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中张的由来
张姓大致有四个来源。�
一、黄帝赐姓。张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由中华民族共同祖先,五千多年以前的黄帝直接赐姓。东汉《风俗通》记载:“张、王、李、赵,黄帝赐姓”。张姓的由来,《广韵》上说:“张姓本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元和姓纂》上说:“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可见,张姓的得姓始祖是张挥。但张挥与黄帝的血缘关系有两种说法:一说张挥是黄帝的儿子,另一说则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的第五个儿子,即为黄帝的孙子。�
令张姓人倍感自豪的是他们不仅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而且始祖张挥是弓箭和网罗的发明者。对于靠手持木棒、石块去猎取飞禽走兽的远古先民来说,弓箭和网罗的发明确实是一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大事,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张挥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发明家。张姓人在介绍自己姓氏时常说:“我姓张,弓长张。”一句话就将张姓的特点概括得简洁、明了。�
二、出自姬姓。另一支张姓是由姬姓而来亦以黄帝为始祖。根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记载:春秋时晋国有人名解张,字张侯,世代为晋国卿士,其后裔以字为氏即为张氏。三家分晋以后,其族人仕韩国为公族大夫,渐成望族。�
三、改姓。历史上其他姓氏的人因种种原因改姓张,后裔繁衍成为张姓的一部分。如三国时魏国大将张辽原姓聂,改姓张。又如三国时诸葛亮赐南方人酋长龙�那为张氏。�
四、与道教有关。汉代以后,张姓发展很快,这与当时道教的兴起与流传有关。道教自称源于黄帝,又盛行“黄帝赐姓张氏”之说,因此,道教领袖常用张姓。如张角、张鲁等。�
历史上,张姓出现了很多名门望族。根据《中国姓氏辞典》,张姓的郡望大致有:清河郡、南阳郡、吴郡、安定郡、敦煌郡、武威郡、范阳郡、牛建为郡、沛国郡、梁国郡、中山郡、汲郡、河内郡、高平郡、襄阳郡、洛阳郡、河东郡、始兴郡、冯翊郡、平原郡、河间郡、魏郡、蜀郡共23个郡望。�
清河郡是张氏最早最大的郡望,清河是张姓始祖挥的居住地,本文介绍的鄞江张氏出自清河郡。�
鄞江张氏上祖派衍概况�
自张挥传至58世张仲,字广明,号仲甫,周宣王时卿士,辅佐周宣王。《诗经小雅六月》有“侯谁在矣,张仲孝友”一句,赞颂张仲孝顺友爱之美德。北宋年间,张仲被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南宋年间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帝君”通称“文昌帝君”,建庙崇奉,与关圣帝君同列祀典。70世张侯字仪昭,周考王时为晋国大夫。会诸侯战于鞍,以必死致胜,位列忠贞侯,事见《史记》。80世张良字子房号仁寿,辅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封留侯,拜宰相,后人称为帝师,和萧何、韩信同称为辅汉三杰。86世张明,讳嵩,字贵和,号普辉,时值王莽篡汉,世族多遇害,为避仇害,携家族五百余人自徐潜渡扬子江,其中有的易姓罗、许、薛,从此便有四姓不联姻之说,后至衢州鹤林寺经五代复成国族。103世张韪字能万,晋时散骑常侍,随晋元帝南迁,寓居江左。119世张君政字芳清为韶州别驾,便在曲江定居。122世张九龄字子寿,唐开元时贤相,以刚直不阿闻名于世,且文学冠一时。唐玄宗五十寿辰时,大臣皆献宝鉴,唯时任中书令(即宰相)的张九龄以《千秋金鉴录》作礼品上奏,受到玄宗嘉奖。时人称曲江公,卒谥文献,追赠司空。134世张载字穆序,号子厚,宋理学家,迁陕西宝鸡眉县。136世张端字臣楷,诰授宝鸡太守,时值金兵南侵,北宋重和年间(1118—1119)由陕西宝鸡眉县迁至汀州宁化石壁都葛藤凹开基,尊为张氏入闽始祖。139世张扬德,河北太守,生三子,长化龙宋解元,留居宁化;次化孙宋中宪大夫;三化凤宋武举迁福州。�
鄞江始祖张化孙�
张化孙系张挥140世孙,讳衍,字传万,生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二月二十日子时,薨于咸淳三年(1267)五月二十九日申时,享寿93岁。他自幼勤奋好学,聪明过人,考取进士,诰授中宪大夫,后受朝廷委派“作牧汀州”任汀州知府。宋宁宗嘉泰年间(1204),时逢战乱,他“卜吉移居闽上杭”由宁化石壁迁至上杭北乡深坑尾官店前上吉街开基(今上杭白砂茜洋村)。上杭地处汀江中游“黄金水段”,汀江别称鄞江,张化孙被其千万裔孙尊称为“鄞江始祖”。�
张化孙为官公正廉明,为百姓兴利除弊,关心群众疾苦,政绩卓著,晚年居家,仍乐善好施,修桥筑路,赈济灾民,深受百姓拥戴。他还精通《周易》、《勘舆》,擅长歧黄之术,常为群众免费治病,人称“活菩萨”。民族英雄文天祥与张化孙交往密切,他对张化孙的为官、为人颇为赞赏,还为张化孙题写“像赞”云:〖HTK〗“公之丰采,气宇轩昂;公之品行,正直端庄。诗书博览,忠孝名扬。作牧汀州,合郡群黎沾德泽;开基杭邑,一门父子沐恩光。纂修宗谱,报本不忘。钟灵毓秀,桂馥兰芳;绵绵世泽,长发其祥。”张化孙仙逝后,葬于上杭县白砂镇茜洋村李屋背头大坪岗上,墓地呈“金盘载珠”形。墓联:“派盛清河绵世泽支蕃闽粤振家声”;横披:“克昌厥后”。联文反映了张化孙一脉“中原南迁,鄞江开基”的创业轨迹,体现了张化孙后裔“繁衍生息,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墓前竖18根华表,象征18房裔嗣侍立墓前,蔚为壮观,凡到此参观拜谒者,都啧啧称赞:确系风水宝地。�
张化孙十分重视对后代的培养与教育,把对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写成诗训。告诫子孙以上祖为典范,做有用之人,光宗耀祖,留芳百世。张化孙遗诗(遗训)通称外八句,要求子子孙孙不仅熟读熟记,而且要身体力行。外八句如下:�
清河系出源流长,卜吉移居闽上杭。�
百忍家声思祖道,千秋金鉴慕宗祊。�
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诗书继汉唐。�
二九苗裔能禀训,支分富盛姓名香。�[/align
张化孙给后代留下的辈份诗(内八句)如下:�
化云腾上昊,承先绍启宗。�
仲兴山贻远,永廷应万崇。�
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
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隆。�
上述内八句和外八句,张化孙后裔均将其当作座右铭,世代相传。成为检验张化孙后裔是正宗的或冒牌的“试金石”。相传张化孙后裔外出,“寻根认同”时,都会互相考问“内八句”和“外八句”,加以检验。回答正确,就“梓叔”相称,热情接待。回答不上,被认为是冒牌货,会被婉转地吃上“闭门羹”。�
张化孙妣陈恭人生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十二月初一日辰时,卒于景定三年(1271)三月十八日丑时,享寿89岁。妣阙恭人生于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十一月初十日寅时,卒于咸淳七年(1271)三月十三日午时,享寿88岁。陈、阙两恭人合葬于离张化孙墓地约2华里的官地村水尾神仙坑,墓地呈“飞凤展翅”形。�
张化孙与陈、阙恭人生18子,传108孙。他们继承和发扬客家人敢于冒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用族规家训规范子孙后代的言行,树立名门望族的良好风范。�
张化孙后裔播迁概况�
张化孙儿子为云字辈,18子从长房到第十八房,将其名字连起来便是一首诗,即18房联诗:�
吉庆祯祥集,从龙福自绵;�
景星卿帝阙,倬彼定名云。�
长房吉云,字瑞世,号一郎,迁田梓头居住,妣王五娘、曾六娘,生六子。嗣孙分迁福建漳州、泉州,广东潮州、嘉应州等地。�
二房庆云,字瑞亮,号二郎,迁泮迳,妣林氏,生七子。嗣孙分迁福建福州,江西等地。
三房祯云,字瑞兴,号三郎,迁进源塘居住,妣凌氏,生九子。嗣孙分迁福建泉州、晋江、德化、福州等地,江西省各地。�
四房祥云,字瑞庭,号四郎又号十六郎,当时未外迁留在上杭,妣蓝四娘、赖五娘,生七子。嗣孙分迁福建上杭、永定、长汀、武平、新罗、连城、漳州等地,广东梅县、大埔、兴宁、五华、饶平、丰顺、潮州、汕尾、汕头、陆丰等地,江西于都、宁都、兴国、赣县、南康、萍乡、吉安、修水、铜鼓、上犹、崇义等地,湖南浏阳等地。�
五房集云,字瑞彩,号五郎,迁樟树潭居住,妣邱七娘,生三子。嗣孙分迁福建南平,江西兴国等地。�
六房从云,字瑞明,号六郎,迁上杭胜运里黄竹头居住,妣杨八娘,生二子。嗣孙分迁广东程乡(今梅县)、兴宁、五华、潮汕等地。�
七房龙云,字瑞华,号七郎,迁上杭胜运里香坑脑,妣胡氏、钟氏,生四子。嗣孙分迁广东嘉应州和潮汕一带。�
八房福云,字瑞霭,号八郎,迁广东嘉应州下市攀桂坊,妣刘六娘,生六子。嗣孙分迁上杭小吴地,广东嘉应州、镇平(今蕉岭)等地。此房裔孙万三后裔迁居台湾屏东,族众旺盛,达三、四万人,建有化孙公祠和万三公祠。�
九房绵云,字瑞文(有谱瑞元),号十郎,迁广东嘉应州松口,妣陈十娘,生四子。嗣孙分迁广东梅县、大埔等地。�
十一房景云,字瑞尧,号十一郎,迁居横山下,妣谢三娘,生五子。嗣孙分迁广东嘉应州、大埔、丰顺、饶平、海丰、陆丰,江西兴国,福建上杭小吴地,连城河源里、张家营等地。�
十二房星云,字瑞霞,号十二郎,迁清流县,妣程六娘,生六子。嗣孙分迁福建清流、永安、沙县等地。�
十三房卿云,字瑞唐,号十三郎,迁福州,妣苏二娘,袁八娘,生十子。嗣孙分迁福建福州、建瓯、泉州、上杭,广东广州,浙江云和等地。�
十四房帝云,字瑞汉,号十四郎,迁潮州,妣易五娘生四子。嗣孙分迁广东潮州、广州等地,福建永定、武平等地。�
十五房阙云,字瑞发,号十郎,迁漳州,妣朱三娘生六子。嗣孙分迁福建漳州,广东潮州等地,江西兴国、于都等地。�
十六房倬云,字瑞凌,号十六郎(又号家承)迁居徽州(有谱载迁汀州水南),妣钱满娘,生五子。嗣孙散居福建、江西上犹等地。�
十七房彼云,字瑞崇,号十七郎(又号家营)妣刘氏,生九子。嗣孙迁居福建漳浦、漳州 ,新罗曹溪、东肖,漳平永福,连城南团水西,武平,永定培丰,上杭小吴地;广东大埔茶阳漳溪西河黄堂村,蕉岭神岗、广福,梅县石扇;江西瑞金等地。�
十八房定云,字瑞东,号十八郎(又号三十郎),妣欧阳氏,生八子,嗣孙散居永定金沙、上杭白砂,广东镇平,江西兴国、于都、会昌、万安、吉安等地。�
以上十八房中,至今还有5房裔孙没有与祖籍地上杭取得联系,分别是:二房庆云裔;六房从云裔;七房龙云裔;十房绵云裔;十二房星云裔。热切期望各地梓叔和知情者告知上杭张化孙研究会。�
经过八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如今,张化孙裔孙播迁海内外,遍布闽、粤、赣、台、湘、浙、桂、黔、川、皖、鲁、港、澳等省、区,发展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国,已达一千多万人,这一奇特现象被客家学研究者称为“张化孙现象”。资料记载:台湾四百万客家人中,张姓人口就有105万,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张化孙后裔,也就是说,张化孙裔孙在台湾就有90多万人。�
古坊张氏�
上杭的另一脉张氏是中都古坊张氏。因资料所限,简述如下:�
古坊张氏奉张考植为太始祖,张考植居苏州吴县张家巷。考植11世孙考�,又名志,宋进士,任江西宁都县令并在该地定居。考植14世孙三二郎与三八郎从宁都先迁宁化石壁后再迁至上杭。�
古坊张氏奉三八郎之子显卿为一世祖。显卿生二子:长文贵迁漳州,次德生居中都古坊。根据族谱记载,古坊张氏外迁的有:四世继安的二子张都与六子张细迁广东龙川县,三子张厚迁邵武、光泽;5世张镇之子张华移武平小兰,张成之子张良、张銮分别迁武平桃里乡、陂里乡,世昌之子承谟迁武平大兰园;10世守谦、守玉、守勤、守仕迁江西;11世可玉迁江西万载,鹏飞、鹏升、鹏盛迁湖南平江;12世荣也、赋也迁广东潮州,明临携后裔迁江西宁州;13世文选、文远、显贵迁江西新昌,清宸、万选、万达、万进迁福建建宁,明俊携四子迁广东潮州;14世绍云携子福泰迁贵州;15世乔昌、乔盛、宽上携三子迁江西,春泰、赠泰迁广东连山,建昌迁贵州;16世集球携子迁福建建宁,学恕、学龙、学起迁广东潮州;17世敢玉、敬玉、攻玉、致玉、璞玉迁江西临川,顺兰、建兴、长兴、连兴、进才迁广东;18世书明迁湖南。�
堂号楹联家训�
张姓最早的堂号为清河堂,属郡望堂号。此外张姓堂号还有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张化孙一脉还有敦和堂、德远堂、乡贤堂、世英堂、德馨堂、追远堂、孝友堂等。�
历史上各个朝代张姓人文鼎盛,涌现了许多英雄豪杰、公侯将相、骚人墨客。这从张姓楹联中可以领略出来:�
上杭张化孙祠及张化孙裔孙在各地的分祠中,有一副嵌字长联,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等数字,嵌入联内,每个数字都包含了一位张姓历史名人。联文如下:�
赐姓自轩辕,大儒一人(张仲)、铭垂两篇(张载)、辅汉三杰(张良)、功高四相(张说)、将封五虎(张飞)、博物六史(张华)、貂蝉七叶(张安世),悉是清河族派。�
扬名昭世德,位列八仙(张果老)、鼎甲九成(张九成)、平戎十策(张方平)、书忍百字(张公艺)、金鉴千秋(张九龄)、青钱万选(张鷟)、道隆亿尊(张道陵),依然文献宗支。�
此外,张化孙一脉楹联还有:�
汉侯门第,唐相家风。�
鼻祖肇青阳,公侯、将相、神仙,代光国史;�
大宗开白马,孝友、忠贞、道学,世笃家风。�
孝友传家,承百忍之风规,居同九世;�
诗书裕后,诵十章之鉴录,宝重千秋。�
百忍图千秋鉴万选钱家传至宝,�
汉韬略唐忠贞宋道学代出名贤。�
曲江风度家声远,剑阁才名世泽长。�
横渠明礼,南轩好仁,贤哉由士希耳;�
睢阳将才,曲江相业,忠矣移孝作之。
张姓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大姓氏,人数众多,分布极广。按照姓氏排列,我国张姓人口排在李、王之后居第三位。人口已超过一亿人,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相当于英、法两国人口的总和。张姓后裔不但遍及全国,而且海外亦为数甚众。张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姓源郡望�
张姓大致有四个来源。�
一、黄帝赐姓。张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由中华民族共同祖先,五千多年以前的黄帝直接赐姓。东汉《风俗通》记载:“张、王、李、赵,黄帝赐姓”。张姓的由来,《广韵》上说:“张姓本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元和姓纂》上说:“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可见,张姓的得姓始祖是张挥。但张挥与黄帝的血缘关系有两种说法:一说张挥是黄帝的儿子,另一说则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的第五个儿子,即为黄帝的孙子。�
令张姓人倍感自豪的是他们不仅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而且始祖张挥是弓箭和网罗的发明者。对于靠手持木棒、石块去猎取飞禽走兽的远古先民来说,弓箭和网罗的发明确实是一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大事,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张挥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发明家。张姓人在介绍自己姓氏时常说:“我姓张,弓长张。”一句话就将张姓的特点概括得简洁、明了。�
二、出自姬姓。另一支张姓是由姬姓而来亦以黄帝为始祖。根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记载:春秋时晋国有人名解张,字张侯,世代为晋国卿士,其后裔以字为氏即为张氏。三家分晋以后,其族人仕韩国为公族大夫,渐成望族。�
三、改姓。历史上其他姓氏的人因种种原因改姓张,后裔繁衍成为张姓的一部分。如三国时魏国大将张辽原姓聂,改姓张。又如三国时诸葛亮赐南方人酋长龙�那为张氏。�
四、与道教有关。汉代以后,张姓发展很快,这与当时道教的兴起与流传有关。道教自称源于黄帝,又盛行“黄帝赐姓张氏”之说,因此,道教领袖常用张姓。如张角、张鲁等。�
历史上,张姓出现了很多名门望族。根据《中国姓氏辞典》,张姓的郡望大致有:清河郡、南阳郡、吴郡、安定郡、敦煌郡、武威郡、范阳郡、牛建为郡、沛国郡、梁国郡、中山郡、汲郡、河内郡、高平郡、襄阳郡、洛阳郡、河东郡、始兴郡、冯翊郡、平原郡、河间郡、魏郡、蜀郡共23个郡望。�
清河郡是张氏最早最大的郡望,清河是张姓始祖挥的居住地,本文介绍的鄞江张氏出自清河郡。�
鄞江张氏上祖派衍概况�
自张挥传至58世张仲,字广明,号仲甫,周宣王时卿士,辅佐周宣王。《诗经小雅六月》有“侯谁在矣,张仲孝友”一句,赞颂张仲孝顺友爱之美德。北宋年间,张仲被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南宋年间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帝君”通称“文昌帝君”,建庙崇奉,与关圣帝君同列祀典。70世张侯字仪昭,周考王时为晋国大夫。会诸侯战于鞍,以必死致胜,位列忠贞侯,事见《史记》。80世张良字子房号仁寿,辅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封留侯,拜宰相,后人称为帝师,和萧何、韩信同称为辅汉三杰。86世张明,讳嵩,字贵和,号普辉,时值王莽篡汉,世族多遇害,为避仇害,携家族五百余人自徐潜渡扬子江,其中有的易姓罗、许、薛,从此便有四姓不联姻之说,后至衢州鹤林寺经五代复成国族。103世张韪字能万,晋时散骑常侍,随晋元帝南迁,寓居江左。119世张君政字芳清为韶州别驾,便在曲江定居。122世张九龄字子寿,唐开元时贤相,以刚直不阿闻名于世,且文学冠一时。唐玄宗五十寿辰时,大臣皆献宝鉴,唯时任中书令(即宰相)的张九龄以《千秋金鉴录》作礼品上奏,受到玄宗嘉奖。时人称曲江公,卒谥文献,追赠司空。134世张载字穆序,号子厚,宋理学家,迁陕西宝鸡眉县。136世张端字臣楷,诰授宝鸡太守,时值金兵南侵,北宋重和年间(1118—1119)由陕西宝鸡眉县迁至汀州宁化石壁都葛藤凹开基,尊为张氏入闽始祖。139世张扬德,河北太守,生三子,长化龙宋解元,留居宁化;次化孙宋中宪大夫;三化凤宋武举迁福州。�
鄞江始祖张化孙�
张化孙系张挥140世孙,讳衍,字传万,生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二月二十日子时,薨于咸淳三年(1267)五月二十九日申时,享寿93岁。他自幼勤奋好学,聪明过人,考取进士,诰授中宪大夫,后受朝廷委派“作牧汀州”任汀州知府。宋宁宗嘉泰年间(1204),时逢战乱,他“卜吉移居闽上杭”由宁化石壁迁至上杭北乡深坑尾官店前上吉街开基(今上杭白砂茜洋村)。上杭地处汀江中游“黄金水段”,汀江别称鄞江,张化孙被其千万裔孙尊称为“鄞江始祖”。�
张化孙为官公正廉明,为百姓兴利除弊,关心群众疾苦,政绩卓著,晚年居家,仍乐善好施,修桥筑路,赈济灾民,深受百姓拥戴。他还精通《周易》、《勘舆》,擅长歧黄之术,常为群众免费治病,人称“活菩萨”。民族英雄文天祥与张化孙交往密切,他对张化孙的为官、为人颇为赞赏,还为张化孙题写“像赞”云:〖HTK〗“公之丰采,气宇轩昂;公之品行,正直端庄。诗书博览,忠孝名扬。作牧汀州,合郡群黎沾德泽;开基杭邑,一门父子沐恩光。纂修宗谱,报本不忘。钟灵毓秀,桂馥兰芳;绵绵世泽,长发其祥。”张化孙仙逝后,葬于上杭县白砂镇茜洋村李屋背头大坪岗上,墓地呈“金盘载珠”形。墓联:“派盛清河绵世泽支蕃闽粤振家声”;横披:“克昌厥后”。联文反映了张化孙一脉“中原南迁,鄞江开基”的创业轨迹,体现了张化孙后裔“繁衍生息,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墓前竖18根华表,象征18房裔嗣侍立墓前,蔚为壮观,凡到此参观拜谒者,都啧啧称赞:确系风水宝地。�
张化孙十分重视对后代的培养与教育,把对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写成诗训。告诫子孙以上祖为典范,做有用之人,光宗耀祖,留芳百世。张化孙遗诗(遗训)通称外八句,要求子子孙孙不仅熟读熟记,而且要身体力行。外八句如下:�
清河系出源流长,卜吉移居闽上杭。�
百忍家声思祖道,千秋金鉴慕宗祊。�
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诗书继汉唐。�
二九苗裔能禀训,支分富盛姓名香。�[/align
张化孙给后代留下的辈份诗(内八句)如下:�
化云腾上昊,承先绍启宗。�
仲兴山贻远,永廷应万崇。�
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
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隆。�
上述内八句和外八句,张化孙后裔均将其当作座右铭,世代相传。成为检验张化孙后裔是正宗的或冒牌的“试金石”。相传张化孙后裔外出,“寻根认同”时,都会互相考问“内八句”和“外八句”,加以检验。回答正确,就“梓叔”相称,热情接待。回答不上,被认为是冒牌货,会被婉转地吃上“闭门羹”。�
张化孙妣陈恭人生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十二月初一日辰时,卒于景定三年(1271)三月十八日丑时,享寿89岁。妣阙恭人生于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十一月初十日寅时,卒于咸淳七年(1271)三月十三日午时,享寿88岁。陈、阙两恭人合葬于离张化孙墓地约2华里的官地村水尾神仙坑,墓地呈“飞凤展翅”形。�
张化孙与陈、阙恭人生18子,传108孙。他们继承和发扬客家人敢于冒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用族规家训规范子孙后代的言行,树立名门望族的良好风范。�
张化孙后裔播迁概况�
张化孙儿子为云字辈,18子从长房到第十八房,将其名字连起来便是一首诗,即18房联诗:�
吉庆祯祥集,从龙福自绵;�
景星卿帝阙,倬彼定名云。�
长房吉云,字瑞世,号一郎,迁田梓头居住,妣王五娘、曾六娘,生六子。嗣孙分迁福建漳州、泉州,广东潮州、嘉应州等地。�
二房庆云,字瑞亮,号二郎,迁泮迳,妣林氏,生七子。嗣孙分迁福建福州,江西等地。
三房祯云,字瑞兴,号三郎,迁进源塘居住,妣凌氏,生九子。嗣孙分迁福建泉州、晋江、德化、福州等地,江西省各地。�
四房祥云,字瑞庭,号四郎又号十六郎,当时未外迁留在上杭,妣蓝四娘、赖五娘,生七子。嗣孙分迁福建上杭、永定、长汀、武平、新罗、连城、漳州等地,广东梅县、大埔、兴宁、五华、饶平、丰顺、潮州、汕尾、汕头、陆丰等地,江西于都、宁都、兴国、赣县、南康、萍乡、吉安、修水、铜鼓、上犹、崇义等地,湖南浏阳等地。�
五房集云,字瑞彩,号五郎,迁樟树潭居住,妣邱七娘,生三子。嗣孙分迁福建南平,江西兴国等地。�
六房从云,字瑞明,号六郎,迁上杭胜运里黄竹头居住,妣杨八娘,生二子。嗣孙分迁广东程乡(今梅县)、兴宁、五华、潮汕等地。�
七房龙云,字瑞华,号七郎,迁上杭胜运里香坑脑,妣胡氏、钟氏,生四子。嗣孙分迁广东嘉应州和潮汕一带。�
八房福云,字瑞霭,号八郎,迁广东嘉应州下市攀桂坊,妣刘六娘,生六子。嗣孙分迁上杭小吴地,广东嘉应州、镇平(今蕉岭)等地。此房裔孙万三后裔迁居台湾屏东,族众旺盛,达三、四万人,建有化孙公祠和万三公祠。�
九房绵云,字瑞文(有谱瑞元),号十郎,迁广东嘉应州松口,妣陈十娘,生四子。嗣孙分迁广东梅县、大埔等地。�
十一房景云,字瑞尧,号十一郎,迁居横山下,妣谢三娘,生五子。嗣孙分迁广东嘉应州、大埔、丰顺、饶平、海丰、陆丰,江西兴国,福建上杭小吴地,连城河源里、张家营等地。�
十二房星云,字瑞霞,号十二郎,迁清流县,妣程六娘,生六子。嗣孙分迁福建清流、永安、沙县等地。
十三房卿云,字瑞唐,号十三郎,迁福州,妣苏二娘,袁八娘,生十子。嗣孙分迁福建福州、建瓯、泉州、上杭,广东广州,浙江云和等地。�
十四房帝云,字瑞汉,号十四郎,迁潮州,妣易五娘生四子。嗣孙分迁广东潮州、广州等地,福建永定、武平等地。�
十五房阙云,字瑞发,号十郎,迁漳州,妣朱三娘生六子。嗣孙分迁福建漳州,广东潮州等地,江西兴国、于都等地。�
十六房倬云,字瑞凌,号十六郎(又号家承)迁居徽州(有谱载迁汀州水南),妣钱满娘,生五子。嗣孙散居福建、江西上犹等地。�
十七房彼云,字瑞崇,号十七郎(又号家营)妣刘氏,生九子。嗣孙迁居福建漳浦、漳州 ,新罗曹溪、东肖,漳平永福,连城南团水西,武平,永定培丰,上杭小吴地;广东大埔茶阳漳溪西河黄堂村,蕉岭神岗、广福,梅县石扇;江西瑞金等地。�
十八房定云,字瑞东,号十八郎(又号三十郎),妣欧阳氏,生八子,嗣孙散居永定金沙、上杭白砂,广东镇平,江西兴国、于都、会昌、万安、吉安等地。�
以上十八房中,至今还有5房裔孙没有与祖籍地上杭取得联系,分别是:二房庆云裔;六房从云裔;七房龙云裔;十房绵云裔;十二房星云裔。热切期望各地梓叔和知情者告知上杭张化孙研究会。�
经过八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如今,张化孙裔孙播迁海内外,遍布闽、粤、赣、台、湘、浙、桂、黔、川、皖、鲁、港、澳等省、区,发展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国,已达一千多万人,这一奇特现象被客家学研究者称为“张化孙现象”。资料记载:台湾四百万客家人中,张姓人口就有105万,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张化孙后裔,也就是说,张化孙裔孙在台湾就有90多万人。�
古坊张氏�
上杭的另一脉张氏是中都古坊张氏。因资料所限,简述如下:�
古坊张氏奉张考植为太始祖,张考植居苏州吴县张家巷。考植11世孙考�,又名志,宋进士,任江西宁都县令并在该地定居。考植14世孙三二郎与三八郎从宁都先迁宁化石壁后再迁至上杭。�
古坊张氏奉三八郎之子显卿为一世祖。显卿生二子:长文贵迁漳州,次德生居中都古坊。根据族谱记载,古坊张氏外迁的有:四世继安的二子张都与六子张细迁广东龙川县,三子张厚迁邵武、光泽;5世张镇之子张华移武平小兰,张成之子张良、张銮分别迁武平桃里乡、陂里乡,世昌之子承谟迁武平大兰园;10世守谦、守玉、守勤、守仕迁江西;11世可玉迁江西万载,鹏飞、鹏升、鹏盛迁湖南平江;12世荣也、赋也迁广东潮州,明临携后裔迁江西宁州;13世文选、文远、显贵迁江西新昌,清宸、万选、万达、万进迁福建建宁,明俊携四子迁广东潮州;14世绍云携子福泰迁贵州;15世乔昌、乔盛、宽上携三子迁江西,春泰、赠泰迁广东连山,建昌迁贵州;16世集球携子迁福建建宁,学恕、学龙、学起迁广东潮州;17世敢玉、敬玉、攻玉、致玉、璞玉迁江西临川,顺兰、建兴、长兴、连兴、进才迁广东;18世书明迁湖南。�
堂号楹联家训�
张姓最早的堂号为清河堂,属郡望堂号。此外张姓堂号还有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张化孙一脉还有敦和堂、德远堂、乡贤堂、世英堂、德馨堂、追远堂、孝友堂等。�
历史上各个朝代张姓人文鼎盛,涌现了许多英雄豪杰、公侯将相、骚人墨客。这从张姓楹联中可以领略出来:�
上杭张化孙祠及张化孙裔孙在各地的分祠中,有一副嵌字长联,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等数字,嵌入联内,每个数字都包含了一位张姓历史名人。联文如下:�
赐姓自轩辕,大儒一人(张仲)、铭垂两篇(张载)、辅汉三杰(张良)、功高四相(张说)、将封五虎(张飞)、博物六史(张华)、貂蝉七叶(张安世),悉是清河族派。�
扬名昭世德,位列八仙(张果老)、鼎甲九成(张九成)、平戎十策(张方平)、书忍百字(张公艺)、金鉴千秋(张九龄)、青钱万选(张鷟)、道隆亿尊(张道陵),依然文献宗支。�
此外,张化孙一脉楹联还有:�
汉侯门第,唐相家风。�
鼻祖肇青阳,公侯、将相、神仙,代光国史;�
大宗开白马,孝友、忠贞、道学,世笃家风。�
孝友传家,承百忍之风规,居同九世;�
诗书裕后,诵十章之鉴录,宝重千秋。�
百忍图千秋鉴万选钱家传至宝,�
汉韬略唐忠贞宋道学代出名贤。�
曲江风度家声远,剑阁才名世泽长。�
横渠明礼,南轩好仁,贤哉由士希耳;�
睢阳将才,曲江相业,忠矣移孝作之
张姓大致有四个来源。
一、黄帝赐姓。张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由中华民族共同祖先,五千多年以前的黄帝直接赐姓。东汉《风俗通》记载:“张、王、李、赵,黄帝赐姓”。张姓的由来,《广韵》上说:“张姓本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元和姓纂》上说:“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可见,张姓的得姓始祖是张挥。但张挥与黄帝的血缘关系有两种说法:一说张挥是黄帝的儿子,另一说则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的第五个儿子,即为黄帝的孙子。
令张姓人倍感自豪的是他们不仅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而且始祖张挥是弓箭和网罗的发明者。对于靠手持木棒、石块去猎取飞禽走兽的远古先民来说,弓箭和网罗的发明确实是一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大事,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张挥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发明家。张姓人在介绍自己姓氏时常说:“我姓张,弓长张。”一句话就将张姓的特点概括得简洁、明了。
二、出自姬姓。另一支张姓是由姬姓而来亦以黄帝为始祖。根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记载:春秋时晋国有人名解张,字张侯,世代为晋国卿士,其后裔以字为氏即为张氏。三家分晋以后,其族人仕韩国为公族大夫,渐成望族。
三、改姓。历史上其他姓氏的人因种种原因改姓张,后裔繁衍成为张姓的一部分。如三国时魏国大将张辽原姓聂,改姓张。又如三国时诸葛亮赐南方人酋长龙那为张氏。
四、与道教有关。汉代以后,张姓发展很快,这与当时道教的兴起与流传有关。道教自称源于黄帝,又盛行“黄帝赐姓张氏”之说,因此,道教领袖常用张姓。如张角、张鲁等。
历史上,张姓出现了很多名门望族。根据《中国姓氏辞典》,张姓的郡望大致有:清河郡、南阳郡、吴郡、安定郡、敦煌郡、武威郡、范阳郡、牛建为郡、沛国郡、梁国郡、中山郡、汲郡、河内郡、高平郡、襄阳郡、洛阳郡、河东郡、始兴郡、冯翊郡、平原郡、河间郡、魏郡、蜀郡共23个郡望。
清河郡是张氏最早最大的郡望,清河是张姓始祖挥的居住地,本文介绍的鄞江张氏出自清河郡。
鄞江张氏上祖派衍概况
自张挥传至58世张仲,字广明,号仲甫,周宣王时卿士,辅佐周宣王。《诗经小雅六月》有“侯谁在矣,张仲孝友”一句,赞颂张仲孝顺友爱之美德。北宋年间,张仲被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南宋年间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帝君”通称“文昌帝君”,建庙崇奉,与关圣帝君同列祀典。70世张侯字仪昭,周考王时为晋国大夫。会诸侯战于鞍,以必死致胜,位列忠贞侯,事见《史记》。80世张良字子房号仁寿,辅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封留侯,拜宰相,后人称为帝师,和萧何、韩信同称为辅汉三杰。86世张明,讳嵩,字贵和,号普辉,时值王莽篡汉,世族多遇害,为避仇害,携家族五百余人自徐潜渡扬子江,其中有的易姓罗、许、薛,从此便有四姓不联姻之说,后至衢州鹤林寺经五代复成国族。103世张韪字能万,晋时散骑常侍,随晋元帝南迁,寓居江左。119世张君政字芳清为韶州别驾,便在曲江定居。122世张九龄字子寿,唐开元时贤相,以刚直不阿闻名于世,且文学冠一时。唐玄宗五十寿辰时,大臣皆献宝鉴,唯时任中书令(即宰相)的张九龄以《千秋金鉴录》作礼品上奏,受到玄宗嘉奖。时人称曲江公,卒谥文献,追赠司空。134世张载字穆序,号子厚,宋理学家,迁陕西宝鸡眉县。136世张端字臣楷,诰授宝鸡太守,时值金兵南侵,北宋重和年间(1118—1119)由陕西宝鸡眉县迁至汀州宁化石壁都葛藤凹开基,尊为张氏入闽始祖。139世张扬德,河北太守,生三子,长化龙宋解元,留居宁化;次化孙宋中宪大夫;三化凤宋武举迁福州。
鄞江始祖张化孙
张化孙系张挥140世孙,讳衍,字传万,生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二月二十日子时,薨于咸淳三年(1267)五月二十九日申时,享寿93岁。他自幼勤奋好学,聪明过人,考取进士,诰授中宪大夫,后受朝廷委派“作牧汀州”任汀州知府。宋宁宗嘉泰年间(1204),时逢战乱,他“卜吉移居闽上杭”由宁化石壁迁至上杭北乡深坑尾官店前上吉街开基(今上杭白砂茜洋村)。上杭地处汀江中游“黄金水段”,汀江别称鄞江,张化孙被其千万裔孙尊称为“鄞江始祖”。
张化孙为官公正廉明,为百姓兴利除弊,关心群众疾苦,政绩卓著,晚年居家,仍乐善好施,修桥筑路,赈济灾民,深受百姓拥戴。他还精通《周易》、《勘舆》,擅长歧黄之术,常为群众免费治病,人称“活菩萨”。民族英雄文天祥与张化孙交往密切,他对张化孙的为官、为人颇为赞赏,还为张化孙题写“像赞”云:〖HTK〗“公之丰采,气宇轩昂;公之品行,正直端庄。诗书博览,忠孝名扬。作牧汀州,合郡群黎沾德泽;开基杭邑,一门父子沐恩光。纂修宗谱,报本不忘。钟灵毓秀,桂馥兰芳;绵绵世泽,长发其祥。”张化孙仙逝后,葬于上杭县白砂镇茜洋村李屋背头大坪岗上,墓地呈“金盘载珠”形。墓联:“派盛清河绵世泽支蕃闽粤振家声”;横披:“克昌厥后”。联文反映了张化孙一脉“中原南迁,鄞江开基”的创业轨迹,体现了张化孙后裔“繁衍生息,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墓前竖18根华表,象征18房裔嗣侍立墓前,蔚为壮观,凡到此参观拜谒者,都啧啧称赞:确系风水宝地。
张化孙十分重视对后代的培养与教育,把对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写成诗训。告诫子孙以上祖为典范,做有用之人,光宗耀祖,留芳百世。张化孙遗诗(遗训)通称外八句,要求子子孙孙不仅熟读熟记,而且要身体力行。外八句如下:
清河系出源流长,卜吉移居闽上杭。
百忍家声思祖道,千秋金鉴慕宗祊。
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诗书继汉唐。
二九苗裔能禀训,支分富盛姓名香。[/align
张化孙给后代留下的辈份诗(内八句)如下:
化云腾上昊,承先绍启宗。
仲兴山贻远,永廷应万崇。
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
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隆。
上述内八句和外八句,张化孙后裔均将其当作座右铭,世代相传。成为检验张化孙后裔是正宗的或冒牌的“试金石”。相传张化孙后裔外出,“寻根认同”时,都会互相考问“内八句”和“外八句”,加以检验。回答正确,就“梓叔”相称,热情接待。回答不上,被认为是冒牌货,会被婉转地吃上“闭门羹”。
张化孙妣陈恭人生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十二月初一日辰时,卒于景定三年(1271)三月十八日丑时,享寿89岁。妣阙恭人生于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十一月初十日寅时,卒于咸淳七年(1271)三月十三日午时,享寿88岁。陈、阙两恭人合葬于离张化孙墓地约2华里的官地村水尾神仙坑,墓地呈“飞凤展翅”形。
张化孙与陈、阙恭人生18子,传108孙。他们继承和发扬客家人敢于冒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用族规家训规范子孙后代的言行,树立名门望族的良好风范。
张化孙后裔播迁概况
张化孙儿子为云字辈,18子从长房到第十八房,将其名字连起来便是一首诗,即18房联诗:
吉庆祯祥集,从龙福自绵;
景星卿帝阙,倬彼定名云。
长房吉云,字瑞世,号一郎,迁田梓头居住,妣王五娘、曾六娘,生六子。嗣孙分迁福建漳州、泉州,广东潮州、嘉应州等地。
二房庆云,字瑞亮,号二郎,迁泮迳,妣林氏,生七子。嗣孙分迁福建福州,江西等地。
三房祯云,字瑞兴,号三郎,迁进源塘居住,妣凌氏,生九子。嗣孙分迁福建泉州、晋江、德化、福州等地,江西省各地。
四房祥云,字瑞庭,号四郎又号十六郎,当时未外迁留在上杭,妣蓝四娘、赖五娘,生七子。嗣孙分迁福建上杭、永定、长汀、武平、新罗、连城、漳州等地,广东梅县、大埔、兴宁、五华、饶平、丰顺、潮州、汕尾、汕头、陆丰等地,江西于都、宁都、兴国、赣县、南康、萍乡、吉安、修水、铜鼓、上犹、崇义等地,湖南浏阳等地。
五房集云,字瑞彩,号五郎,迁樟树潭居住,妣邱七娘,生三子。嗣孙分迁福建南平,江西兴国等地。
六房从云,字瑞明,号六郎,迁上杭胜运里黄竹头居住,妣杨八娘,生二子。嗣孙分迁广东程乡(今梅县)、兴宁、五华、潮汕等地。
七房龙云,字瑞华,号七郎,迁上杭胜运里香坑脑,妣胡氏、钟氏,生四子。嗣孙分迁广东嘉应州和潮汕一带。
八房福云,字瑞霭,号八郎,迁广东嘉应州下市攀桂坊,妣刘六娘,生六子。嗣孙分迁上杭小吴地,广东嘉应州、镇平(今蕉岭)等地。此房裔孙万三后裔迁居台湾屏东,族众旺盛,达三、四万人,建有化孙公祠和万三公祠。
九房绵云,字瑞文(有谱瑞元),号十郎,迁广东嘉应州松口,妣陈十娘,生四子。嗣孙分迁广东梅县、大埔等地。
十一房景云,字瑞尧,号十一郎,迁居横山下,妣谢三娘,生五子。嗣孙分迁广东嘉应州、大埔、丰顺、饶平、海丰、陆丰,江西兴国,福建上杭小吴地,连城河源里、张家营等地。
十二房星云,字瑞霞,号十二郎,迁清流县,妣程六娘,生六子。嗣孙分迁福建清流、永安、沙县等地。
十三房卿云,字瑞唐,号十三郎,迁福州,妣苏二娘,袁八娘,生十子。嗣孙分迁福建福州、建瓯、泉州、上杭,广东广州,浙江云和等地。
十四房帝云,字瑞汉,号十四郎,迁潮州,妣易五娘生四子。嗣孙分迁广东潮州、广州等地,福建永定、武平等地。
十五房阙云,字瑞发,号十郎,迁漳州,妣朱三娘生六子。嗣孙分迁福建漳州,广东潮州等地,江西兴国、于都等地。
十六房倬云,字瑞凌,号十六郎(又号家承)迁居徽州(有谱载迁汀州水南),妣钱满娘,生五子。嗣孙散居福建、江西上犹等地。
十七房彼云,字瑞崇,号十七郎(又号家营)妣刘氏,生九子。嗣孙迁居福建漳浦、漳州 ,新罗曹溪、东肖,漳平永福,连城南团水西,武平,永定培丰,上杭小吴地;广东大埔茶阳漳溪西河黄堂村,蕉岭神岗、广福,梅县石扇;江西瑞金等地。
十八房定云,字瑞东,号十八郎(又号三十郎),妣欧阳氏,生八子,嗣孙散居永定金沙、上杭白砂,广东镇平,江西兴国、于都、会昌、万安、吉安等地。
以上十八房中,至今还有5房裔孙没有与祖籍地上杭取得联系,分别是:二房庆云裔;六房从云裔;七房龙云裔;十房绵云裔;十二房星云裔。热切期望各地梓叔和知情者告知上杭张化孙研究会。
经过八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如今,张化孙裔孙播迁海内外,遍布闽、粤、赣、台、湘、浙、桂、黔、川、皖、鲁、港、澳等省、区,发展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国,已达一千多万人,这一奇特现象被客家学研究者称为“张化孙现象”。资料记载:台湾四百万客家人中,张姓人口就有105万,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张化孙后裔,也就是说,张化孙裔孙在台湾就有90多万人。
古坊张氏
上杭的另一脉张氏是中都古坊张氏。因资料所限,简述如下:
古坊张氏奉张考植为太始祖,张考植居苏州吴县张家巷。考植11世孙考,又名志,宋进士,任江西宁都县令并在该地定居。考植14世孙三二郎与三八郎从宁都先迁宁化石壁后再迁至上杭。
古坊张氏奉三八郎之子显卿为一世祖。显卿生二子:长文贵迁漳州,次德生居中都古坊。根据族谱记载,古坊张氏外迁的有:四世继安的二子张都与六子张细迁广东龙川县,三子张厚迁邵武、光泽;5世张镇之子张华移武平小兰,张成之子张良、张銮分别迁武平桃里乡、陂里乡,世昌之子承谟迁武平大兰园;10世守谦、守玉、守勤、守仕迁江西;11世可玉迁江西万载,鹏飞、鹏升、鹏盛迁湖南平江;12世荣也、赋也迁广东潮州,明临携后裔迁江西宁州;13世文选、文远、显贵迁江西新昌,清宸、万选、万达、万进迁福建建宁,明俊携四子迁广东潮州;14世绍云携子福泰迁贵州;15世乔昌、乔盛、宽上携三子迁江西,春泰、赠泰迁广东连山,建昌迁贵州;16世集球携子迁福建建宁,学恕、学龙、学起迁广东潮州;17世敢玉、敬玉、攻玉、致玉、璞玉迁江西临川,顺兰、建兴、长兴、连兴、进才迁广东;18世书明迁湖南。
堂号楹联家训
张姓最早的堂号为清河堂,属郡望堂号。此外张姓堂号还有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张化孙一脉还有敦和堂、德远堂、乡贤堂、世英堂、德馨堂、追远堂、孝友堂等。
历史上各个朝代张姓人文鼎盛,涌现了许多英雄豪杰、公侯将相、骚人墨客。这从张姓楹联中可以领略出来:
上杭张化孙祠及张化孙裔孙在各地的分祠中,有一副嵌字长联,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等数字,嵌入联内,每个数字都包含了一位张姓历史名人。联文如下:
赐姓自轩辕,大儒一人(张仲)、铭垂两篇(张载)、辅汉三杰(张良)、功高四相(张说)、将封五虎(张飞)、博物六史(张华)、貂蝉七叶(张安世),悉是清河族派。
扬名昭世德,位列八仙(张果老)、鼎甲九成(张九成)、平戎十策(张方平)、书忍百字(张公艺)、金鉴千秋(张九龄)、青钱万选(张鷟)、道隆亿尊(张道陵),依然文献宗支。
此外,张化孙一脉楹联还有:
汉侯门第,唐相家风。
鼻祖肇青阳,公侯、将相、神仙,代光国史;
大宗开白马,孝友、忠贞、道学,世笃家风。
孝友传家,承百忍之风规,居同九世;
诗书裕后,诵十章之鉴录,宝重千秋。
百忍图千秋鉴万选钱家传至宝,
汉韬略唐忠贞宋道学代出名贤。
曲江风度家声远,剑阁才名世泽长。
横渠明礼,南轩好仁,贤哉由士希耳;
睢阳将才,曲江相业,忠矣移孝作之。
望采纳
刘汾自幼聪敏好学,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辛卯(公元871年)23岁登进士第,初授兵部员外郎。乾符二年(875),黄巢起兵响应王仙芝。四年,黄巢起义军攻打河南。刘汾率部屡战,斩黄巢义军前锋诸将,义军失利。五年,刘汾会元裕捕杀王仙芝于黄梅。王仙芝部将尚让率余众归黄巢。黄巢起义军势力聚增,黄巢自称冲天大将军,引兵南下福建等地。刘汾奉命率部围剿追击,自岭南至襄阳,行巡荆门关,会同江西招讨使曹全政、父刘巨容等合兵一处,大破黄巢起义军,执义军将领13人,斩俘义军17万。黄巢与尚让率余众冲出重围,渡江转战饶、信、池、宣、歙、杭等15州。
中和二年(882)八月,刘汾率部进驻饶、信等地,官至军押衙团练讨击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尚书右仆射等职。这时,饶、信一带经战火纷乱,到处是黄埃赤地,民不聊生。刘汾为弥补屠杀起义农民之过,实行抚恤政策,“亲加劳问,简徭役,宽赋税,民赖以全活者甚众。”(《全唐文》卷793,刘汾《大赦庵记》)中和四年(884)六月,黄巢起义军经刘汾、李克用等几经残酷镇压后,宣告失败。刘汾蒙诏镇守饶、信二州。
龙纪元年(889),刘汾家族突遭横祸,父刘巨容被杀。刘汾与弟鄱阳县令刘迪经此变故,已厌恶官场上的尔虞我诈,遂隐居信州弋阳县归仁乡新陂里(今江西省弋阳县曹溪镇)。景福元年(892),刘汾在饶州乐平县归桂、丰乐二乡买得荒闲田800余亩(今万年盘岭、大源、梨树坞等地),福建建南山寺(今梨树坞乡南嵩坞)一座,邀请妙果寺禅僧至明、至公等 5人入寺住持。勤耕耘,守奉祖宗春秋二祭。不久,朝廷念刘汾兄弟忠孝,下诏:“汾战阵能勇,思祖能敬,其山寺税粮俱赐优免。”故南山寺改称“南山七诏寺”。刘汾之女金姑美貌无比,唐皇欲纳之为妃,刘汾不从,慌称金姑为哑女,已人庵为尼。其后,金姑果刺舌成哑,并矢志隐修于南山寺。后来唐皇得知真情,为金姑之志所感动,特赦金姑无罪,因而南山寺又名:“大赦庵”。
景福二年,唐昭宗帝恢复刘汾的官爵,又进至南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右仆射等职。不久,刘汾病逝,葬于南山。
刘汾生有14子,后散住饶、信等地。弋阳万年刘姓多为其后裔。著有《大赦庵记》。
生十四子:汉兴、汉升、汉从、汉明、汉宗、汉瑞、汉广、汉匡、汉胜、汉吞、汉英、汉宁、汉彬、汉平。
长子汉兴,父丧后独自还乡徐州。
次子汉升,迁居安庆望江,其孙谟和诲2人同迁清源。
三子汉从,居归仁乡新陂里,后裔庆十一迁麻城!
四子汉明,迁弋阳之官庄。
五子汉宗,迁弋阳之兰溪。
六子汉瑞,迁铅山,其孙婴公卜居锦屏山。
七子汉广,迁信之上饶县葛源。生四子义昭、义允、义员、义方,三子义员居豫章郡彭泽竹垣坂。
八子汉匡,迁上饶之乐平县勇山。
九子汉胜,与子孙迁于鄱阳之清塘源(清塘村)。今鄱阳县凰岗镇清塘村,后赤壁、谷城、成都、石首、竹山刘氏多为其后。
十子汉吞,居住新陂里。子三人迁乐平之湖围,孙广微又迁鄱阳之义城。
十一子汉英,与子迁于新陂里之大桥后又迁流芳!
十二子汉宁,居新陂里,其子真玉(又叫义真)迁流芳,义玉迁张溪。
十三子汉彬,长子居东山,次子通任宣州通判居琴溪,后裔迁万山黄柏。
十四子汉平
大赦庵记
☆刘汾
汾,大中十三年进士。屡擢兵部侍郎。以讨黄巢功转信州军押衙都团练讨击使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尚书右仆射。镇守饶、信二州。文德二年进(阙一字)南节度使。
○大赦庵记
汾自大中己卯登科以来,官至兵部员外郎。咸通三年迁本部侍郎,出(阙)河南招讨使。乾符二年,黄巢起兵应王仙芝。四年,巢寇河南。汾屡战,斩其前锋诸将,贼遂败衄。五年,会元裕斩王仙芝於黄梅。巢方攻亳州,汾帅众直抵城下,贼遂引退。会尚让帅仙芝馀众归巢,号冲天大将军,引兵南寇福建。汾剿追之,巢又自岭南趋襄阳。汾出师间行巡荆门,会父刘巨容、曹全亦合军待焉,俱以兵伏林中,贼至伏发,大破其众,斩俘一十七万。巢与尚让收馀众渡江,转掠饶、信、池、宣、歙、杭等十五州。广明元年十一月,巢陷京师,车驾幸蜀。中和元年三月,汾转京城四面行营招讨使。巢遣其将尚让王播帅众五万寇凤翔,汾与都统郑畋、唐宏英等勒兵待之,大破其众於龙尾陂,斩首二万级,伏尸数百里。中和二年八月,汾转信州军押衙团练讨击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尚书右仆射。时饶信经巢兵火馀,民不聊生。汾一意抚恤,亲加劳问,简徭役,宽赋税,民赖以全活者甚众。四年六月,巢围陈州。汾会李克用至,遂去趋汴。克用追及中牟,大破之,让率众降。汾与李师悦率尚让追剿馀众,至虎狼谷。巢甥林吉斩巢兄弟妻子首献以降,由是巢祸既灭。
汾再战再克,十无一失。蒙诏镇守饶、信二州,连年不得回朝。汾遂寓居广信路弋阳县归仁乡四十六都新陂里。夙夕感激,视干戈则思斗,居村落则思耕。光启二年,佃得荒间山田一段,约计八百馀亩,名曰南山。坐落饶州路乐平县归桂、丰乐二乡,居崇山峻岭之间,人境寥绝。东至弋阳高界培分水为界,西至丰乐风门岭洪鹤山嘴为界。南至归桂乡东源坑合水为界,北至丰乐乡红鹤山盘岭分水为界。四至分明,源头坞尾,上{山罪}下坳,与外并无一毫之间。其田地成者少,荒者多。召人勤力其中,尽一夫可受。屡次召佃耕种,俱各辞以不能。
汾起微陋,致身荣显,忝有九妻。曰郑氏,赠信国夫人。曰鲍氏,曰宋氏,曰王氏,曰马氏,亦赠夫人。曰张氏,曰郭氏,曰李氏,曰武氏,俱有淑行。生子十有四人,曰兴、曰升、曰从、曰明、曰宗、曰瑞、曰广、曰匡、曰胜、曰吞、曰英、曰宁、曰彬、曰平。此岂非荷祖德哉!又且连年奉诏征讨,百战百克,未能一归故土。於祖宗之德,并无寸报,久违春秋二祭。文德元年,汾谨将前山田地施舍,创立禅寺一所,名曰南山寺。召到属郡鄱阳北隅妙果寺禅僧至明、至公等五人,入寺住持。勤於开耕,守奉祖宗春秋二祭,及礼三宝慈尊,兼得利生益死。
景福元年,佛殿、观音堂、坐禅亭并东西廊房俱克完焉。已经奏达,朝廷念汾忠孝,诏曰:“汾战阵能勇,思祖能敬,其山寺税粮,俱沐优免。”故寺曰南山七诏寺,庵曰大赦庵。二年,汾又进(疑)南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散骑常侍右千牛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右仆射。汾念累荷朝廷诏赦,蒙恩不浅。於是将本身居官政事缘由,施山创寺事实,录作二本。一以垂之家谱,以儆后人,勿坠吾志;一以给付僧人,收管山田。凡诸僧人在寺住持,务要各守本分,不许贪花好酒,妄将田地移丘换段,及盗卖等情。其山已有四大界至,诸人不许侵占;第僧众务要常守清净,奉礼三宝。其常用食物,铜铁器皿,俱各完全,不可遗漏。如有此等僧众,即便赔还。所建三宝殿、观音堂、坐禅亭及东西廊房,四时俱检看,漏烂即行修礼,不可怠慢。亦且吾家子弟,不许常行到寺,需索酒食。遇春秋二祭,止许二三人到寺,拜谒祖先即返,不许动骚常住。自兹之后。僧众不从吾言者,即便斥退。吾之后人不从吾言者,定准不孝论。故书是说,以为砧基之本云。
刘汾世系
炎帝—→黄帝—→少昊—→蟜极—→帝喾(kù)—→尧—→ 01世祖 源明 02世祖 永河 03世祖 济乐 04世祖 岁纪 05世祖 正坤 06世祖 长历 07世祖 德尧 08世祖 仁宏 09世祖 廷光 10世祖 爵南 11世祖 行矩 12世祖 复旺 13世祖 茂清 14世祖 孔阳 15世祖 日永 16世祖 得荣 17世祖 聚义 18世祖 刘累 19世祖 昌益 20世祖 刘歆 21世祖 咏八 22世祖 相承 23世祖 全福 24世祖 美勋 25世祖 钊宁 26世祖 昞宽 27世祖 文盛 28世祖 锦遥 29世祖 升吉 30世祖 瑞明 31世祖 先柱 32世祖 源传 33世祖 维宗 34世祖 新兴 35世祖 建侣 36世祖 文桢 37世祖 晨禄 38世祖 任玉 39世祖 添桢 40世祖 树鸿 41世祖 登贵 42世祖 俊通 43世祖 彦武 44世祖 标林 45世祖 德朋 46世祖 敬典 47世祖 廷声 48世祖 元振 49世祖 胜海 50世祖 致禄 51世祖 隰叔 52世祖 士云 53世祖 仓模 54世祖 华封 55世祖 禄源 56世祖 星亮 57世祖 拱昭 58世祖 报联 59世祖 士阳 60世祖 宗仁 61世祖 大化 62世祖 闵鸿 63世祖 大禄 64世祖 富仙 65世祖 贵文 66世祖 刘得 67世祖 璋秀 68世祖 全盛 69世祖 榜照 70世祖 显科 71世祖 思泷 72世祖 恩盛 73世祖 荣 74世祖 煓 75世祖 邦 76世祖 肥 77世祖 章 78世祖 喜 79世祖 皋 80世祖 质 81世祖 渊 82世祖 长 83世祖 屈厘 84世祖 元 85世祖 荫 86世祖 振 87世祖 畴 88世祖 殷 89世祖 琨 90世祖 宏 91世祖 耽 92世祖 恽 93世祖 燕 94世祖 蕴初 95世祖 器资 96世祖 寅 97世祖 冲 98世祖 登 99世祖 裕仁 100世祖 遥基 101世祖 穆 102世祖 明 103世祖 炫 104世祖 婴 105世祖 德威 106世祖 曜 107世祖 栾 108世祖 高 109世祖 友文 110世祖 材中 111世祖 近仁 112世祖 隆道 113世祖 巨容 114世祖 汾
张姓来源
张姓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大姓氏,人数众多,分布极广。按照姓氏排列,我国张姓人口排在李、王之后居第三位。人口已超过一亿人,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相当于英、法两国人口的总和。张姓后裔不但遍及全国,而且海外亦为数甚众。张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姓源郡望�
张姓大致有四个来源。�
一、黄帝赐姓。张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由中华民族共同祖先,五千多年以前的黄帝直接赐姓。东汉《风俗通》记载:“张、王、李、赵,黄帝赐姓”。张姓的由来,《广韵》上说:“张姓本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元和姓纂》上说:“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可见,张姓的得姓始祖是张挥。但张挥与黄帝的血缘关系有两种说法:一说张挥是黄帝的儿子,另一说则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的第五个儿子,即为黄帝的孙子。�
令张姓人倍感自豪的是他们不仅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而且始祖张挥是弓箭和网罗的发明者。对于靠手持木棒、石块去猎取飞禽走兽的远古先民来说,弓箭和网罗的发明确实是一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大事,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张挥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发明家。张姓人在介绍自己姓氏时常说:“我姓张,弓长张。”一句话就将张姓的特点概括得简洁、明了。�
二、出自姬姓。另一支张姓是由姬姓而来亦以黄帝为始祖。根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记载:春秋时晋国有人名解张,字张侯,世代为晋国卿士,其后裔以字为氏即为张氏。三家分晋以后,其族人仕韩国为公族大夫,渐成望族。�
三、改姓。历史上其他姓氏的人因种种原因改姓张,后裔繁衍成为张姓的一部分。如三国时魏国大将张辽原姓聂,改姓张。又如三国时诸葛亮赐南方人酋长龙�那为张氏。�
四、与道教有关。汉代以后,张姓发展很快,这与当时道教的兴起与流传有关。道教自称源于黄帝,又盛行“黄帝赐姓张氏”之说,因此,道教领袖常用张姓。如张角、张鲁等。�
历史上,张姓出现了很多名门望族。根据《中国姓氏辞典》,张姓的郡望大致有:清河郡、南阳郡、吴郡、安定郡、敦煌郡、武威郡、范阳郡、牛建为郡、沛国郡、梁国郡、中山郡、汲郡、河内郡、高平郡、襄阳郡、洛阳郡、河东郡、始兴郡、冯翊郡、平原郡、河间郡、魏郡、蜀郡共23个郡望。�
清河郡是张氏最早最大的郡望,清河是张姓始祖挥的居住地,本文介绍的鄞江张氏出自清河郡。�
鄞江张氏上祖派衍概况�
自张挥传至58世张仲,字广明,号仲甫,周宣王时卿士,辅佐周宣王。《诗经小雅六月》有“侯谁在矣,张仲孝友”一句,赞颂张仲孝顺友爱之美德。北宋年间,张仲被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南宋年间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帝君”通称“文昌帝君”,建庙崇奉,与关圣帝君同列祀典。70世张侯字仪昭,周考王时为晋国大夫。会诸侯战于鞍,以必死致胜,位列忠贞侯,事见《史记》。80世张良字子房号仁寿,辅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封留侯,拜宰相,后人称为帝师,和萧何、韩信同称为辅汉三杰。86世张明,讳嵩,字贵和,号普辉,时值王莽篡汉,世族多遇害,为避仇害,携家族五百余人自徐潜渡扬子江,其中有的易姓罗、许、薛,从此便有四姓不联姻之说,后至衢州鹤林寺经五代复成国族。103世张韪字能万,晋时散骑常侍,随晋元帝南迁,寓居江左。119世张君政字芳清为韶州别驾,便在曲江定居。122世张九龄字子寿,唐开元时贤相,以刚直不阿闻名于世,且文学冠一时。唐玄宗五十寿辰时,大臣皆献宝鉴,唯时任中书令(即宰相)的张九龄以《千秋金鉴录》作礼品上奏,受到玄宗嘉奖。时人称曲江公,卒谥文献,追赠司空。134世张载字穆序,号子厚,宋理学家,迁陕西宝鸡眉县。136世张端字臣楷,诰授宝鸡太守,时值金兵南侵,北宋重和年间(1118—1119)由陕西宝鸡眉县迁至汀州宁化石壁都葛藤凹开基,尊为张氏入闽始祖。139世张扬德,河北太守,生三子,长化龙宋解元,留居宁化;次化孙宋中宪大夫;三化凤宋武举迁福州。�
鄞江始祖张化孙�
张化孙系张挥140世孙,讳衍,字传万,生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二月二十日子时,薨于咸淳三年(1267)五月二十九日申时,享寿93岁。他自幼勤奋好学,聪明过人,考取进士,诰授中宪大夫,后受朝廷委派“作牧汀州”任汀州知府。宋宁宗嘉泰年间(1204),时逢战乱,他“卜吉移居闽上杭”由宁化石壁迁至上杭北乡深坑尾官店前上吉街开基(今上杭白砂茜洋村)。上杭地处汀江中游“黄金水段”,汀江别称鄞江,张化孙被其千万裔孙尊称为“鄞江始祖”。�
张化孙为官公正廉明,为百姓兴利除弊,关心群众疾苦,政绩卓著,晚年居家,仍乐善好施,修桥筑路,赈济灾民,深受百姓拥戴。他还精通《周易》、《勘舆》,擅长歧黄之术,常为群众免费治病,人称“活菩萨”。民族英雄文天祥与张化孙交往密切,他对张化孙的为官、为人颇为赞赏,还为张化孙题写“像赞”云:〖HTK〗“公之丰采,气宇轩昂;公之品行,正直端庄。诗书博览,忠孝名扬。作牧汀州,合郡群黎沾德泽;开基杭邑,一门父子沐恩光。纂修宗谱,报本不忘。钟灵毓秀,桂馥兰芳;绵绵世泽,长发其祥。”张化孙仙逝后,葬于上杭县白砂镇茜洋村李屋背头大坪岗上,墓地呈
姓氏中张的由来
本文2023-10-31 19:43:5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82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