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胜之王铎故居 ( 游记)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2收藏

书法名胜之王铎故居 ( 游记),第1张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大家,足以比肩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最奔放恣肆、气势飞动豪放书法风格的书法大家,也是最具有创造性的书法大家。

        王铎故居位于河南洛阳孟津会盟镇老城村,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王铎也是我最喜欢的历代大书法家之一,虽然其最后以明王朝的高官身份,又出仕异族建立的清朝,因此和元代的宋宗室仕元的赵孟頫一起被时人讥为“贰臣”,民族气节有大亏,因此其书法被埋没数百年,后由于日本人掀起“王铎书法热”,并传入中国,王铎书法这才引起中国书法界的重视。

      其实王铎也是时代的悲剧,王铎仕清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当时明王朝朝政日益腐败农民起义纷起,明王朝大厦将倾,王铎也无能为力,满清异族力量的兴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的大势所趋谁也无法阻挡。

        王铎出仕清朝仍担任满清的尚书高官,但王铎过得并不开心,背负着“贰臣”沉重的骂名,和异族政权最高统治者并不信任,所以王铎只能沉溺于犬马声色之中,浸*与书画艺术当中。王铎的书法艺术能取得如此的成就也绝非偶然。

    中国书法艺术历来有“书品如人品”的看法,但是书法艺术水平不能与人品完全划等号。如赵孟頫失节,他的书法让明末清初另一书法大家傅山非常看不起,直到傅山晚年才对赵孟頫书法的看法有了一些改变。

      王铎的书法艺术是在继承二王帖学书法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王铎虽然仕清,有失民族气节,但是他的书法也决不能与所谓的人品完全划等号。

    对于王铎的书法艺术,我是非常仰慕,对于王铎故居我也是早就想去游览和游学。

      早在2011年的时候,我就有去王铎故居的机会,那是2011年的11月份,孟津县为了申报“中国书法之乡”,在王铎书画院举办了首届王铎杯全国书法大赛作品展,我为了看这个书法展览,由于王铎书画院就在王铎故居附近,就决定看完书法展再去游览王铎故居,当时去王铎书画院到会盟走错了路,由于时间关系,仅看了书法展,没有去成王铎故居,也因之成为自己的遗憾。

      这一晃八年时间过去了,由于各种原因,自己一直没有去成王铎故居,这也一直成为了自己的心愿。

    今年国庆节,自己正好休息,于是今天是无论如何自己都要再去一次王铎故居。   

      王铎在民间有“神笔王铎”之誉,这是一个传说故事,传说某年明代皇帝让王铎题写一块匾额,由于王铎疏忽,一个字少写一点,万岁爷大怒,要王铎把字补写好,否则杀王铎的头,王铎面不改色,气定神闲,拿起毛笔,用力投向匾额上的那个字,说来也怪,毛笔不偏不倚,正好补上了那个字的一点,“神笔王铎”的称号由此盛传开来。

    上午七点多自己就乘坐公交车前往王铎故居,王铎故居离洛阳中心城区并不远,只有二十来公里。

  上午九点就到了会盟镇,由于2011年来过,轻车熟路,在会盟镇的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一路向东,步行前往王铎故居,王铎故居在老城村中,通往王铎故居的是一条并不太宽的省道,自己上一次来,还是八年前,今天再来,这里发生很大的变化,道路非常干净整洁,走了大约有将近一公里,远远又看到那座自己熟悉的高大的写有“王铎故里”四个金色大字的牌坊,过了牌坊,道路变窄了一半,这时道路两边都成了民居,我知道离王铎故居不远了,自己心里有了一些兴奋。

      其实自己2011年自己去的王铎书画院对面有个古色古香的门楼,我还以为那就是王铎故居真正的王铎故居,我也没去过,我凭着依稀的记忆,来到了原来的王铎书画院,我看看对面的雕梁画栋的大门,大门上方正中央的匾额上写的是“再芝园”三个王铎手书的大字,大门楹柱上也是王铎手书的楹联,大门敞开着,我问了一个坐着轮椅的老人“王铎故居在啥地方?”他指着这个院落对我说“这就是王铎故居”。我半信半疑的走了进去,只见门口有一块写着“免费入园”几个字的牌子,并不是我在电视宣传片上看到的需要门票和旅游年票的“王铎故居”。

    我走了进去,首先看到的也是一面刻有王铎一副行草书法的影壁,绕过影壁,出现在面前的是一个有十几亩地大小的湖,湖面上种植着许多的荷花,荷花都已经凋零,只剩一片一片的荷叶,湖岸四周种着垂柳,湖岸南侧是一排围石质的栏杆,湖中间的喷泉正喷着水花,环湖四周是青石铺成的小路,在湖的西北角有一弯小的石拱桥掩映在绿柳中间,园里游人不多,就是一个大花园,并不是我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的有几重院落的“王铎故居”。

    我走出这个园子,又用腾讯地图进行导航,结果把我导航到一个小的门楼前,给我的感觉,这里就是“王铎故居”,可是大门却是紧锁。

    在门楼附近不远处有一个老头和老妇,还有一个像是他们孙女的女孩在闲聊,于是我又上前询问这个老大爷:“师傅,我想问王铎故居在什么地方?”,我话音刚落,旁边的那个女孩对我说:“这个门就是王铎故居的门”。

      我又问那这个门为啥锁着?”

    女孩说“这个门是王铎故居的后门。”女孩还没回答完,那个老妇开口说话了:“有书法的王铎故居正门在南边,再芝园是王铎故居的后花园”。

    我又问女孩:“王铎故居的正门怎么走?”

    她指着脚下的路对我说“你沿着这条路我往东走到头,再往右走有座小桥,再往前走就是王铎故居前门了”。

  于是我连忙道了谢,按那女孩所说,果然找到了王铎故居。

    王铎故居的大门的西侧墙上写着“王铎故居”四个金色的大字,门楼比较高大,上方的匾额上竖向写着“太保府”三个大字,匾额下方挂着两个红色的灯笼。

    走进王铎故居大门,拿出旅游年票验了票,就进到院中,与检票口相连的有个房间,这里是前厅,走进去,房间正中央的墙壁上挂着有络腮胡须的王铎画像,与自己平时在书中见到的王铎画像是一模一样,画像下面是一张长方的桌子,桌子前面是两张太师椅,桌子两端各放着一个黑色的花瓶,左边花瓶里插着**的桃花,右边的插着粉白的桃花。画像右边是王铎所到过地方的地图,在西边的墙上挂着一张写有王氏宗谱的纸。走出这个前厅,看介绍牌,才知道前厅是仆人居住休息的地方,住在王铎故居大门旁边,也许是为了看家护院。

    刚进大门的院子并不大,西边是西花园,右侧是“拟山园”,中间是五进院子。这三个地方的门都是圆形的月亮门所有的房屋都是灰墙灰瓦,红色的木门,应该属于明清的建筑风格  。

    我先来到“拟山园”,这个园子并不大,走进房间,比较阴暗,四周的墙壁上紧靠这一排玻璃门的木柜,里面是一百多块“拟山园帖”的原碑刻石,“拟山园帖”是王铎著名的丛帖之一,自己以前见到的都是印本,这才是实打实的原帖刻石,弥足珍贵。

    从“拟山园”出来,走进二进院子 ,院子两侧是东西两厢房,是王铎的子女学习读书的地方,其中西厢房墙上是王铎的介绍东厢房的墙上挂的是历代书法名家包括现代书法名家对王铎书法艺术的评价。

    往北走是客厅,这里是王铎会见一般官员的地方,四周墙壁也都是镶嵌者王铎书法的刻石。穿过客厅门,进入三进院子,两侧依旧是东西两厢房,分别是王铎三子和四子居住的地方,通往二进院子的中堂则是王铎会见重要官员的地方,再往北走,通过中堂的门进入了四进院子,这里的东西两厢房则是王铎长子和次子居住的地方,西厢房陈列的则是王铎的绘画作品,王铎除了书法而外,王铎山水画也堪称大家。在院子北侧中间则是后堂,是王铎起居和研习书画的地方,现在则成了画师画画的地方四周墙壁挂满了王铎书法的拓片。

      到了这里我以为王铎故居已经转完了,不过从旁边的过道走过去,后面又是一进院落,与前面的后堂并不相通,院子两侧是王铎女儿居住的绣楼,最后是王铎父母居住的上房,上房正中央墙上挂着一幅画,旁边是王铎手书的对联,下方摆着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桌子前是四张椅子,桌子两边各有一个大花瓶,紧挨大花瓶的是木质屏风 ,中央地面用木栏隔开,不允许游客进入。上房也是两层楼,据门口牌子介绍,上房楼上住的是亲戚,王铎父母住一楼。

  王铎故居的居住是有前后顺序可循,这也是封建社会礼仪制度的规定,并且建筑风格是统一的,灰色砖墙灰色瓦,红色房檩,房檐下也都挂着红色灯笼。游览完王铎故居的住宅,又简单到西花园走了一圈,这里只是一个小花园 ,其它没有啥东西。对于中国古代的建筑,自己并不懂,也说不出所以然,只知道中国古代的建筑也是一种艺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和风格,也非常值得欣赏。

    游览完王铎故居,走出来已经将近中午十一点了,觉得今天看了王铎书法的拓片和刻石,收获还是不小,对学习王铎书法和喜欢王铎书法者会有不少领悟和启发,作为书法爱好者,还是应该来这里看看。

     

 

   

  四川、重庆王氏家谱字辈。

  四川省

  1、万县市王氏 王显琼 

  相吾青其,玉美兴居,一行仁厚,显耀永立,国政天顺,

  福禄长征,胜事文名,修家献廷,得利广大,万代昌荣。

  2、四川夹江王氏 清朝 湖北麻城县孝感乡 四川夹江

  国正成可守,斯启文长梦,方明升大有,贵和锡万春,

  立志宜希古,为人必合宗,行善多积德,永世复原红。

  3、四川万源市王氏 第二中学王知海 

  建全重学仕,文维应宗知,忠心立大成,国顺永朝廷。

  4、四川遂宁 太原王氏

  德友猷奇,应宏大清,文钟国彦,武毓家英,

  守正荣锡,怀光启新,一元永秀,万世升恒。

  5、四川省建南道临远府西昌得昌司管下大卡新村

  祖籍江西省吉安府卢宁县湘花乡谢鸡桥二十七都__移居贵州大定府东里六甲陈相五杨柳场(即毕节市小坝镇)。

  大夫仕志建、明新增祖道、永定中险典、绿顺国恩厚、

  文德庆克昌、守正重朝光、绍修盛善康、方传世泽长。

  6、四川古蔺高笠官寨 始祖明朝名将王守仁后裔王凤 王安理提供

  江西太和——吉安——湖北孝感——贵州遵义——四川古蔺高笠官寨

  凤正胤洪行,献之体庭遵,国安思学举,尚志永先登,德绍怀宗政,

  恩锡自天荣,忠厚承家绪,贤良庆广生,传经昭祖训,繁盛蔚文明。

  7、四川绵阳梓潼 1994年王天许、王德高重修本 王成 

  落木柔两江王氏,原籍湖广松江府华亭县,始祖王万富(入筠),字辈:  

  臣映廷泽、文振履安、天万世明、敬柄前帮、治理爱槐、太原启章、仁中俊才、大海祥春。

  重庆的王氏家谱收集 (部分)(2006-08-26 13:08:39)转载 分类:王氏家谱

  重庆市

  1、重庆涪陵东流溪王氏应奇公 王百万—王如虎—王邦福—王兴荣—王应奇,先已到“开”字辈。

  应玉文朝盛,怀德世泽昌,明伦开景运,国仕永安邦,仁礼最嘉贵,信义必尊崇,

  树志道昭远,立本惠益茂,和太定延寿,清正光全中,敏学生贤杰,晓武启英雄,

  继先思显超,守成更新容,育才图高齐,培秀达烈勇,天奉锡良厚,登俊长纯隆,

  福富恒有余,荣华久常供。

  2、重庆万洲云阳县王氏 王令勇 湖广填四川—云阳奉明二誊

  任希元显志,文思家正朝,兴崇道学国,泰尊明令孝,连受今荣善,良应余庆相,

  贤常敬祖宜,年保带舜 ,瑞衍英丰茂,祥开景像新,通精成玉海,业籍联儒珍,

  仪凤辉滕汉,芳芝秀遇春,伦曾登大本,晋形耀星辰。

  3、重庆江北跳蹬河

  江西庐陵——湖北蒲圻——同治癸酉1873年——入川居江北县

  敬宗宏时泽,绍德光嘉祥,华国希珍贵,传家厚道昌,

  学修才美富,钟玉士贤良,永世先芬庆,荣增保大光。

  4、重庆南川市冷水关义和坝王氏(王世远)桐城王氏,安徽省池州市

  文之孔道,学士成先,世光忠孝,理定全贤。

  5、重庆市铜梁县茶叶村王氏 王清槐

  好良灿学文,玉大国正天,心顺官清明,荣华富贵全。

  世代光宗显,万邦泽沛昌,永德平安定,同增福寿长。

  6、重庆市铜梁县土桥王氏,王正廷号雨涛

  运启克朝廷,名儒登邦定,国正天开永,鸿仁大义兴。

  7、重庆市铜梁县小林乡庆云村王氏(王勇)

  元明四朝起,中之永正兴,有道登厚德,荣昌大化齐。

  8、重庆奉节三峡王氏,王正武

  天堂文玉宇太仕,承宗光祖正大明,孝友传家必戴德,永远吉昌兴隆美。

为什么要看黄淳临写的呢?看王铎的原作多好?毕竟临写时,会丢掉原作的许多东西,包括用笔、运笔细节和神韵等。

一、原作高清版本的释文: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二、附原作高清作品图。

 

 

 

 

神笔王铎故居曾因历史变迁,战争纷扰,受毁严重。解放后,人民政府拨资修复,旨在弘扬王铎书法艺术,陈列其书法手迹、碑刻、拓片和展示明清官邸建筑艺术。

神笔王铎故居个性独特。整个故居主要由故居和宅居再芝园两大部分组成,故居体现一个“神”字,再芝园突出一个“仙”字。比如,故居以“神笔王铎”、“独尊羲献”等为主线,以楷书、隶书、行书、草书、诗画分展数室。王铎诗书画皆有成就,尤以书法见长。其书法诸体皆能,而草书成就最高。其草书风格集二王、掺入唐人狂草之法,同时还吸收黄庭坚、米芾之优点,自树一帜,将草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影响中国书坛400余年。王铎草书大气磅礴,多姿多彩。笔法极其丰富,以中锋为主,八面出锋。结构紧密,连绵飞动,姿态欹侧,奇险生姿。王铎善用墨,首创“涨墨”之法。王铎章法之奇,奇在对作品空间形式的分割上。正如古人所云:“疏者自疏,密者自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王铎的书法,对行笔的轻重,书写的疾徐,线条的曲直,点画的断连,排列的参差,字组的错落,行间的疏蜜,无一不细心着意。完美地体现了高古与雄强的审美特征,有着极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王铎的书法被古今中外称为“神笔”。 神笔王铎故居距市中心23公里,且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径抵。从207国道口到神笔王铎故居只有4公里;神笔王铎故居西边距刘秀坟2公里,西边距龙马附图寺15公里,东边距万亩荷花园10公里。神笔王铎故居与白马寺和上述三个景点,构成了一条旅游风光带。是经洛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一条不可多得的洛阳旅游北边线路。

历史上有两个比较有名的王铎

1历史人物(明,字觉斯)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待为东阁大学士。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福王南京称制等待为东阁大学士。入清官至大学士,擢礼部尚书。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画山水宗荆、并、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尤擅书法,行草宗二王,正书师钟繇,亦多自出胸臆,有《拟山园法帖》,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顺治三年(1646)作《渔舟萧闲图》,收入《历代名贤画粹》;顺治七年(1650)作《雪景山水图》,收入日本《支那名画宝鉴》;顺治八年(1651)罢官归里,作《兰石图》卷、《山水卷》,分别收入《新版世界美术全集》、《支那名画宝鉴》。顺治九年卒,享年六十一岁,谥文安。

王铎书法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 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 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王铎善于画山水和梅兰竹石,他的画主要继承了五代的靳浩和关同的风格,王铎的作品丘壑高峻,气势雄伟。同时他也吸收董源和王维的画法,主要以水墨晕染为主,皴擦不多,略施淡色,山川显得厚实雄伟,生机勃勃。他的山水画景色比较写实,山石的造型方峻,勾皴相间,他的山水画是以元人的笔墨技法画出了宋人味道。王铎的人物画极少见,而且画法比较简略、写意。

工真、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梁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苍老劲健,全以力胜。”清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具“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当时书坛流行董其昌书风,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于时风中另树一帜。近世对日本国书风有极大影响。存世书迹较多,刻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清史稿》卷七十九有传。《王维五言诗卷》,书于崇桢十六年(1643年),绫本,楷书、草书。凡32行,其中楷书13行,草书19行,每行字数不一。纵21厘米,横165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在书法上王铎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正书在王铎作品中不多见,源于唐人而能自出胸襟。此诗卷前半部分,无论是字的大小、结体、字画、字距,皆给人一种奇特的感受。诗卷后半部分的行草在王铎作品中则不乏见,章法变化丰富,行笔能纵能敛,整体感强,结体欹正莫测,点画错综复杂,线条枯实互应,故其成就被人给予很高评价。

[编辑本段]2历史人物(唐,字昭范)

王铎(?―八八四)字昭范,宰相播昆弟子。会昌初年擢进士第,咸通中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司徒,封晋国公,终义成节度使。工书,咸通三年(八六二)毕诚所撰唐白敏中碑,为其所书。《唐书本传》、《金石略》

至于奸相王铎 没有耳闻

  王氏为姓,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自黄帝子孙而言,王姓有三大系列:其一是子姓之王,出自殷王子比干之后,居于汲郡(河南卫辉)等地;其二是妫姓之王,出自帝舜之后,居于陈留(河南)、北海(山东)等地;其三是姬姓之王,出自周天子之后,又分三派:(一)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裔毕万,封于魏,为晋国诸侯,至王假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时人号曰“王家”,是为王氏,居于京兆(西安)、河间(河北)等地;(二)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王城,是为王氏;(三)周灵王太子晋之后裔,居于太原(山西)、琅琊(山东)、固始(河南)以及福建等地。这一派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王姓人口中十之七八属于这一派。所以,宋代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现存的私修族谱,是自宋代开始按照欧阳修(1007至1072)和苏洵(1009至1066)创立的“欧苏体例”编修的,绝大多数王氏族谱都尊奉周灵王太子晋,为王氏开宗立姓之始祖。

  王姓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大家族。据统计,在一百个大姓中,王姓家族历代所涌现出的名人总数,居于各姓氏之首。早在西汉昭宣时期,博士谏大夫、经学名家王吉,就为琅琊王氏的显贵奠定了基业。王吉祖孙三代,禄位弥重,“有累世之美”称号,开创了琅琊王氏显贵的先河。到了西晋,王祥位居三公,王戎、王衍先后出任宰相,大大提高了琅琊王氏家族的声望。东晋初,由于王导功勋卓著,担任宰相居中秉政,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这是琅琊王氏势力达到顶峰的标志,同时也是琅琊王氏成为天下第一望族的标志。太原王氏也是特别显赫的。早在北朝以至隋唐时期,太原王氏就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合称天下五大望族。在唐代又有“鈒镂王家”之称。由于太原王氏名声显赫,历史悠久,很多其它支系的王氏后代,也将自己的家世归系于太原王氏之下,以至形成“天下王姓出太原”之说。太原王氏主要有祁县和晋阳两支。王霸长子名殷,后汉时任中山太守,食邑祁县,是为祁县王氏。殷五世孙王允,汉献帝时任司徒、守尚书令。王允兄子王凌,显贵于三国曹魏之时。王玄谟在南朝宋孝武帝时,官至顾命大臣,其后家世相传,显于南朝。在北朝,祁县王氏有历仕西魏、北周以及隋朝的王庆父子,王庆父王因,魏州刺史。王庆,隋上柱国,封平昌郡公。隋代还有著名儒学家王通,唐初有著名文学有王绩、王勃等。太原王氏晋阳支,在东汉灵帝时,王柔、王泽兄弟,分别官至北中郎将和代郡太守,奠定了晋阳王氏显贵的基业。王柔子王机,仕魏,官至东郡太守;王泽子王昶,仕魏,官至司空。西晋时,王柔之孙王沈,官至司空,封博陵郡公;沈子浚,官至大司马。父子皆登三公之高位。王昶之子王浑,官至司徒。王浑子王济,被晋武帝招为附马,官至骠骑将军。西晋时期是太原王氏晋阳支的黄金时代。东晋时,晋阳王氏依然是名门望族。例如,王述,官至散骑常侍、尚书令;王坦之,官至中书令;王蕴,官至尚书左仆射;王国宝,官至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王恭,官至中书令,领太子詹事,诏赠侍中、太保,谥曰忠简,等等。在唐代,太宗时,有宰相王珪;玄宗时,有宰相王晙;代宗时,有宰相王缙;宪宗时,有宰相王涯;文宗时,有宰相王播;僖宗时,有宰相王铎;昭宗时,有宰相王溥。在宋代,有步军副都指挥王信,秘书监王子韶。在明代,有吏部尚书王琼,等等。开闽王氏,是闽粤、港、台以及海外王氏所共祖的东南巨族。开闽王氏都尊王审知为“开闽第一人。”王审知当权期间,为开发闽地作出了杰出贡献,去世后,谥为“忠懿”。后来,其子建号称帝,建立闽国,追认王审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宋太祖得天下后,十分敬仰王审知的德政,御笔亲题“八闽人祖”四字庙额。从此,闽人对王审知更加推崇。不论王氏宗祠还是私人宅第,所悬门灯,都写“开闽第一”。民间崇拜王审知的建筑,犹如雨后春笋,所在多有,视之如神。由福建徙居港、台及及东南亚各地的王氏后裔,都尊奉王审知为他们之先祖。三槐王氏,是以堂号闻名天下的王氏宗族中最大的一支。三槐王氏兴起于唐末五代之世,初居大名府莘县。王彻之子王佑(亦作王祜),字景叔,北宋初,历仕宋太祖,太宗两朝。宋太祖时,王佑任监察御史。太祖委派他查处原大名镇守符彦卿图谋不轨事,并许诺事成回朝后升任宰相。王佑经过认真调查后,竟以一家百口担保符彦卿无罪。不料,宋太祖大怒,立即降他为行军司马,安置华州。宋太宗即位后,又重新起用他,并拜他为兵部侍郎。王佑在所居庭院中,亲手种植了三棵槐树,并预言:“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其后,他的次子王旦,果然做了宋真宗的宰相,位居三公之首。从此,王佑子孙,居官要职,成为宋代一大贵族。宋代以后,三槐王氏更是枝繁叶茂,子孙遍布海内外,成为王氏家族中赫赫有名的一支。

  义乌南陵王氏字辈:十六~七十六世:“宣振常充仁义礼让文行忠信善积庆远学勤业隆晋萃理贯通乾坤道圆净爱竹风节高植槐枝秀挺芝兰生庭阶裘图争辉映地久并天长似续斯与并”。

  安徽绩溪王氏字辈:“玉大元祥兆安邦维义诚宏开能绍业积德庆长春俊杰辉光显家声永茂庭骅骝驹骥马骕龙凤鹿孝麒麟卜吉谦恒益希贤智勇仁俭勤忠信让均正适时平”。

  润州王氏字辈:“洪勋振立世德克昌绍承先志永锡嘉祥”。

  凤林王氏字辈:“创业凤林勋绩立敬存诚著贤声文章华国妥先灵忠孝世家启后人乌邑发祥绵世泽凤林创业振家声”。

  楚伪王氏善庆堂字辈:“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傅家徵世泽光国蔚人才道立英贤作心恒孝友培熙朝荣俊彦宝树植庭槐”。

  王氏太原堂字辈:“自绍玉昆诚经纬雄才具安邦定国荣文光昭盛治懿瑞振家声敦本前谟显修伦世道平休仁知绪永敏学兴时行以上培原裕方来受命旌”。

  宁乡鸟石王氏字辈:“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莹葆衷恢世泽作善振芳声植树先知贵魁英实得名绪从忠厚衍瑞应集簪缨”。

  王氏太原堂字辈:“有章汝焕式德聊昌修礼立义守本安常兴家成业锡庆致祥功昭道显声远名扬”。

  湖南益阳王氏字辈:“先善友至子仕仲孟文廷万生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器字辉星汉词章耀锦城科名光世泽禄位定均申”。旧序:“鼎范铭功远诗书启俊英家声传益盛前武克相承”。

  王氏太原堂七大房字辈:“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今逢清鼎位代毓国家材世际人文起源从晋祚来子孙发千亿贤仕策金台”。续序:“文运人开洪猷日展克慎芳修用敬盛典士德茂昭卿材益显宝善立名祖诒云衍”。

  王氏文德堂字辈:二房车礁旧序:“宗派始均千卽宝邦继焉文允廷光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二房鸭头旧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德万承雄永志朝明文焉武兴家国盛思昭四第联”;二房西陂滩旧序:“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文允廷纲政用世万兴天单懋崇宏盛思昭甲第联”;三房马鞍山旧序:“钧千万仲福景世新任碧丹泉大国宗先仕荣华家思昭甲第联”;四房旧序:“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文允廷常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四第联”;五房旧序:“宗派始均千良榜伯明天贞万单湖广尚兴继承焉念宗祖显达思昭甲第联”;六房旧序:“宗派始均千定百季景然仕得文思万世崇兴绍先显继宗行永全昭早第联”;七~八房旧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文九廷常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九房旧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茂元公伯万允本盛兴明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九房七星台旧序:“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师金彦太古子兴胜崇绵孔孟儒风大思昭甲第联”。

  湖南浏阳王氏字辈:凿石支派序:“裔荣笃本先德显扬绍修世泽远继廷芳”;南华案山支派序:“家德泽新克念显扬绍修正学远继廷芳”。

  湖南长沙王氏字辈:“守元寅汝世必斗翁崇友佐添应子国正学文洪开式哲启兆万年显承谟烈忠厚傅家光昭祖泽绵延永绍祥钟俊杰”。

  湖南常德王氏字辈:东阳十甲序:“成龙致世时永大钦朝思言事道心立”;东阳二甲序:“成龙致世时詹汝秉曰化言事道心立”;东阳三四甲序:“成龙致世时一大□□应言事道心立”;东阳九甲序:“成龙致世时廷时一齐国言事道心立”;慈利县城序:“成龙玉本□之守国仕□锡朝万邦永”;王家湾序:“芳成祖乐□永本廷然良国事道惠大”;坪潭等处序:“成龙致祖景□月大廷世希起永士立”。

  硕旧王氏字辈:“声振朝堂世德传芳求志达道大显家邦”。

  湖南益阳王氏字辈:“家政以成本在修身行端秬立化洽祥呈善为楚宝儒作国珍典型克绍动业能宏承恩锡命显新扬名永昌邦族大振槐庭”。

  湖南湘乡牢田王氏字辈:原序:“添元用义祖承显立铉宗忠孝守仁义安邦定太平世业绍前德诗书裕后昆修齐为国本名教耀芳声”。

  湖南安化王氏字辈:旧序:“派傅先善友子仕仲孟文廷万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益代资祺寿亨佳福庆增”;新序:“骥足腾云路鸿章重玉京彝鼎垂功远贤书启俊英令名光世泽禄位自能申家声傅必盛前武克相绳”。

  江西萍乡王氏字辈:“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齐青箱延世泽储俊隶金闺”。

  太原郡王氏字辈:旧名序:“文章开国运忠孝大家声孔孟师廼远须知立志求”,旧字序:“孙子振大明朝廷公侯聊奕世异端非我愿胜域喜同游”;新名序:“冠丹腾霄汉瑶池通贵声玉树共春茂金枝业向荣永传凌云志沦海存赤心宏图必如愿世祖积德成”,新字序:“儒林欣勃起理性有根源英才明昌瑞御武欲争先子孙□君赐礼义织前贤丕达流芳远显耀福长绵恩泽垂青简一统盛相延”。

  开闽忠懿王氏字辈:“君家蔼吉周召甫申英贤济美中孝垂芳圣世衣冠文章礼乐德业绍先渊源启后”。

  王氏宗谱字辈:旧名序:“清山士光延子继振维守志应怀良佐正学斯克传”,旧字序:“大任荣旭世元汉承乃朝瑞景宜有庆国家毓英贤”;新名序:“青缃欣再起理性有根源玉树聊生茂三槐俊秀贤彦才诚宾贵儒士必优先民主新时代和平喜盈添祖泽垂千载敦伦庆奕年”,新字序:“克俭承前绪存行启后延子孙传进步礼义广心田丕达流芳远显耀福长绵日月开祥兆星晨曙旭全光辉齐秉现良曜照上乾”。

  王氏宗谱字辈:新名序:“青湘欣再起理性有根源玉树连生茂三槐俊秀贤彦才诚宾贵儒士必优先民主新时代和平永乐然世泽垂千载敦伦庆万年”,新字序:“克俭承前绪存仁启后延兰桂传进步礼义广心田丕达流芳远荣显福长绵日月开祥兆星晨曙旭全光辉齐秉现明曜照上乾树灿培钩泽枝荣增锦江学乃家中宾书为品上珠”。

  王氏槐堂字辈:旧序:“文德承家远诗书训子贤才名辉楚域槐绪卜长年”,新序:“荣福全宗享华袷聚广昌富耀培光大贵和盛致祥”。

  王氏茹古堂字辈:“钦清树炳增鍂法植熙均光大名高振超腾爵正崇”;名序:“钦清树炳增鍂法植熙均镇治檄焕埀钟淳校煜堦”,字序:“光大名高振超腾爵正崇天朝长佑启奕载庆荣封”。

  王氏绍槐字辈:旧名序:“文章开国运忠孝大家声”,旧字序:“子孙振大明朝廷公侯系奕世”;新名行:“高湘欣再起理性有根源玉树连生茂三槐俊秀贤彦才诚宾贵儒士必优先民主新时代和平永乐然”;新字序:“世泽垂千载敦伦庆万年克俭承前绪存仁启后延兰桂传进步礼义宽心田丕达流芳远荣显福长绵日月开祥兆星晨曙旭全光辉齐秉现朗曜照上乾”。

  太原王氏字辈:“延有国□斯显奕世伯仲希仁□季守义民彦思忠元良允治太平万年臣子素志”。资料有待补充。

  天津市静海县王氏(王振林)

1,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的诗文思想性、现实性极强,写作不拘成法,任性直率,古奥老拙,慷慨苍凉,奇思逸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书法草楷篆隶,无不精工,豪迈不羁,独辟蹊径,名满天下,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

2,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

最能反映金农书法艺术境界的是他的行草。他将楷书的笔法、隶书的笔势、篆书的笔意融进行草,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其点画似隶似楷,亦行亦草,长横和竖钩都呈隶书笔形,而撇捺的笔姿又常常近于魏碑,分外苍劲、灵秀。传世书迹有《度量如海帖》,今流入日本。《盛仲交赞》,绢本漆书。

3,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

邓石如为清代碑学书家巨擘,擅长四体书。其篆书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识、汉碑额等。他以隶法作篆,突破了千年来玉筯篆的樊篱,为清代篆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4,蒲华(1832—1911)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浙江嘉兴人。号胥山野史、胥山外史、种竹道人,斋名九琴十砚斋、九琴十研楼、芙蓉庵,夫蓉盦、剑胆琴心室等。晚清著名书画家,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海派四杰”。

5,郑板桥(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书法,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其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兰竹几成其心灵的郑板桥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书法名胜之王铎故居 ( 游记)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大家,足以比肩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最奔放恣肆、气势飞动豪放书法风格的书法大家,也是最具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