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大亨之二:杜月笙,这个流氓讲文化!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2收藏

上海三大亨之二:杜月笙,这个流氓讲文化!,第1张

上海皇帝

三大亨里,要说名头最响,声望最高,实力最强,非杜月笙莫属,他是中国近代史里相当传奇的一个人物,有“三百年黑帮第一人”和“上海皇帝”之称。

从水果小贩到黑帮老大,从小混混到企业家,从流氓地痞到社会名流,杜月笙是如何做到黑白两道通吃,商界政界无往不利的呢?他都有些什么过人的本领呢?

杜月笙语录

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 人面,场面,情面。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生于1888年,江苏川沙人,早年父母双亡,年少时以卖水果为生,有高超的削梨手艺,故有两个绰号,一个是“水果月笙”,一个是“莱阳梨”。

14岁时,杜月笙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经陈世昌介绍,进入黄金荣的黄公馆打杂,在黄金荣妻子林桂生生病期间,他因尽心尽力服侍而获林桂生赏识,推荐给黄金荣重用。

通过一系列事件,杜月笙逐渐取得黄金荣的信任,让其负责经营赌场“公兴俱乐部”,由于他善于结交,极具手段,从此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他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生意,开设赌场,大量聚敛钱财,广交名士,不断提高社会地位。

民国总统黎元洪下台后,流落于上海,杜月笙热情款待了他,有感于杜月笙的义气,黎元洪秘书长饶汉祥为他撰写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这副对联他很喜欢,挂在家中客厅两楹之上,因此有人称他为“当代春申君”,此语虽有吹捧之嫌,但也说明他待人处世确有一套,下面几个故事,足以说明这一点。

脾气

一般人飞黄腾达后,都特别忌讳早年落魄的历史,有人提起就会愤怒不已,杜月笙是个例外。每次回故地,都有一帮乞丐围着他,扯开嗓子大叫:“莱阳梨,给点钱!”杜月笙从不生气,反而叫手下多给点。

顾嘉棠是杜月笙手下的好兄弟,一直跟随杜月笙打天下,有外人时,他对杜月笙毕恭毕敬,但私下里,他却总爱拿杜月笙打趣,拿水果送到杜月笙面前:“削一个。”杜月笙总是笑着接过去,从没丝毫不快。

有一次,杜月笙到军阀范绍曾家做客,当时满屋子的人,他一时手痒,拿起一个梨和水果刀,转眼间就将一整只梨皮呈螺旋形削下。有客人看得惊讶,赞叹说:“杜先生,你这削皮的本领真了不起啊。”

杜月笙淡淡一笑:“老兄,亏你还是外面跑的人,我是卖水果出身的,你竟然不知道?”

杜月笙语录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黄金荣与杜月笙基本没发生过利益冲突,唯一一次是在黄金荣退休之后,黄的门徒陈培德犯了案子,被关进淞沪警备司令部。碰巧逮捕陈培德的是杜月笙的门生,这下黄金荣不高兴了,一口咬定杜月笙故意扫他面子,怒气冲冲地要召见他。

第一时间赶到黄家后,杜月笙见一堆人守在黄的身边,可黄却全然不理他,只自顾自地抽大烟。黄不说话,杜只能乖乖站在一旁一声不吭。

等三筒大烟抽足,黄金荣总算开腔了:“我也老了,愿打愿杀随你们的便。”杜月笙接过话:“您老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哪个敢违抗呢?”黄东拉西扯支吾了半晌,最后才高声吼道:“陈培德犯了什么错?”

这一声吼,把杜月笙吼愣了,陈培德是谁?这种发生在最底层的小事,哪里值得他去关注?但他二话不说,马上跑到门边打电话,安排手下去息事捞人。虽然是被冤枉的,但整个过程,杜月笙一直和颜悦色,不曾皱过一丝眉头。

识人

大律师秦联奎未成名前,托朋友朱如山带他去杜公馆见识一下,进去后看到别人在推牌九,一时手痒,赌了几把,转眼就输了四千大洋,结清赌帐后,他黯然离开,懊恼的表情被杜月笙瞅个正着。

待他走后不久,杜月笙便问朱如山:“你带来的这位朋友,是做啥事情的?”朱如山如实相告,他叫秦联奎,是个开业不久的小律师,原本只说来看看热闹,没想他会下注输钱。

杜月笙把那张四千元的庄票递给朱如山,说:“当律师,用心血,摇笔杆,逞口舌,能有几个钱好赚?我实在不想赢他的钱,请你替我退还给他。”收到钱后的秦联奎十分感激,从此成为杜月笙的头号法律顾问。

杜月笙语录

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国学大师章太炎晚年在苏州讲学,原本没打算结识杜月笙,但他居住在上海租界的侄子与人发生纠纷,他名声虽大,但无权无势,无能为力,只好拉下脸求杜月笙帮忙。

杜月笙没啥文化,却一向尊重和仰慕知识分子,他帮章太炎的侄子摆平了纠纷,事后又亲自到苏州拜访章太炎,向他报告调解过程和结果,临走时,杜月笙悄悄将一张两千银元的支票叠成方块,压在茶杯底下。

在送了一笔厚礼的同时,又顾全了大师的面子,杜月笙此举让章太炎感动不已,从此对杜另眼相看,他不但引经据典,将“杜月生”改名为“杜镛”,号“月笙”,并亲笔为其修订家谱,将出身卑微的杜月笙变为名人之后。

口碑

1930年,法商水电公司员工罢工,法国驻上海领事请杜月笙出面调解,杜月笙说:“工人薪金每月要加5角,罢工期间的工资要照付。”法商公司答:“罢工期间工资可以照付,但薪金只能增加4角。”杜月笙说:“好,那就说定了。”

没想到复工条约签订后,法商公司却临阵赖账,只答应每月增加工资四角的条件,却不肯支付两千三百多工人罢工期间的工资,工人群情激愤,眼看复工就要流产,杜月笙说:“罢工期间的工资,法商公司不付的话,全部由我来付。”

为此,杜月笙足足支付了30万大洋,但“杜先生”的口碑,也由此深入民间。

杜月笙语录

做事要刀切豆腐两面光。

有一年,金融巨子陈光甫的商储银行遭挤提,他向国民政府财政次长钱新之求助,钱新之让他去找杜月笙,当晚陈光甫来到杜月笙府上,杜月笙对陈光甫只说了一句:“明早开门之前,商储银行见。”

次日上午,商储门口来了一队小汽车,为首的一辆牌号是“7777”。上海人人皆知这是杜月笙的车。杜月笙跨出车门,申报存款三百万元。见杜先生来存钱,挤兑的客户顷刻散去。杜月笙只亮了个相,一场金融灾难便平息了。

处世

孟小冬,人称“冬皇”,大名鼎鼎的京剧名伶。几次与名满天下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唱对台戏,让梅兰芳顿生爱意,梨园同行,惺惺相惜,不久二人便喜结连理。

北平肄业学生王惟琛,是孟小冬的超级脑残粉,因梅兰芳娶了他深爱的女人,怀恨在心,携枪闯入梅家刺杀梅兰芳未果,却误杀了梅的朋友张汉举,事件轰动全国,孟小冬难承压力,加上被梅兰芳原配福芝芳多次欺辱,孟小冬终下决心与梅分手。

几年之后,在杜月笙四太太,也是她的好姐妹姚玉兰牵线做媒下,孟小冬到上海跟了一直仰慕她的杜月笙。1949年,杜月笙60大寿,梅兰芳专程赴上海唱堂会祝寿,街坊们纷纷打趣,不知道杜月笙会不会将孟小冬还给梅兰芳?

**《梅兰芳》里,章子怡饰演的孟小冬

1950年,杜月笙准备带全家赴法,掐指算了算,一共要办27张护照,这时,孟小冬在旁边说了一句:“我跟着去,算丫头还是算女朋友呀?”

杜月笙一愣,当即宣布尽快与孟小冬成婚。结婚那一晚,孟小冬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一生傲气的她,最终也算是有了真正的归宿。

想看杜月笙和孟小冬之间的故事,可以看**《上海皇帝之岁月风云》,想看梅兰芳与孟小冬之间的故事,可以看**《梅兰芳》。

杜月笙语录

我的处世之道,尽在一个诚字!

吴开先担任国民党上海负责人时,杜月笙多次托人请他吃饭,但吴看不起杜,每次都拒绝了他。因为请的次数多了,有时实在找不到借口,就先答应后爽约。即使这样,杜月笙依然没有放弃,照样三天两头托人请他。终于有一次,吴被缠不过,横下心来,决定赴约。

这一天,吴开先准时出现在杜家,大门口,杜的总管万墨林正毕恭毕敬地等候;二道门,杜的头号法律顾问秦联奎毕恭毕敬地迎候;到内厅,杜月笙一身长衫,满面春风,见吴进门,起身相接。

看到杜月笙礼数如此周全,吴开先不由心想:前几次答应来时,他们也曾这样等过我吧?试想三人等了又等,盼了又盼,最后没等到人,该有多失望?于是,抱愧之情油然而生。

杜月笙说的第一句话是:“老早就想约吴先生过来坐坐,却因为我这里总是人来人往,实在太忙,所以一直拖到今天。”似乎吴开先此前多次爽约的事,根本没发生过。吴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含糊说道:“岂敢岂敢。”

此后,两人成为生死之交。

临终

1949年解放前夕,国共双方都在争取杜月笙,一边让他留在上海,一边让他过去台湾,但两边都被杜月笙婉言拒绝,他选择了去香港。

两年后,在香港的杜月笙病入膏肓。处置遗产时,身边仅有11万美元。遗产分配如下:每个太太拿1万美元,儿子拿1万美元,没出嫁的女儿拿6000美元,出嫁的拿4000美元。

然后他让大女儿杜美如打开家里的保险箱,保险箱里装着满满的借条。最少的一张是5000美元,最多的一张是500根金条。杜月笙一张一张全部撕掉,子女们非常不解:“为什么要撕了?”

杜月笙说:“我不希望我死后你们到处要债。”沉默了一会,他又说道:“借出的,表面是钱,实际是人情,感恩的,永远会记得我们杜家的好。不感恩的,你去要账,可能换来牢狱之灾。”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病逝,终年63岁,他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希望了,可你们还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PS:感谢从良匪兵提供资料!下回最后一个,张啸林。

杜月笙(1888年8月22日—1951年8月16日),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有“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上帝”之称。

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老上海滩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大佬;他出身低微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是上海滩黑社会里最引人注目的人物,有着传奇人生。

杜月笙为什么在上海滩,最终超越黄金荣和张啸林,并且成为青帮老大呢?

其实靠的就是这三碗面:

第一碗面,场面。就是讲气场,排场,成名后的杜月笙,非常讲究人生的场面。

1931年举行的杜家祠堂落成典礼,是杜月笙一生摆的最大的场面。

除了杜祠落成典礼外,最能体现杜氏之场面的,是他的兼职。鼎盛时期的杜月笙身兼70多个企业、银行、公司的董事长、理事长,可谓风光无限,够场面了。

第二碗面,体面。就是自己衣表行为言语的体面,不仅给别人看,也是让自己有礼。

杜月笙讲过:“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中年后的杜月笙为人处世谨慎小心,比年轻时少了一分咄咄逼人的霸气。

都知道他是一名地道的流氓出身,但这可和别的流氓不一样,他特别讲究体面,身穿长衫,谈吐举止儒雅,看起来和书生一样,佩戴香囊,身上还飘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故有了“杜先生”的称谓。

不仅如此,杜月笙还为抗日战争提供了不少的物资和钱财。

第三碗面,情面。凡事给别人面子,留给他人有情面。

都说文人清高,看不起流氓,但国学大师章太炎却是杜公馆的座上宾,多受杜月笙的接济,他不但为杜月笙改名,更给其修家谱,而另一个国学大牛人章士钊更是公然自认杜月笙的门客,“吃流氓饭”

不但是名流,就是对乞丐,杜月笙也考虑到面子问题,别人给乞丐接济时怕乞丐重复领钱就派人专门看管,而杜月笙从不如此,他说乞丐也是要面子的,不能让他们丢了面子。

可见杜月笙做人的“情面”,无怪在上海滩三大佬当中,有人说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杜月笙会做人,还体现在他处理矛盾和冲突上。

按说身为流氓黑社会,和别人有了冲突,拿着斧头刀子上去砍人就是了,要是什么都讲理,还要流氓干什么。

但杜月笙的聪明就在于此。

当年,张啸林的侄子、杜月笙的门徒因为争夺一艘轮船和“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起了冲突。从战力来说,王亚樵不过区区五百人,而杜月笙这边随便招招手就能召集几千人马。

可是呢,杜月笙却主动示弱,不但亲自给王亚樵赔钱、赔船,更要给他在饭店摆桌酒席赔礼道歉,实际上王亚樵也不占理啊,但以杜月笙的地位和实力能给他这么大面子,他也就见好就收了。

后来张啸林要派人干掉王亚樵,杜月笙不同意,他说我们家大业大,目标太大,而王亚樵是亡命之徒,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们和他拼命是太亏本了。只有那些命贱的人才不珍惜自己的性命,随随便便就给人家搏命相斗。

所以,虽然杜月笙是看似被占了便宜,却被人认为是大人有大量,能够容人。

你看,就是流氓也不能够为所欲为,也必须能够忍人所不能忍。

《水浒传》里就有两个很仗义疏财的人,一个是小旋风柴进,一个是及时雨宋江。柴进对待人的态度是:江湖上普通人士投靠,基本上是简单地招待;如果是遇到江湖上有名望的人,于是就很热情地接待。武松刚投靠的时候,柴进好吃好喝地招待,时间久了,柴进就渐渐地冷落了武松。武松越待待下去,就越窝火,索性就离开了。而宋江呢,对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基本上都一样。杜月笙就是这样的人,这叫情面。你不是在外面让人觉得好看,而是在心里有一杆秤。

这就是江湖啊。

实际上,这两句话,一个人一辈子的修养如果能够做到的话,就非常成功了——世事都很洞明,都看得很透彻,这是真学问;练达就是锻炼过,经验很多,所以对于人情世故很通达,这是大文章。

生活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人情世故,人面、场面和情面,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啊。

你不能因为所谓的“看穿了”,就轻浮地对待它们。

要知道,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也真。,人生就是一场借假修真。

杜月笙孙子是杜顺安(长子杜维藩的儿子)。

杜月笙共有八子三女:八子为维屏、维善、维藩、维翰、维垣、维宁、维新、维嵩;三女为美如、美霞、美娟。

孙子:杜顺安(长子杜维藩的儿子),杜顺安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扩展资料

1902年,杜月笙进入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负责经营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

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

杜月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成为了现代实业家、社会名流与地方领袖,成为当时活跃的政治风云人物。

杜月笙有过人的投机沾营本领与玩弄权术的狡诈,对前清遗老、军阀政客、党国高层、社会名流,乃至金融工商巨子,无不执礼甚恭,倾力结交。杜月笙心里一直对文化向往和敬畏,发迹后与文化界甚密,能在知识界、文化界也周旋得游刃有余。

-杜月笙

杜月笙当上上海滩的老大时,除了打打杀杀,开赌场,贩卖烟草等黑道手段,还有一样与黑道完全相反,杜月笙从内心深处注重文化事业和有文化的人。

看看他与当时名满天下的学者章士钊是怎样交往的?

杜月笙与章士钊的相识是通过黄金荣的介绍。当时曾做过北洋政府司法部部长、教育部长的大文人章士钊经历过坐牢,出狱之后,在上海做了律师谋生。以章士钊昔日的名声,做一个小律师实在有点屈才。

杜月笙得知后,和当年看望章太炎一样,主动亲自前往看望,请章士钊吃了一顿晚餐,走时悄悄留下茶水钱。

让章士钊最为感动的一件事是,有一年冬天下大雪,章士钊很长时间没有接到一个律师案子,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家里年货还没钱筹办。

杜月笙冒着雪,一个人坐着黄包车过来,用手轻轻拂去帽子与肩上的落雪,状似无意地说:“在家呆着实在寂寞无聊,来看看章先生。”

两个人喝茶聊天整整一下午,临走时杜月笙将章士钊拉到附近一家极有名的酒家,要酒要菜,和章士钊痛痛快快喝了一晚上。

外面冰天雪地,室内温暖如春,热酒微醺,章士钊在酒酣耳热时谈论他的时政见解,杜月笙觉得章士钊文采飞扬,做一个小律师养家糊口委实是屈才,就对章士钊说以后的所有开销都由他来负责,你章士钊只要把学问做好就行,什么样的人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像你这样的学者就该做学问,像我这样混黑道的虽然洗不白,但是也希望助你一臂之力。

章士钊当时以为杜月笙也只是说说而已,谁知当晚回到家,杜月笙就派得力的手下送来一车年货和一个月的薪水支票。

杜月笙说到做到,从此以后他每月都给章士钊送来薪水,平时也不打扰章士钊做学问,隔一段时间他会来请章士钊吃饭,然后耐心听章谈文化,谈社会,谈人生,谈未来。

看到章士钊房子拥挤狭小,马上给他换了大房子。外出游览,必定也邀请章士钊。后来怕章士钊钱不够用,又给他涨到每月三百块。

章士钊为避战乱来到重庆,大大小小一大家子人都由杜月笙负责衣食住行,而且杜月笙每次出行,都要邀请章士钊同行。

杜月笙说,文化人应该给世人留下精神财富,而像他这样的大老粗,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就是莫大的荣幸。

1949年春天,上海解放,杜月笙举家去了香港。陈毅市长上任后曾公开致电在香港的上海金融工商领袖五大亨杜月笙、陈光甫、李馥生、宋汉章和钱新之,劝他们放心回上海,人民政府一定会以诚相待。

北京方面也曾想到了杜月笙是章士钊的好友,专程让章士钊跑一趟香港,杜月笙因为看见过报纸上黄金荣扫大街的照片,婉言谢绝了。

杜月笙和文化大师们的交往有没有提升杜月笙的精神境界与文化品位,我无从知晓。但是我知道杜月笙一直积极参加抗日战争,一直动员上海各界,并且领头资助抗日物资。历史应该记得他。

新修杜氏家谱卷首

序 杜兴帮

家谱者,家史也。国家有史,家族有谱。有谱不离,行事有依。一姓之传宗脉,序尊卑,分长幼,别异同,定亲疏,承上启下,世代渊源,皆可考而得之。据传吾族自明末入四川,迄今近四百载矣,年湮代远,文献无凭,家谱久已不传。方今国富民强,政通人和,族人兴旺,才俊辈出。皆言欲纂修家谱,而举吾领其事。吾老朽矣,安能为之?仅以残年敝体,访集资料耳。幸有清江、清林、清安、清才 、清君、清臣 、洪国、洪泽、洪强、洪忠 、洪魁 、洪彬、洪明、洪文 、洪武 、洪成、洪川、洪光诸位赞襄其事,或供资料,或建言献策,或撰文稿,或审修补遗,或校对,各司其职,皆尽其心,九月而撰稿,期年而谱成,非诸公之力,岂能成也?今上可告慰祖宗,下可取信族众矣。聊书数语置其端,不足为序。

岁次乙酉岁暮于刘家坪时年七十有三

再 序 杜清才

族中贤能倡修家谱,吾心甚慰。审修补遗之余,邀吾再序,实为其难。已有族叔作序,益兼仁侄润笔,吾妄画蛇添足未必,若谬种流传,贻笑大方有害。然忖思之,亦责任压肩,当尽薄力。何况家谱者,乃家中事也,与长者促膝,与晚辈磋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岂不快哉?遂有絮语其后。

杜姓自远陶唐氏部落,传为首领刘累之后,其祖先乃三皇五帝之一唐尧。尧子丹朱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其子孙仕夏商诸侯国君。周成王灭唐国,封弟叔虞于唐,原唐国君改封于杜,名称唐杜氏。至周宣王,唐杜国国君醒在朝任大夫,人称杜伯。

杜伯因周宣王宠妾鸠诬陷被诛,其子孙一部外逃。余部留居,以杜为姓。平王东迁,杜氏其部伴驾,定居朝都洛阳之阴南阳(今属河南)。秦时,杜赫被赐邑南阳衍邑(今南阳一带),遂成大族。南北朝时,一支由边疆入居中原独孤浑者,于北魏改姓杜。

杜氏具京兆、南阳、汉阳三大郡望。相传湖广填四川之湖北杜氏者,当为汉阳郡支脉。抵广之后,亦分化为马家坝乡刘家坪、青林乡杜家楼、李家乡杜家坪等支系繁衍而居。而今,山东嘉阳、湖南郴州、云南弥渡、山西忻州等地皆布杜氏户族。川内近邻阆中、青川、广元城内、区内花石乡等亦有杜姓聚居。由此可见,杜氏已遍及中华大地矣。

杜氏诞生了以“诗圣”杜甫为代表的一大批名人。此外,有东汉名臣杜密、科学家杜诗、西汉政治家、学者杜预、唐代宰相杜如晦、诗人杜审言、杜牧、学者杜佑、明代画家杜琼、回民领袖杜文秀、农民领袖杜伏威、近代名人杜聿明、杜月笙、杜凤瑞、杜孟模、当代高官杜青林、将军杜平等。言及酿酒鼻祖杜康,相传为黄帝时人,应是杜姓第一史人。

杜氏刘家坪者,可知其宗仅为麻城孝感,可知其祖仅溯至十三世祖,可知其时仅为近四百年,可知其事寥寥无几也。杜氏家族之沧海一粟修谱,权称“新修杜氏家谱·刘家坪部”。顾念刘家坪部后人将各修其谱,届时难统,故又在部后注明“总”字,即《新修杜氏家谱·刘家坪部(总)》。谱中记事断代亦以宗族字派为序。“大怀琏万兴,清洪光玉明。文思学自正,国家永长春。”为全轮,且五辈为一族辈,全轮为首族、颔族、颈族和望族四族辈。各族辈之首辈如“大、清、文、国”等辈皆作断代称宗之叙;各族辈之末辈如“兴、明、正、春”等辈皆作承前启后之叙。为使叙谱称谓统一,凡追溯则顺次称:“父、爷、祖、曾祖、宗祖”。再上则称:“高祖、太祖、先祖、远祖、始祖”等,凡宗祖以上则可统称宗祖。垂亲则称:“子、孙、曾孙、季孙、玄孙”,再下则称:“元孙、耳孙”等,凡玄孙以下则统称玄孙。

本谱宗祖表以三表记之。表一载可溯之祖至分支之宗;表二载分支之宗至大龙、大兴、大成三脉;表三续三脉至首族辈毕。谱中叙述以首族辈之首大龙、大兴、大成三脉为宗祖,上溯可叙之宗为先祖,其它以往为远祖,麻城孝感以前为始祖,或原始祖等。

世系表及叙事排列均坚持长幼依序为派论,先后大小按房份,垂亲至重,近邻为亲,各遵其位,各守其序的原则,依礼而叙。杜氏后嗣刘家坪部在修谱之中须遵本谱体例与修谱惯例,各以“清、文、国”为宗祖修分部,并依世系表内排序编号,杜清元:二部A(1---1),杜清江:二部A(3 ---1),杜清翰:二部B(1 ---1),杜清林:二部B(1---2),杜清安:二部B(3 ---1),杜清才:二部B(3 ---2),杜清君:二部C(1---1),杜清臣:二部C(1---2)。若有丁口甚众或远离故乡必自修谱者,亦可在各自二部编号以内部修分册,令其分而有合,井然有序。

贤侄洪光寄书传文:“一曰体例。形式上一仍旧例:文言、繁体、竖排、线装,以示其正。”予心可附,仅就原文略作个别修改,对列表排序亦作惯例之调,至于篇目卷数之设,在原有三卷的基础上,新置“卷首”,补写“卷四”、“卷五”,末置“卷附”。令其前则有序,后则有记。首尾呼应,自成一体。或修、或调、或补,一为惯例之制,二为知情励后之需。谱内文字有文、有白、亦有夹文带白,风格很难统一。愚意以为均可,只要表情达意准确,方便后人阅读,不为一例所限,益兼时代迥异,表达之需也。族众若意如是,吾甚欣慰。

古人云:“国太着史,族旺修谱。”而着史修谱皆有所寄望,乘序之隙略作状态,亦为族志也。

首要正人生。常言道:“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礼,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以食为天,以富为显,以荣为悦,以和为贵,谓之常人。”男儿当自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女儿洁身自好,奋发有为,巾帼不让须眉;老者表率,矜持不苟,大事小事皆留意,家人族人均关怀;少者立志,求学创新,理家事,参国事,知晓天下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身心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族内和谐,社会和谐。吾常思家父受苦最深,吃苦最重。力气最大,下苦最多,而知足常乐,一世无有忧者;兴帮叔涵养最深,道行最高,言行最善,处世最恭,人生最矜,而拳拳之心不为恶也;清翰兄心志最高,出力最大,奉献最多,创业最丰,而终生默默,不浮不躁,真乃儒子也!族众贤能甚多,不足一一为叙,仅举三者以励众耳。心地胜于天地,族人须做好人。

二要求知树人。圣人云:“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夫读书求学乃做人之本。少而不学者,自废之;壮而不学者,自惰之;老而不学者,自弃之。书不读者,自愚之;书读少者,自暗之;书读浅者,自薄之;书读精者,自专之;书读广者,自通之;书读博者,自至之;书读终身者,自强之。吾生之学颇有感触,时事怪诞,五〇年代入小学,六〇年代读初中,七〇年代学高中,八〇年代读大学,九〇年代自修科技及信息技术,新世纪学计算机等。深感“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也。而今贤侄洪光,淑女兰娇,当为新秀典范,长江后浪已近踪趾,吾心甚慰。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夫国家强而国人强,民族强而族人强,姓氏之强,源于人人之强,小河涨水大河满也。热心科学,立志求学,当为族人信条;勤学苦读,树人为本,当是族人根本矣。

三要勤俭致富。事成由勤,败由奢。勤是美德,亦是财富。人勤春来早,花开百草荣;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温暖谢苍天。勤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仍可生于忧患;懒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必自毙也。勤劳者,必节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亲手劳动者,方知创业难。良田千亩,日食升米;广厦万间,夜宿八尺。切莫铺张浪费,生活奢华。须知: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之屋,或有王侯;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良好的质量、智能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和节俭的生活是成功致富的法宝。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勤俭持家、致富为要,乃安身立命之需也。

四要奋发有为。有为才有位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可报效国家,慰藉祖宗,亦可光耀门庭,激励后人,但有为的前提是奋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对奋发社会、人生不断推陈出新的写照。每一个杜氏子孙都应抱定奋发有为、百尺竿头的信念和决心,拼搏人生,拼出作为,拼出成果,拼出辉煌新生活。

行文至此,吾以为:“正义、求知、勤俭、奋发”应为杜氏家风矣。切盼能明智以遵。

此谱花费了兴帮叔为首的众多族人的心智,洪光侄更是披挂上阵,亲撰其稿,亦显才华横溢,在此序搁笔之际,深表谢谢了。家谱作为家族的史籍,主要用作寻祖访宗、论辈排序、或定亲疏,分异同,更兼知内情,励后人,育子孙等,至于数十百年后,能否有人统其各部,据此谱再修总部,吾则不敢厚望,亦不敢断言也。只要族人善藏珍重,已是很好的回报了,吾将不甚感激。

谱中未尽事宜及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望族人海涵。清才叩首,诚望哂纳。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于朝天

修谱公约

一、本家子孙应谨记家训,奉公守法,为善行仁,诚实守信,尊师重教,树人为本,兴家立业,勤劳致富,邻里和睦,相亲相爱。

二、儿女不论亲生、入赘,皆录入谱;女儿无不论嫁娶,皆录入谱;出嫁者录至下一代;无子女者,抱养他姓子女视同亲生;本家子女被他人抱养,亦可录入。

三、从授谱之日起,各户应按世系排列,根据相关情况和要求,认真续写。以为后世重修依据。族内大事,亦形成文字相载,非再口耳相传,无可稽考。

四、各户要妥善保管,世代相传,切勿散失。

五、本次修谱因资料匮乏,难度较大。经族众合议,采取新建措施。组织专人调研,深入各户登记,走访老人,核实校对,仅能始于先辈至上十三世祖,但仍有不确定者。又因时间仓促,对未准确者只能表示歉意。

说到历史趣闻,那真的是数不胜数,不管什么年代,什么朝代,三国时期,清朝,明朝,秦朝,民国,等等朝代都会出现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离奇的案件,解不开的谜团,我们专注于搜集整理以及揭秘中国各朝代人物、战争、野史、文化等全方面历史知识,也就是这些也能够引起人们的好奇,就好像你一样,是不是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答案是肯定的,不然你也不会点进来看,希望您关注我们,我们每天会为您更新不一样的历史趣事趣闻,还有不一样好看的历史趣闻视频,还原历史真相,今天要在这里给大家讲的就是杜月笙有一个爱不释手的钻戒为何参加一次聚会后就雪藏在了保险箱。

杜月笙是上海滩的黑帮老大,杀人越货、走私鸦片、开设赌场、聚财敛财,横跨黑白两道。但在别人眼里,更像是一个执礼甚恭、知书识礼的读书人。

章太炎晚年住在苏州,生活比较困难。一次偶然的机缘,让杜月笙和章太炎认识了。杜月笙大喜,极力来结交章太炎。

杜月笙知道章太炎生活困难,有意送钱给他。他又深知这种大知识分子很要面子。所以,往往在拜访章太炎后,在告辞时悄悄将银票放在不显眼的地方。

章太炎何等心高气傲的人,连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袁世凯这些近现代史上的大牛,他都不看在眼里。但是面对杜月笙的这种款款心意,他还是很感激。后来,章太炎以国学大师的身份,主动为杜月笙修订家谱,让本来是街头混混的杜月笙,摇身一变为祖上尊贵的帝王之系、名人之后。甚至还为杜月笙取名。杜月笙本名“杜月生”,章太炎引经据典为其改名杜镛,号月笙,让杜月笙高兴得合不拢嘴。

杜月笙非常注重自己在外界的形象,生怕给外界留下“暴发户”的名声。

一次,杜月笙参加一个上层聚会。与会人员都是上海的各界名流。杜月笙一边与他们寒暄交流,一边仔细观察。他意外发现,这些各界名流中,只有他一个人手上戴着闪闪发亮的大钻戒。

杜月笙回去后,将这个大钻戒仍到保险箱里,再也没有戴过。

杜月笙,旧上海青帮三大亨之一。既然是「 ”三大亨之一”,那在青帮中的地位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比的,甚至在后期他的声望和地位超过了另外两个大亨黄金荣和张啸林,被时人称之为「 ”三百年来青帮第一人”。 杜月笙的声望地位虽高,但他在青帮中的辈分却让他十分尴尬。杜月笙是什么辈分呢? 在说杜月笙是什么辈分前,我们先来聊一聊青帮。青帮创立于雍正年间,是漕运水手中的一种行会性秘密结社。创始人有三位,分别是翁宕、钱坚、潘清,此三人被称为青帮的「 ”(后)三祖”。此后他们分别收徒,立下三堂六部二十四辈(清、静、道(后世弟子不再用)、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理、大、通、悟、觉),以及十大帮规。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到了民国时期,青帮已经仅次洪门成为我国的第二大帮。那时候青帮中辈分最高的当属「 ”大”字辈,如张仁奎、高士奎、王德龄等人。那杜月笙入青帮拜的是谁呢?「 ”套签子福生”陈世昌。此人是上海小东门一带的混混儿,青帮中属「 ”通”字辈,在当时的青帮中只能算是个小角色。那杜月笙拜他为「 ”老头子”自然比他还要低上一辈,因此杜月笙在青帮中属「 ”悟”字辈,是二十四辈倒数第二辈。 后来杜月笙发迹了,在青帮中的声望地位几乎无人能比,但是在帮中的辈分却不够高,这让他很忌讳别人说起自己的辈分。青帮帮规规定不准蔑视前人,不准以卑为尊,见到比你辈分高的,即便你的社会地位比他高也要恭恭敬敬行礼,并叫一声「 ”师叔”或「 ”师爷”。因此为了避免尴尬,黄金荣、张啸林和杜月笙都以兄弟相称,不提辈分。其实黄金荣、张啸林在青帮中属「 ”通”字辈,和杜月笙师傅同辈。 杜月笙地位高,别人不敢让他行礼叫爷,但是倘若自己开香堂收徒,这些徒弟总不能都不安规矩来吧。当时上海滩的三教九流、市井流氓大多都是青帮中人,很多人虽说混得潦倒,但在青帮中也都是有辈分的。身为杜月笙的弟子,总不能在大街上见到个小瘪三也得喊「 ”爷”吧。因此杜月笙虽然手下门徒众多,但是真正开香堂收的徒弟却寥寥无几。因为一旦开了香堂收徒,就要按着青帮的辈分排辈了,要知道这些门人在当时大多都是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要是在按着青帮的辈分排不仅他们丢脸,就是杜月笙也觉得没面子。 《知书》杜月笙全传2册 人心至上+杜月笙传 励志成功学 ¥90 购买 辈分这个东西,一旦拜了「 ”老头子”,入了青帮,就会像胎记一样伴随一生,想抹也抹不掉。正因如此,杜月笙才特别忌讳别人提起自己的辈分。

上海三大亨之二:杜月笙,这个流氓讲文化!

上海皇帝三大亨里,要说名头最响,声望最高,实力最强,非杜月笙莫属,他是中国近代史里相当传奇的一个人物,有“三百年黑帮第一人”和“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