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乐器有哪些
1,蜂鼓
蜂鼓,因鼓身其形似蜂而得名。是壮族、瑶族和毛南族混合击膜鸣乐器。又以横置腹前演奏而有横鼓之称。壮族还称岳鼓。瑶语称勐啯、如叨。毛南族称长鼓。此外,还有腰鼓、瓦鼓 、黄泥鼓之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
2,天琴
天琴是壮族人(布偏与布岱支系)使用的弹拨类弦鸣乐器。壮语称鼎叮(壮文:den,越南文:then),由乐器发声谐音而得名。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圆润明亮,常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深受偏人喜爱。
3,马骨胡
马骨胡,壮族拉弦乐器。壮族称冉督、冉列。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隆林、田林、百色、靖西、德保一带和云南、湖南等省壮族地区。
4,铜锣
明、清时期,锣被广泛的应用于戏曲音乐、舞蹈音乐和传统吹打乐当中。据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当时的戏曲歌舞中就用到了云锣、小锣、汤锣和大锣等等。
5,铜鼓
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少数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
-壮族
-蜂鼓
-天琴
-马骨胡
-铜锣
-铜鼓
侬人 ①侬人(Nung)
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使用侬语,属汉藏语系 壮侗语族。有仿照汉字构成的侬字,与汉字一起夹杂使用,多用于记录山歌。1961年改用拉丁字母拼音文字。保持万物有灵信仰,崇拜祖先。从侬人的自称以及他们的家谱和传说中,表明其祖先原居中国广西境内,与中国壮族中的侬人支系同源。另据史书记载,早在唐、宋时代,侬人已在中越边境居住,尔后逐渐南移,在越南境内形成单一民族。在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上仍与中国壮族侬人支系相近。侬人与越南少数民族岱人族源亦近,并由于长期毗邻而居,相互影响颇深,在某些杂居区,彼此很难区分,只是因自称不同而被划分为不同的民族。侬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和甘薯,有铁匠、木匠、陶匠,能制造各种工具和器皿,并有纺织、染布和刺绣等家庭手工业。为避免财产外流,曾盛行过兄终弟及的转房婚。侬人善歌,并有特定歌圩,进行对歌,可连唱两三昼夜。
越南在60年代曾经确认过有壮族,不过后来又重新确认为几个不同的民族,主要有侬族、岱依族、热依族等,其中侬族和岱依族人口最多,而侬族和岱依族的语言风俗很接近,主要根据他们从广西进入越南的时间来区分,早到的为岱依族,近代迁入的为侬族,他们的语言和风俗也跟壮族中的讲南部方言的支系如侬人、布岱等接近,越南侬族与广西壮族的侬人一样,都有民族英雄侬智高的故事流传。
中国与越南都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尤其是广西与越南接壤,两国边境居住的居民大多数广西的壮族,以及越南的岱族和侬族。根据越南人口普查统计,岱族是越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位居越南第二,主要分布在靠近中越边境的越南“广宁、高平、谅山、北太、黄连山、宣光、河江、老街等省”一带。侬族大约有968万人口,主要居住在“谅山 、高平 、北太、河北、河江、老街、宣化 、安沛等省”[1]。广西的的壮族与越南的岱族、侬族都是属于壮泰族群,是属于不同国家的同根生民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在历史上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在风俗文化方面,有着彼此的信仰与习俗。本文就介绍广西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春节风俗文化风俗。
广西的壮族和越南的岱族、侬族在春节习俗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吃压年饭、祭灶、挑新水、迎新火、请牛、拜年等活动。
祭灶,在中国和越南都是广为流传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祭灶,就是祭祀灶神。广西的壮族,越南的岱族与侬族都是在腊月二十三过灶君节,也叫做灶王节,祭祀就是灶神。在这三个民族看来,当灶王节祭祀灶神之后,春节就来临了,这一天春天的气氛就渐渐浓厚了。所以,在灶王节这一天,壮族、岱族、侬族的家家户户都摆着灶台,灶台上放一个香炉,周围就用红纸贴着这个香炉,不设神像,就是以这一种方式祭拜灶神。
中越边界三个民族对灶神传说版本是非常相似的。他们认为,灶神是玉皇大帝派来的掌管人间每一个家庭烟火的神灵。在灶王节这一天,灶神都要回到天宫,对玉皇大帝讲述一年来在人间的生活。其中,鸡乃是灶神骑的马,是要飞到天上的坐骑。因此,在这一天壮族人都会杀鸡宰鸭,以及用猪肉做成粽耙,把这些食物作为祭品,摆在灶台面前祭拜。借此希望灶神能在玉皇大神面前说好话,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在祭灶这一天,就叫做入除,为了欢迎灶王爷上天,人们通常对家里做一番大扫除,准备过春节。等到除夕夜的时候,人们又挂上灶灯,以此欢迎灶神回归人间。
壮族乐器有哪些
本文2023-11-01 09:50:3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86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