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部草堂诗话的杜氏谱系
谨按《唐书》、《杜甫传》及元稹《墓志》,晋当阳县侯下十世而生依艺,以监察御史令於河南府之恐县。依艺生审言,审言善诗,官至修文馆学士、尚书膳部员外郎。审言生闲,京兆府奉天县令。闲生甫,左拾遗、尚书工部员外郎。甫生二子:宗文,宗武。梦弼今以《杜氏家谱》考之,襄阳杜氏出自晋当阳县侯预,而佑盖其後也。佑生三子:师损,式方,从郁。师损三子:诠,愉,羔。式方五子:恽,憓,悰,恂,慆。从郁二子:牧、颛。群从中悰官最高,而牧名最著。杜氏凡五房:一京兆杜氏;二杜陵杜氏;三襄阳杜氏;四洹水杜氏;五濮阳杜氏。而甫一派,又不在五派之中。甫与佑既同出於预,而家谱不载,何也?岂以其官不达,而诸杜不通谱系乎?何家谱之见遗也!东塾蔡梦弼因览其谱系而为之书。
在《世本》中有“杜康作酒”的记载,并注为“黄帝时人”。《酒诰》也记载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这说明黄帝时期已有杜姓。但因年代久远,杜康以后的世系缺乏文字记载,一些姓氏书对杜姓起源另有说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杜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
杜姓姓氏源流
1出自唐杜氏,为帝尧裔孙之后,以国为氏,始祖杜伯。
黄帝姓姬,其后,他的25个儿子又形成14个姓氏。尧除承继祖辈姬姓外,又因其母汪龙(居于今河南淮阳市的有锋氏族部落之女)在祁地伊长孺家生下他,故又以地名“唐杜”为姓。中国古史 传说 时代的“帝”都有称号,如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尧的氏族部落善于农耕和烧制陶器,又曾以唐(今河北唐县)、陶(今山东定陶县)地为部落居住地,遂被人们尊称为陶唐氏,故有帝尧陶唐氏之称号,亦单称为“唐尧”。
姬姓(或祁姓)尧的氏族部落在迁徙中不断发展,活动范围不出今河南、山东、河北及山西。其部落中有不少氏族,活动地域亦较多,地名随族迁移,形成河北“唐”地名,山西的“唐城”、“北唐”、“南唐”、“西唐”、“东唐”,以及山东的“陶”地、山西的“陶城”等。他被众部落首领推举为“帝”后,定都于平阳 (今山西临汾市)。帝尧聪明通达,善于团结 天下 各部落,又带领百姓从事原始农业生产,从事制陶器和货物交换,掌握天气变化和春夏秋冬时令,又不误农时地劝民播种、收割,使百姓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合和万国”。帝尧又信任和重用华夏、东夷的部落首领,带领百姓导河治洪水,平水土,威望大增,被尊为“文祖”。正因为如此,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建立后,禹王又封帝尧的后裔于唐(今山西翼城县西20里的故唐城),称唐国。徐才宗《国都城记》说:“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其北,帝夏禹都,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有晋水。”禹初都于今山西临汾市,不久,又迁都于今山西夏县,再迁于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镇。他封尧的后裔于晋南,一是说明对帝尧的尊奉,二是说明对尧、舜故都地区的重视。“晋南有汾水,尧舜禹为都”,就反映了晋南在古代社会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姬姓唐国传到夏朝中期后衰落,余民中的一支渡过黄河,定居于今河南鲁山县的刘村,更姓刘氏。其后,刘氏人又建立弱小的刘国。刘国贵族刘累被夏王孔甲(都于今河南偃师市二里头)任命为驯养龙的官员。因他曾从师于豢龙氏,故孔甲封刘累为“御龙氏”。龙本是炎黄以来华夏族的图腾崇拜物,被崇奉为“神龙”,神圣不可侵犯。但孔甲昏暴,却以死去的雌龙(母龙)肉食之,味美无穷。他又令刘累另外寻找雌龙驯养,供其食用,刘累知难以找到,必被孔甲处死,便悄悄逃回刘国。夏王孔甲怒,灭其祖先的姬姓唐国,余众四散,一支余众乘夏末之乱,在今山西太原复建立弱小的北唐国,以与翼城故唐国相区别。
公元前1600年成汤建立商王朝后,都于西亳(音博Bo,今河南偃师)。鲁山的刘国(刘累后裔)、太原的北唐国及翼城等地的姬姓唐民,因仇视夏王朝,所以在成汤灭夏时,均纷纷归服于成汤。史书记载,夏王桀被商军打败后退守于鸣条(今山西夏县故夏邑城),商军追击并包围了夏墟,故唐国余众做内应,助商汤军攻克夏墟,囚禁夏王桀,立下功劳。因而商王汤又恢复了在今山西翼城西的姬姓唐国,称“南唐”。商王汤又灭亲夏王室的韦(亦称豕韦,彭祖后裔)国,封刘累的后裔于韦,恢复其祖姓姬或祁,仍称韦(或豕韦)国(在今河南滑县东南 50里废滑城,今名妹村)。
韦国、南唐、北唐忠于商王室,关系密切。尤其是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市)而更名殷朝后,晋南成为殷的王畿地,与唐国的关系更为密切。殷墟甲骨文中有不少关于殷王去唐国田猎的记载,还有唐国奉殷王命讨伐邻近的长人国、苦方国等记载。专家们认为这个唐国指的是“北唐国”,当时国力比较强盛,南唐国则比较弱小。殷王武丁时,迁封韦国国君刘(姬)贡于夏墟(今山西夏县),称唐国(西唐),封其子于韦(豕韦),成为子姓韦国。这样一来,商代时山西地区便有北唐、南唐、西唐三个姬(或祁)姓唐国,国君均为帝尧的后裔。
周成王时,亲商的西唐国暗中参与纣王之子武庚的叛乱,被周公旦大军征服,强迁于周朝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的镐京村)东南的杜村(今长安县曲江乡三兆村南),封其弟姬虞于唐 (今山西夏县),称唐叔虞,国号仍为唐,后改称晋国。
杜村的得名,是因姜姓炎帝裔支族后土部落曾居于此,其图腾崇拜为杜树(古称甘棠树,今称野刺梨),遂将居地称“杜”。唐国迁于杜地时,国君为姬(刘或祁)晖,依附于周,更国名为杜国。姬晖娶王氏女为妻,生子姬智。姬智妻魏氏生子姬皙,晳妻金氏生子姬贯。贯妻熊氏生子姬行义,行义妻姜氏生子姬知。知妻魏氏生子姬鼎方,鼎方妻戎氏生子姬聪,聪妻曾氏生子姬伯。伯为杜国国君后,称杜伯国(非西周的伯爵国),人口已较多,经济有所发展,国力已较强盛,成为周王朝的亲近国。于是,周宣王召杜伯入王室做官,封为“伯”爵。这就是《汉书·高祖本纪·赞》记载晋国大夫范宣子所说“祖自虞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的发展史。唐代史学家颜师古对这段话注释说:“唐、杜,二国也。殷末,豕韦氏徙于唐。周成王灭唐,迁至于杜,为杜伯。”周宣王一行巡视杜国时,就住在杜伯家,还令工匠铸铜礼器相赠送,关系相当密切。
周宣王时,唐杜国君在朝任大夫,人称杜伯。周宣王有个宠妃叫女鸠,她看上了英俊的杜伯,就想方设法去引诱他。杜伯是个正直的人,拒绝了女鸠的勾引,女鸠恼羞成怒,在宣王面前诬告杜伯欺负她。周宣王轻信了女鸠的话,就把杜伯抓起来处死。杜伯被屈杀死,他的子孙大都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裔族便以国为氏,称杜氏。春秋初年被秦所灭。公元前687年秦武公置杜县,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西汉元康六年(公元前65年)因宣帝筑陵于此,改名杜陵。据有关史料所证,杜陵杜氏具体世居地应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少陵原东南端,此地因世居杜氏贵族,故唐时便在此地设置杜曲一地名。后又因其南设杜固地名,后世便称杜曲为北杜,杜固为南杜,史称杜姓正宗,为杜氏家族主要组成部分。
2相传黄帝时酿酒的发明者杜炳的后代杜康。
杜是始于酿酒鼻祖的姓。据说杜康是黄帝的宰人(就是掌管膳食的官)。
先秦时期杜姓已播迁在现在山西、山东、湖北、四川等省。汉代到南北朝时期,杜姓在现在河南境分布较普遍,陕西西安杜姓比较兴旺。杜姓在宋、元时期有族人徙居福建、广东,清代有迁到台湾者,有的又进而远徙海外。
3出自他族改姓。
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后魏有独孤浑氏,为鲜卑族人,后汉化改革时改汉字单姓杜氏,是为河南洛阳杜氏。
明代丹徒(今江苏镇江)人陆堇,清末杭州人戴杜衡,民国广东大埔县人曹传美(改名杜埃)、河北饶阳人王润象(改名杜澎)、湖南宁乡人戴杜波(改名杜波)等。因他们的子孙仍以原姓氏为姓。赫连勃勃后裔曾为避难改姓杜,较出名的有杜朔周(赫连达)。
杜姓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杜姓主要活动于陕西地区。秦汉时期杜姓已经散播到河南、山西、湖北、四川、山东等地。到了唐朝杜姓在长江南北都有分布,明末杜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杜姓大约有5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为宋朝第二十九位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四川、山东、浙江,这四省杜姓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河南、陕西两省。河北为杜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杜姓总人口的227%。全国形成了北方冀鲁、西部四川、东面浙江三大块杜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杜姓大约有3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1%,为明朝第六十位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江苏,这三省杜姓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山西、四川、河北、山东,这四省的杜姓又集中了36%。江西为杜姓第一大省,约占杜姓总人口的135%。全国形成了东面赣浙苏、北部晋冀鲁、西部四川三大块杜姓人口聚集区。宋元明期间,杜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但其人口的流动主要由北向东南移动。
当代分布
当代杜姓的人口已近520万,为全国第四十七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1%。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四省,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315%。其次分布于山东、四川、广西、山西、安徽、甘肃、广东七省区,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34%。河北居住了杜姓总人口的94%,为杜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冀豫鲁鄂、川甘、辽宁三大块杜姓人口聚集区。杜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47)表明:在冀京津、陕晋、内蒙古中部、辽宁大部、吉林南部、山东北端、河南西部、鄂渝北端、宁夏东部、甘肃中部和东部、新疆喀什地区、广西南部,杜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6%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28%,居住了大约38%的杜姓人群。在河南东部、山东大部、湖北大部、皖苏北部、湖南北端、川渝大部、云南东部、贵外I西部、广西中部、广东东南、甘肃南部和西部、宁夏东端、内蒙古西部和东部、黑龙江北部、吉林北部和中部、辽宁东北、新疆西北,杜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44%一o66%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57%,居住了大约36%的杜姓人群。
台湾地区
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19年),福建、广东等地的杜姓人开始向台湾谋生。明思宗崇祯年间(1628—1643年),大臣杜三策曾奉命出使台湾。之后,杜姓人便有进入台湾谋生的,至清代始有记载。
清康熙六十年(1722年),在台湾苗栗县垦耕的移民中就有杜姓人。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福建的杜瑞莪、杜鸾成等携家人迁入台北县淡水镇深奥里垦耕谋生。清嘉庆元年(1796年),福建人杜伯瑞又携家人进入台湾淡水镇硬石里进行垦耕。近代,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前,又有不少杜姓人从大陆移居台湾。杜姓人多分布台湾苗栗、新竹、台南、彰化、台中地区。
大陆迁居台湾
据《陕西海外人》(侯丹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辑录资料:杜铨,美籍华人,原籍为今陕西省佳县店镇乡杜家沟,生于1934年农历二月二十六日。祖父杜重华曾随爱国人士于右任参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后来返回佳县从事地方 教育 事业三十多年。父亲杜衡,是中华民国国民大会宪政研讨委员会的召集人。杜铨出生在杜家沟名门富裕家庭。
杜铨有弟弟杜奎、杜瑜,妹杜筱兰,新中国成立前均随父母去台湾。杜铨生于1934年,大学 毕业 后 留学 美国,获威斯康辛大学食品工业博士学位。他曾在美国工作、成家,生有五个儿子,后返回台湾。大陆改革开放后,他多次表示,要带在美国出生的孩子们回乡认祖;他的小弟杜瑜,生于1943年,中兴大学毕业后赴加拿大留学,获得生化博士学位,返回台湾后自办 电脑 公司;他的妹妹杜筱兰,1935年生,台湾中学毕业后,赴日本山野 美容 专修学校学习。1968年,她又到美国纽约市 美术 学校学习。返回台湾后,专门从事钻石检验工作。1993年她专程回大陆,为母亲实现落叶归根的夙愿作安排,对故土十分热爱。
新中国成立前去台湾的国民党官员及各方人士中杜姓甚多,知名者前已述。新中国成立后,也有移居台湾的杜姓人。[5]
移居海外
东南亚东南亚诸国的杜姓人,多是由云南、广西等地迁人的,以越南北部的杜姓人最早。东晋建立(317年)后,晋元帝任命杜元(杜预后裔)为宁浦(治所在今广西横县南)太守,携家属赴任,亲近的本族人有的也跟随前往。
之后,杜元又调任交趾郡 (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太守,家人随迁。东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他的儿子出生在郡府,起名杜瑗。杜瑗聪明好学,有父亲之风,成年后以才学著名。杜元去世后,其子杜瑗被晋帝任命为交趾郡太守。晋安帝即位(397年)后,调杜瑗任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广治河与甘露河汇流处)太守。不久,他又任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荣市)太守。内地的杜姓人陆续迁入这些地区。
九真郡(今越南广治、河静两省)太守李逊是交趾的豪强,势力较大。他想控制交州郡(治所在今广州),暗使其子率地方势力阻止晋安帝派的交州刺吏赴任。杜瑗奉命率军击败李逊的父子军,杀李逊,铲除了地方势力,迎交州刺史上任,以功劳被安帝升任为龙骧将军,又拜其子杜玄之为宁浦(治所在今广西横县)太守。后来,林邑(今柬埔寨)王范胡反叛,攻占了日南、九德、九真三郡,又包围了交州郡,形势危急。杜瑗组织军民反击,杜玄之也率宁浦军支援,收复九德郡,乘胜又收复日南、九真,迫使范胡军退回林邑。晋安帝升杜瑗为冠军将军,迁任交州郡太守,并任其子杜慧度为交趾郡太守。杜慧度镇压了卢循勾结李弈、李移、李脱(均为李逊之子)等人发动的叛乱,将他们的首级献于建康,被晋安帝封为龙编县侯(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之后他又亲近刘裕。
公元前420年太尉刘裕废晋恭帝建立宋政权后,拜杜慧度为辅国将军,攻占了林邑。杜慧度被宋文帝封为功勋侯,以交州刺史职领其他四郡太守。隋唐时期,几位杜姓人去交趾或日南等地做官,还有流放于灌州(今越南荣市)的杜姓人。约至明清时期,越南、柬埔寨的杜姓人已或多或少地分布在东南亚诸国,直至印度。
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国的杜姓人,多从新疆、内蒙古、东北地区徙人。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杜姓人多从东北及山东等地迁入;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友好往来或征服这些邻国时,杜姓人或做官或经商或避难,也有移居四周邻国者。
唐朝宰相、文学家、史学家杜佑的族侄儿杜环,在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随军征伐西域叛乱之国,归属安西都护府(公元640年唐太宗置,治所初在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城)。公元657年,唐高宗在招抚西突厥诸属部属国后,将治所移至今新疆库车县。公元670年,治所又移入托克马克附近。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阿尔泰山以西至咸海所有游牧部落和葱岭东西地区,东起银山,西包括阿姆河两岸城廓诸国。
武则天长授二年(692年),又将治所迁回今新疆库车县,归都护、大将高仙芝统一指挥。当时不仅安西都护管辖境内的属部属国有叛乱,而且境外的吐蕃(活动在今青海及西藏的大部分地区)、东突厥(今新疆北部偏东)、大食(今阿拉伯的叙利亚、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亚等国)等,也不断侵犯唐朝国土。唐玄宗为保护安西都护府辖地的安全,在守捉(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设立了前方哨所,派驻了军队。天宝九年(750年),高仙芝率大军越过葱岭(今新疆克孜勒开阿尔克孜自治州),经今吉尔吉斯斯坦进攻常东犯唐境的石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灭其国,收归唐朝所有。又征服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控制了里海以东地区。石国的王太子逃人大食后,向国王哭诉亡国状,求出兵夺回故国土地。大食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派军东进,高仙芝率唐军3万人迎战,西行军700里,在恒逻斯城与大食国军队激战,由于 地理 环境不熟悉,加之军需供应不上,被大食国军打败,部分将士被俘虏,高仙芝带残军退回石国坚守。杜环也是被大食国俘虏的唐将之一。
杜环等将士被大食军俘虏后,大食国王未下令杀害,而是予以优待和安置,让他们(包括杜姓人)向大食军队和百姓传授 军事 技术和制造工具等,以表示对大唐帝国友好。杜环是名相杜佑的侄儿,大食国王对其从父仰慕,又赏识杜环的博学多才,欲拜其为官,被辞谢。国王对杜环另眼相待,给予优厚待遇,允许他自由参观和考察地方民情风俗,属部或属国也热情欢迎和派车送行。杜环学问渊博,又是 旅行 家,懂得几国语言,博闻强记。在大食国留住的10多年内,他游历和考察了今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意大利等国,记录了诸国的疆域、 自然 风貌、经济与 文化 状况、宗教信仰及乡土民情等。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杜环历经千辛万苦,由慕其名望的外国商船船长相助,才从中东由海路回到广州,受到交州刺史的热情接待,派车马护送他回到长安,唐肃宗亲自召见,予以安慰和赏赐,晋升了官职,派助手协助他完成《经行记》一书。
杜姓郡望
京兆
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三国 曹魏黄初元年(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 初二 年(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 初三 年(222年)又改名为京兆国。曹魏青龙三年(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曹魏正始五年(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永徽四年(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襄阳郡
东汉建安十三年(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武德五年(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武德七年(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贞观六年(632年)废都督府。唐贞观八年(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襄阳郡。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置防御使。唐乾元元年(874年)复为襄州。唐上元二年(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濮阳郡
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汉阳郡
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曾改天水郡为汉阳郡,魏恢复天水原名。北魏时期有两个天水郡,都在今甘肃省甘谷县境内,到南朝北周时废黜。隋朝时期又曾以成州为汉阳郡。五代时期后周置汉阳军,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南阳郡
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两国。秦朝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个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1 2017年杜姓男宝宝取名的方法
2 2017年段姓女孩取名技巧
3 2017年董姓女孩取名
4 中国武术太极拳名著序跋鉴赏
5 生肖马取名忌用字大全
新修杜氏家谱卷首
序 杜兴帮
家谱者,家史也。国家有史,家族有谱。有谱不离,行事有依。一姓之传宗脉,序尊卑,分长幼,别异同,定亲疏,承上启下,世代渊源,皆可考而得之。据传吾族自明末入四川,迄今近四百载矣,年湮代远,文献无凭,家谱久已不传。方今国富民强,政通人和,族人兴旺,才俊辈出。皆言欲纂修家谱,而举吾领其事。吾老朽矣,安能为之?仅以残年敝体,访集资料耳。幸有清江、清林、清安、清才 、清君、清臣 、洪国、洪泽、洪强、洪忠 、洪魁 、洪彬、洪明、洪文 、洪武 、洪成、洪川、洪光诸位赞襄其事,或供资料,或建言献策,或撰文稿,或审修补遗,或校对,各司其职,皆尽其心,九月而撰稿,期年而谱成,非诸公之力,岂能成也?今上可告慰祖宗,下可取信族众矣。聊书数语置其端,不足为序。
岁次乙酉岁暮于刘家坪时年七十有三
再 序 杜清才
族中贤能倡修家谱,吾心甚慰。审修补遗之余,邀吾再序,实为其难。已有族叔作序,益兼仁侄润笔,吾妄画蛇添足未必,若谬种流传,贻笑大方有害。然忖思之,亦责任压肩,当尽薄力。何况家谱者,乃家中事也,与长者促膝,与晚辈磋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岂不快哉?遂有絮语其后。
一
杜姓自远陶唐氏部落,传为首领刘累之后,其祖先乃三皇五帝之一唐尧。尧子丹朱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其子孙仕夏商诸侯国君。周成王灭唐国,封弟叔虞于唐,原唐国君改封于杜,名称唐杜氏。至周宣王,唐杜国国君醒在朝任大夫,人称杜伯。
杜伯因周宣王宠妾鸠诬陷被诛,其子孙一部外逃。余部留居,以杜为姓。平王东迁,杜氏其部伴驾,定居朝都洛阳之阴南阳(今属河南)。秦时,杜赫被赐邑南阳衍邑(今南阳一带),遂成大族。南北朝时,一支由边疆入居中原独孤浑者,于北魏改姓杜。
杜氏具京兆、南阳、汉阳三大郡望。相传湖广填四川之湖北杜氏者,当为汉阳郡支脉。抵广之后,亦分化为马家坝乡刘家坪、青林乡杜家楼、李家乡杜家坪等支系繁衍而居。而今,山东嘉阳、湖南郴州、云南弥渡、山西忻州等地皆布杜氏户族。川内近邻阆中、青川、广元城内、区内花石乡等亦有杜姓聚居。由此可见,杜氏已遍及中华大地矣。
杜氏诞生了以“诗圣”杜甫为代表的一大批名人。此外,有东汉名臣杜密、科学家杜诗、西汉政治家、学者杜预、唐代宰相杜如晦、诗人杜审言、杜牧、学者杜佑、明代画家杜琼、回民领袖杜文秀、农民领袖杜伏威、近代名人杜聿明、杜月笙、杜凤瑞、杜孟模、当代高官杜青林、将军杜平等。言及酿酒鼻祖杜康,相传为黄帝时人,应是杜姓第一史人。
二
杜氏刘家坪者,可知其宗仅为麻城孝感,可知其祖仅溯至十三世祖,可知其时仅为近四百年,可知其事寥寥无几也。杜氏家族之沧海一粟修谱,权称“新修杜氏家谱·刘家坪部”。顾念刘家坪部后人将各修其谱,届时难统,故又在部后注明“总”字,即《新修杜氏家谱·刘家坪部(总)》。谱中记事断代亦以宗族字派为序。“大怀琏万兴,清洪光玉明。文思学自正,国家永长春。”为全轮,且五辈为一族辈,全轮为首族、颔族、颈族和望族四族辈。各族辈之首辈如“大、清、文、国”等辈皆作断代称宗之叙;各族辈之末辈如“兴、明、正、春”等辈皆作承前启后之叙。为使叙谱称谓统一,凡追溯则顺次称:“父、爷、祖、曾祖、宗祖”。再上则称:“高祖、太祖、先祖、远祖、始祖”等,凡宗祖以上则可统称宗祖。垂亲则称:“子、孙、曾孙、季孙、玄孙”,再下则称:“元孙、耳孙”等,凡玄孙以下则统称玄孙。
本谱宗祖表以三表记之。表一载可溯之祖至分支之宗;表二载分支之宗至大龙、大兴、大成三脉;表三续三脉至首族辈毕。谱中叙述以首族辈之首大龙、大兴、大成三脉为宗祖,上溯可叙之宗为先祖,其它以往为远祖,麻城孝感以前为始祖,或原始祖等。
世系表及叙事排列均坚持长幼依序为派论,先后大小按房份,垂亲至重,近邻为亲,各遵其位,各守其序的原则,依礼而叙。杜氏后嗣刘家坪部在修谱之中须遵本谱体例与修谱惯例,各以“清、文、国”为宗祖修分部,并依世系表内排序编号,杜清元:二部A(1---1),杜清江:二部A(3 ---1),杜清翰:二部B(1 ---1),杜清林:二部B(1---2),杜清安:二部B(3 ---1),杜清才:二部B(3 ---2),杜清君:二部C(1---1),杜清臣:二部C(1---2)。若有丁口甚众或远离故乡必自修谱者,亦可在各自二部编号以内部修分册,令其分而有合,井然有序。
贤侄洪光寄书传文:“一曰体例。形式上一仍旧例:文言、繁体、竖排、线装,以示其正。”予心可附,仅就原文略作个别修改,对列表排序亦作惯例之调,至于篇目卷数之设,在原有三卷的基础上,新置“卷首”,补写“卷四”、“卷五”,末置“卷附”。令其前则有序,后则有记。首尾呼应,自成一体。或修、或调、或补,一为惯例之制,二为知情励后之需。谱内文字有文、有白、亦有夹文带白,风格很难统一。愚意以为均可,只要表情达意准确,方便后人阅读,不为一例所限,益兼时代迥异,表达之需也。族众若意如是,吾甚欣慰。
三
古人云:“国太着史,族旺修谱。”而着史修谱皆有所寄望,乘序之隙略作状态,亦为族志也。
首要正人生。常言道:“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礼,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以食为天,以富为显,以荣为悦,以和为贵,谓之常人。”男儿当自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女儿洁身自好,奋发有为,巾帼不让须眉;老者表率,矜持不苟,大事小事皆留意,家人族人均关怀;少者立志,求学创新,理家事,参国事,知晓天下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身心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族内和谐,社会和谐。吾常思家父受苦最深,吃苦最重。力气最大,下苦最多,而知足常乐,一世无有忧者;兴帮叔涵养最深,道行最高,言行最善,处世最恭,人生最矜,而拳拳之心不为恶也;清翰兄心志最高,出力最大,奉献最多,创业最丰,而终生默默,不浮不躁,真乃儒子也!族众贤能甚多,不足一一为叙,仅举三者以励众耳。心地胜于天地,族人须做好人。
二要求知树人。圣人云:“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夫读书求学乃做人之本。少而不学者,自废之;壮而不学者,自惰之;老而不学者,自弃之。书不读者,自愚之;书读少者,自暗之;书读浅者,自薄之;书读精者,自专之;书读广者,自通之;书读博者,自至之;书读终身者,自强之。吾生之学颇有感触,时事怪诞,五〇年代入小学,六〇年代读初中,七〇年代学高中,八〇年代读大学,九〇年代自修科技及信息技术,新世纪学计算机等。深感“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也。而今贤侄洪光,淑女兰娇,当为新秀典范,长江后浪已近踪趾,吾心甚慰。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夫国家强而国人强,民族强而族人强,姓氏之强,源于人人之强,小河涨水大河满也。热心科学,立志求学,当为族人信条;勤学苦读,树人为本,当是族人根本矣。
三要勤俭致富。事成由勤,败由奢。勤是美德,亦是财富。人勤春来早,花开百草荣;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温暖谢苍天。勤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仍可生于忧患;懒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必自毙也。勤劳者,必节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亲手劳动者,方知创业难。良田千亩,日食升米;广厦万间,夜宿八尺。切莫铺张浪费,生活奢华。须知: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之屋,或有王侯;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良好的质量、智能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和节俭的生活是成功致富的法宝。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勤俭持家、致富为要,乃安身立命之需也。
四要奋发有为。有为才有位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可报效国家,慰藉祖宗,亦可光耀门庭,激励后人,但有为的前提是奋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对奋发社会、人生不断推陈出新的写照。每一个杜氏子孙都应抱定奋发有为、百尺竿头的信念和决心,拼搏人生,拼出作为,拼出成果,拼出辉煌新生活。
行文至此,吾以为:“正义、求知、勤俭、奋发”应为杜氏家风矣。切盼能明智以遵。
此谱花费了兴帮叔为首的众多族人的心智,洪光侄更是披挂上阵,亲撰其稿,亦显才华横溢,在此序搁笔之际,深表谢谢了。家谱作为家族的史籍,主要用作寻祖访宗、论辈排序、或定亲疏,分异同,更兼知内情,励后人,育子孙等,至于数十百年后,能否有人统其各部,据此谱再修总部,吾则不敢厚望,亦不敢断言也。只要族人善藏珍重,已是很好的回报了,吾将不甚感激。
谱中未尽事宜及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望族人海涵。清才叩首,诚望哂纳。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于朝天
修谱公约
一、本家子孙应谨记家训,奉公守法,为善行仁,诚实守信,尊师重教,树人为本,兴家立业,勤劳致富,邻里和睦,相亲相爱。
二、儿女不论亲生、入赘,皆录入谱;女儿无不论嫁娶,皆录入谱;出嫁者录至下一代;无子女者,抱养他姓子女视同亲生;本家子女被他人抱养,亦可录入。
三、从授谱之日起,各户应按世系排列,根据相关情况和要求,认真续写。以为后世重修依据。族内大事,亦形成文字相载,非再口耳相传,无可稽考。
四、各户要妥善保管,世代相传,切勿散失。
五、本次修谱因资料匮乏,难度较大。经族众合议,采取新建措施。组织专人调研,深入各户登记,走访老人,核实校对,仅能始于先辈至上十三世祖,但仍有不确定者。又因时间仓促,对未准确者只能表示歉意。
山东 《滕阳倪氏族谱》——怡丰堂,山东滕州倪氏,滕州为倪氏发源地 《倪氏家谱》——锄经堂,山东东营市广饶县倪家村倪氏,宽公老家 《倪氏家谱》——山东济宁任城倪家 《倪氏家谱》——山东高密市阚家镇倪氏,辈分排行:连、敦、仲;自江苏赣榆迁入 《倪氏家谱》——山东高密倪氏,辈分排行:宗、鸿、仁、世、培、承、显、绪、 、同、修、智、德、傅、衍、永、富;一世祖守经、守约 《倪氏家谱》——民国17年修;山东郯城县重坊镇倪村,约3000余人;原籍安徽合肥洪乡;明弘治年(1488--1505)迁郯。一世祖讳臣,字经远,二世祖讳守信,字福可,三世祖讳应聘,字景汤。以下辈分为:士、德、宾、国(圣、兆)、永、祝、在(子、浩)、文(汉、克、朝)、绍、宝、训、敬、维、怀、贞、敏、毓、秀、作、善、逢、祥、百、世、其、昌;宽公后裔 《倪氏家谱》——山东兖州高庙村倪氏,辈分排行:文、丙、之、庆、冠。 《倪氏家谱》——山东临沂苍山倪氏,其中五房有宗谱 《倪氏家谱》——山东临沂汤头薛家店子村倪氏 《倪氏家谱》——锄经堂,山东夏津雷集镇倪庄1500人。夏津新盛店镇季庄200人,其他约100人;祖籍莱州府即墨县倪家道沟;家族分四支,二支长:士、文、万、毓、从、道、方、明。自“明”后二十二世全村统一;宽公后裔 倪氏家史——经锄堂,山东成武县倪楼村倪氏,分布于秦刘庄、大赵庄、二泉庄、冯集、田庄、满白寺、孔楼、田塔,金乡县牌坊林,济宁城区,荷泽城区,枣庄城区,河南新乡、范县、焦作,安徽,东北等地。全族人口1800多人,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派字(18世起):钦、华、延、世、修、庆、宪、显、荣、昌、尚、德、兴、万、代、宝、善、增、景、祥;宽公后裔 倪氏家史——经锄堂 山东曹县桃园镇倪寨村、倪集倪氏,永乐2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分布于倪集、砖庙北倪庄,河南民权县吕花园,柘城县,全族2000多人,派字(19世起):荣、光、先、世、克、振、家、声、继、述、古、训、咸、恒、庆、隆;宽公后裔 倪氏家史——经锄堂 山东荷泽牡丹区安兴镇大倪庄倪氏 明初由山东青州迁来,另分布于都司乡宝什口、沙土,定陶倪庄,巨野倪塘,郓城吕氏冈屯,全族1700多人;八世祖国治公,派字(9世起):文、普、广、守、成、宪、自、丙、良、兆、银、星、庆、殿、祥、靖、忠、运、维、祚、繁、绪、佑、宗、若;宽公后裔 倪氏家史——山东郯城倪五湖倪氏,辈分排行:清、殿、步、瑞、维、槐 倪氏家史——山东郓城倪氏,辈分排行:天、山、永、镇、宗、景、华、重、效、广、超、发、传、万、青 倪氏家史——山东邹城看庄镇倪看村倪氏,始祖倪贵公,辈分排行:克、万、敬、延、士、登、学、印、锡、洪、善、为、振、作、宝、德、厚、玉、光、荣 倪氏家史——山东淄博淄川区倪氏,辈分排行::廷、、维、继、怀、远、守、德、宝、石 倪氏家史——山东莱阳城南倪氏,称砣倪;先祖原居莱邑望石乡瓦马村 倪氏家史——山东莱阳龙旺庄街道倪家店村倪氏;辈分排行:万 倪氏家史——山东莱芜牛泉镇倪氏,辈分辈分排列:九、桂、灿、培、西、庆、传、家、书 倪氏家谱——山东潍坊临朐倪氏,辈分排行:落、化、光 倪氏家史——山东潍坊倪氏;辈分排行:继、学、洪 倪氏家族——山东平度倪家庄倪氏 倪氏家族——山东青岛莱西韶存庄乡斜岚村倪氏 倪氏家史——山东文登倪氏,辈分:培、玉、永、远、在 倪氏家族——山东德州倪氏 倪氏家族——山东枣庄台儿庄倪氏 倪氏家族——山东济宁张黄镇倪庄村倪氏 倪氏家史——山东济宁曲阜市倪氏,辈分排行:念、成、洪 倪氏家史——山东泰安范镇倪家庄,有2000余人;辈分分两支一为:灿、培、西、庆、传、嘉、盛;二为:中、正、和、平、继、世、昌;最老的辈分还有广、九、桂;宽公后裔 倪氏家族——山东威海倪氏 倪氏家史——山东海阳市西哲阳村倪氏,辈分排行:乐、金、廷、庆、祝 倪氏家史——山东聊城冠县柳林镇倪屯村倪氏,辈分排行为:云、小、西、贤、汝、延、培、思、起 倪氏家史——山东梁山倪氏,明朝洪武2年迁入,始祖倪仲宽有四子:临、顺、钦、海。第二世是顺、三世是枕、四世是聪、明;五世是敬、祥;六世后依次是:彬、孟、天、三、允、子、丕、兴、成、永、振、宗、景、化、崇、效、远;宽公后裔 倪氏家族——山东莱西倪家坡倪氏 倪氏家族——山东诸城县倪氏 倪氏家族——山东苍山鲁城镇倪氏 倪氏家史——山东临沂河东区汤头镇倪氏,祖籍山西洪洞;宽公后裔 倪氏家族——山东宁阳华丰镇倪氏 倪氏家族——山东肥城倪氏 倪氏家族——山东荷泽倪氏 倪氏族史——山东枣庄倪氏 倪氏家史——山东日照莒县店子镇倪氏,辈分排行:修、佰、田、守、善、明 倪氏家族——山东荣成倪氏 倪氏家族——山东登州倪家庄倪氏 倪氏家族——山东临朐县冶源镇平安峪村倪氏 倪氏家族——山东微山倪氏,约2000余人
杜工部草堂诗话的杜氏谱系
本文2023-11-01 20:07: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8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