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一下曾国藩
曾国藩生平
(作者不详)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
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
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
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
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
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
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
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
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
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一)少年得志仕途亨通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
豪门地主家庭。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
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经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
位先辈的爱抚,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便早早地对曾国藩进行封建伦理教育了。曾
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
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1832
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曾国藩刚28
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
阿的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
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
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从文才上
看,曾国藩的仕途畅通是与他好学有关,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
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救,不耻下问,博
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官吏中如此
勤奋好学者实不多见。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
点:如要统治者“内圣外王”,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他推崇程朱理
学,认为程朱理学正统于孔孟之道,后君臣应以习之。尤其他曾主张或奏明皇上,
提出治理天下之办法,涉及吏治与廉洁,选材与用材,物质与财用,兵力与兵法
等。他应诏陈述政治主张说:“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人才不乏,欲作用
而激扬之,则赖皇上之妙用,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
废。臣观今日京官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
曰颟顸。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肯振作起来,将一遇困难,国家必有乏才
之患。”要想使官员振作起来,又须皇上以身作则。他从理论乃至实践上都极力
标榜封建伦理道德,来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从武将上说,他本不具备先决
条件,然而正是由于他的步步青云,得到了皇上与同僚们的青睐,他感皇恩,谢
皇意,甘为保主子尽心尽力,表现在为建湘军呕心呖血,精心操劳练出了一支战
斗力赛过绿营的正规军,为镇压太平天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王朝西拼东杀,
征战毕生,直至卒死在两江总督的宝座上。
二) 曾国藩之思想学术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在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
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
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庠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
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
“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
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
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
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
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
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
邦交有自已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
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
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治学论道之经》
曾国藩是清末著名换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他说:“盖真能读书者,良亦贵
乎强有力也”,要有“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精神。写字或阳刚
之美,“着力而取险劲之势”;或阴柔之美,“着力而得自然之味”。文章写作,
需在气势上下功夫,“气能挟理以行,而后虽言理而不灰”。要注意详略得当,
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而“知位置者先后,翦裁之繁简”,又“为文家第一要也”。
为文贵在自辟蹊径,“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清韵不匮,
声调铿锵,乃文章第一妙境”。
《持家教子之术》
著名历史学家钟书河先生说过,曾国藩教子成功是一个事实。无法抹杀,也无须
抹杀。曾国藩认为持家教子主要应注意以下十事:一、勤理家事,严明家规。二、
尽孝悌,除骄逸。三、“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四、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
五、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六、家事忌奢华,尚俭。七、治家八字:考、宝、
早、扫、书、疏、鱼、猪。八、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九、不可厌倦家常琐事。
十、择良师以求教。
《疆场竞斗之计》
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确有过人之处。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主张军政分理,
扣负其责。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治军以严明军
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他认为“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
之气”。选 择有四点要求:“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实识,
四曰营务整齐”。曾国藩军事思想中最丰富并值得今人借鉴的是其战略战术。如
“用兵动如脱兔。静如处女”,主客奇正之术,“扎硬寨,打死仗”,水师不可
顺风进击,善择营地,“先自治,后制敌”,深沟高垒,地道攻城之术,水陆配
合,以静制动,“先拔根本,后翦枝叶”等等。
《处世交友之道》
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
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思广议,
兼听而不失聪。“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处世
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须在一“淡”
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
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功不必自已出,名不必自已成”,
“功成身退,愈急愈好”。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
之道。
《修身养性之诀》
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
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
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
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
而无忧。”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
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
“息”、“眠”、“食”四字 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褒贬不一
“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正如辛亥革命中的怪杰章炳麟对曾国藩的评价一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
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
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处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
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
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
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杀人不眨眼换刽子手等等,予以全面否定。历史是各
种复杂因素的有机组合体,历史从物也是如此,对复杂的历史人物予以简单、片
面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客观的,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要
求。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曾国藩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他的评价也相对客观。随
着有关曾国藩的小说和传奇故事的出版,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产生兴趣,他们希望
能透过作家描述的人物形象更多的了解曾国藩的学识、见解和主张,更直接、更
清晰、更深入地窥见他的内心世界。
==========================================
以上是俺从上见的,俺在某期《散文选刊》上好象见过一篇说他的文章,好像在2006年第一期上。
太平天国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长达十四年的战乱,七千万生灵涂炭。两千年的中华文明险些被由基督教异化而来的“拜上帝教”取代。
这样一场浩劫除了如历史课本中所说的“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使社会生产关系得到了部分调整”,还有一个积极作用便是成就了一批近代的能臣,如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他们为大清国又续航六十余年,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在诸多晚清名臣中,曾国藩最为传奇,本为一介文官,而且还是文官中最缺乏行政经验的京官。出乎意料的是,这一个京官,却成了平定太平天国的主角,立下不世战功。他一手训练出来湘勇竟然成为近现代军队的雏形。
曾国藩的故事受各时期意识形态的影响,备受争议,也颇有戏剧性。20世纪60年代历史学家因其残酷镇压太平军,冠绰号“曾剃头”,将惨无人道的形象进入了历史教科书。可时过境迁,随着《曾国藩家书》在各地新华书店的出版销售,曾国藩转身变成了一个“圣人”的形象,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展示得淋漓尽致。
他从湘潭一介布衣到刑部右侍郎,再到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在门生故吏满天下之后竟能落一个难得的善终,这又成了当下成功学最好的素材。
当我们撕去他身上的种种标签,摘掉自己的有色眼睛,重新审视一下曾国藩,看看如何一步步走向神坛。
咸丰四年(1855年),曾国藩奉命率大小战舰240艘,水陆大军17000人,浩浩荡荡沿长江顺流东下,与江南大营江北大营会师,合击南京。
此时的曾国藩踌躇满志,他有理由相信消灭太平天国在此一战。因为所率领的湘军是当时中国最先进、装备最精良的内河水师,堪称大清国的“无敌舰队”。
两年前曾国藩雇衡州、永州的能工巧匠,在湘潭设立两个船厂,大量制造快蟹、长龙、舢板战船,并从配置了大批洋炮。他为了鼓励士兵积极性,一改既往清军的“低饷制”。湘军士兵每月四到六两白银,是国家正规军的三倍。
他主张“将必亲选,兵必自募” ,即他挑选他认识和欣赏的人做营官,营官再去挑选自己信得过的人去做统领,这样一层挑选下去,直到普通士兵。最终“全军二万人,家人骨肉之联为一体,而无纤芥嫌隙之生于其间”。
这支军队是曾国藩自己从零组建的,从士卒到军饷,从战船到火炮,他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为了争取充足的时间来训练水师、安装火炮战舰,甚至接连三次抗旨出兵,惹得咸丰皇帝大怒。
湘军誓师出发后,收复长沙、武昌、汉口,相比之下朝廷的嫡系部队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始终毫无战功。
而此时的太平天国气势也是如日中天,正以一个主权国家的姿态与英法建交,比如翼王石达开接见英国公使文咸爵士,法国驻华公使布尔布隆访问天京。
同时太平军的武器也在不断升级换代,建立了各种兵工厂,如兴国子药厂、湖口火药局、吉安的船炮局、安庆的船炮厂、武昌的铸炮局。这些兵工厂源源不断的为前线送去枪支、火炮、弹药。
最高明的一点《天朝田亩制度》,这是太平天国对清政府的一次土地革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虽然这些政策可行性为零,但是从宣传上却极具煽动性,直击清政府吏治腐败的软肋。
咸丰登基后适逢太平天国起义,黄金白银花了无数不但没有尺寸之功,还丢了半壁江山。当听闻曾国藩的收复长沙、武昌的捷报时,大喜过望。在他来,只要曾国藩率领湘军沿江而下,与江南大营的向荣和江北大营的琦善会师,强强联手,南京城便不攻自破。
他期待这场胜利太久了。
他鼓励向荣“能迅克金陵,则汝功最大”,他恐吓琦善“汝之罪难宽,朕必杀汝”。同时催促曾国藩“楚省大局已定,亟应分路进剿,直抵金陵。”总之大家快一点、再快一点。
咸丰四年(1855年),曾国藩奉命率水师行至江西九江,洪秀全大惊失色。九江位于长江与鄱阳湖之交,是长江中游的重要城市,战略位置非常关键。太平军已经丢掉了长沙、武昌和汉口,如果九江保不住,整个长江防线便岌岌可危。
洪秀全紧急命令杨秀清与石达开收缩战线,在九江集重兵阻击曾国藩东进。
石达开不愧是一代名将,他将湘军100多艘轻便小船诱入鄱阳湖内,然后封锁湖口。结果停在长江的大船没有小船支持,机动性和灵活性大打折扣。而困在鄱阳湖的小船,失去了大船的依靠,几乎丧失战斗力。
十多天后,湘军水师被石达开偷袭,曾国藩的座船被太平军团团围住,左冲右突无路可逃,最后连船上的管驾官、监印官都阵亡了。遭此大败,曾国藩眼看在劫难逃,索性投水自尽,好在被将士救出。
关于投水自尽,曾国藩一年前在长沙靖港兵败时,已经干过一次了。有人认为这是在政治作秀,表演给上边的皇帝和下边的士兵看的。可当我们了解到曾国藩筹备湘军的过程,才能看到他三年来心血付之一炬的绝望。
咸丰五年(1855年)十月起,石达开接连攻占瑞州、峡江、临江、袁州等城,控制了江西十三府中的八府五十四州县。曾国藩的部队困守在南昌和南康两府的狭小地区,文报不通,联系中断。曾国藩时刻面临被杀的危险,如果石达开再加上最后一把劲,曾国藩可能就在江西殉国了。
这时的曾国藩在战场与官场遇到了双重的低谷,除了战场上被太平军压制处于被动地位,曾国藩最为头疼的是身份问题。
当初他在老家为母亲守孝期间,恰逢兵乱,临危受命兴办团练。团练这个职务,本是一个闲置,宋代大文豪苏轼在黄州也曾担任过,他凭吊古迹、感悟人生,还留下传颂千古的《赤壁赋》。
但是曾国藩却并没有把这当成一个闲职,曾兼任兵部侍郎的他,甚至清政府八旗军和绿营军的腐朽,决定利用这个战乱的机会打造一支可以保家卫国的强军。他利用文字游戏哄骗咸丰皇帝许诺他扩大团练的规模,自行招兵筹饷,这才有了后来的湘军。
当时曾国藩的身份是“在籍侍郎”,无官无职,无品无级。类似于今天的前任副部长,常理说他守孝期满后,官复原职或者给予同一级别的官职。
那么,当他收复湖南湖北后仍有没有加封官职吗?没有!
这里有一段小插曲,早在曾国藩攻破武昌时,咸丰已经下诏任命曾国藩为湖北巡抚。不料彭蕴章露诋毁道:“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一呼,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
量小多疑的咸丰听闻一身冷汗,再也顾不得天子颜面,没等到曾国藩上书谢恩的奏折入京,索性又一纸诏书,免去曾国藩的湖北巡抚,把巡抚给了胡林翼。
以前虽然没有官职,但毕竟在老家湘潭附近,本土作战,才能屡有战功。如今兵败受挫,客居江西,形同乡绅,如何调动文武官吏,如何去指挥江西军政大事。
何况当地的江西巡抚陈启迈气量狭隘,看着名不正言不顺的曾国藩兵败江西,经常对湘军胡乱指挥,让将士无所适从。看到曾国藩态度强硬,陈启迈竟然以拒绝提供粮饷相威胁。
曾国藩忍无可忍一纸奏疏弹劾了江西巡抚,没想到这却激起了江西文官集团更大的报复。江西司、道、府、县官员均表态与曾国藩水火不容,他们打击近亲湘军的乡绅,通过刁难谩骂攻击曾国藩,以取悦自己的上司。
曾国藩日记中道:“士饥将困,窘若拘求,群疑众侮,积泪涨江”。
偏偏此时咸丰再次发难,对曾国藩的责备之词跃然纸上:“劳师糜饷,日久无功,朕即不加该侍郎以贻误之罪,该侍郎何颜对江西士民耶”。
正巧曾国藩父亲去世,他本想以回家守孝为由要挟皇帝,来讨一个名正言顺的巡抚或者总督。结果咸丰看到江南大营、江北大营战事进展顺利,南京之日可破,干脆解除了曾国藩的兵权,放他回去丁忧守孝。
这一年是咸丰四年,是曾国藩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年。他回到湘潭,脾气糟到了极点,理学家的风度完全扔到了一边。他大骂江西文武百官,接着骂弟弟,弟弟骂跑了就骂弟媳。
他气愤难平,一个个湘军部下,要么升任巡抚、总督,要么加太子太保、赏黄马褂,唯独湘军创始人赋闲在家。待太平天国平定以后,论功行赏,岂不是千古笑柄。
好在他的理学根基促使他开始反思,写信还好友,求取意见,总结教训。他读着以前与好友骆秉章的来往书信稿件,好生惭愧,终于意识到自己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高己卑人。
儒家圣人讲究“三不朽”即立德、立言、立功,前朝海瑞、方孝孺如也只是做到了立德、立言也可千古流芳。可曾国藩不满足于此,他还要立功,而且是如同郭子仪、王阳明那般中兴王朝的不世之功。这仅靠道德与信仰是就不够了,需要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争取所有人帮助自己。
身处一个盘根错节的官僚系统中,面对太平天国这个强大的敌人,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当然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洁身自好。但要躬身入局去解决具体的困难,那些他以前所看不起的世故、圆滑、潜规则便成了必要的手段。
正如王阳明在江西“龙场悟道”一般,曾国藩在湖南湘潭悟道,放弃了愤世嫉俗,跟随前辈走向了“知行合一”。晚年他回忆守孝这两年,自称“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又每见得他人不是,自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总见他人几分是处,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
本以为剿灭太平天国已经与自己无缘了,可谁能料到,天才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不仅再一次攻陷江南、江北大营,还顺势占领了苏州、杭州等地。咸丰看着收复南京计划失败,还把税赋重镇苏杭丢了,无计可施之下极不情愿地诏回了曾国藩。
出山后的曾国藩磨去了尖锐的棱角,不再直言顶撞皇帝,与朋友书信往来变得愈加恭敬谦让,每到一处上至巡抚下至县令都要亲自拜访,为了鼓舞士气,他甚至默许了湘军将领的灰色收入。
他与府中的幕僚们亦师亦友,尤其是李鸿章,他毫无保留地培养。到后来不惜“截湘留淮”,既保存了自身,也让这一支近代的军队以李鸿章淮军的形式得以传承。
他真正做到了和光同尘,水利万物而不争,不争,乃大争。
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领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总理江西、江苏、安徽军政)。他终于摘掉了“在籍侍郎”的帽子,成了全天下权力最大的人。
在接下来的征战中,从安庆至南京,曾国藩没有传奇故事,也没有奇谋妙计,自称“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因为所有转变由内而外,内心既然脱胎换骨,外在自然无比强大。
湘军攻破南京前后,曾国藩的幕僚官至军机大臣2人、尚书2人、大学士2人、侍郎3人、出使大臣5人、北洋大臣1人、总理衙门大臣1人、巡抚28人、总督16人,可谓“湘系文武半天下”。
虽然曾国藩的努力仍然没能挽救大清国,但他一路上“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精神世界崩溃的前夜,走出了一个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封神之路。
参考文献:
《曾国藩全集》 岳麓书社 2011年
《清史稿》民国 赵尔巽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年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年
《曾国藩传》 张宏杰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年
前言:
读这本书的缘由:高中上历史课时粗略了解过曾国藩,去年去舍友房间,他给我看了曾国藩的40字看面相的毛笔字,不懂的让我去网上查,我查着查着就发现曾国藩这个人真的不简单,那些耳熟能详的晚清重臣基本都是曾国藩提拔的。曾国藩之后的许多名人更是个个都读过这本家书。2019年兰州大学翻译硕士复试更是让考生翻译《曾国藩家书》部分篇章。
正文:
曾国藩家书读完后给我一种做事要慢慢来,不可以首尾不懈,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着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关于曾国藩的性格特点,可能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他非常“巴蛮”。这个词来自湖南方言,去形容湖南籍的曾国藩是再合适不过了。“巴蛮”的意思:“巴”有粘住、巴住不动的意思,这个词指的是固执、不灵活,而且在湖南方言的使用语境中往往带有贬义,比如“做事情不要巴蛮”。但是在一些特定语境中,“巴蛮”也可以指代硬着头皮做事,或者做事执着、敢闯敢拼。这个词被公认为是形容近代湖南人性格或者湖南气质最准确一个词,湖南人为人处事中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巴蛮”,敢作敢为。
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风格就是把湖南人“巴蛮”的品质发挥到极致的标志。湘军就像是湖南山涧里缠绕在悬崖边上的藤蔓一样,死死地巴住太平军不放,慢慢耗尽太平军的力量。
同时曾国藩也基于太平军擅长打运动战的特点,为湘军制订出了对付太平军的战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叫“结硬寨,打呆仗”,也就是用堑壕战对付太平军的运动战。当遭遇太平军时,湘军尽量不去做正面对抗,而是立刻开始挖堑壕,利用工事和壕沟瓦解太平军的机动灵活战术。
但这些品格都是曾国藩中年以后才有的品格,年轻时曾国藩处事并不圆滑,而是一副读书人的理想观念。曾国藩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胸怀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所以从他进入官场,就给自己定了很高的政治目标,要践行儒家思想传授给他的政治理想。这是曾国藩与众不同的地方,别人读圣贤书无非是为了考功名,然后升官发财。而对于儒家宣扬的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君臣一心,开创盛世的政治理想其实是没多少人去实践的,可偏偏曾国藩就去身体力行。但晚清毕竟是晚清,帝国的机器即将崩塌,各级官员也都是捞一点是一点的想法,一切都以保住官位为重点而非践行官员应有的职责,因此获得地方的支持困难重重。
为了获得地方支持,曾国藩动辄就上书弹劾,逼皇帝把对手罢官,这引起了湖南和江西官员的不满,一度让曾国藩在这两省无法立足。然而他还做过更过分的事。1857年曾国藩的父亲去世,照惯例他要去丁忧守制。当时满清皇帝咸丰帝一开始是想挽留曾国藩的,但没想到,他竟然想借此要挟皇帝,要咸丰给他督抚大权,做湖广或者江淮地区的一把手。他甚至还声明,你皇帝要是不给督抚大权,那我曾国藩就不干了。咸丰帝本来就看不上曾国藩的处事风格,这个事情一出,皇帝就决定收回曾国藩的兵权,让他回老家守孝。从当时情形看,曾国藩即使复出也不太可能重掌兵权,所以他的政治生涯已经基本被断送了。
曾国藩回家之后,仔细研读了《老子》,《庄子》《华严经》,真正理解了老子所说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那些性格上过分要强的人往往是经不起外部挫折的打击,因为他们对自己期望过高,人性本来的弹性都没有了,所以失败可以轻易折断他们的意志。相反,那些看似性格柔弱,能够基于现实踏实做事的人,反倒可以在社会潮流中捕捉到机遇,成就大事。
随着曾国藩反思的深入,他渐渐懂得政治家的处事态度一定要谦退、理性,要把官僚体制作为实现政治理想的工具,而不是时刻想着去反抗破坏这个系统。另外,官场上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应该是利益,利益才是人与人合作的最广泛共识,因为利益可以协商,可以分割,还可以交换,政治家必须要学会用利益吸纳更多同盟者为自己服务。
这个思想引发许多人议论曾国藩贪污的问题。先不说原因,之前我也是好奇为什么晚清会贪污那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我举个例子。和太平天国的战争结束之后,朝廷下旨让曾国藩将湘军花掉的军费列好账目,和户部对账销账,户部的官员直接明码标价,必须要从军费的总额中拿出13%作为好处费,才能顺利销账。湘军所用的军费将近3000万两,也就是说,户部官员打算从曾国藩身上捞出40万两白银的好处费。曾国藩托人周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户部官员才同意把好处费降到8万两白银。
如此明目张胆贪污,并不是偶然现象,根据今天留下来的史料,大部分京官的正常收入,都无法维持自己的生活。一方面是因为,官员们为了维持自己体面,衣食住行的花费都要高于普通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清代实行“薄俸制”,给官员发的工资确实太低。曾国藩在30岁这一年,工资收入是将近130两,支出却高达605两,做官一年,竟然有475两的亏空。因此大部分官员都会选择贪腐,归根到底还是工资发的太少。
但曾国藩贪污受贿不是为了过上富裕的生活,而是因为他依靠政治利益在官场上跟别人打交道。他不得不接受已有的官场潜规则,但是这些灰色收入绝不是他做官的目的,而是他处事的手段。我们可以说,当曾国藩面对自己的时候,他是一个高洁的问心无愧的圣徒;而当他面对整个官场的时候,他又是一个圆滑的务实的政治实干家。
下面摘录一些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1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
2凡人必有师,若无师,则严惮之心不生,即以丁君为师。此外择友,则值之又慎。昌黎日:“善不吾与,吾强与之附;不善不吾恶,吾强与之拒。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3殿试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考试,大约六年一次,初十日卯刻进场,酉时出场。
4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也。
5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
6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
7吾尝见友朋不中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如吴檀台、凌获舟之流,指不胜风。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
8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
9戒骄字,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宴起为第一义。
请介绍一下曾国藩
本文2023-11-01 20:35:5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89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