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谁发明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6收藏

甲骨文是谁发明的,第1张

一般认为是王懿荣发现的。

从两个“百年”纪念会谈甲骨文的发现

□水 土

去年,即1998年5月10日到12日,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和中央研

究院历史语言所共同组织在台北召开了“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

讨会”。而今年即1999年8月20日至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考古研究所和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河南安阳市人民政府、河南安阳师

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在安阳召开了“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国际学

术研讨会”。同样是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的会议,为什么一个在

去年召开,一个在今年召开?甲骨文到底是哪一年发现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实上,关于甲

骨文发现的年代,归纳起来至少有1894年、1898年、1899年、1998-

1899年之间、1900年等几种说法。关于甲骨文发现者,大家提到的有

王懿荣、王襄、孟定生、刘鹗、端方、胡石查等人。下面简单把这些

情况介绍一下。

甲骨文发现于1894年之说比较晚出,影响也比较小,胡厚宣先生

曾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关于胡石查提早辨认甲骨文的问题》(载《第

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编集,

1993年10月)。据胡先生文,胡石查发现甲骨之说,漏洞不少,不可

为据。因此,此说可以略而不谈,读者如有兴趣,可以阅读胡先生文。

在各种说法中,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是大家说得最多的。但是关于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年代,起码有1898、1899、1898-1899年之间、

1900年有四种说法。先看王懿荣1900年发现甲骨文之说。

刘鹗的《铁云藏龟》是第一部甲骨文著录书,此书自序写于

1903年的9月,其中有这样的话:“龟版己亥(1899)岁出土在河南汤

阴县属之牖里城。既出土后,为山左贾人所得,咸宝藏之,冀获善价。

庚子岁,有范姓客,挟百余片走京师,福山王敏公懿荣见之狂喜,以

厚值留之。后有潍县赵君执斋得数百片,亦售归文敏。”这一段话清

楚地说明王懿荣看到甲骨是在庚子岁即1900年。有人就据此而认为甲

骨发现是在1900年。如丁福保《古钱大辞典拾遗》《总论》第8页上:

“王文敏公,名懿荣,字廉生,福山人。……光绪二十六年河南汤阴

附近,地名小屯者,土中出古龟甲兽骨,上刻古文,公始定为殷商遗

物,得之至为宝贵,古龟甲刻辞之见重于世,自公始发之。”

从刘鹗的叙述可以看出,他把“龟版”的“出土”时间,跟王懿

荣看到“龟版”的时间分在前后两年,一在1899年,一在1900年。既

然王懿荣是在1900年才看到甲骨文的,那么说王氏在此前“发现”了

甲骨文,也并非没有道理。王懿荣是否真的在1900年才看到“龟版”

呢?陈梦家为我们解答了这个谜语。《殷虚卜辞综述》第647页说根据

刘鹗的《抱残守缺斋日记》“辛丑十月二十八日(1901年)”条作了

如下推论:(1)在王氏生前,刘氏似并未看到他的甲骨,当时王氏对

此秘藏并不轻以示人;(2)刘氏辛丑日记于十月二十日记赵执斋送龟

版来,云“龟版颇有大者,晚点龟骨共千三百件,可谓富矣”,则

1901年刘氏自己有收藏;(3)刘氏只相信王氏庚子年买了两批,并无

全甲之说;(4)当时因为王氏收藏甲骨很严密,外界有许多无稽之谈。

“王氏搜求甲骨“秘不示人”,王国维在《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

现之学问》(1925年)中也说过:“殷虚甲骨文字,光绪戊戌己亥间,

始出於河南彰德府西北五里之小屯。初出土后,潍县估人得区数片以

售之福山王文敏懿荣,文敏命秘其事,一时所出先后皆归之。“其他

一些人也谈到同样的意思。如罗振常《洹洛访古游记》上册11-12页,

宣统三年二月二十三日条、加拿大人明义士《殷虚卜辞·自序》(

1917年)、马衡《中国金石学概要》(北京大学史学系讲义,1924年,

收入《凡将斋金石丛稿》102页,中华书局,1977年)由此可以看出,

由于王懿荣开始收藏甲骨是“秘其事”,连“门生”刘鹗也不知道。

因此,王懿荣在1900年才看到甲骨文的说法就不必相信了。

罗振玉的论著中一般都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是在光绪己亥,即

1899年,但在1931年所写的《松翁自叙》中又说:“洹滨甲骨,自庚

子岁始由山东估人,携来都门,福山王文敏公懿荣首得之。”为什么

罗振玉自己自相矛盾呢?胡厚宣《再论甲骨文发现问题》解释说:

“这是因为据明义士《甲骨研究》(1933年齐鲁大学讲义本)己亥年

王氏只买了12块,到庚子则买了800块,举多数而言,便称作庚子了。”

(胡文见《中国文化》15-16期(1997年合刊),1997.12,72页)

这解释应当是可信的。

既然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不会在1900年,那么可以往前提早多长时

间呢?根据现在的资料,说学者们看到甲骨文,最早只能上推到

1899年。下面先看王懿荣1899年发现甲骨文的说法。

前面说到刘鹗的《铁云藏龟》,此书罗振玉也曾为之作序,序中

说:“至光绪己亥(1899年)而古龟古骨乃出焉。”(1903年)后来,

罗氏在1910年的《殷商贞卜文字考》自序、1912年的《殷虚书契前编》

自序、1933年的《殷虚书契续编》自序都说了同样的意思。

明义士在1917年所写的《殷虚卜辞》中说到他1914年到安阳传教,

并说“约十五年前”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后来他在1933年写的《甲

骨研究》中记载:“按范氏一九一四年所言:一八九九年,有学者名

王懿荣,到北京某药店买龙骨。得了一块有字的龟板。见字和金文相

似,就问来源。并许再得了有字的龙骨,他要,价每字银一两。回家

研究所得。王廉生是研究甲骨的第一人。当年秋,潍县范氏又卖与王

氏甲骨十二块。每块银二两。盖范氏在北京听说王氏之事,便到彰德

得了十二块,回北京,卖与王氏。”

罗振玉是早期研究甲骨文学者之一,明义士所述是根据他亲自向

商人范某打听来的。他们的说法应当是可信的。

需要注意的,同样在1899年,王襄和孟定生也看到并开始购买甲

骨。王襄有不少文章都谈到他和孟定生一起最初看到并购买甲骨的事

情,他们看到甲骨的年代是在1899年,如《室殷契征文·序》(

1925年)、《题所录贞卜文册》(1933年,《河北博物院半月刊》第

32、33期)、《题易鲁园殷契拓册》(1935年,《河北博物院半月刊》

第85期)、《孟定生殷契序》(1957年6月,收入室文稿第四册)、

《题宝契小像》(1953年,收入室诗稿第二册)(以上王文皆见

《殷都学刊》1985年2期)。王襄和孟定生在1899年看到并购买了甲骨

的事情,过去不被学术界重视,直到胡厚宣在1944年《甲骨文发现之

历史及其材料之统计》一文中特地提出,并在1951年3月所写的《五十

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中加以强调,这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后来,

陈梦家在《殷虚卜辞综述》中对孟、王的贡献也加以肯定。需要注意

的,王襄的叙述有两点可以注意:第一,他既说到自己和孟定生购买

甲骨是在1899年,也说到王懿荣收购甲骨是在1899年,但王氏收购在

他和孟定生之后;第二,王襄曾说“吾乡藏殷契者,固以定老为创始

人“(《孟定生殷契序》),可见他是很推重孟定生的。王襄在《题

易鲁园殷契拓册》中提到,孟定生在没看到甲骨时就就推断它可能是

“古简”,这对刺激古董商人去当地收购应当是起了积极作用的。又

据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说孟定生在1900年就曾摹过甲骨文(陈书

648页),可见孟氏确实不同一般。

附带说一下,过去有人虽然也认为是这一年发现的甲骨文,但最

早收购者不是王懿荣,而是端方,如董作宾、胡厚宣《甲骨年表》。

但是,端方搜集甲骨实际上比王懿荣晚。陈梦家已有讨论,可以参看

(《殷虚卜辞综述》651页)。

至于说王懿荣在1898年和1899年之间发现甲骨文的说法,见于王

国维《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序》(1917年):“光绪戊戌、己亥间,

洹曲崖岸为水所啮,土人得龟甲牛骨,上有古文字,估客携至京师,

为福山王文敏公懿荣所得。”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现之

学问》(1925年)中也有同样的意思的话。王懿荣的三子王汉章《殷

墟甲骨纪略》(天津美术馆《美术丛刊》创刊号,1931)、《古董录》

(1933年《河北第一博物院画报》第50期)也有此说。对此,胡厚宣

《再论甲骨发现问题》解释说:“我们认为……又称戊戌者可能是戊

戌年即开始见到或购到极少数之故。”(《中国文化》72页)胡氏的

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不管怎样,我们下文将会讲到,现在还没

有什么证据能证明王懿荣在1898年就看到了甲骨文。因此,王国维等

人的说法不一定很准确。

最后,我们看看甲骨文发现于1898年的说法。

最早提出甲骨文发现于1898年的,是汐翁所写的《龟甲文》一文

(1931年,北京《华北日报·华北画刊》第89期),文中说1898年刘

鹗与王懿荣一起发现了甲骨文。此事不见于刘鹗所写的《铁云藏龟》

自序,向来被认为是“向壁虚造”的传说。董作宾、胡厚宣《甲骨年

表》虽引用汐翁文,但把发现年代改为1899年。因此,在相当一段时

间内,1898年发现甲骨文之说就没有人再提起了。

1961年,王襄作《古文流变臆说》(龙门联合书局出版),谈到

到殷代文字的发现说:“殷契之发现,始于清光绪戊戌秋,潍人范寿

轩来说河南出骨片事,翌年冬携来求售,巨大之骨,计字索值一定一

金,同好力不能得者,尽以携之京师,后闻为王廉生懿荣购去有全龟

腹甲之上半,曩时视为珍品,亦在其中。”1982年,王翁如发表王襄

的一篇遗作,题为《室殷契》(见《历史教学》1982年9期)。这篇

文章是王襄在1955年10月27日,文章开头说:“世人知有殷契,自公

元一八九八年始(即前清光绪二十四年)。”此后发表的王襄《亡弟

雪民家传》(见王巨儒《王襄年谱》上,刊《天津文史丛刊》第七期,

天津市文史研究馆,1987;又收入《纶阁文稿》第二册,现存天津市

图书馆)也说“殷虚出契文之年,在清光绪戊戌。翌年,潍贾范寿轩

携之来津;乡人孟定生、马景含二君及余家兄弟见之,惊为千载瑰宝”。

以上各说中,王襄或说“殷虚出契文之年”,或说“世人知有殷契”,

或说“殷契之发现”,都说是1898年。看起来,这都跟他所写的、我

们上面提到的那些文章的说法有所不同。因此,有不少人撰文论述甲

骨文发现的年代应当是1898年,发现者应当是王襄和孟定生。

不过,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无论王襄文中采用什么方式叙

述甲骨的发现,可以肯定的是,在1898年,他和孟定生并没有亲眼看

到实物,真正看到实物是在第二年即1899年。由于这场讨论,有的学

者强调要明确“甲骨文发现“到底指什么。李学勤先生在最近所写

《王懿荣集》序说:“殷墟地方农民掘出甲骨,以及甲骨为古董商人

所见,都不是学术意义上的‘发现’,因为他们对甲骨的文物性质和

价值都不能有所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王懿荣、王襄和孟定生应

当都是最早发现甲骨文的人,他们发现的时间是在1899年

一般认为是王懿荣发现的。

从两个“百年”纪念会谈甲骨文的发现

□水 土

去年,即1998年5月10日到12日,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和中央研

究院历史语言所共同组织在台北召开了“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

讨会”。而今年即1999年8月20日至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考古研究所和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河南安阳市人民政府、河南安阳师

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在安阳召开了“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国际学

术研讨会”。同样是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的会议,为什么一个在

去年召开,一个在今年召开?甲骨文到底是哪一年发现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实上,关于甲

骨文发现的年代,归纳起来至少有1894年、1898年、1899年、1998-

1899年之间、1900年等几种说法。关于甲骨文发现者,大家提到的有

王懿荣、王襄、孟定生、刘鹗、端方、胡石查等人。下面简单把这些

情况介绍一下。

甲骨文发现于1894年之说比较晚出,影响也比较小,胡厚宣先生

曾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关于胡石查提早辨认甲骨文的问题》(载《第

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编集,

1993年10月)。据胡先生文,胡石查发现甲骨之说,漏洞不少,不可

为据。因此,此说可以略而不谈,读者如有兴趣,可以阅读胡先生文。

在各种说法中,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是大家说得最多的。但是关于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年代,起码有1898、1899、1898-1899年之间、

1900年有四种说法。先看王懿荣1900年发现甲骨文之说。

刘鹗的《铁云藏龟》是第一部甲骨文著录书,此书自序写于

1903年的9月,其中有这样的话:“龟版己亥(1899)岁出土在河南汤

阴县属之牖里城。既出土后,为山左贾人所得,咸宝藏之,冀获善价。

庚子岁,有范姓客,挟百余片走京师,福山王敏公懿荣见之狂喜,以

厚值留之。后有潍县赵君执斋得数百片,亦售归文敏。”这一段话清

楚地说明王懿荣看到甲骨是在庚子岁即1900年。有人就据此而认为甲

骨发现是在1900年。如丁福保《古钱大辞典拾遗》《总论》第8页上:

“王文敏公,名懿荣,字廉生,福山人。……光绪二十六年河南汤阴

附近,地名小屯者,土中出古龟甲兽骨,上刻古文,公始定为殷商遗

物,得之至为宝贵,古龟甲刻辞之见重于世,自公始发之。”

从刘鹗的叙述可以看出,他把“龟版”的“出土”时间,跟王懿

荣看到“龟版”的时间分在前后两年,一在1899年,一在1900年。既

然王懿荣是在1900年才看到甲骨文的,那么说王氏在此前“发现”了

甲骨文,也并非没有道理。王懿荣是否真的在1900年才看到“龟版”

呢?陈梦家为我们解答了这个谜语。《殷虚卜辞综述》第647页说根据

刘鹗的《抱残守缺斋日记》“辛丑十月二十八日(1901年)”条作了

如下推论:(1)在王氏生前,刘氏似并未看到他的甲骨,当时王氏对

此秘藏并不轻以示人;(2)刘氏辛丑日记于十月二十日记赵执斋送龟

版来,云“龟版颇有大者,晚点龟骨共千三百件,可谓富矣”,则

1901年刘氏自己有收藏;(3)刘氏只相信王氏庚子年买了两批,并无

全甲之说;(4)当时因为王氏收藏甲骨很严密,外界有许多无稽之谈。

“王氏搜求甲骨“秘不示人”,王国维在《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

现之学问》(1925年)中也说过:“殷虚甲骨文字,光绪戊戌己亥间,

始出於河南彰德府西北五里之小屯。初出土后,潍县估人得区数片以

售之福山王文敏懿荣,文敏命秘其事,一时所出先后皆归之。“其他

一些人也谈到同样的意思。如罗振常《洹洛访古游记》上册11-12页,

宣统三年二月二十三日条、加拿大人明义士《殷虚卜辞·自序》(

1917年)、马衡《中国金石学概要》(北京大学史学系讲义,1924年,

收入《凡将斋金石丛稿》102页,中华书局,1977年)由此可以看出,

由于王懿荣开始收藏甲骨是“秘其事”,连“门生”刘鹗也不知道。

因此,王懿荣在1900年才看到甲骨文的说法就不必相信了。

罗振玉的论著中一般都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是在光绪己亥,即

1899年,但在1931年所写的《松翁自叙》中又说:“洹滨甲骨,自庚

子岁始由山东估人,携来都门,福山王文敏公懿荣首得之。”为什么

罗振玉自己自相矛盾呢?胡厚宣《再论甲骨文发现问题》解释说:

“这是因为据明义士《甲骨研究》(1933年齐鲁大学讲义本)己亥年

王氏只买了12块,到庚子则买了800块,举多数而言,便称作庚子了。”

(胡文见《中国文化》15-16期(1997年合刊),1997.12,72页)

这解释应当是可信的。

既然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不会在1900年,那么可以往前提早多长时

间呢?根据现在的资料,说学者们看到甲骨文,最早只能上推到

1899年。下面先看王懿荣1899年发现甲骨文的说法。

前面说到刘鹗的《铁云藏龟》,此书罗振玉也曾为之作序,序中

说:“至光绪己亥(1899年)而古龟古骨乃出焉。”(1903年)后来,

罗氏在1910年的《殷商贞卜文字考》自序、1912年的《殷虚书契前编》

自序、1933年的《殷虚书契续编》自序都说了同样的意思。

明义士在1917年所写的《殷虚卜辞》中说到他1914年到安阳传教,

并说“约十五年前”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后来他在1933年写的《甲

骨研究》中记载:“按范氏一九一四年所言:一八九九年,有学者名

王懿荣,到北京某药店买龙骨。得了一块有字的龟板。见字和金文相

似,就问来源。并许再得了有字的龙骨,他要,价每字银一两。回家

研究所得。王廉生是研究甲骨的第一人。当年秋,潍县范氏又卖与王

氏甲骨十二块。每块银二两。盖范氏在北京听说王氏之事,便到彰德

得了十二块,回北京,卖与王氏。”

罗振玉是早期研究甲骨文学者之一,明义士所述是根据他亲自向

商人范某打听来的。他们的说法应当是可信的。

需要注意的,同样在1899年,王襄和孟定生也看到并开始购买甲

骨。王襄有不少文章都谈到他和孟定生一起最初看到并购买甲骨的事

情,他们看到甲骨的年代是在1899年,如《�室殷契征文·序》(

1925年)、《题所录贞卜文册》(1933年,《河北博物院半月刊》第

32、33期)、《题易鲁园殷契拓册》(1935年,《河北博物院半月刊》

第85期)、《孟定生殷契序》(1957年6月,收入�室文稿第四册)、

《题宝契小像》(1953年,收入�室诗稿第二册)(以上王文皆见

《殷都学刊》1985年2期)。王襄和孟定生在1899年看到并购买了甲骨

的事情,过去不被学术界重视,直到胡厚宣在1944年《甲骨文发现之

历史及其材料之统计》一文中特地提出,并在1951年3月所写的《五十

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中加以强调,这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后来,

陈梦家在《殷虚卜辞综述》中对孟、王的贡献也加以肯定。需要注意

的,王襄的叙述有两点可以注意:第一,他既说到自己和孟定生购买

甲骨是在1899年,也说到王懿荣收购甲骨是在1899年,但王氏收购在

他和孟定生之后;第二,王襄曾说“吾乡藏殷契者,固以定老为创始

人“(《孟定生殷契序》),可见他是很推重孟定生的。王襄在《题

易鲁园殷契拓册》中提到,孟定生在没看到甲骨时就就推断它可能是

“古简”,这对刺激古董商人去当地收购应当是起了积极作用的。又

据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说孟定生在1900年就曾摹过甲骨文(陈书

648页),可见孟氏确实不同一般。

附带说一下,过去有人虽然也认为是这一年发现的甲骨文,但最

早收购者不是王懿荣,而是端方,如董作宾、胡厚宣《甲骨年表》。

但是,端方搜集甲骨实际上比王懿荣晚。陈梦家已有讨论,可以参看

(《殷虚卜辞综述》651页)。

至于说王懿荣在1898年和1899年之间发现甲骨文的说法,见于王

国维《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序》(1917年):“光绪戊戌、己亥间,

洹曲崖岸为水所啮,土人得龟甲牛骨,上有古文字,估客携至京师,

为福山王文敏公懿荣所得。”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现之

学问》(1925年)中也有同样的意思的话。王懿荣的三子王汉章《殷

墟甲骨纪略》(天津美术馆《美术丛刊》创刊号,1931)、《古董录》

(1933年《河北第一博物院画报》第50期)也有此说。对此,胡厚宣

《再论甲骨发现问题》解释说:“我们认为……又称戊戌者可能是戊

戌年即开始见到或购到极少数之故。”(《中国文化》72页)胡氏的

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不管怎样,我们下文将会讲到,现在还没

有什么证据能证明王懿荣在1898年就看到了甲骨文。因此,王国维等

人的说法不一定很准确。

最后,我们看看甲骨文发现于1898年的说法。

最早提出甲骨文发现于1898年的,是汐翁所写的《龟甲文》一文

(1931年,北京《华北日报·华北画刊》第89期),文中说1898年刘

鹗与王懿荣一起发现了甲骨文。此事不见于刘鹗所写的《铁云藏龟》

自序,向来被认为是“向壁虚造”的传说。董作宾、胡厚宣《甲骨年

表》虽引用汐翁文,但把发现年代改为1899年。因此,在相当一段时

间内,1898年发现甲骨文之说就没有人再提起了。

1961年,王襄作《古文流变臆说》(龙门联合书局出版),谈到

到殷代文字的发现说:“殷契之发现,始于清光绪戊戌秋,潍人范寿

轩来说河南出骨片事,翌年冬携来求售,巨大之骨,计字索值一定一

金,同好力不能得者,尽以携之京师,后闻为王廉生懿荣购去有全龟

腹甲之上半,曩时视为珍品,亦在其中。”1982年,王翁如发表王襄

的一篇遗作,题为《�室殷契》(见《历史教学》1982年9期)。这篇

文章是王襄在1955年10月27日,文章开头说:“世人知有殷契,自公

元一八九八年始(即前清光绪二十四年)。”此后发表的王襄《亡弟

雪民家传》(见王巨儒《王襄年谱》上,刊《天津文史丛刊》第七期,

天津市文史研究馆,1987;又收入《纶阁文稿》第二册,现存天津市

图书馆)也说“殷虚出契文之年,在清光绪戊戌。翌年,潍贾范寿轩

携之来津;乡人孟定生、马景含二君及余家兄弟见之,惊为千载瑰宝”。

以上各说中,王襄或说“殷虚出契文之年”,或说“世人知有殷契”,

或说“殷契之发现”,都说是1898年。看起来,这都跟他所写的、我

们上面提到的那些文章的说法有所不同。因此,有不少人撰文论述甲

骨文发现的年代应当是1898年,发现者应当是王襄和孟定生。

不过,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无论王襄文中采用什么方式叙

述甲骨的发现,可以肯定的是,在1898年,他和孟定生并没有亲眼看

到实物,真正看到实物是在第二年即1899年。由于这场讨论,有的学

者强调要明确“甲骨文发现“到底指什么。李学勤先生在最近所写

《王懿荣集》序说:“殷墟地方农民掘出甲骨,以及甲骨为古董商人

所见,都不是学术意义上的‘发现’,因为他们对甲骨的文物性质和

价值都不能有所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王懿荣、王襄和孟定生应

当都是最早发现甲骨文的人,他们发现的时间是在1899年。

至于王懿荣是怎么发现甲骨文的,他对甲骨文的性质有没有加以

鉴定,限于篇幅,我们就不谈了。

也许各地的风俗不一样吧~我家的族谱历来是由嫡系长子的媳妇保管的,我也是前两年才知道,我大哥结婚那天就有这道程序据说是隔二十年要重新定制一次另,我姓黄,不是王姓的族谱这种东西是从某一代有一个有一定成就的人开始的,并非天下一个姓氏的就是一家,许多战争年代易名换姓,或是逃避仇家追杀等各种情况都有如果你一定要找的话,可以先询问家里的老人,要是不知道就去查县志,州志等,这些在地方图书馆的重要文献库都有元未河南的荒凉惨景已如前所述,自然是移民的重点省之一。我国历史文献记载,山西民迁于河南者以彰德府、怀庆府、开封府、归德府为最多,其他河南府、汝宁府、南阳府也不少。河南省移民洪武朝迁者为最多,永乐朝迁者为次,其他朝迁者为极少数。家谱碑文反映为洪洞大槐树迁豫者约95%以上,从其他县迁豫的是极少数。需要说明的是下列县市以及后面各省移民县市,是从1982年至1998年和笔者直接有联系的,其他县市移民者大约还有,自然是不完整的统计。 河南省移民分布一览表

郑州 荥阳 开封 平顶山 洛阳 焦作 鹤壁 杞县 尉氏 新郑

登封 兰考 中牟 密县 巩县 新乡 汲县 封丘 获嘉 温县

济源 博爱 辉县 原阳 武陟 孟县 沁阳 修武 安阳 范县

台前 滑县 浚县 内黄 清丰 濮阳 长垣 汤阳 林县 商丘

永城 睢县 宁陵 民权 周口 商水 扶沟 西华 太康 郸城

项城 许昌 漯河 鄢陵 郾城 襄城 鲁山 长葛 临颖 叶县

宝丰 陕县 禹县 驻马店 确山 西平 汝南 新蔡 上蔡 信阳

息县 固始 泌阳 正阳 新县 罗山 商城 南阳 方城 唐河

新野 邓县 淅川 南召 桐柏 镇平 内乡 西峡 三门峡义马

孟津 临汝 汝阳 栾川 灵宝 渑池 偃师 伊川 宜阳 洛宁

卢氏 新安河南省大量的家谱、碑文记载了移民的历史。

沁阳县东紫陵村《任氏家谱》记载:“我任氏,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明洪武年居河南。”

长门始祖居怀庆府河内县紫陵镇。

二门始祖居济源县留养镇。

三门始祖居温县西虢镇。

四门始祖居孟津县邢家园。

五门始祖居济源县薛庄镇。

鹿邑县生铁家乡《刘多家谱》载:“始祖原籍山西省洪洞县枣林庄,明洪武二十年迁至河南省归德府鹿邑县西南二十五里褚固堆村居住。”刘氏家族已发展到1000余户,分布几个县十几个村。

温县祥云镇,道光三十二年续写的《王氏家谱》记载了王海迁居的经过:王海与妻郎氏,明洪武初,由山西洪洞县携其四个孩子,迁到巩县河渡,王海意见先不安居,留妻、长子、次子寄居此地,他同三子四子北渡黄河找地方定居于温县西南王镇,后去巩县搬家眷时妻子与两个孩子已不愿再迁,所以王家就分别定居于巩县中渡和温县西南王镇。

元朝末年,由于统治阶段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加之天灾不断,最终引起全国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经过十余年的战乱,中原大地一片荒芜,人口稀少。朱元璋建立明政权以后,为了恢复经济,发展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大规模移民,即从地窄人密地区向地广人稀地区迁徙人口。此次移民时间长,包括地区多,迁出地主要是山西,迁往地主要是豫、冀、鲁、皖等省。河南洛阳自然是移民的重要地区之一。因此,至今在洛阳城乡流传着“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的歌谣,祖籍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已成为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共同根源。那么,移民与大槐树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需要从元朝末年说起。

 元朝自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至元顺帝从大都(今北京)败逃塞外,历时不足百年,虽也曾盛极一时,但其内部矛盾重重,冲突及自相残杀不断。从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到顺帝即位(1333年)的25年中,元朝九易其主,故有“席不暇暖”之说。 特别是到元朝末期,由于蒙汉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民不断流亡,造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加之黄淮多次决口泛滥,农民无法生存,揭竿而起反抗压迫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1351年终于爆发了元末最大规模的红巾起义,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起义。随后,郭子兴、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纷纷响应。经过十几年的征战,朱元璋逐渐消灭了其它势力,推翻了元朝统治,并于1368年建立了明政权。 但是,以朱元璋为首的明朝统治者面临的是一个满目疮痍、残破不堪的局面。由于多年的战乱,战争最惨烈的中原地区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死的死,逃的逃。据清乾隆《偃师县志》记载,早在“至正五年(1345年),伊洛河泛滥,淹没千家,生灵涂炭,十室九空”,“至正廿二年(1362年),洛阳、偃师、孟津大旱,人相食”。天灾人祸并至,遂致河南、河北、山东、皖北等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渐绝”((明太祖实录)卷廿九)。而这个时期,相对远离战区的山西却是另一番景象,“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比较繁荣,所以人丁兴旺,并逐渐出现了地窄人密的矛盾。 针对这一现状,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经济,首要解决的便是劳动力与土地的矛盾。明太祖朱元璋果断地从洪武初年开始了大规模移民,山西就被指定为最主要的移民迁出地。令“疏散山西两府(平阳、太原)五州(汾、辽、蒲、潞、沁)五十一县之民遣送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甘等广大地区”,使生产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好景不长,接着又发生了“靖难之役”,战乱达四年之久,天下被破坏的程度,甚于明太祖时代,结果造成“中原田多荒”(《明史、食货志》),再次加剧了中原地区地广人稀的荒凉局面。于是,明成祖朱棣不得不继续大量移民,补充人烟稀少的地方。因此,移民高潮历三朝五十年,这在我国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 明初移民的事实,在《明史》、(明实录)、《续文献通考》、《日知录》等文献中都有记载。大致情况是这样的:政府对移民采取了鼓励和奖励政策,被迁徙的老百姓每户发给银锭二十两,作为安家费,使其置耕牛、种子、建房等,并免其三年或五年的赋役。 那么,山西迁民,为什么仅洪洞大槐树影响最大呢这是由于山西人口之稠密,首推晋南,而洪洞县正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它地处南北交通咽喉,北达幽燕,东接齐鲁,南通秦蜀,西临河陇,且是晋南平阳一带人口最为稠密之县。明代迁民虽不是专迁洪洞人,但作为迁民重点是很自然的。 洪洞县西周为杨侯国,秦汉置杨县,隋代改为洪洞县至今。在县城北郊贾村西,有一处公园式建筑。据(洪洞县志)记载,明朝时,这里是广济寺,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济济,香客往来不绝,唐宋以来,又建有驿站,房舍宽广,常驻驿官,办理公差。在广济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阳关古道即从树下通过。 为此,明政府便在广济寺和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移民“凭照川资”。 元末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因天灾战乱,造成人烟稀少、田地荒芜,中原地区又是明政府的重要根据地,所以,河南必然成为移民的重点。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河南全省63个县有移民。我国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山西迁民于河南者,以彰德府(今安阳)、怀庆府(今沁阳)、归德府(今商丘)为最多,河南府(今洛阳)、汝宁府(今汝南)、南阳府(今南阳)也不少。”洛阳所在的河南府中,据记载永宁(洛宁县)、孟津、偃师、洛阳县山西迁民为数不少。据一些氏族家谱、碑文上看,都记载有迁民的历史。从时间上看,多数正是在洪武、永乐年间迁来,虽然有些村庄氏族无所记载,但他们都知道是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明通化《河南通志》记载:明初洛阳县有人口82841人,永乐十年(1412年)83124人,成化十八年(1482年)85124人。《偃师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县3961户,29125人,永乐十年(1412年)4017户,30000余人。这些都是迁民以后的数字。 现就看到的部分家谱、石碑所记载的情况,摘录如下:偃师山化乡游殿村道光二十三年十月续写的(滑氏家谱)载:“吾滑氏聚族邙上,自明初洪武六年由山西迁徙而来,至今四百余年。……考《明史》洪武朝户部郎中刘元皋上疏,古狭乡之民,迁于宽乡,欲地无余利,人无失业也。上从其言,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屡徙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则滑氏之来偃,其在明初无疑矣!”游殿村西滑氏老坟有一碑载:“自山西洪铜(洞)迁来……”。 偃师寇店韩寨《赵氏族谱。引》:“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于河南府洛阳县东南路偏五里孙贺庄,后改名杨裴屯。”韩寨{大明处士张公大老之墓碑}载:“大老系张氏始祖也,原籍山西长子县南和村人也,因国祸世乱,随母到偃师县治。” 洛阳《王氏祠堂碑》载:“洪武元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到河南省洛阳府北窑天华岭……明中期由洛阳北窑迁到洛阳府高崖寨。” 清道光廿四年所修偃师山化乡王窑村《王氏家谱·序》载:“吾王氏聚族邙山角下,洛河北岸,自明初洪武三年山西长子县迁移已来至四百余年。”山化乡关窑《王氏家谱·序》及祖茔碑文均记载:“祖讳贵,原籍山西阳城县大王庄人,于明洪武初年迁偃,至今六百余年。” 宜阳县城关乡河下村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所立《创修谷氏祖庙碑记》载:“明初,谷氏仁美公自山西洪洞迁居宜阳县寿安之左,迄今四百余年。” 据宜阳《裴氏家谱》载:其先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山西闻喜迁来,当时是裴成夫妇携五子,现已繁衍到2700多人,分布于三乡的可乐湾、杨圪塔、赵堡乡的油路口及盐镇等地。 宜阳《许氏老八门家谱》载:先祖于明洪武七年由山西迁入宜阳鱼泉,至今已繁衍至19代。 宜阳莲庄《王氏家谱》载:王氏先祖于明初由山西夏邑小李庄迁入。当初仅为母子四人,现已繁衍到1927人,分布于宜阳县的莲庄、张坞、韩城、盐镇、石陵、赵堡等乡。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王邦瑞即为此支王氏之名人。 东赵保(张氏祖茔碑文)载:始祖友谅公系山西洪洞县八政村人,于大明永乐年间迁至河南省宜阳县东赵保。” 新安县《陈氏宗谱》载:先祖于明代由蒲坂迁至河南省新安县窨兴村。六百年来,人口繁衍流迁,今分布于宜阳、新安、济源、渑池、孟津、洛阳、嵩县、卢氏等地。 由以上所列资料看,洛阳一带在明初有许多山西迁民,说明大槐树处集中迁民是确凿无疑的事实,但究竟有多少人,则无从查考,有待于进一步调查考证。也许有些已不知由山西何处迁来,但大家公认是大槐树处迁民的后裔。迁民到了新的居住点后,他们大多在新居的院子里或大门口栽种槐树,借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总之,明朝初年大规模迁民,客观上缓解了土地与人口的矛盾,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生产逐步得到恢复,社会秩序渐趋稳定。因此,迁民政策应该说是一项成功的政策。 有关当时大槐树迁民,还流传着不少传说故事,其中“复形小脚趾甲”、“背手走路”、“解手”的来历最为生动形象。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据说凡是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都有一裂缝好象是两个小趾盖。据说明朝政府为实行迁民垦田政策,也实行了优惠政策,如发给川资盘缠及安家费,但人们故土难舍,谁不留恋自己的家,而去千里迢迢投奔异乡因此,明政府在迁民前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日内赶到。愿迁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晋南、晋东南、晋中的人都来了。第三天,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他们拖家带口,暗中祈求神灵保佑平安无事。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百姓,一大官员在官兵簇拥下宣布:“大明皇帝敕令,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这道命令犹如晴天霹雳,他们这才明白上当受骗了。人们哭着、骂着、呼爹唤娘,混乱一片。但这都无济于事。接着,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者脱掉鞋子,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因此,至今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据说就是被砍一刀的缘故。 在押解迁民时,为防止逃跑,被迁者都用绳反绑,然后用一长绳联结起来。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告诉小孩子:“这里就是咱的老家,这里就是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被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一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路上自然要经常有人要大小便,这时,只好央求官兵:“老爷,请解手,我要拉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明白了。以后,“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

分类:  草堂话谱

孔网捡来 王懿荣家族的《王氏家谱》

孔网,即孔夫子旧书网,旧书爱好者的福地。之所以说是“捡”,是指无人与我竞拍,而让我以底价成交,四册道光刻本,才400元,虽说不是白捡,却几乎等同于白捡,轻易得连我自己都有些不相信,拍卖结束后,“刷新”了好几次才确信是真的。看看原物主对此谱的详细描述:“305185厘米(大开)。此书原为6册,现存4册,即:总谱,11-12世,14世,15--16世,共4册。缺1--10世一册,13世一册。此书是道光年间重修本,是王懿荣的祖父王兆琛所修。此书系道光年所修,此时王懿荣尚年幼。品相:首卷总谱前部分页有鼠咬缺口,伤缺部分字。 11--12世一册前缺2页后缺一页。14世一册前缺2页,15-16世前缺12页。余好。 厚册100页2090面,薄册也有80余页160多面。”

从这样的描述中可以得出结论:此《王氏家谱》是残本,而且存册中还有缺叶。大概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才没有引起求全本、求品相的书友注意。而对于我来说,却是如获至 宝。

《王氏家谱》不分卷,道光二十三年刻本,缺二册,现存四册。卷首王懿荣的祖父王兆琛所撰谱序仍在,从中可知是谱在康熙庚午曾续修(瀛洲公创修于何时不详),雍正甲寅三修,乾隆庚寅四修,至此已为五修。

福山王氏始迁祖王忠,原籍云南大理府云南县(今祥云县),明洪武年间任山东都转运盐使司下辖的登宁盐场盐课大使,他在福山为官几年后悦此风情,遂入福山县籍,定居于此,繁衍子孙,逐渐成为福山的名门望族、官宦世家,先后有进士24人,举人58人,贡生58人,秀才357人;出了三任封疆大吏。有父子三翰林、兄弟多举人之称,被朝野誉为“天眷其后,世泽蝉联”,乾隆曾称:“父子三人俱为翰林,一门多显官,皆能办事,可谓世臣矣”(详十一世王检世系第二十叶)。

王懿荣祖父王兆琛(1786-1852),谱为十四世,乡榜名兆玺,字叔玉,号西舶。嘉庆二十二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兼总纂官,历任会试同考官、监察御史、四川成都府知府、重庆府知府、江西督粮道、安徽宁池太广道、甘肃按擦使、四川布政使、山西巡抚。道光二十九年遭御史弹劾,被革职查办。咸丰二年卒于新疆。王兆琛有五子:伯润、丙坤(原名伯涛)、伯平(原名伯桂)、伯淳、伯濂(原名祖源)。王伯濂即为王懿荣的父亲,字莲史,号廉堂,精于书法,家藏金石甚多,善于鉴别真伪,著作有《判花轩集》、《尔雅直音》、《声调之谱》、《渔洋山人秋柳诗笺》、《明刑弼教录》、《内功图说》等 。

十六世王懿荣(1845—1900),谱名贻榘,字正孺,又字廉生、莲生,晚年自号养潜居士,是晚清一流的学者,著名的金石学家,有很高的鉴赏能力。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兵败城破之时,王懿荣发出了“吾义不可苟生”的誓言,率全家壮烈殉国。谥号文敏,《清史稿》有传,称其“泛涉书史,嗜金石,翁同龢、潘祖廕并称其博学”。

王懿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显赫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个发现和审定甲骨文的人,世称“甲骨文之父”。王崇焕所编《王文敏公年谱》记载,光绪二十五年秋年,一位古董商人携带从河南彰德府安阳县小商屯发现的“龙骨”到京师,让其观看,王懿荣细为考订,审定为殷商故物,并发现其上有篆籀之前的古文字,遂令悉数购归,获千数片。这便是后来让世人震惊的甲骨文的发现。如果没有独具慧眼的王懿荣,多少“龙骨”还要被喝进病人的肚子里,最终酿成一场中国文明史上不可弥补的、毁灭性的灾难。

道光二十三年王兆琛续修《王氏家谱》时,王懿荣年仅二岁,故谱中仅一名字而已,详“十六世”第二十叶。是谱白纸精刻,公私谱目均无著录,实不可因残缺而轻视之。

宁海县姓氏源流及姓氏分布

全县姓氏,据16周岁以上已办居民身份证者统计,共399个姓(内有复姓2个)。其中以王、陈、胡、葛、叶、张、杨、徐、林、李10个姓人数最多。据清光绪《宁海县志》和部分宗谱记载,姓氏来历,最早是东汉末年自丹阳迁入山水西洋葛氏。

宁海县 姓氏

全县姓氏,据16周岁以上已办居民身份证者统计,共399个姓(内有复姓2个)。其中以王、陈、胡、葛、叶、张、杨、徐、林、李 10个姓人数最多。据清光绪《宁海县志》和部分宗谱记载,姓氏来历,最早是东汉末年自丹阳迁入山水西洋葛氏。

王 迁入境内分支最多。城西槐里王,南北朝宋元嘉十五年自嵊县迁入。竹林王氏,后晋时自剡(嵊县)避乱居塔山(前童),第五世分徙至此。唐开元二十六年,闽人王承事任县令择居东隅,后裔分居桑洲等地。薛岙乡王石岙王氏,其中下岙系唐天祐二年黄岩县令王石青弃官游览至此定居;上岙王氏则于宋淳祐间自处州避乱迁入。东仓王氏,唐末由奉化迁入胡陈三阳,宋末分徙东仓岙里王等地。西店镇王家王氏,宋建炎三年由临海迁入。旗门乡东岙王氏,北宋靖康二年从新昌迁入。柘浦(茶院)王氏,宋乾德间易州判王太浦弃官隐居于此。大佳何溪下王王氏,南宋时象山县丞王克浦途经此地,母殁,遂卜筑而居。前童乡大溪王王氏,元至顺二年从三台山(县城之别名)迁此。岔路乡后良王王氏,始祖于元末明初自新昌来此教书,入赘葛氏而繁衍。

陈 南朝陈为隋所灭,其后从福建迁王爱岭头陈隐迹。旗门乡东岙陈氏,唐武德三年徙自海游。城郊乡上白峤陈氏,唐天祐三年从福建长溪迁入。黄坛乡溪边陈陈氏,唐建中间自福建迁来。龙宫陈氏,北宋熙宁间从新昌迁入。凫溪陈氏,南宋绍定元年从江州德安县徙此。城东陈氏,宋嘉定间自天台迁此。水车陈氏,元后期从窦岙(今属三门县)迁来。七市乡大陈陈氏,元至元间由天台迁入。宫岭乡上陈陈氏,元大德间从台州徙来。毛屿乡东南溪陈氏,明洪武二十三年由城内桃源桥迁入。龙浦乡龙山陈氏,明初从福建迁象山南田,再徙此。

胡 双湖乡胡氏,祖居会稽,北宋时迁硖石下胡,后裔分居上胡、中胡、下胡(已废)三村。双湖乡岭下胡氏,南宋建炎二年自奉化迁入。桥头胡胡氏,南宋初从奉化赘居宁海城内,后嗣分居桥头胡等地。大湖胡氏,宋淳熙间从奉化赘居长亭盐场司前,后徙此。南宋时胡直夫自奉化入赘长洋郭氏,后又娶金氏,郭氏与其子居长洋,胡直夫偕金氏迁大蔡,即为大蔡胡氏始祖。山水乡瓦窑头胡氏,清康熙间胡君球自永康来任宁海县尉,卜居于斯。

葛 山水乡西洋葛氏,东汉末年,丹阳葛原习弃官游览至此定居。岔路乡葛氏,南北朝时自东阳迁此。山水乡塘墙葛氏,北宋熙宁间自东阳迁入。桑洲镇前山头葛氏,明洪武初自南田徙入。伍山乡下湾塘葛氏,清康熙后期由象山迁此。

叶 东仓叶氏,唐乾符年间从临海迁入,子孙分居上宅、下宅、东屋等地。官岭乡里岙叶氏,唐末叶景泰因谏钱王纳土归宋不遂而隐居于小梅枝,后嗣徙此。官岭乡前岙叶氏,明成化间自天台迁入。官岭乡缆头叶氏,明嘉靖间从县城盛家街徙此。

张 大蔡乡高畈张氏,隋大业九年为避乱自鄞县茅山迁此。旗门乡山皇岙张氏,唐贞观末年自新昌迁来。深甽张氏,宋雍熙年间,山东青州张质偕次子元哲避隐于此,后裔分居各地。双峰乡张辽张氏,宋至和二年自天台迁此。竹林乡妙山张氏,南宋时安徽和州张侑任宁海典史,后卜居于此。茶院张氏,元至治间自海宁徙此。西店镇张家庄张氏,明时从象山迁入。黄坛乡下张张氏,明弘治间从临海江下街迁来。越溪乡信干张氏,清道光间从鄞县望春桥迁入。

杨 黄坛杨氏,后周显德三年由永嘉迁入。县城内市门头杨氏,南宋绍定间,长亭盐课司大使杨顺一定居于此。竹口乡杨家杨氏,明末自县城迁此。

徐 梅林陈徐氏,南朝梁武帝时从天台迁入。茶院徐氏,梁大宝二年从黄岩迁来。西溪徐氏,宋咸淳初年自新昌迁入。双湖乡白岩徐氏,宋末从新昌迁来。大蔡乡岭徐徐氏,宋末元初,徐应奎为避战乱隐居于此。一市街徐氏,明万历年间由寿昌迁入。黄坛乡大塘山徐氏,清康熙四年徙自新昌。

林 凤潭林氏,宋绍兴九年,杭州仁和林君致仕,便道至此,慕地雅定居。胡陈乡西翁林氏,宋末元初自福建迁入。大佳何涨坑林氏,元末为避战乱移居麻车,明初再迁此。越溪乡上林林氏,明洪武间徙自天台。薛岙乡加爵科林氏,宋嘉定间迁自仁和。七市乡大林林氏,明嘉靖前期从天台迁入。青珠乡下公和林氏,民国初迁自台州。

李 梅林镇花园、茶院乡后坑李李氏,均于唐僖宗时从杭州桥陵迁入。竹口乡竹溪李氏,唐咸通间自桥陵迁入。梅林镇下柘洋李氏,元至正五年迁自象山。水车乡大路李李氏,元至正间从城内磡头移此。城郊乡雪坡李氏,明洪武年间从南田迁入。

潘 冠庄潘氏,唐元和间,自河南荥阳迁入深甽独山,宋末元初分支迁此。桥下潘潘氏,于南宋初自汴(开封)南渡,居宁海城内,后转迁于此。水车乡金家山潘氏,南宋绍熙五年徙自黄岩。

周 旗门乡东岙周氏,唐昭宗时自台州迁此。建设乡汶溪周周氏,宋宁宗时迁自天台。桑洲镇下洋周周氏,先迁祖周二元卜居石林海头,其子周天福于元初迁此。梅林镇大路周周氏,明洪武二十年由南田内迁。黄坛乡桥头周氏,明初自临海移此。

吴 七市吴氏,宋庆元二年自新昌入赘至此。城郊乡山河吴氏,元初从县城后街迁此。水车乡草坦头吴氏,南宋末年自南田迁县城东郊吴家岙,后转迁于此。建设乡铁界吴吴氏,元至和间,吴仁衷自吴岙(今属三门县)行医至此定居。官岭乡周家岙吴氏,明正统间自临安浦城览胜居此。

俞 后周显德四年,自剡东(新昌)五峰迁居宁海马坡(马岙)。后裔繁衍分居邻近各村。

童 前童童氏,南宋绍定六年从黄岩迁入。旗门乡山头螺童氏,明成化间迁自天台。

邬 北宋末年,由奉化迁居石桥,再转迁紫溪(璜溪口)。后繁衍邻村,有“十里江瑶邬”之说。

刘 香山乡礼村刘氏,五代时迁自天台。旗门乡西刘刘氏,南宋初自天台迁项岙(今梅林镇岙胡),再徙至此。东仓上刘刘氏,清雍正年间迁自绍兴。

娄 娄敬有功于汉,汉高祖赐姓刘。新莽时易姓金,避至台州。宋绍定二年自台州迁入宁海上金定居,有的恢复娄姓,有的仍姓金,故有“金娄不通婚”之说。辛岭乡格水娄氏,明成化二十三年自交山岙楼(今属三门县)迁入。辛岭乡大屋、格屋娄氏,明成化末年从临海迁入。

章 双峰乡榧坑章氏,宋大观二年自新昌迁入。石舌章章氏,祖居鄞县,宋高宗南渡时,遣章谊为金国通门使,因忿于奸雄侵权,潜此定居。桑洲镇南山章章氏,明万历间徙自海游。

何 凤潭乡下河何氏,宋时自奉化迁来。双峰乡逐步何氏,北宋末始迁祖何伊自新昌“举足微行”至此筑室定居,故以“逐步”名村。大佳何何氏,宋末自苏州避乱至此。

朱 冠庄村朱氏,宋天圣年间自天台徙县城内,明正统间转迁于此。凤潭乡大垟后朱氏,明初从新昌迁入。官岭乡里、外朱朱氏,明洪武三十年从县城小北门迁此。古渡乡山头朱朱氏,清康熙间自福建徙入。七市乡隔坑朱氏,清康熙间从象山迁入。

冯 西店镇双山冯氏,先世河间人,北宋末武德大夫冯宝护驾南渡,其三子冯华“览双山之胜,遂择地卜居。”山头冯氏,先祖为宋时河南彰德府尹,元至大四年避战乱于此定居。龙浦乡湘岙冯岙,明景泰间徙自台州。

郑 长街镇西岙郑氏,北宋末年从福建迁此。水车乡枫槎郑氏,明洪武十八年自高枧(今属三门县)迁来。桑洲镇外山郑郑氏,明嘉靖间由双楼(今属三门县)入赘至此。大佳何乡外郑郑氏,清乾隆间从高枧迁入。

严 宋至道二年,严忽鲁自湖北黄梅县避难至宁海松坛(黄坛),入赘董氏而繁衍。

应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应隐瑎自永康迁钱唐,后辗转迁宁海梅林,即今上应、下应。越溪乡山上应应氏,原居城南,南宋嘉熙二年赘居二十三都同坑吴氏,后转迁至此。

柴 南宋初,自严州迁居宁海城南。岔路乡柴家柴氏,柴中行于南宋宝庆元年始迁宁海北里,越二世转迁至此。

田 南朝梁太清二年,侯景反,田什(陕西凤翔人)随邵陵王萧纶出战,后避居宁海广度里(今城内)。宋开庆元年迁居梅枝。

孙 唐广德元年,浙东统兵防御孙功棐卒于宁海,其子孙得遇奔丧至此,返途经铁场石屏山,爱其地,植樟为帜,迁居于此,是为樟树孙氏始祖。

洪 唐谏议大夫洪经纶,丹阳人,奉命于唐广德元年至宁海袁晁起义部属,后以亢直忤时,退隐花架山,即今香山乡洪家洪氏先祖。

谢 梅林镇杏树谢氏,北宋崇宁间迁自天台。长街谢氏,南宋末自台州迁至。水车乡下枫磋谢氏,明初自临海徙入。

方 宋初自桐庐迁宁海缑城里,即方孝孺故里,今属大佳何乡溪下王。官岭乡山上方方氏,明初因方孝孺罹灭族之难。同族方克浩逃出改郑姓,匿于此,至清康熙三十年复姓方。辛岭乡岭脚吴方氏,明洪武间从临海迁入。古渡乡岩头方氏,明嘉靖间从桐庐徙此。

赵 南宋靖康二年,赵子彪父子迁居宁海城内。城郊乡下白峤赵氏,南宋绍兴年间徙自绍兴。辛岭乡百亩洋赵氏,明弘治间自临海迁罗坑,清康熙时分迁于此。

蔡 大蔡蔡氏,隋大业元年自天台迁入。城郊乡屠岙蔡蔡氏,明初徙自福建。官岭乡寺前蔡氏,明嘉靖间由武曲(今属三门县)迁来。王爱乡黄泥塘蔡氏,明时徙自黄岩。

石 香山乡石家石氏,宋乾道年间自新昌迁入宁海长洋,后转徙于此。回浦乡石家岙石氏,元元贞年间自新昌迁入。

薛 晚唐宁海教授薛元吉,定居城内市门。薛岙薛氏,北宋时自黄岩迁宁海县城,南宋绍兴间转迁至此。水车乡蒲岙薛氏,南宋间自城内迁此。

蒋 深甽镇蒋家蒋氏,宋徽宗时自天台迁入。辛岭乡枧头蒋氏,元延祐间从城内桃源移此。岳井蒋氏,明洪武十五年由西洲迁入。胡陈乡梅山蒋氏,明末徙自天台。

金 桥头胡镇涨家溪金氏,金义卿于宋代由赤城(天台)至此,入赘张氏而衍族。薛岙上浦金氏,南宋初自天台城内迁入。水车乡金家山金氏,南宋绍熙五年从黄岩迁入。回浦乡大金金氏,明初由城内妙相寺口迁此。古渡乡石碾金氏,清乾隆十八年徙自城内。

顾 桥头胡镇下洋顾顾氏,明洪武二十年从南田迁入。七市顾氏,明洪武年间从南田先迁东山庄,后移此。

袁 宋宝庆三年谏议大夫袁伯璞退隐宁海石门,是为大佳何乡里袁氏始祖。城东袁氏,宋景定四年邑令袁壬致仕后定居东隅。

戴 西店镇团埂戴氏,先世由闽泉蛙湖迁太平(今属温岭),元至正年间转迁至此。明天顺元年分支徙柘坑。

褚 官岭乡牛台褚氏,元至大年间自天台迁入。明洪武间分支徙箬岙。

尤 明洪武年间,自南田徙居宁海峡山,传至四世,分居石孔。

丁 凤潭乡外丁丁氏,唐德宗时从新昌迁入。双峰乡杨染、里坑丁氏,明代先后从新昌南洲迁此。

仇 仇泰然自山东青州迁四明,其孙仇渊于宋绍兴三十年任宁海县丞,后定居梅林仇家。西店双山仇氏,在宋时徙自奉化。

苏 北宋末,苏氏自汴京随宋室南渡至临安。其子苏昌嫩于南宋淳祐三年来宁海龙山教书,因恋青珠山水之胜而携眷于此,繁衍后分支迁七市等地。

麻 麻山乡麻家麻氏,宋咸平年间由天台迁入。黄坛乡张家山麻氏,明中叶从娄坑迁此。麻山乡新屋麻氏,清道光间由溪下(今属三门县)徙此。

黄 南宋时,自闽梅州移居宁海城东柏屏。回浦乡前黄黄氏,元至治年间从县城徙此。

卢 卢洗世居青州,宋建炎三年随高宗南渡,绍兴八年进士,官兵部尚书,后定居宁海田洋卢。古渡乡林屿卢氏,明时从缑城桥亭迁入。

郭 深甽镇长洋郭氏,宋元祐时自临海迁此。官岭乡新山郭氏,清康熙间从康功迁入。

罗 城郭乡罗家罗氏,北宋初自江西南昌迁入。越溪罗氏,南宋淳熙年间迁会稽长塘,越二世转徙至此。

许 县城内许氏,宋室南渡时自汴京迁入。越溪乡信干许氏,明正德年间自窦岙迁入。

孔 孔子53世孙孔琳于宋时自衢州隐栖会稽,明末徙宁海城南。大里乡孔家孔氏,明代迁自新昌。山头乡双甲陡门孔氏,清光绪初从黄岩徙入。

储 建设乡储家储氏,明洪武年间自城内迁此。古渡储家储氏,明洪武年间由城内迁黄墩,再转迁至此。七市乡坎头王储氏,清康熙间自石浦移此。

魏 南宋初,魏道六自上虞行商至宁海浦江(下浦)定居,即今薛岙乡下洋魏氏之祖。黄坛乡魏家魏氏,南宋绍兴年间从上虞迁入。

屠 宋绍熙年间,黄岩和州屠琳为避党禁,弃官迁宁海后浦。元至大四年子姓徙居梅坡,即今桥头胡屠家。

任 梅林镇石埠头任氏,明洪武二十年自奉化迁入。辛岭乡双水任氏,洪武二十一年从象山迁此。桑洲镇木坑任氏,明初徙自亭旁。

吕 建设乡东吕、西吕吕氏,宋靖康元年,洛阳县尉吕好裕随隆裕太后南下后,养疾于梅林,移居汶溪,为西吕之祖。宋淳祐五年,宁海主簿吕继问的次子静中赘居汶溪,衍族后为东吕先祖。旗门乡跳头吕氏,元时迁自河南。

董 力洋镇西仓董氏,明弘治年间迁自新昌雪溪。龙浦乡总浦董氏,清雍正十三年徙白玉环。

项 王爱乡山头程项氏,元末自黄岩迁此。黄坛乡下畈溪项氏,明嘉靖间自天台迁入。

汪 双湖乡岭下汪氏,南宋咸淳年间自奉化迁入。城郊乡汪家汪氏,元初徙自奉化双溪。

伍 南宋淳熙年间自福建徙宁海东乡圆屿,今伍山乡伍家屿,明初分支迁洋岭等地。

祝 南宋初,歙县县尉祝梦祥辞官经宁海铜岭,定居于此,今为建设乡铜岭祝,其子姓迁至长街大祝。

曹 南宋绍兴年间自天台迁至官塘,今官岭乡曹家。

赖 元泰定年间,自象山迁东仓赖家。大佳何乡赖家赖氏,明万历间徙自象山直岙。

鲍 胡陈乡响岩鲍氏,宋淳祐年间徙自天台山头。胡陈村鲍氏,元末明初由天台迁入。

马 宋元丰初马子静自福州浮海至,即今大佳何乡马家马氏祖先。

龚 明代江西举人龚仕芳弃官至,居铜岭,旋迁县城东隅。

沈 南朝末年自淮南避隐城内大井头,五代后梁末,分居前童沈坑岙。

詹 詹忠一随宋室南迁,定居城郊白鲤塘,后裔于明永乐间赘居至北乡后金,今紫溪乡老詹家

http://whnhcswcom/zongzuwenhua/xingshiwenhua/20110228/30html

甲骨文是谁发明的

一般认为是王懿荣发现的。 从两个“百年”纪念会谈甲骨文的发现 □水 土 去年,即1998年5月10日到12日,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和中央研...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