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杨立青的原形是谁?
原型有四人:陈赓,宋时轮,杨至成,肖劲光。
原型介绍:
1,宋时轮:(1907年-1991年)
宋时轮1925年来广州,后考入黄埔军校,和立青来广州入黄埔几乎是同一个时点。四·一二政变后,宋时轮一度与党组织失去联络,只好回家落草,拉了一只30多人的队伍,1929年编入红六军;
立青在被穆震方赶出部队后,也是一度在白凤兰队伍中落草,而且被老范收拾得只剩下不到30人左右。
江西苏区时期,宋时轮任红21军61师师长,立青此时也官至师长。抗战爆发,红军改编成八路,宋时轮由师长变成120师358旅716团团长;
立青也是由师长降为团长(不过是115师,在师弟林彪手下解放战争时期,宋时轮任三野十纵司令员,立青也在卸任军工部长后担任十纵司令员(不过是四野十纵)。
2,陈赓(1903年-1961年)
年轻陈赓的性格与经历,还有祖父的显赫,与杨立青确实很有相似之处(只是祖父改成了父亲)。在东征中,陈赓化妆混入敌方,花了三天时间侦察,绘制出详细地图带回,这个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中也有反映。
特别是他在上海做特工时,刺杀叛徒的那一段,正是当年陈赓刺杀出卖了罗亦农的叛徒霍家新(何家兴)与贺治华(贺稚华)夫妻的翻版。
3,杨至成(1903年-1967年)
抗大的教员,这和杨立青经历相似。东北解放战争的后勤军需部长,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是杨立青打锦州之前,主抓兵工生产的故事。
4,肖劲光(1903年-1989年)
萧劲光(190314—1989329),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长沙人。民国十一年(1922年)加入中国***。
扩展资料:
杨立青,杨家的老三,最小的弟弟,顽劣又有正义感的叛逆青年,有着军人的天赋与精神,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构建自己的信仰,走自己的道路,最终修成自己的正果,50集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男主演。由演员孙红雷扮演。
角色设定:
剧照中,五个杨立青穿着不同的五套军装,向观众展现了五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身份的形象。
第一个是北伐时期,当时的杨立青,黄埔三期生,年少轻狂,激情四射,充满了对“打军阀、除奸贼、光明正大,保人民、安地方、公正和平”的热情。
第二个是红军时期,经历过大屠杀的杨立青,对国民党产生了深深的幻灭之感,最终在瞿恩感召下,走上了革命之路,成为苏区干将。
第三个是八路军时期,国共合作,短暂的共同抗日蜜月期,杨立青重续前缘,给同窗异路的国民党将官们讲游击战术。
第四个是解放军时期,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灰飞烟灭,黄埔同窗最后一次兵戎相见,之后把酒言欢,同胞兄弟却从此各走一方,再无相见之日。
第五个是建国后,杨立青回顾往昔去思考当下,向死去的导师瞿恩写信,代表着杨立青在思想上的成熟与对国家的思考。
重大革命史诸多事件,就在这小小军装中,已经表露殆尽,尽在不言之中。杨立青开朗直爽,笑得孩子气,爱就爱得轰轰烈烈,讨厌就讨厌的彻彻底底,完全性情中人,是个性格十分讨喜的人物。
参考资料:
高大山55岁升中校,石光荣55岁升大校后晋升少将,李云龙55岁升少将,杨立青55岁升中将。
1、杨立青
50集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男主演,杨家的老三,最小的弟弟,顽劣又有正义感的叛逆青年,有着军人的天赋与精神,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构建自己的信仰,走自己的道路,最终修成自己的正果。由演员孙红雷扮演。
2、石光荣
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主人公,扮演者:孙海英。
3、高大山
电视剧《军歌嘹亮》,以1948年“辽沈战役”、“东北剿匪”、“朝鲜战争”、军事大比武、85年百万大裁军为背景,叙述了主人公高大山的传奇人生,以及家庭和感情故事,表现了军人对理想与信念、战争与和平、婚姻与爱情选择的心理历程。
4、李云龙
李云龙是都梁小说及改编後的电视剧《亮剑》的主角之一。曾在红四方面军任团长,八路军时任129师直属独立团团长,解放战争时任中原野战军新二师师长。解放后调任福建省军区某海防军军长。
1955年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继续担任该军军长授少将衔。组建了中国第一支特种作战军队——梁山分队,该分队曾潜入金门,为解放军炮击金门提供地形坐标。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命令使用武力制止两个“红卫兵”的非法武装抢夺军火库。后因为这个事情遭到迫害。1968年在家中用楚云飞送的勃朗宁手枪自杀。
其实不然,三期就出了解放军1名上将4名中将,抗日名将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当然还有蒋系悍将王耀武,大特务头子康泽。
下面就介绍一些黄埔军校三期比较著名的毕业生
***方面:
朱云卿 红一方面军参谋长 1931年5月重伤被俘后牺牲
黄公略 红3军军长(毛泽东在词中称赞:“偏师借重黄公略。”) 1931年9月遇空袭牺牲
吴光浩 红11军军长兼31师师长 1929年5月重伤牺牲
唐赤英 红3军参谋长 1932年12月在湘鄂西“肃反”中被错杀
陈奇涵 上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1981病逝
倪志亮 中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1965病逝
常乾坤 中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军事科研部部长 1973病逝
郭化若 中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1995病逝
曾泽生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1兵团副司令官兼60军军长,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军长 1973病逝
国民党方面
抗日殉国:
周复 中将 黄埔军校教官/国民政府干部训练团教育委员 率部在鲁苏战区抗战 1943年2月殉国,时年43岁
戴安澜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师长 率部入缅参加对日战 1942年11月殉国,时年38岁
柴意新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74军58师参谋长兼169团团长 率部参加常德保卫战 1943年12月殉国,时年45岁
王竣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80军新27师师长 率部参加中条山之战 1941年5月殉国,时年43岁
王禹九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79军参谋处长 率部参加南昌会战 1939年3月殉国,时年38岁
谢升标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苏、浙、皖游击司令 率部在苏浙皖抗战 1938年4月殉国,时年36岁
高致嵩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72军第88师(德械装备师)第264旅旅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时年38岁
朱赤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72军第88师(德械装备师)第262旅旅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时年33岁
易安华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71军第87师第259旅旅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
刘国用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74军58师174旅副旅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时年39岁
胡义宾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96师副师长 率部入缅参加对日战 1942年5月殉国,时年36岁
张本禹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13军第4师12旅副旅长 率部参加长城居庸关抗战 1937年8月殉国
丁立群 少将 第三战区皖南游击纵队副司令 率部在苏北地区抗战 1944年1月殉国,时年43岁
王润波 上校(追赠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25师第75旅第149团团长 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 1933年3月殉国,时年28岁
韩宪元 上校(追赠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88师262旅524团团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时年35岁
贺光耀 上校 国民革命军第190师第570团团长 率部参加衡阳会战 1944年殉国
参加解放战争内战:
刘安祺 一级上将 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 率部于1949年逃台 1995年病逝
石觉 二级上将 第九兵团司令官/台湾联勤总司令 率部于1950年逃台 1986年病逝
熊绶春 中将(追赠上将) 国民革命军第14军军长 率部参加淮海战役 1948年阵亡
王耀武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74军军长 率部参加济南战役 1948年被俘,1968年病逝
方先觉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10军军长 率部于1949年逃台 1983年病逝
李天霞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100军军长 率部于1949年逃台 1967年病逝
康泽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15绥靖区司令官 率部参加襄樊战役 1948年被俘,1967年病逝
陈嘘云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74师57旅旅长 率部参加孟良崮之战 1947年被俘
其它
刘宗宽 中将 重庆绥署参谋处处长,率部于1949年在重庆起义,起义后加入农工民主党任重庆市政协副主席 1992年7月病逝
《人间正道是沧桑》,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革命战争历史题材剧,由张黎执导,孙红雷、黄志忠、柯蓝、张恒等主演。该剧讲述了杨家兄妹三人分别加入国民党和***,他们因政治信仰不同,而从手足情深,变成水火不容,最后天各一方的故事。
杨立青原型
杨立青身上有众多开国将领的影子,并非某个特定将领的原型。杨立青,杨家的老三,最小的弟弟,顽劣又有正义感的叛逆青年,有着军人的天赋与精神,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构建自己的信仰,走自己的道路,最终修成自己的正果。
经典出场
在魏大保焦急地拦阻中,杨立青穿着工作服,戴着鸭舌帽,满不在乎大笑,手里擎着师傅最宝贵的东洋测距仪。人群中他与同伴扛着长梯,大声吆喝着让路横冲直撞,透着肆无忌惮与朝气蓬勃——这种大笑与满不在乎,从开场,到结束,始终贯穿着杨立青的一生。
没有原型,是虚构的。
解析:杨立青,《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男主角,由演员孙红雷扮演。杨家的老三,最小的弟弟,顽劣又有正义感的叛逆青年,有着军人的天赋与精神,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构建自己的信仰,走自己的道路,最终修成自己的正果。
剧情简介
1925年,湖南省醴陵。退休军阀、杨氏家族族长杨廷鹤膝下有三个子女:长子杨立仁、女儿杨立华以及小儿子杨立青。杨立仁与杨立青虽是亲兄弟,但关系并不怎么融洽。
杨立仁受革命思潮感染,准备暗中行刺在湖南巡视的北洋政府要员。杨立青偷拿杨立仁的枪支玩耍,不料意外走火,使得刺杀计划提前夭折。之后,兄弟俩先后前往广州,各自发展找寻前途。
《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的杨立青是一个虚拟人物,他的原型是陈赓、宋时轮、杨至成和肖劲光的结合。杨立青,杨家的老三,最小的弟弟,顽劣又有正义感的叛逆青年,有着军人的天赋与精神,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构建自己的信仰,走自己的道路,最终修成自己的正果。
第一个是北伐时期,当时的杨立青,黄埔三期生,年少轻狂,激情四射,充满了对“打军阀、除奸贼、光明正大,保人民、安地方、公正和平”的热情。
第二个是红军时期,经历过大屠杀的杨立青,对国民党产生了深深的幻灭之感,最终在瞿恩感召下,走上了革命之路,成为苏区干将。
第三个是八路军时期,国共合作,短暂的共同抗日蜜月期,杨立青重续前缘,给同窗异路的国民党将官们讲游击战术。
第四个是解放军时期,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灰飞烟灭,黄埔同窗最后一次兵戎相见,之后把酒言欢,同胞兄弟却从此各走一方,再无相见之日。
第五个是建国后,杨立青回顾往昔去思考当下,向死去的导师瞿恩写信,代表着杨立青在思想上的成熟与对国家的思考。
1、主要原型是宋时轮将军:
应该说这个架子还是按55开国上将宋时轮的架子来搭的。剧中的杨立青是湖南醴陵人,黄埔出生的湖南醴陵人,后来加入中国***成为我军优秀将领的,有左权、蔡升熙、陈恭、李隆光、宋时轮五位,前四人均在革命战争时期光荣牺牲,只有宋时将军将革命坚持成功并在55年授衔开国上将。
在剧中,杨立青四一二后上山遇见白凤兰加入了游击队,当了这支不太正规的游击队的政委,历史上宋时轮将军四一二后因为涉共嫌疑,被国民党当局判了1年徒刑,后保释出狱,但与组织失去联系,宋上将回了老家,带出了一支三十多人的游击队伍。这段经历与剧中也比较相符。
后来杨立青在抗大当教员,宋时轮将军也在抗大当教员,被分在上级参谋科。抗战胜利后,杨立青参加了军调小组,宋时轮将军也担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执行处处长,协助中共代表叶剑英同国民党军事代表进行谈判。
2、部分陈赓大将:陈赓大将也是出自黄埔的湖南人,剧中杨立青与范希亮(原型为国军抗日名将宋希濂)的战友情,与董其昌(董其昌原型为国军元老抗日名将张发奎)的亦师亦友亦敌的复杂关系,均以陈赓大将为原型。
3、极少部分杨至成上将:剧中杨立青在解放战争期间担任过四野军需部部长,这一职务历史上由同样出自黄埔五期的杨至成上将担任,不过杨将军是贵州三穗人,长期任我军的军需官,事迹与杨立青相符之处并不多。
但剧中大部分剧情还是小说艺术加工,立青立仁立华三姐弟就无法找出历史原型了,更多是隐喻了国共民主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而杨立青与矍恩、白凤兰、林娥三位女主角的感情剧更是十分精彩,更印证着一位革命者在血与火的大时代中的成长。
4、还有一点是肖劲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
扩展资料人物的主要原型 :杨立青=陈赓+宋时轮+杨至成+肖劲光。
宋时轮:
宋时轮(1907年-1991年)
(1)宋时轮1925年来广州,后考入黄埔军校,和立青来广州入黄埔几乎是同一个时点。
(2)四·一二政变后,宋时轮一度与党组织失去联络,只好回家落草,拉了一只30多人的队伍,1929年编入红六军;立青在被穆震方赶出部队后,也是一度在白凤兰队伍中落草,而且被老范收拾得只剩下不到30人左右。
(3)江西苏区时期,宋时轮任红21军61师师长,立青此时也官至师长。
(4)抗战爆发,红军改编成八路,宋时轮由师长变成120师358旅716团团长;立青也是由师长降为团长(不过是115师,在师弟林彪手下)
(5)解放战争时期,宋时轮任三野十纵司令员,立青也在卸任军工部长后担任十纵司令员(不过是四野十纵)。
陈赓:
陈赓(1903年-1961年)
相似关键词:性格活泼幽默、爱开玩笑,黄埔生,东征,南昌起义,刺杀叛徒,打仗鬼才。
年轻陈赓的性格与经历,还有祖父的显赫,与杨立青确实很有相似之处(只是祖父改成了父亲)。在东征中,陈赓化妆混入敌方,花了三天时间侦察,绘制出详细地图带回,这个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中也有反映。特别是他在上海做特工时,刺杀叛徒的那一段,正是当年陈赓刺杀出卖了罗亦农的叛徒霍家新(何家兴)与贺治华(贺稚华)夫妻的翻版。
杨至成:
杨至成(1903年-1967年)
相似关键词:黄埔生,南昌起义,抗大,东北解放战争后勤。
抗大的教员,这和杨立青经历相似。东北解放战争的后勤军需部长,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是杨立青打锦州之前,主抓兵工生产的故事。
肖劲光:
肖劲光(1903年-1989年)
相似关键词:湖南人,劝降程潜,长沙和平解放。杨立青争取董建昌一节,就是取自肖劲光这段故事。
参考资料: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杨立青的原形是谁?
本文2023-10-31 20:21:3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8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