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邢”姓的起源和典故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解析:
邢
一、姓氏来源
1是上古周朝时,周成王将周公第四子封于邢地(在今河北邢台市),人们称为邢侯,后来建立了邢国,他的子孙便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邢;
2是春秋时期,晋大夫韩宣子之族人封于邢丘(在今河南温县东),其族人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邢。
二、郡望堂号
汉置河间郡,现在河北省献县。
三、历代名人
邢禺一一字子昂。三国魏郸县(今河北任丘县)人。举孝廉,不就。曹cao辟为冀州从事。邢峙——字士峻。南北朝时北齐的文士,精通四书五经,为人方正纯厚,有儒者风度。举孝廉,官国子助教,以经入授皇太子。
邢契莘——浙江嵊县(今峰州市)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考取清华第一期官费留学美国,入麻省理工大学选修造船造机系。
好象有这么一说
我不姓邢, 但我很清楚的记得:小学5年级(或者6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同学叫邢维栋的同学,我们放学后在学校门口看玩具,那个卖玩具的女人听我们叫邢维栋,本来都不想搭理我们,突然敏感起来,问我们谁姓邢 她说姓邢的都是一家的,我们当时只当笑话听了
邢的姓氏来历如下:
来源有三,一是出自姜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炎帝神农氏后裔姜氏的一支。二是出自春秋时的晋国,晋国是姬姓诸侯国,晋国公族系源于姬姓,子孙后来由于食采于邢而以地为氏。三是少数民族改为邢姓,北魏氐族人、清朝满洲人、满洲八旗性佳氏、黎族拉海氏、蒙古族等民族中改汉姓邢的。
邢姓的迁徙
先秦时期,邢氏主要分布于中原地区,以河北与河南为中心。秦汉以后,世居河间的后裔,形成望族。唐代以来,邢氏先人迁徙频繁,有避乱而迁,有逃荒而迁,有经商而迁,有官任而迁,有盲流而迁,有到海外谋生而迁,分布广泛。当代邢氏,人口已有140多万,在全国11939个姓氏中排列第118位,数河北、河南、山西、海南等省最多。泰国、菲律宾、朝鲜、美国等国家都有邢氏聚居。
一本完整的家谱,家谱序言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序言是一本家谱的完整介绍,它类似于一本书的序言,通过阅读家谱序言,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整个家谱的内容,家谱的编修来源,及家谱中的故事。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个姓氏的家谱序言,希望给正在修家谱的人士带去一些帮助。内容如下: 家谱的序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分别是: 一、序言名称:×××重修家谱或支谱,一般情况下用支谱的比较多。 二、说明原因:为什么修家谱或续家谱。现在的解释大部分以族谱丢失或毁之贻尽为缘由。 三、叙述现状:说一下现在本族的情况,展望一下在未来家族的发展情况,如社会青年今天东奔西走,在外工作等,为了让本家族成员之间永保联系,勿忘祖宗等。 四、修谱贡献:×××为本次修家谱提供信息资料,×××提供经费,×××撰写等,×××出资修谱。 五、修谱结尾:可以说点立谱的重要性,写上具体日期(干支纪年和公元纪年都要写)。 六、落款:可以分为两种(1)、撰修×××(从有谱以来你是第多少代),世孙×××(名字不要写姓氏)。(2)、缮写×××,世孙×××等。 诚然,不同家谱在修家谱时,思想也是不同的。有的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喜欢用文言文,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现在人修家谱,则比较喜欢用白话文,目的是可以让后人很清楚的看懂写的是什么,容易理解,不致于造成歧义。 话又说回来,无论用哪一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作用和意义。但结合现今的语言情况来讲,续谱无忧网推荐大家使用浅显易懂的书面语言来写家谱序言。
邢姓的来源如下:
来源有三,其中主要的两支是黄帝后裔。出自姜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炎帝神农氏后裔姜氏的一支,以发明掘井闻名于世,始称井氏族。井氏族于夏代初,顺黄河水东迁至豫北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住下,以族名“井”命该地为“井”地。
出自春秋时的晋国,晋国是姬姓诸侯国,晋国公族系源于姬姓,韩姓也是源于周文王姬昌的后裔唐叔虞,他们的子孙后来由于食采于邢而以地为氏,发展成为邢姓家族的另一支。
少数民族有的改为邢姓,北魏氐族人、清朝满洲人、满洲八旗性佳氏、黎族拉海氏、蒙古族等民族中均有改汉姓邢的。
邢姓的最早发源之地河北邢台县,在历史上可一直是大大有名。这个地方,在秦朝时被置为信都县,不久之后楚霸王又将之改为襄国,并且成为“常山王”张耳的王都。
南北朝时,石勒又在这个地方建立他的赵国,一直到宋朝之时,才定名为邢台,以迄于今。因此,邢台县之地一直声名响亮,来自该地的邢姓人,可以说是与有荣焉。
先秦时期,邢氏主要分布于中原地区,以河北与河南为中心。秦汉以后,世居河间的后裔,形成望族。唐代以来,邢氏先人迁徙频繁,有避乱而迁,有逃荒而迁,有经商而迁,有官任而迁,有盲流而迁,有到海外谋生而迁,分布广泛。
当代邢氏,人口已有140多万,在全国11939个姓氏中排列第118位,数河北、河南、山西、海南等省最多。泰国、菲律宾、朝鲜、美国等国家都有邢氏聚居。
我想知道“邢”姓的起源和典故
本文2023-11-01 04:15: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84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