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有机会光复大明的郑经,最后为何会错失良机?
郑经光复明朝这个说法有点夸大其词,明显是电视剧看多了。郑经是郑成功的后代,当年郑成功提着三尺宝剑将荷兰侵略者驱逐中国腹地台湾宝岛,台湾也回到了中华大地的怀抱当中,郑经成为郑成功之后的接班人。台湾岛孤悬海外,这里物阜民丰农业基础良好,能够过上自给自足的富足生活,成为了反清复明的根据地。但是和广袤的内陆大地比较起来这里不过是弹丸之地。想要一隅之地抵抗全国之力,简直是以卵击石,白日做梦,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郑经都没有恢复明朝的机会。
郑经在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当中被丑化的面目全非。被塑造成一个色厉内任、自私自利、好杀残酷的昏庸无能之主,其实在真实历史上励精图治,从善如流,重视民生,不失为一个优秀的地方统治者,在郑经的治理下台湾呈现一片繁荣景象,郑经树立了自己的威望,同样希望有一天能够恢复明朝的辉煌,只要有机会就会派遣军队去看看自己的故土,骚扰清朝的地盘,不过这些都是小打小闹,并没有根本上动摇清朝的统治。
康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想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王。准格尔丹在内蒙古草原几乎实现了大一统,并且不断挑衅清王朝的权威,想要解格尔丹部落的威胁,必须先解决台湾问题,东南三省是税收重地,也是重要的粮食基地,只有保证这里的平稳才能放手一搏。
康熙派遣姚启圣作为东南地区最高行政长官,把收复台湾的重任交给了他。以前清朝没有时间收拾郑经,现在拿出百分之百的实力郑经看到了双方的差距,最终自己举起了白旗。
《康熙王朝》丑化了郑经的形象。在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中,把郑经塑造成色厉内仁,心胸狭隘,胡作非为,好大喜功的人物,但是在真实历史上正经是一个敢作敢为爱民如子,心胸宽阔,政治和军事能力强大的人物,台湾在正经的治理下井井有条,民富力强,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郑成功是一代民族英雄,郑经也不失为一个有能力有才华的管理者。文学作品毕竟不是真实历史,我们在观看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也没有必要抱着严谨的态度来审视,更多是一种娱乐情怀,丑化郑经只是为了凸显出康熙的伟大。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丑化敌人来突出伟大人物的光辉形象已经是屡见不鲜的文学手法。不仅仅在康熙王朝这部作品当中,在很多经典的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当中经常出现。郑经在3000多年历史长河当中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康熙为了国家统一作出突出贡献,虽然这部作品歪曲了历史事实,却符合人民心目当中对于康熙的光辉形象,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
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感同身受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时代背景,康熙王朝这部作品当时轰动一时,创造了很多收视纪录。这是一种大众能够接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文学作品,能够做到这一步非常难能可贵。
陈道明饰演的康熙也成为了人们心目当中的一个标竿。后代虽然很多人翻拍康熙这个形象,却很难有人超越陈道明塑造的康熙,把郑经演绎的像一个跳梁小丑一般,这只是一种文学手法,不要把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混为一谈,这未免过于苛刻。
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领军攻台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督率水军由铜山出发。在进攻路线的选择上,施琅根据风向和敌方防御情况的情报,决定清军船队从铜山(今福建东山岛)启航,乘六月的西南季风向东穿越台湾海峡,首先夺取地处澎湖主岛以南、郑军防守薄弱的八罩岛。这样就可获得船队的锚泊地和进攻出发地,占据上风上流的有利位置向澎湖发起攻击。攻下澎湖,扼敌咽喉,然后兵锋直指台湾,可顺利实施“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
六月十六日,清军舰队向澎湖郑军发动第一次进攻,初战失利。施琅很快吸取教训,对下一步作战行动进行了周密筹划和部署。施琅将清军分为四部分:施琅亲率56只大型战船组成的主攻部队,正面进攻郑军主阵地娘妈宫;总兵陈蟒等率领由50只战船组成的东线攻击部队,从澎湖港口东侧突入鸡笼屿,作为奇兵,配合主攻部队夹击娘妈宫;总兵董义等统率另50只战船组成的西线攻击部队,从港口西侧进入牛心湾,进行佯动登陆,牵制西面的郑军;其余80只战船作为预备队,随主攻部队跟进。十八日,施琅先派战船攻取澎湖港外的虎井、桶盘二岛,扫清了外围。二十二日早七时,经过充分休整和准备的清军向澎湖郑军发起总攻。经过9小时激战,清军取得全面胜利,共毙伤郑军官兵12万人,俘获5000余人。击毁、缴获郑军战船190余艘。郑军主将刘国轩乘小船从北面的吼门逃往台湾。此役清军阵亡329人,负伤1800余人。
招抚郑氏
此后,施琅又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对占据台湾的郑氏集团施以招抚。在施琅大军压境之下,郑克塽茫然地说:“现在台湾人心风声鹤唳,继续守卫台湾恐怕右边啊;士卒满目疮痍,再战下去恐怕难以取胜。还是应当请降,以免今后追悔莫及。”郑克塽听从了刘国轩的劝告。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往迎接。施琅入台之后,主动前去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经营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并称郑氏收复台湾是为国为民尽职的举动,对郑成功毫无怨仇。祭祀完成之后,施琅哽不成声,热泪纵横。郑氏官兵和台湾百姓深受感动。赞扬施琅胸襟宽广,能以大局为重。冷静处理公义私怨的关系,远非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所能比拟。
当时,清廷内部对台湾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是否留台存在争议。施琅上疏力主留台卫台。在分管兵部的清朝东阁大学士(宰相)潘湖叟黄锡衮的支持下,施琅(乃分管兵部的内阁大臣潘湖叟黄锡衮的妹夫)的意见打动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清廷终于决定在台湾设府县管理,屯兵戍守。[
郑成功后代不会归顺唐朝,因为郑成功生在明朝,唐朝在明朝之前灭亡。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施琅这个人作战勇敢、胆识过人、他收复台湾,实现了祖国的统一。现在影视剧中施琅的形象都是高大全的爱国将领形象。因为很多人并不了解施琅的人生经历。客观上来讲,历史上的施琅名声并不好,因为他原本是郑成功的器重的大将,加上一生多次改换门庭,如同三姓家奴吕布一样。很多人都把施琅称为“叛将”,“汉奸”。
施琅从小的时候就在家里学文习武,17岁的时候就加入了郑芝龙的军队,担任了千夫长。郑芝龙就是国姓爷郑成功的父亲,他当时垄断了海上的贸易,商队遍布日本和南洋,富可敌国。据说郑芝龙拥有上万艘船只,相当于当时的“海贼王”。
作为郑芝龙手底下的小头目,施琅自然也参加了很多和海盗的作战。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施琅只干了三年,便回到家乡去了。在家里呆了三年以后,施琅又加入了郑芝龙的部队,因为战功被提拔为游击,后来更是一步步提拔为左先锋。之后,施琅跟随着黄道周北上抗清。
不过郑芝龙投降以后,施琅也跟着投降的清军。施琅在潮州的时候被李成栋的部将陷害,他突围而出,带着800多人,驻扎在黄岗。虽然父亲郑芝龙投降了,当时他的儿子郑成功还是坚持抗清,以金门和厦门为基地,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
在郑成功的邀请下,施琅又加入到郑成功的部队中。由于郑成功对施琅非常器重,很多军机大事都是和施琅商量的,此时的施琅也非常卖力的干活,立下了赫赫战功。
不过好景不长,施琅有个亲兵跑到了郑成功那里,郑成功收留了那个人。施琅则派人强行抓回亲兵。郑成功让他别杀这个人,可是施琅还是杀了。双方矛盾彻底激化,闹到最后,施琅又一次投靠了清军,而郑成功则杀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
在郑成功、郑经去世以后,施琅统率大家20000多人,战舰300多艘,一举收复台湾。从此,台湾正是纳入清朝的版图,实现了康熙皇帝和施琅“四海归一”,“天下一统”的愿望。这件事情,施琅的确干得非常漂亮。
晚年的时候施琅治理台湾是非常贪婪的,也是不近人情的。比如他收复台湾以后,南台湾开垦土地的一半都被他给占领了,这种情况一致延续到清末。同时他规定去台湾的人不许带家眷,这让老百姓无法在台湾扎根。更为匪夷所思的是他禁止内地与台湾的往来,首先是禁止广东人去台湾,后来对其他地区的人也严加限制。由于他禁止家眷来台湾,一度使得当时台湾的妇女奇缺。
本有机会光复大明的郑经,最后为何会错失良机?
本文2023-11-01 21:38: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90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