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氏家族的单氏家谱(单湾村)
单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八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五。
寻根溯源
单姓来源有四:
1、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路史》及《千家姓》所载,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邑(故城在今河南孟津东南),为畿内侯,世为周卿士,单襄公之后有单氏。2、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室卿大夫,成王封蔑于单邑,其后以邑为氏。3、上郡单氏出自氐人。据《通鉴》所载,晋怀帝永嘉二年,氐酋单征降刘渊。4、清满洲八旗姓都善氏,敖拉氏后均改为单氏;达翰尔族敖沃勒、索多尔、克力彻尔等氏,汉姓为单;今蒙古、彝、满、保安、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姬臻。周成王少子,很得周成王宠信,但由于长幼有序,故其兄钊被立为太子,为加强王权统治,封臻为卿,赏赐单邑,为畿内侯,即京城附近之侯国,用以拱卫京师。其后有以国为氏者,一说其裔单襄公之后方有单姓,因襄公为春秋时人,年代较远,似难令人信服,
但因姬臻首封于单,故后世单姓大多尊其为单姓得姓始祖。
益阳大泉周氏: “贵文祖志一, 永兴万代天, 仁学宏宗益, 世守绍前贤, 继述声名显, 由来达孝全, 振起三以让, 令德庆悠绵。” 广东普邑周氏的字辈谱是: “开基宏远猷, 笃庆光前悠, 孝友承先德, 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 守理重经修, 奕世永绳武, 千秋恒作裘。” 广东潮阳泗水周氏字辈谱是: “多士敬宏毓, 资衍芳绪, 勤修昭厚德, 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 淑宪绍懿徽, 植本宗永健, 嗣典运开祥。” 琼州周族辈序: 缵 绪 成 德 经 世 安 邦 家 修 朝 献 万 奕 其 昌 广东潮阳泗水周族派语辈序: 多士敬宏毓 英资衍芳绪 勤修昭厚德 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 淑宪绍懿徽 植本宗永健 嗣典运开祥 粤东普邑周族派语辈序 : 开基宏远猷 庆光前悠 孝友承先德 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 守理重经修 奕世永绳武 千秋恒作裘 湖南益阳大泉周族派语辈序 贵 文 祖 志 一 永 兴 万 代 天 仁 学 宏 宗 益 世 守 绍 前 贤 继 述 声 名 显 由 来 达 孝 全 振 起 三 以 让 令 德 庆 悠 绵 湖南益阳汾湖州周族派语辈序 志 肇 宏 昭 列 时 旺 玉 堂 轩 国 字 必 尚 义 言 方 定 泽 之
单姓有出自姬姓与北方少数民族复姓改姓两种说法,单氏高祖为周文王族弟。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单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单姓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邑(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南),为甸内侯,因氏焉。于周襄公、穆公、靖公二十余代为周卿氏。又据《通志·氏族略》云:成王封蔑于单邑,故为单氏。
二、北方少数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阿单氏、纥单氏,皆改为汉姓单氏。
单姓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单姓一直活动于河南。宋朝时期,单姓大约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5%,排在第二百位以后,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山西、浙江、河南等。明朝时期,单姓大约有5万6干人,占全国人口的006%,排在第一百八十位以后。全国单姓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浙江,这三省单姓大约占全国单姓人口的65%,江苏为单姓第一大省,约占单姓总人口的29%。其次分布于河北、广东、安徽、湖南、山西等。当代单姓的人口大约有68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4%,为全国第一百七十七位姓氏。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单姓人口增加率与全国的平均值一致。目前单姓的第一大省为江苏,大约占全国单姓人口的13%。单姓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安徽、吉林、黑龙江,这五省集中了单姓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河南、河北、辽宁,这三省又集中了单姓人口的20%。全国形成了以东苏鲁皖、北黑为中心的两块单姓分布区。在苏沪、鲁皖浙大部、黑吉辽、内蒙甘肃中部、新疆西北、云南中部、广东珠江口地区,单姓在当地人群中1%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4%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居住了大约615%的单姓人群。在粤桂湘赣鄂大部、皖浙西南、福四川北段和南部、云南大部、豫陕、甘肃南部、宁夏北部、青海东部、山西南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大部、京津、山东西部,单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05%一o1%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16%,居住了大约29%的单姓人群。彭州、资州本木本。前十卷等,类皆绛帖之别也。
单姓姓氏 文化
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南安郡:西汉时期置县,治所在狄道(今甘肃陇西)。东汉朝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分汉阳郡再置郡,治所亦在狄道(今甘肃陇西渭水南岸),其时辖地在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梁国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亦置南安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西部各县,为全省三郡之一,辖兴、泉、漳三地。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改郡为县。
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
南安堂:以望立堂,源出自周成王之三子,曰名孝镛氏字单,封单叔为南安郡王,“南安郡”取南疆长治久安之意,单叔之后以字号赐封地为姓,后代遂成为单氏。
仁孝堂:待完善(单氏族谱三十一卷,首一卷,清宣统辛亥年仁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现被 收藏 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孝友堂:待完善(有单氏宗谱十卷,(民国)单宗朴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孝友堂铅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
忠孝堂:祖居山东单县及周边地区。
燕诒堂:待完善(浙江萧山西河单氏家谱,(清)单轮等修,清朝年间燕诒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如今仅存第二卷、第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浙江萧山单氏家谱七卷,(明)单金初撰,清乾隆年间燕诒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如今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单姓家族名人
单雄信:(--621) 曹州济阴(曹县)人。少勇健。隋末入瓦岗起义军。617年,任左武侯大。618年,率军投降王世充。620年,李世民率军包围东都。 单雄信与尉迟敬德交战,被刺坠马。次年,李世民克东都,王世充降唐,单雄信被杀。
单思恭:(约公元一六一九年前后在世)字惠仍,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末前后在世。工诗,宗竟陵体。著有《甜雪斋集》二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单经:东汉末期人物。公孙瓒部下,曾被公孙瓒封为兖州刺史。初平三年(192年)屯平原与刘备屯高唐联合陶谦对抗袁绍曹操联军,被击败。
单超:河南(今洛阳)人,东汉显宦。初为中常侍,后与桓帝共除专权之梁冀,封为新丰侯。恃宠骄纵,多行不法。后拜车骑。
单太后(单渊之女):十六国时汉(前赵)人。刘渊称汉帝,立为皇后。刘渊死后,刘聪即位,尊为皇太后。
单安仁: 凤阳府(今属安徽)人,明初将领。严整军伍,敌不敢犯。洪武元年擢工部尚书仍领将作事,诸所营造均称帝意,后改兵部尚书。
单恂:松江府华亭(今属上海)人,明代诗人。崇祯十三年进士,知麻城县。工诗词,力扫陈言。有《竹香庵词》、《白燕庵诗集》。
单姓来源如下:
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路史》及《千家姓》所载,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邑(故城在今河南孟津东南),为畿内侯,世为周卿士,单襄公之后为单氏。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室卿大夫,成王封蔑于单邑,其后以邑为氏。
上郡单氏出自氐人。据《通鉴》所载,晋怀帝永嘉二年,氐酋单征降刘渊。
清满洲八旗姓都善氏,敖拉氏后均改为单氏;达翰尔族敖沃勒、索多尔、克力彻尔等氏,汉姓为单;今蒙古、彝、满、保安、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一、姓氏渊源:
1、源于姬姓,出自商末周初周文王、武王之臣单公,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2003年初,陕西省眉县扬家村土崖半坡上一带,新考古发掘出以洞式窖藏方式的二十七件铭文青铜器,经权威级专家鉴定,是为西周时期周厉王和周宣王年代的青铜器皿。
青铜器上的铭文,首次大规模地记载了这位制造青铜器的西周人(单佐)的自己历史,共记载了自己家族八代的历史,包括他自己的历史:他先为西周的林业官员,然后成为武官,与俨允打过仗,受到周王赏识等等。这种记载,在以往的西周青铜器中从来没有过。这些撼世国宝还首次把周朝世系记得最详细,有文、武、成、康、昭、穆、恭、懿、夷、厉、和当朝天子宣王,是记载西周世系最多的青铜器,以前发现的西周“墙盘”都没有记得这么清楚。
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说,经过鉴定,“单氏家族”的渊源得以破解。
一直到春秋时期,单氏一族都是周王朝最主要的贵族之一,单氏和刘氏都是东周王朝最主要的支柱之一。但“单氏家族”起源于什么时候,又分封在哪里,上千年来,一直是个历史之谜,仅靠传说历史成为史籍《元和姓纂》、《路史》、《通志·氏族略》等史料的记载。以前,杨家村一带也出过一些重要的青铜器皿,上面也有记载“单氏家族”的事迹。专家据此判断,“单氏家族”的封地就在杨家村,即为西周初期的单邑。
根据《史记》、《左传》等史书的注释,史学界一直都认为单氏的起源是周成王的幼子臻。但现在可以证明,这一传统说法是错误的。从这次发现的青铜盘上的铭文来看,“单氏家族”的第一代单公是周文王、周武王时的大臣。
根据新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记载,新出土的这二十七件青铜器的具体使用者和所有者,是周王朝贵族单佐,是“单氏家族”的第八代。在一只青铜盘上,还记载了周王对单佐的封赏。
既然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在这里扎根,那他们的家族墓地及庄园又在哪里呢?截至目前,“单氏家族”的墓地及庄园还是一个谜。有待进一步依实考证。
这二十七件重量级青铜国宝所引发的很多谜团,至今还无法破解。
比如,“天子九鼎”说受到挑战:在上古时代,鼎不仅是实用器,而且还是重要的礼器,用鼎有严格规定。鼎与簋作为重要的礼器,有一套完整用鼎制度。据历史文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
而奇怪的是,这次出土的二十七件青铜国宝中,仅鼎就有十二件,其中有十件的形制花纹都一样。有的学者提出,十个鼎在当时摆出去,可能性不大,它们有没有可能是分开用的,比如说是五个一套呢。据典籍《周礼》的规范,鼎一般都与簋搭配使用,可是这次却没有发现簋,这到底是有所讲究呢,还是没有被发现?对于未发掘到簋,有专家说是历史上的盗墓所为。但如果是盗墓所为,那么又何解其只盗簋而不盗鼎呢?
但不管怎样,它们对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书认为:这批青铜器的新出土,会对耗费了数亿元项目款获得的所谓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中“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带来巨大无比的麻烦,另人怀疑所谓“专家们”的治学态度、手段和目的。
2、源于姬姓,出自周朝时期周成王给小儿子臻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路史》、《通志·氏族略》等史料记载,上古周朝时,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邑(今河南孟津),为甸内侯,因氏焉。其的子孙后代便以封地为氏,世代相传姓单至今。
单氏一族于周襄公、周穆公、周靖公二十余代为周卿氏。
按:此即第一个渊源所“冲击”的单氏渊源,有待进一步考证。
3、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中有复姓可单氏、阿单氏、渴单氏,入中原后一并改为汉姓单字“单”为氏。
二、得姓始祖:
单公、姬臻。
姬臻。周成王少子,很得周成王宠信,但由于长幼有序,故其兄钊被立为太子,为加强王权统治,封臻为卿,赏赐单邑,为畿内侯,即京城附近之侯国,用以拱卫京师。其后有以国为氏者,一说其裔单襄公之后方有单姓,因襄公为春秋时人,年代较远,似难令人信服,但因姬臻首封于单,故后世单姓大多尊其为单姓得姓始祖。
三、各支始祖:
单 安:宋元之际自湖州暗无天日安县迁山阴梅山之单港。
资料有待补充。
四、迁徙分布:
单氏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但在宋版《百家姓》中排位为第一百八十二位。
在古代,单氏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河南。
浙江省永康单氏之源,据《永康姓氏志·单氏》和方山脚《单氏宗谱》记载,唐乾符年间(公元874~879年)有工部尚书单琰发族于云南,至五世祖文林郎单宗化,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进士,任金华正堂(县令),任满,约于宋政和年间卜居永康丛桂坊。至十七世祖单辅靖任建康学录,不久转任判官,生单昂、单昱、单昴。单昴由明经任宁安通判,居何州。单昂任婺州医官,单昱则于元末卜居永康城北三十里的方山南麓,为方山单氏之祖。
单昂之后,廿八世祖单育又因大水为患,卜居城南长水,为水碓头单氏之祖。永康单氏祖居地丛桂坊,属古丽镇。在“县西北四十步”,始祖为单宗化,约在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年)与子单昴卜居永康县城丛桂坊。
永康单氏聚居地方山脚,属清溪镇,始祖为单昱,约于元至正末年(公元1365~1368年)从县城丛桂坊迁居方山之阳(方山脚)。永康上水碓属古丽镇,始祖为单昴后裔单育,约在清雍正末年(公元1731~1735年)从县城丛桂坊迁至。
五、郡望堂号:
1郡望:
河南郡:汉高宗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朝的三川郡为河南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
南安郡:南朝梁天监(公元502~519年)中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西部各县,为全省三郡之一,辖兴、泉、漳三地。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郡为县。
2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
南安堂:源出自周成王之三子,曰名孝镛氏字单,封单叔为南安郡王,“南安郡”取南疆长治久安之意,单叔之后以字号赐封地为姓,后代遂成为单氏。
仁孝堂:资料有待补充。
孝友堂:资料有待补充。
燕诒堂:资料有待补充。
单(Shàn)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邑(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南)为甸内侯,因氏焉。于周襄公、周穆公、周靖公二十余代为周卿氏。据《通志·氏族略》云:成王封蔑于单邑,故为单氏。又据《路史》记载,上古周朝时,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邑(在今河南省孟津县境),他的子孙便以封地为姓,世代相传姓单。
2、出自北方少数民族复姓改单姓而来。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可单氏、阿单氏、渴单氏,入中原后一并改为单姓单氏。
迁徙分布
单氏来源:三千零五十年前周成王姬诵封其少子姬臻于单邑,称单伯(封建诸侯分成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在各自的封国里是世袭的国君),其子孙都以单为姓。爵位三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国,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设县,秦在山东省的西南部设立单县,即为我族发祥之地。随着历代封建王朝的更迭和变迁,单县有支族向南方扩展,建立南安郡。并且在苏州阊门大兴土木建造气势雄伟的大堂,号称“南安堂”。后来南安堂和盐城西乡单家庄祠堂在在1943年被日寇烧毁,列祖列宗木祖、牌位、插屏等陈列品荡然无存。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沉痛的民族灾难。
公元1368年,大明朝洪湖赶散,南安堂苏州阊门人氏单西川和陆氏太君为了生存,带领四个儿子离开姑苏大城市。大房在苏北兴化南边单家堡(自命庄名——单家堡)落脚后,建有祠堂;二房在苏北盐城南乡北任庄(北龙港)落脚后建有祠堂;三房在苏北盐城北边北沙羊寨单家码头(自命庄名——单家码头)落脚后,建有祠堂;四房大海公在苏北盐城西乡单家庄、单家湾(自命庄名——单家庄)落脚后,建有祠堂。
单家庄一脉又分三房,且数十年后三房才分居生活。大房仍居单家庄、单家湾;二房分居小官庄,后来到沿河镇祁陆庄定居;三房分居马鹿垛。始祖大海公所生三子非常团结。祖辈们除了注重耕种之外,读书也不放松,世代书香,学文习武求艺,颇有人才。
因族大生支,于公元1862年(同治元年),三房开始单独分祭,祠堂1864年(同治三年)建在马鹿垛老墩子东南角上,以光宗耀祖。在天下单氏是一家的封建社会里,全国各地的单氏祠堂虽然用字都不相同,但世次完全相同。
单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周朝时周成王封小儿子臻到单地(今河南省济源县西南,一说现河南省孟津县一带)做伯,称为单伯。臻的家族昌盛,在周朝的二十几代君主中,都有单姓人在朝廷作大官。他们的后代就是今天单姓的来源。在古代,单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河南。浙江省永康单氏,据《永康姓氏志·单氏》和方山脚《单氏宗谱》载,唐乾符年间(874-879年)有工部尚书单琰发族于云南。至五世祖文林郎单宗化,登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任金华正堂(县令),任满,约于宋政和年间卜居永康丛桂坊。至十七世祖单辅靖任建康学录,不久转任判官,生昂、昱、昴。单昴由明经任宁安通判,居何州。单昂任婺州医官,单昱则于元末卜居永康城北三十里的方山南麓,为方山单氏之祖。单昂之后,廿八世祖单育又因大水为患,卜居城南长水,为水碓头单氏之祖。永康单氏祖居地丛桂坊,属古丽镇。在“县西北四十步”。始祖为单宗化,约在宋政和年间(1111-1117年)与子单昴卜居永康县城丛桂坊。永康单氏聚居地方山脚,属清溪镇。始祖为单昱,约于元至正末年(1365-1368年)从县城丛桂坊迁居方山之阳(方山脚)。上水碓,属古丽镇。始祖为单昴后裔单育,约在清雍正末年(1731-1735年)从县城丛桂坊迁此(余略)。
历史名人
单超:后汉河南省人。桓帝初为中常侍,帮助桓帝铲除异己,稳固江山立了大功,被封为新丰侯。常侍预谋获封者有五,世谓之五侯。自是权归宦宫,朝政日乱。后拜车骑将军卒。
单煦:字孟阳。宋朝平原人。中进士后,知洛阳县。勤政为民,成绩显著,升任昌仆知州,累官光禄大夫。煦友爱,他15岁时,兄单熙殴人至死,他劝兄逃跑,愿自己顶罪代死。当平原知县伍刚查明原因后,十分感动,免了单熙的死刑。
单父:宋代人。字仲儒。种牡丹,能变易千种,人呼为“花师”。
单雄信:唐代济阴郡人,为李密将,能马上用枪,军中号“飞将”。
单仲升:元代广东省增城人,奉母至孝。母卒,蔬时水饮,不事家业,庐墓三年,人称孝子。
单毓华:字枚叔。江苏省泰州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应县、州、府童子试,均为第一名。光绪二十五年人南京实业学堂。光绪二十九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法政大学,获法学士学位。光绪三十四年回国,殿试中举人。先后任清大理院推事、天津地方审判厅厅长,上海震旦大学,上海法政学院、上海法学院教授,上海三吴大学法学院院长,上海市律师。
郡望堂号
1、郡望
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南安郡:南朝梁天监(502-519)中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西部各县,为全省三郡之一,辖兴、泉、漳三地。隋开皇九年(589年)改郡为县。
2、堂号
南安堂:源出自周成王之三子,曰名孝镛氏字单,封单叔为南安郡王,“南安郡”取南疆长治久安之意,单叔之后以字号赐封地为姓,后代遂成为单姓。
仁孝堂:待完善(单氏族谱三十一卷,首一卷,清宣统辛亥年仁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孝友堂:待完善(有单氏宗谱十卷,(民国)单宗朴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孝友堂铅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
忠孝堂:祖居山东单县及周边地区。单县为单氏发祥地(有山东单县古单朱氏族谱六卷附忠烈公节录一卷,(民国)朱五信、朱五岭等续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忠孝堂铅印本七册。人民大学。)
燕诒堂:待完善(浙江萧山西河单氏家谱,(清)单轮等修,清朝年间燕诒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二卷、第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浙江萧山单氏家谱七卷,(明)单金初撰,清乾隆年间燕诒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单氏家族的单氏家谱(单湾村)
本文2023-09-22 06:47: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8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