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作品有哪些 汪曾祺个人简介
1、汪曾祺的作品有《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等。
2、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汪曾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一位可敬可爱的老作家,在汪曾祺的身上,似乎没有什么文人、精英的架子,更多的是对市井生活的热爱。汪老说:“我觉得我还是个挺可爱的人,因为我比较真诚,重读我的作品发现我是悲哀的,我觉得悲哀是美的,当然也可以发现对生活的欣喜。弘一法师临终的解语悲欣交集,我觉得我是可以理解的。”
汪曾祺和我的姥姥算是同龄人,我读他的作品已有三年,几乎每天都要读一读听一听,我太爱这位老头了,他的作品简直是我的精神食粮,困了听,累了听,闲了听,烦了听,睡前听,起床也听。隔断时间不重温一次汪老的作品就感觉少点什么。汪老的作品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他是个全才的老头,能写会画会唱会做饭,他画过全套的中国马铃薯图谱和口蘑图谱,他觉得画中国画很有意思,可以在画上作诗或发点牢骚。他会唱戏,青衣,梅派,余派老生,昆曲都能来一点儿。淮扬菜煮干丝他做的一绝,干贝烧小萝卜自己吃了都惊讶味道鲜甜如此!
汪老是个心中有爱乐观开朗的老头,我觉得他描写花草树木,人情冷暖,都是带着淡淡的爱在写,不偏不倚人均来点儿。拉皮条的薛大娘在他的笔下都被写的那么健康:“薛大娘不爱穿鞋袜,除了下雪天,她都是赤脚穿草鞋,十个脚趾舒舒展展,无拘无束。她的脚总是洗得很干净。这是一双健康的,因而是很美的脚。 ”
小说《受戒》写的是一个农村小姑娘和一个小和尚纯纯的恋爱,汪老实现了他的初衷要写的很健康很美,我第一次看到“荸荠”这个词便是来自于这部小说,后来一去菜市场就会看看荸荠。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
小声地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受戒
汪老的文章大都是记录日常所见所闻,他的文字平淡中闪现着栩栩如生,买烧饼的时候我突然想起《黄油烙饼》里萧胜哭着喊“奶奶”,买豆腐的时候又想起辜家卖豆腐的女儿,看到我这盆三年不开的栀子花就想起汪老写栀子花“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我是自小就不吃荤的,一看到肉便毫无食欲,汪老是一个口味很宽的人,他自称“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儿的不吃桌子”,我很羡慕汪老这样的口味。
我的栀子花
汪老极朴实率真,他的作品中虽常提到袁枚的《随园食单》,但他不喜欢袁枚,因为这个人的菜谱大多没有自己亲自做过,都是听来的。他做菜做饭也很质朴,他很少写美味珍馐,大多是一些地方风味及民间小吃,咸鸭蛋、草炉烧饼、水萝卜、干巴菌、臭豆腐、炸小鱼、凉拌菠菜等都是他笔下常写之物。
高邮咸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咸鸭蛋
草炉烧饼
蒲包肉
煮干丝
熏烧
李子柒的田园生活从国内火到了国外,微博上相继爆发出更多的生活家,我觉得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因为大家的生活不够美,城市的生活节奏很快,尤其是一线城市,年轻人像一个个工作机器一样,从早转到晚,白领们大早上喝着一杯咖啡自嘲“续命”,人在这种环境下想做到享受生活很难,汪老建议大家岔乎岔乎,找点事情消遣消遣,得有点业余爱好。如果说,生活的水平也能评个高低的话,汪老可能就是最高的那座标杆,不管在什么环境下,他永远都能怡然自得,悠哉悠哉。
汪老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他百无禁忌的喜好成就了他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汪老是个故乡情怀很重的人,虽年少离家但一生都不忘高邮,店铺里的掌柜伙计,寺庙里的僧侣方丈,卖熏烧的小老板,赶鸡鸭的名家以致于汪老故去他的子女商量许久决定在他的墓碑上题字—“高邮汪曾祺”。
高邮
我在很多公众号里都看过写汪曾祺的推文,年初三联就出了一篇,很长,但大多都是摘录,也有一些文章剖析的太细,好像能从汪老的文字里总结出什么。我觉得汪老的文章不需要剖析,非常之通俗易懂,他的文章最重要的是带给大家舒适的感觉,让大家懂得静静的享受生活。
汪老自荐“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这也是我的心境。
汪曾祺作品分别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端午的鸭蛋》等等。汪曾祺是中国当代的小说家、散文家以及戏剧家。
汪曾祺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里。1985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96年12月被推选为中国作家协会顾问。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其作品笔下多的是芸芸众生琐碎的日常,和花开花落烂漫的雅兴。
汪曾祺创作手法:
1、语言魅力。汪曾祺的语言魅力,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中学习文学表达的方式。不但刻意从人民群众的口头吸取营养,还留心街头的各种文字,能从引车卖浆者流的各种启事、告白中感受到口语的芬芳。
2、行文流水。汪曾祺对于语言在文学中的分量是十分重视的。他的作品分开来读,句子平淡无味,凑在一起来读,便充满韵味。
3、自由自在。汪曾祺的绘画作品笔墨丹青间大都隐着真性情。其画水仙,苍润多姿,柔中韵刚。其画荷花,墨气淋漓、俯仰生姿。花卉作品,有临风自得的恬淡,也有活泼自然的热烈。
以上内容参考-汪曾祺
汪曾祺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笔下住在胡同里的北京人的性格特点有:讲究、容易满足、好热闹、安分守已等。
一、讲究
讲究,好面子,谁家有个事啊,相互问候一下这个礼数是不会少的。但是平时不爱来往
二、容易满足
容易满足,对于物质要求不高,大白菜情节特高,有人说北京人一辈子吃的白菜摞起来比北海白塔还高!
三、好热闹
好热闹、不爱管闲事。
四、安分守已
安分守已、逆来顺受。有句话最形象:睡不着眯着!
汪曾祺《胡同文化》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
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
读汪曾祺的散文和小说,我们能够发现他的故乡——高邮,多多少少会出现在他作品的背景里。或是用本土方言描述一个特定的现象,或是一个带着强烈高邮气息的小说人物,或是一道高邮人日常里的简单饭食。总之,像无数中国人一样,故乡的烙印早已在出生时就打在了汪曾祺的骨血里,随他走南闯北,而这些鲜明的印记总能在他的文字里找到落脚点。拼凑这些零碎而散乱的记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印象里的高邮。
高邮是水乡。耳目所接,无非是水、河堤、码头、船只。靠水吃饭的人,一切生活皆离不开水。河上是载货载人载牲畜的船只,这些船只因具体用途不同,而有形式上千差万别的不同,这是在弄船的人自己看来如此。有的船兼具岸上房屋的功能,住船主的老婆孩子。白日里舵楼高挂一家人颜色分明的衣裤,暮间妇女在船上烧火做饭炊气贴水面久久不散,船只停靠在一处,船上的孩子从船尾一跃到船头,如履平地,为河岸上的孩子所艳羡。临河堤码头街道而建的房屋黑瓦白墙规规矩矩,排列齐整。时有飞跃护城河的石桥架连起临岸的交通。运河流经这里变成悬河,高邮湖也是悬湖。一个被地上河所穿、时刻有大水翻堤威胁的古城,百姓们以之为常并在此安居乐业,这也是中国人的一种脾性。
水乡养育的一方高邮人,样貌和性格里也带着水。姑娘是乌溜溜的大眼睛,挑着芋梗在街上走,腰肢柔韧像风吹杨柳;编篾席,媳妇姑娘说说笑笑,不见手动一大片席子已经织成。男人们常年在河上作业,衣服是挂不到身上的,所以一个个晒成古铜色,让人觉得他们健壮的身体里蕴藏着使不完的力气。支篙,摇撸,解缆,起帆,时不时要跳进或者冰刺或者清凉的水里用肩膀或抗或推吃水深在风浪里颠簸的船只,所以这里的人个个水性好,动作敏捷像握不到手里的鱼。打鱼的人又是另一番神气,自觉不像这些卖力气的整日在甲板上吆五喝六爬高上低、用难听的野话骂人讲粗鄙的玩笑,他们深沉多了。黧黑的老渔夫捕鱼网一坐半天,师徒两人把渔网抛进水里又默契十足地各干各的,年轻的学徒蹲在船头抽廉价的纸烟望着平静的水面发呆,正在你以为他的思绪肯定又跑到岸上哪个相好的姑娘身上时,他却一把扬起垂杆,一条活泼泼的大鱼已经在甲板上翻跳了。
高邮产咸鸭蛋。水乡多养鸭子,于是有放鸭人,汪曾祺在《鸡鸭名人》里就讲过一个略带神奇色彩的放鸭人陆长庚——如何用口哨声聚拢游失在芦苇荡里的散鸭。鸭子多,鸭子下的蛋也多,所以高邮人多腌咸鸭蛋,也会腌咸鸭蛋,所以高邮咸鸭蛋全国闻名,名声之大甚至可以替代高邮本身。但是汪曾祺对此却有些“微词”,他说“好像我们那里就只出咸鸭蛋似的”。我觉得其实大可以不必生气,高邮人以咸鸭蛋佐餐,这样简单的饭食不以为陋,乐以为食,这是高邮人能吃甘苦安于清贫的独特气质。
确实,高邮有远非咸鸭蛋能相提并论的名满北宋文坛的风流才子秦少游,还有苏东坡、孙莘老、王定国、秦少游曾经在这里诗酒唱和的文游台。当年的盛会曾经轰动过一时,如今斯人已去,空余高台在此,留本地人闲时登台望景。
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汪曾祺作品有哪些 汪曾祺个人简介
本文2023-11-01 19:11: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89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