彝族人称之为“毕摩”。“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彝族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由毕摩创造并传承,以经书和仪式为载体,以神鬼信仰和巫术祭仪为核心,同时兼及彝族社会历史、哲学思想、医疗卫生、风俗礼仪等一整套内容丰富的文化体系。
汽车行驶在蜿蜒盘旋的高速公路上,从一位老乡的手机中,传出了《大小凉山》那悠扬的旋律。许多乘客不由自主跟着哼唱起来:“在重重叠叠的山那边,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在弯弯曲曲的美姑河畔,是我童年的摇篮。大凉山哎小凉山……” 翻过峰峦叠翠的层层高山,越过清流急湍的条条河流,远离都市的喧嚣霓虹,通向柳暗花明的凉山深处。
选美赛序曲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州府西昌,有“月城”美名,地处川西高原的大凉山。8月9日,为庆祝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几十万名游客从四面八方翻山越岭来到此地,热情的节日气氛沸腾了整个城市。
此次火把节由中共西昌市委、市政府主办,在继承彝族传统火把节主要活动的同时,又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元素。据西昌市委外宣办副主任邓晓艳介绍,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等民族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大多是在农历六月廿四举行,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富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8月10日晚,西昌市火把广场人山人海,肩摩踵接。在这里,彝族传统活动——选美大赛为火把节拉开帷幕。和现代意义上的选美比赛不同,彝族的选美活动不仅选美女,也选俊男,评价标准不仅局限于外表,更注重人格、道德、才艺、素质等各个方面的考量。
活动中,由各县区选送的男女选手分组上台亮相。选手们身穿彝族传统服装,用彝汉双语自我介绍,在台上或一展歌喉,或翩翩起舞,时而风情万种,时而古朴优雅。女选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男选手则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待所有选手展示过后,由彝族德高望重的老人评出“美女”、“俊男”金奖各一名,以及其他奖项。
布拖县选美领队俄吉依曲告诉记者,彝族选美活动由来已久,以前是各个彝族部落单独举办,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将各地区彝族人组织起来,并增添了才艺展示等新内容,既使得选美活动精彩丰富,又促进了各县区彝族人民之间的交流。近年来,彝族大学生的加入以及活动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提升了参赛选手的质量,为彝族男女宣传、推介自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火把狂欢夜
8月11日,火把节正式开幕。凉山火把节共三天,分为祭火、传火、送火三个章节。
火把节传统活动斗牛、斗羊、斗鸡在西昌城南30公里处螺髻山腹地的安哈镇举行。斗牛活动上,两位村民各自牵出一头公牛,然后用稻草挑弄公牛的鼻孔,或是用木棒敲打牛的身体,使之愤怒而用牛角去攻击另一头公牛。有一方倒地或逃跑,即分出胜负。斗羊则更为激烈,两只绵羊在竞技场上相隔一米站好,然后会不约而同地倒退十几步,继而突然冲向对方,扬起漫天尘土,羊头相撞,羊角相抵,发出巨大的咚咚声,使人听着不寒而栗。碰上脾气不好的羊,比赛结束后还不肯收手,向记者席直冲过去,将三脚架冲得七零八落。
一位名叫巴莫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彝族人很看重家畜家禽之间争斗的输赢,争斗的结果象征着来年粮食的收成、生活的顺逆。赢的一方在村里挺胸抬头,输的一方只能垂头丧气。因此,很多彝族人平时精心喂养和训练自己参赛的牲畜,不让它们拉车驮物,只为在赛场上一决雌雄。
8月12日,火把节的重头戏——火把狂欢夜正式上演,彝族人称之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人们拿着用青蒿制成的火把,等待狂欢时刻的来临。
晚上8时整,位于市中心的12号主火堆被点燃,接着,从主火堆延伸至四条干道上的32个火堆相继燃起。霎时,城市沸腾了,黑夜在火光照耀下仿佛白昼,人们的呼喊声震耳欲聋。群众高举手中的火把,一圈圈围绕着火堆载歌载舞,成千上万把火炬形成一条条长长的火龙。星辰为之黯淡,明月为之无光,那一刻,绵延的大山也为人们的热情所动容。
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化馆原党支部书记吉克阿芝告诉记者,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色彩,突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火把节就是彝族人对火神崇拜的体现。说到火把节的起源,有多种传说,有的是说希望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有的是说点燃火把在田地中驱赶害虫。总之,火在彝族民众的心目中永远是神圣的。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把节受到党和政府的特别关心和保护,举办规模也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火把狂欢夜参与人数达412万,因此被一些外国人称为“东方狂欢夜”。
神秘的毕摩
在彝族古老深邃的文化中,有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彝族人称之为“毕摩”。“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彝族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由毕摩创造并传承,以经书和仪式为载体,以神鬼信仰和巫术祭仪为核心,同时兼及彝族社会历史、哲学思想、医疗卫生、风俗礼仪等一整套内容丰富的文化体系。
据资料记载,在凉山地区,毕摩常用的法器主要有法扇、法笠、法铃、签筒和经书,随身携带的用具有法网,护法法器有鹰爪、猪牙项圈、虎牙等。毕摩作法称为作毕仪式,仪式短则数小时,长则几天几夜。记者在安哈镇采访时,有幸见到了毕摩的绝技——舌舔烧红的铧口。
身穿彝族服装的毕摩现场作法时,先念诵经文,腔调起伏很大,时而古朴纯真,时而高亢激昂,亦真亦幻,神秘莫测。诵经结束,毕摩将火把插入火堆中点燃,嘴含一口热油,向火把连喷几口,火柱冲天升起。此时,先前放入火堆中的铁犁已经烧得通红。毕摩将犁头从火堆中取出,接着,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毕摩用自己的舌头在铧口上舔了起来,手不抖,身不颤,面无惧色,无伤无痛。观众无不大惊失色,拍手叫绝!
毕摩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其独特性在华夏文明中独树一帜。长期研究彝族文化的学者殷朝均说,目前有近8000名毕摩活跃在大小凉山中,毕摩是彝族社会的知识分子,不仅善作法事,还创造了毕摩绘画、毕摩经书等许多独特的文化瑰宝。美姑县作为著名的“毕摩之乡”,在1996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并举办过多次彝族毕摩文化学术研讨会。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头落人间”,这是明代诗人杨升庵登泸山时留下的诗句。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就坐落在距西昌市5公里的邛海畔、泸山间。
该博物馆1985年正式开馆,占地45亩,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该馆按彝族建筑风格修建,分设社会生产力、等级制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风俗习惯等多个展厅,向人们展示了2000多年来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衰亡及最终步入社会主义的历史轨迹。
据讲解员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历史、社会、地理等原因,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地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奴隶社会形态,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被有关专家视为研究人类奴隶社会形态的活化石。后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凉山地区实行了民族改革,从而使彝族人民由奴隶社会跨越多个阶段步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的修建可以更好地记录这段历史,传承彝族文化。
该博物馆馆长瓦渣克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兴建民族文化博物馆。瓦渣克基谈道,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彝族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对此,彝族人民真诚感动与支持。民族博物馆建设,对于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无论是展示交流还是保护传承,无论是作为历史记录还是增进民族团结,都具有重大意义。
明亮三色调
提到彝族文化,不得不说起黑、红、黄这三种颜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彝族逐渐形成了尚红、尚黄、尚黑的三色文化,并赋予这三种颜色特殊的意义:黑色代表土地,红色代表火焰,**代表太阳的光辉。彝族的祖先将这三种颜色融为一体,影响着世世代代彝族人的衣食住行。在现实中,三色文化最直接体现在彝族的服饰、漆器和建筑上。
西昌市区内,很少有彝族人穿彝族的服装,只有少数人逢年过节才穿。在西昌周边县镇以及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内,记者见到了以黑、红、黄为主要颜色缝制的彝族服装。传统的彝族服装都是以黑、红、黄三色为主,并有细致的制作规范。比如,上衣衣袖是紧身,袖口有花边,腹部的那块布料为黑色。下身裙子第一层是深色,最下一层为黑色。女孩的帽子是黑色,帽上有红珠,脖子上挂银色挂链,手腕戴花木手。男士配有一个三角形的腰包。
曾做过民族服饰设计的彝族姑娘沙马资布莫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彝族姑娘为了漂亮,穿起了现代版的彝族服装,色彩比传统服装增加了很多。现代版彝族服装的诞生和流行,体现了社会变革对传统服饰的继承和发展。
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内的漆器展厅,记者见到了许多样式精美、色彩明亮的漆器。这些漆器有的是酒具法器,有的是日常用品,有的是马鞍兵械,有的则是工艺装饰品。每一件都由黑、红、黄这三种颜色为主拼色制成,色泽柔和,光可鉴人。
馆长瓦渣克基介绍说,漆器在凉山彝语中称为“祖古几达苏”。相传最早的髹漆技术是由先民狄也火扑创造的,至今约有1600年的历史。漆器是彝族器物文化的重要构成,其中尤以庄重的黑色、亮丽的**、火热的红色这三色漆器最为独特。此外,漆器的造型也有明显的彝族文化特点。比如鹰爪杯,其材料直接取自动物骨头,经磨制彩绘而成。鹰作为动物界凶猛、力量的化身,既反映了凉山彝族的鹰图腾崇拜观念,同时也反映了彝人尚武好勇的民族气质。漆器作为凉山彝族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之一,因其选料考究、工艺复杂、天然环保,具有审美和实用双重价值而享誉海内外。
建筑与图腾
探索彝族文化的旅途还在继续。8月14日,记者动身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从西昌到金阳县路程大约215公里,乘坐大巴车需要将近10个小时。汽车行驶在弯窄陡峭的盘山土路上,需不停地绕过坑洼,并且避让在马路上悠闲散步的牛羊。让记者感到高兴的是,在一路的崇山峻岭中,望见不少风格独特的彝族建筑和色彩斑斓的彝族图腾。
凉山地区的彝族房屋主要有瓦房、瓦板房、茅草房、木楞房等,其中最富特色的是融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土木结构瓦板房。瓦板房因不以一尺,不用一钉,结构复杂,气势恢弘,被中国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在沿路经过的昭觉、布拖县境内,记者见到了许多漂亮的彝族瓦板房,这种建筑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屋檐、屋脊用黑、红、黄三色构建的牛角、羊首状起翘和起拱,封檐木板上刻有朴拙简洁的波浪形连绵图案。房屋外墙壁上,画有彝族特有的图腾,图腾分为菱形图腾和条形图腾两部分,菱形图腾类似于汉族新年在大门上张贴的“福”字斗方,条形图腾则为细长形,位于菱形图腾下方,通常绕房屋一周。图腾内容多是用黑、红、黄三色组合而成的火焰、牛角、羊首的象形图案,各村落图腾不尽相同,但在总体设计上大同小异。
金阳县委组织部组织一股股长陈洪对记者说,彝族图腾属先民信仰,遗风沿袭至今。在民居建筑的装饰中,通常大门入口处和屋檐是装饰的重点,彝族工匠们运用代代相传的木雕、漆绘艺术建造房屋,充分表达了彝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和浓郁的民俗氛围。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传统民居的建筑样式和漆绘风格经过多次改良,也逐渐融合了不少现代元素。
热情好客的彝族人
大小凉山以黄茅埂为界,西为大凉山,东为小凉山。金阳县地处小凉山山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东部边缘,属彝族聚居的国家级贫困县。为了能体验到普通彝族百姓家的日常生活,记者住到了金阳县天地坝镇包谷山村的石一子且家中。
石一子且的房子建在离包谷山村不远的半山腰上,家中共6口人,和其他村民一样,靠种地养殖为生。家中除了一台旧电视外,没有其他家用电器。对于记者的到来,石一子且一家既感到惊奇,又表示热烈欢迎,全家老少忙活了起来,就连不会说汉语的5岁小孩,也望着记者不停地笑。
在记者说明来意后,石一子且按照彝族人家日常用餐准备了三个当地传统饭菜:一大盆坨坨肉,一大盆包谷面,一大盆酸菜汤。
石一子且介绍道,坨坨肉是彝族最出名的菜肴之一,如果到彝族地区没有吃过坨坨肉,就不算到过彝族地区。坨坨肉沿用彝族先民的做法,把小猪整个串在棍子上,放在火堆上烤熟,然后切块,放些盐巴和辣椒,这样可以保持乳猪原有的香味。包谷面是彝族人的主食,先把玉米晒干,再磨成面放在盆里搅拌,最后放在火炉上蒸熟。酸菜是早上上山砍柴时顺便摘的,用猪油一煮即可。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
待记者品尝时,坨坨肉香滑美味,肥而不腻;包谷面颗粒细小,清爽利口;酸菜汤温润解渴,新鲜十足。不一会儿,好多村民结伴来到石一子且家中,和记者聊起了天,屋里屋外顿时热闹了起来。
金阳县尔觉西乡党委书记罗史且用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对记者说,金阳县虽是贫困县,但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现在彝族人民的生活大有改善,从以前一年吃一次肉,到现在随时吃得到坨坨肉,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虽然这里有不少人家还保留着彝族传统的民俗文化,但彝族人更愿意学习汉族语言,了解汉族优秀的文化,学习汉族先进的科技。这就是民族团结和进步。
在记者结束采访离开村子时,附近的彝族村民专程赶来为记者送行,或赠送木制汤勺,或赠送彝文字画,或唱歌跳舞相送。记者虽不懂彝文彝语,也被彝族同胞这份热情好客感动得热泪盈眶。记者相信,彝族人民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与生俱来的好客风俗,必将世代传承。
在回成都的大巴车上,忆起七天来感受到的大小凉山中绚丽多彩的彝族文化,真让人有些流连忘返。车上音响中也适时传出了歌声:“塞洛塞洛类里塞洛里唉洛类里唉,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陶姓历史文化系列篇(12)
摘要:自当代中国首次《新百家姓》排行--“1987年杜若甫、袁义达300大姓排名”发布以来,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姓氏图腾”开始在网上盛行起来。但真正影响广泛深远并且自成体系的当代“中华姓氏图腾”只有两大系列:一是王大有先生首创“中华姓氏图腾”128(100+28)姓系列;二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首次发布统一图样的“中华姓氏图腾”400大姓系列。前者是个人才艺的极致展示,后者是全国数十位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无论从陶姓图腾的角度,还是从规范“中华姓氏图腾”的角度,我都主张把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首次发布统一图样的“中华姓氏图腾”400大姓系列作为“百家姓图腾”通用范本。关于当代“中华姓氏图腾”的使用,我认为只要符合以下三条即可:一是族标。一个姓氏族群区别于其他姓氏族群的标志。二是“姓氏图腾”蕴涵本姓氏祖先起源的历史、文化遗迹信息。三是得到本姓氏族群主流任可。完全不必拘泥于是否“原始姓氏图腾”。“姓氏图腾始原”的回归研究探索是图腾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及极少数爱好者的事情,应与当代“中华姓氏图腾”的使用区别开来。
自当代中国首次《新百家姓》排行--1987年杜若甫、袁义达300大姓排名发布以来,各种“姓氏图腾”开始在网上盛行起来。其中涌现了较有影响并且自成体系的“中华姓氏图腾”两大系列:一是王大有先生首次发布“中华姓氏图腾”128(100+28)姓系列;二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首次发布统一图样的“中华姓氏图腾”400大姓系列。本文拟作一简单介绍和述评。
一.王大有先生首创当代“中华姓氏图腾”128姓系列。
<一>作者简介
王大有,字岭岩,号韶华,又号韶华子。1944年生。综合型学者,集美术家,图腾文化学者,文化人类学者,历史学家,天人合一全息生命学者于一身。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太极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华夏纽带工程组委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华名人学会会员。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自1956年开始发表美术作品。1974年以后进入创作高峰,截至1986年出版、发表、展览、被收藏美术作品100余幅。并多次获奖。1986年以后,转向书籍装帧艺术研究。
1978年以来,致力于中华上古文明研究,致力于中华本体文化与中国三皇五帝时代的古史重建,致力于美洲土著与中华文明亲缘关系的研究。
30年来亲赴各地考察民族、民俗、古文化遗址,壮行五次,行程十余万里,兼作旅行写生,体验生活。1他在图腾文化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是:设计创作了当代“中华姓氏图腾”128姓系列。
源于芈姓,出自颛顼后裔叶公之后叶子高,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传说,帝颛顼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女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
季连的后裔鬻能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后来周成王姬诵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荆州山(今湖北荆州),立国为荆,定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后迁都子郢(今湖北江陵),改国号为楚。
春秋时期,楚庄王芈旅(熊侣)的曾孙尹戌,在楚平王熊弃疾执政时期(公元前528~前516年)任沈县令尹(今安徽临泉),又称沈尹戌,后出任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深得楚国人民的敬重,他的后代中有人以沈为姓氏者。
楚昭王芈轸(熊壬)十八年(公元前498年),沈尹戌在率军与吴国军队作战时英勇战死,楚昭王遂封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于叶邑(今河南叶县旧城),史称叶公。叶公曾大力平定白云胜叛乱以助楚惠王复位,为楚国立下大功,被分封到南阳(今河南南阳、湖北襄樊一带),赐爵为公,世人尊为叶公。
叶公,即千古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字子高,系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他才能出众,在楚惠王熊章执政时期(公元前488~前432年)被任命为楚国北边要邑叶邑的行政长官,因楚县尹通称为“公”,故称“叶公”。
叶公曾在叶邑大力兴修水利,使当地的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邑人“莫不欣戴”。他在平定白公之乱后,身兼要职而不恋权位,激流勇退并归隐终老于叶邑。
因叶公的字号为“子高”,后人多称其为叶子高,其后裔以先祖封邑为姓氏,称叶氏,世代相传至今,叶邑由此成为叶氏祖地,叶公则被叶氏族人尊奉为得姓始祖,叶氏正确读音作shè(ㄕㄜˋ)。 源于国名,出自汉朝时期古叶调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
叶调为古国名,故地在今天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者苏门答腊岛,东汉永建六年曾经遣使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叶调国来中国的移民多以源国名的谐音汉字为姓氏,称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复姓,出自古代复姓,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在古代姓氏演变历史中,曾有以邑为氏的叶阳氏(今湖北荆州)、以官为氏的叶大夫氏等,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百越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有南郡蛮,世居南郡(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实际上是古代西南蛮夷族,源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百越民族,其中多有取汉姓为叶氏者,世代称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汉朝时期,南郡蛮叶氏族人人丁兴旺,名人辈出,如三国时期孙吴国著名将领叶雄(即华雄),即是南郡蛮的后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
蒙古族叶古禄特氏,亦称叶鲁特氏、亦鲁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egu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尹氏。
蒙古族叶赫氏,源出河名,后蒙古达酋长星根达尔汉灭扈伦纳喇部,兼并其民众,迁徙其于叶赫河岸成为叶赫部,以部为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ehe Hala,汉义“盔顶”。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
蒙古族叶克忠氏,属于蒙古新巴尔虎姓氏,世居巴尔古(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ekejong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
蒙古族叶氏的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通志·烈女传》、《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等记载:
满族费仰古氏,亦称佛尼音布氏,满语为Feiyangu Hala,世居地待考,所冠汉姓即为叶氏。
满族赫叶哷氏,亦称何雅礼氏,荷叶尔氏,满语为Heyere Hala,世居沈阳。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赫氏、贺氏、何氏等。
满族尼赫理氏,亦称尼柯特氏,满语为Niheri Hala,世居乌苏里(今乌苏里江流域)等地,人口非常少。所冠汉姓即为叶氏。
满族颜扎氏,亦称燕札氏、颜查氏、阎拉扎氏、颜之哈拉氏、库雅拉彦札氏,满语为Yanja Hala,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颜盏”,以姓为氏,世居雅兰西楞(今俄罗斯滨海地区苏城东南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长白山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颜(民姓)氏、阎(官姓)氏、张氏等。后来的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妃子颜扎氏,是颜扎·布颜之女,生有皇子爱新觉罗·叶布舒,其庶之支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字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叶氏,世代相传至今。
满族叶穆氏,满语为Yemu Hala,源出金国时期女真业速布部,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赫尔苏城(今吉林伊通西北六十五公里处)、尼马察(今黑龙江省穆棱县东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叶氏、穆氏。
满族叶赫勒氏,亦称叶何里氏,满语为Yehele Hala,汉义“磁”,世居呀哈(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叶氏、慈氏等。
满族叶库哩氏,满语为Yekuri Hala,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所冠汉姓即为叶氏。
满族叶墨勒氏,满语为Yemole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叶氏。
满族叶氏的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赫哲族禄叶哷氏,亦称努叶勒氏、陆如火氏,依兰三姓之一,以部为姓,世居黑龙江沿岸、三姓(今黑龙江依兰)、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松花江流域、奇纳林赫哲部(今黑龙江同江秦得利)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Ruyere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赫哲族、满族禄叶哷氏多冠汉姓为叶氏、陆氏、芦氏等,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民族名称为彝族。
彝族同胞有自己的姓氏,在文献《巍山彝族姓氏分布调查》中显示,云南巍山彝族的八万三千七百七十一人中,共有一百四十九个姓氏,其中就有叶氏,据传是叶丹氏的族支,取汉姓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叶丹氏世为四川凉山彝族沽基家族的头人,历史悠久,但总人口不是很多。叶丹氏家族的著名人物有近代革命史中记载的小叶丹,他与刘伯承元帅歃血为盟之事,被彝族同胞传为佳话。 源于德昂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德昂族叶氏,源出德昂族海氏部落。
德昂族同胞普遍通傣语、汉语、景颇语,没有本民族文字,许多人均能用汉文或傣文。德昂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
德昂族是中国西南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的濮人,与哀牢有密切的关系。
德昂族人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群居于怒江两岸,是开发云南地区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史书中所记载的“茫蛮”部落就是是德昂族先民,隋、唐时称为“茫蛮”、“扑子蛮”、“望苴子蛮”,先后臣服于汉朝、晋朝及南诏国、大理国,元朝以后,德昂族成为傣族土司的属民。德昂族绝大多数与景颇族、汉族、僳僳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交错分寨杂居,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从古时候起,饮茶就是德昂族人的嗜好,他们善于种茶,家家都栽有茶树。过去,德昂族居住地区受到其他民族的普遍歧视,被看作是低下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变了这种情况,和其他民族一样有平等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统称为崩龙族,后在本民族的要求下,于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为德昂族。
德昂族原有自己的姓氏,习惯于按属相和排行给孩子取名,也使用汉族的十二生肖:查(鼠)、包(牛)、衣(虎)、卯(兔)、光(龙)、沙(蛇)、牙(马)、麻(羊)、新(猴)、收(鸡)、灭(狗)、交(猪)。生日的属相是什么,就以什么为名。男孩是属相前加“阿”字,女孩的属相前加“立”字。例如,牛日生日的男孩叫“阿包”,牛日生日的女孩叫“立包”。若按排行取名,则不分男女,称呼为腊锁(老大)、腊左(老二)、腊约(老三)等。
德昂族人结婚生子后,便起有讳名。凡有了孩子并已取名的夫妇,则连同他们的长辈在内,不论何人此后都不能直接呼他们的名字。德昂族人的家里若长子或长女早逝,则以次子或次女的名字代替称呼其父母。有的还没有生儿育女,但也可以预先取下孩子的名字,而按此名来称呼。
德昂族人认为,对已有了子女或虽然子女去世了但年龄较大的人,再去直呼他们的名字,是很不礼貌的。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德昂族人多改采用汉姓,据文献《德昂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中称,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德昂族民族乡邦外村,有海氏改汉姓为叶氏者。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保安族、回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叶氏族人分布。
得姓始祖:叶子高。
苏铁俗称“铁树”,一说是因其木质密度大,入水即沉,沉重如铁而得名;另一说因其生长需要大量铁元素,故而名之。苏铁雌雄异株,花形各异,花期6-8月。其实苏铁是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和种子,没有花这一生殖器官,所以,苏铁的花是它的种子。
苏铁作药材以叶、根、花及种子入药,四季可采根、叶,夏季采花,秋冬采种子,晒干。叶收敛止血,解毒止痛;花理气止痛,益肾固精;种子平肝,降血压; 根祛风活络,补肾。但苏铁种子和茎顶部树心有毒,用时宜慎。
苏铁的基因组较大,结构复杂,为科学研究工作增添不少难度。现存最原始种子植物中,仅苏铁分支一直缺少完整的基因组图谱。本次研究在苏铁溯源认祖、重建家谱上意义重大,研究人员推断现存裸子植物的最近共同祖先可能经历了一次古老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
本次研究发现苏铁的性别决定相关基因,揭示了苏铁性别决定的遗传机制,此次研究在苏铁种子储存蛋白中发现的营养功能、抗菌功能等,也都预示着苏铁为生态保护、人类生活与 健康 带来更多可能性。
收集我国各民族的资料
本文2023-11-01 22:50: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90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