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历史上的南人是指哪些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势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3收藏

韩国历史上的南人是指哪些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势力,第1张

从十五世纪后半叶的成宗时代开始,朝鲜的统治结构逐渐扩张。官僚阶层日益增多。俗称“两班”的文武官僚阶层人数增多。以协助世祖篡位的武将勋贵权臣为主的勋旧派,同与儒生和士大夫为主的士林派首先发生党争。燕山君被废黜后,士林派取得了胜利。士林派随后又不断发生内讧和分裂,包括明宗时期的大尹派和小尹派,以及宣祖时的东人党(岭南学派)和西人党(畿湖学派)。东人党在政治斗争中得势后又分裂为以李滉(李退溪)为首领的南人派和曹植为首领的北人派。北人派由于拥立光海君即位而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得势。朝廷中的北人党又分裂为以李尔瞻为首、主张拥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柳永庆为首、主张拥立嫡子的小北派。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后受到打击,柳永庆被赐死,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浊小北,而大北派则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南人则分裂为清南和浊南。西人派在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的政变中得势,又在显宗时期分裂为老论派(元老派)和少论派(少壮派)。南人派在肃宗时因依附张禧嫔而得势。总之,朝鲜王朝的中期和后期,是在混乱而无休止的党争中度过的。

   , 肃宗,字明普,李氏 第十九代君主,公元1674年至1720年时在位。父亲为朝鲜显宗李棩,母亲明圣王后金氏,继位者为世子李昀,即朝鲜景宗。肃宗为显宗独子,继承王位较为轻松,后长期执政达46年。肃宗本人善于权术,为了社会安定,通过改革放缓了对良民和贱民的掠夺。但在肃宗朝,困扰朝鲜王朝百年的朋党政治也达到最高峰,为平衡各方势力,肃宗不断转换执政派系,通过扶弱抑强的方法强化王权,但由此使党派斗争空前激烈,内耗了大量国力。肃宗在位期间正值中国 康熙年间,清与朝鲜在图们江及鸭绿江边界曾发生过领土纠纷。>  人物生平>  朝鲜肃宗名 ,字明普。显宗二年(1661年)八月十五日,生于庆德宫之会祥殿,为显宗独子。八年(1667年)受册为王世子。十二年(1671年)与大臣金万基之女(仁敬王后)行嘉礼。十五年(1674年)八月二十三日即位。>  肃宗六年(1680年)王妃仁敬王后金氏罹患了天花而过世,肃宗听从母亲明圣王后之意在隔年册立大臣闵维重之女闵氏为王妃(仁显王后)。但肃宗因非常宠爱后宫张禧嫔,再加上张氏生下他期盼已久的子嗣而贵为王妃的闵氏则长期无子,于是在肃宗十五年(1689年)下旨废王妃闵氏为庶人,同年册立张氏为王妃。>  五年后,幡然悔悟的肃宗又将闵氏复位,并把张氏降为禧嫔。七年后王妃闵氏薨逝,此时肃宗发现心有不甘的张氏曾请巫师诅咒闵氏,意图重返王妃之位,因此下旨赐死张氏,并且下达了往后的君主「不得以嫔御登后妃」的旨意。肃宗二十八年再册立大臣金柱臣之女为王妃。>  为了巩固日渐式微的王权,肃宗利用党派实力,不断转换执政派系以维持平衡,通过扶弱抑强的方法强化王权,因此加剧了党派之争。在个个党派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肃宗却借机重拾王权,但由此也内耗了大量国力。在肃宗和儿子景宗时期,困扰朝鲜王朝百余年的党派斗争达到了顶峰。>  另外,肃宗在位期间正值中国 康熙年间,清与朝鲜在图们江及鸭绿江边界曾发生领土纠纷。据朝鲜《李朝肃宗实录》记载:十七年十一月丙寅:「长白山,胡人(满族人)或称白头山,以长白故也」。可见,「白头山」称谓的发明权属于中国,朝韩是沿用了满族对长白山的称谓。>  肃宗四十六年(1720年)六月八日,于庆德宫之隆福殿升遐,庙号肃宗(),谥号显义光伦睿圣英烈裕谟永运洪仁峻德配天合道启休笃庆正中协极神毅大勋章文宪武敬明元孝大王(清朝赐谥僖顺大王),葬于高阳明陵。子李昀继位,是为朝鲜景宗。>

是仁显皇后历史么?如果是则为

仁显王后闵氏,名不详,朝鲜肃宗第二任王妃。闵氏出身名门,由于得到西人派及明圣王后的支持,年仅十四岁的闵氏被择立为肃宗继妃。1689年肃宗废去其王妃头衔并逐出宫。后肃宗将闵氏重接回宫,并复立为妃。1701年,闵氏因病去世,年35岁,谥号仁显。虽然正史对仁显王后的描述有限,但此后问世的《仁显王后传》《谢氏南征记》等野史小说却将仁显王后的故事大加描绘并流传甚广。小说将仁显王后塑造为儒教理念中的模范之妻,生动地演绎了她蒙冤、离宫、独居最后苦尽甘来的故事。仁显王后及其情敌张禧嫔也由此以两极的形象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仁显王后(인현왕후,1667年-1701年)闵氏,名不详,朝鲜肃宗时朝臣闵维重之女。朝鲜王朝肃宗李焞的第二任王妃。谥号仁显,全称孝敬淑圣庄纯元化懿烈贞穆仁显王后。仁显王后闵氏曾被肃宗逐出王宫,五年后又传奇的再度复位。她与张禧嫔以及肃宗的故事一直是朝鲜后宫历史的传奇之谈。(注:李氏朝鲜因为中国明清两代之附属国,君主、后妃及宗室的称呼皆降称,君主称国王,国王正妻称王妃,其次为嫔,依次顺延。王妃去世后谥号可称王后。)2人物生平仁显王后闵氏,本贯骊兴闵氏,生于朝鲜显宗八年(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四月二十三日(农历),出身书香门第。祖父闵光勋是朝鲜仁祖时期著名的才子,外祖父宋浚吉为朝鲜孝宗时期的领议政大臣,多有亲故(后被肃宗追谥为东国十八贤),父亲骊阳府院君闵维重亦为朝中重臣。肃宗六年(1680年),肃宗元配仁敬王后不幸辞世。七年(1681年)五月,在当时执政的西人派及肃宗之母明圣王后的支持下,年仅十五岁的闵氏(虚龄,实为十四周岁)被立为肃宗之继妃。然而令闵氏及整个王室甚为苦恼的是其入宫多年未有子嗣,肃宗原就为显宗独子,而今即位多年仍无后嗣更被认为“不利国本”,闵氏因此处境尴尬。肃宗原有宠妾张氏,原为宫中侍女,但深得肃宗宠爱,后因触怒明圣王后,于仁敬王后离世后被赶出宫。肃宗九年,明圣王后升遐,仁显王后为使王室有后遂提出接返张氏回宫,并得到庄烈王后的支持。张氏回宫后再度赢得肃宗宠爱,先封淑媛,又升昭仪,更诞下肃宗期望已久的嗣子李昀(即朝鲜景宗)及次子盛寿(早夭)。肃宗十五(1689)年,张氏被封为正一品“禧嫔”,已是与王妃之位只差一步。后肃宗听信禧嫔之言,不顾西人党的强烈反对,以儒家“七出”之“善妒”的名义废掉闵氏的王妃之位,将其与另一宫人金贵人赶出宫外,并册封张氏为王妃,其子李昀为王世子。其后闵氏一直居于京郊感古堂。几年后,由于肃宗厌恶张氏揽权专宠,便有意予闵氏复位,对西人党领袖金春泽发起的“闵妃重定运动”给予暗中支持。张氏遂意图谋害废后,被肃宗识破,尽剪其党羽。肃宗二十年(1694年)六月,肃宗迎接闵氏回宫并重立为妃,贬张氏为嫔,夫妻和好如初。张氏对此甚为不满。七年后(1701年),仁显王后病危,不久于昌庆宫景春殿因病去世,年35岁,谥号仁显,全称孝敬淑圣庄纯元化懿烈贞穆仁显王后。及肃宗去世,肃宗与仁显王后合葬,其墓地称为“双陵”。仁显王后病危期间,张氏曾请巫师作法意欲谋害王妃,结果被肃宗察觉,虽有世子为母求情及众多士官大夫反对,仍废为张氏为庶人并赐毒药将其鸩杀。肃宗事后思之,深感悔然,于二十七年十月七日(1701年)下旨,“自今著为邦家之典,不得以嫔御登后妃。”希望后世子孙不要以妾为妻,以免后宫怀有夺嫡之心。[1]3人物形象仁显王后一生峰回路转,气节高尚,本已堪称戏剧,而与之命运此消彼长的禧嫔张氏更是如此,这两个女人如宿命般纠葛在一起的故事为李氏朝鲜的数百年的宫廷生活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其实仁显王后于正史中的记载并不多,她出现的地方多为正式公开场合,如嘉礼等。即使是涉及其本人之事也重在叙述肃宗与朝臣士大夫的态度及做法,极少涉及王妃行为及想法,这也符合史官录事的一贯准则。总的来说,朝鲜正史《肃宗实录》虽对仁显王后着墨不多,但评价依然颇高,称其宽仁隐忍堪称“贤妃”。当然,我们也应看到,《肃宗实录》的定稿结集均由执政的西人派完成,西人派一直支持仁显王后,并与其患难与共。相反,这也注定了与之对立的南人派及张禧嫔在《实录》中难免遭遇“不公”。仁显王后及张禧嫔在后世名声大噪一方面源于其人物经历,但更多归功于野史小说,

  仁显王后艺术形象

如《仁显王后传》《谢氏南征记》等作品。小说《仁显王后传》成书很早,普遍认为仁显王后过世后不久就已经出现手稿。该书与同《癸丑日记》及《恨中录》并列为朝鲜宫廷小说三部曲。《仁显王后传》原作者不详,但史学界多认为作者应系仁显王后的贴身宫人。小说对仁显王后的生平和贤德事迹多有描述,并主要描绘了仁显王后嫁入王室,被张禧嫔陷害遭废等不幸遭遇以及最终再度复位坎坷过程。小说巧妙的引用了多个历史典故,成功塑造了仁显王后温婉贤淑,品行高尚的形象;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禧嫔被形容为天生的妖孽,是恬不知耻、心胸狭窄且蛇蝎心肠的恶毒女子,犹见作者对她的鄙视。另外书中存有的等级论调十分很明显,张禧嫔侍女出身却被封妃深为作者所诟病。小说其他缺点是忽略了朝鲜内外宫廷复杂的政治背景,同时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小说《谢氏南征记》的作者则为西人派的重要人物金万重,他因反对肃宗废后被贬谪。该小说以虚构的人物刘某及其正妻谢氏,小妾乔氏的故事,重现了肃宗、仁显王后、张禧嫔的感情纠葛,借此表达不满之情。正是历史小说的广泛流传,仁显王后完美形象得以深入人心,小说中她被比喻为中国上古时期的娥皇女英,为传统女性之楷模;禧嫔张氏则与之相反,妖魔化为褒姒妲己。代代相传后形成了她们自身特有的艺术形象。但这与人物真实的历史形象存在多少出入,恐怕已难以计较。正如尊刘贬曹理念下的《三国演义》,作为小说其成功自不必言,但其描述的历史真实性到底有几分就要慎重看待了。仁显王后闵氏在后世被多为推崇,一方面源于她的艺术形象闪耀着传统女性一切优良品质的光辉,为倡导儒教治世理念的社会树立了榜样;另一方面她的故事也迎合了女性群体希望夫君尊重妻子,并可以最终浪子回头、恩爱相伴的普遍心理。[2]

朝鲜肃宗 怎么死的

韩剧《张玉贞》以朝鲜历史上的张禧嫔为人物形象,讲述了张玉贞与朝鲜肃宗李焞之间真挚的爱情以及她作为针房侍女进入宫廷后的成长经历。朝鲜肃宗李焞是朝鲜的第十九代君主,在位期间,曾有张禧嫔干预朝政的事件,最终被他赐死。那么李焞最后是怎么死的呢?下面通过对朝鲜肃宗的简介来了解一下。

朝鲜肃宗简介 姓名:李焞 出生日期:1661年 父亲:朝鲜显宗李棩 母亲:明圣王后金 职业:李氏朝鲜的第19代君主 在位时间:1674年至1720年 逝世日期:1720年 庙号:肃宗 朝鲜肃宗李焞,幼名龙祥,字明普,是李氏朝鲜的第19代君主,是显宗的独子,显宗八年(1667年)册封为王世子,显宗十二年(1671年)与大臣金万基之女行嘉礼。显宗十五年(1674年),十四岁的李焞即位。 肃宗六年(1680年)王妃仁敬王后金氏罹患了天花而过世,肃宗册立大臣闵维重之女闵氏为王妃,即仁显王后。但仁显王后一直未能为他生下一男半女,于是她建议肃宗重新迎回他非常宠爱的张玉贞,而后张玉贞为他生下一子。于是张玉贞诱使肃宗废掉仁显王后,于是册立张氏为王妃。 肃宗李焞怎么死的 张玉贞在宫中横行,并干预朝政,五年后,肃宗幡然悔悟,又将闵氏复位,并把张氏降为禧嫔。七年后,仁显王后去世,肃宗发现张禧嫔请巫师诅咒闵氏,下旨赐死张禧嫔。肃宗二十八年再册立大臣金柱臣之女为王妃。肃宗四十六年(1720年),肃宗李焞死于庆德宫之隆福殿,庙号肃宗,葬于高阳明陵。 朝鲜肃宗的崔淑嫒是怎么死的

崔氏是寿终正寝

淑嫔崔氏(1670年-1718年),朝鲜肃宗的后宫嫔御。本贯首阳崔氏,曾祖父为崔末贞,祖父为崔泰逸,父亲为崔孝元,母亲洪氏为洪继南之女。  崔氏7岁入宫当宫女,据说在仁显王当正妃时,她在中殿是负责挑水做杂役的内人。1686年,仁显王后被废後,禧嫔张氏被立为王妃。根据李文宗的《寿文录》记载,崔氏在仁显王后的生辰偷偷在宫中为她祈祷,其过程中被肃宗遇见而被恩宠。这一点似乎指明了崔氏出生卑贱(但历史上,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崔氏是贱民的说法),因为仁显王后被废后,有地位的内人都跟随主人离宫居住在感古堂,只有身份卑贱的下人才会留在宫中。  根据《肃宗实录》和闵镇远(仁显王后的兄弟)的《大南漫录》记载,崔淑嫔向肃宗告密,揭发了张禧嫔以巫蛊之术诅咒仁显王后,导致张禧嫔被赐死。  崔氏在1693年10月生下王子永寿君,但在2个月後就夭折。1694年10月再生下延礽君李昑(後来的英祖),1696年又生下王子後来也夭折。  崔氏於肃宗十九年(1693年)被封为淑媛,翌年晋昭仪,再後一年晋贵人,肃宗二十五年(在连生3个儿子后)封为正一品淑嫔。  然而,朝鲜宫廷却从来没有真正的接受过崔氏,这一点从肃宗在公共场合对待英祖小心严谨的态度和英祖为了提升母亲的地位而付出的努力可以看出。无论是肃宗还是英祖,都必须尽量避免为了崔氏而和官僚们产生摩擦。  1718年崔氏逝世,享年49岁,因为身份是御嫔,崔氏在病危时候离宫,于私宅度合上双眼。同年农历五月十二日葬於杨州高岭洞瓮场里卯向原。1725年英祖即位,为淑嫔上諡号徽德()。英祖为了提升母亲的地位,在宫殿近处修建祠堂,命名为毓祥庙,即今日的七宫所在。英祖二年发生“乙巳士祸”,在乙巳士祸余波已平的1729年,英祖破格将毓祥庙升格为毓祥宫,全称毓祥宫和敬徽德安纯绥福淑嫔崔氏。  附注:  《肃宗实录》记载,肃宗十九年四月廿六日,命崔氏为 淑媛。肃宗二十年六月二日,特命以淑媛崔氏为淑仪。肃宗二十一年六月八日,命以淑仪崔氏为贵人。肃宗二十五年十月廿三日,升贵人崔氏为淑嫔。用端宗大王复位庆也。 入宫原因 淑嫔崔氏,生于显宗十一年(1670年),两、三年之后,父母相继过世,遂于肃宗二年(1676年)入宫,时年七岁(虚岁),入宫原因就现有资料推测,这段时间可能是家境清寒,所以,为了让家境能够好些,才会入宫当宫女。 一入宫就是“水赐伊” 找寻相关网站、《淑嫔崔氏神道碑铭》以及《崔孝元墓碑文》也找不到淑嫔崔氏七岁入宫是水赐伊的资料。 追赠母亲洪氏 淑嫔崔氏于肃宗四十四年(1718年)过世之后,于英祖十年(1734年)二月,开始追赠崔孝元的父母及洪氏的父母,倘若淑嫔崔氏真的是贱民出身的话,淑嫔崔氏的母亲洪氏、外祖母金氏又岂能被追赠为贞敬夫人?郑兰贞的例子是个很好的借镜! 崔孝元之碑文 再说,《崔孝元墓碑文》也没有记载他有妾室,如果,淑嫔崔氏真的是贱民出身的话,应该会记载“…侧室有一女,为肃庙后宫…”,但是,在《崔孝元墓碑文》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字句,所以,淑嫔崔氏为贱民出身这段可能是电视剧自行编撰的! 永寿(淑嫔崔氏出,早夭,无封君,永寿应该是乳名)  朝鲜英祖 李昑(初封延礽君)  无名(淑嫔崔氏出,未封早夭)  甄美丽-1988年MBC电视剧《朝鲜王朝500年-仁显王后》 南珠熙()-1995年SBS电视剧《张禧嫔》 金英爱-1998年MBC电视剧《帝王之路》 朴艺珍-2003年KBS电视剧《张禧嫔》  韩孝珠-2010年MBC电视剧《同伊》 朝鲜肃宗有几个儿子?生母是谁?

他有6个儿子

第1子 景宗大王 李昀(禧嫔张氏生) 第2子 盛寿(禧嫔张氏出,早夭,无封君) 第3子 永寿(淑嫔崔氏出,早夭,无封君) 第4子 英祖大王 李昑(延礽君,毓祥宫和敬徽德安纯绥福淑嫔崔氏生) 第5子 李?(淑嫔崔氏出,未封早夭) 第6子 延龄君 李昍(䄙嫔朴氏出,无子孙,以侄庄献世子之子、从孙恩信君李禛为后嗣;李禛又以继子南延君李球为后嗣,南延君就是兴宣大院君李是应的父亲,高宗李熙的祖父。) 朝鲜肃宗的儿子李英寿

肃宗是三代单传的独子,但他年过30,却尚未得子译官张炫的侄女张氏进入后宫。张氏此后产下一子,便是景宗,随即被升格为禧嫔之所以封她的儿子为景宗是因为张禧嫔之子是庶长子,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被立为继承人是符合古代王权继承的原则的,无嫡则立长

朝鲜党争自燕山君时代以来延续了上百年,非常激烈。其时西人老论派和南人派相对立,势同水火。南人因依附张禧嫔,拥护肃宗废正妃闵氏、立张禧嫔为正妃而得重用但是数年之后,肃宗后悔贸然废后西人派逐渐得势,这也是肃宗能以“诅咒国王”、“巫蛊后宫”的罪名将张禧嫔赐死的后盾此后将近120年,朝鲜的政权,基本上掌握在老论派手中, 朝鲜肃宗是个好皇帝吗

朝鲜肃宗李焞(이순 Yi Sun,1661年-1720年),幼名龙祥,字明普,李氏朝鲜第十九代君主,公元1674年-1720年时在位。父亲为朝鲜显宗李棩,母亲明圣王后金氏,继位者为世子李昀,即朝鲜景宗。

李焞为显宗李棩独子,继承王位较为轻松,后长期执政达46年。李焞善于权术,为了社会安定,通过改革放缓了对良民和贱民的掠夺。但在李焞朝,困扰朝鲜王朝百年的朋党政治也达到最高峰,为平衡各方势力,肃宗不断转换执政派系,通过扶弱抑强的方法强化王权,但由此使党派斗争空前激烈,内耗了大量国力。 李焞在位期间正值中国清朝康熙年间,清与朝鲜在图们江及鸭绿江边界曾发生过领土纠纷。 朝鲜肃宗李焞的王妃是谁肃宗妃子及子女简介

朝鲜肃宗的其他6个妃子张禧嫔,生于1659年,本籍仁同,父亲张炯,母亲坡平尹氏,因为诅咒仁显王后而被肃宗在1701年赐死,长子景宗继位后追崇为“玉山府大嫔”。和敬徽德安纯绥福淑嫔崔氏,生于1670年,本籍海州,父亲崔孝元,母亲南阳洪氏。她是宫女出身,据说,为已废的仁显王后祈福时,被肃宗遇见而得到宠幸。1718年去世。金泰熙饰演的张禧嫔宁嫔金氏,生于1669年,本籍安东,出身世族,父亲金昌国,母亲为全州李氏,肃宗十二年入宫为淑仪,后晋昭仪、贵人。曾被废黜并赶出宫外,不过在五年后与仁显王后一同复位,肃宗二十八年册封为宁嫔,1735年逝世。榠嫔朴氏,本籍密阳,宫女出身,肃宗二十四年因为怀有身孕得以封为淑媛,并在隔年生下延龄君李昍,1703年去世。贵人金氏,生于1690年,本籍庆州,宫女出身,肃宗晚期的宠妾,1735年去世。昭仪刘氏本籍江陵,宫女出身,肃宗二十四年封淑媛,二十五年晋升为淑仪,二十八年册为昭仪,1707年去世。朝鲜肃宗的子女朝鲜肃宗有6个儿子和两个公主,其中三个儿子和两个公主在小时候就夭折了。朝鲜景宗李昀,是朝鲜第20代君主,生于1688年,母亲为张禧嫔,1724年驾崩。朝鲜英祖李昑,生于1694年,毓祥宫和敬徽德安纯绥福淑妃崔氏所生,开始被封为延礽君,1776年去世。延龄君李昍,生于1699年,嫔朴氏所生,1719年去世。

朝鲜肃宗最爱的人是谁

其实爱不爱并不那么重要,调查发现每个人的结婚对象都不是自己最爱的人,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但是当你年老的时候你发现你非常爱你的结婚对象,虽然当初来说他或许她不是你的最爱

《张玉贞》朝鲜肃宗李焞简介及怎么死的?

朝鲜肃宗简介姓名:李焞出生日期:1661年父亲:朝鲜显宗李棩母亲:明圣王后金职业:李氏朝鲜的第19代君主在位时间:1674年至1720年逝世日期:1720年庙号:肃宗朝鲜肃宗李焞,幼名龙祥,字明普,是李氏朝鲜的第19代君主,是显宗的独子,显宗八年(1667年)册封为王世子,显宗十二年(1671年)与大臣金万基之女行嘉礼。显宗十五年(1674年),十四岁的李焞即位。肃宗六年(1680年)王妃仁敬王后金氏罹患了天花而过世,肃宗册立大臣闵维重之女闵氏为王妃,即仁显王后。但仁显王后一直未能为他生下一男半女,于是她建议肃宗重新迎回他非常宠爱的张玉贞,而后张玉贞为他生下一子。于是张玉贞诱使肃宗废掉仁显王后,于是册立张氏为王妃。

朝鲜(76)

作者:正二位都承旨

毫无疑问,张禧嫔在朝鲜 历史 上的名气,可谓是“人尽皆知”。这位早年不幸没入宫廷的女性,凭借着超凡运气和强烈野心,成为朝鲜王朝 历史 上首位以平人身份登鼎国母之位的王妃。但是,承旨本期所要讲述的人物并非张禧嫔,而是她一生的仇敌、仁显王后闵氏。

与张禧嫔一样,仁显王后闵氏的人生亦充满传奇色彩,时至今日仍为人津津乐道。如果说,张禧嫔的传奇在于阶级大跨越,那么闵氏的传奇则在于王妃宝座的失而复得。

据肃宗亲笔手书的《御制仁显王后明陵志》记载,仁显王后闵氏,本贯忠清道骊兴,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四月二十三日生于汉阳西部的盘松坊私第,父亲是时任集贤殿副提学(正三品)的闵维重,母亲是恩城府夫人宋氏(西人党领袖宋浚吉之女),她是闵维重与宋氏所生的第2个女儿。

闵氏的降生,跟朝鲜 历史 上那些著名人物一样,有着扑朔迷离的传说。朝鲜宫廷女性三大杰作之一的《仁显王后传》记载道, “闵氏出生之日,家门上方瑞气萦绕,产室内部香气袅袅。” 而《明陵志》里亦有 “日月生于两肩” 的记载。闵氏父母得知后,为了避免引火烧身,遂秘密嘱咐全家上下三缄其口,禁止对外声张。可见,闵氏一门的家风甚是严谨。

由于年代久远,现代人无法考证此类记载的真实性,但古人热衷为名人披上神话外衣的做法,倒颇有一番趣味。闵氏出生后,很快就表现出非同常人的气质。《明陵志》记载曰 :“自幼嬉戏,绝异凡儿,不与人较争,不言人过失,或有论人是非者,辄笑而不答。” 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幼童的作风,但正是这“笑而不答”的沉稳,成为闵氏日后能够重返宫廷的关键砝码。

在当时的朝鲜国内,骊兴闵氏属于名门大族,最早可以追溯至高丽时代。始祖闵称道受高丽王赏识,位居尚书奉御,自此骊兴闵氏开始崛起。截至闵维重一代,闵氏俨然盘踞朝堂之上,拥有相当分量的话语权,更何况闵维重还是“西人党”核心成员,地位不容小觑。当然,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子孙里还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明成皇后”,想必会更加得意。

按道理讲,闵氏的家庭背景如此庞大,应该尽享荣华富贵,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在小闵氏6岁那年,宋氏不幸病逝,丧母之痛令闵氏无法接受。失去母亲后,小闵氏旋即被鞠养于仲姑洪氏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然而,命运不会让闵氏太舒服,一场风波即将降临。

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八月十八日,在位15年的显宗大王李棩薨逝于昌德宫斋庐,享年34岁,葬于崇陵,王世子李焞即位于仁政门,是为肃宗大王,成为朝鲜王朝第19代国君。肃宗即位后,素与西人党有仇的南人党立刻发难。翌年,闵维重被冠以 “附丽时烈,主张邪论,坏乱朝纲” 的罪名,与闵鼎重、李䎘、李翊、李选等人一道罢官。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六月十四日,闵维重被流放庆尚道兴海,一去就是近一年。

父亲沦落荒野,年仅12岁的闵氏被迫跟随父亲及家族前往流放地。一路上,父女俩饱受折磨,也让闵氏品尝到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在兴海的日子里,闵氏放下两班大**的身段,尽心照顾父亲。每当餐食上桌,只要闵维重没动筷子,她也不动,如果有孩子争抢食用,她就会斥责对方。闵氏的端淑,令闵维重大感温馨,称赞她 “诸子女无能及者”

闵氏父女的命运,很快随着南人党的内讧得到转机。原来,在闵维重等人被判流放前夕,左尹南九万给肃宗上了封奏疏,爆出南人党领袖许积的庶子许坚殴打妾室,闹得整个汉阳满城风雨。同时,他还怒斥许坚 “掠人妻妾,奸骗狙诈” ,痛诉许积在“李东龟女被掠”一案中,利用权势打压民事诉讼,帮助儿子逃离牢狱之灾。消息一出,整个王廷为之侧目。

南九万的奏疏一石激起千层浪。果然,肃宗李焞勃然大怒,当即同意判义禁吴始寿的建议,命令义禁府捉拿许坚归案。随着审问的深入,越来越多猛料被挖出。同年四月九日,被刑具折磨得痛不欲生的许坚招供,除了陈诉自己掠人妻女的事实外,还爆出打算安排武士埋伏宫门外,趁夜杀掉自己父亲及其党羽,进而废黜肃宗,另立临城君李熀为王。

这下可好,“*乱”加“谋反”,许坚坐实了“国贼”罪名。三天后,许坚被凌迟处死于军器寺前路,还顺带拉上了福善君李柟。这位王子没能逃脱死亡,被肃宗强势绞死。许坚被杀,所造成的蝴蝶效应是巨大的,首当其冲便是他的父亲许积。

作为南人党的领袖,纵使肃宗对他保有 情感 ,但拗不过其子谋反事实,加上忌惮南人党势大的缘由,最后肃宗还是选择弃车保帅,将许积免职,相关人员遭到制裁,蹦跶不足一年的南人党轰然倒台。

南人党倒台,西人党无疑是最高兴的。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四月二十九日,在兴海漂泊的闵维重被赦免,重回权力中枢,担任工曹判书。翌月,改任户曹判书。闵维重复官,让闵氏摆脱了牢狱之灾,这场朝鲜 历史 上著名的庚申大黜陟,不仅对盘踞朝堂的势力进行新一轮洗牌,而且也为闵氏入宫创造了条件。

同年十月二十六日夜晚,仁敬王后金氏在庆德宫薨逝,享年21岁,葬于翼陵。金氏是肃宗李焞的原配,从王世子嫔到王妃,金氏陪伴了自己丈夫11年,期间还为肃宗产下2个女儿,但均因疾病早夭,此后没能留下子嗣。虽然金氏没能诞下嫡子,但肃宗还是很敬重妻子,对她多加照顾。

仁敬王后升遐,中宫之位空悬,宫廷内外暗潮涌动。到底谁家女子有幸续任国母?市井坊间谈论不休。见儿媳早逝,肃宗的母亲、明圣王后金氏忧心忡忡,而身为王室家长的庄烈王后赵氏(仁祖李倧的继妃,此时被尊为“慈懿大王大妃”)自然也倍感忧虑。于是,她当即颁布懿旨挑选淑女入宫。

《拣择令》一出,瞬间吸引了两班贵族的目光,这是壮大家族势力的天赐良机。清风府院君金佑明是已故显宗大王李棩的丈人,亦是当今明圣王后的父亲,他跟闵维重私交不错,又听闻其女德才兼备,遂上奏大妃举荐闵氏入宫。恰逢此时,闵维重的岳父宋浚吉也上疏肃宗,力保闵氏入宫。两位重量级人物出面,让庄烈王后欣喜不已,她旋即派人诏见闵维重,拟立闵氏为王妃。

承旨在前文谈到,闵维重的家风很严谨,尤其对政治话题很敏感。如今大王大妃拟立自己女儿为王妃,让闵维重有点手足无措,常年混迹官场的他太了解宫廷生存的险恶。所以,他领旨后百般推脱,先后推辞了3次,婉拒王室盛意。

肃宗是一个极好面子的人,闵维重和稀泥的行为,令他很不高兴,遂把他叫来臭骂了一顿。眼看无法浑水摸鱼,闵维重只好召集家人,当众宣布消息,让女儿跟随中使前往于义洞接受中宫教育。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五月二日,肃宗李焞与闵氏在仁政殿举行大婚,册封闵氏为朝鲜王妃,授予闵维重“骊阳府院君”爵号,并向宗主国清朝呈递国书。芳龄14岁的闵氏就这样步入宫廷,是为仁显王后,开启了充满传奇色彩的后半生。

仁显王后闵氏入宫后,很快发现宫廷生活跟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闵氏和肃宗大婚后整整7年,肚子一点变化都没有,这就引起宫廷内外的猜疑。尽管闵氏很用心服侍丈夫,甚至在肃宗感染天花时日夜不离地照顾,却没能换来嫡子的降生。在古代宫廷,无法生育的女人是很悲惨的,她们随时会被打入冷宫。闵氏深知此理却无能为力,肃宗似乎对她不感兴趣。

就在闵氏日夜苦恼之际,一个人的出现打乱了她的思绪,这个人就是张玉贞,亦是日后叱咤风云的张禧嫔。张玉贞出身译官世家,属于名门之后。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年初,张玉贞的父亲张炯因病逝世,年仅10岁的张玉贞被堂伯张炫抚养。然而,由于张炫错误弄权,被卷进三福之乱中,家族遭牵连,失去倚靠的张玉贞从此没入宫廷,尝尽了旁人的冷嘲热讽。

幸运的是,入宫后的张玉贞凭借过人姿色和灵活头脑,深得庄烈王后赵氏的喜爱。正值青春期的肃宗见到张玉贞后,自然也被对方美貌所吸引,两人关系迅速升温。肃宗偷偷宠幸内人的事情,无法避免被明圣王后金氏所知,这位素来手段强硬的女人,从张玉贞身上窥见了前朝废妃尹氏的影子,于是她在仁敬王后薨逝后,命令内官把张玉贞轰出宫门。

本以为流落街头的张玉贞会死心,结果对方阴差阳错地受到“崇善君李澄”妻子申氏的礼遇,顺理成章住进了宗亲府邸。当仁显王后闵氏入宫后,承受“无子”折磨的闵氏从他人口中得知此事,本性善良的她遂向明圣王后进言,希望让张玉贞回宫,毕竟她是目前唯一深得肃宗喜爱的女人,也是最有可能诞下子嗣的女人。不得不说,闵氏的格局确实大,她想到的是整个王廷和后宫的安定,而非一己私欲。

只是,明圣王后当场驳回了闵氏的请求,她指责对方“过于单纯”,完全没有顾及后果,还把张玉贞比作“国家之祸”。在她看来,张玉贞回宫势必会威胁到中宫权威,掀起不必要的争斗,届时宫廷将无宁日。帮她无异于自取其辱,厌恶之情表露无疑。

倘若仔细分析各自的立场,其实都有道理。闵氏站在宏观角度考虑,明圣王后站在现实角度考虑,一时间难分对错。所以,直至明圣王后薨逝,闵氏都不敢再提此事。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十二月五日,41岁的明圣王后金氏在昌庆宫储承殿的西别堂薨逝,葬于崇陵,限制张玉贞回宫的枷锁被打破。

明圣王后驾鹤仙去,闵氏再次向肃宗进言让张玉贞回宫。内心窃喜却犹豫不决的肃宗,为了维护正面形象,又假惺惺地跑去征求祖母的意见。宫里人都清楚,当年张玉贞就是庄烈王后所属侍女之一,她老人家肯定举双手赞成啦!就这样,曾遭到明圣王后打压的张玉贞重返宫廷,而作为张玉贞“贵人”的仁显王后闵氏,也为自己的“天真”付出了惨痛代价。

张玉贞回宫后,很快与肃宗缠绵在一起,骄纵之情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初明圣王后之所以把她赶出王宫,就是看出她品性不佳,如今正好验证先见之明。肃宗对张玉贞的日益宠幸,与冷清的中宫殿形成了强烈对比。忘恩负义的张玉贞为了试探闵氏的态度,当众跑到内殿(王妃居所)门前与肃宗打情骂俏。

自太祖大王李成桂开国以来,历代王妃哪有受过这般羞辱,被气得浑身颤抖的闵氏拼命压抑愤怒,从容地说道: “汝当奉承传教。” 就当你是在教我夫妻相处之道了。闵氏的隐忍,让张玉贞愈发狂妄,此后但凡王妃的旨意,她直接无视,甚至内官来喊都喊不动。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忍无可忍的闵氏终于爆发,她下令把张玉贞抓来寝宫,让人把她狠狠打了一顿,以解心头只恨。二人遂成仇敌,形同水火。打完张玉贞后,闵氏意识到形势很严峻,倘若让她继续红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三月二十三日,她通过父亲闵维重的关系,支持青阳县监金昌国的女儿入宫,意图削弱肃宗对张玉贞的感情。只是,闵氏低估了肃宗的意志,金氏入宫后毫无作用,反倒成为张玉贞崛起的垫脚石。

同年十二月初,肃宗颁布册封张玉贞为淑媛的教旨,瞬时满朝诧异,这显然不符合内廷升迁制度。以正言韩圣佑为代表的朝鲜言官们,纷纷群起而攻之,指责肃宗宠幸张玉贞,无视朝纲朝纪,给肃宗扣上了“好色”的帽子。

言官们的口水,让肃宗恼羞成怒,见搪塞不得的他干脆撕破脸,把嘴多的大臣革职查办。翌年六月十三日,朝鲜国内暴雨如注,江襄道(后改称“江原道”)境内发大水,致使164户民居被冲毁,溺死流亡者不计其数。这场百年一遇的洪水,似乎预示着某种灾祸即将发生。朝鲜史官则在《肃宗实录》里称其为 “前史以大水为女宠之徵,是时张氏嬖宠方盛,是灾之作,非偶然矣”

大洪水爆发,并未促使肃宗反省。见君王死性不改,户曹判书李敏叙直接把张玉贞称为“妖人”,希望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谁知,肃宗面不改色,还进一步晋升张玉贞为昭仪。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十月二十七日,张玉贞诞下肃宗的庶长子李昀,他就是后来的景宗大王。喜获麟儿的肃宗龙心大悦,一年后再次晋升其为禧嫔。

此时此刻,仁显王后闵氏愈发后悔自己引狼入室的行为。为了维护己方利益,她只好向庄烈王后赵氏寻求帮助,期待能够制衡张玉贞。可惜的是,张玉贞早已羽翼丰满,加上庄烈王后垂垂老矣,又听信崇善君之妻申氏的谗言,闵氏的劝谏等于没说。

仗着自己是王世子的生母,肃宗和庄烈王后作为靠山,张玉贞与兄长张希载合谋,大肆培植党羽,与南人党昏夜聚会,开始谋求政治话语权。期间,张希载在贞明公主的家宴上公然调戏歌妓,事后还利用捕盗大将的职务掩护其逃走。贞明公主可是宣祖与仁穆王后的嫡女,王室辈分极高,张希载的行为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

事后,闵鼎重、李徵明、金昌协等一批重臣相继上疏,要求国君严惩此事。肃宗非但没认真对待,还以“传说之谬”为由把他们臭骂一顿,命令不准危言耸听,俨然一幅昏君模样。经历一系列挫折,闵氏犹如泄了气的皮球,特别是闵维重病逝后,失去靠山的她惶惶不知终日。见闵氏无计可施,嚣张的张玉贞终于把手伸向了王妃宝座。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89年)新春刚过,王宫内刮起了“中宫陷害嫔妃”以及“废后”的谣言。霎时间,宫廷内外议论纷纷,大家都在七嘴八舌讨论着。四月二十四日,肃宗向承政院下达谚旨,打算废黜闵氏王妃之位。都承旨柳命坚惊恐万分,苦谏肃宗收回成命。

当日,六卿大臣云集朝堂,肃宗当众宣布废黜决定,群臣震惊不已。校理姜铣不满肃宗无故废妃,驳斥道: “中宫为一国之母,今将十年,未闻有失德。殿下何遽下此不忍闻之教耶?” 肃宗见状大声答复曰: “名为国母,而实无其德,尚可以国母待之乎?” 坚决要废黜闵氏和金氏。

五月二日,肃宗正式下达教旨。消息传来,明安公主(显宗小女儿)和大长公主大惊失色,连忙入宫拜见肃宗,不断诉说闵氏的贤淑德行和服侍大王大妃时衣不解带之情形。但肃宗面无表情,两公主见状只好叹息而出,前往内殿通知闵氏。

当闵氏听闻自己被废时,或许早就料到有今天,淡然脱下后服、摘下后冠、拔去凤钗,准备离开宫廷。旁边的宫女们伤心痛哭,为王妃鸣不平。这时,张玉贞派来一位宫女,企图搜身羞辱闵氏,谁知闵氏怒目而视,胆小的宫女惊吓而去。这场风波史称己巳换局,成为朝鲜王朝著名的 历史 事件。

闵氏回到本家禁宫后,命令封锁所有入口,并把奴婢和仆人全部赶出去,身边仅留下3名忠心的宫女。饮食方面,早前宫中会定期运来餐食,闵氏知道后果断拒绝(担心张玉贞下毒),只收干货。宗族见闵氏处境凄惨,不顾阻拦送了些松茸,帮助闵氏补充营养。

就这样,闵氏在荒野禁宫住了整整5年,窗户和四壁因缺乏修缮而破损,院子里杂草丛生,方圆数里不见人烟。虽然日子苦了点,但至少远离宫廷争斗。白天,闵氏会独自在院子里散步,有时还会把兄长闵正字的女儿喊到身边,教授她《小学》《烈女传》和纺织手艺,借此打发无聊的时光。

闵氏被废后,张玉贞顺理成章顶替上位,成为朝鲜王妃。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六月十六日,肃宗下诏册封3岁的李昀为王世子,标志着张玉贞权势达到顶峰,意气风发的张玉贞如同当年的废妃尹氏一样,认为掌控了一切,其实张氏集团的覆灭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张玉贞成为国母后,愈发骄狂无比、专横跋扈、目中无人,大有当年废妃尹氏的风范。轻则打骂宫女,重则施以酷刑,把王宫搞得乌烟瘴气。同时,她在煽动党羽挑起党争之余,还疯狂搜刮民脂民膏,借此满足疯狂的欲望。随着时间推移,肃宗越来越厌恶张玉贞的骄纵,更忌惮支持她的南人党势力,害怕王权被夺,两人的感情出现隔阂。

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四月十二日,被张玉贞蒙蔽了11年之久的肃宗李焞逐渐清醒,认清张玉贞的真实面孔。于是,痛改前非的肃宗下旨恢复仁显王后闵氏、闵维重及3位夫人(李氏+宋氏+赵氏)的爵号,让中使带着自己亲笔书写的手札前往骊兴,迎接闵氏回宫。

当中使人马驻足禁宫门前,闵氏命宫女递出手信,坦言 “别宫移处之命,尤非贱臣所可祗承者” ,把对方晾在门外,中使屡次吃闭门羹。得知消息的肃宗清楚,闵氏心有怨恨,无法原谅自己的所作所为,但身为君王不可能低声下气去求一个女人,所以他派人传达旨意,严令闵氏开门。

见对方心意已决,再矫情下去恐生是非,闵氏这才打开大门。众人见院子里 “庭草蒙密,未有人迹” ,无不感伤落泪,很难想象在这种恶劣环境下,闵氏是怎样坚持下来的?中使当即派人召集坊民,一起动手清除杂草,随后走到正室门前,跪请王妃回宫。

此时的闵氏尚有怨念,依旧很不情愿,推脱没有合适的衣服。传旨内官来回跑了好几趟,待肃宗把东西都准备好后,闵氏才松口登上凤辇,夫妻俩在西宫景福堂见面。翌日,肃宗下旨降张玉贞为禧嫔,收缴、焚毁先前颁赐的王妃玺绶和玉册。

闵氏重登妃位,史称甲戌换局。张玉贞轰然倒台,南人党再次被逐出朝堂,张希载、闵黯等人遭罢职流放,西人党则恢复了元气,而闵氏则成为朝鲜王朝518年国祚中,唯一一位生前被废黜却重新恢复身份的王妃。

闵氏回宫,被肃宗打压的张玉贞又该如何应对呢?心气高傲的她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屡屡找机会向肃宗抗议,儿子是王世子,自己也是天朝册封的正牌王妃,凭什么剥夺妃位?藐视天朝还是欺负孤儿寡母?肃宗不好发作,以免被人抓住把柄,只答以“国无二尊”,暗示张玉贞认清现实,则可保荣华富贵。

骄纵成性的张玉贞怎么可能放低身段?愈发痛恨仁显王后闵氏,开始失去理智,开始思索除掉仇敌的方法。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四月,原本就体弱多病的闵氏患病, “左右脉候洪大,胸膈烦闷,舌上有黄百苔,且有痞滞喘急之患” ,之后病情逐渐加重,以致 “脚部痛虚,受针为难” ,这个人形同枯槁,令人不忍直视。

得知闵氏病重,张玉贞十分喜悦。据《仁显王后传》记载,张玉贞曾散尽家财买通宫人,先是欲往中宫膳食里投毒;阴谋破产后,又利用王世子大婚契机,往新衣里散入符咒和毒药,想通过献纳新衣整死闵氏。由于闵氏戒心十足,婉拒张玉贞所献衣物,令其无法得逞。

《仁显王后传》是站在受害者角度所撰写的宫廷小说,作者已不可考,一说是仁显王后身边宫女,一说是朴泰辅后人或王后本家亲戚,对张玉贞的丑化难免会夸大,真实性有待商榷,内容仅作为参考,但它从侧面给予我们了解闵张之争的新途径。

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八月十四日,与病魔抗争了一年多的闵氏,带着对世间的遗憾和命运多舛的不满,在昌庆宫景春殿内薨逝,享年34岁,葬于明陵,一代传奇落下帷幕。临终前,闵氏向身旁的兄弟闵镇厚诉说张玉贞对她的不恭,感叹自己的人生艰辛。

仁显王后的薨逝,让肃宗很内疚,他亲自书写志文,依托对亡妻的思念。同年九月二十三日,淑嫔崔氏获知张玉贞在就善堂西侧私设祭坛,恶意诅咒王妃的事实,当即向肃宗汇报此事。恼羞成怒的肃宗于2天后的夜间下达备忘记,以 “罪已彰著,若不善处,则他日之虑” 为由,下达命张玉贞自尽的密旨。随后,在仁政门公开审理巫蛊一案参与者。

十月八日,肃宗正式对外宣布张玉贞自尽的消息,并下旨嘱咐后世子孙: “不得以嫔御登后妃” 。考虑到王世子的感受,肃宗没有继续深究,张玉贞自尽后遂草草了事。后来,即位的景宗追尊母亲为“玉山府大嫔”,设立大嫔宫祭祀,遗址留存至今。自此,仁显王后闵氏与张禧嫔之间的恩恩怨怨终于尘埃落定,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参考文献

1《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元孝大王实录》

2《承政院日记·肃宗朝》

3《仁显王后传》(译本)——张龙妹/张彩虹/王艳丽

PS: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请尊重版权。

经典韩国**推荐(第十四期)

韩国历史上的南人是指哪些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势力

从十五世纪后半叶的成宗时代开始,朝鲜的统治结构逐渐扩张。官僚阶层日益增多。俗称“两班”的文武官僚阶层人数增多。以协助世祖篡位的武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