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瑜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6收藏

王曾瑜简介,第1张

 人物简介

 王曾瑜长期从事辽宋金史研究,在岳飞,北宋晚期到南宋前期的政治与军事,宋金阶级结构,辽宋金军制,宋朝赋役制度,王安石变法等方面均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独自或与他人合写的历史和断代史出版13部,点校古籍出版一部,论文集或论文选集出版7部,历史小说出版7部,发表论文和译文总计250篇以上,还参加了百科全书和历史辞典的编撰等。

 王曾瑜原先专治宋史,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兼治辽金史。自90年代以来,既以批判中华古代专制主义,专制腐败政治为主攻方向,努力由辽宋金断代史走向通史,自秦汉至明代都写有专文。所写《中国古代的丝麻棉续编》一文,使用了明代十分之九的方志及其他史料,旨在阐明:金朝的河间府已种植棉花,亦即宋金时的棉花种植已越过黄河;明代的丝、麻和棉大致仍处于三足鼎立的状态,直到经历明清之际的战祸后,棉花才占主导地位。所写《中国古代卖官鬻爵的教训》、《秦汉至隋唐五代卖官述略》、《宋朝卖官述略》和《辽金元卖官述略》四篇文章,力图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丑恶的卖官现象加以判析,并且提出了正本清源式的根治的设想。又如《试论国史上的所谓“盛世”》,提出了“盛世”的四条标准,《回眸中国古代地方政治的贪腐与黑暗》,都属贯穿中华古史的通论性论文,但也有其特色。王曾瑜的史论大多归纳于《王曾瑜说辽宋夏金》附录的二十条中。通过对中国古代专制腐败政治的研究,最重要的结论是,马克思批判的等级授职制,是以人事腐败为中心的各种腐败滋生的沃土,是贪官污吏同性繁殖的温床。

 王曾瑜认为,史学的重要功能有二:一是理解过去,透视现在,指点未来;二是客观而公正的历史记载和研究,是维系社会良知和正义的重要舆论力量。这两条非其他学科所能取代。

 论着目录

 一、专著:

 (1)岳飞新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2)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1983年。

 (3)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中华书局,1989年,获全国图书质量三等奖。1999年二版,有所校改,补遗7920字。

 (4)宋朝阶级结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5)宋高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6)金朝军制,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7)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与朱瑞熙、张邦炜、刘复生、蔡崇榜合撰。

 (8)荒*无道宋高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9)尽忠报国–岳飞新传,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2005年第2版,增“续编”。

 二、论文集:

 (1)凝意斋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2)锱铢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三、历史小说:

 (1)靖康奇耻,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河洛悲歌,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大江风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4)转战湖汉,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5)扬威南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6)关山怅望,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7)忠贯天日,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范仲淹是著名的文人学士,要得他的敬仰,必是人中龙凤。他一生中仅敬仰两人,一是挚友晏殊,二是名相王曾这两人都是北宋名人,不仅对范仲淹的影响很大,对整个北宋也有卓越的贡献。

一、晏殊的知遇之恩

晏殊对于范仲淹来说,就如同伯乐,两人的年岁虽然差得不多,但是在政绩上却有大不同。晏殊年仅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中了进士,而范仲淹知道二十七岁才中。因此就算范仲淹的年纪比晏殊还大两岁,但是在官场上却是妥妥的后辈。更何况当时范仲淹正施展才华的时候,家中的母亲却突然去世。于是刚刚坐上兴化县令的范仲淹,不得不回到家乡为母亲守孝。

这对于范仲淹的仕途是非常重的打击,毕竟官场不缺人,范仲淹尚未有所政绩就离开了,他的位置自然很快就会有人补上。而幸好这是晏殊却发现了范仲淹的才华,在他留守南京的时候就邀请范仲淹做教席。之后晏殊回到京师更是直接向宋仁宗举荐他,为他在京城谋了官职。

地方官和京都官,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因此所晏殊对于范仲淹有知遇之恩。不仅如此晏殊和范仲淹的年纪相仿,两人对于朝政的见解也基本相同,因此不仅朝政上的好战友,也是私底下的好知己。两人还一起推动了著名的“庆历新政”,这场改革,对宋朝意义重大。

二、北宋名相王曾

这个人的地位比晏殊还要高,状元出身的他,贵为北宋丞相。即使是因为得罪太后而被贬官,但是因为实力依旧被宋仁宗召回。当时范仲淹做了一件非常傻的事情,他直言不讳宰相吕夷简的腐败。但是最后却直接被宋仁宗贬官,放到了地方。被贬官之后范仲淹依旧不服气,于是去找当时还是副宰相的王曾,并且直接质问他,”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这句话直接质问王曾,为什么要容忍吕夷简的恶习,让他在朝廷上肆意妄为,影响朝政。

而随后王曾回答了范仲淹十二个字,也正是这十二个字,让范仲淹获利一生。他们就是:“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王曾说,如果身为臣子只想要让自己身上有美名,而不顾其他的事情,那么那些骂名又该由谁来承担。大家都是为皇上办事的人,他想要什么结果,臣子就只能做什么事情。

骂名永远不会由皇帝来承担,而他想要的结果却必定会有人去做。短短的十二个字,却将朝堂之事道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反观吕夷简在朝中做的那些结党营私,更换官员的事情,其实并不全是坏处,相反他用的人基本上都是有才能的人。如此一看范仲淹也直接明白了,朝中事并非黑白二字可道清,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就是全部。我们所了解的历史,也不过是当权者想让我们看到的那部分而已。

他是北宋中期的一代名相,曾经连中三元,为人刚正不阿,端正持重,而且他还是妥妥的大帅哥一枚,眉眼就像是画上去的,他在朝为官时,进退有礼,平日里不苟言笑,没人敢因为私事来找他。

他对朝廷忠心耿耿,但又绵里藏针很会用计谋,

所以

他在宦海沉浮几十年,最终还能善终,他就是王曾。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曾出生和离世的时候都是有征兆的,他出生的时候,母亲梦见了孔子的高徒曾参,因此给他取名王曾,至于他后来考试连中三元,也被人们认为理所应当,毕竟他是孔子高徒投胎转世,有这样的成绩也在预料之中。

而王曾死前一个月的时候,有一颗大星星在他家附近陨落,他的随从吓坏了,把这事情告诉了王曾,王曾知道自己寿限已至,于是就对随从说,不用惊慌,一个月之后你就知道这颗星星坠落的原因了。

果然一个月之后王曾病逝,朝廷还给他赏了谥号“文正”,在那个年代这是文官能得到的最高荣誉。

宋仁宗刚刚继位时年龄很小,那个时候王曾在朝廷做副宰相,国事都交给了刘娥刘太后处理。王曾起草了这样一份诏书:“以明肃皇后辅助皇太子,权听断军国大事”。

这诏书中的权字是代理的意思,非常巧妙地限制了刘太后的权利,当时的宰相丁谓建议把这个权字去掉,王曾直言道:“现在皇帝年幼,太后执政本来就是国家走霉运的时候,如果再去掉这个权字,可能国运会更不旺,”

这话传到了刘太后耳朵里,刘太后对王曾非常反感。后来刘太后掌权之后,行事越来越自我,有些时候根本不听取皇帝和大臣的意见,独断专权,很多大臣都担心刘太后会跟武则天学,有朝一日更换国号,但是却没有人敢跟人刘太后直言。

于是王曾就跟大臣钱惟演说:“皇帝年幼,刘太后操劳国事费心费力,当然刘太后这么做,其实是帮助自己的皇帝儿子,也是在帮助自己,同样是帮助他们老刘家。”

王曾知道钱惟演跟刘太后是亲戚,他一定会把这话传到太后耳朵里,果然太后听了王曾的这些话,收敛了很多,王曾的精明之处就在于不硬碰硬。有些忠臣喜欢以死进谏,实际上很愚蠢,不光丢了性命,也会引起当政者的反感,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刘太后辅佐宋仁宗治理朝政的时候,大权其实是在宰相丁谓的手里,宰相丁谓出了个主意,每月初一十五两天,皇上跟大臣见面议事,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才让太后跟大臣一起商量,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太后身边的小太监雷允恭汇报给太后,然后由太后做主。

丁谓这样的操作,就是将太后跟大臣们完全分开,所有国事都是通过太监雷允恭传进去,而太后的意见也是通过雷允恭传出来,这样一来丁谓和雷允恭里应外合,就把朝廷的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王曾把这一切看得很明白,但是他没有急于拆穿丁谓,清官寇准遭贬的时候,王曾也想替寇准说话,但丁谓抓住了王曾的弱点,因为王曾曾经把房子借给寇准住过。于是王曾在丁谓面前变得非常顺从,当时的内阁大臣,除了他们两个之外还有曹利用和冯拯。

冯拯为人老实,曹利用又是丁谓的人,所以内阁大臣中还是丁谓说了算。王曾沉寂了一段时间,丁谓看到他很老实,就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有一天王曾很恭顺的请示丁谓,说自己想过继个儿子,希望得到太后的允准,他还让丁谓跟他一起去面见太后。

丁谓觉得这是小事,于是就让王曾自己进宫见太后,王曾进宫后就把丁谓的所作所为全部告诉了刘太后。正好碰上雷允恭在修宋真宗皇帝陵墓时出现了纰漏,导致陵墓进水,王曾借机借题发挥,将雷允恭关押起来,说丁谓跟雷允恭合谋,打算通过毁了宋真宗的陵墓风水篡权。

这下子触动了刘太后的底线,丁谓因此被除掉。王曾对付这奸臣的办法真的很高明。先是卧薪尝胆,趁丁谓放松警惕,然后一击即中,对付奸臣懂得对症下药使用奸计,否则还不等对付别人,就被别人算计了。

王曾虽然扳倒了丁谓,但是他却没有强加罪行给丁谓的同伙曹利用,之前曹利用仗着丁谓的权势作威作福,还经常说王曾的坏话,王曾之前也揭发过他的恶行,可是扳倒丁谓后,王曾并没有趁机除掉曹利用。

刘太后就问他为什么不把曹利用一起除掉?王曾说,曹利用仗势欺人当然要揭发他,但是他没有的罪,我也不会强加给他。

由此看得出来王曾的为人非常正直,同时王曾也是一个不信鬼神的人,他曾经在天府担任市长的时候,市面上谣言说有妖怪,晚上飞来飞去还吃人,当时搞得人心惶惶,王曾就让自己官府的大门开着,说看见妖怪就捉起来,结果日后妖怪就不见了。

王曾为人非常严谨,不苟言笑,有次宋真宗召见他商量国事,由于比较着急就没有穿官服,宋真宗特地给王曾解释是因为一时没来得及,在他面前连皇帝也会很注意自己的言行。

当然他平时的一本正经,也让很多人觉得跟他相处起来有些不自在,他曾经训斥洛阳的那帮文人欧阳修、尹洙、梅尧臣等,说他们不关心国家政事,只会吟诗作赋。

欧阳修心直口快的说,有的人胡子白了还不知道退休,当时王曾就已经是白胡子了,所以他的不苟言笑也让别人觉得他不合群。

应该是张知白

见《宋史·仁宗本纪》

(天圣三年 1025年)

十二月癸丑张知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天圣六年1028年)

二月壬午,张知白薨。

三月壬子,以张士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可见当时的宰相(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1025年-1028年宰相位的张知白,此人为宋一代名相,以清俭知名,颇有政树。

1028年张知白卒于相位,转月仁宗即任命张士逊接替了他的工作。

+++++++++++++++++++++++++++++++++++++++++++

另:宋仁宗一朝宰相(同门下平章事)表整理如下,副相(参政知事、枢密使、枢密副使)未作整理

按:范仲淹、韩琦只做到枢密使即副相一级 故未入表

乾兴元年

秋七月辛未…王曾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天圣元年

九月丙寅…以王钦若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

天圣三年

十二月癸丑张知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天圣六年

三月壬子,以张士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天圣七年

二月…丙寅,张士逊罢,以吕夷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明道元年

春二月…庚戌,以张士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明道二年

夏四月…己未…李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冬十月…戊午…以吕夷简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

景佑元年

秋七月…己亥,枢密使王曙加同平章事。

景佑二年

二月戊辰…以王曾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景佑四年

夏四月…甲子…以王随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陈尧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宝成元年

三月戊戌朔…以张士逊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章得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康定元年

五月…壬戌…吕夷简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

庆历二年

秋七月…戊午晏殊加平章事。

庆历四年

九月…甲申,以杜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集贤殿大学士。

庆历五年

春正月…丙戌…以贾昌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集贤殿大学士。

夏四月…戊申…陈执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

庆历七年

三月…乙未…夏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庆历八年

闰月…戊申,文彦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皇佑元年

八月壬戌…宋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皇佑三年

冬十月庚子,文彦博罢,以庞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

皇佑五年

闰月…壬申,庞籍罢,以陈执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梁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至和元年

八月…丙午,以刘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至和二年

六月戊戌,陈执中罢。以文彦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富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嘉佑六年

闰月…庚子…曾公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唐诗宋词,犹如一道道划过历史夜空的流星,它们是如此的绚烂瑰丽,又是如此的发人深省。时隔千年,再次拜读,仍然会使人引发很深的共鸣。其中,既有悲怆壮烈的家国情怀,又有精湛细腻的文学风采。

唐宋两代,涌现出了很多的文人,有人将其中的八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也叫散文八大家。他们分别是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再就是北宋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这些人既擅长吟诗作对,又痴迷于写文著书。唐朝的两位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而北宋的王安石和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一)、韩柳欧王曾,苏门三学士

这八大家中,其中有六位都是北宋人士,同时他们和仁宗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曾巩与苏轼还有苏辙都是仁宗嘉佑二年的进士,而他们的主考官就是欧阳修

曾巩是欧阳修的得意弟子,苏洵是二苏的父亲。王安石虽然与苏轼的立场不同,但两人都是惺惺相惜的好友。所以,宋朝的六大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仕仁宗朝,世人皆通晓

这六人中苏洵年龄最大,他出生在真宗朝,不过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仁宗朝度过。剩下的五人,也都曾在仁宗朝中为官,其中很多人都当上了三朝元老。其中,还有很多著名的事件。比如王安石变法,还有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抱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此心安处是吾乡"。

他们的经历虽然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在文学上有着巨大的成就。很多人的作品,也都被收录进语文课本中。

苏轼的最多,比如《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等,王安石的也不少《泊船瓜洲》、《金陵怀古》、《伤仲永》还有苏洵的《六国论》。

这些人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其实,这六个人只是北宋文绩斐然代表。除了他们还有范仲淹,韩琦,富弼,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蔡襄,数不胜数。这些人大都曾在仁宗朝生活过,与赵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实北宋文学的辉煌,全仰仗着仁宗打下了好的基础。那么,为何在那个时期,频繁的涌现出名师大家,文采奕奕之辈?换句话说,为何北宋仁宗年间文坛如此兴盛?

上有所好,而下必甚焉

"穆穆仁宗,实惟盛德。奉身清约,议论恳恻。学勤讲筵,治法无逸"。北宋文坛风气昌隆,离不开统治者的支持。太祖太宗年间,忙着四处征伐,无暇顾及文学事宜。而真宗又急于应付契丹,以及处理太宗的未竟之业,根本没有空余时间应付。

同时,他们三位小时候并没有受到多好的教育,因此在文化水平方面也是一般。而赵祯则不同,他从小就被当成接班人培养。更有晏殊这样的大儒辅佐,不管与谁交谈,都能对答如流。抛却官家的身份不讲,他更像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翩翩君子

因为他自己喜欢文学,所以也希望周边的大臣们都是文人出身的士大夫。官员们想在皇帝面前,从容不迫,首先自己也得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正是在仁宗的感召之下,天下文人们逐渐增多。这既是他们修身立命的途径,也是培养自身素质的方法。

况且仁宗本人也有很多的文学作品流传于世,想要和皇帝有共同语言,自己就得先修得一身本事。

所以,宋朝文坛兴盛,与皇帝喜爱文学密不可分。不管是为了投其所好也好,为了仕途顺利也罢或者是出于热爱,总之,在当时学习文化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二)、自上而下倡文学,崇文之风蔚然盛

唐朝是文武兼备,而北宋则不然,它是只侧重于文人。当年赵匡胤早就提出过要与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还明确规定了不得对文人处以死刑。

所以,文人地位的抬高是关键因素。同时,北宋又再度完善了科举制度,让更多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得以成真。

地位太高事关紧,世人急忙沐春风

"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北宋的文官集团地位很高,他们可以坐着和皇帝商讨国事,也可以不顾君臣之礼,与皇帝争执。尤其在仁宗年间,这样的例子不尽其数。

而仁宗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士人们想说服他,自然要在文学水平上超过他。很多的官员,他首先是一个文人,其次才是士大夫。

那宋朝的六大家,个个都曾经身居高位。此外,仁宗广开言路,纳谏如流,再一次的提高的文官们的地位。

如此一来,大家敢说,敢写,自然就会充实北宋的文坛。很多朝代都没有形成自己引以为傲的流派,就是因为君主们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看的太重。

很多帝王都习惯性的不让人说话,不让说实话,所以文风自然无法兴盛。仁宗年间则是鼓励你说,想说什么,想写什么,只要不是太过分,都无关紧要。

况且,反正没有死刑,那些桀骜不驯的文人士大夫们敢怒敢言,可以自由自在的将自己的委屈或者治国理政的想法,写出来。

以老携新,文风正气代代传

文人之间都有惺惺相惜的感觉,有些功成名就的文豪们,看到后世出现了可塑之才,便会心生恻隐之心,有意无意的提拔,点拨他们。

如此一来,这种风气就一代代的流传了下去。当时苏轼兄弟进京赶考,欧阳修为其文笔所惊艳,此后他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苏轼兄弟,也从欧阳文忠公这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这种提携后人的精神,就自此流传了下来。苏轼他们看到文采不凡之辈,自然也会学着欧阳修,无私的为他们提供帮助。如此一来,在社会上就形成了崇文重道的风气

很多文人之间虽然政见不同,但为国服务的初心都是一致的。他们为了大宋的发展,为了自己集团的壮大,也会去提携那些后人。有了前辈们的帮助,在仕途上自然是少走很多弯路,同时在文笔上也会有很大的进步。

北宋文坛的兴盛,主要还是来自于统治者的倡导,才产生了如此多的文人士大夫,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些后起之秀,来传承这份文化精神。

(三)、优越的生活条件,造就辉煌的文坛

"仓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因为仁宗当政年间的勤政务国,致使国家经济空前繁荣,再加上文人士大夫们地位的不断抬高,他们才有了时间,也有了条件去忙着洞悉生活本质,可以自由的抒发所思所想。

厚禄养官,有了空闲

苏轼号东坡先生,就是因为他曾经在东坡种地,还自己创造出了东坡肉。很多人以为他是被流放,逼的没有办法,才不得已这么做。其实不然,北宋的官员薪资制度达到了历朝之最,还因此出现了冗费的现象。

即使流放中的苏轼,也是不愁吃喝,他做那些不过是为了打磨时间,过的肯定比一般百姓要好的多。

明朝没有涌现出那么多的文人士大夫,就是因为明朝的工资实在是太少。官员们连一家老小的温饱都保障不了,哪有什么闲情逸致去游山玩水,他们得先顾着把一家人的生活问题解决,才有闲暇吟诗作对。

此外,北宋的市井文化也是文坛兴盛的重要因素。当时仁宗开放了宵禁,再加上一系列的刺激经济发展政策,使得汴梁成了全球最大都市

文人们吃喝玩乐有了去处,也可以顺便见识下人生百态。他们多愁善感,便将那时的所思所想写在纸上,如此就成了文学作品。

钜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

"真宗仁宗至于列圣,守我宋之家法者也"。北宋文坛兴盛,首先得益于仁宗这个好皇帝。他遵循祖宗家法,不断的推崇文学,致使文坛上熠熠生辉。同时,他又开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文人士大夫们得以在这个环境中创作。

试想,如果整日打仗,内忧外患,那么肯定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整日花前月下,吟诗作对。"仁宗之驾驭中外,未尝不明,而失之于柔"。

当然,他给辽国增加岁币,又答应了西夏求和的请求,的确显得有些妇人之仁,但是那也总好过发动战争,让黎民百姓都深受其害。

那唐宋八大家其中的六人,只是北宋文人的代表。在那个环境当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已经深入人心。无数的有识之士,前赴后继,纷纷为文坛的兴盛做出自己的努力。

结语:

仁宗朝就是北宋兴盛的一个开端,他在位四十余年,政治清明而且广开言路,不断地提高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同时,他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那些文人士大夫闲来无事就是游山玩水,花前月下,当他们遭受不公正待遇时,也敢于直言不讳的说出来。

杯酒释兵权 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被视为宽和典范。其后,宋太祖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大大强化了北宋中央集权。

后来,“杯酒释兵权”演变为一个成语,引申为轻而易举解除将领兵权。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杯酒释兵权 外文名 :Release for a cup of wine 时间 :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3年) 地点 :北宋开封皇宫 人物 :宋太祖及石守信等高级将领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 结果 :夺权成功,众将领富贵归乡 影响 :宋朝军事力量孱弱 发生背景,经过,影响,军事体制改革,地方政治改革,中央政治改革,评价,学术争议, 发生背景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二: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局面不再出现;二是如何巩固新生王朝,使之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建隆元年末(公元960年),在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的某一天,他召见丞相赵普,问道:“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宋太祖赵匡胤 赵普精通治道,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太祖的发问,便提出问题之症结就在于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治理的办法也无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安定。赵普的话还没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 于是一个重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计画就这样酝酿出来了,并逐步付诸实施。在北宋中央集权方面,最重要的是兵权,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范浚在《五代论》中指出:“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揭示了唐末五代以来,在政治局面变换中兵权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宋朝刚刚建立,赵匡胤就吸取了后周灭亡的教训,加强对禁军的控制。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祖鉴于当时已控制局势,就着手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逐步加强中央集权。起初,太祖以为石守信等人是自己的故友,并不介意,而赵普数次进言说:“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万一有作孽之人拥戴他们,他们能够自主吗”?这些话实际上是提醒宋太祖,要他记住陈桥兵变的历史,一定要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果然,宋太祖不久后就采取措施解除了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经过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喝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他叹了一口气,口吐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里一直念及你们的功德。但是啊,做皇帝太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如果想要富贵,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长远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姬,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而且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令罢去禁军职务,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于是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 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把张令铎的女儿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 此番后,宋太祖当年执掌兵权的结义兄弟的禁军职务全部被解除,且从此再不授人。石守信虽然保留着“侍卫都指挥使”的头衔,却已没有任何实权。另一方面,宋太祖又派李汉超镇守关南、马仁瑀镇守瀛州、韩令坤镇守常山、贺惟忠镇守易州、何继筠镇守棣州、郭进镇守西山、武守琪镇守晋阳、李谦溥镇守隰州、李继勋镇守昭义、赵赞镇守延州、姚内斌镇守庆州、董遵诲镇守环州、王彦升镇守原州、冯继业镇守灵武,“管榷之利,悉以与之,其贸易则免征税。故边臣皆富于财,以养死士,以募谍者,敌人情状,山川道路,罔不睹而周知之。故十余年无西、北之忧也”。 影响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他在军事制度方面的改革主要有三。 军事体制改革 第一,建立不同于前朝的 枢密院 制度 。长官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主管调动全国军队,分掌军政大权。枢密院与三衙统领各有所司。三衙虽然掌握禁军,但却无调兵和发兵的权力。枢密院有发兵、调兵之权,而不能直接掌握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 第二,内外相维政策 。宋太祖把全部军队分为两半,一半屯驻在京城,一半戍守各地,使京城驻军足以制止外地可能发生的变乱,也使外地驻军合起来足以制止京城驻军可能发生了内变。内外军队互相制约,都不能发生变乱,而京城驻军又多于外地任何一个地方,这样皇帝也就可以保证牢牢控制全国的军队了。 第三,兵将分离政策 。无论驻屯京城的禁军,还是驻在外地的禁军都必须定期调动。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有的则要到产粮的地方就粮,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 第四,立而不设制度。 将殿前司的首二帅和侍卫司的首三帅不再除授,以致侍卫司只余下马军和步军的统帅,而没有了原来统合两军的马步军统帅,即是将侍卫司分裂为二。这种在制度上将最高的五个职位空置不授,降低和分割了禁军统帅的职权,使军权服膺于王权。 地方政治改革 对地方藩镇采用强干弱枝之术。其措施主要有三: 第一,削夺其权 。为削弱节度使的行政权力,把节度使驻地以外兼领的州郡——支郡直属京师。同时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知县等地方官。3年一更换,直接对中央负责,向朝廷奏事,不再听令于节度使。对于一些五代以来一直盘踞一方的节度使,宋太祖又故伎重演,拿出“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将其逐一罢免。后来又设定通判以分知州之权,利用通判与知州之间的相互制约,使一州之权不致为知州把持,防止偏离中央 的统治轨道。 第二,制其钱谷 。宋初于各路设定转运使,将一路所属州县财赋,除留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外,其余的钱帛都要送到京城上交中央 ,不得占留,这样地方的财权就完全收归中央了。 第三,收其精兵 。乾德三年(965年)八月,宋太祖下令各州长官把藩镇所辖军队中骁勇的人,都选送到京城补入禁军。又选强壮的士卒定为“兵样”送到各路。召募符合“兵样”标准的人加以训练,然后送到京城当禁军。这样中央禁军集中了全国精兵,而地方军队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编成厢军,只供杂役,地方再也没有军事力量可以同中央抗衡了。 通过这些措施,唐末 五代 的那种专制一方的 藩镇 ,宋初就逐渐消失了。 中央政治改革 在官僚制度方面,侧重削弱宰相权力。军政大权归枢密院掌握,而财政大权则由三司使掌握,宰相所掌仅限于民政了。在军、财、民三权分立中,枢密使与宰相“对掌大政”号为二府。皇帝利用这两者间的异同发号施令,独断专行。 宋初不仅以三权分立的办法削弱相权,而且设定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和三司副使,作为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的副手,与各部门长官发生制约的作用,以削弱各部门长官的权力。此外,宋初还在设官分职、科举制度等方面,也进行了有利于加强皇权的政策。 宋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大加强了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造成了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由于“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一些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策和措施,转化成为它的对立面。“冗官”、“冗兵”和“冗费”与日俱增,使宋封建国家陷于积贫积弱的局势中。这也是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评价 “杯酒释兵权”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反映。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使用和平手段,不伤及君臣和气,轻而易举地就解除了大臣的权力威胁,成功地防止了军变,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影响深远。 不同意此观点的人则认为宋太祖专力巩固中央政权,“杯酒释兵权”含有对内严防的性质,直接造成内 朽。在外患强烈的背景下,削夺大将兵权也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原因是皇帝直接掌握兵权,不懂军事的文官控制军队,武将频繁调动,致使宋朝与辽、西夏、金的战争连连败北,无力解决边患。军事积弱,还使两宋亡于社会制度落后于自己的游牧民族。 宋朝确立的文人治军的军事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彻底消除造成强唐灭亡的藩镇军制,其出发点是好的,结果是富有成效的,思想也是先进的。两宋亡于游牧民族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与两宋朝对峙的先是辽、夏,再是辽、金,最后是金、蒙,从作战态势来看,北宋面临的是两线作战只能主守。 学术争议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一事,历来的史学家大都深信不疑,而且在民间广泛流传。但也有学者经过考证,对这件事下了这样的评价:故事性强、子虚乌有。 认为“杯酒释兵权”实有其事的论者,主要依据是北宋中期以来的一些史籍的有关记载。现存“杯酒释兵权”的最早记载,是北宋丁谓的《丁晋公谈录》(以下简称《谈录》)和王曾的《王文正公笔录》(以下简称《笔录》)。《谈录》记述了赵匡胤与赵普关于此事的一段对话。书中记载,赵普对赵匡胤说,禁军统帅石守信、王审琦兵权太重,“皆不可令主兵”。赵匡胤听后不以为然,认为石、王这两位老将是自己多年的老朋友,决不会反对自己。赵普则进一步做工作,说石、王这两位老将缺乏统帅才能,日后肯定制伏不了部下,后果将不堪构想。赵普终于说服了宋太祖,罢了两人的兵权。《笔录》则更明确地记述道:相国赵普屡以为言,宋太祖“于是不得已,召守信等曲宴,道旧相乐”,最后让他们“自择善地,各守外藩,勿议除替”。事隔半个世纪,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以下简称《纪闻》)中,对此事的记载则更为详细。书中记载,在宴会的第二天,赵匡胤的部将个个心领神会,“皆称疾,请解军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 上述三种记载,矛盾百出。首先,《谈录》只讲罢石守信、王审琦二人的兵权,并无设宴请客这一情节。而《笔录》记载罢去兵权的宿将,除了石守信、王审琦外,还有其他几位将领,并增添了太祖设宴与宿将“道旧相乐”的情节。后世所谓“杯酒释兵权”一说,基本上都出于此。《纪闻》则称石守信、王审琦等皆被罢军权,以散官就第,而又大事铺张设宴道旧情节,绘声绘影,恍如身历其境,明显不可能,距离当事人的时代愈远,记载却愈详细,就愈是不可信。 其次,三书都说此事与赵普有关,但说法却不一致。据《谈录》一书所记载,罢石守信、王审琦的兵权是宋太祖听了赵普一次谈话之后就决定的。但若根据《笔录》所载,此事则是太祖在赵普多次苦谏之下才“不得已”而罢去他们的兵权。但若根据《纪闻》所记载却是太祖、赵普两人共同谋划的结果,如此矛盾的说法怎么没能成为史实,盖棺定论呢。 第三,上述三种史料,对石、王被削去兵权后的出路,说法也各不相同,有的只说“不令石、王主兵”,有的说他们“寻各归镇”,有的则说他们“皆以散官就第”。 第四,关于“释兵权”的内容史学界也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指罢石守信等四人典禁军,有的则认为主要是为了削弱藩镇势力。 另外,“杯酒释兵权”这样一件大事,在北宋史官修的《太祖实录》和《三朝国史》中却未见一字。元末,史学家根据《太祖实录》与《三朝国史》编撰而成的《宋史·太祖记》对此事也不著点墨,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件事发生过的可能性非常小。

王曾瑜简介

 人物简介  王曾瑜长期从事辽宋金史研究,在岳飞,北宋晚期到南宋前期的政治与军事,宋金阶级结构,辽宋金军制,宋朝赋役制度,王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