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特有风俗介绍
宁波取自“海定则波宁”,简称“甬”,是浙江省的一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和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利的较大的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位于浙东,长江三角洲南翼。宁波北仑港是个深水良港。
[编辑本段]友好城市
日本京都府长冈京市
德国亚琛市
法国鲁昂市
美国威尔明顿
新西兰怀特克里市
巴西桑托斯市
匈牙利维斯普雷姆市
南非曼德拉市
保加利亚瓦尔纳市
意大利佛罗伦萨市
[编辑本段]大型购物圈
天一广场:宁波超大规模的园林式休闲广场和商业中心。景观建设匠心独运,具有现代,绿色,亲水和于宁波历史文化相融合等主题效果。整个区域有美国摩尔达设计师事务所和宁波建设设计院联合设计。包括是个大型商业区和一个中心广场。十个商业区分别是超市区,百货区,精品区,服装区,儿童区,数码区,酒店区,娱乐区,美食区和综合区。其中精品区汇聚了一批世界著名品牌。被誉为宁波的商业航母。
万达广场:汇集了百安居,喜百度等近200家境内外知名品牌店。
城隍庙商业区:是一个集贸易,美食,旅游于一体的市区著名商圈。
老外滩商业圈:是中国最老的外滩,是宁波最顶级的社交平台,是一个充满着历史人文主义色彩的时尚街区,一个高档次,多元化的商业街区。
鼓楼商业圈:云集个性小店特色小吃。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天一阁、天封塔天一广场某隅
灵桥、天一广场
天童寺、阿育王寺
上林湖越窑遗址、河姆渡遗址
九峰山、溪口、奉化(蒋介石故里)
石浦,中国渔村风景区
象山影视城
凤凰山主题乐园,是新一代高科技大型国际化主题乐园,位于东方大港――宁波北仑中心区。第一期投资近亿美元,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由美国顶尖游乐设计公司JRA设计,采用目前世界上最新的设计理念,规划出“世界广场”、“魔幻村庄”、“凤凰城堡”、“探险旅程”四个主题园区,营造出“欢乐、时尚、惊喜、刺激”的游乐氛围。乐园分别从德国、瑞士、美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引进多项大型现代化游乐设施,其中“大舟冲浪”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双轨道冲水项目,“激流勇进”为目前世界上落差最大的漂流项目,“飞天凤凰”为目前亚洲环数最多、世界第二的八回转过山车,还有“自由落体”、“互动式射击小飞机”、“活蹦乱跳”、“旋转气球”、“疯狂小巴士”、“扭转乾坤”、“海盗船”、“醉酒桶”、“四维影院”、“儿童F1”、“儿童攀爬”、“森林吉普车”、“泡球战城”等丰富多彩、老少皆宜的游乐项目。
宁波松兰山海滨旅游度假区 门票:10元/人
中国渔村 门票:60元/人
石浦渔港 门票:60元/人
金沙湾海滨度假村 上岛费100元/人(包括来回两趟船票、景区门票)
花岙石林 门票:40元/人
象山冰雕城 门票:45元/人
渔山列岛 门票:10元/人
象山影视城 门票:60元/人
汽车南站 象山 10:10 空中二 3200 直达象山
宁波看海的地方:北仑洋沙山,在北仑春晓镇,是旅游景区;象山中国雨村门票60;去象山吧 那里可以看海,还可以到松兰山黄金海岸去玩一下;象山好点,但比较远,看得到的话镇海最近了
全国专业市场:
中国塑料城(余姚)、中国轻工模具城(余姚)、中国裘皮城(余姚)、中国有色金属材料城(余姚)、梁弄灯具城(余姚)、浙江(宁海)模具城
[编辑本段]四明学派
四明学派也称"四明陆学"。南宋淳熙年间,有"淳熙四先生"之称的明州学者杨简、袁燮、沈焕等人以研究、师承陆九渊的以"心"为构成宇宙万物来源的"心""理"合一的"心学"为主,兼综朱子理学及金华、永康诸学学说而形成的学派。�
姚江学派
姚江学派亦称阳明学派。其创始人为明代哲学家、余姚人王守仁(别号阳明),因余姚有姚江流经,故名。王守仁继承和发扬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学,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哲学思想,集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史称“王学”。其主要继承人有徐爱、钱德洪、沈国模、史孝咸等。�
浙东学派也称浙江史学派,其创始人为明清之际启蒙主义思想家、余姚人黄宗羲。黄宗羲在政治上公开揭露和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指斥其为“使天下不得安宁”的罪恶之源,主张民权。经济上提出“工商皆本”,学术提倡“经世致用”。除哲学、史学外,对天文、地理、数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都有研究,是清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有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等。�
甬剧始于清乾隆后期,初称“串客”。系由田头山歌、马灯调、唱新闻等滩簧类民间小戏、曲调演变而来。主要流传于宁波、舟山及宁波一带。最初的演唱者为乡村的农民、工匠等手工业者,在庙会祭神、喜庆堂会时演唱,演唱的内容主要为新闻和民间生活故事,无表演动作,无乐器伴奏。清嘉庆年间(1796~1820),受“苏滩”影响,开始有简单的表演和胡琴伴奏。道光十年(1830)后,出现营业性演出的“串客班”。光绪十六年(1890)数名艺人到宁波演出走红,"串客"改称为"宁波滩簧"。曾一度改称为"四明文戏"、"甬江古典"等,1950年5月始正式定名为甬剧。甬剧擅演清装戏、近代戏、现代戏,表演细腻,语言、唱腔富有地方特色,内容适应市民的思想情趣,乡土气息浓郁。�
姚剧起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主要流行于余姚、慈溪、上虞、绍兴一带。由当地的农民、手工业者闲季组班演出,有“灯班”、“灯戏”、“串客”、“花鼓”、“鹦哥班”等称呼。光绪年间(1875~1908),部分艺人赴沪演出,受苏南等地剧种的影响,定名为“余姚滩簧”,其主要特点是表演朴实、粗犷、自然,动作来自生活,节奏轻快有力,对白用生活语言,杂以插科打诨。1953年,部分艺人组成“余姚滩簧小组”,1956年发展为剧团,正式定名为“姚剧”。�
宁海平调宁海县地方剧种。始于明末清初。主要流传于宁海、象山、三门、天台、奉化一带。其唱腔特点、表演、伴奏手法近似新昌高腔,声调高亢而婉约,一唱众帮,对白以宁海书面官话为主,吐词文雅。原均为男演员,50年代后始有男女合演。剧目有近百之多,内容以反对封建礼教、除暴安良为主。�
四明南词也称四明文书,属弹词类。主要流行于浙东地区,是由民间小调发展而来,清道光年间进入鼎盛时期。一般以堂会形式进行演唱,弹唱时,多为三人一档,常用乐器以三弦、扬琴为主,伴以琵琶、二胡等。曲词有词调、赋调、正赋、平湖、紧平湖等五种,俗称“五柱头”。�
宁波走书又称犁铧文书、莲花文书。主要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一带。最早产生于佃工在农作时的一唱一和中,曲调和乐器十分简单。至清光绪年间,常用曲调发展到四平调、马头调、赋调等三种,俗称"老三门"。后来又伴以四弦胡琴、二胡、月琴、琵琶、三弦等乐器。其中四弦胡琴是走书音乐独具特色之处。同时,演唱形式也是由坐唱发展到表演,动作幅度较大,“宁波走书”也由此得名。�
大头和尚舞在宁波市郊、鄞县广为流传,昔日每逢新春佳节,民间舞蹈“大头和尚”便以“太平会”名义,走村串户,恭贺新禧,消灾祈福。其表演是将纸制大头和尚变形面具套在头上,由两个分帖子的人领路挨家户分帖,口讲吉利话,待户主出钱后,便将贺年帖贴在门上,然后再表演舞蹈,动作机械、诙谐、滑稽,锣鼓节奏别具一格,充满欢乐气氛。�
龙舞宁波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之一。宁波乡村许多地方辟有龙潭,农民历来有舞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风俗,常见于迎神赛会及各种庙会。宁波龙色彩丰富,形式多样,有布龙、绣花龙、双龙盘柱、打结龙、断尾巴龙、小人龙、草龙等,一般为9节、12节,多至18节、24节,现作为群众性文娱活动,常于春节、元宵节和庆祝集会组队表演,奉化条宅村龙舞曾多次参加全省、全国民间舞蹈会演并获奖。�
狮舞在宁波市宁海县一带较为流行,一般在夏历正月或佛教有关节日,数十名农民组班,去各村轮流舞狮,以示敬祖迎神、辟邪祛妖。狮舞有独舞、对舞、群舞,以三狮共舞为多,一雄一雌一仔,边舞边敲锣打鼓,以表演"抢五灯"为最精彩,即在场地中间、四角各置一盏灯,狮子在中间狂舞、嬉打、咬打、抢灯,四周皆围观群众。�
骨木嵌镶传统工艺。其历史可上溯到10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明代骨木嵌镶主要用于家具的雕饰。清乾隆年间,宁波的骨木嵌镶工艺以其特有的地方风格和精致的技艺名闻遐迩,被列为“贡品”。在制作方法上分为高嵌、平嵌和混合嵌。高嵌采用象牙、黄杨木、竹黄、腊石等作为图面纹饰的原料,锯成形后,嵌在木坯上。平嵌采用象牙、骨片、螺甸、木片等,依图面纹饰平嵌入木坯后用刻刀勾线而成。嵌镶的构图有“丹青图”和“古体”之分,前者近似明清间的风俗画,后者形同汉画,其内容以表示吉祥、长寿、富贵为主题,以人物、博古、山水花鸟为题材,产品有床、几、椅、厨等。�
朱金木雕传统工艺。又称漆金木雕。在明清时期,工艺制作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它是在木雕制品的基础上以朱砂色为底,贴金饰彩而成,显得金碧辉煌。木雕以樟木、椴木、银杏等优质木材为原料,运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根据不同对象雕刻而成,题材多取于戏剧故事,造型古朴生动,刀法深厚。有的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有的比较粗犷。朱金木雕主要用于寺、庙、祠堂等建筑及木床、花轿等大型家具和神像等。�
泥金彩漆传统工艺。宁波漆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泥金”名称始于商周。其做法是将金箔研成粉状,与大漆调合后或涂或填。漆器以木胎为主,也有以竹片、竹编为胎。以朱红和黑色为漆器的基本色调。传统的制作方法有纹饰在透明的漆膜里面的沉花,纹饰在漆膜表面的平花,用堆塑、镶嵌等手法使纹饰出于漆膜表面的浮花等三大类,而浮花工艺为宁波漆器传统工艺中较有代表性的手法。漆器的装饰以金为主,有描金、贴金、堆金、追金、开金、平金等手法,题材有花鸟、山水人物及寓吉祥如意的图案等。�
金银彩绣又称"仿古彩",为传统宁绣中的精品。宁绣与湘绣、苏绣、京绣、粤绣、蜀绣被誉为中国六大名绣。金银彩绣采用各色真丝织品为原料,在彩绣、平绣图案周围盘绣以金线和银线而成。古色古香,富丽堂皇。底色以深色为主,主要有深红、深蓝、墨绿、黛色、铁锈红、咖啡色等,制作工艺可分为网绣、包金绣、垫金绣三大类。题材有龙凤、花卉、佳禽等。主要用于绣衣、靠垫、台布、床罩、软包等生活用品。�
宁波草席古称明席(宁波古为明州),也称甬席(宁波简称甬),俗称"滑子"、"席子"。以盛产于宁波西乡黄古林一带的席草,用白麻筋或绿麻作经线编织而成。宁波草席质地精密,厚实挺括,刚劲有弹性,柔软光滑,能散热降温,收藏方便,经久耐用,铺垫、打包、挂门窗均可使用。�
宁波草帽宁波市西郊和慈溪、鄞县、余姚农村不**女善编草帽,常作为家庭副业。以草编之乡慈溪长河乡编织的金丝草帽最优,轻若云,亮似雪,美观实用,经漂白染色、绣画、装饰,可与时装配套,既是遮阳实用品,又是装饰性工艺品。草帽按原料分,有金丝、麦秆、维特克、咸草、席草、龙须草、黄草、鸡冠草、纸草、黄花菜叶、勒菲草等10余种,年总产2000余万顶,除席草帽500余万顶内销外,多以半成品出口,由国外根据流行服装设计帽型,配装饰后投入市场。�
宁波竹编宁波是竹编之乡,四明山盛产毛竹,历史上就用竹编制各种简朴实用的篮、箩、簟、筐、笼等。明、清江南举人赴京应试的考篮、食篮皆竹编,现鄞县、奉化、余姚山区有数十家乡村办竹编厂,工人善用篾丝、篾片,巧妙地编制成神形酷肖、情趣盎然的各种动物,并和传统的罐、篮、盒、盘结合起来,制成鸡罐、鸭盘、猫头鹰盒、花盆套、花瓶、废纸篓等,既实用,又可观赏,畅销海外。�
赛龙舟为水乡的民间习俗。宁波的赛龙舟一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和八月十六举行。前者相传是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汩罗江的日子,划龙舟,表示人们竞相营救。后者则为宁波的中秋节。除举行庙会外,赛龙舟可增加节日娱乐气氛。旧时宁波城区赛龙舟主要在江东张斌桥东的塘河中举行,鄞县的东钱湖的龙舟最负盛名。龙舟分青龙、黄龙、白龙等,龙(船)首高昂,划船人服装与舟同色,一人立于舟前敲锣指挥,一声炮响,龙舟齐发,锣鼓声与岸上观看的人群呼喊声不绝于耳,场面甚为热烈,先到终点者为胜。�
梁山伯祝英台故事梁祝的民间传说,最早见于南北朝梁元帝时(552~555)的《金缕子》一书。晚唐的《宣室志》有更详细的描述:东晋时上虞祝氏女英台,女扮男装求学,与会稽的梁山伯同学三年。后祝英台先归家,次年梁山伯去祝家拜访,才知其为女性,央人求聘,而祝已许马氏子。后山伯为县令,勤政爱民,死于任上,葬在城西乡。后祝英台过山伯墓,痛哭呼号,墓自裂,祝跳入梁墓中同葬。宋《乾道四明图经》中有“义妇冢”及梁祝故事的记载。现宁波西乡、鄞县高桥镇有梁祝合葬墓及梁山伯庙。宁波有“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的谚语。现梁祝故事以**、戏剧、曲艺等各种艺术形式流传,范围非常之广,涉及浙江、江苏、河北、山西等十几个省,并流传到欧美各国,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全国有梁祝的坟墓9处,“读书处”5处,但梁山伯庙仅宁波一处。�
八月十六中秋节全国各地以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惟宁波以十六为中秋。追其来由,有两种说法:一说元末江浙左丞、太尉方国珍以自己的生日改之;一说南宋时宰相、鄞县人史浩因母生日为十六日故易之。清袁钧的有诗“峰寿母易中秋,七百年中俗尚留。从此非时来竞渡,家家十六看龙舟”。每逢中秋节,家人团圆,赶神会,观龙舟,吃月饼,亦互赠月饼。宁波月饼以苔菜、水昌月饼见强,别具风味。�
宁波菜肴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海鲜名闻内外,向以蒸、烤、炖制海鲜见长,别具特色,轻形式,重实味,鲜咸相兼,美味可口,宁波人昵称“下饭”。烹饪制作大都采取蒸、烩,特别讲究火候、刀功,极注重色、香、味。宁波十大名菜为冰糖甲鱼、剔骨锅烧河鳗、苔菜小方烤、苔菜拖黄鱼、腐皮包黄鱼、网油包鹅肝、荷叶粉蒸肉、黄鱼海参羹、彩熘全黄鱼、炒鳝背。尤以冰糖甲鱼、锅烧河鳗为宁波传统名菜之最。�
邱隘咸菜宁波特产。盛产于鄞县东乡邱隘镇,用雪里蕻菜腌制。雪里蕻菜冬种春收,腌制依据放盐多少来错开上市季节。邱隘咸菜色泽黄亮,有香、嫩、鲜、微酸特点,能生津开胃,可炒、煮、烤、炖、蒸、生拌、配菜肴、做汤料、做馅子。做配料可解鱼腥,除油腻,"咸菜黄鱼"为宁波名菜,俗话"三天不吃咸菜汤,两腿感到酸汪汪"。邱隘咸菜已有近百年历史,近年,邱隘真空包装食品厂改进咸菜生产卫生设备与保鲜贮存,使其畅销国内外。�
宁波猪油汤团宁波人过春节,有吃猪油汤团习俗,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吃汤团,汤团圆圆,象征团圆。宁波汤团皮薄而柔滑,色白光亮,糯而不黏,入口流馅,油烫香甜,自成特色。宁波市区开设有“宁波汤团店”和“缸鸭狗”汤团店,近年来还出口冰冻宁波猪油汤团到港澳及欧洲各地。宁波汤团�
溪口千层饼宁波特产。制作配料严格,选白净芝麻、冬季苔菜、本地麦面粉、糖、油按配比拌和,烘烤温度要适中,酥而不焦,每饼27层。松脆异常,咸中带甜,满齿清香。
余姚杨梅宁波特产。肉质细软,甜蜜醇厚,形如珠而色如玛瑙。有白种、粉红种、红种、乌种四大类,以乌种的荸荠种为最佳,因其成熟时呈紫黑色,似荸荠而名之。杨梅时节较短,初夏红种的早大种先熟,白种水晶杨梅最迟上市,俗称“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杨梅形状可爱,汁液鲜洁可口,味甜如蜜,作为时鲜水果,品种繁多。加工后有蜜饯杨梅干、杨梅饮料、杨梅酱、糖水杨梅等,杨梅汁有生津、止渴、祛暑作用,杨梅烧酒是消暑佳品。余姚杨梅为国家农业部“七五”期间投资建设的"名、特、优、稀"商品基地之一,慈溪也是杨梅重要产地。�
浙贝母宁波特产。是贝母的一种,因产于浙江,故名“浙贝”,又称大贝。原产象山,是宁波市鄞县著名经济特产和贵重中药材,亦称"象贝",为“浙八味”之一。贝母性微寒,味甘苦,主治伤寒烦热、咳嗽上气,安五脏,利骨髓,消炎、润心肺,兼有消炎退肿,治痔痈节肿毒等功效。鄞县樟村一带盛产,下半年种下,次年5月收获,鄞县鄞江桥产量占全浙江省的70%,被称为“浙贝之乡”。
“四明文戏”时期“宁波滩簧”的表演“旦角”脸部开始用铅粉打底化妆。嘴唇化妆一般用盖有金印的摺状胭 脂板块,携带方便。而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戏班,演出化妆以红纸沾水之后搽敷脸面,又以锅底灰作煤黑。四十年代以后,甬剧化妆大都运用水粉,而眉毛略用毛笔舔墨描画,直到1950年以后,甬剧化妆才开始用上油彩。
在甬剧历史上,并无脸谱的记载。一般“丑角”都是安颗痣或抹上一些白粉,有的则“包帽”后“羊角髻”。一些年老的“生角”则在化妆上多以描绘、舔贴(如皱纹、胡须)来代替髯口。有的“男旦”在上海茶楼和娱乐场所演出,为了弥补体型上的不足,特别注重化妆和服饰的艺术效果。二十年代中期,由于女演员登台演出,代替了“男旦”,加上上演的剧目又主要表现城镇生活,有些女演员常常忽视登台化妆的重要性。 早期宁波“串客”在一些“草花戏”中一般市民穿斜襟或对襟衫,下围竹布裙,有的则戴毡帽,穿蒲草鞋。而在一些“清客戏”中,文人多着长衫,戴红顶子的丘帽,穿“双根梁”鞋。
到了三十年代后期,“旦角”开始穿旗袍,有的还穿上当时流行的时装登台演出。演员的衣着基本上不讲究人物 角色的生活年代。直到“改良甬剧”时期,演员才真正开始注意服饰的舞台效果。
解放以后,甬剧开始重视服装造型和服装的用料。“在清装戏中,官服裤子、红缨帽、内箭衣(马蹄袖)用料轻柔,色彩避免过沉,宽窄适当并按体型裁剪,减弱重、硬感;而女性服装,料子也多用绫、罗、缎、纱、纹料,多取织棉暗花,并加以高开叉(使之显露女性腰身),有的还适当减狭阔边,配以百裥裙。”(许滔《甬剧舞台美术》) 甬剧在“宁波滩簧”阶段,演员在茶楼、酒馆演出一般不用布景。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甬剧曾上演过《济公活佛》、《田螺姑娘》等机关布景戏,有过“水缸出人”、“螺壳爆炸”、“油煎济公”、“开橱失踪”、“飞刀弹回”等场面。当时“最负时誉的民间画师是王云林,所绘景物,追求透视立体,尤其是一些器皿杂物,四米以外,几可乱真。”(许滔《甬剧舞台美术》)
解放后甬剧有较大影响的舞台美术布景设计作品是1964年由李荣根、周东昭设计的甬剧现代戏《老冤家》。此剧经过舞美设计两次修改,最后采用“小装置”(小型景片局部迁换),通过无缝纱和多层次的色光(当时还没有投影幻灯)来展示天幕远景、近景和中景部分的树枝、墙、花丛,有的用纸扎、堆塑、三合板。这些布置在灯光的配合下效果十分逼真。
其他较有影响的布景设计作品还有《天要落雨娘要嫁》(周东昭设计)、《半把剪刀》、《亮眼哥》(设计周东昭,绘景王人杰)、《爱情十字架》(张咪康设计)。其中《亮眼哥》获浙江省首届舞台美术展览设计奖,《天要落雨娘要嫁》获浙江省首届舞台美术展览优秀设计奖,《爱情十字架》获浙江省第四届戏剧节舞台一等奖。
甬剧音乐曲调丰富,共计约有九十种。主要有从农村田头山歌、对山歌演化而来的“基本调”,从宁波乱弹班中带来的“月调”、“三五七”、“快二簧”、“慢二簧”及四明南词和一些地方小调。其唱腔可大致分为四大类:
(一)基本调类:包括2/4节拍的老基本调和1/4节拍的流水,唱词为七字句(四三或二二三)式,曲体结构为起-平-落格式。“起”即“上韵”,唱前有音乐起板或引奏,唱完有固定过门;“平”部最具特色,是吟诵体齐言上下句的长段清唱,无伴奏,句数不限,但须成偶,唱至最后一个上句的末三个字时,在节奏和旋律上有个明显的强调,称为“送腔”,将转入“落”;“落”即“下韵”,句幅较长,乐队托腔伴奏,最后有尾奏。基本调的调式是羽调式尾转商调式,男女同宫异腔。这类曲调,由于功能和板式不同,又分为老基本调、新基本调、流水三种。基本调长于叙事,主要用于塑造人物,表现人物较复杂的思想表情。
(二) 四明南词类曲调。这类曲调均为七言上下句2/4拍,男女同腔,适合抒情,其支声式伴奏优美,节奏活泼,旋律舒展。常用的有:平湖调,商调式,上、下句各有许多花腔,句幅长,速度慢,用于抒情场面。另有紧平湖,多系反面人物所唱。赋调,角调式,与基本调相互转移极易,句幅紧凑,适合抒情和叙事。另有紧赋调,1/4拍,相当于流水。词调,人物哭诉、伤感时多用徽调式。这一类曲调主要勇于叙述故事情节。
(三) 二簧类。从绍兴乱弹中吸收融化而成的〔清水二簧〕、〔快二簧〕、三五七以及五十年代后从杭剧中吸收的武林调等。二簧类都是七字句的上、下句格式,有正、反宫,由于板式不同又分为:慢二簧,又称清水二簧,4/4拍,与乱弹中的二凡已很不相同,节奏舒展而宽广,旋律激越而流畅,适宜表达慷慨激昂、凄怆悲壮等情绪。快二簧,与乱弹的流水相似,但旋法不同,多表现悲愤、焦急的情绪。
(四)杂曲小调类:这类曲调数量多、来源广,有当地的山歌、马灯调等,也有江南地区普遍流行的小调,用来作为情节片段之间的插曲使用。
以上四类曲调,均可在一个戏中混用,彼此可互相联缀、转接。
甬剧在“对子戏”、“两小戏”阶段,舞台演出只有一丑一旦,或一生一旦,而且演出以“丑角”为主,演员都为男性,一些“旦角”也由男性扮演。“三小戏”阶段角色也只有一丑一旦一生。滩簧时期行当分生、旦、丑、老生、老旦五类。
民俗风情指的是当地的一些习俗等特色。
宁波的民风民俗:
奉化溪口旅游区
奉化溪口是全国AAAAA级旅游区。以蒋中正(蒋介石)原籍为背景,以雪窦山和雪窦寺最为著名,还有蒋中正原住址及镇上古香古色的文化,包含了武岭门、武岭学校、文昌阁(奎阁凌霄)、小洋房、蒋氏故居 (丰镐房)、玉泰盐铺、摩诃殿、蒋母墓道、御书亭、锦镜池、千丈岩瀑布、妙高台、千丈岩、雪窦寺、将军楠、中旅社原址、三隐潭、徐凫岩、亭下湖。
人文古迹
除去闻名两岸三地的蒋介石,宁波也拥有众多文化古迹。 位于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发掘于1973年,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发现的稻米残物和上百件骨耜将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提前到7000年前,纠正了中国栽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在学术界树立了中国栽培水稻是从本土起源的观点。 保国寺位于灵山山腹中,至今已有970多年历史,以其精湛绝伦的建筑工艺闻名。现存大雄宝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一0一三),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北宋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整个大殿的全部结构皆用斗拱之间的巧妙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不用一枚铁钉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在大殿前槽天花板上,还巧妙地安排了三个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下面不容 易看到,故被称为“无梁殿”,除建筑风格独特外,还有虫不蛀,鸟不入,蜘蛛不结网,灰尘不上梁之奇。 天一阁藏书楼名出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一说,寓意以水制火,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乾隆三十七年,下诏修撰《四库全书》。由于范钦八世孙范懋柱进献藏书众多,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房屋、书橱款式,兴造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四库全书》,天一阁自此名闻全国。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战乱,楼中藏书逐渐散佚。解放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和众多本地藏书家的响应下,天一阁的珍本、善本数量得到了恢复,目前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此外,阿育王寺、天童寺、它山堰、镇海口海防遗址、上林湖越窑遗址、梁弄抗日根据地、慈城、前童古镇、梁祝文化公园等也是宁波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
自然风光
宁波的自然风光也别具特色。西靠四明山,东临东海,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宁波独特的自然风光。 行李萧萧一担秋,浪头始得见渔舟。晓烟笼树鸦还集,碧水连天鸥自浮。这首诗就是史浩写的游东钱湖。东钱湖位于宁波市东侧,距市中心十五公里,是浙江省最大的内陆天然淡水湖。群山环抱,秀峰峥嵘,千姿百态;四周有七十二条溪汇流于湖 ,纵横贯注,素有“西子风光,太湖气魄”之称。拥有陶公钓矶、余相书楼、霞屿锁岚、二灵夕照、芦汀宿雁、白石仙枰、百步耸翠、上林晓钟、双虹落彩等“钱湖十景”。 月湖,位于宁波西南,开凿于唐贞观年间,是宁波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该湖呈狭长形,面积约02平 宁波博物馆
方公里。宋元年间建成月湖十洲。南宋绍兴年间,广筑亭台楼阁,遍植四时花树,形成月湖上十洲胜景。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中心,是文人墨客憩息荟萃之地。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学者杨简、明末清初大史学家万斯同,这些风流人物,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现为宁波市区最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杭州湾湿地是中国八大咸水湿地之一,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附近,地理位置显要。湿地既包括广阔的滩涂,也包括大片的芦苇荡与荒草地,以良好的环境、丰富的食物,每年吸引了大量候鸟的光临,成为鸟类迁徙必经的中转站;同时,还有不少珍稀鸟类来这里繁殖、越冬。 此外,松兰山、九峰山、九龙湖、五龙潭、南溪温泉、野鹤湫旅游风景区、浙东大峡谷等也是宁波有名的生态旅游景点。 随着宁波经济的崛起,诸如天一广场、老外滩、城隍庙步行街、开明服饰特色街、凤凰山主题乐园等现代商业旅游项目和宁波博物馆、宁波城市展览馆、宁波美术馆、宁波服装博物馆等现代文化旅游项目也日益受到欢迎。
编辑本段文化与风俗
宁波地处浙东,深厚的文化传统使得宁波不但拥有深刻的思想家,同时兼有百姓喜闻乐见的本土戏剧形式。东面东海,丰富的渔业资源造就了宁波菜别样的风味。此外,宁波的方言和民俗也别有特色。
哲学和文化流派
四明学派:也称“四明陆学”。南宋淳熙年间,有“淳熙四先生”之称的明州学者杨简、袁燮、沈焕等人以研究、师承陆九渊的以"心"为构成宇宙万物来源的"心""理"合一的"心学"为主,兼综朱子理学诸学学说而形成的学派。 姚江学派:亦称阳明学派。其创始人为明代哲学家、余姚人王守仁(别号阳明),因余姚有姚江流经,故名。王守仁继承和发扬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学,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哲学思想,集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史称“王学”。其主要继承人有徐爱、钱德洪、沈国模、史孝咸等。 浙东学派:也称浙江史学派,其创始人为明清之际启蒙主义思想家、余姚人黄宗羲。黄宗羲在政治上公开揭露和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指斥其为“使天下不得安宁”的罪恶之源,主张民权。经济上提出“工商皆本”,学术提倡“经世致用”。除哲学、史学外,对天文、地理、数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都有研究,是清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有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等。
地方戏曲曲艺
甬剧:始于清乾隆后期,初称“串客”。系由田头山歌、马灯调、唱新闻等滩簧类民间戏、曲调演变而来。主要流传于宁波、舟山一带。最初的演唱者为乡村的农民、工匠等手工业者,在庙会祭神、喜庆堂会时演唱,演唱的内容主要为新闻和民间生活故事,无表演动作,无乐器伴奏。清嘉庆年间(1796~1820),受“苏滩”影响,开始有简单的表演和胡琴伴奏。道光十年(1830)后,出现营业性演出的“串客班”。光绪十六年(1890)数名艺人到宁波演出走红,"串客"改称为"宁波滩簧"。曾一度改称为"四明文戏"、"甬江古典"等,1950年5月始正式定名为甬剧。甬剧擅演清装戏、近代戏、现代戏,表演细腻,语言、唱腔富有地方特色,内容适应市民的思想情趣,乡土气息浓郁。 姚剧:起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主要流行于余姚、慈溪、上虞、绍兴一带。由当地的农民、手工业者闲季组班演出,有“灯班”、“灯戏”、“串客”、“花鼓”、“鹦哥班”等称呼。光绪年间(1875~1908),部分艺人赴沪演出,受苏南等地剧种的影响,定名为“余姚滩簧”,其主要特点是表演朴实、粗犷、自然,动作来自生活,节奏轻快有力,对白用生活语言,杂以插科打诨。1953年,部分艺人组成“余姚滩簧小组”,1956年发展为剧团,正式定名为“姚剧”。 宁海平调:宁海县地方剧种。始于明末清初。主要流传于宁海、象山、三门、天台、奉化一带。其唱腔特点、表演、伴奏手法近似新昌高腔,声调高亢而婉约,一唱众帮,对白以宁海书面官话为主,吐词文雅。原均为男演员,50年代后始有男女合演。剧目有近百之多,内容以反对封建礼教、除暴安良为主。 四明南词:也称四明文书,属弹词类。主要流行于浙东地区,是由民间小调发展而来,清道光年间进入鼎盛时期。一般以堂会形式进行演唱,弹唱时,多为三人一档,常用乐器以三弦、扬琴为主,伴以琵琶、二胡等。曲词有词调、赋调、正赋、平湖、紧平湖等五种,俗称“五柱头”。 宁波走书:又称犁铧文书、莲花文书。主要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一带。最早产生于佃工在农作时的一唱一和中,曲调和乐器十分简单。至清光绪年间,常用曲调发展到四平调、马头调、赋调等三种,俗称"老三门"。后来又伴以四弦胡琴、二胡、月琴、琵琶、三弦等乐器。其中四弦胡琴是走书音乐独具特色之处。同时,演唱形式也是由坐唱发展到表演,动作幅度较大,“宁波走书”也由此得名。
方言
宁波话属于吴语太湖片(北吴)甬江小片,宁波话中保留了不少中古音,借助于《广韵》《玉篇》这些古典的工具书,可以查到它们的最原始的写法。当然,这些字往往十分冷僻难认,非专业人员一般不可能读出和读准。但是,如果从词义的角度来看宁波方言,会发现它的三音节、四音节的俚语、俗语、比喻语、方言成语以及更多音节的短语和谚语(话头),不但可以书写,而且十分精彩生动,这些正是宁波话的最活最有生命力的因素。 此外,宁波话中的象声叠韵词、固定搭配、倒置、拟声等语言特点和众多极具乡土特色的民谚也给宁波话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意趣。 自“五口通商”开埠,西方文化东渐,舶来品也日益进入市民生活视野。旧时称西方为西洋,故有许多名词冠以“洋”前缀,成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语言现象。
民俗
地处浙东的宁波在越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俗。 八月十六中秋节:全国各地以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惟宁波以十六为中秋。追其来由,有两种说法:一说元末江浙左丞、太尉方国珍以自己的生日改之;一说南宋时宰相、鄞县(现鄞州)人史浩因母生日为十六日故易之。清袁钧的有诗“峰寿母易中秋,七百年中俗尚留。从此非时来竞渡,家家十六看龙舟”。每逢中秋节,家人团圆,赶神会,观龙舟,吃月饼,亦互赠月饼。宁波月饼以苔菜、水昌月饼见强,别具风味。 大头和尚舞:在宁波市郊、鄞州广为流传,昔日每逢新春佳节,民间舞蹈“大头和尚”便以“太平会”名义,走村串户,恭贺新禧,消灾祈福。其表演是将纸制大头和尚变形面具套在头上,由两个分帖子的人领路挨家户分帖,口讲吉利话,待户主出钱后,便将贺年帖贴在门上,然后再表演舞蹈,动作机械、诙谐、滑稽,锣鼓节奏别具一格,充满欢乐气氛。 龙舞:宁波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之一。宁波乡村许多地方辟有龙潭,农民历来有舞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风俗,常见于迎神赛会及各种庙会。宁波龙色彩丰富,形式多样,有布龙、绣花龙、双龙盘柱、打结龙、断尾巴龙、小人龙、草龙等,一般为9节、12节,多至18节、24节,现作为群众性文娱活动,常于春节、元宵节和庆祝集会组队表演,奉化条宅村龙舞曾多次参加全国民间舞蹈会演并获奖。 狮舞:在宁波市宁海县一带较为流行,一般在夏历正月或佛教有关节日,数十名农民组班,去各村轮流舞狮,以示敬祖迎神、辟邪祛妖。狮舞有独舞、对舞、群舞,以三狮共舞为多,一雄一雌一仔,边舞边敲锣打鼓,以表演"抢五灯"为最精彩,即在场地中间、四角各置一盏灯,狮子在中间狂舞、嬉打、咬打、抢灯,四周皆围观群众。 赛龙舟:为水乡的民间习俗。宁波的赛龙舟一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和八月十六举行。前者相传是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的日子,划龙舟,表示人们竞相营救。后者则为宁波的中秋节。除举行庙会外,赛龙舟可增加节日娱乐气氛。旧时宁波城区赛龙舟主要在塘河中举行,鄞县的东钱湖的龙舟最负盛名。龙舟分青龙、黄龙、白龙等,龙(船)首高昂,划船人服装与舟同色,一人立于舟前敲锣指挥,一声炮响,龙舟齐发,锣鼓声与岸上观看的人群呼喊声不绝于耳,场面甚为热烈,先到终点者为胜。 梁山伯祝英台故事:梁祝的民间传说,最早见于南北朝梁元帝时(552~555)的《金缕子》一书。晚唐的《宣室志》有更详细的描述:东晋时上虞祝氏女英台,女扮男装求学,与会稽的梁山伯同学三年。后祝英台先归家,次年梁山伯去祝家拜访,才知其为女性,央人求聘,而祝已许马氏子。后山伯为县令,勤政爱民,死于任上,葬在城西乡。后祝英台过山伯墓,痛哭呼号,墓自裂,祝跳入梁墓中同葬。宋《乾道四明图经》中有“义妇冢”及梁祝故事的记载。现宁波西乡有梁祝合葬墓及梁山伯庙。宁波有“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的谚语。现梁祝故事以**、戏剧、曲艺等各种艺术形式流传,范围非常之广,涉及浙江、江苏、河北、山西等十几个省,并流传到欧美各国,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全国有梁祝的坟墓9处,“读书处”5处,但梁山伯庙仅宁波一处。
饮食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海鲜名闻内外,向以蒸、烤、炖制海鲜见长,别具特色,轻形式,重实味,鲜咸相兼,美味可口,宁波人昵称“下饭”。烹饪制作大都采取蒸、烩,特别讲究火候、刀功,极注重色、香、味。宁波十大名菜为冰糖甲鱼、剔骨锅烧河鳗、苔菜小方烤、雪菜大黄鱼、腐皮包黄鱼、网油包鹅肝、荷叶粉蒸肉、黄鱼海参羹、彩熘全黄鱼、炒鳝背。尤以冰糖甲鱼、锅烧河鳗为宁波传统名菜之最。 此外,各种饭后点心也别具风味。较有名的是宁波十大名点:猪油汤团、龙凤金团、水晶油包、豆沙八宝饭、猪油洋酥块、三丝宴面、鲜肉小笼包子、烧卖、鲜肉馄饨、酒酿圆子。其中,尤以宁波猪油汤团为全国闻名。 此外,象山海鲜、奉化芋艿头、余姚年糕、尚田草莓、余姚杨梅、三北豆酥糖、宁波草席、河姆渡茭白也小有名气。 冰糖甲鱼:宁波十大名菜之首,吃来软糯润口、香甜酸咸,风味独特。此菜是一种滋补品,甲鱼与冰糖同炖,具有滋阴、调中、补虚、益气、祛热等功能。 邱隘咸菜:宁波特产。盛产于鄞州东乡邱隘镇,用雪里蕻菜腌制。雪里蕻菜冬种春收,腌制依据放盐多少来错开上市季节。邱隘咸菜色泽黄亮,有香、嫩、鲜、微酸特点,能生津开胃,可炒、煮、烤、炖、蒸、生拌、配菜肴、做汤料、做馅子。做配料可解鱼腥,除油腻,"咸菜黄鱼"为宁波名菜,俗话"三天不吃咸菜(齑)汤,两腿感到酸汪汪"。邱隘咸菜已有近百年历史,近年,邱隘真空包装食品厂改进咸菜生产卫生设备与保鲜贮存,使其畅销国内外。 宁波汤团
猪油汤团:宁波人过春节,有吃猪油汤团习俗,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吃汤团,汤团圆圆,象征团圆。宁波汤团皮薄而柔滑,色白光亮,糯而不黏,入口流馅,油烫香甜,自成特色。宁波市区开设有“缸鸭狗”汤团店,近年来还出口冰冻宁波猪油汤团到港澳台及欧美各地。 溪口千层饼:宁波特产。制作配料严格,选白净芝麻、冬季苔菜、本地麦面粉、糖、油按配比拌和,烘烤温度要适中,酥而不焦,每饼27层。松脆异常,咸中带甜,满齿清香。 余姚杨梅:宁波特产。肉质细软,甜蜜醇厚,形如珠而色如玛瑙。有白种、粉红种、红种、乌种四大类,以乌种的荸荠种为最佳,因其成熟时呈紫黑色,似荸荠而名之。杨梅时节较短,初夏红种的早大种先熟,白种水晶杨梅最迟上市,俗称“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杨梅形状可爱,汁液鲜洁可口,味甜如蜜,作为时鲜水果,品种繁多。加工后有蜜饯杨梅干、杨梅饮料、 杨梅酱、糖水杨梅等,杨梅汁有生津、止渴、祛暑作用,杨梅烧酒是消暑佳品。余姚杨梅为国家农业部“七五”期间投资建设的"名、特、优、稀"商品基地之一,慈溪也是杨梅重要产地。 浙贝母:宁波特产。是贝母的一种,因产于浙江,故名“浙贝”,又称大贝。原产象山,是宁波市鄞州区著名经济特产和贵重中药材,亦称"象贝",为“浙八味”之一。贝母性微寒,味甘苦,主治伤寒烦热、咳嗽上气,安五脏,利骨髓,消炎、润心肺,兼有消炎退肿,治痔痈节肿毒等功效。鄞州樟村一带盛产,下半年种下,次年5月收获,鄞州鄞江镇产量占全浙江省的70%,被称为“浙贝之乡”。
传统工艺
骨木嵌镶:传统工艺。其历史可上溯到10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明代骨木嵌镶主要用于家具的雕饰。清乾隆年间,宁波的骨木嵌镶工艺以其特有的地方风格和精致的技艺名闻遐迩,被列为“贡品”。在制作方法上分为高嵌、平嵌和混合嵌。高嵌采用象牙、黄杨木、竹黄、腊石等作为图面纹饰的原料,锯成形后,嵌在木坯上。平嵌采用象牙、骨片、螺甸、木片等,依图面纹饰平嵌入木坯后用刻刀勾线而成。嵌镶的构图有“丹青图”和“古体”之分,前者近似明清间的风俗画,后者形同汉画,其内容以表示吉祥、长寿、富贵为主题,以人物、山水、花鸟为题材,产品有床、几、椅、厨等。 朱金木雕:传统工艺。又称漆金木雕。在明清时期,工艺制作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它是在木雕制品的基础上以朱砂色为底,贴金饰彩而成,显得金碧辉煌。木雕以樟木、椴木、银杏等优质木材为原料,运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根据不同对象雕刻而成,题材多取于戏剧故事,造型古朴生动,刀法深厚。有的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有的比较粗犷。朱金木雕主要用于寺、庙、祠堂等建筑及木床、花轿等大型家具和神像等。 泥金彩漆:传统工艺。宁波漆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泥金”名称始于商周。其做法是将金箔研成粉状,与大漆调合后或涂或填。漆器以木胎为主,也有以竹片、竹编为胎。以朱红和黑色为漆器的基本色调。传统的制作方法有纹饰在透明的漆膜里面的沉花,纹饰在漆膜表面的平花,用堆塑、镶嵌等手法使纹饰出于漆膜表面的浮花等三大类,而浮花工艺为宁波漆器传统工艺中较有代表性的手法。漆器的装饰以金为主,有描金、贴金、堆金、追金、开金、平金等手法,题材有花鸟、山水人物及寓吉祥如意的图案等。 金银彩绣:又称"仿古彩",为传统宁绣中的精品。宁绣与湘绣、苏绣、京绣、粤绣、蜀绣被誉为中国六大名绣。金银彩绣采用各色真丝织品为原料,在彩绣、平绣图案周围盘绣以金线和银线而成。古色古香,富丽堂皇。底色以深色为主,主要有深红、深蓝、墨绿、黛色、铁锈红、咖啡色等,制作工艺可分为网绣、包金绣、垫金绣三大类。题材有龙凤、花卉、佳禽等。主要用于绣衣、靠垫、台布、床罩、软包等生活用品。 宁波草席:古称明席(宁波古为明州),也称甬席(宁波简称甬),俗称"滑子"、"席子"。以盛产于宁波西乡黄古林一带的席草,用白麻筋或绿麻作经线编织而成。宁波草席质地精密,厚实挺括,刚劲有弹性,柔软光滑,能散热降温,收藏方便,经久耐用,铺垫、打包、挂门窗均可使用。 宁波草帽:宁波市西郊和慈溪、鄞州、余姚农村不**女善编草帽,常作为家庭副业。以草编之乡慈溪长河乡编织的金丝草帽最优,轻若云,亮似雪,美观实用,经漂白染色、绣画、装饰,可与时装配套,既是遮阳实用品,又是装饰性工艺品。草帽按原料分,有金丝、麦秆、维特克、咸草、席草、龙须草、黄草、鸡冠草、纸草、黄花菜叶、勒菲草等10余种,年总产2000余万顶,除席草帽500余万顶内销外,多以半成品出口,由国外根据流行服装设计帽型,配装饰后投入市场。 宁波竹编:宁波是竹编之乡,四明山盛产毛竹,历史上就用竹编制各种简朴实用的篮、箩、簟、筐、笼等。明、清江南举人赴京应试的考篮、食篮皆竹编,现鄞州、奉化、余姚有数十家乡村办竹编厂,工人善用篾丝、篾片,巧妙地编制成神形酷肖、情趣盎然的各种动物,并和传统的罐、篮、盒、盘结合起来,制成鸡罐、鸭盘、猫头鹰盒、花盆套、花瓶、废纸篓等,既实用,又可观赏,畅销海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宁波市的“宁波金银彩绣”,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美术项目类别,序号8。
该剧的起源有二说,一是认为系由宁波地区田头山歌、马灯调融合盲人“唱新闻”发展而来,另一说是一些甬剧老艺人认为“串客”与宁波乱弹的合流。 甬剧是最早进入上海演唱的外来戏曲剧种之一。清光绪六年(1880年)宁波串客艺人(业余从艺出身)邬拾来、杜通尧等受茶馆老板马德芳、王章才之邀来上海,在小东门“凤凰台”、“白鹤台”等茶楼演唱。因为早在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已有大量宁波籍人来上海经商。嘉庆三年(1798年)宁波旅沪同乡会已在上海城厢北门外购了30多亩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 甬剧
“四明公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当时的上海知县蓝蔚雯是宁波定海人,宁波人在沪势力与日俱增,而这正是甬剧较早进入上海的背景。
编辑本段发展
串客进入上海后,随着演唱艺术的丰富与发展,经历了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新甬剧几个阶段,形成了能适应广大观众审美要求,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戏曲剧种。 早期所演剧目大都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等的小戏,如《借披风》、《绣荷包》、《拔兰花》、《卖馄饨》、《秋香送茶》、《双落发》等,大抵为表现男女爱情故事。伴奏比较简单,以一锣一板为主。随着观众欣赏要求提高和演出市场竞争激烈,宁波滩簧在演出剧目、唱腔及伴 甬剧
奏、舞台美术及化妆,都有一定丰富与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浙江舟山地区的女艺人筱爱春、筱凤春等来沪登上舞台和金翠玉、金翠香、傅彩霞、吕月红等女艺人先后在新新、永安、福安等游乐场演出,宁波滩簧实行了男女合演,行当也进一步丰富。这个阶段滩簧班社发展很快,最多时达20个。 宁波滩簧在上海演出期间,因编演内容触及时弊,引起租界工部局的不满,下令禁演。后经人疏通,被迫改名“四明文戏”、“甬江古曲”。但在进入30年代后,国民党政府又以“四明文戏内容*秽,有伤风化”,被上海市教育局禁止演出。1936年8月,上海游艺协会将“四明文戏”改名为“改良甬剧”。之后,部分甬剧艺人受兄弟剧种进行艺术改良的影响,为使甬剧剧目题材扩大,曲调丰富,竞相聘用文明戏演员当编导,编演时装大戏。1939年,金翠香特邀文明戏编导叶峨樵为编剧,在中南饭店演出根据京剧《清风亭》改编的《天打张继宝》,并使用布景和灯光,获得成功。嗣后又从文明戏移植了不少大戏,如《啼笑因缘》、《三县并审》、《杨乃武》等,以及重新编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 与剧目题材扩大的同时,曲调也有了丰富与发展,经常演唱的声腔除滩簧调为基本曲调外,还有五更相思、一匹布、满江红、四大景等。民国31年(1942年)演唱“四明宣卷”的艺人贺显民在恒雅剧场参加“改良甬剧”演出后,自编、自导、自演《华姐》等新戏,开创了从清装戏过渡到西装旗袍戏的先端。并与徐凤仙等一起,探索甬剧音乐的改革,加强甬剧唱腔的旋律性,将原来26定弦的老基本调改为52定弦的新基本调,使甬剧音乐更具抒情性,受到广大甬剧艺人欢迎与广泛应用,也为后来创造甬剧“慢板”唱腔打下了基础。 但是,由于“改良甬剧”在剧目内容上没有大的突破,加之戏班自身的艺术素质的局限,在抗日胜利以后,甬剧日趋衰落。
编辑本段当代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广大甬剧艺人以强烈的翻身感,积极投入到戏曲事业的新天地。张秀英、王宝云、周廷黻、邱志政等主要演员与编导参加了由市文化主管机关主办的戏曲学习班,学习中共中央制订的戏曲工作方针政策。同年10月,张秀英将自己的张家班正式改名为立群甬剧团。 甬剧
这是上海甬剧界第一个民间职业剧团。 翌年4月,甬剧改进协会成立。10月,协会创办了正风甬剧研究社,集中培训了24名演员,扩充了甬剧队伍。1951年8月,堇风甬剧团(1950年成立)重新编演全本《金生弟》,唱腔以新基本调为主,伴奏上增加部分西洋乐器,增强表现力,受到观众欢迎。之后数年,演出团体时有重组、合并。1955年,徐凤仙、贺显民退出“凤笙”加入堇风甬剧团,使堇风的演出力量有所加强。 1958年上海整顿文艺队伍,甬剧团体有较大的调整,部分剧团支持外省,留沪艺术力量经过调整,充实堇风甬剧团。由于艺术力量有了加强,陆续上演了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如《半把剪刀》、《双玉蝉》、《天要落雨娘要嫁》等,现代戏有《高尚的人》、《东风吹春》等。 堇风甬剧团很重视剧团的素质建设,除在各剧场演出外,每年坚持2~3个月深入工厂、农村、部队送戏上门;1958年下半年,剧团赴浙东地区巡回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与好评,上海《文汇报》还为此发表题为《浙东三月》长文,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1960年,该团被评为上海市文教群英会先进集体,主要演员、团长贺显民也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 1962年3月,剧团被邀首次进北京陆续演出了《半》、《双》、《天》三剧,引起首都文艺界的注目,演出期间,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全国剧协等的领导周扬、夏衍、徐平羽及马彦祥、刘厚生等先后观看演出,戏剧评论家相继发表赞评,三个剧目被称为“三大悲剧”。上海《文汇报》发表社论《好好学习“堇风”的榜样》。 堇风很重视培养接班人。1960年,在静安区戏曲学校内设甬剧班,由副团长张秀英任班主任,一批主要演员亲自上课授艺。 这个阶段不仅是堇风甬剧团的黄金时期,也是甬剧近二百年发展史 甬剧
上的高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主要演职人员被“批判”,贺显民被迫害致死。剧团于1972年1月被解散,从业人员分别转业。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粉碎后,贺显民等人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昭雪,但是剧团在“文革”中受到沉重摧残,终因演员行当不齐、人员老化等等原因,恢复无力。尽管如此,甬剧各艺人的敬业精神不减当年。1980年徐凤仙、张秀英等组织业余甬剧团在黄浦区文化馆演出《半把剪刀》等传统戏;是年,徐凤仙、范素琴等赴浙江宁波,培养甬剧新人,为宁波甬剧团恢复作了贡献,1983年3月,徐凤仙等参加“两省一市滩簧戏研讨会”,1987年徐凤仙赴香港演出;1991年10月,柳中心、范素琴在静安区文化系统老年节演出《生日蛋糕》,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宁波特有风俗介绍
本文2023-10-31 22:21:3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8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