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德云社十年的郭德纲徒弟,为啥又改名为何云伟?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2收藏

离开德云社十年的郭德纲徒弟,为啥又改名为何云伟?,第1张

这是说的何云伟吧,离开德云社之后信誓旦旦的录制视频对着德云社的郭德纲说以后不再叫何云伟了,可是几经波折又叫回了何云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何云伟这个名字已经是招牌了,离开德云社的何云伟没有德云社这座靠山,混的是真不行,所以兜兜转转还是改回何云伟!

何云伟是德云社的原相声演员,也是郭德纲最器重的大弟子,也就是郭德纲收的第一位徒弟,郭德纲对何云伟也是非常看好的,也很捧他,在舞台上每每提及何云伟,都会说是我的大弟子!可是何云伟却背叛了郭德纲,如今离开德云社还被郭德纲从德云家谱中除名了,何云伟还因为改换门庭背上了欺师灭祖之名!

何云伟其貌不扬,长得不帅,身材也不高大,但是何云伟说相声确实是一块好材料,不仅嘴皮子利索,关键是不惜代价的在舞台上搞怪卖萌来博取观众开心。当年在德云社,也不枉郭德纲栽培他,只可惜最后师徒二人因为利益问题分道扬镳,还是闹了个不欢而散,成为网络上至今被热议的话题!

何云伟其实不是郭德纲的大弟子,郭德纲最早收的徒弟是闫云达,同样也是离开了德云社。闫云达是在郭德纲还没当父亲时收的徒弟,当时郭德纲还没成名,只是初出茅庐的年轻相声演员,也就二十岁刚出头当时虽然收了闫云达,却没有按照“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这么排名。后来成立了德云社之后,郭德纲才正式收徒,收的第一个徒弟就是何云伟,不过闫云达在德云社成立后又找到了郭德纲,于是就有了并列大徒弟的说法,何云伟和闫云达都成了郭德纲的大徒弟了!

但是郭德纲最欣赏的还是何云伟这个大弟子,舞台上也是捧他,何云伟也是不负众望,逐渐成为德云社的台柱子了!这之后就发生了何云伟李菁以及曹云金离开德云社的变故,何云伟的离开有多重原因,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利益不均,何云伟认为自己出力最多获得收益却不是应得的。

离开德云社后,何云伟信誓旦旦录制了视频,视频中对着郭德纲直呼名讳,声称以后不叫何云伟了,何云伟还是挺有骨气,不像曹云金,曹云金始终就是坚持不改名,还说“云”是张文顺先生赐的,和郭德纲没关系。何云伟就不同了,他没任何理由,只能归还“云”字,开始改名叫“何伟”,后来混的不好又改名叫“何沄伟”,如今越来越没名气了,无奈又把名字改回何云伟了!当然郭德纲早就把他在德云家谱除名了,也已经不再和何云伟计较名字的事情了。娱乐圈里都在蹭郭德纲和德云社的热度,混的不好的何云伟自然也需要蹭热度,所以又改回原名了!

德云新家谱修正之后其实是对之前的内容很多的完善,当年离开的人,以及离开又回来的人,其实新家谱都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答案。

首先是张云雷,张云雷在新家谱中是大师兄,德云社的大师兄身上的担子可是不小,从去年张云雷陷入的两起风波来看,这一次无异于是郭德纲亲自给出的证明,他对张云雷依然怀有一颗期待的心,没有回应也不代表要放弃张云雷,张云雷依然是他心目中的爱徒。所以说这次家谱的修订也是对张云雷的一次认可。

第二个则是栾云平是二师兄,栾云平这些年在德云社位居高位,是德云社的大总管,任职到此,虽然没有人提出异议,但有的人可能单纯只是因为他的权力而不得不屈服,但是这次家谱的修订将栾云平置于二师兄的位置,可以说也是给了栾云平一份证明,他不仅仅在管理上是被认可的,在相声上也是被郭德纲先生认可的,所以大家对他无需有任何异议。

第三是鹤字科的大师兄也终于确定,是曹鹤阳,曹鹤阳其实相声功底很好,这些年在德云社其实也很好,作为烧饼的搭档,两人一个活泼一个稳重,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了,而且曹鹤阳在相声综艺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成为鹤字科的大师兄自然也是配位的。

第四则是确定了霄字科的大师兄,并不是秦霄贤而是张霄白。很多人都觉得秦霄贤会是霄字科的大师兄,但家谱出来之后发现并不是,因为相对于张霄白来说,秦霄贤其实还差点火候,所以郭老师并没有把秦霄贤放在大师兄的位置。

德云社的家谱其实还有删除某些人,但那也是郭老师考虑之后的结果,所以对于这一次的家谱修改大家其实并不需要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德云社刚建社时就三名演员:张文顺,郭德纲,李菁。张文顺是长辈,也是德云社的元老,郭德纲十分尊敬他。德云社的是由张文顺先生命名的,张先生非常喜欢"德"、"云"两字。相生兴起时有大名鼎鼎的"相声八德",还有就是郭德纲一辈是新字德辈。而"云"则是因为当时张先生的书房名叫云什么,我忘了。所以张先生给起名叫德云社,这是郭德纲说的。包括德云社后辈成员的排字,"云"、"鹤",都是根据张先生提的"云鹤九霄,龙腾四海"来排的,足以见德云社对张文顺的尊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鹤字科不是比云字科小一辈,而是小一科,就像我们上学的低一年级,而他们的辈份高低,则要看正式拜师了 郭德纲

  郭德纲1973年生于天津,自幼酷爱民间艺术。

  8岁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曾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曾受到许多相声名家的指点、传授。其间又潜心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辗转于梨园,工文丑、工铜锤,对丰富自己的相声表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多种艺术形式的借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技艺全面,成为青年相声演员中的佼佼者。2004年拜师相声艺术家侯耀文。他现居北京,在北京德云社相声团体发掘上演了一些已不多见的传统相声,上演节目达六百余段,深受京津相声迷喜爱。

  于 谦

  1982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相声班学艺,在校期间曾跟随相声名家王世臣、罗荣寿、高凤山、赵世忠学习。1985年拜师石富宽先生。1995年毕业于北京**学院影视导演系大专班。参加诸多影视作品拍摄,代表作品《九九归一》《天下第一丑》《人虫》《新刀马旦》等,并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地方台的长期栏目中担任节目编导及主持人。2002年与郭德纲合作表演相声,演出节目达数百段至多,深受观众喜爱。

  张文顺 (已故)

  北京相声名家,北京市曲艺团第一科学员,师承佟大方先生。复跟随“架冬瓜”先生学习滑稽大鼓。退休后与郭德纲搭档表演传统相声。其捧哏风格幽默含蓄,自成一家,并发掘保存上演了一些已不多见的传统单口相声。

  李文山

  1938年生人,自幼生长在北京天桥,酷爱相声。50年代曾与郭全宝先生创作合说相声《历书与皇历》,60年代曾在邮政文工团与李文贵合作创作相声《杂谈空城计》、《南来北往》、《女英雄》、《一比吓一跳》等。70年代创作的相声代表北京唯一一段相声参加全国曲艺调演。80年代曾与郝爱民合作,并调入北京宣武说唱团至退休。90年代至今发挥余热,继续创作演出。

  邢文昭

  自幼喜欢相声,1959年加入中国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学员班,专攻相声表演。1961年拜刘宝瑞大师学习,代表作品《官场斗》、《韩复渠演讲》。50年代曾与马季、李文华、李国盛等在北京工人艺术团工作。60年代参加全国第一届文艺汇演,并在全国工会曲艺汇演中获表演奖。2001年在全国小品比赛中参演的《四个老头》获一等奖。

  谢天顺

  谢天顺:(1946— )天津人。五十年代末参加天津市曲艺团少年训练队,师承相声名家郭荣起。他生于曲艺世家,受环境熏陶和名师指导,加之自己勤奋的学习和不断的舞台实践,成绩突出,进步很快。他擅长捧哏,多年来先后与马志明、赵伟洲、刘俊杰、刘西雨等合作,演出了《白事会》、《拴娃娃》、《报菜名》、《论拳》以及《纠纷》、《话说天津卫》、《治病》等相声。他的功底扎实,火候恰到好处,表演火爆,大方自然,善于把握现场效果,能够掌握不同风格的新老节目。在2003年10月的“津门曲荟”上与魏文亮、刘俊杰、张永久等合作重排了传统相声剧《张古董借妻》。

   张德武

  自幼酷爱曲艺,有多年演出经验,拜北京相声名家张文顺先生为师,擅使文哏,柳活节目。

  高 峰

  师承相声名家范振钰先生,勤奋好学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捧逗俱佳。并跟随金文声先生学习王派快板表演。

  史爱东

  现年37岁,师从梁厚民先生学习快板书,很好的继承了师傅的代表段子,如《酒迷》、《隐身草》等。后期学习相声捧哏,与孔云龙合作,颇受好评。

  王 惠

  女,自幼学艺,九岁登台,十四岁于天津成功举办个人专场,轰动曲坛。王惠勤奋好学,深得天津所有白派名家亲传,更得京韵大师骆玉笙先生指教。使得技艺突飞猛进,并于2002年赴台演出,大获成功。王惠的演唱特点行腔委婉、韵味醇厚、吐字讲究、妩媚多姿,善于表达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郭德纲夫人,现德云社大管家。

  肖佳玉

  出生于曲艺世家,自幼喜爱曲艺。从六岁起跟随父亲肖四北学习扬琴,并参加各种演出。中学毕业后又在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继续学习乐器。现在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学习表演专业。现在北京德云社担任主持人。

   曹云金

  2001年经田立禾先生开蒙,2002年拜师郭德纲先生学习相声艺术至今。经常表演的节目有《拴娃娃》、《大保镖》、《兵器谱》、《托妻献子》等。

  刘云天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本科生,11岁拜孟繁贵为师,2001年毕业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2004到2005年参加中法文化年表演话剧《一日烦》。后拜郭德纲为师学习评书。

  孔云龙

  自幼喜爱艺术,2004年跟随郭德纲老师学习相声至今。常演的节目有《地理图》、《竹城水寨》等贯口类作品。

  李云杰

  自幼喜爱艺术,曾学习京剧青衣,后拜杨进明学习相声,拜郭德纲学习太平歌词。能演唱数十段太平歌词。

  岳云鹏

  自幼喜爱相声艺术,2004年跟随郭德纲老师学习相声、太平歌词、竹板书。能表演数十个曲目,为当今为数不多的太平歌词演员。

  栾云平

  自幼酷爱相声,师承郭德纲。捧逗兼擅,尤擅演出《反八扇》之类的节目。

  朱云峰

  1991年出生于哈尔滨。曾随来宝刚先生学习快板。2004年拜郭德纲为师。

  崇云昆

  自幼喜爱曲艺,拜师李菁学习快板艺术,颇具梁派特色。

德云社家谱是每三年修订一次,这次修订增添了一些名字,也清除了一些名字。

德云班主郭德纲就曾亲手介绍了德云家谱,当时是把何云伟、曹云金等叛徒清出了家谱。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走了一个大师兄,自然有其他新的大师兄顶上,根据新的德云家谱,张云雷顺理成章坐上云字科大师兄之位。曹鹤阳也顺利晋升鹤字科大师兄。

除了云鹤九霄之外,第三代弟子也是现身德云家谱。筱字科目前一共有10个人,都是郭老师的徒孙,其中刘筱亭、尚筱菊、徐筱竹是岳云鹏的徒弟,高筱宝、高筱贝、侯筱楼、李筱奎和过筱桥是栾云平的徒弟,王筱阁和于筱怀是孔云龙的徒弟。不过,最新德云家谱中,孔云龙弟子并没有出现。

德云社是现在中国相声界的一面旗帜。

这些年来,他们经过不懈的努力,传承,弘扬,发展,创新。让相声这门艺术,又重新回到了广大的相声爱好者的心目当中,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

从郭德纲可以看出从容通透;从小岳岳可以看出努力;从张云雷可以喜欢上听曲儿;从杨九郎可以看出同门情谊;从九龄九龙可以感受快板的魅力;从郭麒麟可以看出家门风范;从整个德云社可以看到观众满心的欢喜。

德云社也比较讲究一个创新,有专业的段子手,相声内容也在更新,而且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乐于现挂,乐于和观众互动。咋们花点钱去看相声就是为了一乐呵,与观众互动,这就能拉近相互之间的感情,观众下一次想看相声表演了,自然而然会选择给自己留下更深映像的台子。

还有一个就是互联网的发展,让更多人认识了德云社,网上的小视频更多的是笑点所在,精华所在,自然而然会给没看过的大家留下不错的映像,也能吸引大家的目光,下次选择台子时会更加倾向于德云社。

老郭说:我们病了自己掏钱看病,我们演出场地人次达2000人至5000人不等,我们凭本事吃饭挣钱,我们不偷不抢,因为老百姓喜欢我们的东西,才捧我们的场,我们把中国传统相声发扬光大无错,而且远去海外演出,非常成功。

在这个行业最需要的时候出了一个有足够才华和格局的人。

做了并且做好了所谓的他们本分里最应该做的事情。这里头有嫉恶如仇,也有审时度势;有一票难求,也有三餐不饱。德云社让我们不知不觉从那么多年的春晚相:声里走出来,了解了传统相声,甚至了解了这个行业的各种行话,能跟他们互动……

德云社的相声,是传统的相声。传统的相声,生发在民间。是底层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德云社在传统相声里揉进了一些现代元素。深得观众的喜爱。

和任何事物的出现获得的评价一样:褒贬不一。

有人喜欢,有人反对。这不奇怪,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德云社的发展,会是什么样的走法不知道。但是。一不可能放弃传统相声的元素。二不可能永远按传统相声的路子走。

不管怎样,这个行业彻底起来了,愿只愿只要这盛世还在,相声能像这盛世--样--直盛下去。

离开德云社十年的郭德纲徒弟,为啥又改名为何云伟?

这是说的何云伟吧,离开德云社之后信誓旦旦的录制视频对着德云社的郭德纲说以后不再叫何云伟了,可是几经波折又叫回了何云伟,究其原因还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