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 ”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个怎样的家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3收藏

人称「 ”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个怎样的家族?,第1张

不论是读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都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在提到袁绍、袁术的时候,称他们出身的汝南袁氏为「 ”四世三公”,意思是他们这个家族已经连续四代人都当过「 ”三公”(东汉的宰相)级别的高官,家世尊贵,令人艳羡。 老版《三国演义》袁绍(演员和周瑜是同一人,哈哈) 「 ”四世三公”有时也会被说成是「 ”四世五公”,那么究竟是「 ”三公”还是「 ”五公”呢?其实两种说法都没错。「 ”三公”是指东汉时期设置的太尉、司徒、司空三个官职,是东汉王朝负责具体政务的行政长官,相当于三名宰相。「 ”五公”则是指袁氏在四代人中有五个人当过「 ”三公”。所以,「 ”四世三公”和「 ”四世五公”都是正确的说法。如果要非常严谨地说,应该是「 ”四世五三公”才对。 汝南袁氏究竟是个怎样的家族?他们是怎么做到「 ”四世三公”的呢? 其中至少有这么几个因素:一是他们家族以研究《孟氏易》见长,有世代相传的家学;二是他们子孙繁盛,人丁兴旺,家族人口多,也就提高了产生人才的概率;三是他们积极与其他的世家大族进行政治联姻,经营人际关系网,例如袁汤让儿子袁隗娶了大儒马融的女儿,而袁逢的女儿则嫁给同为「 ”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的杨彪等等。 不过,这些都是当时世家大族在社会上立足的常规操作。汝南袁氏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们在东汉王朝的历次 中,临机决断,选边站队,通过一次次神一般的操作,成功获取了大量的政治利益和政治资源,其精彩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 第一世:袁安以反对外戚窦氏得名 顶级的世家大族大多世代研习一两门经书,称为家学。汝南袁氏的家学是《孟氏易》(西汉学者孟喜著述的易经理论)。袁氏传习《孟氏易》,最早的是袁安的祖父袁良。袁良因精通易经,于汉平帝时举明经,历任太子舍人、成武县令。袁安从小跟随袁良学习《孟氏易》,以经学举孝廉,历任阴平县长、任城县令(汉制,大县长官为令,小县为长)。 袁安的仕途虽以经学起家,但袁安并非只是 书斋的学者,他在政坛上立足发展,靠的是他的实干才能「 ”理剧”(善于处理疑难案件)。 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发生楚王刘英谋逆案件。因袁安在当县令时就已表现出优秀的「 ”理剧”能力,三公一致推举袁安为楚郡(即楚王封地)太守,负责审理这桩惊天大案。 处理此案的难点在于,刘英的口供已牵涉到数千人,这些被卷入案件的人因不胜拷打讯问,或者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又继续检举揭发,导致涉案人员超过了一万人。 袁安在赴任前已经知悉这一严峻形势,他到任时,顾不上去郡府报到,就直奔监狱,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整理出一份名单,名单上的人,都是只有口供而没有别的证据佐证涉案事实的人员。袁安列出这份名单,一一详细说明理由,上奏汉明帝请求释放他们。汉明帝无愧于他的谥号「 ”明”,他看了袁安的论证,深表赞同,并且称赞袁安的高效和严谨,完全同意了袁安的请求。因此得到释放的有四百余家(按一家十口人计算,当有四千多人)。袁安获得了「 ”以宽为政”的赞誉,也获得了世家大族的认可和支持(那些被释放的人,大部分都是楚郡的世家大族)。 因处理楚王案有功,袁安升任河南尹、太仆。汉章帝章和元年(87年),袁安出任司徒,进入了「 ”三公”之列。 袁安成为三公之一,也就进入了东汉王朝的最高决策层,很快他就与外戚窦氏产生了矛盾。导火索是对匈奴的政策问题。 匈奴在西汉时曾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但到了东汉,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东汉的基本政策是拉拢南匈奴,打击北匈奴。汉和帝时,窦太后临朝听政,打算派其兄车骑将军窦宪征讨北匈奴。其实当时北匈奴势力已衰,对中原已无实质威胁,窦太后的做法,目的不过是让窦宪去打怪升级加经验值,以便立功升官罢了。 因此,袁安联合了太尉宋由、司空任隗及九卿上书反对出兵,理由是匈奴不犯边塞,不宜劳师远涉,空费国用。书上之后,窦太后置之不理,拒不答复。宋由等人怕了,不敢再说什么。只有袁安和任隗免冠上朝,当着窦太后的面据理力争,众人都为袁安捏一把汗,袁安却神色自若。 征讨匈奴是外戚窦氏为自身立威的重要一步,袁安怎么反对也没用,最后窦宪还是带着大军出发了。因此,袁安和窦氏之间的梁子,也是结定了。 此后,袁安又举劾与窦氏结党、向窦氏行贿的司隶校尉、河南尹及各州郡的刺史、太守,有的人事迹过于明显,窦太后也包庇不住,因此被免官的有四十多人。 袁安的行为,自然让窦氏忌恨不已。但袁安所作,都是在维护汉和帝的权威,是代表皇帝和外戚作斗争。因此,袁安得到汉和帝的保护,再加上袁安在朝野名望极高,窦氏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加害于他。 袁安和窦氏的恩怨还没有结束。窦宪北征匈奴,十分顺利,取得了「 ”勒石燕然”的空前大胜。窦宪为笼络北匈奴,打算立投降的匈奴大人为单于。请示至朝廷,窦太后下公卿议,袁安第一个提出了反对。袁安主张将南匈奴单于迁往北部统治其地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立两个单于,因为立单于要拨给一大笔经费,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 有窦太后在,袁安当然是斗不过窦宪的。毫无悬念,窦宪的意见被朝廷采纳,北匈奴右谷蠡王于除鞬被立为单于。尽管如此,在皇帝与外戚的斗争中,袁安作为皇帝一方的重要支持者,获得了极大的信任。 永元四年(92年)三月,袁安去世。六月,汉和帝发动政变,窦宪及其两个弟弟窦笃、窦景自杀,汉和帝亲政。此时袁安已死,但袁氏家族的名声却因宿敌窦氏的倒台而大大提高,袁安长子袁赏以父荫为郎。永元五年(93年)九月,于除鞬反叛,事实证明了当初袁安的意见是正确的,袁氏家族的声望再次大涨。 第二世:袁敞反对外戚邓氏的教训 因为袁安在政治上的活跃,汝南袁氏迎来了家族史上前所未有的兴盛,但这种兴盛的势头能否持续下去,还取决于袁氏子孙能否接下袁安的反外戚大业。 袁安的长子以父荫为郎,但事迹不显,很可能是英年早逝了。 次子袁京发扬了袁氏的家学专长,继续钻研《孟氏易》,并作《难记》三十万言,将袁氏的家族学术事业推上高峰。袁京以出类拔萃的经学造诣跻身名士之列,但却无意仕宦,官止于蜀郡太守。本来蜀郡太守也是二千石的高官,不算小了,但对汝南袁氏这样的顶级世家大族来说,二千石的太守还不足以彰显其家族等级。 当然,袁京在政治上的低调,也可能是袁氏家族的一种策略。因为外戚窦氏(汉和帝母族)倒台后,外戚邓氏(汉和帝妻族)又上台了。袁氏一下子占不到上风,不得不为自己留一条退路。袁京辞去蜀郡太守之职后,隐居于宜春郡的山中,是一种规避政治风险的行为,目的是保存袁氏的家族血脉。 维护袁氏家族政治利益的重任,落在了袁安第三子袁敞的身上。袁敞努力工作,官至司空,他继承了袁安反对外戚、维护皇权的立场和方针,与外戚邓氏对立。但袁敞性格刚直,手段不如袁安灵活,个人声望也不及袁安,再加上失去了皇帝的支持,袁敞被邓氏诬陷交结尚书郎张俊泄露宫廷秘密,免官,元初四年(117年)四月被迫自杀。 袁敞之死对袁氏家族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但这一事件在社会上营造了袁氏坚决反对外戚专权的正面形象,仍然大幅度地提高了袁氏家族的社会声望和影响力。因为袁敞是免官自杀,并未牵连子孙,而且袁京辞官隐居,也保留了家族血脉,因此这一悲剧并没有给袁氏造成伤筋动骨的伤害。只要有合适的时机,袁氏仍有能力卷土重来。 特别重要的是,袁敞之死给袁氏子孙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做事不能太耿直,得讲究策略。 第三世:袁汤精心布局,打下除灭外戚梁氏的基础 袁京之子、肩负袁氏第三代希望的顶梁柱袁汤,就充分吸取了叔父袁敞的教训。虽然袁汤也继承了反对外戚的家族政治基本立场,但他行事圆滑,在必要时也不介意与外戚合作。 汉质帝驾崩后,大将军梁冀召集三公九卿议立新君。梁冀中意的人选是蠡吾侯刘志,而太尉李固、大鸿胪杜乔主张立清河王刘蒜。从东汉皇室谱系来说,清河王刘蒜是汉质帝刘缵的堂兄,是享年九岁的刘缵血缘关系最近的皇室成员,兄弟之间互相继祧,也不违反宗法制度。而且刘蒜其人「 ”动止有度”,颇得人望,是继承帝位的佳选。而蠡吾侯刘志不仅与汉质帝血缘疏远,而且论辈分,刘志是刘缵的叔父,以叔父继承侄子,这是违背宗法制度的,因为这意味着刘缵的绝嗣。在古人的观念里,绝嗣的死者无法享用子孙的血食,只能沦为饿鬼,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但梁冀仍然执意立刘志,因为刘志即将迎娶梁冀的妹妹,而且已经来到了洛阳。 时为太仆的袁汤,认真评估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后,毅然选择附和梁冀。因为支持梁冀的,还有太尉胡广、司空赵戒、中常侍曹腾等重量级人物,而李固、杜乔只是少数派,根本不是梁冀的对手。 果然,梁冀上奏梁太后,免去了李固、杜乔的职务,不费吹灰之力就扫清了障碍,刘志被立为皇帝,即汉桓帝。袁汤因参与「 ”定策”(确定皇帝人选)有功,由太仆升任司空,成为「 ”四世三公”中的第三世,还被封为安国亭侯。这是袁氏第一次获得侯爵爵位。东汉中前期封侯很少,袁汤获封亭侯,是非常荣耀的事情,足以使袁氏上升为除皇族之外的极少数顶级贵族行列。 由于袁汤积极向外戚梁氏靠拢,取得了梁冀的信任,继续升任司徒、太尉。这也是袁氏第一次有人出任三公之首的太尉一职。 但是,袁氏家族毕竟有着长期反对外戚的黑历史,梁冀在内心里对袁氏是保持警惕和戒备的。 元嘉三年(153年),发生了袁氏族人袁著上书劝梁冀致仕退休的事件。袁著时年十九岁,是刚从太学毕业的小青年,因成绩优异被任命为郎中。袁著初生牛犊不知天高地厚,他上书梁冀,不过泄一时之忿,没有想到会有何种严重后果。梁冀看到袁著上书后大为震怒,直接派人来杀袁著,吓得袁著东躲 ,最后还是被抓住鞭笞至死。袁著在太学的同学刘常、郝洁、胡武受到牵连,死者六十余人。 袁著事件发生后不久,袁汤也被免去了太尉之职,理由是冀州发生了蝗灾。这当然不过是个借口,袁汤免职的真正原因是梁冀怀疑袁汤是袁著事件的幕后指使者,但又没有证据,无法公开指责,于是便找个借口公报私仇。 老谋深算的袁汤,早已料到迟早会和梁冀走到这一步。为此,袁汤在担任太尉时就已利用三公举荐官员的特权,将几个族人安插到关键位置。其中,袁汤的堂弟、袁敞之子袁盱担任统领禁军宿卫宫殿的光禄勋,袁汤的堂侄袁腾担任洛阳城的行政长官洛阳县令,最狠的是,袁汤连宦官队伍也安排了自己人,一位袁氏族人袁赦,净身成为宦官,官至中常侍,是宦官集团的首领之一。 延熹元年(158年),袁汤尚未来得及着手实施推翻梁冀的行动就病死了。但他生前的精心安排已为袁氏的复仇打下了坚实基础。 袁汤死后不久,汉桓帝感觉不能再等,便开始行动了。他采用调虎离山之计,先把卫尉梁淑等梁氏禁军将领派到洛阳西郊去修建显阳苑,再下诏由光禄勋袁盱、尚书令尹勋、司隶校尉张彪率兵围大将军府,迫使梁冀夫妇自杀。梁冀死后,中常侍袁赦奉诏持节,到洛阳西郊将梁淑等梁氏党羽免官收捕诛杀。 政变成功了,参与政变的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都被封为县侯,时称「 ”五侯”。但在政变中出力甚多的袁盱、袁腾、袁赦,却都没有得到显眼的升迁。 原因在于,汉桓帝新宠的皇后窦妙,是窦武的女儿,而窦武,正是多年前与袁安斗得不可开交的窦宪的侄子。 袁氏的宿敌窦氏,竟然在多年之后咸鱼翻身,再度成为外戚,这是袁汤生前千算万算也算不到的。可叹袁氏冒着灭门的风险参与政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和回报,反而迎来了一段政治上的暗淡期。 第四世:袁逢、袁隗兄弟八面玲珑,把袁氏家族带向空前繁荣 在窦氏第二次当政时,袁汤虽然已死,但却已经为他的两个儿子袁逢、袁隗创造了参与朝政的条件。 袁逢、袁隗两兄弟总结了袁氏家族历代祖先的成败教训,决定不再坚持一味反对外戚的立场。两兄弟不仅继承了袁汤灵活圆滑、能屈能伸的手段,行事不拘一格,而且更加发扬光大,成为见风使舵、唯利是图的墙头草。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继承父亲的仕宦大业,确保袁氏家族的政治利益。 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崩,无子,窦皇后与父亲窦武「 ”定策禁中”,迎解渎亭侯刘宏为帝,即汉灵帝。 袁逢、袁隗两兄弟都参与了这次「 ”定策”行动。由于后来袁绍的失败,有关袁氏家族的史料大量佚失,在南朝宋范晔编撰《后汉书》时就已经无法知晓袁逢、袁隗是怎样参与定策的了。但是,后来袁逢去世时,汉灵帝特别下诏要隆重举办葬礼,并「 ”赐以珠画,特诏秘器,饭含珠玉二十六品,使五官中郎将持节奉策,赠以车骑将军印绶,加号特进,谥曰宣文侯。”汉灵帝高规格举办袁逢的葬礼,可见汉灵帝对袁逢十分感恩戴德,多年之后仍念念不忘。袁逢对汉灵帝的恩德,最有可能的就是当年参与定策、推举当时还是解渎亭侯的汉灵帝为皇帝人选的功劳。 不过,在当年定策之时,袁逢、袁隗官职还不够高,而且窦武有意抑制袁氏子弟,在汉灵帝即位后,袁逢出任太仆,袁隗出任大鸿胪,都是九卿。其实这也很不简单了,但对在这个时候已经「 ”三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来说,出两个九卿实在不足为奇。 汉灵帝即位的第二年(建宁元年,168年)九月,中常侍曹节等人挟持汉灵帝发动政变,杀窦武、陈蕃。外戚窦武之死,虽然不是汉灵帝的意思,但汉灵帝也不反对宦官杀窦武,因为窦氏毕竟不是汉灵帝的亲娘家。窦武死后,窦太后被幽禁,汉灵帝生母董氏升为太后,这位董太后才是汉灵帝真正的外戚。 虽然史书没有明记袁逢、袁隗兄弟是否参与了这场政变,但从窦氏、袁氏两家多年的恩怨纠葛,以及袁隗在这场政变后不久就破格升任司徒来看,袁隗很可能参与了这场政变并且颇有功劳,才会获得如此超乎寻常的拔擢。 三公中太尉、司徒、司空是按顺序排列的,太尉最高、其次司徒、再次司空,正常情况下升任三公者都是先任司空,再依次递升。而袁隗此前为九卿之一的大鸿胪,他不仅越过司空之位直接升至司徒,而且升任的时间在哥哥袁逢之前,这显然不是一次论资排辈的常规晋升,而是因为袁隗有特殊的功勋,才能破格予以非同寻常的提拔。 此时的袁氏家族已经完全没有固定的立场和节操,不论是外戚还是宦官,哪边得势就站哪边,目的只为攫取更多的政治利益。 袁逢和袁隗除了结交外戚和宦官,还积极笼络各路朝臣名士。名士崔寔病故时,家无余财,连殡殓之费也没有,时为太仆的袁逢联合同为九卿的光禄勋杨赐、少府段颎为崔寔准备棺椁葬具,身居三公之位的司徒袁隗则为崔寔撰写碑文,把崔寔的葬礼办得轰轰烈烈。袁逢的做法,不仅笼络了崔氏家族的心,更是笼络了天下士人的心,为袁氏树立了「 ”义”的名声。《三国志·袁术传》称袁绍、袁术兄弟「 ”尚气侠”「 ”以侠气闻”,其实这种乐于救人危难的侠义之风在他们的父亲袁逢身上就已经有所体现了。 袁逢接济崔寔一事,也反映出袁逢与杨赐、段颎二人关系不凡。实际上,杨赐是袁逢的婚姻亲家,袁逢的女儿嫁给了杨赐的儿子杨彪,著名的大才子杨修就是袁逢的女儿所生。段颎在西北攻打东羌的时候,袁隗曾到段颎军中犒劳,可见袁氏与段颎有着密切的交往。 熹平元年(172年)六月,发生了渤海王刘悝谋反案。渤海王刘悝是汉桓帝刘志的弟弟,本来刘悝比汉灵帝刘宏更有资格当皇帝,此案很明显是刘宏铲除潜在威胁、消除政治隐患的一次重大行动。段颎时为司隶校尉,负责逮捕审讯刘悝及其王妃宋氏,迫使刘悝承认谋反罪行并自杀。段颎因此案为汉灵帝立下一件大功,被任命为三公之首的太尉。 段颎一当上太尉,杨赐就升任司空,而此时的司徒是袁隗。一朝三公,恰恰就是当年一起为崔寔办葬礼的三个好基友,你说巧不巧?不用说,杨赐的上位,少不了段颎、袁隗的大力举荐。 到了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渤海王刘悝案再生余波。汉灵帝的宋皇后,是渤海王妃宋氏的侄女,刘悝案发生后,宋皇后失宠,中常侍王甫怕宋皇后伺机报复,便告发宋皇后用巫术诅咒汉灵帝,汉灵帝命王甫持节收宋皇后玺绶,幽禁于暴室而死,宋皇后的父亲宋酆及宋氏兄弟姐妹满门被诛。 值得推敲的是,在宋皇后案发生后,袁逢便升任司空,成为三公之一。袁逢此前的职务是屯骑校尉,即禁军主力部队屯骑营的指挥官,袁逢很可能是参与了宋皇后一案的处置有功,得以升任司空。此时,太尉是陈球,司徒则是袁氏另外一位族人袁滂,袁隗已于熹平五年(176年)卸去司徒之位,改任后将军了。 至此,汝南袁氏已经实现了「 ”四世三公”的空前伟业。如果袁逢不是死得太早,以他和汉灵帝的关系,很可能还会继续升任太尉、太傅等更显赫的职务。但因袁逢之死,这一任务只能交由他的弟弟袁隗来完成了。 一转眼已到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灵帝病重,此时的皇后何氏,生有一子刘辩,王美人生有一子刘协,由汉灵帝之母董太后抚养。汉灵帝认为刘辩轻佻无威仪,打算立刘协,并将此事交给宦官蹇硕来办。不料何皇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抢先动手,立刘辩为帝,并发兵收捕蹇硕,围骠骑将军董重府第,迫其自杀身亡,董太后亦被幽禁暴崩。 刘协即位后,以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录尚书事,也就是让二人担任辅政大臣。袁隗能与何进同朝执政,当然是因为之前他和何进一起支持刘辩。而此时袁隗的侄子袁绍、袁术也都为何进效力,二人在诛杀蹇硕、董重的行动中表现积极,袁绍因此升任司隶校尉,袁术则任禁军要职虎贲中郎将,亦可见何氏、袁氏的关系,已经紧密结合为一个政治联盟。 想当年,袁安与外戚窦氏斗了一辈子,袁敞因为和外戚邓氏的矛盾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袁汤为了扳倒外戚梁氏费尽心机精心布局,而此时袁隗却和外戚何氏打得火热,真是令人感叹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世事多变,谁人能料? 袁逢、袁隗的政治投机,在为家族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隐藏着危机。袁氏同族、名士袁闳就不太认同袁逢、袁隗的做法,他说:「 ”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而竞为骄奢,与乱世争权,此即晋之三郤矣。” 袁闳的预言是正确的。随着东汉王朝的没落,「 ”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家族也逐渐走上了末路。先是袁绍、袁术反对董卓执政,与支持董卓的袁隗发生严重分歧。据《三国志·董卓传》注引《吴书》载:「 ”并州刺史段颎荐(董)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据此,董卓曾在袁隗的司徒府当过掾属,也是袁隗的「 ”门生故吏”之一,袁隗凭着官僚政治的旧经验,自认为可以倚靠乃至控制董卓。没想到袁绍、袁术自有主张,不听袁隗的安排,而董卓也丝毫不给老领导面子,于袁绍、袁术起兵讨伐董卓后,翻脸杀掉了袁隗一家五十余口。 袁绍起兵讨伐董卓 此后,袁绍也曾经短暂地当过太尉,还当过位在三公之上的大将军,说是「 ”五世三公”也不为过。只不过,此时的袁绍已是割据一方的军阀,他的目标是称王称帝,三公、大将军之类的官职头衔,对他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 参考文献 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 罗三洋:《袁本初密码》,台海出版社2017年版。 郑先兴:《东汉桓灵时期的外戚及其政治》,载《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3期。

作为曹操光辉伟大的陪衬,袁绍的大名可以说是四海皆知,一提起袁绍,首先就是那句”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在东汉时期,三公是指司徒、司空和太尉,那么袁家为什么会这么显赫?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前因后果。

东汉初年有个叫袁安的少年,此人做事沉着稳重,在当地很有威信,在县里做了一个叫功曹吏的工作。这功曹吏经常替长官送送信,有一次袁安给州从事史去送文件,从事史正好有书信要给袁安的县令,非常自然的就让袁安捎回去。这本来是个巴结领导的好机会,可没成想那袁安一口拒绝,说我是来办公事的,您这些个私活不要找我。就凭借这股子认真,当然还有真才实学,袁安就一点点的高升,后来做到了县令。

汉光武帝的儿子汉明帝时期,发生过一次楚王刘英谋反事件,虽然刘英在没有动手之前就被按住了,可这次着实是牵连了不少人,足足有上千口子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听说有这么多人想造自己的反,汉明帝这脸是挂不住了,他越是着急,下面的官员追查的越急,眼瞅着这事情要没法收场了。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人推举了袁安,说这哥们特别擅长处理繁琐的事情,于是乎袁安就被升为楚郡太守,来处理楚王谋反及其牵连事件。

袁安知道自己这次是责任重大啊,到任之后连郡守府都没去,就先去监狱审理案子了。经过一番摸底之后,袁安长出了一口气,他先把那些没有明确罪证的人给选出来,向上级做了汇报,同时把他们给放了。看新郡守老爷这么干,手下的人可吓坏喽,他们跪地磕头表示,不能这么干啊,这么干的结果就是跟谋反一样的罪过了。袁安摆了摆手,诸位不要担心,我这么干自有我的道理,出了事情我一个人承担,不会连累大家的。汉明帝接到袁安的处理意见以后,也是长出了一口气,毕竟事情闹大了对谁都不好,马上回复袁安,就按你的办,结果有好几百人都死里逃生了。

一年之后袁安继续高升为河南尹,虽然官位越做越高,可袁安并没有满足,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他也表示,凡是读书做官的人,最高的追求就是当朝做宰相,再不济也要做到州郡一把手。袁安的这番表白感动了无数读书人啊,大家纷纷以此勉励自己,十年之后,袁安再进一步,升迁为太仆入朝为官。

那些年匈奴已经分裂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早就依附了汉朝,北匈奴在被打怕了以后也在跟汉朝套近乎。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争风吃醋,在这个时候,南匈奴派兵偷袭了北匈奴,北匈奴以为这是汉朝的主意,就准备偷袭大汉边境。威武太守孟云出于长远考虑,就给朝廷上书,希望把以前北匈奴的俘虏给人家放回去,多少表示一点诚意,这仗最好能不打就不打。

这事情放出来给大家讨论,很多人就扯着脖子说了,匈奴就不是好东西,都是得寸进尺的货,要是今天给还了他们俘虏,保不齐他们明天还要什么东西,不能让他们尝到甜头。这些大臣们在朝廷上班,家就在洛阳,也就很难想的那么长远,可人家袁安就不一样,他坚定的指出,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北匈奴头些日子刚派使者来求着跟我们和亲,最近他们把一些俘虏还给了我们,这说明他们的态度已经在转变了。孟云是边境大臣,他代表这大汉朝,不能在北匈奴面前失去了信用,应该把北匈奴的俘虏还给人家。

经过一番争吵讨论之后,当时的皇帝汉章帝做出了决定,还是按照袁安和孟云的做吧。第二年,袁安就升任了司空,而后又做到了司徒,位列三公。

虽然做了高官,可袁安初心不改,一直是忧国忧民踏踏实实的做事情。汉章帝去世以后,幼年的汉和帝继位,由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车骑将军窦宪的野心很大,总想干出点大事情来,虽然北匈奴已经对汉朝不构成威胁了,虽然北匈奴已经在北面远远的装孙子了,他还是决定率军去攻打匈奴。

袁安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他带着很多大臣上书,表示现在匈奴对大汉没有威胁,如果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去远征,只是会浪费国家的钱财。可窦太后是铁了心让哥哥建立功名,所以袁安等人的好几次上书都石沉大海了。袁安就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十几次在朝廷上摘下自己的朝冠,这可就搭上了自己的前途了,虽然窦太后没有怎么处罚了,可最后窦宪的大军还是出发了。

窦宪的这次北征胜利了,虽然耗费了大量的国力还是胜利了,他把北匈奴打的更北了,与此同时窦家人也更加的骄横跋扈,哥几个都盖了大房子,他们把持了朝廷大权,很多不服的人都被干掉了,只有袁安因为资历实在太老,威望太高,窦家人不敢动他,袁安也就成为很多不肯与窦氏为伍官员的大树。在袁安死后的几个月,汉和帝铲除了窦宪极其家族,对于袁安这样的忠臣他没有忘记,就重用袁安的子孙们,让他们继续为国效力。

袁安的儿子有袁敞、袁京,袁敞凭借袁安的关系做了太子舍人,而后历任将军、大夫、侍中、太仆、光禄大夫,最后做到了司空,位列三公。

袁京有个儿子叫袁汤,袁汤也是平步青云,到了汉桓帝时期做到了司徒、太尉,位列三公。

袁汤的长子叫袁成,去世的比较早,次子叫袁逢,还有一个儿子叫袁隗。袁逢继承了袁汤的爵位,到了汉灵帝时期,担任司空之职,位列三公。

其实袁隗做的更好,他在更早的时候就做到了太尉,比哥哥先一步位列三公。

袁成的儿子叫袁绍,袁逢的儿子叫袁术。

看了这么多,想必诸位也明白了,袁家就是从袁安开始发迹的,袁安步步高升到三公的位置,又历经了三朝,期间还有那么多的官员追随袁安,这就是袁家兴旺了几代的根源!

只要稍微对三国时代有点认识,应该都会知道袁绍袁术这对兄弟的主要广告牌吧?

「四世三公」 。

东汉时期,袁家不算袁绍他们那一辈,传了四代。 代代有人当上「三公」。三公,东汉指的是司马、司徒、司空。

不同的时代,三公的官职名称不同。当成三权分立的院长好理解一点。

在周朝以前,三公曾经是帝王以下最高级官员的代称。当时为太师、太傅、太保。

消灭周朝的秦国,在统一天下之前,使用的就是丞相制,分置左右。另设御史大夫。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皇帝,即使是同一个官名,作用也不尽相同。学派比较简易的脉络,认为左右丞相制加御史大夫,基本上就是另一种三公制。

后来,到了汉朝,先是合二相为一,后又设大司马大将军。就是汉武帝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大司马跟大将军是本来就存在的官职,并没有比丞相高级。

但随着汉武帝亲信大将军卫青,死后又托大司马霍光辅政。让这个职务的层级压过了丞相。

王莽担任大司马之后,事情又更复杂了,这边跳一下。等到东汉光武帝恢复朝廷,采的就是三公制。

当时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后来刘秀去掉「大」,并在三公之上加设太傅。但不常置。

事情还没完,刘秀过世多年,临朝听政的窦太后,为自己的哥哥再次开启了大将军一职。这是霍光版本的,也就是更在太傅之上。

大将军的独特性,一直持续到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屠夫何进。但基本上,到了汉顺帝之后,大将军的等级就只是三公级了。

所以我不能直接跟你说,三公在东汉就是最高级官员。但无论如何,总是在政治金字塔最顶端的那一层。

袁家在四个世代中,有五个人担任过三公等级的职位。所以也有人觉得「四世五公」才是正确对仗的说法。

这对于门阀制度正在开始形成的东汉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件事。我们都知道门阀制在魏晋南北朝达到巅峰。

而事情都有发展的顺序。 贵族这个东西,自古以来就是存在的。至少周朝就区分出了贵族跟平民。

所谓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本身就是贵族政治所形成的样貌。贵族跟门阀有什么不同?

贵族是「爵」,爵的背后叫做领土,叫做佃农战国以前,领主是当然的国家官员。 虽然不是民选,但跟民意代表有异曲同工之妙。

欧洲一堆议会刚开始也是这些贵族领主在当议员吧。但到了西汉,刘邦就推行了郡国制。 郡国制在课本里面真的太简化。

所谓的郡县与封国并行制,其实就是消灭封国的过渡手法。

怎么过渡咧?

简单说,原本先秦的封国,领主拥有极大的行政权与司法权--立法权基本上还是以国家为主啦。

但刘邦派出了朝廷官员,前往封国担任行政与司法官。

温馨提示,所谓的司法官在那样的年代,就包含了军警单位,军警不分家也是极权时代的特色。

你就可以发现,刘邦的做法,是在架空领主们。贵族依然有收税的权力,享受礼法上的特权。 但是管理的职责,是往中央转移的。

原本的封国地大,数量少。 所以刘邦采取这样的做法,不会收到太多反弹:人多嘴杂,乌龟多了就满地爬。

即使如此,当中央力弱的时候,封国王侯仍是有反扑的情况。

比方诸吕之乱,或是七国之乱。 有惊无险的度过这两次地方诸侯大乱,汉武帝更进一步实施了推恩令。

原本一国传一人,汉武帝大方,让诸侯的儿子们,人人都有份。大家开心了,诸侯王国也越来越小。 逐渐从郡县等级,分出了乡里(亭)等级。

这时,郡县制的任务完成了,贵族的权力,被大幅削弱了。也因此,当西汉灭亡的时候,所兴起的乱世,是以平民为主导的……

秦末之乱是贵族。 当然,最终的胜利者反了过来。秦末由平民刘邦胜出,东汉则是由落魄贵族刘秀胜出。

刘邦的政权,是内民外贵为起点:朝廷以刘邦的快乐伙伴为主,地方则以战国古贵族为主。 所以他才需要在对地方的政策上动手脚。

刘秀呢?刘秀的朝廷,以西汉新莽官员为主体。 他的快乐伙伴,则几乎都外放出去。但是,其中一个名叫邓禹的伙伴,就没有去地方裂土封侯的嗜好。

这很奇怪很特殊,而改变时代的人,往往都是这种怪人。秦末之时,封侯是大家出来革命的终极追求。到了新莽末年,大部分的人仍是这么看:刘秀甚至提高封地到四县一侯来满足战友们的期待。

但邓禹绝对看得清楚上面我们未来人所说的事情。西汉,打压削弱了贵族。 当贵族,不比当朝廷官员更好。

这或许就是邓禹的结论。 邓禹采取了一些手法,联合了一些伙伴,让他们几个人重新回到了朝廷权力中央。更在刘秀死后,邓禹成为了东汉第一高官:太傅。而尊崇邓禹的汉明帝,更对于选举官吏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门阀制度就从这里开始了。

相对少数,曾经参与过刘秀一统天下战争的「家族」,用各种方式,得到了重要的官位。而大家想要维持下去。 没读书的人才会以为不能维持。

看看霍光家族,看看王莽家族。 只要不涉入叛乱,富贵权力,世世代代。

比起当地方贵族,朝廷官员是走在钢索上的富贵。但甜美的权力果实,尝过就令人难忘。 让人愿意铤而走险。 即使它有毒。

前言了那么久,还没说到袁安是不合格的。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祖传四代,现在第一代的招牌吧。

袁安,汝南人,西汉平帝时举明经入仕。举明经的意思,就是你被推举之后,要考经学。 证明你名实合一。

《后汉书》可以看到一些举科项目。

大家最熟悉的孝廉。 茂才,西汉称秀才。 儒术。 贤良。 方正。 有道。 直言。 义兵……没有,这个是造反的意思。

明经科,东汉也还是有开,但不难发现是小比例。一如各位所熟知,东汉最大宗就是孝廉跟茂才。

而上面那些科目,光是看字面也很容易会猜想:面试分数占比较高。德行,是东汉科举的主要项目。

其实东汉真的是一个道德标准异常高的朝代。补充点,贤良方正都要考试的,这种考的是皇帝跟你「对策」。

不过东汉很长时间都没有能够对策的皇帝……我不得不强调,东汉最大的病灶,就是新莽遗毒。

刘秀本人一回事,但他所组织的政府,几乎所有成员都生长在王莽执政的时代。 大家固然同意王莽是个混蛋,可找到卸责对象千夫所指之后,还有人会继续认真检讨西汉末年到新莽之间的问题吗?

刘秀或许有。 但天下从来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文武百官整天吹你英明神武,你就真的相信自己英明神武了。

改了朝,换了代,但是里面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袁安就是一个没有改变的旧人类。

西汉末年,他是汉平帝的太子舍人。但汉平帝没有太子,十四岁过世,王莽立了孺子婴,送西汉进了坟墓。

袁安品德高洁,想必没有留在新莽朝廷当官。如果有的话,刘秀就不会仅仅是征召他当县功曹了。

新莽朝廷重官就会继任东汉朝廷重官,乱世之中,刘秀更重视稳定。像班彪袁安这种人,再怎么才高八斗,也只能去地方当个小官。

这也是汉明帝一上来就要改变选举官员内容的原因。公正严明的袁安,相当符合汉明帝的需求。

察举制度,让行为良好的袁安步步高升。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谋反,牵连数千人。大案难断,朝廷举荐了地方执法界的优秀袁安,前往担任楚郡太守。袁安到任,立刻开始整理案情,把一些没有证据显示有罪的名单整理出来,准备上报。

郡守府官员纷纷表示,皇上震怒,应从严办理。这名单只怕会被当作我们跟反贼有勾结的证据。

袁安表示:「如果查验不实,第一个有罪的就是我本人,与你们无关。」后来,汉明帝并未迁怒,而查核之下,也释放了四百多家。

袁安的表现,让朝廷很满意。

在永平十六年左右,就征调袁安为河南尹……当作市长看吧。袁安做为东汉首府的行政首长,十年间政令严明,无人冤罪。

他常说:「一个读书人,高可以当到宰相,低也可以成为太守。因为牢狱之灾而毁人充满可能性的一生,是我所不愿意见到的。」

被袁安审判过的人,不但感谢他的公正,更因此努力上进,求取功名。袁家门生满天下,自此而始。

汉章帝建初八年,袁安被调入朝廷为太仆。一个司法高手,行政长才,调去给皇帝管车马?

如果是汉章帝正准备巡狩天下,还说得过去。偏偏一年前刚巡完。 太仆要干吗?洗马喔?

这里有个非常详实准确的记录可以说明:建初八年,窦皇后跟她的妈妈,诬告弄死了梁竦跟他的两个女儿。

也就是下一任汉和帝的生母与亲外公。是不是窦后假装提拔袁安,实则将他抽离法律界呢?

接下来,袁安自是碌碌无为。但两年后,由于匈奴事宜,朝廷召开大议。袁安独排众议,认为应该以德服人,收服北匈奴。

此议一出,司徒决定支持,而太尉司空大怒,命司隶校尉检举袁安等人。事情闹得大,汉章帝就出来叫大家都不准吵,皇帝定案。

结局却是以袁安之议行之,并且拔掉原司空第五伦,改任袁安为司空。

「司空,公一人。本注曰: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大丧则掌将校复土。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

虽是三公之一,但这仍然不是袁安的专门。而汉章帝也在人生的最后,把袁安转为三公之首的司徒。

时无太傅,大将军未复。 袁安仅仅是因为「以德服夷」之计,让汉章帝爱不释手吗?又或是查核袁安过往政绩,认为他真能匡扶天下?

三国时代,身兼君主及大评论家的曹丕,认为汉明帝过于苛刻,而汉章帝宽厚。「以德服夷」之计,确实合了汉章帝的性格。 袁安虽有持法公正之评,但并非以严刑峻法出名。

半年后,三十三岁的汉章帝过世,换上了年仅十岁的汉和帝。窦太后临朝,袁安执政。 而窦宪放肆。

一年后,窦宪倡议北伐。袁安自然是全力反对。 这其实都算政治冲突,还不到私怨的部分。但随着窦宪建立战功,他的弟弟窦景开始扩张私兵,袁安就出来弹劾。

窦家势力大,朝廷办不了。袁安名声大,窦家也不敢动他。不久,窦宪建议朝廷,应该自立北匈奴单于,来掌管北疆。一如刘秀当年支持阿比成为南匈奴单于。(见文章西域匈奴篇)汉朝的边疆大患,强悍的西域霸主匈奴,与中原大地纠葛数百年

听起来不坏,但袁安一派仍是反对。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哪招?

袁安派这次的意见是:「夷狄狡猾,不可信任。且支持政权,所费不赀。」绝对不是没有道理,但换成我是窦宪,我也会觉得你这老番颠话都给你说好了。

打匈奴你也说不行,虚耗国力。我打了,赢了,国家也没太大耗损。

现在我觉得见好就收,你老儿又要出来闹。 此事本是大议,但袁安私下又上「封事」,不公开的秘密上书……

这个时候,汉和帝正在试图寻找力量,从窦家的禁锢中挣脱出来。

也不私下决定,来个发回再审。窦宪这次就火了,开始对袁安进行人身攻击,还拿刘秀当年狂诛司徒出来说事。

老袁安不怕,窦大将军也没在怕。 说到底,朝议何决?

窦家仍是关键多数。 没多久,袁安就过世了。几个月后,窦氏被举发反乱。

汉和帝亲下御旨,要把前面几年的大臣忠奸做个论断。故而得出窦宪奸,袁安忠的 历史 定位。

这个才叫作 历史 是胜利者所写。 你看袁安品德高尚,公正严明,学富五车。守正不移,国之栋梁。 更弹劾窦宪兄弟。

即使他是旧人类,也是为国效忠,没得嫌的,是吧?可是你仔细去看,袁安为东汉王朝到底做了什么?

经济政策? 察举制度? 调整法律?著作传世? 改良工具?我都不敢要求「比以前更好更进步」,重点是他有没有去看国家的问题? 没有。

他们就是那一套,好儒生平天下,模范生点心面。只要每个人都有高道德标准,世界就大同了。

一般人是没必要这样去检视的。 但袁安开启了一条不同的、划时代的道路。一个除了帝王家的血统,也能够盘踞于权力核心的道路。

依靠的不是有形财富,而是高尚的道德标准。一种新的英雄,就此应运而生。切开了中国的 历史 。

当刘秀跟刘庄父子的需求,碰上了百年难得一见的袁安。道德优先,逻辑死掉的中华文化,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一、目光短浅

在当时的时代袁绍他本来是特别的不错,但是他的为人目光特别短浅,他认为只要在能够后领大家在政治上失去了一定的优势,袁绍不屑他的一个做法,根本就不尊重别人,对别人做一些不好的事,认为自己全部是对的,没想到他的这样反而害了自己。

二、优柔寡断

在那时候整个战争中燃烧的地位也是非常的高,当时他太多的疑心对别人都是特别猜疑的,而且是特别优柔寡断的,在整个战争中暴露出自己的愚蠢,其实我个人认为,也许就是袁绍太过自大了,使自己成为了人们的一个笑柄。

三、势力受损

在大战中元素死了以后,袁绍的势力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虽然说他的儿子也是特别优秀,但是通过一些极端的生存能力,使他的这个势力明显的受到了损失,使整个家族遭到了更大的伤害,让他们整个变得特别的衰败。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古代还是现在一个人,必须要有远大的目光,千万不能优柔寡断,最好是要做一个特别斩钉截铁的人,让人们对你也有一个特别崇高的敬佩,如果目光短浅的人最后总是会受到伤害的,有个远大的志向才能够征服大家,让大家才能够特别的相信你,不管在什么时候,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要保住自己的地位,一定要对你手下的人或者是身边的人更好付出自己的一切,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更大的回报。

袁绍,汝南汝阳人。出身名门,从曾祖父开始,四代五人都排在三公之上,我自己也排在三公之上。所以我家号称“四世三公”。袁绍,掌管民族的校尉,初平元年被选为反董卓联军的领袖,与董卓作战。但是盟军很快就崩溃了。此后,在汉末割据过程中,袁占领冀州,随后接连拿下两州,并于建安四年击败在幽州割据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峰。但建安五年,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败。平定冀州之乱后,于建安于202年病死。

军事上的成功/功绩/壮举

太监之战

袁绍和他的叔叔隗嚣叫来樊玲和徐翔,将他们斩首。邵禾苗在朱雀麾下领兵,活捉了赵忠等人,斩首示众。匡等人怨苗与金不同心,疑其与宦官合谋,以致军中曰:“杀将军者,骑一车。官员能为其报仇吗?”他们都哭着说:“愿我死!”于是匡引兵与董夹攻,将苗杀死于车中,弃尸于园中。于是邵关了北宫门,点兵捉官,杀尽老幼。每2000人中就有一人死于意外。邵侵宫或上门下攻省。

小太监的诅咒始于汉桓帝。至于小皇帝,已经几十年了。袁绍一举杀了他们,结束了宦官专权的政治局面。但是,杀戮真的太重了。

伐董之战

到了正月,关东各州县都起来求董卓,推举渤海太守袁绍为首领。由于邵的车骑的是将军,所以所有的将军都有官衔。屯河,冀州绍兴河内太守王匡,牧汉赋之权,赐其军粮。豫州刺史孔周、兖州刺史刘岱、太守张淼、广陵太守苗棣、太守乔桓、太守、齐贝祥、鲍欣和曹操都屯酸枣,还有后来的大将军袁术、屯鲁阳,都赫赫有名。小评基本是一个无效的例子,袁绍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责任的。但是,关东联军真的是一盘散沙。

袁志展

袁术和邵之间有隔阂,于是向公孙瓒求助,昝令刘备屯高唐,只经过屯平原,和屯发甘,以逼邵。毛、邵必击,两将皆破。

毛与邵合击,大破大军。

大桥之战

公孙瓒破黄巾,归涅_河,成为河北威震全城,冀州各城响应踊跃。盐是自己造成的。一个方阵三万兵,突骑万马,锋锐围翼军。邵先令曲艺带了八百精兵,紧张得以为要赶路。赞贬低他的小夜曲,骑了上去,义兵倒了。与此同时,昝的军队大败,他所在的冀州刺史严刚被斩首,夺得甲等。追至界桥,昝聚兵而战,义又断,遂至昝营,拔其牙,其余皆走。邵末年,文赞破,马备鞍。魏延有数十弩,数百人持戟。昝散兵到,兵二千余,围数重兵,箭如雨下。田丰救了邵,却进了空城计。邵斗到地曰:“君子斗死,而逃于墙外乎?”使弩相争,造成更多伤害和骑乘。不知道是不是邵,有点导。曲艺会来迎接,但骑马是分散的。

评点这场战役的曲艺第一功臣是

与贼张炎,赢驷屠戈,常山雁门五环斗法。几万只燕子骑几千匹马。与吕布连战十多天,燕军死伤虽多,但邵军已是疲惫不堪,纷纷撤退。

这场战争涉及的势力很多,其中吕布的陷阱是一个亮点。

杜志展

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燕派杜长洙与邵交战,邵大败。

龙之战

公孙瓒又发兵攻袁绍,直到龙聚,邵破之。咱隋幽州,不敢回来。

此战,河北整个格局大变,公孙瓒从此处于守势。

朝戈战役

袁绍出巡,到路畅山乞毒,围困五日,破之,斩毒数千。

攻击左髭和左髭的战斗

然后少勋北上到山里,攻打盗贼,把他们都杀了。

东郡之战

见邵洪书,知其无意降,加兵急攻。当城内粮草耗尽,又没有外面强有力的救援,洪将在所难免。召官曰:“袁无道,图谋不轨,必不救洪军将领。余大义,不得不死,今天这场灾难与你无关!但一城未败,妻出。”诸将吏卒皆泣曰:“明政府与袁家无怨。今天,这就是这个县会残废,会被困的原因。官方的人怎么忍心去明政府?”刚开始的时候是挖老鼠煮蹄筋,但是之后就没办法再吃了。主书开三斗米和厨房,请分享给我。洪叹道:“一个人吃饭有什么意思?”“做成稀粥,分给百姓,杀了他的妃子喂兵。兵咸流涕,不敢仰视。七八千男女死在枕边,无一反抗。

黄巾布拉克山之战

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晓、郭、李、俞炳根等。也被攻击了,又砍了几万级,都是杀他们村子的城墙。

在这三次战争之前,杜钰和魏军叛军曾经一起占领了邺城。当时很多人都是“担心的脸色苍白,或者开始哭”,而袁绍的容貌依旧,自成一派。可以看出,袁本初的确是一个勇敢的人。

袁绍人生经历探析

据裴松之注引《资治通鉴》,“邵生而父亡,二公爱之。少年为郎,弱冠除濮阳长,有清名。母亲葬礼后,她出人意料地拿走了自己的衣服,然后追求父亲的衣服。她在鲁呆了六年。李,隐居洛阳,不与客人说话,不在海上扬名,不相见。”

裴松之案“魏‘绍,遇私生子,后叔成’。如果你把这个记在心里,它就好像是天生的。夫人,以后照顾她生的什么,没有什么礼物,但是以后的情况她可以做!第二本书不详细。”其中“似由现实而生”更为重要,这说明程远是程远而非袁绍所生。但是问题也出来了。既然是程远生的,为什么叫《庶子》?袁绍的弟弟袁术在传记中说“袁绍是弟弟,同父异母”

因此,袁峰应该是袁绍的父亲,根据“成叔死后”这句话,可以断定他的母亲可能“在”的家里。因此,袁峰可能是袁峰的亲生父亲,但袁峰可能与他的程远家族的一名女性成员有一段“不道德的婚姻”,因为他生了袁峰。或者说袁绍是袁峰的私生子。

然而,程远没有后代,所以他默认袁绍是自己的儿子。程远死的时候,袁峰不好意思让弟弟死,只好配了袁绍的舅舅。

你好,这是上的资料:袁绍(?-202年6月28日)[1],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司空袁逢的儿子。

袁绍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料。起家大将军(何进)掾,历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参与指挥诛杀宦官。怒斥董卓,出任渤海太守,册封邟乡侯。初平元年(190年),担任关东联军首领,带兵讨伐董卓,自号车骑将军。励精图治,先后占据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地区,统一河北地区,交好北方少数民族,势力达到顶点。建安五年(200年),发动官渡之战,兵败于曹操。

建安七年(202年),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逝于家中。 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袁绍相貌英俊,气质威严,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袁绍二十岁出任濮阳县长,有清正能干的名声。[2]不久,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之后,袁绍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洛阳。[3]

从董卓迁都(190年)长安到官渡之战(200年)的十年时间里,北方群雄经过较长时间的兼并逐渐形成了袁绍和曹操两雄并立的格局,袁绍的总体实力远在曹操之上,然而官渡之战袁绍11万大军却不敌曹操3万多兵马大败而归,其后曹操用了几年的时间平定了袁氏势力统一了北方。对于袁绍的败亡后人往往会用一句俗语来形容那就是袁绍“一把好牌在手却被自己打烂”,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袁绍的实力的确是超过曹操很多,那么袁绍手上到底有哪些好牌?四州之地,带甲数十万,九大谋士十位猛将,我们来看一下。

第一把好牌:家世好

汝南袁氏是汉末最为显赫的名门望族之一,自袁安在汉章帝时为司徒开始,先后有其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而袁安正是袁绍的高祖,袁绍是袁逢的庶长子后来过继给了袁逢的哥哥袁成也成为嫡子。袁绍根正苗红,从高祖到父辈四代都有人出任三公之职,所以被称之为四世三公,袁氏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这份显赫的家世汉末也只有弘农杨氏可与之媲美。东汉末年是一个注重门第和出身的时期,所以袁绍显赫的家世给他带来了无数的好处,当时投奔袁绍而来的很多人才都是冲袁绍头上这个光环而来的,就连日后曹操五大谋士之中的荀彧和郭嘉最初投奔的对象也是袁绍。

第二把好牌:声望高

因为家世的原因所以袁绍得以在东汉朝廷出任要职,不得不说袁绍在何进时代的表现可圈可点,当时天下人特别是桓、灵二帝时遭受党锢迫害的官僚士大夫无不痛恨宦官擅权,袁绍是诛杀十常侍的急先锋,士大夫因此把袁绍看作是自己人;董卓进京后威逼帝后和群臣,袁绍敢于和董卓对呛这又为他赢得了不畏强权敢于挺身而出的偌大名声;而且讨伐董卓时袁绍还是盟主,这些都为袁绍在朝野间赢得了巨大的声望。

第三把好牌:地盘广,坐拥四州之地

袁绍开始只是冀州治下的渤海郡太守而已,冀州牧韩馥是袁氏门生,当时的韩馥内有麴义叛乱外有公孙瓒的压力,韩馥耳根子软引狼入室结果把个富饶的冀州拱手相让给了袁绍。袁绍真正起家就是在得到冀州之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几年时间内连续在青州击败公孙瓒的势力田楷和朝廷委派的孔融,在并州大败黑山军和黄巾军拿下了并州,最后在和公孙瓒的决战中又击败公孙瓒夺得幽州,如此一来天下十四州袁绍一人坐拥冀并青幽四州,成为天下实力最强的诸侯。

第四把好牌:兵多将广,带甲数十万

袁绍强盛时期具体有多少兵力不清楚,但是大概可以估算一下:渤海太守时一郡之兵估计也就几千人,加上投奔他的和自己扩充实力在得到冀州前最多也就一万多人,即便是得到冀州之初也没多少兵马,因为界桥之战时袁绍在兵力上是处于下风的,当时他的对手公孙瓒有三四万兵马,所以袁绍加上其他地方驻守兵力总兵马估计也就四万多人;但是等到拿下青州和并州击败公孙瓒夺得幽州拥有四州之地时袁绍的兵马得到迅猛的增长;官渡之战袁绍前线有11万多人,冀并青幽四州驻守兵力也不少,比如青州方向的援军被程昱和臧霸挡住了来不了;后面曹操平定北方其实也花了好几年时间,袁绍在最强盛的官渡之战前夕总兵力有二三十万也就是说带甲数十万应该是有的。

第五把好牌:九大谋士,十位猛将

曹操有五大谋士,袁绍麾下能力出众者也有田丰、沮授、许攸、逢纪、郭图、审配、荀谌和辛毗辛评兄弟等九大谋士,其中田丰和沮授能力最为出众,在袁绍扫平河北期间出谋最多,袁绍哪怕能听从两人一两次合理建议结局也许都会大大不同。

十位猛将包括界桥之战以八百先登死士击溃公孙瓒一万白马义从的麴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韩猛五人合称的河北四庭柱一正梁,汉灵帝时和袁绍曹操同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淳于琼,日后名声和功勋仅在田豫之下威震北疆的牵招,如果再加上袁绍长子袁谭和外甥高干(青州是袁谭拿下的,高干治理并州井井有条,这两人能力其实挺不错),袁绍麾下算得上有十位猛将。

人称「 ”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个怎样的家族?

不论是读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都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在提到袁绍、袁术的时候,称他们出身的汝南袁氏为「 ”四世三公”,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