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前面“一代”是什么意思啊?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3收藏

名字前面“一代”是什么意思啊?,第1张

名字前面加一代,是对前辈的尊称,特质这一代人的突出成就。

词语的正确使用,才可以让句子和文章的表达更加意思精准,内容丰富。

词语的正确使用,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有效辨别:

从词语的意义方面辨析

1.词义涵盖的范围不同。

如:“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之意,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

“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上加以扩充;而“开辟”着重指新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较大。

2.词义侧重点不同。

如:“才能”和“才华”,都含有能力、特长的意思,但“才能”着重指办事的能力或对知识、技能、技巧的运用能力,

而“才华”则着重指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与特长;

“发现”和“发明”都有新出现的意思,但“发现”着重于新找到原本就存在的事物,而“发明”着重在新创造出本来不存在的事物。

3.词义的轻重不同。

如:“损坏”与“破坏”,都有使物体毁坏的意思,但“损坏”一般是无意的,“破坏”则是有意的;

“诬蔑”和“诬陷”都有无中生有地硬说别人做了某种坏事的意思,但前者是捏造事实,破坏别人的名誉,而后者则是妄加罪名,两者轻重不同。

从运用上辨析

1.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

如:发扬——优点、作风、传统;发挥——作用、干劲、创造性、积极性;改进——工作、方法、技术;改善——生活、关系、条件;交流——思想、经验、物资;交换——意见、礼物、资料。

2.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如:障碍(名词)——排除一切障碍;强大(形容词)——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

壮大(动词)——人多可以壮大声势;精华(名词)——这是全书的精华;精彩(形容词)——这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

找来找去没找到你说的张士诚追杀问题,只找到这个。

吕布的后代子孙中有以祖上爵位“温侯”为姓氏者,称温氏。其后裔赣州石城人温革(公元1006~1076年),为北宋时期的教育家、图书收藏家,也是客家地区私家办学之先驱。由于他所办学校规模大,藏书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所教学生人才辈出,名震朝野,被当朝宋仁宗下旨入京面圣,并赐为“进士”,敕封为“大儒”。温革的后代在南宋末期撰有《海上仙方》一书,借外讽今,得罪了当朝权贵贾似道,全族被抄,有逃亡者改以谐音字“问”为姓氏,以避其难,世代相传至今。

岳阳楼,可是鼎鼎大名。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说法。它与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尤其是北宋庆历五年(1045 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了一篇《岳阳楼记》,不知是文以人贵,还是楼以人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子,居然穿越千年云烟,深深地铭刻在历史的天空中。岳阳楼,也身价百倍,承载起更多“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文道义。说岳阳楼是名楼之首,一点也不过分。湖南,乃至岳阳,漫说八百里洞庭、浩淼的长江,有一座岳阳楼立在那里,便足以傲视天下。

洞庭湖边,金碧辉煌的岳阳楼

翻翻岳阳楼的家谱,的确有年头儿了,早在东汉末期,东吴重臣鲁肃就开始在洞庭湖边训练水军,修造检阅楼。两晋南北朝时,岳阳楼改称“巴陵城楼”,捱到唐代,又更名为“南楼”。北宋时期,才有了“岳阳楼”这个正式称谓。

如今,岳阳楼依旧矗立在洞庭湖边,游人登楼远眺,一定记得范仲淹,一定会想起《岳阳楼记》。殊不知,此楼非彼楼,范仲淹先生写文章吹捧的那座岳阳楼,其实早就面目全非了。现在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是有尺寸的,1984年,岳阳人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圭臬,根据清光绪六年的形制,重新“复制”。那么,光绪年间的岳阳楼就是原汁原味的吗当然不是!现在,人们眼前这座美仑美奂的古建筑,仍属于“萧规曹随”,顺着历史长河上溯,至少曾经出现过五座辈分不同的“岳阳楼”。

且不说鲁肃那会儿的阅兵楼,也不说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巴陵城楼”。风云漫卷,踪迹杳然,谁还有本事复原毫无根据的前朝旧事哩有确切记载的,尚可透过文字粗略的描述,还原当年的岳阳楼。

唐开元三年,也就是716年,中书令张说出任岳州刺史,常与才士登岳阳楼。他是一位既能作官,又能作诗的人物,自己歌咏岳阳楼的作品,自然可以堂而皇之地陈列在岳阳楼四壁上。张说曾亲自编辑《岳阳集》,还在岳阳楼的北面,百十步的地方,修了一座“燕公楼”。可见,此公对岳阳楼的偏爱。

宋代就崩提了,那位谪守巴陵郡的倒霉蛋儿――滕子京,靠上了范仲淹这棵大树。范先生一篇文章,居然成就了滕大人的千秋万岁名。“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滕子京很幸运,他重修了岳阳楼,也跟这座江南名胜死死地绑在了一起。当然,唐宋两代的建筑样式都不一样,你有你的风格,我有我的滋味。到了元明清三朝,也是如此。

元朝至元年间,大约在1264年至1294年,岳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李应春重修岳阳楼。明成化七年,也就是1471年冬天,岳州知府吴节耗时一年,再次重修。此后的岳州知府梅淳,还搜集整理了《岳阳记胜汇编》。明万历十三年,即1585年,《三才图绘》里记载说:“岳阳楼,其制三层,四面突轩,状如十字,面各二溜水。今制,架楼二层,高四丈五尺。”这个活图纸,已经把16世纪的岳阳楼展示给后世子孙了。

谁也无法保证铁打的江山,千秋万代;砖石木瓦的亭台楼阁,也绝非金刚不坏之身,它们总会撞上天灾人祸,总有土崩瓦解那一天。其实,岳阳楼已经死了好多次了,每次从原址站起来,都会脱胎换骨。清朝第一次重修,还是源于战火。明崇祯十一年(1639年),在熊熊烈火中纷然倒地,第二年,重修。可惜,好景不长,到了清顺治三年,也就是1646年秋天,南明和满人在岳州打开了“拉锯战”,最后倒霉的还是当地人。最令人痛心的是,岳阳楼又毁了。1650年,岳州知府李若星迫不及待地重修岳阳楼。干嘛那么着急呢要知道,岳阳楼已经不是一座简单的老房子;而是储藏了中国文人士大夫太多的政治理想。谁也不想这座象征意义极强的千古名楼毁在自己手上,谁也不敢有丝毫怠慢,更不愿在它身上担负骂名。

清廷曾多次修缮岳阳楼。最近的一次大手术,始于光绪六年,也就是1880年,当地官员张德容大兴土木,将岳阳楼原址内迁了六丈多。岳阳楼的艺术风貌和建筑特色基本固定下来了,这就是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最年轻的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上下三层,四柱环绕,飞檐、盔顶,楼中,四根珍奇的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凡游览过岳阳楼景区的人,一定不会放过其中桶铸的“五大名楼”。洞庭风凉,明月千里,五座岳阳楼,终于穿越漫长的时空,袒露出自己的“前身后世”。它裹挟着缥缈的历史云烟,等待天下的有缘人,细细地观瞻,柔柔地揣摩,深深地遐想……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原文:

 太原耿氏[1],故大家,第宅弘阔。后凌夷[2],楼舍连亘,半旷废之。因生怪异,堂门辄自开掩,家人恒中夜骇哗。耿患之,移居别墅,留老翁门焉。由此荒落益甚。或闻笑语歌吹声。耿有从子去病,狂放不羁,嘱翁有所闻见,奔告之。至夜,见楼上灯光明灭,走报生。生欲人觇其异。止之,不听。门户素所习识,竟拨蒿蓬,曲折而入。登楼,殊无少异。穿楼而过,闻人语切切。潜窥之,见巨烛双烧,其明如昼。一叟儒冠南面坐,一媪相对,俱年四十余。东向一少年,可二十许;右一女郎,裁及笄耳[3]。酒胾满案,团坐笑语。生突入,笑呼曰:“有不速之客一人来[4]!”群惊奔匿。独叟出,叱问:“谁何入人闺闼[5]?”生曰:“此我家闺闼,君占之。旨酒自饮,不一邀主人,毋乃太吝?”叟审睇,曰:“非主人也。”生曰:“我狂生耿去病,主人之从子耳。”叟致敬曰:“久仰山斗[6]!”乃揖生入,便呼家人易馔。生止之。叟乃酌客。生曰:“吾辈通家[7],座客无庸见避,还祈招饮。”叟呼:“孝儿!”俄少年自外入。叟曰:“此豚儿也[8]。”揖而坐,略审门阀。叟自言:“义君姓胡。”生素豪,谈议风生,孝儿亦倜傥;倾吐间[9],雅相爱悦。生二十一,长孝儿二岁,因弟之。叟曰:“闻君祖纂涂山外传[10],知之乎?”答:“知之。”叟曰:“我涂山氏之苗裔也[11]。唐以后,谱系犹能忆之;五代而上无传焉[12]。幸公子一垂教也。”生略述涂山女佐禹之功[13],粉饰多词[14],妙绪泉涌[15]。叟大喜,谓子曰:“今幸得闻所未闻。公子亦非他人,可请阿母及青凤来,共听之,亦令知我祖德也[16]。”孝儿入帏中[17]。少时,媪偕女郎出。审顾之,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叟指妇云:“此为老荆[18]。”又指女郎:“此青凤,鄙人之犹女也[19]。颇惠,所闻见辄记不忘,故唤令听之。”生谈竟而饮,瞻顾女郎,停睇不转。女觉之,辄俯其首。生隐蹑莲钩,女急敛足,亦无愠怒,生神志飞扬,不能自主,拍案曰:“得妇如此,南面王不易也!”媪见生渐醉,益狂,与女俱起,遽搴帏去。生失望,乃辞叟出。而心萦萦,不能忘情于青凤也。

 至夜,复往,则兰麝犹芳,而凝待终宵,寂无声咳。归与妻谋,欲携家而居之,冀得一遇。妻不从,生乃自往,读于楼下。夜方凭几,一鬼披发人,面黑如漆,张目视生。生笑,染指研墨自涂,灼灼然相与对视。鬼惭而去。次夜,更既深,灭烛欲寝,闻楼后发扃,辟之闸然[20]。急起窥觇,则扉半启。俄闻履声细碎,有烛光自房中出。视之,则青凤也。骤见生,骇而却退,遽阖双扉。生长跽而致词曰[21]:“小生不避险恶,实以卿故。幸无他人,得一握手为笑,死不憾耳。”女遥语曰:“惓惓深情,妾岂不知?但叔闺训严[22],不敢奉命。”生固哀之,云:“亦不敢望肌肤之亲,但一见颜色足矣。”女似肯可,启关出,捉之臂而曳之。生狂喜,相将入楼下[23],拥而

 加诸膝。女曰:“幸有夙分[24];过此一夕,即相思无用矣。”问:“何故?”曰:“阿叔畏君狂,故化厉鬼以相吓,而君不动也。今已卜居他所[25],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发矣。”言已,欲去,云:“恐叔归。”生强止之,欲与为欢。方持论间,叟掩入。女羞惧无以自容,俯首倚床,拈带不语。叟怒曰:“贱辈辱吾门户!不速去,鞭挞且从其后!”女低头急去,叟亦出。尾而听之,诃诟万端。闻青凤嘤嘤啜泣[26],生心意如割,大声曰:“罪在小生,于青凤何与?倘宥凤也,刀锯铁钺[27],小生愿身受之!”良久寂然,生乃归寝。自此第内绝不复声息矣。生叔闻而奇之,愿售以居,不较直。生喜,携家口而迁焉。居逾年,甚适,而未尝须臾忘凤也。

 会清明上墓归,见小狐二,为犬逼逐,其一投荒窜去,一则皇急道上。望见生,依依哀啼,耳辑首[28],似乞其援。生怜之,启裳衿,提抱以归。闭门,置床上,则青凤也。大喜,慰问。女曰:“适与婢子戏,遘此大厄。脱非郎君,必葬犬腹。望无以非类见憎。”生曰:“日切怀思,系于魂梦。见卿如获异宝,何憎之云!”女曰:“此天数也,不因颠覆[29],何得相从?然幸矣,婢子必以妾为已死,可与君坚永约耳[30]。”生喜,另舍舍之。积二年余,生方夜读,孝儿忽入。生辍读,讶诘所来。孝儿伏地,怆然曰:“家君有横难,非君莫拯。将自诣恳,恐不见纳,故以某来。”问:“何事?”曰:“公子识莫三郎否?”曰:“此吾年家子也[31]。”孝儿曰:“明日将过,倘携有猎狐,望君之留之也。”生曰:“楼下之羞,耿耿在念,他事不敢预闻[32]。必欲仆效绵薄[33],非青凤来不可!”孝儿零涕曰:“凤妹已野死三年矣[34]!”生拂衣曰[35]:“既尔,则恨滋深耳!”执卷高吟,殊不顾瞻。孝儿起,哭失声,掩面而去。生如青凤所,告以故。女失色曰:“果救之否?”曰:“救则救之;适不之诺者,亦聊以报前横耳[36]。”女乃喜曰:“妾少孤,依叔成立。昔虽获罪,乃家范应尔[37]。”生曰:“诚然,但使人不能无介介耳[38]。卿果死,定不相援。”女笑曰:“忍哉!”次日,莫三郎果至,镂膺虎[39],仆从甚赫[40]。生门逆之[41]。见获禽甚多,中一黑狐,血殷毛革[42];抚之,皮肉犹温。便托裘敝,乞得缀补。莫慨然解赠[43]。生即付青凤,乃与客饮。客既去,女抱狐于怀,三日而苏,展转复化为叟。举目见凤,疑非人间。女历言其情。叟乃下拜,惭谢前愆[44]。喜顾女曰:“我固谓汝不死,令果然矣。”女谓生曰:“君如念妾,还乞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申返哺之私[45]。”生诺之。叟赧然谢别而去。入夜,果举家来。由此如家人父子,无复猜忌矣。生斋居,孝儿时共谈讌。生嫡出子渐长[46],遂使傅之[47];盖循循善教[48],有师范焉[49]。

 注释:

 [1]太原:清代府名,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2]凌夷:通作“陵夷”。衰败,颓替;此指家势衰落。《史记·高祖功臣年表序》:“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3]及笄(jī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簪。古代女子一般十五岁结发插簪,表示成年,可以议婚;因称女子十五岁为及笄之年。

 [4]不速之客:不邀自至的客人。速,召,邀,《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5]谁何:是谁?是什么人?《汉书·贾谊传》:“陈利兵而谁何。”颜师古注:“谁何,问之为谁也。”闺闼:私室,内寝。

 [6]久仰山斗:犹言久仰大名。《新唐书·韩愈传赞》:“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后因以“久仰山斗”作为初次会面时的客套话。[7]通家:家族之间,累世通好。即世交。语出《后汉书·孔融传》。《称谓录》引《冬夜笔记》:“明人往来名刺,世交则称通家。”[8]豚儿:《三国志·吴志·孙权传》注引《吴历》:曹操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旧时因而对人谦称己子为“豚儿”或“犬子”。

 [9]倾吐间:倾怀畅谈之际。倾,倾怀,竭诚。吐,谈吐,交谈。[10]涂山外传:狐叟杜撰的书名。涂山,指涂山氏,禹之妻。古史关于禹娶涂山的记载,有的认为她是古涂山国诸侯之女,有的认为她是涂山九尾白孤之女。广引异闻、增补史传的书,以及推衍故训、不主经义的书,统称外传。此所谓《涂山外传》,隐指记载狐族古老传说的书籍。《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载:夏禹三十未娶。行至涂山,始有娶妻意。乃有九尾白狐来见。涂山民谣说:娶了九尾白狐之女可以成为帝王,而且家国昌盛。禹以为吉,于是娶之,名为女娇,即涂山氏。后生子,名启。[11]苗裔:后代子孙。语见《离骚》。

 [12]“唐以后”二句:意思是说,自古帝唐尧以后,族谱世系犹存,自已都还能记忆,但祖先事迹不甚详悉;而陶唐氏以前,世系失传,就一无所知了。句中“唐”,指陶唐氏;古帝尧所建国。“五代”,指唐虞夏商周五个朝代。所谓“五代而上”,即诣唐尧以前。《史记·五帝本纪赞》:“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狐叟盖自居于人狐之间者,故颇以门阀、渊源自豪;二句立意,盖有取于此。一说,唐谓李唐,“五代”指梁陈齐周隋。因唐代之后多谈狐仙故事,故云。

 [13]涂山女佐禹之功:据刘向《列女传》记载:夏禹娶涂山氏后第四天便去治水,无暇顾家。夏启生后,“涂山独明教训,启化其德,卒致令名,……能继禹之道。”又《汉书·武帝纪》“见夏后启母石”句下颜注:“禹治鸿水,通辑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崇高山下,化为石。”这些传说中的教子、送饭等事迹,当即所谓“佐禹之功”。

 [14]粉饰多词:铺陈夸张,词采繁富。

 [15]妙绪泉涌:妙语迭出,喷涌如泉。形容语言动听,滔滔不绝。绪,思绪,话头。

 [16]祖德:祖先的德行,多指其事迹、功业。

 [17]帏中:指闺房。帏,设于内室的幛幔。

 [18]老荆:老妻。一般称拙荆,胡叟年辈长于耿生,故称妻曰老荆。荆,谓荆钗布裙。

 [19]犹女:侄女。

 [20]辟之閛(pēng烹)然:砰的一声,门被推开了。閛,这里形容门扇的撞击声。

 [21]长跽(jì忌):长跪,直挺挺地跪着;表示有所哀求。

 [22]闺训:封建时代妇女所应遵循的规矩。这里指家长对晚辈妇女的管束。

 [23]相将:携手。

 [24]夙分(fèn份):宿缘,前世注定的缘分。

 [25]卜居:选择居所。这里指迁居。

 [26]嘤嘤啜泣:小声抽泣。《诗·王风·中谷有蓷》:“啜其泣矣,何嗟及矣。”啜泣,即饮泣。嘤嘤,形容哭声细弱。[27]铁(fǔ府)钺(yuè月):鈇同“斧”。钺,大斧。

 [28](tā塔)耳辑首:畏惧驯服的样子。卷六《胡大姑》篇有“帖耳戢尾”,《马介甫》篇有“俯首帖耳”;此“耳”当义同“帖耳”,谓双耳帖附脑部,状犬兽之驯顺依人。又或借为耷,义为耷拉,下垂貌。辑,敛,缩。[29]颠覆:比喻严重的挫折,灾祸。《诗·邶风·谷风》:“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30]坚永约:坚订终身之约;相誓白头偕老。

 [31]年家子:科举同年的晚辈子侄。同年,见《三生》注。

 [32]预闻:过问。

 [33]效绵薄:报效微力;出力助人的谦词。绵薄,即“绵力薄材”,意思是力量薄弱。语见《汉书·严助传》。

 [34]野死:死于荒野,未经敛葬。古乐府《战城南》:“野死不葬鸟可食。”

 [35]拂衣:以袖拂衣,是气愤的表示;此处有峻拒逐客之意。

 [36]报前横:报复胡叟从前的粗暴地干涉。

 [37]乃家范应尔:按照家规,是应该这样的。家范,家规。尔,如此。

 [33]介介:犹言耿耿;意思是耿耿于怀,不能忘却。

 [39]镂膺虎韧(chàng怅):马的胸带饰以镂金,骑士的弓袋饰以虎纹。形容主人和坐骑英武华贵。语出《诗·秦风·小戎》。膺,指马胸带。,弓袋。

 [40]赫:显耀、有声势的样子。

 [41]门逆之:到大门外迎接客人;表示殷勤尽礼。逆,迎。

 [42]血殷(yān烟)毛革:伤口流出的血把皮、毛染红了。殷,赤黑色,是经时积血的颜色。

 [43]慨然解赠:慷慨地解囊相赠。

 [44]惭谢前愆(qiān千):面色羞惭地对往日过失表示歉意。谢,告罪,道歉。愆,过失。

 [45]申返哺之私:表达对长辈的孝心。传说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养老乌,称为“反哺”,因以比喻子女对父母尽孝。私,私衷,指孝心。

 [46]嫡出子:正妻所生的儿子。宗法社会中,正妻叫嫡,所生子称嫡出子,省称嫡子。

 [47]傅之:作孩子的老师。

 [48]循循善教:循序前进,善于教导。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49]有师范:很有老师的风度气派。范,型范。

 译文:

 太原耿氏家,过去是大户人家,住宅相当宽敞。但家道衰落以后,一幢幢楼房,大多荒废了。这期间,常常出现一些怪事,譬如说,堂门自开自关,吓得家人半夜里惊叫不已。耿氏对此非常忧虑,不得已,只好搬到别处住,只留下一个看门老头。这样一来,耿家园宅更加荒凉,但有时却可以听到楼里笑语歌唱声。

 耿氏有个侄儿叫去病,为人狂放不羁。他对看门老头说,如果再听见什么或看到什么,就赶紧告诉他。到了晚上,老头看见楼上灯光忽明忽灭,连忙跑去告诉耿生。耿生硬要进去看一看,老头劝阻他,他不听。耿生以前就熟悉路,他拨开蓬蒿,七拐八弯地上了楼。到了楼上,却并未发现什么异常现象。穿过楼道时,他听见有人在窃窃私语。偷偷看去,看见里面点着一对大蜡烛,明亮如同白日。一个身穿儒服的男子坐在正面,一个妇人坐在他对面。这两人都有四十多岁。男子左边坐着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右边坐着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女。四个人围坐谈笑,桌上摆满了酒菜。耿生突然闯进去,他笑着大声说:"有个不请自来的客人来了!"那几个人惊慌之中纷纷躲避,只有那个男子质问他:"你是什么人,竟闯入闺房?"耿生说:"这是我家的闺房,被你强占了。你们在这里饮酒,竟连主人都不邀请,是不是太吝啬了?"那男子看了看耿生,然后说:"你不是主人。"耿生回答:"我是狂生耿去病,是主人的侄儿。"那男子听了,敬重地说:"久仰大名!"于是请他入席,并叫家人重摆酒菜,耿生忙制止。那男子便和耿生对饮起来。耿生说:"我们算是通家,你们不必回避,请来一起喝酒吧。"那男子便喊了一声"孝儿",年轻人马上从外面进来。那男子介绍说:"这是我的小儿子。"年轻人作揖后也坐下了。耿生随口问了问他们的家世,那男子说他姓胡。耿生生性豪爽,谈笑风生。孝儿也很爽朗倜傥。两个人谈得很投机。耿生二十一岁,比孝儿大两岁,因此叫他弟弟。姓胡的男子问耿生:"听说你祖父写过《涂山外传》,你知道吗?"耿生说他知道。那男子说:"我是涂山氏的后代。唐朝以后的家谱族谱我还能记得,五代以上的没传下来,请公子赐教。"耿生简要地讲述了涂山氏帮助大禹治水的功劳,他有意夸张,说得那男子高兴不已,他便对孝儿说:"今天很荣幸地听到了许多过去不知道的事。公子不是外人,去请你母亲和妹妹来,让她们也知道我们祖先的功德。"孝儿便入帏帐,不一会儿,夫人带着女儿青凤出来了。耿生打量青凤,见她体态娇美,眼如秋波,聪慧又漂亮。那男子介绍说:"这是我的妻子和侄女青凤。青凤很聪明,记性好,所以让她来听听。"耿生又讲了一些历史故事,讲完后就喝起酒来。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青凤,青凤觉察到了,便低下头。耿生带着几分醉意大声地说:"如果能得到这样的美女,皇帝我也不当!"妇见他有醉意,便与青凤起身进屋了。耿生后来也告别了孝儿父子,但始终忘不了青凤。到了晚上,耿生又进楼去了,只闻满屋生香,但通宵也没听见半点声响。

 为了能再见到青凤,耿生回家后与妻子商量,要把家搬进去。但妻子不同意。于是,耿生就一个人住在楼下读书。第一天晚上他与一个黑鬼相遇,结果鬼反而被他吓跑了。第二天晚上,他刚要熄灯睡觉,忽然听到楼后有开门、关门的声音。耿生急忙去看,发现房里有烛光,仔细一看原来是青凤在里面。青凤看见耿生,吓得赶紧关上门。耿生跪在地下说:"我不怕险恶,是为了再见到你。"青凤小声说:"我叔叔怕你狂放,所以昨晚变鬼来吓唬你,而你竟然不怕。因此,他们已找好新居,正在搬东西,留我一人看守,明天就该走了。我虽与你有缘,但过了今夜,相思也无用。"耿生与青凤见面时,青凤的叔叔忽然推门而入,青凤又羞又怕。她叔叔骂道:"贱x,败坏我门户!还不快滚!"青凤低着头跑了。耿生听到青凤叔叔百般辱骂她,心里很难过,他大声说:"罪过在我,与青凤无关!要惩罚就惩罚我吧。"但很久没有声音回应他。从此以后,这座楼房内再也没有发生什么怪现象了。耿生叔叔听说后感到奇怪,于是就将房子卖给了耿生。耿生很高兴,很快就把家搬进去了。

 这年清明节扫墓回家时,耿生看见猎狗紧追两只小狐狸。一只狐狸朝野外跑去,另一只却惊慌地跑到路上,看见他竟依依哀哭,垂耳藏头,好像在向他求救。耿生可怜它,便解开衣服,把它包在衣服里抱回家。回到家把它放床上,狐狸突然变成青凤。耿生喜出望外,青凤说:"刚才与丫头做游戏,想不到发生意外,要不是你救了我,我肯定被猎狗吃掉了。请你不要因为我是狐狸而嫌弃我。"耿生便把青凤安排在另一间房里住。

 过了两年多,有一天夜晚,耿生正在读书时,孝儿突然走进书房。耿生赶紧放下书本,询问孝儿从何处来。孝儿跪在地上哀告:"我父亲遭大祸,只有你才能救他。他本想亲自求你,怕你不肯,所以才让我来。"耿生问发生了什么事,孝儿说:"你认识莫三郎吗?"

 耿生说:"他父亲与我父亲是同一科考中的世交。"

 孝儿说:"他明天要路过这里,如果他有猎获的狐狸,请你把它要过来。"

 耿生说:"当初他羞辱我和青凤,他的事我不管。除非青凤来,我才肯助他一臂之力。"

 孝儿说:"凤妹已死在野外两年多了!"

 第二天,莫三郎果然来了。他骑着大马,一大群随从前呼后拥。耿生出门迎接,见他的猎物很多,其中有一只黑狐狸,毛皮上沾满了血污,但皮肉尚存温热。耿生借机对莫三郎说自己的皮大衣破了,要狐皮缝补。莫三郎便慷慨地把黑狐给了他,他转身把它交给了青凤,然后陪莫三郎喝酒。客人走后,青凤把狐狸抱在怀里,整整过了三天它才苏醒过来,几番辗转又变成青凤叔叔。青凤把发生的事细细告诉给叔叔,她叔叔听了以后很感激耿生的救命之情,并请耿生原谅他以前的过错。在青凤的请求下,耿生同意让孝儿一家搬来一起住。从此以后,两家人和睦共处,耿生住在书房里,经常与孝儿谈古说今,他的孩子也渐渐长大,就请孝儿当孩子的老师。孝儿循循善诱,称得上是一位好先生。

江陵府曲江楼记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江陵府曲江楼记(宋)朱熹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顾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无以宣畅郁湮,导迎清旷。乃直其南凿门通道,以临白河,而取旁近废门旧额以榜之,且为楼观以表其上。

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一目千里;而西陵诸山,空濛晻霭,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翛然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寤叹隐忧,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呜呼,悲夫!”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时予方守南康,疾病侵陵,求去不获。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瞻眺江山,览观形制,按楚汉以来成败兴亡之效,而考其所以然者;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顾乃千里相望,邈不可得,则又未尝不矫首西悲而喟然发叹也。抑尝思之:张公远矣,其一时之事,虽唐之治乱所以分者,顾亦何预于后之人?而读其书者,未尝不为之掩卷太息也。是则是非邪正之实,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是以虽旷百世而相感,使人忧悲愉佚勃然于胸中,恍若亲见其人而真闻其语者,是岂有古今彼此之间,而亦孰使之然哉?

《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登此楼者,于此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矣。

予于此楼,既未得往寓目焉,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独次第敬夫本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

淳熙己亥十有一月己巳日南至。

翻译:

广汉人张敬夫任江陵知府的第二年,五谷丰登,百姓安乐,衙门清闲。只是常常为学校门外被高墙所档,不能排除阻塞郁闷之气、迎纳旷野清新之风,而感到不快。于是在它的正南面,凿墙开门修路,直达白河,取近旁已废弃的门上原有的牌匾,悬挂在新门之上,并在上面加筑一座楼台使其壮观。

一天敬夫和客人前往登览,只见浩瀚的江水、相连的湖泊,迂回曲折,旷远深满,一目千里。西陵峡的群山,烟岚迷濛,云气昏暗,又都隐约可见在苍茫的水天之外,时出时没。敬夫于是环顾四周,慨叹道:“这不就是曲江公所说的江陵郡城南楼吗?过去张公离开宰相之位,被贬到这里做太守,在平时闲暇的日子里,登楼吟诗,总是自由自在地有超脱尘世的念头。至于他感伤时事,往往长夜不眠,喟然兴叹,深深忧虑,足见他的心未曾一天不在朝廷,焦急迫切,唯恐他的主张最终不能实现。唉,真可悲啊!”于是在匾上题写“曲江之楼”四字,并来信嘱咐我为曲江楼作记。

当时我正担任南康知军一职,因疾病折磨,要求辞官又不获批准。看了敬夫来信,得知此楼的佳处,真想能有一次机会和敬夫一起在上面游览,眺望江山,观看城楼,依据楚汉相争以来成败兴亡的情况,考察它们所以如此的原因,然后相互劝酒,吟咏张公的诗篇,遥想千年以前的他的风采,差不多才能满足平素的心愿。可是现在竟远隔千里,只能遥遥相望,因路途渺远而心愿终不能实现。唯有抬头对着西方,悲伤地叹息。可我又曾想:张公距今已很久了,他一时的遭遇,虽然唐代治乱据此而分断,但对唐朝以后的人又有什么关系?但读他书的人,无不为他的境遇而合上书本,深深地叹息。这是因为辨别是非邪正而合乎实际,是稳固不变的天理,也是人心永远不会停止思辨的内容。因此虽历时久远,依然能引起感触,使人忧愁欢乐之情在胸中兴起,仿佛亲眼看到了他的面容,真的听到他的言语。这哪有古今彼此的间隔,而又有谁使他这样的呢?

《诗经》中说:“天生万民万物,他们都有自己的规律。人之常情,都喜爱美好的品德。”登上这楼的人,在这里也可以反顾自身,就有所感悟了。

对于此楼,我既然未能前往观赏,无法像范公写《岳阳楼记》那样,描写群山江流、风光景物、早晚四季的变化,唯有逐一陈述敬夫的原话,并附上自己如此这般的感慨,以供后世君子观看。

淳熙已亥年十一月已巳日冬至。

卷十八·张氏商邱自焚

计六奇

张氏商邱自焚

张氏直隶清苑人,配进士梁以樟。庚辰,以樟令太康;辛巳,调商邱;贼犯开封,商邱皇皇。壬午三月,李自成合袁时中、罗汝才等众百万,攻商邱,以樟与张氏诀曰:城且陷,我必死,左右皆掩面泣。张氏亦泣。命老仆杨村积薪环其楼,且告曰:城陷,则火。时贼帐延袤数十里,昼夜环攻,驳石上击,人皆披靡,合围五日,攻益急。会知府某有外心,城遂陷。贼刃以樟仆地。张氏闻之曰:吾夫死矣,遂衣白衣,驱媵婢登楼,系环于梁,将自缢。呼杨村举火,村不忍,张氏叱之曰:事急矣,使我不速死,汝罪莫赎矣。村伏地哭,叩头举火。张氏死,三十余人从死。一子燮,方九岁,随母登楼,火炽,哀号焰中,老妪急掖之曰:主人唯此儿,幸得脱归,以后梁氏,从楼上推堕儿,仆王政负儿逃。是夕,邑民求以樟于乱尸中,救之复醒,而张氏则死矣。商邱人相与感叹,立烈妇祠,春秋祀之。梁氏共焚死三十六人。

李自成屠南阳

九月,孙传廷率兵至南阳,李自成与战。

传廷设险以待,贼入伏中,高杰、左勷等,左右横击,贼溃,东走追之,贼遂弃甲仗军资于地,官军争取之,无复步伍,贼觇知官军嚣,反兵乘之,左军先溃,诸军继之,丧材官将校七十八人,贼倍获其所陷焉。传廷以兵败,上书自效,诏图功自赎。十月,自成复陷南阳,屠之。

李自成围汝宁

闰十一月,李自成围汝宁,云梯如墙而立,城中矢石俱下,贼戴扉以障矢石,死伤众而攻不休;一鼓,百道俱登,执杨文岳及佥事王世琮于城上,文岳、世琮厉声骂贼,贼怒,缚文岳等,以大炮击之,洞胸糜骨以死。世琮,初授河南推官,屡却贼,射矢贯耳不动,号王铁耳。贼拔营走确山,向襄阳,掠崇王由横及世子诸妃嫔以行。

左良玉屯襄阳

左良玉自朱仙镇南溃,屯襄阳,诸降卒附之,有众二十万,其饩于官者,仅二万五千,余俱打粮村落,襄人不聊生。

李自成陷襄阳

十二月,李自成、罗汝才合兵由唐县而西,左良玉命造战舰于樊,将避贼入郢,襄人怨其*掠,纵火焚之。良玉怒,掠巨贾舟,载军资妇女其中,而身率诸军营于高阜,襄民焚香牛酒以迎贼。初三日戊辰,贼间道至白马渡,良玉移营拒之,贼不得渡。良玉拔营而南,贼亦不敢逼。自成切齿于良玉每战必力,良玉惧,不敢复与争锋,故恒避之。初四日己巳,襄阳陷。

李自成入荆州

时蕲黄之寇,复与自成合,诸渠帅皆戴自成,及破襄阳,自成分兵陷夷陵、宜城、荆门,向荆州。十二月初九日甲戌,偏沅巡抚奉惠王走湘潭,荆州士民开门迎贼。贼入荆州,又合兵郧阳,令马守应守夷陵,以犯澧常,贺一龙趋德安,以窥黄麻。

江阴冯生,自楚归云:偏沅军门某驻荆州,踞上流重地,扼楚蜀咽喉,贼来不过掳掠乡镇,非敢睥睨荆州也。乃贼未来时,而城中风鹤日甚,偏抚奉惠王出城,官民各乌惊兽散。腊月十六,贼至城下,不费一矢,而自古力战苦争之荆州,唾手而得之矣。余辈至岳州,见惠王僦居于民舍,偏抚借寓于民房,竟不敢窥荆州一步。噫!何畏寇之甚也!

夷陵州,属荆州;宜城县,属襄阳;荆门州,属承天;湘潭县,属长沙;澧州,属岳州常德府也;麻城县,属黄州府。

左兵扰武昌

冯生云:舟至兰溪,见有自上流来者。传言:言武昌兵乱,将近武昌,闻左兵数万,从汉口抢船渡江,汉口居民逃散,江上舟楫不行。余船昏夜趁风过武昌,泊金沙洲,时腊月十八也。天明见纷纷逃难者如蚁,皆南走,舟中携老稚妇女,啼号徙窜者,络绎皆是。相传左兵所过,奸*剽掠,鸡犬不留,武昌城下,居民一空;又明日,已掠金沙州矣。

左良玉避李自成

良玉与自成相距于朱仙镇,麾下近二十万,郧抚王永祚在内,良玉在外,约为固守。一夕,良玉忽携大众遁去,城中遂不可守。自成尾之南下,荆襄一带,次第陷没,而良玉亦无驻足之地矣。与监军道王石云相善,作书谋寄家眷于武昌。及家眷至,而良玉与众兵俱至,抢渡竟不可遏,而大江南北,惨毒不忍言。城中士民,咸咎良玉召寇。乘夜杀其监纪,石云亦不敢问。石云,讳杨基,南直安庆府潜山县人,天启五年己丑进士。

予思当时,自成兵势固强,然良玉以二十万众,攻之虽不足,守之则有余,何为乎宵遁哉?叮!大帅如此,天下事概可知矣!

王永祚投江

郧抚王澄州微服走,为左兵所获,贿以二千金,始脱。又被获,遂自投江。流至二里,得渔人救免。潜往武昌城外。

梁元昌家难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静夜思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月夜亿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竹枝》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思江南》

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18、《渡江汉》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9、《滞雨》

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20、《送吴十九往沅陵》

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年代:唐 作者: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飀,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诉衷情

年代:宋 作者:陈允平

嫩寒侵帐弄微霜。客泪不成行。料得黄花憔悴,何日赋归装。

楼独倚,漏声长。暗情伤。凄凉况味,一半悲秋,一半思乡。

宿龙宫滩

年代:唐 作者:韩愈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西楼望月

年代:唐 作者:张籍

城西楼上月,复是雪晴时。寒夜共来望,思乡独下迟。

幽光落水堑,净色在霜枝。明日千里去,此中还别离。

远望

年代:唐 作者: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客中守岁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谪岭南道中作

年代:唐 作者: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

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写意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断正长吟。人间路有潼江险,

天外山惟玉垒深。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

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

无题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碧江地没元相引,

黄鹤沙边亦少留。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春晚

年代:唐 作者:李群玉

思乡之客空凝嚬,天边欲尽未尽春。

独攀江树深不语,芳草落花愁杀人。

杂诗

年代:魏晋 作者:曹丕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次韵王适元日并示曹焕二首

年代:宋 作者:苏辙

井底屠酥浸旧方,床头冬酿压琼浆。

旧来喜与门前客,终日同为酒后狂。

老大心情今已尽,尘埃须发亦无光。

江南留滞归何日,万里逢春思故乡。

放逐三年未遣回,复惊爆竹起春雷。

祈年粗有樽中桂,寄远仍持岭上梅。

莫笑牛狸抵羊酪,漫将崖蜜代官醅。

二君未肯嫌贫病,犹得衰颜一笑开。

细君

年代:宋 作者:曹勋

族类皆有偶,所偶各有方。

我本汉家女,远嫁乌孙王。

言语既不通,嗜欲宁相当。

生肉以为食,膻酪以为浆。

毛卉袭衣服,蒜薤为馨香。

呜呜当歌舞,跳跃纷低昂。

风沙障白日,四野皆苍黄。

逐猎射禽兽,藉草毡为墙。

喜怒不可测,贪戾过豺狼。

自为治宫室,仅能庇风霜。

岁时一相见,但见眉目光。

东南望汉日,独觉霜天长。

飞鸟恋故林,游子思故乡。

而我被遐弃,失身投穷荒。

明明汉天子,一女奚足伤。

武威与文德,岂不在周行。

吾王居下国,奉上固所当。

结亲徒自辱,掩泣羞汉皇。

舟中小酌

年代:宋 作者:戴复古

独立秋风里,怅然思故乡。

渚头沽美酒,船上作重阳。

篱菊一枝瘦,溪鱼三寸长。

客中聊尔耳,亦可慰凄凉。

寒夜作

年代:宋 作者:胡仲参

生计尚茫茫,微吟思故乡。

羁愁消不尽,寒夜未为长。

门掩梅花月,禽翻竹叶霜。

挑灯裁锦字,明发有归航。

思故乡

年代:宋 作者:胡仲弓

随龙南渡后,五世作泉人。

仅识传家谱,空余报国身。

中原无马迹,钜野隔边尘。

北定知何日,归期未有因。

九月一日闻雁

年代:宋 作者:岳珂

今年九月旦,泽国始闻雁。

雝雝三两声,云关更凄断。

宿豫旱且蝗,岂汝无稻粱。

穷漠三万里,还复思故乡。

雁来过期已一月,汝来之迟果何说。

雁对以臆不能言,来时胡儿将寇边。

独游崇化寺题观音院

年代:宋 作者:张耒

默默苦不展,驾言陟崇岗。

人远尘坌息,高门开宝坊。

华檐敞虚殿,乔木护修廊。

闲庭引幽步,偃息得兹堂。

惟时炎火衰,清秋朝暮凉。

窗虚竹色静,风远松声长。

遥山露云表,远水连天光。

独游不自得,遐眺有余伤。

留滞感华岁,登临思故乡。

言归日已夕,月出林苍苍。

南吕·四块玉

年代:元 作者:马致远

雁北飞,人北望,

抛闪煞明妃也汉君王。

小单于把盏呀刺刺唱。

青草畔有收酪牛,

黑河边有扇尾羊,

他只是思故乡。

感遇·之廿七

年代:唐 作者:陈子昂

朝发宜都渚。

浩然思故乡。

故乡不可见。

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

高丘正微茫。

伫立望已久。

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

忆昔楚襄王。

朝云无处所。

荆国亦沦亡。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名字前面“一代”是什么意思啊?

名字前面加一代,是对前辈的尊称,特质这一代人的突出成就。词语的正确使用,才可以让句子和文章的表达更加意思精准,内容丰富。词语的正确...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