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杨氏是何来历?它为何能统治播州725年的时间,凭的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3收藏

播州杨氏是何来历?它为何能统治播州725年的时间,凭的是什么?,第1张

播州,位于今贵州北部,大娄山脉东支中段与乌江中段北岸之间,辖地和今遵义市相当。据《明史贵州土司传》载:“秦为夜郎、且兰地,汉属牂牁,唐贞观中,改播州”,唐贞观九年(635年),唐太宗在牂牁郡的北部地区,置郎州,领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等六县。十一年(637年),“省郎州并六县”,废去朗州的行政区划,将六县重新划入牂牁。十三年(639年),“又于其地复置播州及恭水等六县”,在原郎州之地再置“播州”,辖恭水等六县。“播州”之名,自此而始。

播州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封域南极牂牁,西连棘道,东西一千四十里,周围远近三千里,盖西南奥区也。西此出四川綦江、南川,为前门;西南出赤水、乌撒、水西、黄平,为后门;其东出湖广偏桥、沅州,为右肋。凡联三省,此地势西北堑山为关,东南俯江为池,中皆山谷盘亘。巉崖峻壁,跨接溪峒,人马不得并行”,播州地处四川、贵州,湖南三省之间,西通巴蜀,东连湖南,为中原入贵州的重要门户,播州既连接长江通道,又连接乌江流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境内大娄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其间,更是成一天然屏障,可以说播州乃是一个易守难攻的要地,历来为兵家所重。

同时播州的自然资源也是十分丰富。它既有可耕种的沃土,又有适合放牧的原野,还有可供打猎的山林资源,山藏矿物更是储存量惊人,因此在明时,播州凭借这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经济发达而富饶的程度,在明代贵州位居第一。如此,在当时无论谁占据播州,他都完全可以做到“闭关锁国”,然后自给自足。

因此,历朝历代对播州这个西南重地都是十分的重视的,“安史之乱”前,播州一直都被唐中央王朝牢牢的掌控着,未曾脱离半步。但是在“安史之乱”后,随着唐中央政府的衰落,对于播州等西南地区的控制也大为衰落,西南地区一些实力较强的部落酋长纷纷割据自立,而唐中央政府亦无法阻止。

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播州僚人叛乱。次年,唐代宗命“(罗)荣率师南征,剿抚并用,蛮方永靖”,(《贵州府志》),以罗荣为六州都督、沿边招讨使、太子太保、荣禄大夫,负责平定播州僚人之乱。而后罗荣用7年的时间凿山开道,剿抚并用,播州叛乱终被平定。

平定叛乱之后,唐代宗为了继续掌控住播州这块西南要地,于是任命罗荣为播州侯,“即其地分封,命世侯播土”,从此播州成为罗氏的世袭封地。之后罗氏历经四代,传至罗太汪,罗氏已统治播州八十余年。在这八十余年的时间里,随着唐室的渐衰,播州罗氏开始直面日益严峻的周边局势,先是活动于今毕节及贵阳地区的“罗闽”人(彝人)开始逐渐强大,强大后的“罗闽”人对播州是虎视眈眈,而后崛起于滇西北的南诏乘着唐室的衰落,又开始大肆东扩,播州这块富饶之地又首当其冲,被南诏国盯上。

最初,罗氏的前三代首领都有些本事,再加上当时的唐室还有点威望,播州还能保一时平安。但是到了罗太汪这一代,罗氏终究还是没能保住播州这块富饶的土地。大中十三年(859年),“罗闽”人联合南诏国一举攻占播州,罗氏第一次失去了对播州的掌控。次年,唐宣宗派李鄠率兵击退“罗闽”人,播州又短暂的回到了罗氏的手中。但2年后,随着唐军的撤退,南诏罗闽氏族部卷土重来,再次攻克播州,罗氏第二次失去了对播州的控制,而这次罗太汪再也没能等到唐军的到来,他只能逃往祖地四川泸州。

乾符三年(876年),不甘失败的罗太汪,为了重新夺回播州的控制权,他就向当时同族的僚族土酋杨端求援。杨端这人素有野心,他一直想要得到一块被朝廷认可的世袭领地,对于播州这款富饶之地自然也是垂涎不已的,于是在得到罗太汪的求援后,他就率八姓族人自泸州出发“迳入白锦,军高遥山。据险立呰,结土豪蒋、黄三氏,为久驻计。蛮出寇,端出奇兵击之,大败”,因此时南诏罗闽氏族部已衰落,于是杨端很快就击溃了罗闽氏族,占据播州。

但是在杨端占据播州后,他并未将播州还给罗氏,而是据为己有,如此罗氏对于播州半个多世纪的统治宣告结束,而杨氏则开启了对播州长达725年的实际统治。此后,唐中央政府对于杨端占据播州的行为给予承认,唐廷授予杨端播州刺史的职衔,之后杨端子嗣在唐至五代十国皆世袭播州刺史之职。

乾德三年(965年),宋朝一统天下,播州杨氏第五位首领杨实率领播州上下军民归附宋朝,宋太祖赵匡胤诏建播州、遵义军与遵义县,此时播州虽名义上为宋中央政府直接管理,但实际上播州仍为杨氏所控。终两宋,播州杨氏对于宋廷都是忠心耿耿,从未有过反叛的心思,而两宋朝廷对于播州杨氏也是封赏不断,如宋神宗时期,杨光震就被加封为从义郎、沿边都巡检使。

宋亡后,播州杨氏因局势已无可挽回,杨氏第十六位首领杨邦宪遂于至元十四年(1277年)向忽必烈上书“本族自唐至宋,世守故土,将五百年,今愿纳土内附”,携播州等地向元朝投降。降元后,忽必烈任命杨邦宪绍庆、珍州、南平等处边宣慰使职,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杨氏第十六位首领杨汉英升任播州宣抚司。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贵州被明玉珍所占,杨氏第二十二位首领杨铿归附明玉珍,明玉珍仍让其掌控播州。

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一统天下,杨铿率播州上下军民归附明朝,朱元璋让其仍领播州宣慰使,并“诏勅赐铿衣币”,赏赐金牌、银印、铜章、衣币等物,以示恩宠。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杨氏第三十位首领杨应龙叛明,万历起用前任都御史李化龙兼兵部侍郎,总督四川、湖广、贵州三省军务,征浙江、福建、云南、广东等省24万将士,分兵八路进剿播州。最后历经114天,明朝出兵24万,耗银约二百余万两,最终平定杨氏叛乱,自此,杨氏对播州长达725年的实际统治宣告终结。

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何杨氏他们能在政权反复更替的时候,无论是在元朝这等武力强大的王朝,亦或是在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杨氏始终都能牢牢掌控住播州,并达725年的时间呢?”,其实播州杨氏能统治播州275年的时间,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文章的开头我们就介绍了播州的优越位置,播州地处西南高原,介于川、贵、湘三省之间,山川深阻,地势险要,境内大娄山脉将播州从西南到东北方向死死护佑着,成为一个天然的屏障,可谓是易守难攻。同时播州连接中原的道路并不通畅,正所谓“巉崖峻壁,跨接溪峒,人马不得并行”,因为播州地势险峻的关系,中原与播州虽有道路连接,但却并不通畅,直通播州的道路很狭窄,人和马都不能并行通过。

此外,据《华阳国志》所载:“(牂牁)特多阻险,有延江、雾赤、煎说为池卫”,因此,道路的不通畅再加上地势的险要,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播州的安全,使得不管是在繁荣昌盛的时代,亦或是民不聊生的时代,播州都能免受战争和外部势力的影响。可以说,基本上一旦某个势力能够占据这里,就能立刻形成割据,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而中原王朝除非是花大力气,否则很难对其形成威胁。

第二、丰富的自然资源。一般情况下,一个势力要想在某地形成割据,与中原王朝进行长时间的对抗,这个地方必须满足二个条件,一个是地理位置,另一个就是自然资源,而播州恰好就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史载:“播州沃土,东西二千里,南北数百里,乐土也”,播州自唐朝开始就已是处于“稻粟再孰,无徭役”的社会状态,而到明朝播州的经济更是位居贵州第一,而播州能拥有这等成就,所依靠的就是其本身所拥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

如文章开头所说,播州既有肥沃的农田,又有可放牧的早地,由于山林众多,可供狩猎的野生动物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同时播州的山藏矿物也是储存量惊人,尤其是铁矿、铜矿资源,而制造兵器恰恰就是需要铁和铜。所以当时的播州是既不缺粮食,又不缺兵器,无论哪个势力盘踞于此,他都能做到不依靠外部,就能完全做到自给自足。

第三、识时务。播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播州杨氏可以统治播州长达725年的基础,但是如果中原王朝一定要下定决心灭掉播州杨氏的话,也不是灭不掉的,“播州之役”时明朝征发24万大军,用了114天不就灭掉了播州杨氏了吗?所以其实播州杨氏能够统治播州725年的时间,最大的原因在于另外一个,那就是播州杨氏“识时务”。

纵观自唐后期播州杨氏掌控播州以来,除明初末代土司杨应龙公开反叛朝廷外,我们找不到其他关于播州杨氏违抗中央政府的记载,由此可知播州杨氏对中央政府的恭顺和忠心。同时播州杨氏也并不是死忠于任何一个中央政府的家族,要是死忠的话,播州杨氏也不会从唐到明,一直牢牢掌控住播州。当时,每当中央王朝出现更迭时,播州杨氏便不再为已露败亡之像的旧王朝效命,而是迅速的携播州上下军民向新王朝投降,如宋亡,就向元投降;元亡,就先向明玉珍投降,后又向朱元璋投降。

而刚才我们也说了中原王朝要想征服播州并不是不可能,但是因播州崇山峻岭,易守难攻的地势,及完全能凭借本身的自然资源做到自给自足的优势,中央政府要想彻底的攻占播州就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如果没有几倍于播州的兵力,及充足的粮草和军备,中原王朝很难彻底的征服播州之地。 如此,当播州杨氏愿意主动归顺,又愿意主动去帮助新王朝安抚播州军民,让他们一起归顺新王朝,那些新王朝的统治者自然是乐的开心,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用费一兵一卒就能占据这块富饶之地,他们自然不会过多的为难播州杨氏,

如此,正是基于以上三点原因才确保了播州杨氏能够统治播州长达725年的时间。其实若不是末代土司杨应龙自己作死,妄图以一州之地对抗朝廷,播州杨氏对于播州的统治可能还会持续百年的时间,只可惜杨应龙太妄自尊大了,从而让播州杨氏走向了覆灭。

播州,位于今贵州北地,辖地和今遵义市相当。唐贞观九年(635年),唐太宗以“隋䍧柯郡之䍧柯县”为由,在䍧柯郡的北部地区,置郎州,领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等六县之地。

十一年,“省郎州并六县”,十三年,“又于其地复置播州及恭水等六县”,即在原郎州之地置播州,辖恭水等六县。“播州”之名,自此而始。此后,“播州”区划屡变,或为州,或为郡,或为都督府。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改“播州”为都督府,置都督。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改播州都督府为“播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唐肃宗复播州郡为“播州”。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播州土著叛乱。次年,代宗命“荣率师南征,剿抚并用,蛮方永靖”,以罗荣为六州都督、沿边招讨使,负责率兵平叛,随后罗荣率兵凿山开道,剿抚并用,7年之后,播州叛乱被平定。

平定叛乱之后,罗荣被代宗“即其地分封,命世侯播土”,封播州侯,自此播州成为罗氏的世袭封地。

后罗氏统治了播州八十余年,历经四代传至罗太汪。大中十三年(859年),崛起于滇西北的南诏国向东扩张进攻播州,罗太汪战败,播州丢失。次年,唐宣宗派安南都护李鄠率兵击退南诏国,播州重回罗氏之手。

可好景不长,咸通二年(861年),南诏罗闽氏族部再次占据播州,罗太汪再次战败,后逃往泸州。乾符三年(876年),罗太汪在同族杨端的协助下,率八姓族人自泸州出发“迳入白锦,军高遥山。据险立呰,结土豪蒋、黄三氏,为久驻计。蛮出寇,端出奇兵击之,大败。”一举击溃占据播州的南诏罗闽氏族部。

后唐朝廷再次册封罗太汪为播州大首领,杨端为播州刺史,自此播州归罗氏、杨氏共同管辖,但是因罗氏后人太过无能,播州的最高统治权终被杨氏所夺。之后杨氏开启了对播州长达725年的实际统治,自唐末杨端入播,杨氏共传27世,至末代杨应龙败亡。

乾德三年(965年),杨端后人杨实率播州上下军民归附宋朝。宋廷诏建播州、遵义军与遵义县,虽设州县,但播州之地仍为杨氏所控。至宋亡,至元十四年(1277年)杨氏十六代土司杨邦宪上书忽必烈“本族自唐至宋,世守故土,将五百年,今愿纳土内附”归顺元朝,而后忽必烈授予杨邦宪绍庆、珍州、南平等处边宣慰使职。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杨氏十七代土司杨汉英被忽必烈册升为播州宣抚司,负责管辖贵州十九个长官司和诸苗族峒寨。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贵州之地被明玉珍所占,杨氏二十一代土司杨铿归附明玉珍,明玉珍仍让其掌控播州。

众所周知,在明朝时期曾有过一场对后世非常有影响的叛乱,当时在西南地区的播州杨氏反叛明朝,万历皇帝派了二十万大军去平定叛乱才最终平叛成功。而当时播州之乱的发起人播州杨氏盘踞在播州有七百多年,杨氏在明朝时期是播州的土司,因为杨氏的势力大并且播州的地理位置优越和物资充裕,所以明朝要出动二十万大军才平定成功。

首先,播州杨氏是明朝时期西南部地区的一个土司。播州位于我国西南部,即现今的贵州遵义地区。在唐太宗时期将西北部的朗州六县改为播州治,后来代宗时期播州地区的土著叛乱,罗荣因为平定叛乱有功而被分封为播州候,此后遭到南诏的侵扰而被南诏再次占领播州,后来在杨端率军平息南诏之乱,并且在播州自立为王,使得播州成为杨氏家族世袭的政权。后来藩镇割据天下,但是杨氏自认势力不够,于是便归附中原王朝。在古时候西南地区一直都是少数民族领地的地方,因此中原王朝都是给予当地首领官职代为统治,因此一直到明朝时期杨氏都是当地手握实权的首领。

然后,因为播州杨氏兵力多并且有着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以及储备丰富的资源,所以需要二十万明军才能平定。根据史料可以知道,播州杨氏是从唐朝开始就一直在西南地区盘踞着,周边五司土官都听从于杨氏,并且根据土司制度,土司不仅是世袭的,而且在其管辖的地区不仅管理民政事务,还掌握着兵权,也就是说杨氏在当地拥有着自己的军队。其次播州位于四川和贵州之间,地处险要地带,并且西南地区道路不畅通,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同时播州的物质非常丰富,周围山林众多,农田肥沃,所以可以完全做到自给自足。播州杨氏拥有着充足的人力、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以及储备丰富的资源,中原王朝想要收复播州需要耗费大量的兵力和财力才可以。

最后,明朝在平定播州之乱的时候也考虑到地理上的艰难险阻以及对手也并非平庸之辈,所以派遣二十万大军出击,以多胜少来获得胜利。

杨氏土司有33件宝藏。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始建于南宋时期的海龙屯,是播州杨氏十五世家主杨文在抗蒙战争中据险制敌的军事堡垒,遵义地区播州杨氏土司遗存的科学考古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发现的大量与播州杨氏土司相关的遗存,分为关囤、墓葬、司治遗址、田庄堰塘遗址几大类别。

播州杨氏是何来历?它为何能统治播州725年的时间,凭的是什么?

播州,位于今贵州北部,大娄山脉东支中段与乌江中段北岸之间,辖地和今遵义市相当。据《明史贵州土司传》载:“秦为夜郎、且兰地,汉属牂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