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坝镇的经济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2收藏

东山坝镇的经济,第1张

东山坝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是宁都县商品粮基地,是著名的产粮区,主种水稻,年产稻为2万吨以上。农副产品十分丰富,高效经济作物以种植白莲、甜叶菊、药材、西瓜、花生、商品蔬菜为主,其中甜叶菊种植面积较大,已成为赣州市制糖业主要的原料供应地;商品蔬菜特别是反季节蔬菜已成为北部肖田、洛口、东韶等乡镇的供应基地;无籽西瓜不仅品质优,而且数量多,主销广东沿海地区。 东山坝镇家畜、家禽的饲养率及出栏率居宁都县之首。年出笼三黄鸡20万羽以上,鸭30万羽以上,鹅15万羽以上,肉牛3000头以上。生猪养殖是东山坝镇的传统养殖业,年人平2头左右,有年出栏肉猪100头以上的大型养殖场50多个,尤其仔猪市场名扬江西省及邻省,不仅品种优良,而且规模较大,年出栏仔猪75万头以上,有“仔猪之乡”美称,生猪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果茶园面积已成规模,有宁都县最大的温柑基地一个,面积达5000亩,脐橙、梨等果园面积2000多亩,茶园面积300多亩,年水果总产量5500多吨,茶叶总产量15吨左右。有镇办人工杉木林场一个,总面积950多公顷,杉木储蓄量5万多立方米,年杉木砍伐量5000立方米左右。

东山坝镇境内大布村系南朝虔化县所在地,有南朝墓群和清末明初天花坊等古文化遗址。东山坝村古建筑群风格独特,历史悠久,全是明清时代的建筑,屋上楼板,栓子雕梁画栋,下面壁画满墙,壁画内容全为古代名人,名段中的场景,有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建筑全为青砖两面砌墙,鹅卵石、黄土填充墙蕊,坚固实用,有各种大小祠堂20多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都会议旧址”位于境内的小源村(1932年10月3日至8日,在小源村“榜山祠”召开了中共苏区中央局全体会议,史称“宁都会议”),现保存完好。赣背村禾石寨为一天然岩洞,怪石遍布,林木茂密,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名胜古迹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都会议旧址”位于境内的小源村(1932年10月3日至8日,在小源村“榜山祠”召开了中共苏区中央局全体会议,史称“宁都会议”),现保存完好。赣背村禾石寨为一天然岩洞,怪石遍布,林木茂密,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我姑曾祖母和姑母讲\叔父讲我们是江西填湖广(现湖北麻城孝感洗脚河楼门子洗脚河)后又大清填四川到四川夔州府词堂在南岸大水田我们上川三兄弟、我们是长房当时上川到夔州李氏家族都到我们词堂祈祖词堂供奉有太上老君李耳太上皇李渊,大宗李世民吴王李恪还药王,战将秦琼,尉迟恭等上至皋陶,理利贞,字辈有周若世应信(兴)华万年(连)春吉和顺国太平美荣魏乾坤福隆寿喜正,我们是吴王李恪后裔

说闽南话,应该是安溪过去的。

安溪县、南安市廖氏 大多数是唐末五代廖俨的后裔,衍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总人口超过4万人。廖俨是江西宁都始祖崇德的后裔,他的大多数儿孙都在安溪蕃衍,分居于上苑、善益、马狮、新厅、益林、后塘、美井、官桥、尚卿、后沟、东林、房巷等地,并播迁到泉州、惠安、南安和江、浙、湘、鄂、川、粤、桂、台、港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

上苑廖氏

廖俨入安肇基上苑娶黄氏、郑氏、周氏、陈氏,生八子:长曰泰,字君平,后梁贞明元年(915年),授义勇将军;次曰该,字君盛,约于后汉乾祐二年(948年),授义勇将军;三曰评,字君善,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授清源将军;四曰庭诲,字君示,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授平海将军;五曰惮,字君太,后梁乾化元年(911年),探花及第,后舍官入寺修行;六曰环,字君实;七曰坦,字君宽,后梁时授义勇将军;八曰瑀,字君玉,号金精,后唐时封国师。长房、三房定居上苑,五房出家修行,其余各房因仕途迁往浙江、江西、台湾等地。

上苑是安溪廖氏的发祥地。上苑廖氏至今已传四十世,分为美井派、后塘派、厚家派,后裔衍播于官桥、魁斗、城厢、凤城、蓬莱、虎邱、湖头、剑斗等乡镇。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廖广德从上苑深格迁往蓬莱鹤前村桥仔坑,任朝真寺主持,其后辈专理当地各项佛事。民国时期,廖修忠等因经商从上苑迁居湖头街。

上苑廖氏自九世起陆续外迁。九世孟、迎泰、如迁居浙江,其中孟任平阳县主簿,迎泰派系仕途显达。十世德远任长泰县尉,居长泰县。十七世拗,字士华,迁居浙江。十九世资安迁居惠安县土寨,资龄迁居台湾,志迁居龙溪县。二十世真远迁居浙江省瑞安市及厦门海沧。二十一世新发、新华迁居浙江省苍南县廖家坪,昭阳迁居南安县翔云。二十五世应其迁居浙江省平阳县。二十八世豪生迁居南安县下都,雄生迁居南安县东田,显生迁居厦门市山场,日石迁居台湾,其后裔于20世纪90年代回乡谒祖,捐资重修东林祖祠。美井派六房二十五世毓秀,二十六世启朝、启吉、启元、启尾迁居浙江省温州。二十八世维简迁居江西省,天英迁居厦门市;二十八世维多、二十九世喜、送、来、进、才、到、尝、俦、向、用、枢、三十世天然、天受、天竹、天必,三十世马忍、心奏、向、高、缪、三、窕、铜、孙胁、姜、希、额、幼、桂、元、宁、亦等相继于清雍正、乾隆年间迁居台湾。三十世至三十八世,于清末以后,不少廖氏族人因谋生、经商、求学、工作而迁往国内外。迁往国内的有泉州、厦门、福州、西安、贵州、北京、江西、广西、上海、内蒙古、台湾、香港等地;迁往国外的有印尼、菲律宾、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在印尼、菲律宾和新加坡都成立廖氏公会。

善益廖氏

元大德年间(1279~1307年),十三世廖廷琇(号洪山)从上苑分居犀山下,建善益大宗祠,繁衍善益、马狮、新厅、益林四个村,廖廷琇为善益廖氏始祖。至二十一世,廖氏从善益迁居虎邱镇湖西村水办。两支从善益迁居城厢镇雅兴村廖边。

善益廖氏自二十二世起陆续外迁。长房新厅派二十二世齐迁居仙游县。二十四世敷志迁居广东。二十六世胤秀迁居崇安县、衍江西。长房顶第派二十四世仰取迁居南安县,细仔、仰和迁居浙江省温州。二十五世应春迁居泉州。二十五世心举、心兹,二十六世明尽,二十七世彬阳,三十世翠峰、克让、克配、克相、克喜、克榜,三十一世大滚、大节、成春,三十二世先钦、晋恭、神霜,三十三世永河迁居台湾。三十三世永建迁居泉州,永谟迁居厦门。长房中厝派二十三世季仔、尾治迁居南安。二十八世交政迁居福清。二十八世禄道、三十一世丽水、仕列、金星迁居台湾。长房二思敬派二十八世成锁,三十世满乡、可对、簪英,三十一世冬启,三十二世神鑫、江河、嘉熟、光贤、含蕊、三发,三十三世克秋,三十四世夏春迁居台湾。长房三祖治派二十一世天养,二十四世毓芳迁居温州。二十一世天进迁居德化。二房二十三世东朔、东周兄弟迁居福州。二十五世忠秉迁居晋江。三房二十二世素采迁居温州,二十三世道焕迁居广东省潮州市。四房二十一世妈祖迁居厦门市同安区进美山。二十三世发仔、升仔迁居广东,弼仔迁居德化,一贤迁居永春。二十四世五仔迁居温州,有进迁居晋江。二十五世观宝、观用迁居温州,平剩迁居台湾。二十六世仕香,二十七世孝光,二十九世必色迁居台湾。三十三世文兰迁居鼎美。五房二十三世一交迁居南安,新民、化民迁居乌秋。二十六世契英迁居温州。三十三世祥迁居台湾。六房二十一世玄祖,二十二世孙宁迁居南安,天华、天恕迁居永春。自三十二世至三十六世迁往国内各地及东南亚各国比较多。

尚卿欧阳廖氏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欧阳德安自南安县东田徙至安溪尚卿新楼开基后,至三世长房石轩(1473-1560年)繁衍翰卿村后湖、大书房、杉林、旧圩、坝头、慕头、东山,新楼村仓前、儒林、南斗、小溪、加封、东墘、新宇、德塔,灶坑村高美寨和灶美村高婆仑。二房石斋(1477-1540年)迁往江西。三房石峰(1486-1554年)繁衍新楼村长林、月山、天师宫、新楼、南山、溪坂、下垅、边墘、井兜、溪心和徐州。三世石峰之孙从吾,迁居剑斗镇举口村。石峰之三孙秦,号举吾

(1534-1587年)、九世从善迁居尚卿乡徐州村。十一世知美自翰卿迁居灶美村高婆仑。民国7年

(1918年),剑斗举口村廖姓一支迁居剑斗潮碧村。十二世心斋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往湖头街开设药局,店号“荣元斋”。其店联:“荣卫有方功参造化;元精克补术绍岐黄。”世代行医,祖传秘方“养脾散”,曾畅销县内外及东南亚等地,长盛不衰,其后裔部分定居湖头街繁衍。

尚卿欧阳廖氏自三世起陆续外迁。三世石斋至九世有一支迁往江西。三世石轩之玄孙而上(1574-1642年),官至中宪大夫,迁居泉州北门。三世石峰之子带溪居新楼长林。五世金峰后裔居新楼、溪坂、溪心、岩兜、下垄、南山、华林、边墘、月山、天师宫。三世石峰的六世孙魁麟迁居宁德市飞鸾镇梅田塘田,魁守迁居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县峡口莲花山鸳鸯桥,魁瑶(字子池)迁居宁德县二都榕溪村建碗窑。大宗二房八世子盈(讳粮),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迁居江西省广信府玉山县牛吞湾。九世奋芙之子盛迁往浙江省温州,万英之子梁迁往台湾。一支迁居沙县富口镇白海口村,一支迁居永安县安沙镇,一支迁居惠安县涂寨镇廖厝村。土迩(字兆远),于清乾隆中期迁居台湾琅峤。清源、文御、文偌于清道光初迁居台湾琅峤。德月、清团于清代迁居台湾八分寮。清嘉庆至宣统年间

(1796~1911年)一支迁居印尼巨港,已繁衍6000多人;一支移居占碑,已繁衍1000多人;一支迁居新加坡,已繁衍1000多人;一支迁居马来西亚,已繁衍数千人。

剑斗镇举口廖氏,成玉、六世卫庆、卫储、卫成、卫瑞(字伯图),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迁居台湾北路新庄。八世宗富昆仲迁居政和县三里亭。十二世昭府、昭砚等迁居马来西亚。

魁斗溪东廖氏,宋庆元六年(1200年),上苑厚家派廖氏迁居魁斗镇溪东村龙头角落。其长房长有五兄弟,其中二房迁居台湾;四房迁居浙江温州。

凤城廖氏,新中国成立后,安溪廖氏各支系一些族人因工作、经商等原因,先后迁居凤城镇,主要分布在北石、凤山、小东、朝阳、上西、祥都、凤明等居委会。

安溪县廖氏人口分布

据2004年12月安溪县人口资料统计,安溪廖姓共21969人,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安溪姓氏中居第12位。分布全县9个乡镇,其中以官桥镇最多,尚卿乡次之。

宁都县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

1949年8月27日,宁都县城解放。29日成立宁都县人民政府。同年9月,省人民政府设宁都分区(1951年6月改称宁都专区),分领8县: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石城、寻乌、广昌(由抚州专区划入)。

1952年8月29日,撤销宁都专区,并入赣州专区。宁都县属赣州专区。

1954年6月,改赣州专区为赣南行政区。宁都县隶之。

1971年2月,改称赣州地区。宁都县隶之。

1984年,设立员布乡。

1987年4月5日,青塘乡、长胜乡、黄陂乡改设青塘镇、长胜镇、黄陂镇。

1988年12月10日,撤销刘坑乡,其行政区域划归梅江镇管辖。

1995年9月29日,撤销固村乡、赖村乡,设立固村镇、赖村镇。

1997年1月14日,撤销石上乡、东山坝乡,设立石上镇、东山坝镇。

1998年4月7日,梅江镇析置刘坑乡,乡政府驻刘坑村。

1998年8月5日,撤销洛口乡,设立洛口镇。

1999年7月1日,改赣州地区为赣州市,宁都县隶之。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东与石城、广昌县交界,南与瑞金市、于都县为邻,西与兴国、永丰县相连,北与乐安、宜黄、南丰3县接壤。

宁都县属赣南中低山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全县有丘陵140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473%;山地17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413%。境内北部多山,中部丘陵起伏。西、北、东三面高,中间低,自北向南依次下降。西、北部边界为雩山山脉,地势较高;东部属武夷山山脉的分支,连绵不断;中、南部是丘陵、岗地及纵贯南北的梅江河冲积平原。境内一般高程300米至500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49米;最低处是南部黄石镇下车坪村,海拔154米。

宁都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

东山坝镇的经济

东山坝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是宁都县商品粮基地,是著名的产粮区,主种水稻,年产稻为2万吨以上。农副产品十分丰富,高效经济作物以种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