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是怎么死的,青帮大佬杜月笙旧居在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3收藏

杜月笙是怎么死的,青帮大佬杜月笙旧居在哪里?,第1张

上海滩著名黑帮老大杜月笙是怎么死的

杜月笙是上海滩的传奇人物,从一无所有到高高在上,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大半生都生活在上海,晚年却不得不移居香港,在香港去世后,骨灰被带到台湾。那么杜月笙怎么死的呢

杜月笙晚年照

这还要从1927年说起,杜月笙诱捕***人江寿华,第二天还将三百名***人和工人杀害。杜月笙残害***人的行为,让他和***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关系,1949年前夕,***取得抗战胜利,蒋介石率部逃到台湾,由于他的地位特殊,蒋介石也不担心他会投靠***,几次三番邀请他到台湾,***希望他继续留在上海,主持上海青帮的大局,杜月笙考虑了很久,决定去香港,香港成为了他最后的归宿,1951年他在香港去世的,享年63岁,那杜月笙怎么死的呢

杜月笙去香港后的境况和大陆相比,落差很大,他的资产基本上都没有转移到香港,只有一套房产在去香港之前卖出去,共计三十万元,这几乎就是杜家几十号人全部的资产。还有就是蒋介石方面仍然劝他去台湾,这给他很大的精神压力。去香港后,他的哮喘病又复发了,请了很多名医,中医和西医都有,个个在香港都很有名,开了很多药来吃也不见好转。到香港不过短短的两年,杜月笙的身体越来越糟糕,他感觉到自己所剩的光阴已经不过,于是提前立好遗嘱,不久之后,就离开了人世。

青帮大佬杜月笙旧居在哪里

杜月笙是上世纪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他从一个人人唾弃的“小瘪三”成为纵横十里洋场的流氓大亨、上海皇帝,他的传奇一生被多次改编和演绎成为影视剧作品,为人们所熟知。那么,几十年过去了,杜月笙旧居在哪呢

杜月笙旧居

如果细究杜月笙故居,我们需要从杜月笙的人生轨迹开始追寻。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他先后跟随继母和舅舅生活,日子过得非常孤苦。十四岁时,杜月笙进入水果行当学徒,玩的一手好刀。他拜入青帮门下,拜陈世昌为老头子,又凭借趁市场的关系进入黄金荣的公馆任职。在黄金荣公馆,杜月笙凭借自身的机敏与聪慧得到了黄金荣妻子的喜欢和看重,并被黄金荣委以重任,就此杜月笙开始了他如日中天的事业,直至称霸一方与黄金荣称兄道弟。

成为上海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有了自己的杜公馆。作为杜月笙旧居,这座杜公馆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腥风血雨后,从上海整体迁移至苏州吴江同里镇。杜月笙公馆作为民国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历史价值。而上海东湖路7号杜月笙的另一个“大公馆”已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被妥善的保存了起来。

除此以外,在重庆还有一座杜月笙的府邸,位于重庆南岸区南山公园路101号,这个建筑为砖木结构,建于20世纪30年代,现状基本完好,是重庆市著名的近现代建筑,现被用作植物园建设有限公司办公室。

2 “糖年糕”的秘密

自打进入黄公馆,杜月笙虽然是处处小心,仔细观察,但有很多谜一直藏在他的心里,令他百思不得其解。比如,黄金荣虽然身为华捕头脑,但几乎不用去上班,每天早晨很晚才起床,吃过中饭,就跟几位赌友玩牌,一玩就是三四个小时,四五点钟,赌局结束,四位赌友嘻嘻哈哈地结赌账,相约明天继续。吃过晚饭,再到澡堂里泡泡澡,让人搓搓背,捶捶腰腿,如此一天就算过去了。

杜月笙很奇怪,难道黄金荣只是挂个空衔,不用具体做事吗?

后来,通过观察,杜月笙终于弄明白了,其实黄金荣是二十四小时都在做事的。不管是在他用餐的时候,赌牌的时候,还是泡澡堂的时候,甚至在睡觉的时候,捕房里有人来了,俯身凑近他的耳朵,低声地报告出了什么事情,于是,黄老板眉头一皱,眼睛珠子转两转,偏过头去,就在报告者的耳边,简单明了,吩咐个三言两语,报告者连连点头应诺,旋即离去。不用多久,事情就解决了。

原来,黄金荣在法捕房领一份薪水,而在家里却供养着十几个人,一旦出事,侦察的,抓人的,办交涉的,自然有人替他代劳。所以,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都只要动动嘴皮子,事情就解决了。

这个谜解开了,但另一个谜又产生了:凭着法捕房的那份微不足道的薪水,怎么支撑黄公馆里惊人的开销呢?

不说别的,单是每年的隆冬季节,黄老板一次性给叫花子们发放的新棉衣、新棉裤就有3000套,外加3000块大洋,更不用说平日的用度、赌资,以及发给手下人的薪水了。

在当时,一幢普通的房子才不到1000元。那3000元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而黄老板在施舍这些钱物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可见这些在他眼里不过是些小钱。在当时的杜月笙看来,黄老板简直是富可敌国了。

可是,这么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终于,有一件事替杜月笙解开了谜团,令他豁然开朗。

有一天,杜月笙刚刚从外边回来,立刻感觉到黄公馆的气氛十分紧张,一排人站在大厅两边,大气不敢出。黄金荣坐在中间的椅子上,看起来十分愤怒。他赶紧小心地站到马祥生身旁,心里想:大概是出大事了。

就在这时,黄金荣发话了:“哪个做了家贼,自己站出来。要等到让我查出来,那后果你们心里清楚。”

说完后,黄金荣环视一圈。

此时,屋里静得吓人,众人连喘气都不敢大声。但片刻之后,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一脸疑惑,就是没人站出来。

黄金荣一看这情况,反而平静了许多,大手一挥:“行了,都去做事吧。”

众人解散后,他留下几个心腹,吩咐道:“不要对外声张,你们给我暗地里查。”

回到灶披间,杜月笙才从马祥生那里得知原来是公馆里失窃了。失窃的是两包很小的东西,外面用皮纸严密包裹,打开来是硬硬的一块,有点像“糖年糕”。杜月笙曾不止一次见过,装满“糖年糕”的麻袋运到黄公馆时,时间多半在月黑风高的深夜,只要是此物运到,黄公馆一定会戒备森严,连与此无关的自家人,都必须老老实实待在屋里,不能看也不能问。

那天黄公馆里有一只麻布袋,发现被人悄悄打开了。黄老板赶紧叫人把“糖年糕”倒出来清点,结果发现少了两块。

于是,就出现了大厅里黄老板大发雷霆的一幕。

这事儿发生后,一连几天,黄公馆里都是草木皆兵,人人自危,唯恐自己被怀疑为那个家贼。

好在没过几天,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原来,有个在黄公馆当差的下人,自家兄弟从乡下来看他。没想到,他的兄弟见财起意,趁着众人不备,就顺了两块。回到乡下后立即脱手,卖了1000多块大洋,买了新房子,还娶了新媳妇。

失窃的事情发生后,此人也怀疑过自己的兄弟,但他又一想:一个乡下人哪有这么大的胆子。为了保险,他托人回去一趟,要问清此事。

当回来的人告诉他“你兄弟刚买了新房子娶了新媳妇”时,他一切都明白了,吓得两腿一软,瘫在了地上。

为了自保,他赶紧把此事报告了黄金荣,并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替自家兄弟求情。

没想到,黄金荣微微一笑:“既然不是家贼,那我就不算塌台,也就算不上什么大事情了。这事就算过去了吧。”

这事儿过后,黄公馆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得知此事后,杜月笙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那么两块东西就值1000块大洋?后来他才弄明白,那不是普通的糖年糕,而是传说中的鸦片烟土。

原来那一麻袋一麻袋的东西,都是烟土啊。他心里的谜底终于解开了,难怪黄老板手面这么阔绰,原来是靠的这个啊。那不用说,黄公馆的核心圈子就是运烟土的那帮人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跻身运送烟土的行列。

暗下决心之余,杜月笙才想到黄金荣饶恕窃贼的一幕,不由暗叹:黄老板不愧是英雄豪杰,胸怀就是宽广,这么大一个事情,就这么了结了。

但他又有点狐疑:虽然不是家贼所为,黄老板不算塌台,但连黄公馆里都失窃,黄老板岂不是很没面子,他怎么会这么容易放过窃贼呢?

这个新谜在杜月笙心里盘旋了很久。直到有一天,他看到那人坐在地上大哭,一问才知道,他那偷了“糖年糕”之后买房成亲的兄弟,好日子没过几天就突发暴病,死了。

杜月笙心里一惊。

难道是……他不敢多想。只是,从此之后,他更加小心了。

3 抱紧老板娘的大腿

虽然杜月笙决心要进入黄公馆的核心圈子,但此时他还只是个最底层的小伙计距离核心圈子还有十万八千里。

他知道此事急不得,只能好好表现,耐心地寻找机会,博得老板的赏识,以求上位。

不久,杜月笙敏锐地发现,黄公馆的主人虽是黄金荣,但有一个人却是黄金荣最信任的智囊兼助手,黄金荣对她几乎是言听计从,甚至还有点惧怕。

这个人就是黄金荣的夫人——林桂生,人称桂生姐。

来黄公馆之前,杜月笙就听黄振亿提起过林桂生,知道她不是个平凡女人。如今通过自己的观察,杜月笙更认定眼光犀利、作风豪爽的林桂生乃女中豪杰。

杜月笙觉得,只要抱住桂生姐的大腿,讨得她的欢心,获得她的信任,就一定有出头之日。不过,照黄公馆里的规矩,她平时很少在小伙计跟前露面,杜月笙也就几乎找不到见着桂生姐的机会。

但是,也许上天注定杜月笙不是一个凡胎俗物,所以一次次地给他提供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聪明的杜月笙也从来不辜负上天的眷顾,一次次地紧紧抓住了机会。这次,依然如此。

话说林桂生得了一场大病,而当时流行一种迷信说法:如果在病人床边派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守护,靠着他们头上的三把火——也就是所谓的阳气足,可以镇邪驱魔,有助于病人康复。

杜月笙作为小伙子中的一员,被安排到桂生姐病房里值班。但他与别人有所不同,别人只是把这当成一个额外的任务,而他却把这当成一个上天赐予的机会。所以,别人仅仅是人在,但心不在,而杜月笙则不但牢牢守在床边,而且全神贯注,耳到,眼到,手到,脚到,心到——但凡桂生姐一声呻吟,或者一个眼神,他都心领神会,立刻奉上桂生姐想吃的、想喝的、想要的,但凡老板娘有什么差遣或需要,他总是竭尽全力,漂漂亮亮地去替她办好。

这一切,林桂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半个月后,林桂生的病渐渐痊愈,她把这归于杜月笙的守护有功,在家人和朋友面前,时常夸上两句说:“莫看杜月笙是个孤小人,无依无靠,他的额骨头倒是蛮高,运道邪气好。”

当时,人们的迷信观念还很深厚,不论是江湖上的朋友,或是捕房里的人物,对于某一个人的运道好不好,一向极为重视。某人运道好了,吉星高照,他出马建功的机会自然比较多,否则的话,如若印堂发暗,满脸晦气,老板或上司极可能将他冷藏一段时期,请他休息休息,以免他的坏运道连累了大家。

杜月笙既然被认为吉星高照,又深得老板娘的欢心,那他在黄公馆的地位必然是扶摇直上。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没能进入那个负责运送烟土的核心圈子。因为运送烟土关系到黄公馆的核心利益,半点都马虎不得。参与此事的人,个个都是精兵强将,需要胆识过人、行事机智。杜月笙虽然符合行事机智的要求,但还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证明他胆识过人。

正在这个时候,机遇再一次垂青杜月笙——黄公馆的一个惊险事件,为杜月笙证明了一切。

……

上海皇帝

三大亨里,要说名头最响,声望最高,实力最强,非杜月笙莫属,他是中国近代史里相当传奇的一个人物,有“三百年黑帮第一人”和“上海皇帝”之称。

从水果小贩到黑帮老大,从小混混到企业家,从流氓地痞到社会名流,杜月笙是如何做到黑白两道通吃,商界政界无往不利的呢?他都有些什么过人的本领呢?

杜月笙语录

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 人面,场面,情面。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生于1888年,江苏川沙人,早年父母双亡,年少时以卖水果为生,有高超的削梨手艺,故有两个绰号,一个是“水果月笙”,一个是“莱阳梨”。

14岁时,杜月笙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经陈世昌介绍,进入黄金荣的黄公馆打杂,在黄金荣妻子林桂生生病期间,他因尽心尽力服侍而获林桂生赏识,推荐给黄金荣重用。

通过一系列事件,杜月笙逐渐取得黄金荣的信任,让其负责经营赌场“公兴俱乐部”,由于他善于结交,极具手段,从此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他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生意,开设赌场,大量聚敛钱财,广交名士,不断提高社会地位。

民国总统黎元洪下台后,流落于上海,杜月笙热情款待了他,有感于杜月笙的义气,黎元洪秘书长饶汉祥为他撰写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这副对联他很喜欢,挂在家中客厅两楹之上,因此有人称他为“当代春申君”,此语虽有吹捧之嫌,但也说明他待人处世确有一套,下面几个故事,足以说明这一点。

脾气

一般人飞黄腾达后,都特别忌讳早年落魄的历史,有人提起就会愤怒不已,杜月笙是个例外。每次回故地,都有一帮乞丐围着他,扯开嗓子大叫:“莱阳梨,给点钱!”杜月笙从不生气,反而叫手下多给点。

顾嘉棠是杜月笙手下的好兄弟,一直跟随杜月笙打天下,有外人时,他对杜月笙毕恭毕敬,但私下里,他却总爱拿杜月笙打趣,拿水果送到杜月笙面前:“削一个。”杜月笙总是笑着接过去,从没丝毫不快。

有一次,杜月笙到军阀范绍曾家做客,当时满屋子的人,他一时手痒,拿起一个梨和水果刀,转眼间就将一整只梨皮呈螺旋形削下。有客人看得惊讶,赞叹说:“杜先生,你这削皮的本领真了不起啊。”

杜月笙淡淡一笑:“老兄,亏你还是外面跑的人,我是卖水果出身的,你竟然不知道?”

杜月笙语录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黄金荣与杜月笙基本没发生过利益冲突,唯一一次是在黄金荣退休之后,黄的门徒陈培德犯了案子,被关进淞沪警备司令部。碰巧逮捕陈培德的是杜月笙的门生,这下黄金荣不高兴了,一口咬定杜月笙故意扫他面子,怒气冲冲地要召见他。

第一时间赶到黄家后,杜月笙见一堆人守在黄的身边,可黄却全然不理他,只自顾自地抽大烟。黄不说话,杜只能乖乖站在一旁一声不吭。

等三筒大烟抽足,黄金荣总算开腔了:“我也老了,愿打愿杀随你们的便。”杜月笙接过话:“您老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哪个敢违抗呢?”黄东拉西扯支吾了半晌,最后才高声吼道:“陈培德犯了什么错?”

这一声吼,把杜月笙吼愣了,陈培德是谁?这种发生在最底层的小事,哪里值得他去关注?但他二话不说,马上跑到门边打电话,安排手下去息事捞人。虽然是被冤枉的,但整个过程,杜月笙一直和颜悦色,不曾皱过一丝眉头。

识人

大律师秦联奎未成名前,托朋友朱如山带他去杜公馆见识一下,进去后看到别人在推牌九,一时手痒,赌了几把,转眼就输了四千大洋,结清赌帐后,他黯然离开,懊恼的表情被杜月笙瞅个正着。

待他走后不久,杜月笙便问朱如山:“你带来的这位朋友,是做啥事情的?”朱如山如实相告,他叫秦联奎,是个开业不久的小律师,原本只说来看看热闹,没想他会下注输钱。

杜月笙把那张四千元的庄票递给朱如山,说:“当律师,用心血,摇笔杆,逞口舌,能有几个钱好赚?我实在不想赢他的钱,请你替我退还给他。”收到钱后的秦联奎十分感激,从此成为杜月笙的头号法律顾问。

杜月笙语录

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国学大师章太炎晚年在苏州讲学,原本没打算结识杜月笙,但他居住在上海租界的侄子与人发生纠纷,他名声虽大,但无权无势,无能为力,只好拉下脸求杜月笙帮忙。

杜月笙没啥文化,却一向尊重和仰慕知识分子,他帮章太炎的侄子摆平了纠纷,事后又亲自到苏州拜访章太炎,向他报告调解过程和结果,临走时,杜月笙悄悄将一张两千银元的支票叠成方块,压在茶杯底下。

在送了一笔厚礼的同时,又顾全了大师的面子,杜月笙此举让章太炎感动不已,从此对杜另眼相看,他不但引经据典,将“杜月生”改名为“杜镛”,号“月笙”,并亲笔为其修订家谱,将出身卑微的杜月笙变为名人之后。

口碑

1930年,法商水电公司员工罢工,法国驻上海领事请杜月笙出面调解,杜月笙说:“工人薪金每月要加5角,罢工期间的工资要照付。”法商公司答:“罢工期间工资可以照付,但薪金只能增加4角。”杜月笙说:“好,那就说定了。”

没想到复工条约签订后,法商公司却临阵赖账,只答应每月增加工资四角的条件,却不肯支付两千三百多工人罢工期间的工资,工人群情激愤,眼看复工就要流产,杜月笙说:“罢工期间的工资,法商公司不付的话,全部由我来付。”

为此,杜月笙足足支付了30万大洋,但“杜先生”的口碑,也由此深入民间。

杜月笙语录

做事要刀切豆腐两面光。

有一年,金融巨子陈光甫的商储银行遭挤提,他向国民政府财政次长钱新之求助,钱新之让他去找杜月笙,当晚陈光甫来到杜月笙府上,杜月笙对陈光甫只说了一句:“明早开门之前,商储银行见。”

次日上午,商储门口来了一队小汽车,为首的一辆牌号是“7777”。上海人人皆知这是杜月笙的车。杜月笙跨出车门,申报存款三百万元。见杜先生来存钱,挤兑的客户顷刻散去。杜月笙只亮了个相,一场金融灾难便平息了。

处世

孟小冬,人称“冬皇”,大名鼎鼎的京剧名伶。几次与名满天下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唱对台戏,让梅兰芳顿生爱意,梨园同行,惺惺相惜,不久二人便喜结连理。

北平肄业学生王惟琛,是孟小冬的超级脑残粉,因梅兰芳娶了他深爱的女人,怀恨在心,携枪闯入梅家刺杀梅兰芳未果,却误杀了梅的朋友张汉举,事件轰动全国,孟小冬难承压力,加上被梅兰芳原配福芝芳多次欺辱,孟小冬终下决心与梅分手。

几年之后,在杜月笙四太太,也是她的好姐妹姚玉兰牵线做媒下,孟小冬到上海跟了一直仰慕她的杜月笙。1949年,杜月笙60大寿,梅兰芳专程赴上海唱堂会祝寿,街坊们纷纷打趣,不知道杜月笙会不会将孟小冬还给梅兰芳?

**《梅兰芳》里,章子怡饰演的孟小冬

1950年,杜月笙准备带全家赴法,掐指算了算,一共要办27张护照,这时,孟小冬在旁边说了一句:“我跟着去,算丫头还是算女朋友呀?”

杜月笙一愣,当即宣布尽快与孟小冬成婚。结婚那一晚,孟小冬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一生傲气的她,最终也算是有了真正的归宿。

想看杜月笙和孟小冬之间的故事,可以看**《上海皇帝之岁月风云》,想看梅兰芳与孟小冬之间的故事,可以看**《梅兰芳》。

杜月笙语录

我的处世之道,尽在一个诚字!

吴开先担任国民党上海负责人时,杜月笙多次托人请他吃饭,但吴看不起杜,每次都拒绝了他。因为请的次数多了,有时实在找不到借口,就先答应后爽约。即使这样,杜月笙依然没有放弃,照样三天两头托人请他。终于有一次,吴被缠不过,横下心来,决定赴约。

这一天,吴开先准时出现在杜家,大门口,杜的总管万墨林正毕恭毕敬地等候;二道门,杜的头号法律顾问秦联奎毕恭毕敬地迎候;到内厅,杜月笙一身长衫,满面春风,见吴进门,起身相接。

看到杜月笙礼数如此周全,吴开先不由心想:前几次答应来时,他们也曾这样等过我吧?试想三人等了又等,盼了又盼,最后没等到人,该有多失望?于是,抱愧之情油然而生。

杜月笙说的第一句话是:“老早就想约吴先生过来坐坐,却因为我这里总是人来人往,实在太忙,所以一直拖到今天。”似乎吴开先此前多次爽约的事,根本没发生过。吴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含糊说道:“岂敢岂敢。”

此后,两人成为生死之交。

临终

1949年解放前夕,国共双方都在争取杜月笙,一边让他留在上海,一边让他过去台湾,但两边都被杜月笙婉言拒绝,他选择了去香港。

两年后,在香港的杜月笙病入膏肓。处置遗产时,身边仅有11万美元。遗产分配如下:每个太太拿1万美元,儿子拿1万美元,没出嫁的女儿拿6000美元,出嫁的拿4000美元。

然后他让大女儿杜美如打开家里的保险箱,保险箱里装着满满的借条。最少的一张是5000美元,最多的一张是500根金条。杜月笙一张一张全部撕掉,子女们非常不解:“为什么要撕了?”

杜月笙说:“我不希望我死后你们到处要债。”沉默了一会,他又说道:“借出的,表面是钱,实际是人情,感恩的,永远会记得我们杜家的好。不感恩的,你去要账,可能换来牢狱之灾。”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病逝,终年63岁,他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希望了,可你们还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PS:感谢从良匪兵提供资料!下回最后一个,张啸林。

杜月笙是怎么死的,青帮大佬杜月笙旧居在哪里?

上海滩著名黑帮老大杜月笙是怎么死的 杜月笙是上海滩的传奇人物,从一无所有到高高在上,经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