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碑都刻哪些人名字?
刻碑上都刻有逝者的名字和立碑人的名字。人去世后,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墓碑文上一般刻记死者的姓名、籍贯、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与死者的关系,写碑文应对死者充满敬意和感情。
墓碑上的姓名
逝者姓名要写在墓碑中心部位,这里称中榜,在书写墓主名字时,其字数多少,与吉兆相关联,为尊敬长辈,过去加了许多尊敬的词,如父亲称考、显考,母亲称妣、显妣,男子加公、府君,女子加氏、孺人,而且字数多少依生、老、病、死、苦五个字循环应用。
其中以落在六、七、十一、十二、十六、十七的生、老二字上为吉利,落在病字上中等,落在死、苦二字上,则不吉利,所以拟中榜之字时,尽力用吉兆格式的数字。
墓碑上是需要写亲属的名字,即立碑人,包括子女、亲友、团体,都应写在碑的虎边,即右边。其子女应全部写上,已故子女可在名字周边加框,仍是依辈份长幼,自左至右排列,也有不愿流露姓名者,可写子女敬立或叩立、百拜敬立。
我们家族依然有祖坟和家谱的形式,甚至我还见过我们家族的最后一任老族长,不过已于两三年前因病去世了。大概十年前,老族长还在世的时候曾经大规模的清理过一次家谱,所以我们家族最近的一次家谱是十年前的情况。
也就是说10年后出生的孩子目前都没在家谱上,可能下一次清理家谱要再过十年的时间,甚至更久,因为清理家谱必须有族长出面,但现在我们家族的新任族长权威明显弱于老族长,所以,难度比较大。
同时,我们家族也有祖坟,每年逢年过节、谁家结婚、娶媳妇、生孩子、考大学、清明祭祖、长辈去世埋葬等等,都要到祖坟前祭拜,所以祖坟前贡品不断、香火不断。
根据此前老族长介绍,这是我们家族第一代先人的坟墓,大约在公元1400多年左右,明朝建立以后开始正式繁衍出我们整个家族。虽然历经600多年的繁衍,家族发生了无数事情,但最终还是稳定延续了下来,我想这也是我们的老祖宗保佑的结果。
同时,在我个人看来,最关键的是每一代都会有一位老族长来处理家族事务,这些事务具体是什么我不太清楚,但大体是家谱、家族祭奠等等形式,一年中一般会有一次,但有时候几年都没有一次,毕竟现代社会下这种观念淡化了很多。
不过,一方面我们家族有祖坟或家谱可能显得有些传统或落后或守旧,但另一方面,依然受益于这种“家族”的形式,不论在哪里,如果能遇到家族里的一个人,亲切感就会油然而生。
1、这位朋友,您是一位有孝心的人,一定能得到祖上先人的佑护;赞美您的孝,支持您的立碑寄托情思之举。
2、立碑是一种缅怀的方式,立碑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是有讲究的。因为本人有些许研究所以想提醒人把尽孝做好。
3、立碑要注意碑文的写书,自古有讲究,若您是东北家的汉族,碑文多遵循小黄道,要文字数男赶生女赶旺,寓意后世子孙人丁兴旺;同时碑文男尚左女尚右。后面多书写家族历史、辈序诗文、生平事迹、立碑目的等。正面多有对联、抑或刻八仙之宝。公墓刻碑的格式多为现在刻法,失去了传统书写格式及寓意,很是不严肃。
4、立碑有具体的民俗讲究,我经过研究发现各地不同,但是核心都是一样的,就是立碑要经过真正周易风水师的择日及立向策划,时间犯了忌讳或立碑的程序、方向出了偏差,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立碑祭奠,有可能不但没有表达情思,反倒破坏了原来的风水气场,亡灵受到惊扰。
5、有些传统习俗不必讲究过多,毕竟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但是传统文化的细节还是要讲究的。
6、综合上述,您所求碑文书写,直言建议您遵循传统文化为好,也是对先人的尊重,对后人的负责。
7、建议请真正懂的人,帮助设计。
祝福孝心得安康!
刻碑在故去的老人名字旁加个讳字是表示避讳,但又不得不说(写)出来。封建时代不能直接称呼帝王或尊长的名字,假如不得不说(写)出来就要在名字前加一个“讳”字。
古人避讳的方法:
1、在读名前先读“讳”字,如“先君(父亲)张讳某”
2、读白字,故意把这个字读成白字;
3、跳读,不读这个字;
4、在书写中,除以上三种,还有一种是缺笔,再写到尊亲名字的字时,故意少写一两笔。
扩展资料
墓碑的碑文讲究:
墓碑正文部分是整个墓碑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整个墓碑的核心要素,在古代,墓碑文有着严格的要求,死去的父母一定要用考和妣来尊称,这是对死后父母的一种称谓。
为祖父母立碑,要称之为祖考(妣),不能称为祖父和祖母。除此之外,墓碑正文格式还讲究名讳问题,假如是后辈给前辈立碑,一定要在前辈的名字中间加一个“讳”字。
盖闻根深者枝茂源远者流长凡子孙绳绳子孙千亿皆祖宗德泽所遗也故为子孙者宜立家谱树墓志以溯根源之所自吾祖自历下迁居年远而祖益蕃家谱墓志概未之修尝深憾焉幸哉弟豳等以护茔地十有馀亩倡率子侄协力耕种开其财源积蓄数载磨刻碑石尊祖敬宗於去岁十月间两茔均树墓志兼重修济南府老茔碑碣又共议於余曰墓志虽立而左昭右穆先人之名字俱未之载不如敬修家谱以广其传余想谱牒之重於天下尚矣以彰先人之德以笃宗族之谊以贻後嗣之谋若迟延不修阅世旣久坟墓虽存支派已迷至於羣然杂遝茫然其先人之名号者比比也余因是嘱侄尚义等於九支内详人之事迹序子弟之名次询其母族志其妻族尊卑长幼羣登於谱分支绘图瞭如指掌数年後子孙名字各续於后庶可以歴久远。
道光十七年岁次丙申夏月
六世孙秦世荣 敬撰
侄 秦岫 秦崶 谨志
孙 秦尚义 敬书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闰三月十四日重修
敬撰: 十世孙 秦大智
谨志: 十一世孙 秦玳声
敬书: 十二世孙 秦宝华
刻碑都刻哪些人名字?
本文2023-11-01 09:10:0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86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