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历史上的蒙家到底是什么来头?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2收藏

秦朝历史上的蒙家到底是什么来头?,第1张

自“商鞅变法”以后,秦朝在提拔武将方面便是首重战功而不重出身,因此想要出一个武将世家,那是极为困难的,而其中蒙家无疑算是比较出名的一个。那么, 历史 上的蒙家到底是什么来头,又出过哪些名人呢?

蒙骜:历仕四代秦君,不断蚕食三晋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蒙骜率军攻打韩国,迫使韩国割让成皋、巩给秦国。秦庄襄王二年(前248年),蒙骜又率军攻打赵国,攻占太原。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蒙骜又率军攻克魏国高都、汲县,随后又攻取赵国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但却在同年被信陵君率领的燕、赵、韩、楚、魏五国联军击败。

秦始皇即位之后,蒙骜依旧深受重用,并于同年平定晋阳叛乱。秦始皇三年(前244年),蒙骜又夺取韩国十三座城池,夺取魏国氏篸、有诡二城。秦始皇五年(前243年),蒙骜再度率兵攻魏,夺取酸枣、燕、虚、长平、雍丘等二十座城池。

秦始皇七年(前240年),蒙骜去世,时年约七十多岁。蒙骜是蒙氏第一代效忠秦国的将领,其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多次率军蚕食三晋,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

蒙武:始皇早年担任副将,随同王翦灭楚

蒙武是蒙骜之子,蒙恬与蒙毅之父,出身于武将之家的他,想必早年便已经参军,但史料并未记载其早年的事迹,关于蒙武的记载,主要出现在秦始皇攻灭楚国期间。

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秦始皇在初次伐楚失败后,命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楚,蒙武被任命为副将随同出征。秦军与楚军在蕲地交战,秦军大败楚军,并追击至蕲地南部斩杀了楚国大将项燕,楚军就此溃败,就此失去了抵抗秦军的最后资本。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蒙武又再度随从王翦出兵攻楚,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攻占楚国全境,楚国灭亡。此后,秦军又继续向江南进军,攻占越国土地。楚国的败亡,为秦国一统天下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史料关于蒙武的记载并不算多,从有限的记载来看,蒙武作为将领主要的功绩,便是随同王翦攻灭楚国,除此再无其他率兵作战的记录

蒙恬:曾参与攻灭六国,长期驻守边地

成长于武将之家的蒙恬,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他天资聪颖,熟读兵书,逐渐培养了较高的军事素养。早在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蒙恬便奉命和李信率军攻楚,可惜先胜后败。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蒙恬奉命率军攻打齐国,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蒙恬因破齐有功而被拜为内史。

秦国一统天下后,秦始皇为了确保边境安定,在派军南下攻打百越的同时,又命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之后又渡过黄河,占据了阳山,将秦国北部防线推至阴山一带,后迁徙百姓充实边地。

此后,蒙恬又奉命将原燕、赵、秦北长城连成一体,修筑了西起陇西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有效遏制了匈奴的南下,又奉命修筑了从九原郡直达甘泉宫的秦直道。此后,蒙恬奉命率军驻守上郡十余年,使匈奴始终不敢南下。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冬,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归途中病逝,赵高、李斯扶立胡亥即位,同时制造伪诏,捏造罪名赐死扶苏和蒙恬,扶苏自杀身亡,蒙恬则因心存疑虑而请求复诉,但还是被囚禁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本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担心蒙恬再度受宠,于是诬陷蒙恬曾毁谤胡亥,结果促使胡亥杀死了蒙恬

蒙毅:深受始皇宠信,最终被胡亥处死

蒙毅是蒙恬的弟弟,兄弟两人一文一武,蒙恬在外统兵,蒙毅则在朝廷辅佐秦始皇,官拜上卿。蒙毅深受秦始皇宠信,外出时陪同秦始皇同乘一车,居内则随侍秦始皇左右。

不过,蒙恬、蒙毅兄弟的悲惨结局,却与蒙毅有着直接关系。早年,赵高有一次犯了大罪,秦始皇便让蒙毅依法对其予以惩治,蒙毅于是便依律判处了赵高死罪,剥夺了他的官职。然而, 后来秦始皇念及赵高平日做事认真,却对其进行了赦免,并将其官复原职。结果,赵高就此与蒙氏结怨。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蒙毅同样随从出行,然而当东巡的队伍踏上归途后,秦始皇却在行至平原渡口时病倒。之后,秦始皇派遣蒙毅返回会稽山祷告山川,然而还未等蒙毅返回,秦始皇便于沙丘病逝。

等到蒙毅祷告山川返回,胡亥、赵高已经掌握了大权,赵高便对胡亥说,秦始皇早就想立其为太子,但却被蒙毅反对,并劝胡亥处死蒙毅。于是,蒙毅便被胡亥下令囚禁于代郡,虽然子婴曾出言相劝,但胡亥还是派人处死了蒙毅。

尽管在历史上多名人,但尽管他们天纵奇才,却不能一个人像神那般,能覆雨翻云,滚动历史的风起云涌,而是需要众多的人协助,始皇帝也是如此。他身边帮助的人许多,拥有名的法家代表人张仪,有很多英勇善战的将领,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赵括,当然也少不了他身边最着名的一个家族的助推,那便是章邯和蒙毅。

章邯和蒙毅按年少的时候就和在秦始皇的身旁。那时候的荆轲果然还是秦朝的君主,反而是才从燕国归来的反质子,是一个还面临有小弟成峤争地位的少爷政,乃至都不是秦朝的皇太子,随时都有困境,但是一直有蒙氏兄弟陪在身边。

章邯要在军事方面十分有天赋,而且他自己也十分勤奋,自身自小都通读兵法,志向成为自己爷爷和父亲那样的人。那时候的秦朝正在进行企业兼并六国的战争,因此这有很多机会上战场。在秦朝一统天下时,他因为战功非凡,被拜为将军,并且后来还被始皇帝委派辅助秦三世。

蒙氏一族

章邯和蒙毅即然姓蒙,那肯定是源于蒙氏家族了。亲子早教一族的发家要先从蒙骜开始的,其实就是蒙氏兄弟的爷爷。她是齐国人,但是那时候七国争夺持续,各个国家都是在开足马力劲稳步发展,想要在保护自己的与此同时企业兼并别国,得到土地和人口数量,秦朝做为被其他六国排斥的我国就更是如此了。

因此秦朝各代的君主就开始全力招揽人才,无论出生,无论国藉,只需才华横溢,尽可能前去,而蒙骜便是此刻赶到的秦朝。而且在秦孝公阶段,就推行商鞅变法,推行战功制,因此蒙骜为秦朝战斗,一路依靠战功变成秦朝将军。

在后面的情况下,蒙骜甚至一度被拜为上将,要记住那时候的秦朝仅有二位上将,就连着名的秦将王翦都不是上将,因此蒙骜为秦朝做出的贡献显而易见。都觉得有其父必有其子,蒙骜这般强大,他的儿子蒙武当然也不会差。

据历史时间相关知识记述,蒙武于公元前224年,追随主帅赵括进攻燕国,击杀了楚将项燕,还在公元前223年,再度跟赵括进攻出国留学,随后生擒楚文王,到此,燕国亡国。尽管蒙武在蒙家大伙中,知名度相对较小,可是整体实力却许多。而他的儿子章邯和蒙毅也是在历史上出名的大将。特别是章邯,消灭了赵国,后来又进攻匈奴人,因此被称作“中华民族第一勇士”。从他们的经历中,就可以看出亲子早教一族在秦朝的地位非常高,全是凭着自己的勤奋获得的。

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蒙氏不止一位秦将啊

蒙氏家族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家族,包括蒙骜、蒙武、蒙恬、蒙毅祖孙三代,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屡立战功。

蒙武担任副将,曾跟随王翦率军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斩杀楚将项燕。

蒙毅、蒙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蒙恬管军事在外统兵,蒙毅掌朝政在内辅佐秦始皇。蒙氏家族三代仕秦,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

《大秦赋》是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的古装 历史 剧。该剧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故事。

在《大秦赋》中,不仅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等秦国君主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秦国的文臣武将,同样成为这部电视剧重点刻画和渲染的人物。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蒙氏家族,可以说是战国后期的秦国第一武将家族。对于蒙氏家族来说,不仅为秦国一统天下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蒙恬和蒙毅兄弟,更是成为其左膀右臂,辅佐其治理天下。那么,问题来了,《大秦赋》之蒙氏家族:蒙骜、蒙武、蒙恬、蒙毅最终结局如何?

一、蒙骜

首先,对于秦国的蒙氏家族,始于蒙骜这位战国名将。蒙骜(? 公元前240年),《战国策》作蒙傲,战国末期秦国名将。蒙骜本是齐国人,后来投靠秦国,官至上卿。在战国时期,人才在各个诸侯国之间频繁流动。比如乐毅这位将领,曾在魏国、燕国、赵国等诸侯国为将。再比如吴起,一生更是在鲁国、魏国、楚国出将入相。因此,对于蒙骜来说,离开齐国,投奔秦国,这是当时比较普遍的现象。

作为秦国战功赫赫的老将,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位君主,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秦始皇一统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

因此,在笔者看来,虽然蒙骜没有像王翦、李信等人一样参加秦灭六国之战,但是,他的功劳是不能被忽略的。在《大秦赋》这部古装电视剧中,蒙骜也因为资历深厚,获得了历代秦王的尊重和推崇。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享年七十多岁。其子蒙武,其孙蒙恬、蒙毅都是秦国的名将、重臣。对于蒙骜来说,自然是善终的结局。

二、蒙武

蒙武(?—约公元前219年),名将蒙骜之子,蒙恬与蒙毅之父,战国末期秦国将领。对此,在笔者看来,蒙武不管是和他的父亲蒙骜比起来,还是和他的两个儿子比起来,都是比较低调的,也是容易被人忽略的。当然,蒙武也是为秦国立下战功的名将。

秦始皇二十三年(楚王负刍四年,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任命蒙武担任副将,派遣蒙武跟随主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秦军与楚军在蕲地交战,秦军大败楚军,追击到蕲地南部时,斩杀楚国将领项燕,楚军因此溃败逃亡。秦始皇二十四年(楚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蒙武再度与王翦率领大军攻打楚国,秦军击败楚军,俘虏楚国国君楚王负刍,攻占楚国全境,灭亡楚国,并在楚地设置楚郡。

因此,秦国可以消灭楚国,蒙武自然是起到重要作用的。对于蒙武最终的结局,《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没有给出明确的记载,也即属于下落不明的情况。对此,在笔者看来,不出意外的话,蒙武应该和蒙骜一样,都获得了善终的结局,也即最终是在秦国一统天下期间病逝的。

三、蒙恬

蒙恬(? 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琅琊蒙山(今山东省蒙阴县)人。秦朝时期名将,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在《大秦赋》这部电视剧中,更是将蒙恬、蒙毅设定为秦王嬴政的少年玩伴,从而备受信任。秦灭六国期间,蒙恬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也即接替了他父亲蒙武的官职。对于秦朝的内史,执掌都城咸阳及其周边地区的事务,这意味着蒙恬深得秦始皇宠信。

公元前221年,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黄河以南之地,威震匈奴。并且,蒙恬还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促进了秦国各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但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后,中车令赵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更改秦始皇的诏书,不仅除掉了公子扶苏,更逼迫名将蒙恬自尽。

四、蒙毅

蒙毅(?―公元前210年),秦朝(秦国)名将蒙骜之孙,蒙武之子,蒙恬之弟,秦朝大臣。蒙毅、蒙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蒙恬长期在外执掌兵马,而蒙毅则伴随在秦始皇身边,辅佐其处理朝廷事务,从而官拜上卿。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秦赋》这部 历史 大剧中,也给出了类似的设定。相对于他的兄长蒙恬,蒙毅更加适合留在秦王嬴政身边,对于秦王嬴政的指令,蒙毅无疑是一点就透。在此基础上,蒙毅深受秦始皇的亲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车,居内则侍从秦始皇左右。当然,和他的兄长蒙恬一样,因为秦始皇嬴政的突然病逝,蒙毅因遭中车府令赵高的谗言陷害,最终被秦二世胡亥囚禁杀害。

对此,在笔者看来,秦朝建立之后,无疑是人才济济,拥有众多的良将贤臣。但是,因为秦始皇嬴政的去世,秦朝内部发生了内乱,这不仅让公子扶苏以及秦国宗室遭到了杀戮,也导致蒙氏家族在秦朝走向了没落。而这,无疑加快了秦朝的灭亡进程。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同反抗秦朝。到了公元前207年,秦朝正式走向灭亡。

秦朝历史上的蒙家到底是什么来头?

自“商鞅变法”以后,秦朝在提拔武将方面便是首重战功而不重出身,因此想要出一个武将世家,那是极为困难的,而其中蒙家无疑算是比较出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