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袁氏起源从哪迁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1收藏

常宁袁氏起源从哪迁来?,第1张

元末明初,传说经过一次“洪武血洗”,于是有“扯江西,填湖南”一段传奇故事,(笔者另有专著考)虽然正史没有记载,但是常宁经过一次大移民,却是事实。姓氏由稀少而逐渐繁杂。常宁明代姓氏变迁的有一下几种:一、移民来的安插户;二、军队调来平乱,乱平后即转屯户,就是说无事种田,有战事即打仗,这类人在完国税上有优待,但是朝廷开科考试,他们却不能参考,不能当官。为了前程,纷纷转入民籍了;三、洪武血洗中逃脱出来的遗民。笔者从47册族谱的57姓121个支派统计分析:

一、纯移民25姓有:张、贺、陈、罗、占、唐、郭、彭、朱、欧阳、谭、黄、殷、胡、易、梁、曾、孙、谢、尹、江、颜、莫、邹、廖等姓。

二、纯军屯户9姓有:吕、白、董、滕、段、崔、骞、欧、雷等姓。

三、一个姓氏中既有移民又有屯军的7姓:计有萧、邓、王、周、李、刘、吴、龙、聂等姓。

四、血洗后的原有移民9姓:瑶塘的阎姓、城关南郊艾姓、庄泉王姓、南风凹罗姓、蓝姓、东乡薛姓、猪塘塘头雷姓、东门夏姓、罗桥方姓等。还有瑶族中的赵、盘、冯等姓。

此外还有些双姓,这种双姓但不指复姓。如桐黄塘家有周蒋氏、东洲何家的何李、瑶塘的白李、桐梓的尹龙、袁家桥的唐袁氏、磨石的刘尹氏等。这些双姓,多是一姓无名后,抚异姓亲人承兆,如蒋姓无后,抚外甥周姓为继,以后就在神堂上写上周蒋双姓。但后来在实际姓名中,还是署自己的原姓多。

调查中随意选的姓都是江西来,来的时间又基本都是元末明初,以后就没有成批的直接从江西迁来的了。也有先迁到湖南的茶陵、攸县、衡阳、衡山、贵阳、宜江、宁远后,在转迁到常宁的。

如常宁萧姓的十余支派,始祖都是江西庐陵府周围迁来的,则又以泰和县为最,但是落籍常宁时间就很不一致:石盘萧氏祖先自明初先迁贵阳,再转移石盘;阳山萧氏无迁宁远、后从军再洛阳山;午桥萧氏先迁宜江,至明末清初才徙午家桥;长江龙门萧氏却都是江西泰和县直接徙来;夏茶萧氏则是从江西调任衡州知府,遂落籍衡州,第三代才转徙蓝江。仅一个姓的来源就有如此复杂。

江西以外地方迁来的基本都是军调民的。如城关邓氏来于北京正定;百骞二姓源于陕西;滕姓湘西麻阳;只有瑶塘曲市吴姓是一位元末常宁州判,原籍湖北黄州,死于任内,难以归家,其长女率弟妹就地落籍城南曲市。相传这位吴大姑,为了抚养幼弟成人,以续吴氏一宗,毕生不嫁,曲市吴姓的子孙为了纪念她的恩德,就把吴太姑奉为自己在常宁的始祖。恐怕是有明以来常宁众始祖中唯一的女性了。这在封建社会少见。

由江西移民来的也很不自愿,谁愿意离乡别井呢?民间至今传说一个故事:江西吉安泰和移民时,大家都不愿意背井离乡,执行吏心生一计,开了个群众大会,号召谁不愿意走的,都站到一丘大田里去,愿意走的就排到路上来。大家听了都赶紧往田里跑,一下子把一丘田挤得水泻不通。说时迟,那是快,士兵们一拥而上,把田里的老百姓团团围住,就此赶上了远方之路。这当然不足为信,但是在县志和许多族谱却多有这样记载:移民上路如‘蚁赴之众’来到湖南。好在常宁无主荒地很多,各人自己圈地,标签插到哪里,那里的山水田地就属于他,叫做“插标为记”。
分享

常宁袁氏起源从哪迁来?

元末明初,传说经过一次“洪武血洗”,于是有“扯江西,填湖南”一段传奇故事,(笔者另有专著考)虽然正史没有记载,但是常宁经过一次大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