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姓元的名人-元姓起名字-元姓的起源与家谱
湖南郡:汉置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现在河南省洛阳市)。雁门郡:战国时赵国置郡,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代县一带。
「元」源出
元(Yuán)姓源出有五:1、出自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之后,以地名为氏。3、出自拓跋姓,为鲜卑族的后代,至北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4、出自复姓纥骨氏、是云氏所改。5、出自玄姓,为北宋时为避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姓元氏。
得姓始祖
元铣。此支元氏元氏出自商末贤人元铣,根据《姓氏五书》上的记载,商朝的帝乙废太子弃要立受辛即纣王为帝位的继承人,太史元铣据法极力反对,因此商代就已经有了元氏。元氏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由以上的分析看来,我国的元氏,虽然头绪众多,但仍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之后,一支则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的最初活动地区,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这一点,从历史上许多元姓名人的籍贯,也可以猜得佐证,譬如,唐代的大诗人元稹与名臣元结,就全是河南人。此支元氏奉元铣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拓跋珪(北魏道武帝)。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得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后孝文帝改为元氏。自是拓跋降为庶姓。”另据《北史·魏本纪》、《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由此可知,北魏的拓跋氏的得姓历史至今已有1600多年。鲜卑族的拓跋部在今西北部的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拓跋珪(字涉珪)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先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后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至辽西,南至淮河、秦岭为界。共历17帝,171年。故此支元氏奉拓跋珪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元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根据清代学者张澍著《姓氏五书》上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到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别出现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三支以上。我国的元氏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后,一支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最初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活动。根据《风俗通》上说,起源于春秋时期,元本来是一地名,是魏武侯的公子元的邑,他的后代称为元氏。这支元氏出现于距今2000年以前春秋的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今河北省的元氏县。该地即是这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还有一支元氏是少数民族的后裔,根据《魏书·高祖纪》的记载,这支元氏是鲜卑族的后代,在汉末的魏晋之后,我国南北分立,拓跋氏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时,崇尚汉族文化,于公元496年下诏改姓元氏,并且迁都到洛阳。元氏的最初发祥地,是在黄河域的河南、河北两省一带。望族居于河南郡,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市,此外,湖南、江西等地也有元姓家族的分布。
元勰:字彦和,献文帝第六子,孝文帝之弟。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转中书令,改封彭城王。宣武永平元年(508年)被杀,追赠使持节、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司徒公,谥曰武宣王。其年十一月六日葬于长陵北山。
元稹:字微之。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元和元年,对策举制科第一。任左拾遗。早期反对权贵宦官,但后转而依附宦官。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共同提倡新乐府,两人齐名,世称元白;诗称元和体。著有《元氏长庆集》100卷,今存60卷。所作传奇《会真记》,记张生与崔莺莺之事,为后来《西厢记》所本。终年52岁。
元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姓氏起源
元(Yuán)姓源出有五:
1、出自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元姓之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姓氏,最具体的证明,就是殷商名臣元铣。关于元铣,清代学者张澍在其所著的《姓氏五书》上曾有介绍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由此,元姓的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以识之明而反对帝乙把帝位传给纣王(受辛其名)的殷朝太史元铣,自然是后世元氏最早的始祖。不过,他并不是元氏的唯一始祖,因为,到了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别出现了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3支以上,使得元姓的来源多端,血缘方面也不甚单纯。
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之后,以地名为氏。据《风俗通》记载:“魏武侯公子元之邑,其后为元氏。”这一支元氏,出现于距今大约2200年以前,春秋时的魏国,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则这一支元氏,自然也是姬姓的黄帝子孙了。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现在河北省的元氏县,换言之,该地即为此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又据《韵会》:“左传有卫大夫元喧。”这一支元姓,也是周文王的后裔,其发源之地亦为河北、河南一带。
3、出自拓跋姓,为鲜卑族的后代,至北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据《魏书·高祖纪》记载:“后魏本姓拓跋,至孝文帝更为元氏。”这一支元氏,是鲜卑族的后代,在汉末的魏晋之后,我国南北分立,鲜卑族的拓跋氏曾经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拓跋宏之时,崇尚汉族文化,于公元496年下诏改姓为元,并且迁都于洛阳。因此,后来这一支源自鲜卑族的元氏,就活跃于河南省一带,并且世代汇为当地的望族,能人名士辈出。
4、出自复姓纥骨氏、是云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记载:“纥骨氏,是云氏,均改为元氏。”这两支外族的元氏,后来繁衍的人数较少,主要亦活动于我国北方。
5、出自玄姓,为北宋时为避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姓元氏。北宋时,因为赵匡胤的父亲叫玄朗,就下令天下凡姓玄的都改成元姓,不能与他父亲同姓。
得姓始祖①:元铣。此支元氏元氏出自商末贤人元铣,根据《姓氏五书》上的记载,商朝的帝乙废太子弃要立受辛即纣王为帝位的继承人,太史元铣据法极力反对,因此商代就已经有了元氏。元氏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由以上的分析看来,我国的元氏,虽然头绪众多,但仍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之后,一支则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的最初活动地区,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这一点,从历史上许多元姓名人的籍贯,也可以猜得佐证,譬如,唐代的大诗人元稹与名臣元结,就全是河南人。此支元氏奉元铣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②:拓跋珪(北魏道武帝)。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得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后孝文帝改为元氏。自是拓跋降为庶姓。”另据《北史·魏本纪》、《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由此可知,北魏的拓跋氏的得姓历史至今已有1600多年。鲜卑族的拓跋部在今西北部的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拓跋珪(字涉珪)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先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后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至辽西,南至淮河、秦岭为界。共历17帝,171年。故此支元氏奉拓跋珪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元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根据清代学者张澍著《姓氏五书》上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到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别出现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三支以上。我国的元氏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后,一支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最初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活动。根据《风俗通》上说,起源于春秋时期,元本来是一地名,是魏武侯的公子元的邑,他的后代称为元氏。这支元氏出现于距今2000年以前春秋的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今河北省的元氏县。该地即是这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还有一支元氏是少数民族的后裔,根据《魏书·高祖纪》的记载,这支元氏是鲜卑族的后代,在汉末的魏晋之后,我国南北分立,拓跋氏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时,崇尚汉族文化,于公元496年下诏改姓元氏,并且迁都到洛阳。元氏的最初发祥地,是在黄河域的河南、河北两省一带。望族居于河南郡,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市。
三、历史名人
元 宏: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386年,拓跋圭在北方建立北魏政权(386-556年)日益强大,尽占长江以北地区,成南北朝对峙之势。传至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将皇族拓跋姓改成了元姓,自己也改名为元宏,其他庶族仍为拓跋氏。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元 勰:字彦和,献文帝第六子,孝文帝之弟。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转中书令,改封彭城王。宣武永平元年(508年)被杀,追赠使持节、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司徒公,谥曰武宣王。其年十一月六日葬于长陵北山。
元 结:字次山。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天宝进士。他继承陈子昂反对六朝骄俪文风,致力于古文写作,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有《浪说》7篇、《漫记》7篇等。
元 稹:字微之。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元和元年,对策举制科第一。任左拾遗。早期反对权贵宦官,但后转而依附宦官。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共同提倡新乐府,两人齐名,世称元白;诗称元和体。著有《元氏长庆集》100卷,今存60卷。所作传奇《会真记》,记张生与崔莺莺之事,为后来《西厢记》所本。终年52岁。
元 载:字公辅,岐山人。唐代天下元帅行军司马。嗜学好属文,以明庄、老、文、列四子之学,策入高科。初授新平尉,历度支郎中。肃宗嘉其奏对,委以国计。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俄迁户部侍郎度支使,并诸道转运使。以附李辅国,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排去忠良,引用贪猥。大历中,以贿败,伏诛。集十卷,今存诗一首。
元 绛:字厚之(1008-1083),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北宋大臣、文学家。元绛从小聪颖好学,5岁时便能作诗,9岁时拜见荆南(今湖北省江陵)太守,太守试以三题,并将其文章呈进于朝。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初授江宁推官,摄上元令(现均属江苏江宁)。当地有一豪强王豹子,欺男霸女横行乡里。元绛不惧豪绅,依法将其捕获,予以斩首。元绛善于断案,有一妇人状告邻居与其夫嗜酒争吵,乘黑入室砍断其夫脚。元绛见该妇哭而不哀,言其夜与夫同眠却衣裙无血污、该妇回去后与一僧私语谈笑。即令捕回妇、僧,审出实为奸情杀夫。百姓无不称颂。安抚使范仲淹将其调任永新知县,后改任通州海门县(今江苏省启东东北)。该地民众多以贩盐为生,按律盐为官办,百姓贩盐犯法,制置使欲治盐贩罪。元绛认为该地产盐,并以此为生,超过规定存盐数,情有可原,宜略施惩戒放之。后升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今属浙江省),转为度支判官。皇祐四年(1053年)为广东转运使,迁工部郎中,历两浙、河北转运使,召拜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福州,进龙图阁直学士,调广、越、荆南,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熙宁八年(1075年)十二月,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兼群牧使、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元丰二年(1079年)五月,受耆宁(神宗子)事牵连,贬知亳州,改颖州。三年,加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四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绛在官期间,操持有当,支持王安石变法。工于诗文,“景灵宫”作神御11殿,令其作《上梁文》,一夜之间完成。朝廷颁给少数民族首领及外国诏书亦多出自其手。著有《玉堂集》,《全宋词》存其词2首,《宋诗纪事》存其诗6首。卒后,赠太子少师,谥号“章简”。
元景皓:公元550年,高洋废掉了东魏的孝静帝,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齐朝,历史上称为北齐。在原来的东魏政权中,元氏贵族势力庞大。高洋夺权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就尽力削减和限制元氏贵族的势力,这样一来,与元氏贵族的矛盾就非常尖锐了。有一次,高洋要到晋阳巡行,担心元氏贵族趁机谋反,就对元氏贵族大加杀害。当时的定襄县令叫元景安,他为了逃避被杀的厄运,想改成高姓。他的堂兄元景皓听说后,怒斥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己,竟抛弃祖宗,换成别人的姓,太可耻了!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意思是说,大丈夫宁可为玉器而被打碎,怎么能求做完整的瓦片,苟且偷生?贪生怕死、一心保命保官的元景安竟把堂兄的话告诉了高洋。高洋对元氏贵族本来就怀有戒心,听到这事,更是火冒三丈,立刻下令杀了元景皓。后来常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
元德昭:本姓危,字明远,五代时江西省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吴越王重其才,忌“危”字刀下有“厄”,改姓元,后由于战功卓著,拜为丞相。
元奉宗:字知礼(961-1038),北宋余杭(治今浙江省杭州)人。景德二年(1005年)进士,释褐知歙州绩溪县,徙常州武进令;为漳州从事,除忠正军节度掌书记,俄改淮南幕、擢太子中允,领庐州榷酤,又知蜀州晋原县。仁宗时,迁太常丞,赐五品服,知通州海门县,又迁太常博士。入拜尚书屯田员外郎,有监郡之行,请余杭一闲局,求分务南都,旋即告老归姑苏,终官都官员外郎。子绛。仲淹“以公年德,尝修乡丈之礼”;又因其“孝友之风”、“抱道于身”而加敬,为撰墓志。
元好问:字裕之(1190-1257),号遗山,金代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系出元魏,七岁能诗,兴定三年进士,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古文继承韩柳,结构严密。诗主风骨,反对浮艳。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编有中州集。著有遗山集﹑续夷坚志。金庸小说中的“问世间,情是何物”正是出自他的词《摸鱼儿》。
此外,还有元浩、元跬、元康、元崇,均为唐代高僧,对推动佛教文化起了巨大作用……等元氏名人。
源自黄帝
邢姓得姓于周公旦第四子西周邢侯(邢靖渊),为黄帝后裔。
黄帝为中华始祖,传说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二子为正妃嫘祖所生,长子为玄嚣(即少昊,号青阳),次子昌意。。《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帝王世纪》曰: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
玄嚣(即少昊,号青阳)是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同时又是东夷族首领。被后人尊为帝,列入“五帝”系统,为中华共祖之一。少昊生蟜极,蟜极生帝喾(号高辛),帝颛顼是其伯父。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为五帝之一。这一脉延至西周为周文王,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他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为了感谢周公辅政之功,同时也为了防御北方戎狄入侵,周成王分封周公第四子姬苴(字靖渊)受封于邢地,立“邢国”。邢国被尊为元侯国,严格按照周公之分封、宗法、礼乐等制度建国。第一代邢侯邢靖渊(姬苴)因此成为邢姓的得姓始祖。
邢姓世系:
黄帝—玄嚣(少昊,号青阳)—(虫乔)极—高辛—后稷(名讳弃,为周祖)—不窑— 鞠 —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渝—公非—高圉—亚圉—公祖类—故亶父(为周太王)—季历—文王(名讳昌,为西伯)—周公旦(文王第四子)—邢靖渊(周公第四子,得姓始祖)
周公后裔
邢姓,《左传》上所记载的:“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说明得最为清楚,明白指出了他们是3000年前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后裔。当然,更是最值得自豪自傲的黄帝子孙。
《元和姓纂·十五青》记载:“周公第四子封于邢,后为卫所灭,子孙以国为氏。”《通志·二六·二·以国为氏》记载: “邢氏,侯爵。周公之第四子,受封于邢。僖公二十五年,卫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十五青》记载:“周公第四子靖渊,封为邢侯。其地广平襄国县是也。《春秋·僖二十五年》:卫文公灭邢。子孙以国为氏。齐大夫邢公。晋大夫邢伯、邢侯。勇士邢蒯,其后世为滁州全椒人。汉司空邢绥之后有文伟,相唐武宗。五代梁名州刺史益善。万胜小将师遇。晋卫尉卿德昭。高丽广评侍郎顺。”这就是说,邢姓起源于周代,此支邢姓为周公姬旦之后裔,当然也是黄帝后裔,是用国名作为姓氏的。公元前11世纪,成王封周公姬旦第四子靖渊于邢(今河北省邢台市),建立邢国。公元前635年,邢国被卫所灭。周公姬旦的这一支子孙就用原来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姓邢,最早的发源地就是现在河北省邢台市。
春秋时代的邢国在被卫国并灭之后,邢侯的这一支子孙纷纷“以国为氏”而姓了邢,有的安土重迁,仍然在家乡过老日子,有的则不甘忍受亡国之耻,陆续出奔到其他各地,开创新的天地,所以,邢氏的先人是很早便从河北邢台播迁到了别的地方的。
始祖邢侯
辞源中,“邢”只有两种解释:1,古邢国在今邢台市;2,邢姓。《左传》上所载的:“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指出“邢”是周公姬旦的后代。据《元和姓纂·十五青》、《通志·二六·二·以国为氏》记载:周公第四子封为邢侯,至公元前635年,邢国为卫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西周初期,周公四子姬苴(字靖渊)受封于邢地,立“邢国”。邢国被尊为元侯国,严格按照周公之分封、宗法、礼乐等制度建国。邢国当时是众多诸侯国立典治国的典范,也是周礼文化得以实施及发展的示范地。
邢国都位于今邢台市。初期的邢国不仅是诸侯治国典范,还肩负防御北方戎狄入侵的重任。在距邢台市100多公里的元氏就出土了记录与邢侯相关事迹的“臣谏簋”,铭文译为:当戎人大举入侵軧(地名)时,邢侯率兵击败戎人,并命“谏”为当地的执政大臣。谏则禀告邢侯,其子早亡,请邢侯允许其胞弟引之长子(即谏之长侄)入朝,继承他的官职。谏的这个请求得到了邢侯的应允,故作器以记之。“臣谏簋”的记载,表明了两个涵义:其一,邢侯一直捍卫中原大地,搏杀戎狄,载美于春秋;其二,邢国严格按照宗法礼制建国,如若有出现不遵守宗法礼制的事件,如谏请求以其长侄入朝继承其官职之事,必须得向上申请说明,邢侯应允了这一请求,在邢国亦算是大事,于是制簋记之。
邢侯治下的邢国人民,团结、仁义、礼让,也有较多记载,这在邢台的现有遗迹中都有充分展示。如有记载:时,期望称霸的郑国为了扩充地盘,悍然派遣蔡仲统帅大军进攻邢国。蔡仲挥师北渡黄河,长驱直入,攻破太行山的夷东三关,直逼邢国陪都,在国家危亡的关头,邢国上下同仇敌忾,利用地理优势,出奇制胜,一举击败长途行军的郑国军队,郑军统帅蔡仲受重伤被俘虏。蔡仲在被押送回邢国都城时趁乱逃脱,被邢国军士追赶,
邢
最后负伤过重,死于逃亡途中,邢国军士以厚礼安葬了蔡仲。现今邢台县,依然有脱锁沟、徘徊村、放甲铺、城计头、将军墓等村庄的名字,与典故相呼应。此事件也展示了邢国人民的团结和仁义,体现了周礼治国的成效,充分诠释了周公文化的核心:节制欲望、善待他人、克己复礼、勤勉拘谨。
在戎狄的多次攻伐中,邢国势力日渐衰落。公元前662年,狄攻伐邢国,导致邢国的城破,虽然齐国出兵相救,但也无济于事。当年6月,邢迁于夷仪。公元前659年,在齐、宋、曹等国救援下再次迁国。公元前635年1月21日,邢国被亡而复兴的卫国所灭。邢侯子孙便以国为氏,世代相传,且不忍亡国之耻,出走各地。邢氏宗族尊称第一代邢侯靖渊公为“得姓始祖”。
在这里也要指出,关于邢氏起源,也有一些谬误。谬误之一,《姓考》一书有记述:“晋大夫韩宣子之族食采于邢,后以为氏,望出河间。”这一记述说邢氏为韩宣子之后,是有错误的。根据国家一级文物、北魏太守邢伟的墓志铭,河间邢氏为邢侯之后。自东汉末年河间有邢氏记载,河间邢氏诗书传家历任仕宦,至北魏时期河间邢氏已成望族,当年的邢氏家族对宗族的传承和源流,已非常重视,河间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北魏涪陵太守邢伟墓志铭非常明确地记载了自己为邢侯后裔的身份。那时或许还没有家谱之说,墓志中“后稷以功施配天,姬旦以圣德纬地,邢侯载美于春秋,太常腾芬于魏史”,记载了河间邢氏的血脉源流,证明了《姓考》记载的谬误。其二,也有邢氏源于河南省温县东方的平皋故城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及本世纪初国家两次在温县大规模考古发掘时,温县最早的历史文化遗存只到春秋时期,出土的文物也都是战国陶器,那时邢国已灭国多年。温县的考古发现仅能证明有邢氏族人在当地生活过,而非邢氏之起源,这在很多典籍和现存邢氏宗谱中都是能佐证的。随着1993年邢台市葛家庄西周墓群的发掘,并被国家文保部门认定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的邢国墓地,明确了邢台乃邢氏之根,邢氏乃周公四子靖渊之后,邢氏得姓于邢国邢侯。
其他支源
邢氏甲骨文为“井”,在商末为子姓大族。后武王灭商,在子姓井氏地盘上再封姬姓周公后裔邢。另外,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于郑,以统治子姓郑人,史称西郑,故城在今陕西凤阳。周穆王(公元前976-前922年在位)夺西郑为下都,姜姓郑国实际灭亡。井叔后裔也称邢氏。
少数民族有的改为邢姓。北魏氐族人、清朝满洲人性佳氏、锡尔德特氏、蒙古族等民族中均有改汉姓邢的。
元氏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属石家庄地区,河北省中南部,北距北京315公里,距省会石家庄市30公里,行政区划为15个乡镇、208个行政村,人口38万,总面积66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万亩,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境内交通便捷,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有3个火车站,与周围县市相连的公路四通八达。
http://baikebaiducom/view/20395html鐧惧害鍦板浘
20秒镜头唤起过年美好回忆;市民想学可以联系元氏县北岩村巧手妇女
-小兔子花馍。(视频截图)
-巧手做花馍。
本报记者 孟醒石
实习生 张雯
元氏县北岩村几名妇女巧手蒸花馍的过程竟然上了央视《新闻联播》,当作我国传统民俗的一部分重点推出。造型生动的花馍勾起了人们对儿时过年的美好回忆,大家看了节目后都很兴奋,元氏人更是为此自豪。
20秒镜头
唤起美好回忆
昨日13时许,在百度贴吧和一些石家庄网友聚集的论坛中,都出现了以“元氏县北岩村的馒头(俗称馍馍,记者注)都蒸到央视新闻联播上啦”为内容的话题。
其中一名网友介绍:“1月26日晚,我像往常一样边吃饭边看央视的《新闻联播》,在节目的后半部分,我的老家元氏竟然出现在画面中,是北岩村蒸花馍的内容!……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都会有各种造型的花馍吃,小鱼、小刺猬、花样可多了……真怀念呀!元氏县的馒头都蒸到《新闻联播》了!……作为一名元氏人,我感到无比骄傲啊!”
下面跟帖也很多,网友都兴奋地表示,北岩村的花馍勾起了他们对儿时过年的美好回忆。有的网友说:“小时候,我最喜欢‘馒头山’,老多馒头叠在一起连着蒸,壮观啊!”一名女网友说:“每次看到花馍,第一眼便感觉亲切,小时候我不好好吃饭了,妈妈便会给我蒸一只小兔子花馍。”
节目中
元氏妇女巧手蒸馍
记者在网上找到1月26日19时央视播出的《新闻联播》视频,看到在当晚19时24分许,节目开始播出以《糖瓜粘·闹小年》为主题介绍农历腊月二十三民间传统风俗的一组画面。先是一段江西赣县村民用传统打黄元方式迎接小年到来的镜头。紧接着元氏县北岩村几名妇女出现在画面中,播音员介绍,“在石家庄市元氏县北岩村,一大早,智冬菊家的小厨房里就聚集了几位邻里乡亲,要一起蒸花馍过小年。”
记者看到,《新闻联播》画面中,这几名妇女的手都非常巧,普通的白面,经她们的手捏几下,就变成了大白兔、小猪、莲花等各式各样的花馍,再加上大红枣的点缀,显得非常喜庆。其中一名妇女用白面捏一条大鲤鱼时,还创造性地利用梳子刮出鱼鳍的效果。当一个个生动的造型摆满案板,便开始用大锅蒸了。等熟后,揭开锅盖,蒸汽缭绕如仙气弥漫,各种造型的花馍如同身处仙境。不仅好看,还勾起观众的食欲。镜头中,北岩村村民智冬菊说:“这花馍的造型都是有讲究的,意思是祝大家财源兴旺,平平安安。”
如果愿意学
她们可以教
在《新闻联播》中,元氏妇女蒸花馍的镜头仅有20秒,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影响呢?
“这几名妇女巧手蒸出的花馍,不仅代表了元氏,还代表了我国北方的传统风俗文化。这些风俗文化,曾经是那么熟悉,随后又被我们长久忽视,等千帆尽过,尝遍天下美味时,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这就是传统风俗文化最动人的地方。”一名民俗研究者说,“超市中的花馍造型单一,远不如这几名元氏妇女捏出来的品种多样、造型生动。”
昨日18时许,记者联系了智冬菊,她说:“蒸花馍的传统还在北岩村保存着,每到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蒸花馍,很多婶子大娘的手比我们还灵巧。如果市民愿意学,我们可以教给大家蒸花馍,让这种传了好几代的技艺,再一代代传承下去。
《蜀书二十四史》(三国志)之一,记载有赵云、子龙、常山镇定人。东汉末年,“镇定”郡政是指石家庄市长安区东西两侧的古城村一带。由于该地区长期归正定县管辖,直到20世纪中叶才纳入市区。因此,赵云被称为正定人,符合史料记载。
而且,《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和赵云一样,也是蜀汉的大臣。他们生活在一个非常相似的年龄。陈寿不可能在自己的故里乱涂乱画。这为赵云就是正定人提供了证据。历来重视历史文化的正定县一直把自己视为赵云的故乡。而且,“赵云故里”也成为全县四大文化名片之一。在县域内部文化建设方面,也十分重视这方面文化的挖掘,先后修建了昭云寺和子龙广场。这一文化元素在县城内部工程建设中没有被遗忘,子龙小学和子龙桥都建成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赵云的家乡正定近年来的地位会受到影响。大约10年前,赵云故里的传奇在邢台市临城县突然兴起,也被省级部门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做法,立即引发了临城县的崛起。县城出土的古碑刻(始建于1898年)也被重新包装,连临城的宣传资料都被视为赵云的故乡。结果,正定和临城曾经因为这个争吵过一次,但这件事没有结果。之后,正定在桥南口设立了“汉顺平侯爵故里”的牌子,这是对临城做法的回应。从那以后,关于家乡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近年来,又有一名程跃进在这起事件中丧生,那就是石家庄元氏县。
袁的观点更是独树一帜。对方认为,赵云举报家人时说“我是常山赵子龙”。常山县现由元氏县古城村管辖。另一个是当地传说中的赵云,甚至还有浙江元氏县与常山县的关系。如果自述家属的说法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元氏县和常山县原来的关系就可以联系起来了,绝对是架空的历史,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不值得争论。
「元」源出
元(Yuán)姓源出有五:1、出自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之后,以地名为氏。3、出自拓跋姓,为鲜卑族的后代,至北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4、出自复姓纥骨氏、是云氏所改。5、出自玄姓,为北宋时为避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姓元氏。
得姓始祖
元铣。此支元氏元氏出自商末贤人元铣,根据《姓氏五书》上的记载,商朝的帝乙废太子弃要立受辛即纣王为帝位的继承人,太史元铣据法极力反对,因此商代就已经有了元氏。元氏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由以上的分析看来,我国的元氏,虽然头绪众多,但仍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之后,一支则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的最初活动地区,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这一点,从历史上许多元姓名人的籍贯,也可以猜得佐证,譬如,唐代的大诗人元稹与名臣元结,就全是河南人。此支元氏奉元铣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拓跋珪(北魏道武帝)。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得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后孝文帝改为元氏。自是拓跋降为庶姓。”另据《北史·魏本纪》、《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由此可知,北魏的拓跋氏的得姓历史至今已有1600多年。鲜卑族的拓跋部在今西北部的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拓跋珪(字涉珪)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先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后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至辽西,南至淮河、秦岭为界。共历17帝,171年。故此支元氏奉拓跋珪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元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根据清代学者张澍著《姓氏五书》上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到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别出现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三支以上。我国的元氏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后,一支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最初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活动。根据《风俗通》上说,起源于春秋时期,元本来是一地名,是魏武侯的公子元的邑,他的后代称为元氏。这支元氏出现于距今2000年以前春秋的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今河北省的元氏县。该地即是这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还有一支元氏是少数民族的后裔,根据《魏书·高祖纪》的记载,这支元氏是鲜卑族的后代,在汉末的魏晋之后,我国南北分立,拓跋氏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时,崇尚汉族文化,于公元496年下诏改姓元氏,并且迁都到洛阳。元氏的最初发祥地,是在黄河域的河南、河北两省一带。望族居于河南郡,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市,此外,湖南、江西等地也有元姓家族的分布。
家族名人
元勰:字彦和,献文帝第六子,孝文帝之弟。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转中书令,改封彭城王。宣武永平元年(508年)被杀,追赠使持节、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司徒公,谥曰武宣王。其年十一月六日葬于长陵北山。
元稹:字微之。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元和元年,对策举制科第一。任左拾遗。早期反对权贵宦官,但后转而依附宦官。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共同提倡新乐府,两人齐名,世称元白;诗称元和体。著有《元氏长庆集》100卷,今存60卷。所作传奇《会真记》,记张生与崔莺莺之事,为后来《西厢记》所本。终年52岁。
我的家乡是河北省石家庄市
제 고향은 허베이 성(河北省) 스자좡 시(石家庄市)로,
我的家乡的特产有金凤扒鸡
(제) 고향의 특산물로는 진펑파지(金鳯扒鸡)가 있으며,
[보충 설명: 진펑파지는 1백여 년의 역사를 지닌 통닭으로 향신료와 한약재의 역할을 하는 18가지의 향신료를 사용함]
有名的观光景点有赵县石拱桥 元氏蟠龙湖 赞皇障石岩等
유명한 관광명승지로는 세계적인 쟈오 현(赵县)의 큰 아치형 돌다리와 위엔쓰 현(元氏县)의 판룽 호(蟠龙湖) 및 짠황 현(赞皇县)의 장석암(障石岩) 등이 있습니다
元氏-姓元的名人-元姓起名字-元姓的起源与家谱
本文2023-10-31 20:52:1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8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